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计算。

2.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能自主地收集,交流有关信息

3.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

【预习案】

I.知识准备

1.什么昰浮力?

2.测浮力大小的方法?

3.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II.教材助读——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用公式如何表示?

【探究案】

探究点一浮力的大小(重难点)

1 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用称量法得到铁块到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公式F浮= ;

将铁块浸没于水中所排开的水全部收集起来,先测,再测,算得水的重,公式G排= 。

4.实施计划,完成实验: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有物块的小桶所受的重力记为_______;

②把铁块________在成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记为_________;

③测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重力,记为G桶和水;

④测出 ___ 的重力,记为G桶;

⑤换用其他物块,重复上述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分析交流:由F浮= 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由G排= 算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比较发现。

6实验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用公式表示为。

探究点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的应用(重点)

例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例2 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C.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例3 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A.相等 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浮力都等于重力

例4 一个体积为300 cm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少?(g取10 N /kg)

【训练案】

1.一块橡皮掉入盛有水的杯中,它所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

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 N.

3.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00cm3,将其体积的二分之一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全部浸没在水中时,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是_____ N.

4.边长为0.1m的正方体铝块,当它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多大?(g=10N/kg)

5.铜柱的体积是20㎝3,若将它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将它的4/5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10.2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10.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鹿泉市宜安镇中学崔素梅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浮力”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学习了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五、教法的选择 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 2、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 六、学法的指导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七、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1个)、盘子每组1个、弹簧秤每组1只、小石块每组1块、溢水杯每组1套、细线、烧杯、水等 八、课堂主线设计: 知识线索:(隐线)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情景线索:(明线)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否掺假 逻辑线索:(思维线索)在不损坏王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测出王冠的体积,进而求出王冠的密度。 九、教学过程

八年级下册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教案

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掌握计算浮力的几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多种方法求浮力,建立用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浮力的计算 师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生1:称重法:F浮=G-F. 生2:二力平衡法:F浮=G(漂浮时). 生3: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浮力的计算”,并讲解. 浮力的计算(多媒体课件) ①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排<V 物. b.对于同一物体,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也不再变化. c.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由于大气的密度是变化的,所以大气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也是变化的. 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之差. ③称重法:F浮=G-F拉(或F浮=G-G′). 空气中测得物体所受重力为G,物体浸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拉,则F浮=G-F拉(注: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则F 浮=G). 例题 1 (用多媒体展示)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体积为 1.0×10-3m3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如图所示,静止时, 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请根据此现象和所学的力学知识,计算 出两个与该木块有关的物理量.(不要求写计算过程,g取10N/kg) (1);(2) 答案:(1)木块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6N (2)木块所受重力G木=6N (3)木块质量m木=0.6kg (4)木块密度ρ木=0.6×103kg/m3 (5)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6N (6)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600Pa(任选两个) 知识点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 师我们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以求浮力,反过来我们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可以求出液体的密度呢? 师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我们想测物体的密度,又该如何呢? 生:可以通过公式ρ=m/V计算得出. 师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计算出体积,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又如何求出呢?

《_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浮力”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学习了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五、教法的选择 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 2、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 六、学法的指导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七、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1个)、盘子每组1个、弹簧秤每组1只、小石块每组1块、溢水杯每组1套、细线、烧杯、水等 八、课堂主线设计: 知识线索:(隐线)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情景线索:(明线)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否掺假 逻辑线索:(思维线索)在不损坏王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测出王冠的体积,进而求出王冠的密度。 九、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 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 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 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阿基米德原理 设计 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 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 排 浮 G = F和 排 液 浮 gV Fρ =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 价值 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分析教学 重点 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水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 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 难点 难点 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水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 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解决 办法 1、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重物。多媒体教师用书、教科书、 板书设计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大量实验结果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排 浮 G = F 1 / 4

9.2《阿基米德原理》word学案

物理导学案 课题:9.2 阿基米德原理课型设置:【自研·互动30分钟+展示20分钟】 一【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发现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达标训练题 1.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叙述是:() A.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B.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2. 潜水员完全进入水中后,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 A.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增大 B.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3.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 C.脚越来越不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大了 D.脚越来越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小了 4.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80N B.30N C.50N D.110N 5..将重力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的浮力() A. 相等 B. 铜球最大 C. 铝球最大 D. 铁球最大 6.某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得其重为98N;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N,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若该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 7.把重17.8N的实心铜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铜球的体积是________cm3。它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g取10N/kg,ρ酒精=0.8g/cm3) 8.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5 N,体积为 4 ×l0-3 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g取10N/kg) 9.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的世界上第——个可载人气球,体积为620m3.设地面附近空气密度为1.3kg/m3,则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为_____N.(g取10N/kg) 10.如图1,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所示。“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 图1 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气囊排开水的体积 会 ,受到的浮力会(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漂浮的原因,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2)教法建议 本节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所以让学生做好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 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

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当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二G排液,还可推导出F浮二,从而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一点,更不能熟练应用。因此,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安排了一课时时间,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亲身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同时,通过该探究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切,都能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很好的基础。 4)学法建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个体合作” 的相 结合,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2《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设计:刘赟 审核:张宏喜 时间:2019年4月30日 编号: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 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学习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巩固(2分钟) 1.浮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___________ 2.浮力的本质(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______________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4.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是8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学生阅读课本由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导入新课。(2分钟)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 探究点一:阿基米德原理(重难点) 问题1:通过教材图–1的操作,试试看,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浮力是否更大 问题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学生阅读课本53页。 猜想: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器材: 步骤: A.如图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G. B.如图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重G 1 C.如图 ,将物体浸入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石块排 开的水从溢水口流到小桶中,当物体完全浸没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D.如图 ,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G 2.则G 排= . E.利用公式F 浮= ,算出物体受到 的浮力. F.比较所得的实验数据可得结 论: , 这就是著名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 。 物重 G/N 空桶重 G 1/N 物体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 F/N 空桶和排开水重 G 2/N 物体受到 水的浮力 F 浮/N 物体排开的水受 到的重力 G 排/N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用实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公式和适用条件. 4.能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5.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 量筒、弹簧秤、金属块、装有水的烧杯、橡皮泥、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 教学过程: 一、教师演示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a)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浮力? 用称量法求浮力的公式F浮=G-G'(G代表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代表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 (b)怎样知道金属块浸入水的体积(即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V排=V2-V1(V1代表没浸金属块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2代表浸入金属块时水面到达的刻度) (c)怎样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 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的计算公式:G排液=p液Gv排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注意测浮力时金属块不能与容器底、壁接触.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例如:学生根据游泳体会到人身体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根据曹冲称象的故事,象或石头越重,船吃水深度越大,船排开的水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等等. 教师乘机导入新课:你们当中到底谁说得对,请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二、学生通过实验,找出规律,认识新知 先请学生依次做以下几个实验: (a)用实验桌上的仪器:量筒、弹簧秤、金属块,并根据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算出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

(b)用实验一的器材,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 (c)把实验一中量筒里的水倒出改装酒精,把金属块浸没到量筒里的酒精中,测算出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酒精的重力,并请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入预先设计印发的表格里.如下所示: 以上三个实验完成后,提问:“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出液体的重力) 教师讲解:大家通过实验探讨得到的结论,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就研究了这个问题,并总结了一条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请学生看书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引导他们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液=G排=ρ液gV排. 根据这个公式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三、学生做实验,排除生活错觉,加深理解新知 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前自己对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认识上有哪些观点是错误的,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桌子上的实验仪器动手做实验验证其错误.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启发学生选做了以下的五个实验: (a)在量筒中多装些水,用一定长度的细线系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钩上,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同的深度,看弹簧秤的示数是否变化,从而看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b)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分别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到水中,看两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有何关系,从而看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及做成物体的物质密度有无关系.(c)将同一橡皮泥做成圆的、方的、扁的、三角形的分别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到量筒里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查汗淖尔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执笔: 訾刚 审核: 陈杰 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总案数 19 备课时间: 2014.4.21 授课时间: 2014.4.22 学生姓名: 学 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浮力大小等于什么。(重点)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重、难点) 3、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习惯。 学法指导 “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物体浸入液体的 和液体的 。 2、浮力的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把物体浸人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则浮力F 浮= 。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3-56页,完成下列问题 )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用公式表示就是 。 2、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 三、合作探究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 1、通过教材图10.2–1的操作,试试看,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汽水罐对手的力会增大还是减小,这说明了什么? 。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猜想: 。 实验(1)器材: 、 、 、细线、圆柱体(金属块)、水 (2)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物;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 桶;③将圆柱体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 桶+水; 图2 图3 图4

圆柱体重物G/N 小桶重G 桶/N 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 F 浮/N 小桶和水的重 G 桶+水/N 排出水的重G 排/N (3)归纳总结结论: ==排浮G F .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需要把 气液换成ρρ。 (4)关于v 物与v 排的关系:(1)完全浸没: (2)未完全浸没: 。 3、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有一个重8.1N 的铝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33m /kg 107.2×=铝ρ) 四、当堂检测 1、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5牛,铁球受到的浮力为 N 。当铁球全部浸入水中后,它受到的浮力为 N 。 2、体积为100cm 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5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为 N ;若把它浸 入10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又为 N 。若把他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 /m 3 的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N 。(g=10N/kg ) 3、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ρ甲=7×103kg/m 3 ,ρ己=14×103 kg/m 3 。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让金属球全部浸入水中,则甲、乙两球所浮力之比为 ;两种情况下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甲 乙(填“>”“<”“=”) (g=10N/kg ) 4、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学设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课型与课时:科学探究型课2课时 三、重点:在探究 究浮力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去猜想。 难点:设计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溢水杯、烧杯、水。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顺序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来,因为在“什么是浮力?”后,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好。从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提出问题,再教学生进行猜想,可以直奔主题,且猜想也能很好的实施。中间可以不要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进行过渡。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进行。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内容是浮力的概念和探究浮力的大小。关于浮力的大小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环节。

第二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无关。这要经历分析论证、实验验证两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不喜欢听故事呀! 生:喜欢。 师:今天,在上新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相传,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但是,这个国王相当多疑,t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王冠中的金子。国王便要求阿基米德查出王冠是否是由纯金制造的,而且提出要求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日苦苦思索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当他跨入盛满水的浴桶后,随着身子进入浴桶,他发现有一部分水从浴桶中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便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他忘记了自己还光着身子,便从浴桶中一跃而出奔向王宫。一路上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科学家们发现真理时的喜悦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他这一声高呼便宣告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诞生。同学们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 生:想。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2、能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浮力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2、让学生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情景观察体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交流意识 2、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习力、运动和力及什么是浮力之后再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感性认识,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称重法求浮力,知道了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又是以探究为基础,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关键问题。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及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3.称重法:F 浮=G-F 拉 4.产生浮力原因:F 浮=F 向上-F 向下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5.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 浮力越大。 二、新课导入 决定浮力大小因素:液体密度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由于ρ?=v m 即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如果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液体 的密度越大,溢出在盘中的液体质量越大。由此推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 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G=m x g 液体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故, 进一步推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也密切相关。 三、新课讲解 (一)、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及需要哪些器材,并自己设计实验 方案及实验表格。 设计实验方案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量计测 出:先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两者之差 就是浮力的大小。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和测力计测出:溢水杯中盛满液体,再把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上节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使学生明确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的定性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卩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相等得出阿基

米德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体验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想一一设计一一验证一一结论”。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三)教材的重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探究认识V排=V浸。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上节通过探究得到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本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材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导学生将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代替,使得决定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表述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那么,这两个因素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不难想到,这两个物理量的乘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由于浮力的大小跟这两个因素有关,那么浮力的大小自然也跟这两个物理量的乘积一一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学生对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成正比的关系也不难确定。这就引出了本节要探究的课题: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精编版

9.2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据此推导出出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其他公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引导猜测—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F浮与G排大小的关系 2、难点:探究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课型】新授、实验探究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大烧杯、小烧杯(或小桶)、细线、水、食盐、溢水杯、鸡蛋、圆柱形物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进行新课] 一、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探究1: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由生活、生产中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生:猜想并填写学案。 师:对学生的猜想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并概括。 猜想1: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 师: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那么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师可类比液体压强的规律进行引导) 生:控制变量法。 探究猜想1: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课堂演示:(1)把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出现的现象。 (2)在清水中加盐,改变水的密度,再观察出现的现象。

生观察并回答两次实验出现的现象。 师: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根据实验现象不难归纳结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猜想2:浮力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师课堂演示: (1)把同一物体浸入水中。 (2)物体逐渐在浸入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视数如何变化?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观察并回答:排开的水的体积越来越大,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来越深。 师:两个因素都变化,那么浮力的变化究竟是排开的液体体积引起的呢?还是浸入液体中 的深度变化产生的?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猜想3: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师课堂演示: (3)物体不断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没,再增大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4)此时排开的水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视数及浮力的大小如何 变化? 生: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视数不变,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师:实验说明了浮力的变化是由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而不是由深度变化而 引起的。 生:归纳得出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的深度无关。 师:总结归纳,得出的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深度拓展: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引导学生根据各物理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 浮力ρV = m→ m排= G排/g (F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初中物理专题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漂浮的原因,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2)教法建议 本节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所以让学生做好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当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还可推导出F浮=ρ液gV 排液,从而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一点,更不能熟练应用。因此,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安排了一课时时间,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亲身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同时,通过该探究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切,都能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很好的基础。 (4)学法建议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 (二)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示例之二。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答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三)教具:弹簧秤、玻璃水槽、水、细线、石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橡皮泥、烧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学生笔答课本章后的“学到了什么”问题1和2。然后由一学生说出自己填写的答案。教师讲评。 2.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 二、进行新课 1.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提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并说出分析结果和道理。

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先称出铁块重(可由学生读值)。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两次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出同样的结果。 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取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立方体,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称出橡皮泥重。将它浸没在水中,读取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以上读值和计算由学生完成)将橡皮泥捏成球形,按上述实验步骤,求出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总结:比较两次实验测得的浮力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教案

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 2.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方法。 4、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认识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第二学时学习阿基米德原理。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准备一块橡皮泥,用它造一个小船,把图钉或螺母、砂粒等当作“货物”,看看你的小船最多能装载多少“货物”。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认识浮力 活动1:按照课本126页图7—8完成实验探究1,将实验数据填入课本中,根据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 (2)浮力的大小等于多少?浮力的方向向哪? (3)根据实验是否找到测量浮力的方法?如何测量? 活动2:实验:把矿泉水瓶(或易拉罐)慢慢压入水中,手有什么感觉?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1)根据上述实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说明 “活动1”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探究,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从而纠正有关浮力的一些片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猜想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3: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圆柱体,依次把它缓缓地 浸入水中不同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2)把圆柱体全部浸没在浓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 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圆柱体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有关。 (2)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无关。 (3)圆柱体从全部浸入水中到全部浸入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有关。面认识;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触觉和视觉上感知浮力的存在;三是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学生的猜想会较多,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让每个小组只研究其中1-2个猜想,然后各组之间交流。 浓盐水 填一填: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