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几点做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高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1.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例如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我把“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一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要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生状况,组织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只是用教材教。

2.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重点利用多媒体,用好多媒体,创设好教学情境。

3.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物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得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

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很少。虽然在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很难实现。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重视,这种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评价与交流。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2)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3)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变微观为宏观)——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推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幅。因此,用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要有创造性地去探索和发现。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用铅笔和手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如:用嘴对手背“吹气”探究“蒸发吸热”、用嘴对手背“哈气”探究“液化放热”;用两手掌摩擦感觉发热探究“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掌分别轻压和重压在桌面上并拖动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来进行实验,比运用实验室中器材做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帖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绝不可以越俎代庖。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5.课堂内即时反馈

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练习与反馈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课堂练习与反馈的意识。课堂练习与反馈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要素,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某些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题目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成为一个流程通畅的回路。

综上所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教师:杨宗顺 在张湾区实施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前,虽说也下发了一些关于高效课堂方面的资料,但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没能理解高效课堂是什么,自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广以来,我认真阅读了《张湾区“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析》,同时也查阅了一些关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资料,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高效课堂教学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最终,高效课堂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以为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备课求“实”。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备到位,做好课堂预设。因此,必须要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供较大范围的学生学习的材料,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有时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我们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大胆改造教材,让教材“为师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预设是教师备课时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有预

设才有生成,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承互为作用的,有效的预设才能促进有效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如果仅仅预设到教材上的方法,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可是仅仅预设到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想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最终拼成的是个正方形。这样的话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也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了这样的预设,课堂上如能达到这样的生成效果,那么这节课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过去把生成看成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所以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高效的课必须要有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有高的教学质量,这就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1、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对象的不周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识计算》时,可以用“小组合作”“独立自学”“教师演示讲解”“多媒体演示”等等。可能都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但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的了解学生,选择最适合眼前所教学生的方法。可能今年这届学生用“独立自学”的方法效很好,也许到了下一届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更好。 2、学法指导灵活。“教就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惠其一时;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白杨》一课,朗读指导该如何进行呢?初步想法是:所设计的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课文意境,与作者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具体做法是: 1.指名读题:说说你眼中白杨的样子。 2.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填空。 在去()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 3.看文中的插图:学生默看一分钟,让生长在茫茫大戈壁的白杨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我开始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到遥远的边疆,让学生看到某一节车厢里有这么一位凝神望着窗外的白杨而出神的父亲,听到他的两个孩子为窗外的白杨争论的话。 4.小结: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排白杨从眼前闪过,这给旅客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5.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 6.是啊,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想想:多么()的白杨!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齐读) 这样换地点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对白杨品格逐步有个认识。7.朗读指导 (1)用作者之心感受作品,理解文章内含的思想和感情。 (2)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转化为自己的真切感受。

(3)读出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对某些特殊句式,如文中的反问句、排比句、设问句、比喻句,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8.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朗读。 第一组展示:读1至3自然段,读出白杨的生长环境。 第二组展示:读4至9自然段,读出兄妹争论的语句。 第三组展示:读12自然段,读出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句子。 第四组展示:读13至15自然段,读出爸爸所要表达的心。 第五组展示:读16自然段,读出爸爸所看到的几棵正在成长的小白杨。 第六组展示:读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设问和反问句。 案例分析: 1.思想重视。在构造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由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预习、展示、达标,而把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挤掉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加强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制定计划。在制定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之朗读计划。全书中哪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都要事先安排好。在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本期要达到什么要求等,都要明确提出来。只有朗读计划周密,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重视指导。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4.认真听读。组织学生认真听读,每次听读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读的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城南小 学刘美蓉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研究的对象,在此,针对以往做法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前,我们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都必须听我的,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不准有其它怨言。结果,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我认为,教师的陈旧观念要改得彻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只不过是点拨者,起到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不要把个人因素强加给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1、教师必须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

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中间的合作者角色。不仅是身体走下来,还要把心带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从“精讲多练”转变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 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几年来大家都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从现代素质教育观高度来看,仅仅精讲多练还是不够的。“精讲”不能是教师一个人讲,“多练”不能是机械反复训练。以“精讲”而言,应提倡“归纳法”讲课,让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比教师一个人讲要好。以“多练”而言,要提倡从学生的状态来决定学生的练,要比单纯反复操练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和教师一起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1、学会交流

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

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 营丘镇永富小学郝际美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种多样。教育实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为了教育的体内永远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我们必须改革。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

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几点做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高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1.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例如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我把“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一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要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生状况,组织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只是用教材教。 2.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重点利用多媒体,用好多媒体,创设好教学情境。 3.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物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得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辉南县高集岗中学程丽辉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听与读的训练,重在培养理解能力,而说与写的训练,重在培养运用能力。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说、写为目的,辐射发展,感悟语文,实践语文。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我们怎样看待听说读写? 一、以听为基础,读为中心,训练语感,感悟语文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我认为听的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基础,理应加强培养。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作为基础能力听、说、读、写是缺一不可的,重读写,轻听说是影响人的基本素质的。新的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社会发展来看,在未来的社会中,口头指令的传达,人和“机”的对话等,都将广泛存在。听人言语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获取信息、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听语,它也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构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 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注意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听和泛听的综合课件,这种精听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如《隆中对》一文,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答,可运用精听的方式教学。教师要注意在精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所谓科学,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准确处理课堂教学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当前在许多地区,普遍实行集体备课,教师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共同研究教材,商定教学程序,因此,基本能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但是,同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让不同的教师去执教,也存在高低文野之分,教学效果大相径庭。这里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艺术问题。所谓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技能技巧达到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产生,依赖于教师高度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处理问题的智慧,它是千变万化的,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但不管具体形式怎样繁多,其基本表现却不外以下几种: 一、准确判断,恰当地处理教学信息 一个具有高度的教学机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敏捷而快速地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迅速地作出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境,采取恰当的、最优的对策和措施。 有一位教师在苏、鲁、豫、皖四省中语会联合举办的中学语文研讨会上借班上课。在课堂讨论中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有位学生率先举手,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位学生可能相当优秀,但课堂教学不能只是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唱“双簧”,而应当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教师没有请这位学生起来回答,而是等待、启发其他学生举手发言。讨论到第二个问题时,这位学生又举手了,老师还是没有叫他,但清楚地意识到:对这位学生一定不能冷落他。讨论到第三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这位学生又举手了,这时,教师赞赏地说:“你已经是第三次举手了,这一次我一定要请你回答!”教师刚说完,就赢得了一千多名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说其科学,是因为教师对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的目的、功能和方法把握得准,这就是不能由老师和个别学生唱“双簧”,不能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位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将这种愿望巧妙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你已经是第三次举手了”——这不仅使这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和尊重,也使全班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热情和关心。 二、随机应变,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程序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地创造性劳动,更是整体构思的艺术,一是讲求完整统一;二是讲求环环相扣,前后相联。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在整体上有较高的艺术性。 1.静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语文课标所限定的范围和语文相应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三维目标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三维目标分三个方面:一、知识与能力。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二、过程与方法。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要的是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一栏里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写出来即可,我们应该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每一篇课文,也许有多个教学目标,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每一个目标都一一落实这是不现实,我们必须静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学会大胆取舍。我们研究高效课堂,实际上首先就是科学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为每一堂课,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个的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运动,变化、发展在时间连续性上展示所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常见环节是“预习→交流→展示→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至关重要的,任何成功的教学流程都要体现这一点。 3.留心课堂教学亮点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抓住一个适当的教学时机,把握一个教学的亮点,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更好地把知识播撒进学生的心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细节稍纵即逝,很容易被忽视。一个教师能在看似寻常的细节中有独特的发现,并有意识地开发和深化它,足以显示这位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g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更好发展”。 本学期,在经过多年高位发展后,学校为了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导案”这种高效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导案设计重在进行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训练。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导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学导案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育人”与“会学”,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学步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仪,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3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案”高效教学模式认识。 一、认真编好学导案,使学导案有用、有效,便于操作,真 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学导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9项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导案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特别是要把握好本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通过学导案,让学生知道。学导案的第二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栏H,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 组合作和共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和解答新问题,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栏目,让学生查找和准备和本课书有关的资料;通过课前预习栏目,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本课书的 内容;通过激趣导标栏H,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导思启学栏目,特别是教师把精选的时政案例,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学导案的第三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练”。通过巧练导悟栏目,精心挑选靓题或原创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有效训练,配以解题方法指导和答题要求,让学生知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要求,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真

浅谈课堂教学的活动

浅谈课堂教学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谓活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为此,我们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在微观上科学操作课堂活动的控制环节。一.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制定课堂活动的原则 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2.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物理的机会。在制定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 3.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形式运算能力,要依靠具体的对象进行思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内化,适应形式思维。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模型的操作、生活实例的对比等多种活动方式,揭示抽象概念中的某种状态,某个横断面,并通过学生的个别活动来形成概念,提高思维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物理概念的具体步骤。其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情景的创设,活动中的议论和活动后的小结是四个关键的操作环节。 1.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肩负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地进行思维探索,开拓创新。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激情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独特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在每节课的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而且能在趣味横生的情景中,形成“好学”“乐学”的学习气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但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有趣的导入方法,创建生动的情景,以趣激学,以趣导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以适当的问题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游戏导入法,故事感染法,动手操作法,形象直观法、新奇引趣法等,既适合学生的心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创造思维的过程,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尝试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2.以趣励学,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问难不仅仅是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深入思考,敢于发问。深入钻研的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根本无所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意识,这样,既要影响学生独特的思维,又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审美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要求和精神,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有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湄洲第一中心高朱小学郑梅娟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技巧上的欠缺,往往导致提问步入误区,将“满堂灌”发展成为“满堂问”,似乎问的越多,启发的越深,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方式单一,往往采用“是不是”的判断和“是什么”的叙述型.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所谓“热热闹闹的花瓶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研究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来驾驭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深入探求知识的需要,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及时恰当,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随想随问、有疑必问,这样势必把一堂课弄得支离破碎,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好的效果呢?那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首先,设计的提问要有让学生参与思考的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长久下去学生会对提问淡然处之。 其次,设计的提问,难度不能太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重难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得以表达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达。 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拟出提问的提纲,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时,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教师在提问中,要投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过程,逐步地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他们进行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的提问方式 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提问方式。 I.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 “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应十分重视自觉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日期: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对策 内容提要: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着(目标不准确;忽视直观操作;合作实效低;教学环节低效;课件出示问题名目繁多;教学调控的死;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够严谨;检测环节落得不实等)九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十个对策(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准确地把握检测的时机。2、继续强化教学目标性,精心备课,扎实做好教学前设计、中设计、后设计。3、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好导学案。4、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兴趣。5、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6、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7、重视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8、多形式开展课堂9、创新听评课制度,提高听评课效率。研讨活动。10、加强备课与备学生的有效结合。) 目前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中,高效课堂教学将成为一种趋势,最终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制高点,进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这场改革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课,教学目标仍旧不够准确、出示学习目标时机把握不好。 (1)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指教师)”与“学习目标(指学生)”混淆,有的把教学目标出示出来,让学生当“学习目标”来完成,更多的教师目标过大,过笼统,过难,学生很好的无法完成。例如:体会文章的思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摘要】教学是否有效永远要看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学生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有效课堂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根据新课程理念,我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真正在各方面都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或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学生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强项,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弱点。但是,每一个学生又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在学习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智力水平、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记忆力、兴趣的偏好、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甚至是否坐得住、静得下来等都会有很大差异。有时学生在某个方面能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和能力,但在另一方面却表现出让人无法理解的迟钝。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我设计了适合他们的活动,如,具有人际交往天赋的学生我就让他在小组活动中担任组长,协调各种关系,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既发挥了孩子的特长,又让课堂收到了最佳效果。 2.精心设计教案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考虑到学生的难点(当然有时候也需要随机应变,以学定教),及时的指点,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3.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教师应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课堂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教学致力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曹钤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新教育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学创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增强学生探求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获取新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1、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威严下被扼杀。因此,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尤其必要。在课堂里,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书本挑战。即使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成熟、不严谨,甚至是荒唐、离奇,教师也不能以嘲讽、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的失误。教师在课堂上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的民主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性情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2、注重引导求异、求奇、求新的学习心理品质 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填鸭式”、“灌输法”教学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异点、疑点、插图、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联想。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新中寻找灵感,点燃创新的火花。 3、尽力扩展课堂教学空间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创新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传统的教学是把学生封闭在校园内、教室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生置于书海之中,空洞的理论、繁琐的公式,把学生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开来,可能仅有的创新火花也在书海中熄灭了。面对时代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向外延伸,增加一些实践课、活动课,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激发创新欲望。奇妙的自然、多彩的社会、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产生创造、创新欲望的基础和源泉。 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几点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