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计学复习提纲(整理)

统计学复习提纲(整理)

统计学复习提纲(整理)
统计学复习提纲(整理)

统计学复习提纲(学生用)

一、单选题

1.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C )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2.为了调查某学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D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某班学生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C )一个标准差范围

A. 95%

B.89%

C.68%

D.99%

4.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期望(等于总体均值)和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分别为( B )

A. 50,8

B. 50,1

C. 50,4

D. 8,8

5.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为75-85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B&D )【有争议,两个中任选一个都对】A.肯定在这一区间内 B.有95%的可能在这一区间内

C.有5%的可能在这一区间内

D. 或者在区间内,或者不在。

6.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检验2005年薪车主中女性的比

例是否显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C )

A. H 0: π=40%,H 1: π≠40%

B. H 0: π≥40%,H 1: π<40%

C. H 0: π≤40%,H 1: π>40%

D. H 0: π<40%,H 1: π≥40%

7.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B )。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量x 0,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

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量x 0,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

C. 对于自变量y 的一个给定量y 0,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D. 对于自变量y 的一个给定量y 0,求出自变量x 的个别值的区间

8.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A )

A. 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B. 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C. 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D. 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9.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即增长的增长)或衰落,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D )

A.移动平均模型

B.指数平滑模型

C.线性模型

D.指数模型

10.设p 为商品价格,q 为销售量,则指数∑∑0010

q 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了( C )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11. 根据所使用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分为( A )

A.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B.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

C.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D. 数值型数据和试验数据

12.饼图的主要作用是( A )

A. 反映一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

B.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

C. 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

13. 如果一组数据是对称分布,则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之内的数据大约有( C )

A. 68%

B.90%

C.95%

D.99% (课本158页)

14.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出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则x的期望值和标准差(方差的开方)分别为( A )

A. 200,5

B.200,20

C.200,0.5

D.200,25

15.95%的置信水平是指( C )。

A. 总体参数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

B. 总体参数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

C.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95%

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5%。

16.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A )

A. 越显著

B.越不显著

C.越真实

D. 越不真实

17.在下面的假定中,哪一个不属于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D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C. 观测值是独立的

D.各总体方差等于0

18.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是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 C )

A.一个样本观测值之间的大小

B.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大小

C.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的大小

D.各个样本方差之间误差的大小

19.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检验是用来检验( B )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B.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C. 样本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D. H

0:β

1

2

=…=β

k

=0

20.下面的哪种方法不适合对平稳序列的预测( D )

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线性模型法

21. 考察总体中个别现象或个别项目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称为( A )

A. 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简单指数

D.加权指数

22.反映数量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称为(A)

A.数量指标指数

B.质量指标指数

C.简单指数

D.加权指数

23.不存在趋势的时间序列称为( D )

A. 非平稳序列

B.周期性序列

C.季节性序列

D.平稳序列

24.时间序列在长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称为(A)

A. 趋势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随机性

25. 时间序列在一年内呈现出来的周期性波动称为(B)

A. 趋势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随机性

26.下面的各问题中,哪个不是相关分析要解决的问题(B)

A.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B.判断一个变量数值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

C.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D. 判断样本所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否代表总体变量之间的关系

27.设产品的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A)

A.高度相关

B.低度相关

C.中度相关

D.极弱相关

28.从三个总体中各选取了4个观测值,得到组间平方和SSA=536,组内平方和

SSE=828,用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假设,H 0:μ1=μ2=μ3,H 1:μ1,μ2,μ3不全

相等,得到的结论是( B )

A. 拒绝H 0

B.不拒绝H 0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决绝H 0

D. 可能拒绝也可能不决绝H 0

29.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的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A )

A.随机误差

B.非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非系统误差

30.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A )

A. 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

B.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

C.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变量的关系

D.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分布

31.设R 为列离岸表的行数,C 为列离岸表的列数,则χ2分布的自由度为(D )

A. R

B.C

C.R ×C

D.(R-1)(C-1)

32.假设检验H 0:π=0.2,H 1:π≠0.2,由n=200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得到样本

比例p=0.175,用于检验的P 值为0.2112,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的结论是(B )

A. 拒绝H 0

B. 不拒绝H 0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决绝H 0

D. 可能拒绝也可能不决绝H 0

33.若检验的假设为H 0:μ≥μ0,H 1:μ<μ0,则拒绝域为(B )

A. z> z α

B. z<-z α

C. z> z α/2或z<- z α/2

D. z> z α 或z<-z α

34. 如果原假设H 0为真,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

概率称为(C )

A. 临界值

B.统计量

C.P 值

D.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3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A )

A. 宽

B.窄

C.相同

D.可能宽也可能窄

36.指出下面的正确说法(A)

A. 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小

B. 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大

C. 样本量越小,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小

D.样本量与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无关

37.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B)

A. 中位数

B.均值

C.四分位数

D.极差

38.抽样分布是指(C)

A. 一个样本观测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样本数量的分布

39.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是分类变量(D)

A. 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40.研究者想要了解总体的某种特征称为(A)

A. 参数

B.变量

C. 统计量

D.变量值

41. 若检验的假设为H

0:μ≤μ

,H

1

:μ>μ

,则拒绝域为( A )

A. z> z

α B. z<-zα C. z> zα/2或z<- zα/2 D. z> zα或z<-zα

42.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 C )

A.各总体是否存在方差

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43.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

A.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 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 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D. 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4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 D )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45.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C )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46.哪一个属于抽样误差( A )

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

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

47.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D )

A.3

B.13

C.7.1

D.7

48.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60小时,标准差为4个小时.如果从中随机抽取30只灯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 D )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4小时

B. 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 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60小时

D. 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正态分布,均值为60小时

49.置信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达了置信区间的( D )

A.准确性

B.精确性

C.显著性

D.可靠性

50.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B )

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组间均方除以组内均方

C.组间平方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除以总均方

51.在方差分析中,不同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 B )

A. 组内误差

B.组间误差

C. 组内平方

D. 组间平方

52.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 C )

A.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B.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C. 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

53.在回归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反映的是( C )

A. 由于的变化引起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线性变化部分

B. 由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变化引起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线性变化部分

C. 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线性关系以外的随机因素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影响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线性关系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影响

54.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D )

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

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55.在用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1.96所对应的置信水平是( C )

A. 85%

B.90%

C. 95%

D. 99% (参考课本158页示意图)

56.在Excel输出的方差分析表中,Significance-F值是( D )

A. 计算出的统计量F值

B.给定显著性水平的F临界值

C. 用于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的P值

D. 用于检验线性关系显著性的P值57.在用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2.58所对应的置信水平是( D )

A. 85%

B.90%

C. 95%

D. 99%

58.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C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移动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59.帕氏指数方法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 B )

A. 用基期的变量值加权

B. 用报告期的变量值加权

C. 用固定某一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D. 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变量值加权60.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 A )

A. 总量指数

B. 综合指数

C. 加权综合指数

D. 加权平均指数

61.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D ).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62.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可以说是总体参数的样本参数)是( C )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63.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 C )

A.条形图

B.箱线图

C.直方图

D.饼图

64.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5.假设总体比例为0.55,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标准差为( B ) 【设P=0.55,则样本比例标准差为P(1-P)/n的开方(166页)】

A. 0.01

B. 0.05

C. 0.06

D. 0.55

66. 大样本的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服从( A )

A.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F分布

D.分布

67.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B ) A.正态分布 B. t分布 C.分布 D. F分布(参考课本166页表7-4)68.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3和4。当n=5时,构造总体均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95%的置信区间为( A )【正态分布-小样本-总体均值σ未知,样本均值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9.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值,检验的假设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计算出的P值为( C )

A. 0.025

B. 0.05

C. 0.0038

D. 0.0025

70. 列联表中的每个变量( C )

A.只能有一个类别

B. 只能有两个类别

C.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

D. 只能有三个类别

71. 从三个总体中各选取了4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SSA=536,组内平方和SSE=828,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分别为( A )

A. 268,92

B. 134,103.5

C. 179,92

D. 238,92

72.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 C )

A.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73. 若两个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在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D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B. 判定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C. 估计标准误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

D. 回归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

74. 一个由100名年龄在30 ~ 60 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 = 0.45,则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

B. 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关联

C. 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矮

D. 45% 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

75. 设自变量的个数为5,样本容量为20。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的自由度为( B )

A. 20

B. 15

C. 14

D. 18

76. 环比增长率是( B )

A. 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

B. 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加 1

C. 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减 1

D. 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加 1

77. 指数平滑法得到t+1 期的预测值等于 ( B )

A.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B.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C. 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1期实际观察值的加权平均值

D. t+1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值

78.下列指数公式中哪个是拉氏数量指数公式 ( C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9. 消费价格指数反应了( 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80. 某市场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4%,该商场的综合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了5%,则该商场销售量增长了( B )

A. 2%

B. -0.95%

C. 0.96%

D. -0.96%

二、简答题

1. 简述假设检验中P值的含义。

P值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测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则可以拒绝原假设。

2.简述指数平滑法的含义和基本公式。

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第t+1期的预测值等于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一次指数平滑是适合平稳序列的一种预测方法,其模型为:F t+1=αY t+(1-α)F t

3. 简述χ2统计量的作用和公式。

χ2统计量可以用来测量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公式∑-

=

χ

e

2 e

2

f

) f

f(

(1分),其中,fo表示观测值频数,fe表示预测值频数。(2分)

4. 简述拉氏价格指数和帕氏价格指数。

在计算一组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销售量固定在基期计算的指数称为拉氏价格指数。在计算一组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指数称为帕氏价格指数。

5. 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和将其分解后的成分

时间序列由时间和相应时间下的观察值两个要素组成(1分)。如果将其分解,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即:趋势、周期性、季节性和随机波动(4分)。

6.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一般大于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7.如果给你两个分类变量数据,简述对其进行基本的描述和分析过程

(1)用列联表描述两个以上定性变量的数据分布。(1分)

(2)用卡方检验方法检验两个变量的相关性。(2分)

原假设是观测值与期望值差异不显著,两个变量无关。如果相伴概率小于0.05,则推翻原假设。

(3)用相关系数测量相关的程度。(2分)

8.回归分析主要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

(1)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以数学关系式的形式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1分)。(2)对该关系式的可信度进行检验,并从各个自变量中找出对因变量影响最显著的因素(1分)。

(3)利用该关系式对因变量进行预测(1分)。

(4)预测时给出相应的可靠程度。(2分)

9.简述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

在计算一组商品销售量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价格固定在基期计算的指数称为拉氏销售量指数。在计算一组商品销售量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价格固定在报告期计算的指数称为帕氏销售量指数。

10.对于一个以月或季为时间单位的复合型时间序列,在不考虑周期成分和随机波动的情况下,请简述对其进行分解预测的步骤。

一般分为三步:

(1)确定并分离季节成分,计算季节指数。(2分)

(2)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1分)

(3)用预测值乘以季节指数,得到最终预测值。(2分)

11.简述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多重共线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回归模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时,则称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2分)

可能产生两方面影响:

(1)使回归的结果混乱,甚至把分析引入歧途。(2分)

(2)可能对参数估计值的正负号产生影响,可能使得自变量系数的预测值的正负号与预期相反。(1分)

12.简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都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某种推断(1分)。不同点:

(1)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在估计前是未知的。(2分)

(2)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参数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

设是否成立。

三、计算题

1.参数估计

总体均值或总体比例的参数估计。

参考:课本163页到167页的例7.1、例7.2和例7.3和例7.4

2.假设检验

总体均值或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总体均值的检验(参考196页例8.4);总体比例的检验(参考200页例8.8)

3.分类数据分析

要求对两个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

在参考224页例9.2的基础上做233页“二、练习题”的9.1来巩固

4.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特别是方差分析结果表中各项的计算。

参考242到247页的10.2.2分析步骤(重点是提出假设和计算统计量),然后通过课后练习题263页的10.7来巩固

注:3.分类数据分析和 4.方差分析这两个计算题不会同时出现在同张试卷上。

5.指数

综合指数计算,总量变化的分析、总平均数变化的分析。

1、记熟368页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相关公式及参考373页的例14.6;

2、熟悉374页平均数变动因素分解的相关公式及375页例14.7的巩固。

统计学教学总结

统计学教学总结 《统计学教学总结》的范文,这里给大家。篇一:统计学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这一学期工作即将要圆满地画上了一个句号,在紧张忙碌的半年中,本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很多收获,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做到依法执教。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本人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最全面的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统计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大部分的中职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加上统计学这门功课在生活上比较少体现,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35506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

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 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 2.质量控制 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统计学选择题整理

一、 单项选择 1. 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得平均指标就是(A) A . 众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2.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与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 下关系(D) A . Mg Mh X ≥≥ B.Mg X Mh ≥≥ C.Mh Mg X ≥≥ D.X Mg Mh ≥≥ 3. 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B)就是位置平均数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调与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4. 由右边得变量数列可知(B) A.Mo Md ≥ B.Md Mo ≥ C.Md >30 D.Mo >30 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 分别为150,160,165(件/工日),产量分 别为4500,1800,5775(件),则该车间 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C)A. 150160165158.333 ++= (件/工日) B. (件/工 日) C. (件/工日) D.(件/工日) 6. 关于算术平均数得性质,不正确得描述就是(C) A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得偏差与为零 B . 算术平均数手抽样变动得影响微小 C .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大 D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得偏差得平方与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她数偏差得平方 与 7. N 格变量连乘积得N 次方根,即为(A) A.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调与平均数 8. 在一个左偏得分布中,小于平均数得数据个数将(D) A.超过一半 B.等于一半 C.不到一半 D.视情况而定 9. 一个右偏得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得(C)值最大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0. 在社会统计学中,(B)就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得、最基本得平均指标。

统计学复习提纲

旅游统计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五、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概念(三种涵义,两重关系) 1、统计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等活动。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的科学定义: 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第三节旅游统计的基本方法 二、旅游统计的基本环节 (一)统计调查 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要求:准确、完整、及时。 (二)统计整理 对调查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分类、浓缩简化。 (三)统计分析 运用各种统计方法,揭示被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性,作出科学结论。包括描述性分析、推断分析、决策分析。要求:定性定量结合。 第四节旅游统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①统计总体:统计研究所确定的客观对象,是具有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整体。 ②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或元素),是各项统计数字的原始承担者。 二、标志与指标 ①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具体表现。 ②指标: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三、变异和变量 ①变异:总体各单位的标志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是统计存在的前提。分 为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②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分为⑴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 量、 ⑵离散性变量和连续性变 量。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㈠概念: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目的,取得相应数据的统计资料搜集活动。 ㈡意义:①是统计工作的开始阶段;②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③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是一切 统计资料的来源。 二、统计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⑴基本任务:根据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每一项的具体调查,取得反映社 会经济总体现象及各个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原始统计资料 ⑵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前三个是衡量统计调查 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法、通讯调查法、特尔菲法(专家调查法)、 集中意见法 第三节统计调查方案 第四节几种专门调查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资料的整理 一.资料整理的概念 资料整理是指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

统计学实习报告范文4篇

统计学实习报告范文4篇 实习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实际统计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统计意识和思想,运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获得相关经验,进一步理解统计的特点与规律,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统计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接受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到邯郸市统计局的第一天我就学到了不少。那天统计局的领导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天的实习培训。初步介绍了统计工作的有关情况,包括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关系和开展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几个部门的领导还分别向我们具体讲解了工业企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如何进行调查询问和填表的情况,告诉我们如何简单快捷的区分三个产业以及大中小企业。为了让我们增强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领导们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统计法。所谓统计法,是指调整国家统计机关行使统计职能而产生的统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统计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在有关搜集、整理、分析、提供、颁布和管理统计资料的统计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

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统计法是国家统计机关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也是国家进行社会经济监督的有力工具。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1983年11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另外,还强调了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等等。也许他们的讲解不如学校老师那么系统与规范,但平实的语言中却透露了他们丰富的实际经验,我们听起来也觉得易于理解。由于一部分人第二天就要到各区里去做实际调查工作,所以领导们强调了一些工作的具体事项,为了能够完成好工作,我仔细的记录下了每一点,巴望着第二天能把它们用于实践中。而然很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被分到区里做调查,而是被留在了局里,分到了服务业。对此我虽然觉得没能把那些刚学来的新知识付诸实践有一点遗憾,但同时对我未来的新工作也充满了期待。 刚到服务业的时候,我的心里很没底。因为这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甚至不知道服务业做哪些主要工作。但也正因为是这样,我也很确定自己能在这里学到很多以前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东西。刚进入服务业的时候,主任并没有马上让我们做一些复杂的工作,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让我们在电脑上熟悉了有关文件的路径和数据

统计学原理试题(整理考试必备)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社会经济变量)与(模型参数)两项要素。 6.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可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6.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7.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21.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2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2.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 3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两种。 3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36.统计分布主要包括(统计分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要素。 41.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平行配置)和(层叠配置)两种。 83.统计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类。 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 4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43.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两种。 4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9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按反映经济现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56.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成数P ),其方差为(P(1-P)或PQ )。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6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是,具备了估计值还须有(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这两个要素。 61.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的乘积。 6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样本指标值)来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数值。 64.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准确性),而概率保证程度决定估计的(可靠性)。 66.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准确性检查)和(代表性检查)两方面。 55.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76.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中,0.5<|r|<0.8称为( 显著相关),0.8<|r|<1称为(高度相关) 69.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70.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少不同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7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r《+1 ),r为正值时则称(正相关)。 74.相关系数г=+1时称为(完全正)相关,г为负值时则称(负相关)。

统计学原理韩兆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小题) 1、统计的含义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1)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的特征;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制造业企业是一个总体、由所有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所组成,每一个制造业企业都是一个总体单位。 特征:同质性(都是制造业)、大量性、差异性(不同的总体单位间,除了某方面必须有共性之外,其他方面的差异性,如员工人数等等) (2)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有限为有限总体,总体单位无限称为无限总体 (3)标志、变异与变量 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由标志名称+标志值构成。 变异:可变的品质标志 变量:离散变量、连续变量,(指的是标志,不是标志值)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公民 总体单位:每一位公民

标志名称标志值 国籍:中国(不变标志) 姓名:张三(品质标志) 性别:男(品质标志) 民族:汉(品质标志) 婚姻状况:已婚(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 家庭成员数:4人(离散变量) 年龄:50(连续变量) 身高:172cm (连续变量) 体重:72.5kg(连续变量) 收入:2000元/月(连续变量) (4)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 离散变量:以整数出现 连续变量:可做无限分割的变量 在某些特殊场合,连续变量可做离散化处理。(当人口按年龄分组)(5)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由指标名称+指标值组成。例:工业普查 总体:工业企业 总体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 指标名称指标值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总结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统计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各类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测的方法,本大纲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基础理论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阶段的实际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开出在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学习专业统计课程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吸取国内外统计科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高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本着简洁而具体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展知识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定量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环节 本课的教学主要面授系统讲授《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践的指导(包括上机操作)。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即作业练习与实践考核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 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 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 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 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 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 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 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数量的个体方能体现出 其客观规律性。每个样本的含量越多,可靠性会越大,但是例数增加,人力、物力都会发生 困难,所以应以“足够”为准。需要作“样本例数估计”。 3.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比性? [参考答案] 可比性是指处理组(临床设计中称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要求基本齐同,也称为齐同对比原则。 (马斌荣)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 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 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 代表作:《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 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 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 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 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 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2、统计指标: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总数量的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结构、比例、强度等质方面的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又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相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用文字来描述的,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一般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而标志值一般是经过测量、观察直接取得的。标志一般不需要说明时间、地点、条件,但完整的指标必须说明时间、地点、条件等。 联系: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而来;例如,某企业的工资总额是

贾俊平 统计学 总结

第一章导论 概念: 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井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的分类: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文字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木数据进行推断总体特征。 数据: 1.分类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 2.顺序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3.数值型数据对事物的精确测度,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例如:身高为175cm,190cm,200cm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有总体均值(μ)、标准差()总体比例(T) 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样本标准差(s),样木比例(p)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 1. 数据来源包括直接来源(一手数据)和间接来源(二手数据) 2. 抽样方式包括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 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 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4. 5.抽样误差:是由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抽样误差并不是针对某个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总体真是结果的差异而言,抽样误差描述 的是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差异。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计量层次 分类的 数据 顺序的数据 数值型数 据 按时间状况 截 面 的 数 据 时序的 数据 按收集方法 观察的数 据 实验的数 据

6.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量的大小和总体的变异程度有关。 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计算机实训内容, 要求: 1.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2.高级筛选, 3.数据排序 4.分类汇总-利用数据透视表 5.对比条形图 6.环形图 7.累计频数图 8.散点图 9.雷达图 等等 频数分布图两种方法: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数值型和顺序数据 数据-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 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得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得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得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 中,均数得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得抽样误差得大小,就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得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2)与n得关系不同:n增大时,S趋于。(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 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得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得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得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得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3.正态分布得特点与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得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得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 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与标准差0 ,可记作N(?,。):均数卩决定正态曲线得中心位置;标准差。决定正态曲线得陡峭或扁平程度。0越小,

曲线越陡峭;0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与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就是许多统计方法得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得可信区间得区别与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得意义、计算公式与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瞧95%参考值范围就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得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就是指95%可信度估计得总体均数得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瞧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得公式就是: ±l、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得公式就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a为0、05,自由度为V得t界值。 5.频数表得用途与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得分布特征与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与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二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得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得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得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得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得要 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得主要用途。

统计学选择题判断题汇总(有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统计基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特征()

2.统计工作有前后之分,在时间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 3..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4.指标体系就是把若干个统计指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体系()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 6.结构相对指标一般只能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且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 7.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有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0 8,一个总体有多个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9.一个总体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有多个总体标志总量()、 10.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 )卷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 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 B 平均工资 C 计划完成程度 D 出勤率 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 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 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 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 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调查 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 A.时间方面的可比 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 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 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 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 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 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 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 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 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 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 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 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 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 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 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 A 二者相同 B 二者不一样 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 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 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 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 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1分,共10分)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是全国总人口,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全国总人口数是变量。() 2、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3、众数、中位数都是位置代表值,它们不受极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它们的代表性好于均值。() 4、对离散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对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5、几何平均法适用于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 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权数绝对值的大小。() 7、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会加大允许误差,要减小允许误差,就要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 复习内容: 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 (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 (3)统计数据质量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 (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 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 (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 (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

精品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本人于XX年11月5日至7日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统计学导论》精品课程培训,通过李勇教授详细的讲解该课程,作为该门课程的老师,我感觉收获颇丰。不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是课程建设中,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将通过参加本次培训对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更新理念,转变策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大学教学工作在于“教书育人”,主旨在于育人,但仍需以教学作为前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旨和主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李教授给大家讲述了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必要性,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

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其次,恰当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如李教授所说,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不能取代老师的作用,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做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再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师引导学生讲;提问式;案例式;课内教学、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授课和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教材与泛读扩充性资料相结合等等,以便能够更好的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再次,尽量结合经济管理的实际,设置一些应用性问题根据经管类专业教学需要,我们可以在不同章节设置一些应用问题,可以将时下学生关心的经济数据与概率统计的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假设检验问题时,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为例,可以让学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以及对于各行业对外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又或者提出近期的物价、房地产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去预测政策变化对于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去区分Z检验与t检验的差别,均值检验和方差检验的区别。为此可参考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年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医学统计学》样题一 选择题答案表(涂黑所选答案,未填此表者不给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样本率与总体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可用。 A 四格表直接概率法计算 B 四格表χ2检验 C 不能检验 D 由样本率制定总体率的可信区间来判断 E 以上都不是 2.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 标准误逐渐加大 B 标准差逐渐加大 C 标准差逐渐减小 D 标准误逐渐减小 E 标准差趋近于0 3.2008年某乡卫生院接诊结核病患者100人,其中男性76人,女性24人,分别占76%和24%,则可以推断出的结论为。 A 该病男性易患 B 该病男女患病率不同 C该病女性易患 D 该病男女发病率不同 E 尚不能得出男女间患病率孰高孰低的结论 4.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_____。 A 适当增加样本例数 B 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C 减少样本例数 D 增加抽样次数 E 减小系统误差 5.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结果均为P<0.05 P值越小,则获得的结论是。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6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_____。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相等 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7.要评价某市一名12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E 以上都不是 H是_____。 8.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时的 A 两样本秩和相等 B 两总体秩和相等 C 两总体均数相等 D 两总体分布相同 E 两总体分布没有关联 9.在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对比分析中,配对的目的是为了。 A 提高测量精度 B 操作方便 C 应用t检验 D 提高组间可比性 E 减少实验误差 10.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两次t检验的结果_____。 A 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B 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 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D 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E 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11. 总体是由组成的。 A 部分个体 B 全部个体 C 相同的观察指标 D 全部研究对象 E 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12.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A 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 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