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01.酸味食物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引起人体食欲。

02.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03.人体牙齿表面的光泽与微量元素氟有关。

0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主食的摄入在最底层,

05.牛奶是人体最佳的钙的来源。

06.有些老年人饮用牛奶后会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

07.人体能量消耗的量与基础代谢、各种活动以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有关。

08.佝偻病除了与钙缺乏有关外,还与维生素D有关。

09.烹饪中上浆、挂糊是利用了淀粉的糊化作用。

10.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1.脂肪必须分解为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2.凉拌蔬菜时加醋,可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氧化。

13.将不同种类食物混合食用时,使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明显提高,其原理是蛋白质互补作用。

14.高温油炸食物时,脂肪可以产生热氧化聚合等反应。

15.煮鱼汤时加醋,鱼骨中的醋酸钙可以少量溶解到汤里。

16.在人体胃内能被消化的营养素是水和酒精。

17.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

18.提高蔬菜中铁的消化与吸收率,应增加膳食中维生素C的供给。

19.人四大组织(上皮、结缔、肌肉、神经)中水分含量最少的组织是上皮组织,含水量最多的是肌肉组织。

20.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为脂,呈液态为油。

21.单糖的分子结构简单,不再被水解,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利用;葡萄糖可以被人体的所有组织直接利用。

22.年龄越小,基础代谢率越高。

23.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常量元素。

24.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是晒太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以海水鱼的肝脏含量最为丰富,鱼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极多。

25.在畜类原料中,含氮浸出物是使肉汤具有鲜味的主要成分。

26.硒缺乏可能引起克山病。

27.脂类是脂肪(因含量不固定而被称为动脂)和类脂(因含量恒定被称为不动脂)的总称。

28.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而被吸收。

29.小肠是食物消化最重要的场所。

30.食物中铁摄入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31.谷类原料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32.夜盲症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

33.膳食中持续缺乏碘可导致甲状腺重大。

34.口腔内参与消化的器官主要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35.脂肪是指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脂,又称中性脂肪。

36.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

37.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的乳汁中。

38.维生素A(视黄醇)缺乏易引起夜盲症和干眼病。

39.长期以精白米面为主食可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而导致脚气病。

40.母乳的蛋白质最易被消化。

41.最重要的消化腺是胰腺。

4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植物种子、植物油和鱼油,。

43.病人出现黄疸、肝肿大、皮肤干燥是因为维生素A过量。

44.经常食用腌制的食物,应增加维生素C的供给。

45.口腔中能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是猪油。

47.与人体甲状腺直接相关的是碘,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碘过量可能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

48.红色瘦肉和贝类是人体食物锌的最佳来源,锌含量最高的是鲜扇贝、牡蛎。

49.属于不完全蛋白质的食物是鱼翅。

50.脂肪主要在小肠内消化。

51.与赖皮病相关的是烟酸,烟酸又称尼克酸、抗赖皮病因子,烹饪加工损失极小,是性质最为稳定的一种维生素。

52.维持人体视觉功能的是维生素A。

53.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在脂肪环境下才能被吸收。

54.食物中的单糖主要是果糖。

55.能提供且储存能量的是脂肪。

56.蛋类食物缺乏维生素C。

57.婴儿长期钙摄入不足,加上蛋白质和维生素D缺乏,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症。

58.大豆主要指黄豆、青豆、黑豆;其它豆类有豌豆、蚕豆、赤豆、绿豆、芸豆、刀豆等。

59.蛋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与质量均较高。

60.动物脂肪中含量最多的是饱和脂肪酸。

61.缺乏烟酸易引起赖皮病(即“3D”症状:皮炎、腹泻、痴呆)。

62.钙摄入过量易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干扰铁、锌等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63.一般在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64.植物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于动物脂肪,其营养价值高于动物脂肪。

65.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易与胆固醇结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66.在脂肪的供应中,植物来源的脂肪不低于总脂肪量的50%。

67.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

68.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及甘、酸、苦、辛、咸五味。

69.味觉可分为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70.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全长约8-10米。

71.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小肠腺、胰腺、肝脏、胆囊等。

7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产生部分麦芽糖。

73.食物在口腔内进行的主要是机械消化。

74.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几乎消化为各种单糖。

75.胃液中含有胃酸、胃蛋白质酶、黏液、内因子等。

76.胰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胰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77.麦芽糖属于双塘,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78.被动转运过程主要包括被动扩散、易化扩散、滤过、渗透等。

79.蛋白质的原子组成是碳、氢、氧、氮,还含有硫原子。

80.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或最主要的来源,其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以肽键链接。

81.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原子组成只有碳、氢、氧而不存在氮。

82.脂肪酸按其碳链长短即链上所含碳原子数目,可以分为长链脂肪酸(碳原子数14以上)、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8-12)及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2-6)。

83.根据脂肪酸的化学结构,按其碳链中的双键,将其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84.类脂包括磷脂和固醇类。

85.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磷脂酰肌醇等。

86.固醇类主要有雄激素、雌激素、胆固醇、麦角固醇等;

87.动物固醇主要指胆固醇,是人体主要的固醇类化合物,存在于动物组织内,以大脑和神经含量最为丰富。

88.植物种子及油料主要为植物固醇。

89.膳食脂类主要来源包括烹调油脂和食物本身含有的脂类。

90.磷脂较丰富的食物有蛋黄、瘦肉、脑、大豆、肝、肾等。

91.胆固醇含量最高的食物是动物脑、蛋黄、肝、肾等内脏及肉类、奶油等食物。

92.碳水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

93.糖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糖醇。

94.低聚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不易被消化。

95.多糖分为淀粉和非淀粉多糖。

96.食物中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是构成寡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

97.葡萄糖是单糖中最重要的一种,人体的血糖就是葡萄糖。

98.葡萄糖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水果含量最为丰富,尤以葡萄含量最多。

99.所有动物血液中均含有葡萄糖。

100.果糖是最甜的一种糖,存在于多数水果中,蜂蜜中含量最多。

101.半乳糖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主要是乳糖、水苏糖、棉子糖等低聚糖的组成成分之一。

102.食物中的双糖主要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103.蔗糖以甘蔗和甜菜含量最为丰富,是绵白糖、砂糖、红糖的主要成分。

104.麦芽糖以谷类种子发出的芽含量较多,尤以麦芽中含量最多,故称麦芽糖。

105.乳糖只存在于动物乳汁中,不溶于水,在消化道中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106.糖醇是单糖的衍生物,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临床中。

107.淀粉在谷类、薯类、豆类、坚果类等块根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改性淀粉、抗性淀粉、糖原。

108.非淀粉多糖在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又称膳食纤维。

109.膳食纤维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等)和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110.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总重为4-5克。

111.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干贝、淡菜等。

112.维生素A摄入过多会导致对肝脏的毒性,维生素D摄入过多会出现髙血钙,严重者导致死亡。

113.维生素E在油料种子、谷物及坚果类食物含量较多。

114.维生素B1含量较为丰富的有动物内脏、猪瘦肉等,未加工的粮食、豆类及干果中,水果、蔬菜、蛋、奶含量低。

115.维生素B2以动物内脏、蛋类、牛奶及其制品、各种肉类含量最为丰富,鱼类以鳝鱼含量最高。

116.维生素C摄入过多易引起尿结石,因影响胎儿发育。

117.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枣、柑橘等。

118.高渗透性缺水以水流失为主,电解质流失较少。

119.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

二、名词解释

01.营养:是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过程。

02.营养素:人体为了生存与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进行体力劳动,自外界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称为营养素。

03.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

04.吸收: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05.排泄:吸收后的营养素在体内参与代谢,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06.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可以由机体内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来,人体能自身合成,如果膳食不含这些氨基酸,对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不产生影响,这些氨基酸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07.必需氨基酸:有九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需由膳食提供,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分别是: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

08.半必须氨基酸:能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酪氨酸。

09.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10.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参考蛋白是指可用来测定其他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质。

11.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机体蛋白质合成需要,并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从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被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12.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

13.零氮平衡:当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时为零氮平衡。

14.正氮平衡: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

15.负氮平衡:摄入氮少于排出氮为负氮平衡。

16.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既能保证人体正常代谢的需要,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17.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但相互间的比例不能完全适合人体的需要,如果将它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只能维持生命,但不能很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

18.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如果将它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既不能促进儿童良好的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

19.蛋白质互补作用:将两种或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让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较好的比例,可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20.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碳之间以单键的形式相连。

21.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碳碳之间有一个以上双键。

22.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一个双键的脂肪酸为单不饱和脂肪酸。

2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两个或以上双键的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24.反式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氢化过程中,其中仍会有一些未被饱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的空间构象可以发生变化,由顺式转为反式,成为反式脂肪酸。

25.必需脂肪酸:是人体生理功能不可缺少,但是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能够预防和治疗脂肪酸缺乏所造成症状的一类脂肪酸。有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

26.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素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能量,称为产热营养素或能源物质。

27.能量系数: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能量系数。

28.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即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思想放松、室温适宜时用于维持呼吸、心跳、体温、循环等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29.运动热效应: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又称运动热效应。

30.食物热效应:由于摄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又称食物热效应。

31.宏量元素(常量元素):人体所含矿物质,其含量大于体重0.01%、每日人体从膳食中补充量在100毫克以上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钠、硫、氯、镁七种。

32.微量元素:人体内另一些矿物质,其含量小于体重的0.01%,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为微克至毫克,称为微量元素。

33.克山病:是硒缺乏对健康影响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心肌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影响到生命。

34.克汀病:伴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和严重智力缺陷合并神经综合症,或有突出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生长发育障碍,统称为克汀病。

35.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B维生素及维生素C。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泛酸、胆碱等。

36.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37.矿物质: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无机盐(矿物质)。

38.主动转运:在多数情况下,营养素必须逆着浓度梯度的方向穿过细胞膜,这个过程称主动转运。

39.血糖指数: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50g碳水化合物的标准(葡萄糖)食物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

三、简答论述

01.简述营养素与人体体格发育的关系:

⑴一个民族的体格发育除于遗传因素有关外,营养状况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⑵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体格发育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身高体重都明显下降。

02.简述营养与人体优生学的关系:

⑴营养是人类优生学的基础;

⑵营养供给不足的妇女生下的新生儿体重比较轻,死亡率也高,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

⑶某些先天畸形的发生也与母亲的营养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妊娠妇女膳食中缺乏锌,或者维生素A供给量过多,都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03.简述营养与人体健康的直接关系:

⑴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

⑵例如碘缺乏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儿童克汀病;铁的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与钙的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等,都属于营养素的供给不足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04.简述营养与人体健康的间接关系:

⑴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多地表现在对人们体力、劳动生产率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等间接的关系上;

⑵如果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比较好,则精力充沛,劳动生产率高;

⑶当一个人营养不良,某种营养素供给不足时,就可能会出现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

⑷热能与营养素的摄入过多,则体重过高、肥胖,并进一步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产生严重的后果。

05.简述碳水化合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⑴谷类和薯类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的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

⑵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等,因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淀粉的水解程度不大,随即被吞咽进入胃中。

06.简述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⑴提供能量及储存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食物来源;

⑵构成机体组织:碳水化合物是肌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许多生命过程;

⑶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省作用:如果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使氮在体内的储留量增加而用于组织的构成,这种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省作用;

⑷促进脂肪的代谢:脂肪的代谢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参与;

⑸帮助肝脏解毒:葡萄糖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剂,糖可以加强肝脏的功能;

⑹增强肠道功能,促进粪便排出:非淀粉多糖不能被吸收,但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降低粪便的硬度而利于排便;

⑺其他:碳水化合物还具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07.简述葡萄糖吸收后在体内的变化:

⑴氧化产生热量;

⑵部分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里被合成为糖原储存起来;

⑶以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的葡萄糖量是有限的,如果肝脏和肌肉储存不了,则剩余的葡萄糖就转变成脂肪贮存在脂肪组织中。

08.脂肪的营养价值受哪些因素影响:

⑴脂肪的消化率:一般来说,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于消化,而动物油脂与此相反,其消化率较低;

⑵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食物中得到,含必需脂肪酸的脂肪其营养价值较高;

⑶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天然性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往往存在于食物的脂肪中,食物脂肪是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一般脂溶性维生素高的脂肪,其脂肪营养价值也高。

09.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⑴年龄:年龄越小,基础代谢率越高;

⑵性别:同一年龄,同一体表面积的情况下,女性的基础代谢率低于男性;

⑶体型和机体构成:一般高瘦体型者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矮胖体型者;

⑷内分泌:体内分泌的激素对细胞的代谢及调节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

⑸其他:如环境温度、营养状况、疾病等都会影响基础代谢率。

10.简述维生素命名主要方法:

⑴开始完全是按照他们被发现的顺序,在维生素之后加上英文大写字母A、B、C、D、E等命名;

⑵后来发现维生素B其实是多种维生素的复合体,经分离提纯的到多种维生素,即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命名;

⑶以后随着深入了解其特有的生理和治疗作用,又出现了其他名称,如维生素A为抗干眼病维生素,维生素D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为抗赖皮病维生素,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等;

⑷各种维生素化学组成和分子又不断地被研究并能进行人工合成,所以,许多维生素以其化学结构命名,如维生素A命名为视黄醇、维生素B1 为硫胺素、维生素B2为核黄素、维生素E为生育酚等。

11.引起人体维生素不足的因素有哪些:

⑴供给机体的营养素不足:食物中维生素含量的不足,膳食结构、饮食习惯、食物的特殊禁忌,食物加工、烹饪过程中的损失;

⑵人体吸收利用降低:当消化功能障碍,可引起机体营养素的吸收不足,肠胃功能降低,对营养素的吸收减少;

⑶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由于体力活动、妊娠与哺乳、感染、药物治疗等因素,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或丢失过多,使体内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⑷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关系:各种维生素之间、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应保持高度的平衡。

12.维生素C为何又叫抗坏血酸:维生素C因能防治坏血病,所以又叫抗坏血酸。

13.如何减少维生素C在烹饪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14.试述钙的生理功能:

⑴形成并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⑵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⑶参与多种酶活性的调节;

⑷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⑸参与凝血过程;

⑹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15.试述预防钙缺乏的措施:

⑴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乳类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不但钙的含量高,且含有多种促进人体钙消化吸收的因素;

⑵调整膳食结构,增加食物中钙的吸收:例如草酸、植酸、膳食纤维等过多,不利于食物中钙的消化吸收;

⑶采用适当的烹调方法,增加食物中钙的吸收:减少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如蔬菜焯水去除草酸),改变食物中钙的存在状态,增加钙的吸收(如烹调时加醋);

⑷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加皮肤中维生素D的转化。

16.试述预防青少年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措施:

⑴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膳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⑵铁强化食品:高危人群预防铁缺乏可食用铁强化酱油等铁强化食品;

⑶铁补充:高危人群可使用口服铁剂;

⑷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改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摄入动物血、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

17.原料营养价值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⑴原料营养素的组成:原料中营养素的种类越多,可提供人体的营养素种类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

⑵原料营养素的含量:如果原料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比较高,即这种营养素的密度比较高,营养素密度=原料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该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x100%,能量密度=原料中能量的含量/能量的参考摄入量x100%;

⑶营养质量指数:其值可以判断该原料营养价值的高低。

⑷食物血糖指数:食物的血糖指数是反映餐后血糖反应的指标,即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程度和对人体血糖的影响;

⑸抗氧化能力:原料中抗氧化能力的物质主要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植物化学物。

18.如何利用营养质量指数评价原料的营养价值:

⑴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能量密度,可用来判定原料营养价值的高低;

⑵INQ=1,代表被评价原料提供某种营养素的能力与提供能量的能力相当,二者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相等;

⑶INQ>1,代表被评价原料提供某种营养素的能力大于提供能量的能力,即虽然营养素供给够了,但能量供给还不能满足需要;

⑷INQ<1,代表被评价原料提供某种营养素的能力小于提供能量的能力,长期吃这种食物会导致营养素的缺乏或能量过剩。

19.评价原料营养价值有何重要的意义:

⑴全面了解原料中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的特点,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开发利用新的食物资源;

⑵了解烹饪原料在收获、加工、储存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原料营养价值的因素,以便于在烹饪过程中对事物的质量进行控制,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⑶指导科学配膳,使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搭配更加合理。

20.比较淡水鱼和海水鱼的营养价值:

21.比较畜类和鱼的营养价值:

22.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⑴都含有很多水分,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很低;

⑵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品种而异;

⑶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丰富;

⑷是人体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⑸含有色素、有机酸等非营养物质,利于消化与吸收。

23.谷类原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何特点:

⑴谷类的蛋白质随谷类的品种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⑵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15%;

⑶赖氨酸为谷类原料第一限制氨基酸;

⑷谷类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价值不高,但其作为主食摄入量大,因此谷类在蛋白质的供给量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4.乳类原料营养价值有何特点:

⑴蛋白质;乳类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且利用率高;

⑵脂类:牛奶中脂类的含量与人乳近似,约为35%,人乳因本身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其脂肪的消化率接近100%;

⑶碳水化合物:乳类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

⑷矿物质:乳类几乎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全部矿物质,其中钙、磷尤其丰富;

⑸维生素:牛奶中维生素的含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人乳中维生素的含量与食物中维生素的组成有较大的关系。

25.为什么说牛奶是钙的最佳来源:

⑴牛奶中含钙量较高;⑵钙磷比例适合婴儿需要;

⑶钙在牛奶中以酪蛋白钙的形式存在,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⑷牛奶中存在的维生素D等,有利于钙的消化吸收。

26.烹饪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可发生哪些变化:

⑴烹饪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化学性质的改变主要是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而引起蛋白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

⑵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受热变性,酸和碱的作用等因素影响;

⑶蛋白质的水解:凝固变性的蛋白质在水中继续加热,将有一部分水解。

27.淀粉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可发生哪些变化:

⑴淀粉的糊化:淀粉在水中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粒吸水膨胀、分离、破裂,相互粘结形成具有黏性的胶体溶液;

⑵淀粉的老化:糊化的淀粉在低温或室温下放置时,或淀粉凝胶经长时间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状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

28.烹调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⑴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食物中的维生素最易损失;

⑵流失:蒸发、渗出、溶解;

⑶破坏:高温作用、氧化与光照、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29.哪些措施可以避免蔬菜焯水时营养素的损失与破坏:

⑴水温:应在沸水中进行,这样可以是蔬菜的各种氧化酶破坏;

⑵水量应多;

⑶加热时间应短。

30.为什么要尽量避免油炸这类烹饪方法:

⑴增加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使能量增加;

⑵高温油炸,使一些营养素破坏增加;

⑶蛋白质发生严重变性;

⑷脂肪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营养价值降低;

⑸会产生致癌物质。

31.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搭配中对易损失的营养素如何补充:

⑴一些营养素性质活泼,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被氧化、破坏或分解;

⑵重视维生素C的补充;

⑶酌情增加维生素B1的供给量;

⑷注意增加维生素B2的供给量;

32.通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破坏与损失:

⑴合理的初加工、淘洗次数、清洗方式等;

⑵科学切配,原料切块稍大;

⑶焯水,要注意水温与水量;

⑷上浆、挂糊和勾芡;

⑸适当加醋,适时加盐;

⑹酵母发酵;

⑺旺火速炒。

33.合理的膳食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⑴合理的膳食制度是指合理地安排一日的餐次以及两餐之间的间隔和每餐的数量与质量;

⑵餐次及间隔,一般一日三餐比较合理;

⑶分配的数量,一般早餐占全天总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34.采用炒这种烹调方法时,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与破坏:

⑴主要原料为动物性原料与蔬菜;

⑵可能会造成原料中无机盐的渗出,维生素的破坏;

⑶可以用上浆、挂糊、勾芡等方法减少动物性原料中无机盐的损失;

⑷在烹调蔬菜时要旺火速炒。

35.筵席设计中应注意哪些营养问题:

⑴原料选择多样化;

⑵原料之间的合理搭配,增加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尽量减少营养素的破坏;

⑶注重烹调方法的选择,尽量减少炸、烤等不合理的烹调方法;

⑷注意一些特殊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的原料选择。

36.烹饪原料的选择与搭配如何做到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

⑴原料选择多样化:蔬菜和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禽蛋类、畜肉类与乳制品等科学搭配;

⑵膳食营养素的组成要有合理的比例: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适当,注意食物酸碱平衡,营养素之间比例平衡。

37.世界各国膳食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

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其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基本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营养素摄入不足;

⑵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多数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是其主要特点;

⑶动植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人能为代表,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适当,能量充足又不过剩,营养素充足且比例合适,是世界各国调整膳食结构的参考;

⑷地中海式膳食结构:为以希腊、意大利等地中海地区居民所特有,食物加工程度低、新鲜度高,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蔬菜水果摄入量高。

38.举例说明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原料可以促进原料中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⑴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铁的消化吸收受草酸、植酸、膳食纤维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⑵有些营养素也会促进铁的消化与吸收,如维生素C;

⑶增加维生素C的供给,如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橘类、枣类的供给,会增加植物性食物中铁的消化与吸收。

39.试述2007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⑴主要内容:各类食物、饮用水与运动建议。

⑵指导意义:

5、油:25-30克;盐6克。

4、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

3、畜禽肉类50-70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

2、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

1、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

水1200毫升运动6000步

40.分析影响人体消化吸收的因素,论述预防铁缺乏的措施:

⑴铁的食物来源有两类,一类是有机铁,另一类是无机铁;

⑵有机铁的消化吸收率比较高,而且不易受食物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⑶有利于其消化吸收的是食物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内因子、维生素C;

⑷不利于其消化吸收的是膳食纤维、草酸、植酸、鞣酸等;

⑸选择有机铁含量高的食物;

⑹烹调过程中采用焯水等方法去除部分草酸、植酸。

41.简述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

⑴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

⑵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又称运动热效应,影响因素有肌肉发达程度、体重程度、劳动强度及其熟练程度;

⑶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又称食物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约相当于总能量消耗的10%;

⑷生长发育和新组织的增加: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还包括供机体生长发育中形成新的组织所需要的能量,以及新生组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孕妇妊娠期及病人恢复期都会有额外的能量消耗。

42.胃酸的作用:

胃酸由胃黏膜的细胞壁分泌。

⑴胃酸能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为胃内的消化酶提供最合适的PH值,并促使钙、铁等元素处于游离状态,利于吸收;

⑵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使之转化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⑶提高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程度,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所分解;

⑷另外,强酸的环境还能杀灭随同食物进入胃内的微生物。

43.脂类的生理功能:

⑴构成机体组织细胞;脂类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结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供给和贮存能量;一切生物均需储存脂肪以供能;

⑶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而且只靠膳食脂肪来提供;

⑷保护机体,滋润肌肤;脂肪组织能保护和固定脏器,脂肪能维持人体体温,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性。

⑸其他功能:增加饱腹感,促进食欲,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

44.影响胆固醇消化吸收的因素:

⑴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增加时,可促进食物胆固醇的吸收;

⑵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当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导致胆固醇摄入量增加时,其吸收率更低;

⑶食物中胆固醇的状态:自由胆固醇比被酯化的胆固醇脂更易消化吸收;

⑷食物中与胆固醇相似的成分:它们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⑸食物中的膳食纤维: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故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45.铁的生理功能:

⑴铁在体内分为功能铁和储存铁;

⑵功能铁在体内主要参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及药物代谢等;

⑶储存铁分铁蛋白和血铁黄素,铁蛋白是体内铁的运输形式,血铁黄素是铁在肝脏的贮存形式。

46.硒的生理功能:

⑴抗氧化作用;

⑵保护心血管和心脏健康;

⑶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⑷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⑸抗肿瘤作用。

47.氟的生理功能:

⑴牙齿的重要成分:氟是唯一能降低龋齿患病率的营养素;

⑵骨骼的成分:氟能促进并维护骨骼的健康,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48.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⑴维持正常的视觉;

⑵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

⑶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

⑷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49.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⑴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

⑵预防衰老;

⑶对胚胎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⑷提高免疫功能;

⑸调节血小板的黏稠力;

50.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⑴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⑵构成辅酶,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⑶对神经组织的作用。

51.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⑴促进生物氧化还原过程,维持细胞膜完整性;

⑵参与羟化反应;

⑶改善对铁、叶酸的吸收作用;

⑷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

52.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

⑴高碳水化合物: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在70%以上;

⑵高膳食纤维:谷类食物和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因此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也很高;

⑶低动物脂肪:我国居民动物性原料摄入量少,脂肪供能比例在10%以下。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 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 A. 照片与图片 B.影像 C.文字 D.示意图与图表 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A)。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 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 A. 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 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 A. 逆光侧光顶光顺光 6、景别是指(A)。 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 A. 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A. 专题性新闻栏目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 A. 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一批节目D。一个节目E。一次节目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 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 入院告知:向患者/ 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 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2. 患者/ 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 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 2. 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 患者/ 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 2. 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2012下半年)(1)

华师公共政策主干课考试复习提纲(2012下半年) 单选题 1.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C)。C、等级决定制 2.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B)。B、极端和绝对 3.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 )。B、组织与实施 4. 前评估是指(B)。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 )。C、林布隆 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D、目标取向 7.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B、传统经济学 8.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9. 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C、委托评估 10.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C)。C、确定政策目标 1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B)。B、分解 12.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典型地运用于下列哪种方法中(C)。C、对演法 13. 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A)。A、简单多数方法 14.“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体现了哪种效应(C)。C、颂歌效应 15.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B)。B、政策议程的建立 多选题 1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BCD)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 1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8.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CDE)。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 19. (ABC)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 20.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BCDE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AB)。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2.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BCD)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 23.下列选项中不代表小组意识现象的是(ABDE)。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童话《皇帝的新衣》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指鹿为马 24.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25. 政策执行中应坚持下列哪些原则( ABCD )A、计划周密B、执行准确C、灵活创新D、全局与局部兼顾 综合分析题 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D乡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速度较其它乡快了许多,D乡的党委书记还被提拔到县里任职。 尽管D乡在县里和各项评比中获得“卫生乡镇”、“现代乡镇建设之星”等奖项,但绝大部分楼房闲置在街道两旁,无所用途。该县本来就属于贫困县,D乡又是其中较为贫困的乡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可想而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整齐漂亮的楼房只成为街道的装点。 然而更为不幸的事也发生了D乡,就在各街道建设完毕后不到两年,其中一条街道太窄,无法与国道衔接必须加宽,否则全市的交通规划就无法实施。这样,新建的长达1公里的楼房被迫拆除,甚至许多楼房到拆除的那一天也未曾被使用过。 一时间,民怨沸腾,议论不断,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D乡仍旧处于贫困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D乡党委书记被提拔到县里,体现了哪种效应的作用? (2)从整体情况看,D乡的政策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3)D乡之所以能够获得县里的各奖项说明该县的评估存在什么问题? 答:(1)颂歌效应。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题 1、认识PClogo系统主备人芮成备课时间xx、9、10授课时间xx、9第二周教学内容P2---P7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这一神秘的领域,而 Logo 语言则是他们进入这一领域最好的向导。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PC Logo 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以及运行其自带的小程序,使同学们对 Logo 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 PC Logo 的启动和退出。 2、认识 PC Logo 的操作界面。 3、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 PC Logo 窗口背景和布局。 4、了解 Logo 语言的功能,增进对 Logo 语言的感性认识过程和方法 1、教学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小课题进行分层教学。 2、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logo界面。难点: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pc logo窗口背景和布局。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分层教学:分两层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教室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与反思准备一份精美的logo的图画,问学生这个好看的图画怎么画出来的?想知道么?不是画图软件是什么呢?回答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PC Loge系统画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PC Logo系统。生认真听引入新课并给出教学目标新课: 1、要知道什么是PC Loge系统,我们就要知道是哪个软件?现在打开我们桌面上的PC Loge系统 4、0中文版。听讲看演示学会打开软件 2、讲解认识PC Loge系统窗口,说说PC Loge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听讲看演示回答问题学习新知识 3、讲解演示修改背景色和笔色。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 4、讲解演示退出PC Loge系统过程。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布置练习与作业:第一层:说一说PC Loge系统的布局是什么样的?你能说的全吗?第二层:试着自己设计好看的窗口背景和布局。实践操作完成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习PC Loge兴趣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有:启动退出PC Loge系统的方法和熟悉PC Loge系统的界面组成以及设置小海龟

新闻编辑记者职称评定标准

新闻编辑记者职称评定 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文件安徽省人事厅文件 皖新职改字[2006]30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委宣传部,各市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人事部关于进二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 精神,结合我省新闻工作实际,我们重新制订了《安徽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在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安徽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我省新闻专业技术 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新闻专业技术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新闻专业技术资格的名称为:高级记者、高级

编辑;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记者、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编辑。第三条对符合本标准条件申报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新闻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在安徽省所有公开发行的报纸、新闻性期刊和经国家批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新闻网站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新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在皖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年以上的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 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新闻系列相应 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 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 规和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忠于职守,敬业奉献。 第八条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在编辑岗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样本

惯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热情接待患者,协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服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依照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告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简介,妥善安顿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理解患者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有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简介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简介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关于管理规定等。勉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需要及顾虑。 5.完毕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拟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行有关治疗及护理。 6.完毕患者清洁护理。 (三)成果原则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引内容,掌握必要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进行出院指引,涉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引、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顿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成果原则 1.患者/家属可以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规定。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的 安全、精确、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护理办法提供根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伙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包括哪些? 答:1)、患者入院护理2)、患者出院护理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6)灌肠技术 7)氧气吸入技术8)雾化吸入技术 9)血糖监测10)口服给药技术 11)密闭式输液技术12)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3)静脉留置针技术1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5)静脉注射技术16)肌内注射技术 17)皮内注射技术18)皮下注射技术 19)物理降温法20)经鼻/口腔吸痰法 2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2)心电监测技术 23)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哪些? 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 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9)压疮预防及护理10)失禁护理 11)床上使用便器12)留置尿管的护理 13)温水擦浴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3.、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4 、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与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5、生活部分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协助面部清洁1次/日 ②、协助会阴护理1次/日 ③、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A达尔文B马克思C魏源D孟德斯鸠 ()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A政策环境B政策主体C政策条件 D 政策客体 “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这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 “意见完全一致时不轻易做出选择”,这属于()A效益原则B谨慎原则C客观原则D兼听原则 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继续鼓吹“市场万能”的神话,其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马克思D马歇尔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的是()的利益。A全体社会成员B一部分社会成员C极少数人D统治阶级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A阶断性B政治性C普遍性 D 权威性 互补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系统的优化,通过群体间的有机协调,提高群体的整体效能,形象说法是()A团体理论B知识理论C木桶理论D近因效应 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A人口爆炸B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种族歧视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 人的头脑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或者互不相容的认识,从而引起内心的苦恼和烦闷,这叫()A阿伦森效应B心理挫折C认知失谐D定型效应 认为政策也有生命周期的观点属于()A过程模型B系统理论C选择理论D批判理论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A系统性B渐进性C客观性D重要性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实际状态与下面哪种情形之间的差距()A社会期望B其它地区、其他人C社会需要D社会供求 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A马克思B达尔文C孙中山D韦伯 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A经验联想B经验迁移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有限理性模型 D 国家干预论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A威尔逊B托马斯·戴伊C拉斯维尔D理查德·罗斯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贵州教育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教案 (教育)(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六年级 教师:任伶 二零一四年九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科技) 第1课参观“咪咪豆网屋”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与生活密切相关, 2、最大可能地了解网络上有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个人 教具: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电脑网络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日益重要,可以说,网络就象一个大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可神奇了。 二、认识网络 1、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指名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2、师:网络的通讯方法有哪些?(E-mail、BBS、QQ、IP、聊天室) (学生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3、师:小调查,你们上过这些吗?(在线游戏、新闻放送、在线电影、在线听音乐、旅游天地) 4、教师板书以上各个网址,学生操作观看。

三、练一练: 1、到各浏览一下,了解网络广博的天地。 .21cn. https://www.sodocs.net/doc/1b7054841.html, .163. 2、进入“咪咪豆网屋”。 3、请登录“咪咪豆网屋”查询以下事项: (1)主页里有哪些素材? (2)主页由哪些部分组成? (3)逛“咪咪豆网屋”。 四、交流心得: 你还发现网络上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把它介绍给其他同学。 五、小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喜欢上什么?

上节课,我们到网上兜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发现,网络是个大宝藏。可是,这个宝库太大了,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到我想找到的宝贝呢?今天,老师就介绍几个小帮手给大家,你们喜欢吗? 二、开始新课: 1、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雅虎:.. 21cn: search.21cn. 搜狐:.sohu. 百度: .baidu. 新浪:https://www.sodocs.net/doc/1b7054841.html, google: .google. 2、学生操作,打开以上的搜索引擎,认识它们的“真面目”。 3、学习查找的方法(以搜狐为例)。 任务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山水”的相关资料。 操作要点:①在地址栏输入搜狐网址②单击页面中的“旅游与交通”③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山水”,再按“搜索”按钮后即可进入关于的。 4、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些关于“山水”的什么资料?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 任务二:试用百度搜索小榄菊花会的相关资料。 三、练一练: 用其它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下“中国国际放旅行社、慈善万人行”的资料,

【2019年整理】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精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B 邸报) 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邵飘萍)。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C、史沫特莱)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B\C\D)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A\B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B\C)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C )写的(A )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B )在(C )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A ),副刊是(C ) A、瞿秋白 B、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B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 )(C )( D)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A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 三、简答题 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

编辑记者证资格考试资料整理(业务、基础)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笔记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传播符号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电视影像特征:1.再现性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显示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2画面构图3光线4拍摄角度5运动镜头6景别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接收2可听性3准确性4完整性5通俗性 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3时效性强 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 2、灵活性 3、广泛性 4、持续性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怎么知道里面重点知识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怎么知道里面重点知识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二讲本书重点章(第四、五章) 第二节(10种) 1、传统理性模型的内容、条件、缺陷、步骤及优缺点 (1)内容:决策追求最优解 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方案。 (2)条件: ①把决策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②决策具有绝对理性 ③决策目标单一、明确、绝对 ④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⑤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3)缺陷:3、2、2、4、5 (4)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排序选出最优方案 (5)优点: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 缺点:缺少实践基础,且其前提假设有错误。 2、有限理性模型的内容、表现、基本问题、优点

(1)内容:决策追求满意解 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行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经常处于冲突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其决策行为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 (2)表现: ①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影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会有不同的解释。 ②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③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 (3)涉及的基本问题: ①有限目标:决策并不能保证一开始就有十分明确的目标,环境又不允许我们等到目标完全明确之后再做选择。 ②期望水平:随环境条件和个人体验的变化而变化。 ③搜索方法: A试探方法:选择若干试点进行试验 B随即方法 C折中方法 D效益方法:考虑成本与收益。 (4)优点: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做了比较真实的解释,为决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放向。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

时期。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 )。 A.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2、( A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A.行政效率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 行政技术 3、行政评估工作要本着( A )的原则进行。 A.实事求是B.靠近群众 C.以事为主 D.以人为主 4、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 * )。 A.硬技术 B.软技术 C.韧技术D.高新技术 5、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 B )。 A.行政领导体制 B.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 C.经济体制属性 D.国家结构属性 6、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超理性过程基本上是(B) A.逻辑过程B.非逻辑过程C.直接过程D.间接过程 7、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A.确定型政策分析B.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政策的定性分析D.政策的模糊分析 8、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A) A.定量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辩证分析 9、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 象属于典型的(C) A.阶段性政策周期B.功能性政策周期 C.反复性政策周期D.恢复性政策周期 10、最早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是(*) A.G?D?布鲁尔B.P?德龙C.C?O?琼斯D.安德森 11、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指的 是(C) A.政策均衡B.政策调整C.政策持续D.政策终结 1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D) A.决策现代化B.本土化C.民族化D.科学决策 13、价值分析的关键环节是(D) A.制定改进方案B.实施改进方案 C.评价改进方案D.选出最优方案 14、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兴起于(C) A.20世纪30~40年代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70~80年代 15、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B) A.组织理论B.交易理论C.因果理论D.制度选择理论 16、“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 A.政策修正B.执行再决策C.政策变通D.政策替代 17、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B)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 18、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要(*)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护士应当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3、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4、给患者醇浴前应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5、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患者入院时护士应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8、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9、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10、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二问答题 1、简述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的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复习资料

1.第13题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 A.政策断裂 B.政策僵化 C.政策均衡 D.政策失效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14题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 A.多数原则 B.赞成投票制 C.等级决定制 D.末位淘汰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15题 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 A.客观和中肯 B.极端和绝对 C.相对和主观 D.以上都不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16题

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团体模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17题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搜集信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18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政策诉求的是()。 A.巴以冲突 B.学生要求校方解除网络封锁 C.矿工要求老板增加安全设施 D.农民要求政府提高粮食价格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19题 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20题 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A.政策法律化 B.延长政策期限 C.打击反对力量 D.增加政策的权威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21题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的()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委托评估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22题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确定政策目标 B.评估政策方案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

第4课人物之美——处理图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一、 和“编辑”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照片处理操作,弥补照片拍摄时的不足;也可以制作一些特殊效果,让照片更加漂亮,更加有个性。本课,我们将学习用ACDSee简单处理瑕疵照片。 二、新课1、使用“冲印”模式处理照片。

步骤1:使用“冲印”模式打开要处理的照片,观察照片会发现这张照片的曝光略有不足,整个画面色彩看起来有些暗淡。另外,倾斜的角度也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些都是我们要调节的地方。 智多星①ACDSee软件的“冲印”和“编辑”模式都可以实现一定的调整照片的功能。除了各自的具体功能不同外,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冲印”属于无损编辑。在“冲印”模式中 步骤 2、 3 三、小结利用ACDSee中的“冲印”及“编辑”模式可以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个性元素和效果。 四、作业将你自己的照片不满意的地方做个简单的处理。 教学反思: 第5课录制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备计算机录音系统。 2、熟悉GoldWave的操作界面。 3、学会用GoldWave录制声音。 《西江月. 1 项,在弹出的“声音”对话框中,选择“录制”选项卡。在“录制”选项卡中,显示出当前可用的1个麦克风设备此时,对着麦克风说话,右边的信号提示条立即显示音量大小。这说明,现在可以进行录音了。 2、启动音频编辑软件GoldWave执行“开始”→“程序”→GoldWave→GoldWave命令或者双击“GoldWave”图标启动软件,进入GoldWave的工作环境。GoldWave由三个窗口组成,分别是主窗口、声音窗口和控制窗口。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2011 年4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两种同样不利的结果必须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前后冲突 2.基于某种成见对人作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 )。 A.反衬效应 B.乐队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型效应3.前评估是指( )。A.对政策目标的评估 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C.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D.对政策价值的评估 4.根据政治学的团体理论,公共政策是( )。A.某一利益团体的一厢情愿 B.某一利益团体的专制 C.团体冲突的平衡产物 D.有产阶级的意志 5.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 A.权力 B.政策功能 C.政府 D.责任 6.否定表决法又被称为( )。 A.正负表决法 B.孔多塞标准 C.淘汰投票制 D.赞成投票制7.政策的过程模型又称为( )。 A.政策循环理论 B.政策生命周期理论C.政策生命成长理论D.政策生命循环理论8.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A.农民 B.利益集团 C.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D.知识分子9.公平方程式"个人:结果/投入=他人:结果/投入"的提出者是( )。A.罗尔斯B.亚当斯C.诺齐克D.克朗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就是政策问题 B.社会问题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C.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D.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11.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 )。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委托评估 D.后评估12.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

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 A.公众议程的建立 B.政府议程的建立 C.政策方案的选择 D.政策议程的建立13.在政策的标准表达方式中,需要有"在××范围之内,××主体,从事××活动,适用本政策"的字样,这主要体现了政策执行中( )。 A.执行的灵活性 B.执行的有序性 C.执行的协调性 D.对象的适用性14.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军队失败的例子说明政策执行需要注意( )。A.明确既定目标 B.在探索中前进 C.政策整合 D.实施反馈控制15.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威尔逊 B.伊斯顿 C.戴伊 D.内格尔16.孔多塞标准又可以被称作( )。 A.两两对比法 B.博尔达计数 C.正负表决法 D.同意表决法 17.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 1 是( )。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18.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害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19.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20.博弈论的实质是一种( )模型。 A.渐进B.理性C.团体D.过程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 法性是指(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22."群体狂想症"是( )的后果。A.理性模型B.渐进模型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