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大成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共1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阙.秦(quē) 忤.视(w ǔ) 飨.士卒(xi ǎng ) 以药淬.

之(cuì) B .卮.酒(zhī) 失其所与.(yù) 目眦.尽裂(cì) 朝.

济而夕设版(zhāo ) C .玉玦.(jué) 参乘.(shèng ) 共.其乏困(gòng ) 夜缒.

而出(zhuì) D .刀俎.(z ǔ) 戮.力(lù) 瞋.目(chēn ) 微夫.

人之力(fū)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 .同舟共济

B .济世安民

C .赈灾济贫

D .无济于事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B .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 .敢以烦执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使工以药淬之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③④/②⑥/⑤

B .①②/③⑥/④⑤

C .①④/②③⑥/⑤

D .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 .其意常在沛公也

D .吾其还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 .(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

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

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 ⑦皆白衣冠..

以送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⑦ D.①⑥⑦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级 学号 姓名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C.唯君图.之图:考虑。

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1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AA.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分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D.因人之力而敝之.之:

BB.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2分

①“……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C.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①”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②③”的事实说明晋国的野心,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④”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二)阅读《荆轲刺秦王》,完成下面各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

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3.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太子迟.之迟,动词,以之为迟

B.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

C.仆.所以留者仆,仆人

D.终已不顾.顾,回头看

14.下列各组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请辞决矣C.日以尽矣D.待吾客与俱

DD.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答: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

EE.课文理解。2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

(2)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

FF.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愿大王少.假借之(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4)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

(5)终已不顾.(6)进兵北略.地

(四)、阅读《鸿门宴》,完成1—4题。(12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5.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骑qí,一人一马)

B.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lù,用尽)

C. 范增数目项王(数shuò,计数)

D.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

16.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

B. 不然,籍何以.至此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

D. 今者有小人之.言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7.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B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C.因击沛公于坐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GG.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译文: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译文: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

三、课文阅读能力检测。

(一)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4分)

HH.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汉书·项籍传》)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 .“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20.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 .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 .李清照诗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 .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途而反.;衣焦(皱缩)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在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JJ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中途而反.( ) (2)将奚为..北面( ) (3)方北面而持其驾.( ) (4)吾御者..善 ( ) 2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②勾践之地……广.运百里 B .①曰:“吾用.多” ②吾不能早用.子 C .①告臣曰:“我欲之.楚” ②辍耕之.垄上 D .①“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 ②王之动愈数.

,而离王愈远耳 22.下面对本体、喻体对应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良、用多、御者善”喻“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B .“离楚愈远”喻“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C .“马良、用多、御者”喻“王国大兵精”,“北其面”喻“离王愈远”。

D .“马良、用多、御者”喻“王之动愈数”,“北其面”喻“离王愈远”。

KK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魏王不要进攻邯郸的?2分

答:

四、作文。40分.

以“感悟生活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班级 学号 姓名

大成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答题纸

1-12题 22分

AA.4

以:焉:

然:之:

BB. 2分

①()②()

CC.4分.

① ②

③ ④

DD. 4分

译:

译:

EE.2分

答:(1)

答:(2)

FF.(6分)

(1)(2)(3)

(4)(5)(6) .

GG.( 6分)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HH. (一)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4分)

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汉书·项籍传》)

JJ.4分(1)(2)(3)(4)

KK. 2分

答:

大成学校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班级姓名

一、(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忤.视(wǔ)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zhāo)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

D.刀俎.(zǔ)戮.力(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fū)

1.A(B.“眦”读zì;C.“共”读gōng;D.“夫”读fú。)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C(A.“知”通“智”;B.“说”通“悦”;D.“倍”通“背”。)

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

3.A(渡河。)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

4.B(A.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外出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D.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妻子。长者古义:敦厚的人;今义:年龄较大的人。)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

5.B(“越国以鄙远”中“以”是连词,可译为“来”,表目的。)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6.A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7.D(D项中“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其他各项均为代词。)

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8.C(C项应译为:于是拿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

..,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⑦皆白衣冠

..以送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⑦

D.①⑥⑦

9. C.②③⑦皆为名词用作动词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10.C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C.唯君图.之图:考虑。

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答案:A

考查内容: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B

难易程度:易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D.因人之力而敝之.之:

参考答案:以:因为,表原因的连词;焉:哪里,疑问代词;然:然而,表转折的连词;之,是代词,这里指“秦穆公”

考查内容: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B

难易程度:难

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参考答案:B

考查内容: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B

难易程度:中

14.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参考答案:①烛之武②之(灭亡郑国)

考查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成分省略句)。

能力层级:B

难易程度:中

15.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的事实说明晋国的野心,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答案:邻之厚,君之薄也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阙秦以利晋

考查内容:根据要求筛选并整合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能力层级:C

难易程度:中

(二)阅读《荆轲刺秦王》,完成下面各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3.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太子迟.之迟,动词,以之为迟

B.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

C.仆.所以留者仆,仆人

D.终已不顾.顾,回头看

参考答案 C

14.下列各组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请辞决矣

C.日以尽矣D.待吾客与俱

参考答案 D

DD翻译下列句子。

(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答: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

参考答案①现在(要)只拿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

②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服,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EE.课文理解。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

(2)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

参考答案①穿着白服,戴着白帽,这是穿的孝服。荆轲此去,肯定是有去无回,所以易水送别是生离死别,所以送行的人“皆白衣冠”。

②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FF.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愿大王少.假借之(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4)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

(5)终已不顾.(6)进兵北略.地

(1)稍微(2)断(3)跑(4)没有用来……的办法(5)回头(6)掠夺,夺取

(四)、阅读《鸿门宴》,完成1—4题。(12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5.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骑qí,一人一马)

B.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lù,用尽)

C. 范增数目项王(数shuò,计数)

D.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

16.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

B. 不然,籍何以.至此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

D. 今者有小人之.言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7.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C.因击沛公于坐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1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译文: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译文: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三、课文阅读能力检测。

(一).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4分)

HH.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汉书·项籍传》)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12.(1)B

(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诗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2)B。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途而反.;衣焦(皱缩)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在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

..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

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

..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中途而反.( ) (2)将奚为

..北面( )

(3)方北面而持其驾.( ) (4)吾御者

..善( )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攻邯郸,以广.地尊名②勾践之地……广.运百里

B.①曰:“吾用.多”②吾不能早用.子

C.①告臣曰:“我欲之.楚”②辍耕之.垄上

D.①“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②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3.下面对本体、喻体对应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马良、用多、御者善”喻“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B.“离楚愈远”喻“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C.“马良、用多、御者”喻“王国大兵精”,“北其面”喻“离王愈远”。

D.“马良、用多、御者”喻“王之动愈数”,“北其面”喻“离王愈远”。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魏王不要进攻邯郸的?

答:

1.(1)“反”通“返”,返回(2)奚为:为什么

(3)驾:车(4)御者:驾车的人

2.C 3.C

4.用了类比(比喻)方法说服魏王不要进攻邯郸的。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最近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倚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这就是南辕北辙。

【评析】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字词解释

1.方北面而持其驾驾:车持:驾驭;赶

2.我欲之楚之:到......去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3.吾御者善善:技术好,善于

4.中道而反中道:半路反:通“返”,返回

5.头尘不去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6.此数者愈善数:几个,几样

7.曰:“吾用多用:资财

8大行:大路

9奚为:为什么

10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11申:通“伸”,伸展

12方北面:正朝北方

13.恃王国之大恃:依靠,凭借。

14.犹至楚而北行犹:犹如。

15.举欲信于天下信:取得信任。

16.“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指示代词“这”,“数”,几;“者",代词,事

5寓意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启发】

做事不能因为条件丰富,而与事情结果反着做,背道而驰,凡事都要符合实际。

四、作文

以“感悟生活的味道”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离骚》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练习题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何圜()之能周兮 ③制芰()荷以为衣④高余冠之岌岌()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译文: 二、积累与运用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代) ②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忽然) ④步 余马于兰皋兮(水边的高地) ⑤惟昭质其犹未亏(清楚明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申之以揽苣申:申述,说明。 B.忍尤而攘诟攘:忍受。 c.苟余情其信芳信:确实。D.长余佩之陆离陆离:修长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B.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秋季学年度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分歧.(qí)霎.时(chà)瘫.痪(tān)絮.絮叨叨(xù) B.应和.(hé)莅.临(lì)确凿.(záo)人声鼎沸.(fèi) C.停滞.(zhì)粗犷.(guǎng)绽.开(zhàn)花团锦簇.(cù) D.睫.毛(jié)酝酿.(niàng)祷.告(dǎo)咄.咄逼人(c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宽恕感概淅淅沥沥精神抖擞 B.诀别瘫痪截然不同浑为一谈 C.卓号捶打恍然大悟滚瓜烂熟 D.遗憾荫蔽整装待发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驾起船小心翼翼 ....地向对岸驶去。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 ....地开怀大笑。 D.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 演得惟妙惟肖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高一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愆期( qi ān)垝垣( guǐ)犭严狁(á) ...y n B. 谣诼( zhu?)蕙纕(xi āng)芰荷( zhī) ... C. 公姥( mǔ)伶俜(pīng)葳蕤(ru í) ... D. 阡陌( m?)三匝(zhā)吐哺(bǔ) ... ◎1.C ( A 犭严xi ǎn;B 芰 j ì;D 匝 zā)象弭(mǐ) . 侘傺(chì) . 踯躅(zhú) . 鲑珍( xi é). 2.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长余佩之陆离 B.佩缤纷其繁饰兮 C. 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2.B(A 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 B. 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 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 D. 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吟。) 3.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 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 ◎ 3.C (一般句式, ABD 为定语后置句。) 4. 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忳郁/ 邑余 /侘傺兮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虽/ 九死/其犹未悔 D.将往/观乎/四荒 ◎ 4.A (忳郁邑 / 余侘傺兮)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 箱帘六七十 D.诺诺复尔尔 ◎ 5D (A 取———娶; B 纫———韧; C 帘———奁。) 6.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 6.C (交通:连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作文:范文.doc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

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短歌行》教案

杜康难解此忧——曹操《短歌行》教案 南康市第二中学刘运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设想】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关心民生疾苦,渴望建功立业其诗歌慷慨悲壮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诗人,诗歌风格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这种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 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该诗以“忧”统摄全文但这“忧”又非以简单的“忧愁”来理解它包含着诗人深感岁月不饶人而事业未竟的急迫心情究竟谁可以解决这个“忧”呢?就是人才所以,诗人主要借助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求这点,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诵读全诗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通过用词的比较探究及自选诗句品读、鉴赏让学生品味语言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后探究问题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后作业第二道题的设置,意在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曹操的“求贤观”及求贤若渴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准确理解诗人“忧”的内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2011-04-24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自主、合作、探究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基本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 年级为“写话”,3~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

(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 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 的一项是() A.嘉言懿.行(yì)提要钩玄.(xuán)共.其乏困(gōng)失其所与.(yǔ) B.变徵.之声(zhǐ)偏袒扼腕.(wǎn)夜缒.而出(zhuì)以药淬.之(cuì) C.相濡.以沫(rú)瞋.目怒视(chēng)遭受重创.(chuāng)切齿拊.心(fǔ) D.鲰.生说我(zōu)戮.力同心(lù)按剑而跽.(jì)不胜杯杓.(zhu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 的一组是( ) A.驰援佚之狐明察秋毫急风劲草翼蔽沛公 B.规矩流线形何厌之有通宵达旦与臣有郤 C.催眠风萧萧寸草春辉偏袒扼腕图穷匕见 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痛于骨髓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 .. 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财物无所取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沛公居山东时 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大王命之 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 .. 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的确是,表判断唯君图.之考虑 B.今行而无信.信用,诚信既祖.,取道临行祭路神 C.尽失其度.风度,常态旦日飨.士卒犒劳 D.与之同命.生死,患难人为.刀俎作为 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 .. 的一项() A.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表疑问将焉.取之哪里,疑问代词 B.失其.所与自己的,代词以.乱易整用,介词 C.秦王购之.千金他,代指樊於期图穷而.匕首见表转折 D.楚左尹项伯者.表判断何辞为.做,办 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 .... 的一项()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河朔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 考查范围:必修一第二单元和必修二第二单元 出题人:杜泽魁本试卷共四大题,31道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失,差错。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又叫戎车,高大的战车。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雨水。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 B.怨灵修之浩荡 ..兮浩荡:荒唐。 C.长太息 ..以掩涕兮太息:叹气,叹息。 D.忍尤.而攘诟尤:指责,责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来信:捎来的书信。 D.生人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生人:活着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B.同心而.离居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卿但.暂还家D.枉用相.存嬉戏莫相.忘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泛.fàn 南 阙.quē秦. 杯杓zhuó 缒.chuí下 B .淬.cuì火 箕踞.jù 参乘.chéng 飨. xi ǎng 士卒 C .目眩.xuàn 拊.fǔ心. 目眦.zì 被八创. chuāng D. 瞋.c hēn g 目 忤.w ǔ视 鲰.zōu 生 彘zhì...肩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B .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4.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臣请入,与之同命 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⑦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⑧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 .①⑧/②④/③/⑤⑥⑦ B.①/②④⑥/③⑤⑧/⑦ C .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D.①⑧/②⑥/④⑦/③⑤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 .其意常在沛公也 D .吾其还也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晋国的军队在函陵。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C .持千金之资币物 ——拿着价值千金的货币和物品 D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讨厌的呢? 7.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 .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 .将军战河北(介宾后置,即“将军(于)河北战”) 8.明知“鸿门宴”杀机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善于应变的刘邦为何还要“赴宴”呢?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从宴前形势看,项强刘弱,刘邦必须“赴宴”。 B .仗着和项伯有“婚姻”关系,项王讲感情,不会杀刘邦。 C .项王一向自高自大,刘邦会见机行事,投项王之所好,以满足其虚荣心,躲过这一关。 D .不去“谢项王”,会立即遭受全军覆灭之灾。 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其它两部为《公羊传》《谷梁传》,所以又称为《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C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8分)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 .“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1.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 .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 .李清照诗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 .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烛之武退秦师

语文检测试题与答案

语文检测试题与答案 一、按照词语的意思给已经标注出读音的字选择正确的字型。 1、jùn()工* a竣b峻c骏d俊 2、xīn()喜若狂* a新b欣c心d昕 3、suì()道* a隧b遂c燧d髓 4、要xié()* a挟b侠c峡d狭 5、piàn()局* a骗b遍c偏d扁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破涕为()笑awéibwèi*** 藐()视amiǎobmiè** 三、给下列句子画横线的词语的选择正确的释义。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a原本b钱c就 同()a统一b一同c认同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a破坏b攻破c破败 3、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苟()a如果b就算c真是 岂()a不b难道c岂有此理 4、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a去,前往b助词,没有意义c它 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买舟()a买船b造船c雇船

6、蜀之鄙有二僧。* 鄙()a鄙视b卑鄙c边境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选a,错误的b。 1、《示儿》这首诗表达了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期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2、《我看见了大海》这一课中看海的意思是指看到了生活的海洋,能够在生活的海洋中生存自立。()*** 备注:*表示容易试题**表示中等难度的试题***表示高难度的试题。 参考答案 一、按照词语的意思给已经标注出读音的字选择正确的字型。 1、jùn(a)工* a竣b峻c骏d俊 2、xīn(b)喜若狂* a新b欣c心d昕 3、suì(a)道* a隧b遂c燧d髓 4、要xié(a)* a挟b侠c峡d狭 5、piàn(a)局* a骗b遍c偏d扁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破涕为(a)笑awéibwèi*** 藐(a)视amiǎobmiè** 三、给下列句子画横线的词语的选择正确的释义。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a)a原本b钱c就 同(a)a统一b一同c认同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c)a破坏b攻破c破败 3、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人教版高一语文习题 必修一第二单元 6.鸿门宴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卮.酒(zhī)刀俎.(zǔ)鲰.生(qǔ)瞋.目(chēn) B.戮.力(lù)杯杓.(zhuó)犒.劳(hào)樊.哙(fàn) C.不.者(fǒu)美姬.(jī)崤.山(yáo)玉玦.(quē) D.彘.肩(zhì)参乘.(shènɡ)侍.坐(shì)目眦.(z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 3.句中加点词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B.范增数目项王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籍吏民,封府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沛公起如.厕 C.素善.留侯张良 D.买五人之距而函.之 5.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杯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 ..二十里耳 ..也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 8.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欲呼张良与俱去④秦孝公据崤山之固,拥雍州之地⑤毋从俱死也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⑧沛公安在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⑩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⑩/⑧ C.①⑨/②④⑧/⑥⑦⑩/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珍宝尽.有之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离骚》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教学时数:2-3课时,视班级情况灵活处理。 第一课时 一对联导入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屈原这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它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汨罗江)的万古名声,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纵然,屈原已经离开我们2千多年,但是,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蓦然回首,屈原就站在身边,他似乎不曾远去,他已经永远定格在华夏子孙的心中。 二、说屈原:我所认识的屈原 1、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屈原因出身贵族,又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别好,对时代风云变化了如指掌,

而且擅长口才,很快成为楚国政坛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 小结: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最新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之往来 ..也行李 B.为之奈何 ..与忤视 ..人不敢 C.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微夫人 ..之意 ..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9.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其它两部为《公羊传》《谷梁传》,所以又称为《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C.《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6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诗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共5道小题】 1、对《卫风?氓》中语句的评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就带上财物嫁给你。两句诗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好一个泼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C项中不仅有动作描写,还有神态表情描写。答案:C 2、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 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A项的“它和乐、射、御、I 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对于“六艺”有两种说法,一为《诗》《书》 《礼》《易》《乐》《春秋》,一为“礼、乐、射、御、书、数”。答案:A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2007 高一下单元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A.望风披靡.(mǐ)靡.(mǐ)日不思风靡.(mǐ)一时奢华靡.(mí)费B.文以载.(zài)道载(zài)歌载.舞车载.(zǎi)斗量一年半载.(zǎi)C.鲜.(xiǎn)为人知寡廉鲜.(xiān)耻屡见不鲜.(xiān)立场鲜.(xiān)明D.济.(jǐ)济一堂同舟共济.(jì)大济.(jì)苍生人才济.(jì)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A.完璧归赵金碧辉煌出类拔粹鞠躬尽瘁 B.殚精竭虑肆无忌惮无耻谰言波斓壮阔 C.瑕瑜互见前据后恭遐迩闻名龙蟠虑踞 D.纵横捭阖不无裨益偏睥将校稗官野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没有永远的激情,就像没有不凋谢的花,植物周而复始 ....,人也一样。 B.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鼓琴,樵夫钟子期听得出神入化 ....。 C.“从经验里吸取教训”,这句话耳熟能详 ....,可是在面对考验时,真正能吸取教训的,并不太多。 D.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①班主任老师因公出差,临走前,把班上的事向代理班主任作了。 ②“严”和“爱”并不矛盾,爱学生并不等于学生的不良行为。 ③鲁迅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一个词就着深刻的含义。 ④加入了“世贸”组织,就要和国际接轨,就要改掉我们管理上的种种。 A.交待怂恿包涵成规 B.交代纵容包含陈规 C.交待怂恿包涵陈规 D.交代纵容包含成规

5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5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5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1.老师的话语如雨露zī rùn()着我们的心田。 2.2019年7月份下旬,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zāo yù()区域性大暴雨,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 3.面对一些kǒng bù()分子的破坏企图,我们要加强警戒。 4.争奇斗艳的菊花diǎn zhuì()着农家小院,zēng tiān()了一丝生机。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4分) 祈祷(qǐqí)新颖(yíng yǐng) 抛弃(pāo pōu) 凛冽(lǐng lǐn) 覆盖(fūfù)酝酿(yùn yún) 恭敬(gǒng gōng)隐瞒(mán mǎn) 三、辨字组词。(3分) 四、词语训练场。(16分) 1.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虚心使人进步,()使人落后。 (2)成功的机会不会留给懒惰的人,而是属于()的人。 (3)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水流进了纯净的河水,使得河水变

得()起来。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孤苦()仃一()不() 万古长() 肆无()惮 气喘()() 目不()接变本加() 豁然开() 3.将下列词语填入相应的括号里。(6分) 激励鼓励 (1)妈妈经常()我好好学习。 (2)英雄的事迹()了几代人。 阅读浏览精读 (3)我们提倡拓宽课外()面。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对一般的书籍只需要大致()一下即可,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要细细(),毕竟我们要()的东西太多了。 4.在不是同类的词语下面画横线。(3分) (1)画蛇添足杞人忧天高深莫测塞翁失马 (2)白桦枫树青松森林 (3)陆游李四光杜甫李白 五、句子长廊。(8分) 1.水流抚摸着我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

我最敬佩的老师_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作文900字

我最敬佩的老师_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作文900字 有人说老师是金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宝库,有人说老师是春雨,浇灌了花草树木,让它们放出美丽的光彩,还有人说老师是引路人,让我们知道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在学校里,到处都有好老师,他们认真负责,大公无私,他们像园丁用心培养我们,而我最敬佩的老师是教语文的张凤英老师,她高高的个子,头发又长又黑,脸上有着一对会说话的小眼睛,在她的鼻子下面,有着一张说话轻柔风趣的嘴巴,她那高雅的气质,优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方法,叫人敬佩。 张凤英老师对我们十分严格,如果你背书背不出,他就会"惩罚"你。要你把背不出的地方读10遍,直到你背出了以后才让你回家,如果没背出来就跑回家了,第2天张老师就会让你抄这篇课文5遍,直到你背得出课文才放过你 一次,我们默写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一个小节,由于那句子太难了,所以我和很多同学都没默写出来,张凤英老师就让我们把那小节课文抄5遍,我很不服气,没办法。因为张老师是说一不二的人,不会轻易放过的。我只好认真地抄写。过了几天,正好默写这篇课文,由于我抄写这篇文章很多遍,对课文已了如指掌,所以默写得比上次好。这

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张老师不是为了" 惩罚"我们,而是为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篇课文。以防考试的时候默不出来,考低分。她也是要我们养成一个学习认真的好习惯。对于我们这种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是要用点"强行"办法。在张老师这种"强行"下,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再也不敢不做,从此我也习惯成自然--准时完成作业。我体会到只有好好完成作业才会记得牢。 我是个爱动的人,下课了到处跑,一安静就想睡觉。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睡着了,听同学说老师走到我座位边,没说话,同学把我叫醒了,我被惊醒后,心想坏了,一定会被张老师骂一场,或叫我回答问题,答不出来让同学笑话我,丢我的面子。可是张老师没那样做,而是问我晚上几点睡的,晚上要早点睡......后来我上课再也不睡觉了。 有张凤英老师教我们的语文,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朗读流利了,不再结结巴巴,我更爱阅读课外书籍,我作文不算写得好,但我对写作文不反感,拿起笔还能写出一点东西。 我喜欢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我敬佩张凤英老师,我感谢张凤英老师,我会永远记住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