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一、辨析题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第一章)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中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

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和作用。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只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之一,它们对立的焦点是承认矛盾及

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否认矛盾及不懂矛盾是发展动力观点的对立。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的。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

回答来区别的。②唯物论者是可知论者,如果说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就是片面的。在哲学史上,大多

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如黑格尔这样一些唯心主义者。只有少数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3、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第一章)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4、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

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5、有用就是真理。(第二章)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有用”的时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眼前的,空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有用”的价值层次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有用”的最终客观判断标准应该是社会生产力

6、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

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

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

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

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由于世界

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

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7、国家是阶级合作的产物。错误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能力。

8、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所以,“人人创造历史”。答:此说法是错误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则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而“人人创造历史”没有意识到独立的个体人与人民群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理所当然的认为,每个人都创造整个社会的历史,将会形而上学和英雄史观。并且,有些反社会发展方向而前行的人的某些行为,不仅不能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他们更不可能“创造”历史。

二、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第一章)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意识和物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唯物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论、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

观世界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物;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确定为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答: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

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章)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

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不得

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

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辩证的否

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

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章)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

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

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的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有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

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第二章)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

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

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7、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三章)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上层建筑对经济

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9、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三章)答: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通

称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二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通常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统一。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含义:即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1、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

发展的初期,延长工作日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

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12、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第四章)

答:划分依据: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不

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意义: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

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

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

源泉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

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就是剩余价值率。

13、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统治的?(第五章)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

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第一,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

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第二,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

来实现的。第三,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

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14、简述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第五章)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1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主要形式(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

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6、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第五章)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建立并实施了一些缓和劳资关系激励制度第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制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市场机制不再是唯一的调节机制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增强。经济危机的形态也有了很大变化。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第二版本:(1)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和其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3)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4)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5)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17、简述无产阶级专政的内涵(第六章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产阶级社会。18、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第六章)答: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9、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0、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二版本: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度。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阶级和阶级差别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消亡,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存在,但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三、论述题

1、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

答:(1)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及普遍性的特点。(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客观规律性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主观能动性是属于意识。但两者又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要把握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就是要做事合规律合目的性,就是要: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2、试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意义。(第一章)

答: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上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所以说它实际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3、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有何重大指导意义?(第一章)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它们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

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

是绝对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紧密联结、不可分割。一方面,矛盾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

所理解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具有在内在本质联系的两方面的斗争性,是寓于矛盾统一体中斗争性,

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2)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结构(不同

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

论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

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

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

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4、为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它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答:第一,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第二,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

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第三,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

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理论和现实意义:打破两个凡是,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没有实践就没有改革开放。人们

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

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5、试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目前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适合生产

力发展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所以,我国必须坚持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但也必须对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以

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生产关系中的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就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6、试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

改革的必要性。(第三章答:(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

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

依据。(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的政

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必须改革,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

政企不分,权力、决策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进

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7、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积极和消极)是什么? 第四章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积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作用: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要尊重价值规律,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共同调节市场经济;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国民自身素质。

8、试论述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五章)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式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当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展、激化到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无可避免。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④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③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总结: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万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9、何谓经济全球化?试阐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第五章)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开越超越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动因:1、科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10、什么是垄断?垄断怎样形成?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什么新特点?(第五章)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新特点:垄断竞争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