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学习辅导

杜威关于民主主义理想的概念

作为美国实用主义运动最重要的代表,杜威是一位几乎对哲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均作出了贡献的集大成的哲学家,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方法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他对科学方法、哲学史以及社会理论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对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尤感兴趣。且看杜威是如何以哲学在人类文化中所起历史作用的视角来对哲学下定义的。杜威认为:“哲学,如同政治、文学和造型艺术一样,它本身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现象。哲学与社会历史、文明的联系是固有的。……哲学家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他们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创造着历史的未来,但同时又无疑是过去历史的产物。”因此,他再三强调哲学的突出功能,问题和内容均是人类在共同生活的压力和紧张中衍生出来的。所以,哲学的功能在于提供解决人的问题的一种社会性方法。哲学所运用的深谋远虑是任何社会改革的第一步。

为了正确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有效地解决它们,杜威建议不仅在自然科学中使用实验方法,同时在社会研究方面也采用这种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是与纯思辨式的方法相反的。我们必须从“所开展的活动出发,而不是从为这些活动而提出的假设原因出发,并且实际地考虑这些活动的结果。我们还必须运用智慧,或是把对结果的观察,与导致这些结果的活动联系起来”。他批评那种通行的、把社会安排的理由归诸于群居本能的观点,以此作为从无益的臆测中产生谬误的一个例证。

当人们用实验方法观察社会时,社会便不再是一些神秘的和不可知的实体。它是由许多个人组合起来的,这些人生来就需要互相僻赖。根据杜威的观点,人类与生俱来的条件和组织结构均”导致他们参与、集合、聚集和结合为群体,跟其他动物集结在一起的情况并无二致。”没有人生来是不依靠别人的。倘若没有别人的帮助和养育,他会悲惨地在这世界中消失;倘若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类便无法传宗接代。杜威说道:

人类在智慧上的给养,跟他在肉体上的给养一样,都是从其他人那里来的。当他长大成才时,他在身体及经济方面更富有独立性;但是,他只能在与他人合作和竞争的情况下继续发展他的事业。他的日常所需,也只有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才可以得到满足。他的成就和消遣都得跟他人分享。有些人以为每个人都是生而孤独,他们之所以被带到社会上完全是人为的。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人类跟社会关系之紧密就如人的肉体一样,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

因此,一群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共同的需要、兴趣和活动的自然结果。许多这样的联系都是持久的,或是时常发生的。这些联系使得一个人既需要依附他人,同时也对他人负有应尽的义务。由于这些社会生活的自然现象,使得各种社会制度,如习惯法、公共法则、政府代理人和政府官员等相继出现。虽然这些社会制度都是在社会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它们跟社会一样来得自然。

美国的政治民主首先在社会层面得到发展:即政治民主是针对一个特定的时间里所出现的特定问题作出的“反应”,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一贯的思想或理想的指导。换句话说,美国的政治民主并非是“有意识的”或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历史告诉我们,“政治民主的发展是许许多多社会运动的辐辏,这些社会运动的起源或是推动力无一来自民主理想的激发,也无一来自对最终结果的预先规划。”因此,民主之出现,实属“意外”:虽然所谓“民主”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但它缺乏有目的的系统设计。民主代表着大量事件累积起来的结果。杜威认为到了工业时代相关联的活动产生的结果得到“迅猛扩展,成倍增长,程度加剧,并且愈益复杂”。由此产生了一批有着共同利益的“公众”,试图控制这些活动的结果。现代生活的活动中已形成“如此广大并且牢固的、已经在运行着的联盟,它们的组成形式与其说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上,倒不如说是建立在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基础上,这些最后产生出来的公众就连自己都辨认不清。”认识这一事实是未来任何有效的公众组织的先决条件。如何按民主原则把公众组织起来,这首先是,而且实质上是一个需要用理智来解决的问题。因为在

某种程度亡,在以往时代的政治事务中这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任何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并不是非常统一和同质性的,而是由价值观不同的、甚至带有对抗性的个人和利益团体所组成。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意识到,民主的社会样式强调对个人的尊重和个人的价值,要比其他选择更值得向往。民主意味着在利害攸关的情况下,人们真正有权参与决策。与此同时,民主的实现还有另一个特点,事实上与教育有关,即“汇集社会中各个人的意见以及需求,似互相协商、互相咨询的形式,最后达到社会控制之目的”。这就意味着任何个人或利益团体都应当把他们的目标以及对目标的追求,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目标联结起来,这就是一个“范围更广大的公众”。一个“大社会”的意识,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同的团体以可变通的方式相互作用,每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福利紧密相连。也就是说,作为共同生活的原则,民主并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对象,它本身就等同于社会共同体这一概念。民主主义也就是一个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杜威看来,民主作为一种社会理念,要比在政治民主中的最佳范例所展示的内容更广泛和更完备。他说:“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全部内涵的清醒认识便构成了民主的观念。”自由、平等和博爱只有在公共生活中才能实现。虽然交往活动是创造一个社会的条件,不过,交往本身是有形的和有机的。公共生活则具有道德性;它是一种在“情感、理智以及意识上应当持久不变的”价值。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进行的交往,其结果便是彼此互相依赖。互相依存并非就是参与,因为参与活动和分享成果都是另外需要考虑的。

它们均要求把沟通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因此,民主是一种至今尚未存在的学问和见识,它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当我们实际考察这个社会时,我们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有多种形式,好坏并存”。在这一点上,杜威进一步指出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了阴谋犯罪团伙,这是名义为公众服务实则诈取公众利益的商业团体,以及为谋取私利而联合起来的政治机器。”各种团体仍努力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公众的利益一再被忽略。虽然民主在当今社会已有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距离理想仍然遥远。我们所说的理想,是指一个目标的理念。它从过去的经验中发展而来,只有以“更稳固、广阔和全面的形式”才能突现它的一些好处。虽然每一个理想都要以现实为前提,也就是该理想是建立在一些实际存在或已经存在的情形的基础之上,“理想不只是再现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而且一个理想绝非固定不变的,必须不断地再三探索。人们必须反复地发现、制订并组织理想。因为民主主义理想是我们作出社会规划和改革时所必需的。

杜威关于教育过程的概念

虽然我们生来便是与他人相联系的有机体,但我们并不生来便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年轻人接受一个社会特有的传统、利益和观念。杜威写道: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出一种社会意识,意识到自已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成员,了解和欣赏社会的信仰、期望以及秩序,并且进一步把有机体的能量转化成人类的资源和价值以作出贡献。

要使民主社会能繁荣昌盛并且永久存在,就必须有一种实施和促进民主主义理想的教育。在讨论应需什么样的教育之前,必须对教育的本质作一番研究。

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是人类社会的自然产物。每个人生来便是个婴儿。他诞生于“危险的世界”之中。他还未成熟,不能自助,需依靠别人的活动。许多受赡养的和幼弱的生命得以幸存下来,这就证明了其他人或多或少地在关心和照料他们。这是比较成熟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于年轻人所起的作用。因此,他们“不但联合起来对年轻人负起责任,并且组成一种特别的联合体,表明他们的兴趣在于使自己的行为对那些年轻人的生命和成长发生效用”。成年人不单要使年轻人在生理上继续成长;他们“同样希望他们的行动能影响尚未成熟的年轻人,使他们学会以某些方式思考、感受、期望,以及形成行为习惯”。

此外,年轻人还需要学会“从有关联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角度进行判断,作出决定并进行选择”。这就是教育── 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社会过程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杜威还提及社会的“唯一最后的依赖以及最终的力量来源在于个人所受的训练、性格和智能”。

教育必须而且目前已在人类社会各团体中得到普及。在世界不同的文化中教育形式及其内容差异很大。无论是在原始文化中还是在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中,教育都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大多数原始文化中,并没有正规教育和专门的教育机构。在这些人群中,青少年受他们的父母亲以及团体其他成员的教育。虽然教育过程是生活中一个自然部分,但它并不是自动产生的。教育的过程是刻意而审慎的。随着文明的发展,“未成熟成员的原有能力和成年人的标准和风俗之间,距离日益扩大。仅仅在体格上的成长,或仅有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已经不足以使这个团体的生活绵延下去。杜威主张“需要作出审慎的努力,进行深思熟虑的工作”。因此,要具备有效地参与成人活动的能力,就必须依靠预先的训练。这样,“专门设置的机构即学校,和明确的材料即课程,就筹划出来了”。而“教授某种事物的任务,就得委托给专门的人才去做了”。这些专门机构,即所谓学校,通常被称之为“正规教育”或“有意识的教育”。

把教育看作文化传递的观点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学校只是众多传播文化的社会机构之一。但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倘若没有学校,一个庞杂的社会的资源及成就的传递就无法进行。既然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单是为将来生活所作的一种预备。

教育,特别是以更审慎的观点论及的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既然教育规范着人们获得共同的社会意识这一过程,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调整个人活动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学校因此调和着个人的意见和机构的观念。

如果不明智地使用这种专门的教育手段,损失将是严重的。倘若这种教育手段屈从于某些利益团体的控制,而这些团体的价值观在任何关键的标准上都存在问题的话,那么,这种手段便成为传递当前各种偏见、过时的习惯以及错误信条的媒介。关键的一点并不在于传递是否发生,而是传递过程中的质素。学校所提供的文化传递、必须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明智的。把现存的社会习俗加以净化?和理想化,是学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长期以来,杜威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把年轻人培养成完美的、独立的个体,使之能够在一个复杂的民主化社会中承担并实现自己的智慧和道德责任,对于那些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便是教育过程的性质问题。毫无疑问,教师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传递过程了解得越多,便越能有效地展开教育工作。杜威已给教育过程下了一个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引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从一个人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周围的环境就互相作用,并不断产生一系列经验。他开始学习,人类成长始终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它就达到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杜威说道:

婴儿期、青年期、成人生活,这些不同时期的教育作用处于相同的水平,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能构成这个经验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更加丰富。

很明显,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与保守教育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把教育设想成一个使未来适应于过去的过程。

根据杜威的观点,经验的意义的增长,是与我们对所从事的种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和连续性的认识的增长相应的。婴儿早期阶段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对于方法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他并没有进行思考。然而,通过生长、教学或教育能使他认识到过去未曾察觉的某些联

系,他开始懂得行动时应如何考虑方法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当他必须做这些事情时,对于他正在做什么,知道得更清楚;他能设想一些结果,不只是让结果自行发生。”这样,经验的意义就增加了。

杜威继续说道:“由教育产生的经验同时亦能增强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倘若一个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并能设想某些结果,那么,他更能预料将会发生的事情;因此,他能预先作准备,以便获得有益的结果,避免不良的结果。这样,一种真正有教育作用的经验便是一种借以开展教学和足以提高能力的经验。它“一方面与机械的活动不同,另一方面又与任性的活动有别”。一种好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把教材与获取知识的方法紧密结合的教育,使学习者“懂得怎样做事情以及怎样可能做好”,并且这种教育能使学习者“充分了解现有的条件,因而从对社会的理解中引出理智行为的态度”。它是一个“处于无目的的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两者之间的中间体”。只有通过这种明智的为生长而进行的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在智能和道德方面得以成熟。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一、什么是教育

这是任何一位教育思想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杜威的回答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这个命题标示出杜威的教育观不同于以往教育家的教育学说,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典范?这些是“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

生活无所不在,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教育即生活”命题并非将教育与各式各样的生活相混同,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亦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怎样的学校生活才算是理想的呢?杜威认为,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使校园成为儿童的乐园而不是囚笼和监牢,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应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激烈变革的时代,而当时美国的学校教育却因袭过去,既脱离儿童生活,使儿童在学校颇受压抑,又脱离社会生活,跟不上社会变革的节拍。杜威所要做的,就是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既合乎儿童需要亦合乎社会需要。实质上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能有益于儿童发展,更能有益于社会改造。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独行独往,杜威因之进一步提出“教育即社会”的命题。此命题并未将学校与社会相混同,杜威也看到了社会生活中诸因素的错综复杂、良莠并存,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儿童的需要,并非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终极原因。为什么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什么要满足个人的需要?为什么要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弊端?其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当前,而是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意图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

“生长”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但杜威对之作了改造,赋予其丰富的社会内涵。从文法上

讲,“教育即生长”是不通的,生长是一个过程、一种结果或者一种理想,若言教育为了促进生长、为了促进发展则无此语病。杜威的本意也不是要把教育与生长混为一物,他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教育即生长”命题亦是针对教育时弊而提出的,杜威认为,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让现时的儿童为遥不可测的未来做准备,全然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教育即生活”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和要求。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杜威要求尊重儿童但不同意放纵之,这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杜威拒不承认其为“进步教育之父”也表现出了这种区别。

“教育即生长”所体现出的儿童发展观也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使儿童获得充分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儿童的充分生长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目的的达成,然而杜威并不仅仅把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视为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他认为儿童充分生长本身便是民主主义的要求,便含有丰富的价值意义。杜威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政府、实业、艺术、宗教和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个意义,一个目的。那个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个人的能力(不问其种族、性别、阶级或经济状况如何)。这和说它们的价值的检验标准就是它们教育各个人使他的可能性充分发展的程度,是完全一致的。民主主义有许多意义,但是,如果它有一个道德的意义,那末这个意义在于决意做到:一切政治制度和工业安排的最高的检验标准,应该是它们对社会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所作出的贡献。”①由此可见,社会倒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而存在的。从历史发展来看,由神权到人权,再由男权而女权而童权是逐步推进的,杜威则要求民主的光辉涉及在学校中求学的儿童,照耀到每一张稚嫩的脸上。给儿童提供一个利于生长的环境,让其充分、自由生长,是杜威的一生不懈追求的教育梦。

“经验”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杜威理论中“经验”的意义与前人有异,杜威对其作了若干改造。第一,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理性是凌驾于经验之上的,经验作为一个与理性相对立的概念而受到轻视,经验意味着混乱、庞杂、孤立、无定,而理性则高高在上。杜威对经验与理性的看法皆异于过去。在杜威那儿,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在它自身里面含有结合组织的原理,而不需一个外在的所谓理性来提供这种原理。在杜威看来,理性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体系,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实验的智慧”,一种使经验(或做、行为等)更富成效的智慧,它不是独断的,亦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们只是假定,是要施诸实际,以验其对指导我们目前的经验是成是败而可以随时加以修正、补充或撤销”。理性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寓于经验之中,并在经验中不断修正,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第二,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它当然含有知的因素,但在此之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经验不再仅仅是与认识有关的事情,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皆涵盖在内。这样,学生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1eaing by doing)就不仅仅是学知识,经验成为儿童各方面发展和生长的载体,在经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形成能力、养成品德。“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中的经验也就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绝非一个主智主义的命题。第三,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感觉主义经验论把经验看作一个被动的认识过程,洛克的“白板说”是其典型例证。杜威认为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着环境塑造,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

杜威认为经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交互作用(interaction)原则,交互作用就是指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童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的涵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过程。这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二、教育的目的

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外在的教育目的不能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固定的目的呆板僵化,不具灵活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具体情况;终极的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因为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杜威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社会里,教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包含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杜威以生长为教育目的,曾招致一些学者的质疑。美国学者霍恩(H.H.Home)认为单讲“教育即生长”还不够,因为生长有好坏之分,应为生长“建立一个正确的标准”。杜威对此在《经验与教育》中作了非正式的答复,杜威也承认人的生长有不同的方向,“一个人有可能生长成为老练的强盗、恶棍或腐化不堪的政客,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就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的观点来看,问题就在这种方向的生长,一般说来,是促进还是阻碍生长……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在此,杜威提出以“继续生长”作为生长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一种坏的生长,并不因其导致了更多的生长或者好的生长而成为好的生长。如某人因偷窃而致巨富,然后以此财力孜孜以求于学问或从事慈善事业,“窃”导致了引致了好的生长,但“窃”却绝非好的生长。“任何生长不能因量的增加而变其质”,……所以更

多的生长,或引致其他的生长,并不能作为衡量生长的好坏的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杜威的“这种辩解没有把原来的生长说推动一步,假使你承认,在各种不同的生长之中,有着质的不同,即是有好有坏,那么你必须承认有一种可据之以决定好坏的标准或方向。杜威说,这标准就是…更多的生长?。这等于说:生长需要有一个标准,而这标准就是生长!”杜威还曾提出“包含最多生长的可能性”(ContainingthePossibilityofMaximumGrowth)作为衡量的标准,美国学者普莱斯(KinsleyPrice)认为这依然使人费解,令人捉摸不定。

教育目的应回答“教育应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杜威的“生长是为了进一步生长”是从儿童发展的过程这一角度规定教育目的的,其意义似乎是同语反复,令人感到茫然,它没有反映出教育目的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培养何种类型的人),不能揭示出教育目的应揭示的东西,不能给人提供一个切实的可以遵行的目的。在逻辑上杜威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主要在于他讨论教育目的的方式和角度与我们不同。生长具有社会性的内容和方向(这一点杜威也承认),这才是生长的富于价值内涵的实质,我们规定教育目的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着手的,但杜威不从这个角度而从过程本身来规定,他将儿童生长的过程凌驾于实质之上,这是其生长目的论的要害所在。那么,杜威到底要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杜威从不讳言教育与生长的社会性目的。强调过程内的目的不等于否定社会性的目的,因为社会性的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抗的。杜威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杜威要求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的完善服务。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

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若无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护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是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本身体现了民主主义这一社会原则对教育的要求。杜威认为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是民主主义的特征,民主主义的道德含义在于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生长和发展。杜威将个人发展与民主的社会目标看作是一致的东西,在民主主义的旗帜下,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都归于消失,个人的充分生长和发展既是民主主义的要求和体现,也是民主主义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保证。

杜威理论中的理想的人不是抽象的,也有具体的素质要求,杜威强调这样几个方面的素质:第一,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杜威认为只有培养了这些方面的素质才能够避免美国民主政治的滥用和失败。第二,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第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服务社会的精神。第四,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能通过从事某种职业发展个人才能并为社会尽力。美国的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杜威积极支持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训练是教育上的革新,是教育适应正在形成中的新社会生活的需要的一种努力。杜威反对狭隘的职业训练,要求将职业训练与文化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使从业者乐业,并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劳动受人尊重,劳心劳力的划分与对立不应出现在现代民主社会。上述几个方面的素质鲜明地体现了美国社会民主化、工业化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杜威力图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的一贯精神。

蒙台梭利及其“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于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个医学博士,并任该校附属精神病院临床助手。她应用法国低能儿童教育的先驱者依塔尔德和赛甘的方法,研究低能儿童的心理和教育。1907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为保护房屋,愿提供资金把父母上班后无人照管的儿童组织起来。蒙台梭利应邀办起“幼儿之家”,从事常态儿童教育实验。她高度重视儿童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儿童教育的思想观点和理论。

首先,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教育的社会意义。她指出,直到本世纪初,社会对儿童一直毫不关心。没有儿科专家,也没有儿童医院。儿童成了牺牲品。大批儿童由于无知或缺乏正当的教养而死亡。她说,整个社会必须关心儿童,注意儿童的重要性,必须迅速救治社会所处的极度空虚的危险,必须为儿童建设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以填补这个空虚。她还指出,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里,儿童也患上了“工业疾病”,那就是他们被关在狭小、闭塞的教室里,和奴隶一般,受到社会强加的痛苦——长时间的伏案读书写字,使他们的胸膛受压而变得狭小,容易患肺病;他们的脊柱由于姿势不正而弯曲;他们的眼睛由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学习而近视;他们的整个身体都被毁坏、被窒息了。她严正谴责社会所犯的最大罪过就是浪费了它应该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毁灭了儿童,也毁灭了社会本身。

其次,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她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儿童时期不仅身体迅速生长,而且心灵最容易被塑造,儿童的道德缺陷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严重后果。但是,至今教育者的唯一目的是使儿童为将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给儿童提供的学校教育并不适合于儿童。品德教育问题一直为学校所忽视。因此,儿童不仅在机体上受到损伤,而且在道德上受损害。蒙台梭利据此提出,“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她的“幼儿之家”的教育经验,发表了著名的《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译本书名为《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体系中的基本因素是“自发冲动,自发活动和个体自由”。

第一,自发冲动或内在生命力。蒙台梭利十分重视人的遗传素质和内在生命力。她把人的遗传素质和内在生命力看作对人的发展具有头等意义的因素。这种遗传素质和内在生命力在儿童身上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它具有一定的节奏,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人的发展的原始动力。她认为,儿童的生长就是由于这种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儿童的生命就是以这种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为根据而发展起来的,她把教育看作促使儿童内在力量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自发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发冲动是一种无意识地追求某种东西的动作。通过这种动作,儿童的生命力不仅得到表现和满足,而且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个体自由。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发活动,蒙台梭利强调要为儿童设置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儿童有充分的自由,例如,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儿童可以自由进出。每人有一张轻巧的桌椅,儿童可以随意搬动。每个教室放置各种各样的教具,儿童可以任意使用。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由教育蒙台梭利强调教育应当“绝对服从儿童自己本性发展的规律”。儿童对自由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在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里,儿童有极大的自由活动权利,这种自由教育具体表现为:每一个儿童都专心致志于符合自己内在需要和兴趣的作业活动,以训练儿童动作的协调性、生活的独立性和良好的意志力。简单地说,就是从自由出发,通过作业活动,达到良好的秩序。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三根主要支柱。其中作业起着重大的协调作用,是学校对儿童进行自由教育的基础。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作业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这就有利于使儿童养成守秩序的习惯。因为,儿童无秩序很可能是由于儿童缺乏控制肌肉的能力,动作不协调而引起的。儿童作业也有助于独立性的培养。因为,儿童通过自己穿衣脱衣、洗手洗澡和端菜分食等作业活动,就能自己动手满足自己的需要,养成依靠自己和尊重别人的思想。儿童作业还有助于培养意志力,因为,作业是儿童自己选择的,儿童能够愉快地重复练习,甚至长时间地坚持进行。这就很自然地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意志力。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儿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培养遵守秩序的习惯。

可见,蒙台梭利把自由活动和良好秩序都统一在儿童作业之中了。这是蒙台梭利“幼儿之家”的一个重要特征。蒙台梭利既注重儿童自由,也反对放任儿童。有的教育史评论家甚至认为,蒙台梭利方法是作为对抗“自由法”的一部分。道德品质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核心。

(2)自我教育在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里,儿童的自我教育成了主要的教育方式。她一方面绝对排斥教师的说理教育,极力反对教师仅仅“动口”,严格要求教师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即努力从事对儿童的观察,敏锐地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儿童通过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另一方面她又排斥对儿童进行集体训练,把自我发展与集体训练对立起来。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为儿童准备一个环境,让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她明确指出,“帮助儿童不断变好的正是环境本身”。给儿童带来进步的,与其说是由于教师的培养,毋宁说是由于儿童自己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聚精会神地从事他们感到需要的活动。

(3)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最适合于儿童时期心理发展的需要。让儿童进行各种感官练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基础。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是直接从她的“内在生命力”的观点引伸和发展来的,内在生命力的冲动具有节奏性,即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感官的敏感性不同,因而对刺激的反应也不同,不同感官的敏感期决定着自发冲动或生命力冲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主要就是指对儿童不同感官的敏感期进行适当训练,例如,颜色、声音和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是2岁至4岁,所以对2岁至4岁的儿童重点进行颜色、声音和触摸感觉的训练,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育如果忽视敏感性的训练,就会导致难以弥补的损失。

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与儿童敏感期相适应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感官教育的措施。

第一,注重实施个别教学。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感官也有不同的发展节律。蒙台梭利强调必须让儿童自由选择与其敏感期相适应的各种活动。自由活动是满足每个儿童的内在需要和适应每个儿童的发展节奏的最佳途径。

第二,精心设计和使用各种教具。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

蒙台梭利是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幼儿教育家。1919年蒙台梭利开办了国际教师训练班。1925年至1951年,她一直担任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九届大会的主席。现代欧美各国的幼儿教育几乎都受到她的影响。英国的幼儿园从注重集体教学到注重个别作业,其课程安排从机械刻板到富有弹性,法国的幼儿学校采用活动的教学方法,都与蒙台梭利的影响有关。美国至70年代初已有几百所蒙台梭利学校。蒙台梭利方法及其推行,是新教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怀特海“新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问题

怀特海的“新教育”思想是在抨击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传统学校教育“显示着学究习气和墨守成规”,教师根本不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儿童个性的发展,教育内容很少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学方式刻板枯燥。传统的学校教育之所以会境况如此,是因为“学校被无活力的概念沉沉压住了。教育上有了无活力的概念,这种教育不仅是无用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是有害的……过去的教育已根本上受了无活力的概念的毒害”。他认为,为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把教育从无活力的概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充实以既能反映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又能培养学生心智、发展理解能力的教育内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的“前言”中,他明确地写道:“整个这本书,是对死的知识的一种反抗,即反对无活力的概念”。由此理念出发,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观,那就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教育的目的》的“前言”中,他还明确地写道:“有一个主要的思想贯穿于本书各章之中,得到许多论点的说明。它可以简单地归述为: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刺激和指导他们的自我发展。”

作为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怀特海敏锐地发现,人类进入新纪元后,科学技术正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过去那种脱离社会现实的状况必须给以改变。它必须迎接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挑战,以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产生的各种新需要。他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推动个人和谐发展、社会稳步前进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他说:“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所有你们的英雄行为,所有你们的社会魅力,所有你们的机智,所有你们在陆上或海上的胜利,都不能改变这个命运。今天我们维护我们自己,明天科学又将前进一步,到那时,对没有教养的人们所作孤立判决将不会有上诉。”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下一代的活动,通过协调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尽可能地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有文化的专家,既有专门知识,又有文化素养;并通过培养这种新型的个体,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智慧,达到推动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国家进步的目的。

二、教育的节律理论

怀特海认为,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适合儿童身心的发展,考虑儿童心理的周期。他说:“学生应该在适合的时间,在他们到达恰当的心理发展阶段时,学习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他称之为“教育的节律”。为什么要用“节律”来称谓这一教育原则呢?怀特海解释说,这是因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周期,实际上是由无数有阶段性的循环构成,这种循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从幼年直至老年。“从一个周期到另一个周期,每一次循环总有所不同。每一周期又再产生从属的阶段。这就是我选择…节律?这个术语的理由,主要意思是在重复的结构中带有差异。”

由此出发,怀特海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一个阶段是奇异阶段,即开始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直接认知事实,只是断断续续地对事实进行系统的解剖。“奇异的情感,主要的是兴奋,它是从单纯事实过程过渡到开始认识它们未经探索的关系的含义所引起的。”在这一阶段,“教育主要地必须是把已经在头脑中搅动着的兴奋安排好”,以便于进行心智训练。这一阶段的教材具有新奇性和生动性,在教育方法上应使儿童享受充分的自由。教师应该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方法和措施,提供一切必要的机会,鼓励儿童去发现、探索和体验发现的愉快,以培养和发掘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二个阶段是准确阶段,即增长知识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上一阶段时所获得的那些事实和概念进行分析。但这个阶段总体上说是打基础的阶段,包括语言的基础和科学的基础。这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前提。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授课,训练学生系统而又准确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个阶段是概括阶段,即综合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在前一阶段对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形成有关材料的一般性认识,这实质上是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过程。在教育内容上,增添了分类的观念和恰当的技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着眼于为发展学生的智慧力量和丰富想象力服务。

怀特海指出,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教育的过程就是这种周期的连续不断的反复。“一堂课,应该构成一个小小的旋涡周期,有它自己从属的过程。较长时间应该产生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又形成新周期的起点。我们应该排除有一个神秘的、遥远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如果教师能满足学生有节奏的希望,恰如其分地给以激励,那末学生就一定能不断地取得一些成果,而又走上新的起点。”

三、论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即职业教育)的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生产部门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分化,大量需要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因此,此时的职业教育也在时代发展的感召下蓬勃发展起来。那么,如何看待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怀特海认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他称之为专门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任何重此

轻彼或取彼舍此的做法都

是不对的。对于这一点,在《教育的目的》一文中论述的十分清楚。

首先,怀特海认为,专门教育的诞生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为此,我们应该承认它在教育中的地位,而不能持拒绝的态度,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大事。他说:“我知道,在为广博的陶冶而特别设计的课程中容许有专门化,似乎是矛盾的。没有矛盾,这个世界就会比较简单些,也许比较枯燥些。但是,我确信,要是你在教育上排除专门化,你就毁灭了生活。”由接着,怀特海指出,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是有区别的,它们在目的和内容上是不一样的。“普通陶冶旨在培养心智活动,专门研究则利用这种活动。”但是,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两者之间又不能完全割裂开。“过分强调这种整整齐齐的对立是不行的。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普通教育课程中,特殊兴趣的中心将会产生;同样,在专门研究中,学科的外部联系使学生的思想向外引发。”“再者,并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专门知识的。为了普通教育目的而学习的学科,也就是专门地去学习的专门学科。另一方面,鼓励一般智力活动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一种专门的爱好。你不能把一件无缝的学问外套割裂开来。”

怀特海还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在职业至上和人的教育之间、自我完善和社会服务之间做出过大的分野。普通教育和专门技术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为只有当我们使用知识和将知识应用于崇高的目的时,它才是重要的。学校教育不仅要为青年一代从事生产性职业做好准备,而且还要使他们具有高尚完善的心灵,使他们庄严而有目的地生活。他说:“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

怀特海不仅正确地指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详细地阐述了实施二者的具体方式。他认为,16岁以前,学生主要接受普通教育,在平衡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学一些专门知识;16岁以后,包括整个大学阶段,学生应从接受广泛的基础知识中解放出来,进入到“积极运用的自由状态”,去发现新的事实的观念。

四、知识价值观

在怀特海看来,“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应用,在于我们对知识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撇开智慧,仅仅把知识看成其本身可以给获得者一种特殊的高贵,这是一个传统。我不赞成这样来尊重知识。”因此,怀特海主张,在知识的学习上,既要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又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相互的对立和尖锐的矛盾,都可以用来教育儿童、培养心智、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他曾批判那些看不起实用知识的人说:“学究们藐视有用的教育。但是,要是教育没有用,它算是什么呢?它是藏着不用的才能吗?当然,不管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总是应该有用的。教育过去对圣奥古斯丁是有用的,对拿破仑是有用的。它现在还是有用的,因为理解是有用的。”在知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二者之间,怀特海更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他指出:“理论性概念应该总是在学生的课程中得到重要的应用。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运用的理论,而是一个非常难于运用的理论。这个理论本身就包含着一个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的问题,这是一切教育的中心问题。”

五、教学观

为了使教育从无活力的概念的影响下解放下来,怀特海提出了两条教育的戒律:“一条,…不要教过多的学科?;另一条,…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怀特海认为,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编写,都应该少而精,突出重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几年的学习时间里,即使最有天赋的学生,也难以完全掌握各门课程,不可能读完所有的古典名著和全部数学概念,更不可能通晓一切科学知识。因此,教学中要删掉不必要的细节,只保留那些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他说:“教很多学科,每门学科教那么一小部分,其结果就是消极地接受一些没有活力的火花照耀的、没有联系的概念。儿童教育中所教的主要概念要

少而重要,还要使它们尽可能集合成各种组合。”

怀特海还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付诸于实际生活的应用之中。新教育与旧教育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儿童能使所学习的概念成为他自己的概念,并懂得这些概念在他自己实际生活的环境中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怀特海主张要围绕现实生活组织教材内容,并把各门学科相互联系起来、协调统一起来,而不能使各门学科“各自为政”,必须“消除扼杀我们现代课程的活力的各学科之间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

怀特海指出,主动地能动地掌握知识并不是学习或教学的全部任务,这只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获得智慧(即心智)。掌握知识是获得智慧的基础,但掌握了知识后,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获得智慧。因此,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训练智慧。以他的看法,智慧训练不仅仅是教学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存亡的社会问题。他说:“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②在智慧的训练方面,怀特海指出了两个重要的训练内容:第一,让学生掌握概念结构。他认为,“对概念结构的欣赏,这是有教养的心智的一个方面”。概念结构的掌握既包括掌握“一般概念的确切表达,所表达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对了解生活的作用”。怀特海指出:“经过这样训练的心智,应该是更加抽象而又更加具体。它受到了理解抽象思维的训练,又受到了分析事实的训练”。第二,发展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对风格的感觉。怀特海对此的理解是:“这完全是一种建筑在赞赏单纯而不费事地直接达到一个预见的目的的基础上的审美的感觉。艺术的风格,文学的风格,科学的风格,逻辑的风格,实践的风格,它们基本上具有同样的审美品质,即成就与克制。”怀特海认为,风格是有教养的心智的最后一个要求,它也是最有用的。“一个有了风格感的行政人员憎恨浪费;一个有了风格感的工程师节约材料;一个有了风格感的技工喜爱好作品。风格是心智的终极的道德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怀特海反对传统教育学派的注入式教学法,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儿童主动地逐渐掌握知识、发展心智、组合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发展心智的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便会趋向生气勃勃、灵活敏捷、富于接受性,进而形成更加高尚的目标——对优美结构的欣赏和具有一种取得成就与忍耐克制的好品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怀特海指出,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关于这一点,学校的教师必须明确。他说:“所有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为此,他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渐地掌握知识,并一步一步地内化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传统教育思想中,考试是十分重要的,倍受学校和教师的推崇。但是,由于考试的内容是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通过学生的背诵、朗读等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的,故而它实际上妨碍了儿童心智的发展。为此,怀特海十分反对考试——特别是校外考试及其由此产生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他认为,最好的教学程序是依靠教师的才能、学生的智力类型、学生的生活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以及这一类的有关因素而构成的。而考试却忽视了这些因素,因此,它是严重有害的。尽管考试也有着检验怠惰的作用,但是,“校外考试扼杀文化的精华……好奇心、判断力和控制复杂的环境能力的激发,运用理论对特殊的情况有预见性——所有这些能力,不是一个考试科目中所包含的一条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为着考试而编写的教材都是有问题的。为着考试而设立的学校,也是没有生机的。他指出:“一本书或一本讲义,实际上使学生把下一届校外考试中可能出的一切题目都背熟了,就代表着这条罪恶道路。”“每一所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特定的考试,一定受到毁灭的痛苦。”总之,“一个以考查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六、论大学教育

根据怀特海的教育节律理论,“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整个发展时期构成一个大周期。它的奇异阶段连绵在最初的12年。它的准确阶段包括整个中等教育的时期,它的概括阶段是进入成年期的时期。对于那些在中学毕业后继续受正规教育的人,大学或专门学校教育是重要的概括阶段。概括的精神应该统治着大学。”在大学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在于掌握专业知识,而在于培养智慧力量。“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那么,怀特海所谓的“力量”是什么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探究他对大学功能的其他看法。

19世纪后半叶以来,围绕大学应该搞科研还是应该搞教育或是两者兼顾的问题,西方各国莫衷一是。怀特海认为,大学既是教育机构,又是研究机构。然而,“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一同对学问作出富于想象的思考,由此来维持知识和火热生活的联系。大学传授知识,不过是富于想象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是大学对社会应起的作用。一所大学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理由存在下去。”也就是说,在怀特海看来,大学的根本功能在于促使人的想象力的发挥。这就是怀特海所谓“力量”的基本解释。怀特海进一步解释说,想象力是“一支代代相传的火炬”,引导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去探索生活,挖掘智力;想象力又是认识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能使人对世界产生一种“理智的远见”,从而永远保持生命的热情;想象力还能“引起一种令人愉快的学习气氛”,使人感到知识“不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怀特海所指的“想象力”,也可以理解为“创造力”。

大学要实现其培养人的想象力的根本功能,就要做到:(1)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怀特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想象丰富的人经验不足,经验丰富的人又贫于想象。蠢人们凭想象行事而缺乏知识,学究们又凭知识行事而缺乏想象。大学的任务,就是要把想象力与经验融为一体。”(2)教师本人要有想象力。如果教师本人思想僵化,缺乏想象,就很难想象会用想象力这支“火炬”去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为此,教师要多搞研究,多与青年人交流思想。

(3)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此,教学不能框得太死,应该带有更多的灵活性。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用一种怀疑、批评和警戒的眼光来看待学习材料。(4)建立一种学术自由的气氛。这是因为,想象力的培养和发挥,有赖于一种“悠闲自在,不受拘束”的学术气氛。为此,对大学应该采取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而不能用工厂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大学。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和人类___________ 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___________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___________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___________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___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___ 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_______ 制。 13、日本从________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___________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 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 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 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卢梭反对压抑人性的教育,而主张( ) A.积极的教育B.城市的教育 C.知识的教育D.消极的教育 2. 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哪国的高等学府?( ) A.鲁国B.齐国 C.赵国D.楚国 4.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 ) A.儒、墨B.儒、道 C.儒、法D.儒、黄老 5.元代书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是( ) A.出现官学化趋向B.具有民族特色 C.八股文学习D.管理松弛 6.陶行知创建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实验学校是( ) A.晓庄乡村师范学校B.河南村治学院 C.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D.四川育才学校 7.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龚自珍B.张之洞 C.康有为D.黄炎培 8.南京鼓楼幼儿园是谁创建的? ( ) 1

A.陶行知B.蔡元培 C.陈鹤琴D.张宗麟 9.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1862年B.1898年 C.1900年D.1902年 10.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有名的教育理论是( ) A.实用主义B.活教育 C.生活教育D.乡村教育 11.首创“成绩测验”及其量表的教育家是( ) A.帕克B.莫·伊曼 C.赖伊D.桑代克 1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 ) A.英语B.德语 C.拉丁语D.希腊语 13.夸美纽斯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 ) A.6岁B.12岁 C.18岁D.24岁 14.美国现代教育家康南特的教育理论属于( ) A.要素主义教育流派B.永恒主义教育流派 C.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流派D.改造主义教育流派 15.在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中,被称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富兰克林B.杰佛逊 C.帕克D.贺拉斯·曼 16.1944年英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法是( ) A.巴尔福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 C.巴特勒教育法D.中等教育法 17.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 ) A.家庭B.学校 C.教会D.社会 18.1755年俄国建立的莫斯科大学,只设法律、哲学、医学系,不设( ) 2

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

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以大力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大量优秀人才,大家都为之交口称赞。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思维已经落后,无法跟进时代发展需要,在对比中外教育思维方面,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将讨论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教育事业中外教育思维异同由于人地理、历史、文化的不同,各个不同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些差异也广泛地反映在教育中。教育观念虽然作为一种无形的形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能左右教育者的行为,并且制约教育的活动方向。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成就最高的在《论语》中体现。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故而能做到因材施教。当他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孝”时,他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恰当的回答,因此控制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原则。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显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个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历史传统、教育观念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教育的落后牵扯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作为当代中

国,教育应该站在统观世界教育的制高点上,审视和反思我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思维的异同,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进行创新研究。 一、中外教育思维都强调以学生为本 目前的中外教育都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在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其自我价值,学生不但是教育的主体,还是教育的对象。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从教育本身去考察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及特点,发挥学生的价值及潜能,发掘学生的个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明确申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他说,教师不应仅仅将自身的职业定位为教书,教师应当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而学生到学校来也不应仅仅是为了“读书”。法国一位成人教育专家曾经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于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认为,重视知识的考试和偏重智育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制造某种人格类型的工厂,培养同一种类型的人。马斯洛则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潜能;教育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人的经验和个人体验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我国新课程改革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一局面,关注学生创

西方社会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堂笔记

西方社会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堂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科学与误实 历史与个人 个人与结构 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福柯《疯癫与文明》 如何读经典? 一、四个原则:1.有关“知识”的问题 2.要有批判意识与学术关怀 3.多元化的学术倾向 4.鼓励理论性思考和对争议问题的讨论 二、读经典的思路:1.学术渊源与思想背景 2.方法论基础: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唯名/唯实实证与反实证3.理论建构的逻辑:核心的概念、基本的理论假设、理论的模型与内在逻辑、理论的效度、理论有效性与局限4.回到经验世界: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社会学理论分阶段:经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当代社会学 三、社会学经典名著的分类: 1.通过社会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工具来具体分析某个社会事实以贯彻和检验其方法论准则.如《自杀论》 2.探讨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如《社会分工论》 3.对现代性问题的诊断 4.理论建构《社会的构成》 5.提供解释社会的核心概念、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定量研究:理论假设如何来? 1.来自于理论 2.来自于文献综述(前人错了或者偏颇) 3.基于个人的经验事实的判断(预 先的调查) 理论的概念与特征: 理论简单说就是对“具体情况”或“社会事实”的抽象与概括。理论是概念、命题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研究假设必须具备2个或以上的概念或变量的命题:1.提出问题并形成理论观点 2.假设 3.证实/证伪 4.修正、推翻、重建理论 社会事实范式 社会释义范式 社会批判范式 社会行为范式 “理想类型法”

理论的发展阶段与核心议题: 理论的二元性对立与整合:逻辑一致与悖论 经典时期:情感与理性、人性与秩序、理论与情感、唯名与唯实、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现代时期: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个人与社会、结构与行动、使动性与能动性、能动性与结构、心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科学与常识、唯意志论与反意志论 当代时期:消除二元对立,社会学转向:文化转向、身体转向、空间转向、语言学转向、历史学转向、全球化转向、感性转向 中国社会的不平等是结构性不平等。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如何可能 ——行动与秩序:有关行动与秩序的预在假设 ——行动与结构: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 ——人性与秩序(社会如何可能) 1.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唯名论唯实论 2.理论与实践关系:反思性 3.宏观与客观 4.行动与秩序 5.主体与客体 6.科学性与人文性 7.价值中立与价值相关 8.历史与现实 9.唯名与唯实 10.整体与方法 11.微观与宏观 12.人文与自然 13.实证与反实证 社会唯名论: 1.只有个别的事务才是真实的存在,一般社会是不存在的,社会只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现个别事务的名称。 2.否认了一般的客观存在性,否认了概念的客观过程。 3.个别事物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只是逻辑的对象 如: 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尼采的意志主义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霍布斯的唯名论主张与社会秩序:专制与命令 社会唯识论: 社会才是真实的存在,强调“一般”实在性,否认人性的主体性。集体意识与集体表征如:理性主义的国家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孔德,斯宾塞 社会事实:客观性、普遍性、强制性迪尔凯姆“集体意识”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66320028 学分:1 学时:1周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专业课程等 适用专业:会计学 开课院部:经济管理学院 撰写人:范俊杰 撰写时间:2010年7月 审定人;陈玉荣批准人:江涛涛 一、目的与任务 经典著作选读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门课程,它可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会计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在经济学、管理学,特别会计学方面的理论功底。通过对经典著作的选读,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第7学期第10周的经典著作选读是在学习了几乎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会计理论等会计课程已经或正在学习,使学生具备了阅读会计学理论经典著作的能力,经典著作应选择会计学理论方面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著作。通过阅读,了解掌握会计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促进对所学会计专业课程的全面理解掌握。 二、要求、内容与进度安排 经典著作选读的要求: 1、经典著作选读应在院里统一布置下,由专业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 2、院里统一提供经典著作选读的参考书目及其简介,学生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在第7学期中开展不少于二本经典著作的选读; 3、教研室主任可根据所确定的经典著作,结合本教研室或本系教师的专长确定指导教师; 4、指导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经典著作的导读,完成导读的教学任务; 5、学生应积极参加经典著作选读活动,完成选读任务。每次经典著作选读结束时,均应撰写4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 经典著作选读的内容与进度安排: 经典著作选读(第7学期)应选择会计学理论方面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著作。通过阅读,理解掌握会计学某一领域的重要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在第1周,指导教师将会计类经典著作的书目告知学生,由学生取得书后进行预习。在第2周时,指导教师到指定教室向学生明确经典著作选读的安排和要求,并对经典著作进行导读。第1周结束时,完成课堂导读的教学工作。 三、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外国教育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A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 《外国教育经典导读》课程复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柏拉图 柏拉图(Plato B.C.427-B.C. 347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被人称为“希腊三哲”。B.C.387年,雅典城西北郊,一座纪念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德的花园, 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Platonic Academy),其最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理想国》。 2、美德即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3、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4、泛智教育 泛智教育思想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提出的。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包含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 泛智论” ,二是“ 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自然观。“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对教育性质的认识, “ 教育适应自然”可以看作是他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它对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和教育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观点 ,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建立了基本的框架 ,正是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5、性善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人性论的基本划分。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要对儿童实行顺应自然本性的教育,培养自然成长起来的“自然人”,这类人是资产阶级王国的“新人”,卢梭给了这个人一个名字——爱弥尔。 6、教育即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并非与现实生活相背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基本环节。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始于感觉经验,经由分析和综合的心智训练,最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观念。观念体系形成的教学,主要依靠两个明显不同的心理环节:专心与审思。即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种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心智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活动中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联合成统一的整体。即应用各种有关知识去探究某种主题或对象。专心与审思两种活动在心理的静态和动态下都可能实现。所以,学生意识中具备了这样一种内部力量,他便能够在每一瞬间很好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

英语作文 中西教育比较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and it often plays a role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educational models. It has a huge impact on our growth.I think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y education has four different key. First the values of family education are different.For example, Chinese family care more about reputation in educating the child.The education’s goal is for making their living,f or honor.The Western family think the 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making their ,but survival.And emphasize”the learned education and happy education.”Second the education method is different.The Chinese family more emphasize mechanical memorizing.If the book is read hundreds of times,its meaning is shown naturally.But the Western family emphasize the child’s “power of understanding.” Seeking the knowledge from life and nature.Third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punishment .About all Chinese know one can become a useful person without being beaten and the club helps the child to be loyal son.We emphasize” reserve for everyone.”The Western family using the encourage language an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quality and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The punishment also offends the law.Forth education in manage money.The Chinese family earn money to support one’s family and manage the wealth are adult’s matter.Try every means to satisfy the children with the money.But,the Western family teach the child to make plans for budget items,learn to spend money reasonably.Encourage the child to work outside to gain income by themselves. In my opinion,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family education and each has its strong points and weak point.We should reject the dross and absorb the cream of them,advance the family educational.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期末复习资料解析

1、“洞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比喻之一,是紧接着“日喻”、“线喻”之后,为了说明受过教育者与非受过教育者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文学性叙述。没受过教育的人像洞穴中的“被囚禁者”,他们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缚,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后壁并把上面的各种“影像”当成实物。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当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可知世界。柏拉图说囚徒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对于“洞喻”的具体理解有以下几种: (1)“洞穴”喻代表了教育艰辛的历程。柏拉图理解的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技巧,是要求激情和欲望听从理性的指导。教育解除了囚徒的束缚,想法设法地努力促使灵魂转向。人的灵魂如何才能实现转向,由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柏拉图用“洞穴”隐喻来描述这个过程。教育的过程是艰辛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具有转向的技巧,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自动呈现出来,由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这个过程必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2)“洞穴”喻阐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理念论:柏拉图相信真正实在的不是我们日常所见、所闻的感觉和表象,这些感觉是不牢靠的;真正实在的是理念。理念先于一切感性认识而存在,现实中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摹本。在“洞穴”喻中,太阳象征“理念”,而洞壁上的影像喻为感性经验。柏拉图由此提出了理念论。哲学王思想:柏拉图认为独自占有知识,而让自己的同伴处于无知状态也是一种犯罪。所以在“洞穴”喻中,那个跑出来看到太阳的囚徒怀着拯救洞穴里的愚昧人们的理想又回到了洞穴中去。在他看来,只有哲学家才能看到永恒事物,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拯救无知的人类,他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永恒的真理不顾自己的幸福。 (3)“洞穴”喻体现了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三层关系。“洞穴”首先是一种政治秩序的象征。洞穴用火光安排不同层次的意见(舆论)来满足民众的欲望诉求,从而促成洞穴内的秩序平稳运转。哲人被解除了桎梏,从洞穴上升到外面的世界,认识了世界的真相,知道太阳是一切光之源,是可见世界的原因,并最终领悟到理念是一切实在事物的原因。善成了人检审城邦生活的最高指引,拥有哲学使人有能力检审自己的行为,哲学是人把握善之理念的唯一技艺,这是哲学的理念。哲人重返洞穴,帮助洞内的同胞们提高认识能力来认识世界真相,进而使城邦的品质变得高贵,让城邦遵循正义的原则行事,而不是被欲望牵着走——这是政治哲学的功能。政治哲学不仅检审城邦中的欲望,还帮助城邦选择正义的秩序,让城邦整体向善。如果说是哲学让人认识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那么正是政治哲学帮助城邦完成了转向过程。 积极意义:(1)显示了教育的重大作用。教育使灵魂得到提升,唤醒人性中的理性能力,培养人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育必须做到使人的心灵之眼远离洞穴中的阴影,达致对阳光下真正事物本质的透彻了解。现代教育忘却了教育促使人类灵魂转向的这一本质特征,仅仅着眼于物质的需要和感官的满足,在世俗的物欲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教育应停下脚步,进行返身之思,直面遇到的困境和带来的诟病,如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物欲横流等。(2)现代教育应既注重形而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注重形而上的理性和善的获得,使成才与成人相结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与人的灵魂相契合的,应超越其功利性。现代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生存功能与实用功能,忽视教育对人的心性、精神和灵魂的引领功能,导致学校只重视培养片面的应试技能,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3)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人类摆脱物质束缚的重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就像哲学王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维护师道的尊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又要有不断超越当前教育实践的勇气,最终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 2、关系: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滥觞,通识教育是从自由教育逐渐演变而来。 (1)自由教育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是西方国家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含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有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认为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为享用德行善美的自由、闲暇生活,进行理智活动——观察和沉思做准备,而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 (2)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它关注培养学生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案

课题: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导读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方法、要求等。 2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外国文学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外国文学是介于外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讲之间的基础学科,是各国文化交 流的产物。《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外国文学》主干课程之下的一门选修课程。 我国早在汉唐时代就与亚非国家进行交流,汉代文学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周围国家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在我国产生了 严格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这就是《本生经》、《所生经》。《本生经》是佛经中 的故事集,收故事547个,作为一种宗教经典,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也产生了 重大影响,这些和老庄思想互相渗透,促成了玄言诗(魏晋南北朝)的兴盛, 严羽、王土慎的神韵派诗歌理论也都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 晚清闭关锁国被打破,中外文学空前交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 著名翻译家林纾(林琴南),翻译了各国小说200多种,开了翻译外国小说的 先河,为中国人了解世界作了重大贡献。五四时期,新文化给旧文化以冲击, 鲁迅、郭沫若不仅创作了大量著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促进了新 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些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外国文学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与我国文学相比,只是大树底下 一颗幼苗,也是我国文化大合唱中的最后一个音符,这是历史的安排。目前, 世界大同,学习外国文学,研读外国文学名著,通过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以 至通过文学了解其政治、经济状况,直到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就显得更为 重要,也更有意义。 二、学习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但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师主要教授读书的各 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鉴赏,互相交流互动,并能撰写相应的赏析文字。 三、《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导读 (一)外国文学的源头: “两希”:西方: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 东方:亚非文学古希伯莱——基督教文学 (二)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多良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气候温和; 多产橄榄、葡萄——酒神崇拜。 2 古希腊神话——人类童年之梦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

中外中小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浅析国外经验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刘林林 【摘要】:一、找出中国与国外学生的学习制度基本区别。二、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老师与家长对待学生成绩的态度的区别。三、日本学校有多方面的课外活动,而中国却只是遵从“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四、中国实行素质教育的难度。 五、中国考试与课题的死板,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发展。六、如何改变当前教育方法与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认知结构教学 经过反复商讨,我确定了《中外中小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这一课题。课题确定后,到学校阅览室查阅了大量资料,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不知如何着手,面对桌上的书本,是每本阅览还是怎样,真有点儿手足无措。幸亏有指导老师的指导,我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 为什么世界的诺贝尔奖大多数都是外国人拿的,而我们中国人就没有一个呢?难道我国人民的智商就比外国人差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不是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引起了我们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怀疑。我们就以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决定研究中国与外国教育方法的区别。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绕着这个问题找出: 老师不一样。美国老师非常亲切、友好,考完试他们进行评论;而在中国,我们只是拿到分数就行了。 学习目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需要的是死记硬背;而在美国的学生就不得不学习思考,学会表达思想。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也有体

会。他说:“我想中国的留学生比起美国的留学生或者别的国家的留学生,普通讲起来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比较窄,还有一个就是胆子较小。这与中国的教育政策,社会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我推荐中国学生应向广泛的兴趣方向发展,而美国一般的同学普遍有相反的特点,就是兴趣广泛,太广泛就没一个方面深入。”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训练出来的学生大体上应该认为是成功的。 重视程度不同。日本已成为教育、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教育本身也正在把重点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移。他们认为,教育面向21世纪,就要适应社会变化所必须的素质、能力。具体说,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思维、表达、行动能力的人。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标,许多学校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十分重视培养创造性、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想象力等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日本十分重视校外管理和教育活动,这是日本学校对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每周学习5天休息2天的制度后,许多学校都设课外活动课程,成立课外活动指导室,落实学生课外教育。据我们上网知道,在日本国立的机构就有23个单位形成全国实施每周5个工作日后,社会进一步承担学生校外教育的责任。 当然,中国也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了,列出了种种的方案。但始终效果不大。原因在于: 施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难的社会工程,它运行基础的背景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模式;二是社会对“转轨”的强烈要求和教育工作者的初步探索。应试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种种反差,使素质教育的运行陷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困境。 首先当前教育改革的弊端,其主要表现是: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必考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必考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C )上2-19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六经 2.春秋末期学术扩散到民间的主要原因是( B )上3-25 A.学术官守 B.士阶层的崛起 C.官学不修 D.王室内部斗争 3.以下诸子中,最早创办私学的是( A )上3-31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D )上3-43 A.孝 B.礼 C.忠 D.仁 5.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其文教政策基本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C )上4-72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首倡者是( C )上4-74 A.汉武帝 B.公孙弘 C.董仲舒 D.王充 7.元代书院在管理上的主要变化是( D )上4-99 A.具有民族特色 B.管理松弛 C.八股文 D.出现官学化倾向 8.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B )上5-151 A.性即理 B.心即理

C.即物穷理 D.天理 9.《劝学篇》的作者是( C )上6-197 A.冯桂芬 B.沈寿康 C.张之洞 D.孙家鼐 10.“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确定于( B )上7-208 A.洋务运动时期 B.晚清“新政”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1.古希腊非常重视女子教育的城邦国家是( B )下1-286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古埃及 12.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 C )下1-299 A.心理学 B.逻辑学 C.灵魂说 D.哲学 13.在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儿童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为( C )下2-312 A.3—5年 B.5—8年 C.8—10年 D.10—15年 14.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经典著作是( C )下3-330 A.《论学究气》 B.《愚人颂》 C.《巨人传》 D.《散文集》 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非国教派教师创办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是( A )下4-344 A.“学园” B.“文法学校” C.“公学” D.“所罗门宫” 16.美国最早的研究型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 D )下4-376 A.哈佛大学 B.耶鲁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 D.霍普金斯大学 17.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 D )下5-383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母育学校》 D.《大教学论》 18.英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初等教育阶段进入幼儿学校的年龄是( C )下6-445 A.3—5岁 B.4—6岁 C.5—7岁 D.6—8岁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外国文学名著概论 “欧美文学”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统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有旧神和新神之分。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地生活着。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 人文主义文学 针对中世纪教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流、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认为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思潮。对“人”的肯定,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一切,神权与神性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人文主义者则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他们竭力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击。他们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生活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中世纪封建社会推行蒙昧主义,其核心是以愚民政策维护封建制度与其经济秩序。人文主义者与教会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大声急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针对当时中世纪各自为政、诸侯战乱、闭关自守的纷争局面,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反割据、求统一”的政治要求。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所以人文主义者所主张的国家统一的理想也具有进步意义。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 举例《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才华,有热情,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工作。但是,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的心头。他不断地与之冲突、逃避,性格也日甚一日的内向和忧郁。他逃离城市的庸俗与烦闷,来到了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和淳朴的民风中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他同绿蒂一见钟情,但面对她及其未婚夫,只能给他再添上一层精神苦闷。于是他回城到外交部门工作,可又受到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当面侮辱,他再次逃离城市,又回到绿蒂的身边。面对已婚的绿蒂,他更陷入嫉妒的忧伤。最后,他感到无处可逃,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这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