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

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

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

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 单层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3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分)为探究微量元素铁(Fe)、锌(Zn)对白玉蜗牛生长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并分成4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建立的猜想和假设是

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见下表。

组别数量(只) 实验开始体重(克/只) 实验后体重(克/只) 增重(%) 不提供饲料组10 24.75±2.5 全部死亡

普通饲料组10 25.8±2.8 31.44±7.74 21.O9

普通饲料+Fe组10 21.15±3.O5 32.4±2.6 28.82

普通饲料+Zn组10 24±2.6 35.42±6.02 47.58

则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分)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l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_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该方案有什么明显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设想,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一直运动下去,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右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1)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看,牛顿在研究“大炮”问题时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

A.由石头落地直接得出结论

B.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C.以可靠的事实、实验为基础,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根据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7.科学课本提到了“一天,伽利略在一所大教堂里看到屋顶垂下一.根长链子,链子尽头的那盏灯在不停摆动。

他观察到灯左右摆动时,摆动间隔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为了确认这一设想,他把手指按在手腕上,利用脉搏跳动的次数的恒定性来测定灯左右摆动所需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终于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后来人们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钟”。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呢?张勇和赵良提出下列猜想:张勇猜想:能由吊灯的绳长决定;赵良猜想:可能由吊灯的摆动幅度决定。他们按照如图仪器进行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

实验序号摆长(绳长)/厘米摆动幅度/厘米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1次的时间/秒

1 100 5 40 2.O

2 100 8 40 ?

3 80 5 30 1.5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画线提到“他的设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除了张勇和赵良的设想,请你也提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格中的“?”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张勇和赵良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钟摆是利用本实验原理制成的。某一钟摆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钟摆摆长调 __________(填“长”或“短”)

一些。

8.2011年3月,酒后驾驶作为一种新型犯罪类型写入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实施“禁止酒后驾驶,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

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lO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分)有些水生植物的名称带“藻”字,如金鱼藻、黑藻、狸藻等。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

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据以上信息判断:

(1)金鱼藻、黑藻、狸藻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藻类植物;

(2)金鱼藻、黑藻、狸藻属于________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分)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黄樟素。A.小明认为黄樟素会导致癌症;B.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养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C.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上文中A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可得出实验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①②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甲】将①组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乙】将①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丙】将①②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①组放在无菌条件下,②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

(1)①②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评价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什么每个培养皿中要加10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加l粒来完成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6)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入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

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 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作任何处理。

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入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4.(10分)某学习小组为了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选择了三天中的同一时段,在相同条件下用培养皿在不同区域内进行采样.分别在室温下恒温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皿中长出的乳白色菌落(一个细茵或真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菌落平均个数

教室区28 25 26 26

绿化区 3 5 2 3

食堂20 24 21 22

运动场7 9 7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分三类,下列图中甲表示______菌,乙、丙分别表示______菌、 ______菌。

(2)上述四个区域中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的是______。

(3)教室内空气细菌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15.(8分)口香糖因其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品,咀嚼它可以起到清洁口腔、清新口气、活动面部肌肉、舒缓紧张等作用,以木糖醇为主要甜味剂的口香糖已经得到六个国家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某科学兴趣小组就“口香糖对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

塑料显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根据这两个菌群的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探究小组决定在采样对象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5分钟采一次样。

【实验过程】】

①消毒: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都按医用要求讲行消毒:

②蚕堂:曼箩5分钟在采样对象口腔内的不同位置用棉签蘸取口腔液,溶于l0毫升生理盐水中,制成溶液;

③培养:用移液管将菌液等量分置于5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放人生化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20

小时;

④计数,计算:在菌落计数器上点数并计算出5个样品的平均值,再转化为百分数(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100%)。

起始 1 2 3

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细菌100%90.65%79.89%124.66%

放线菌100%90.94%80.26%115.72%

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细菌、放线菌等属于原核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③中,“适宜的温度”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实验的数据和结论,请你为经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个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该实验结果还不够精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个时间

A.0~5分钟 B.5~10分钟 C.l0~15分钟D.15分钟以后

16.(6分)如图为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右边较亮、左边较暗,则需调整哪一个构造才能改善此种况?

__________________ (填显微镜图中代号)。

(2)若在①和④上标有l0×、40×,则该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 ;①和④哪个是物镜

________________

(3)从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发现整个视野的光线变得如何?________ (填“较暗”或“较亮”)。在高倍

物镜的使用时,发现原先清楚影像变得模糊了,我们可使用哪一个构造来调整焦距使影像更清楚? ________ (填显微镜图上代号)。

(4)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情况如图2所示,我们将载玻片如何移动才能将此蚂蚁移到视野中间? ________ (填①

右上:②右下;③左上;④左下)

17.(2分)鼠、猪、猴等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诺贝尔医学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其中有75个奖

项得益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1)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核中的

________来实现。

(2)但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法令要求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下列可作为支持减少实验动物做法的理由是

___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猪、鼠、猴等哺乳动物的某些性状接近于人类;

②发明了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

③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

④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

18.(4分)你知道《水浒》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在景阳冈前喝下的“十八大碗酒”实际上是米酒,它

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其制成米酒的质量以及时间也就不同。下表是米酒制成的质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一”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

温度(℃) O 5 1O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制成的时间(天) -- 8 6 4 2 1 3 5 7 -- --

米酒的酒甜度--- + + ++ +++ +++ ++ + + -- --

(1)酵母菌______(填“有”“无”)细胞核,属_______生物(填“原核”或“真核”)。

(2)做米酒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__。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低温与高温不利于米酒的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欢什么样的食物?于是他设想蟑螂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等食物,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有利于观察蟑螂的行为。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下图),然后观察相同时间内通过隧道进入食物盒的蟑螂数量,进行对比,发现蟑螂喜欢吃巧克力。小亮又想“蟑螂喜欢有香味的甜食还是咸食呢?”,于是他再次进行了探究实验。

(1)此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结论的。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在设计实验中选用了一套透明的实验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除了要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外,要注意控制的是什么因素?(至少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烟草危害性的认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活动,方法如下:

(1)用一支香烟浸在50毫升的水里面两小时,得到浸出液;用同样的方法得到40毫升、30毫升和20毫升

的烟草浸出液;(2)在烧杯中用吸管吸出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速率(次/分,正常为100到350次/分);(3)将不同梯度体积分数的烟草浸出液滴加到载玻片上;(4)记录数据,

溶液(浸出液) 清水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

每10秒内水蚤的心率35 36 37 39 4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一组清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所要求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A C 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2)DBEF (3)ABC

2.(1)30 12(2) D (3)冰水混合物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3.(1)随意拉开橡胶球玻璃球每次受到的推力各不相同,导致弹开距离数据杂乱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3)受相同的敲击时,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的振动弱

4.微量元素可能会促进白玉蜗牛的生长普通饲料组微量元素能促进白玉蜗牛的生长

5.(1)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过长(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灯光照的影响,合理均可) (2)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表达出被路灯光照到的、路边的或不开花的菊花均可) (3)对照(或对比) 只选择1株菊花(样本过少,合理均可)

6.(1)当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人造卫星 (2) C

7.(1)灯左右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2)可能由灯的质量决定(舍理即可) (3)2.0 (4)停表刻度尺 (5)张勇 (6)短

8.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合理即可) (1)设置对照组(对比) C2)下降

9.(1)不属于 (2)被子植物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

10.(1)建立假设 (2)不符合含黄樟素的九层塔不会导致癌症

11.(1)排除树叶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3)丙除有无细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12.(3)青蛙受精卵孵化数量 (4)排除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5)C (6)增加一个只放置清水的对照组

13.(1)

14.(1)球杆螺旋( 2)绿化区 (3)人较集中或空气不流动(符合题意都给分)

15.(1)戚形的细胞核(或细胞核) (2)37 (3)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能体现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超过l0分钟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C

16.(1)⑤ (2)400倍④ (3)较暗③ (4)④

17.(1 )遗传物质(答“DNA”或“基因”)

(2)②③④

18.(1)有真核 (2)40℃ (3)低温与高温不是微生物滋生的合适的温度,微生物无法滋生

19.(1)进入食物盒内蜱螂的数量 (2)蟑螂喜欢吃巧克力 (3)有利于观察蝉螂的行为(4)①蟑螂的数量②环境的温度等(合理即可)

20.(1)对照 (2)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是否有影响 (3)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4)能使水蚤心率加快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二、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现象: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三、实验课题:滑轮组 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 实验现象: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实验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四、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实验1、馒头发霉的原因 (第3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材料:馒头、塑料袋、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2、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4号馒头发霉时间最晚,发霉面积最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实验2、蜡烛的变化 (第5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 实验步骤: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 5、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 1、切割蜡烛时,蜡烛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 2、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3、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等。 实验结论: 1、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实验3 食盐的变化 (第6课食盐和水泥)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6、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4、操作方法: 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报纸和白纸各一张、两本字典、垫圈 4、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材料(白纸和报纸) 5、不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桥墩的距离、桥墩的高度、垫圈的大小 6、实验过程: ①用两本字典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颗垫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颗垫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垫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 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三)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先看到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然后看到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四)实验名称:地震的模拟实验 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五)探究问题: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材料:酒精灯、容器、水、小石块、镊子、火柴。 方法: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六)探究的问题:流水的搬运作用 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方法:1.用本条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2.将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5.往水杯中加水,观察现象。 现象:沙子和泥土不断被水流带走。 结论:流水有搬运作用。 (七)实验名称:蜡烛变化的实验。 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滴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三)实验器材: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五实验名称: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五套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轮轴、斜面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轮轴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轮轴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或者齿轮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种形状更牢固。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风能、水能等。我们使用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6.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例如狗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例如各种昆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A)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A)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第一课: 实验内容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结论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二课: 实验内容改变生态瓶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第三课: 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目的:1、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检查食物中的淀粉、脂肪。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热爱科学的品质。 实验器材:馒头、花生、萝卜、滴管、小烧杯、碘酒 实验步骤:1、将碘酒滴到馒头上,观看馒头有什么变化; 2、将碘酒滴到萝卜上,观看萝卜有什么变化; 3、将花生米压碎,擦在纸上,看纸上留下什么。实验结果:1、馒头颜色变蓝,萝卜没有变化,说明馒头中含有 淀粉,萝卜中不含淀粉; 2、纸上留下油迹。 实验结论:馒头含有淀粉,花生含有脂肪,萝卜不含有淀粉和脂肪。 第四课 实验内容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实验目的 火山、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0% 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 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 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 3、()的物体稳定性好。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 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8% 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 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 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 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19%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 ()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

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 ()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 ()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 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 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连线题。4% 1、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五、判断题。24%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认真观察,知道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实验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三、实验步骤: 1、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切片的中心处在 通光孔的中心位置。 2、左眼看目镜,调节显微镜至看到的细胞切片清晰。 3、把看到的图像在纸上用笔画下来。 四、实验结论: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五、注意事项: 调节准焦螺旋时,切忌用力过猛或调节幅度过大所导致的显微镜损坏、细胞切片损坏。 2、斜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 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二、实验器材: 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论: 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 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 3、杠杆的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三、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四、实验结论: 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 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五、注意事项: 把杠杆尺组装好后,首先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4、滑轮的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会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论: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7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2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4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9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 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教科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 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 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是机械。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 3、杠杆可以分为()。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 三、填空题。 1、()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4、()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5、定滑轮和动滑轮合在一起构成(),()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可以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 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 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内容 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定滑轮不能省力。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定滑轮不能省力。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六年级科学科学实验上册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名称:模拟细菌的繁殖 ?实验目的:使学生感悟到细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会计算细菌繁殖的数量。?实验材料:8个透明杯子,无数颗豆子。 ?实验步骤: ?1、将8个同样的透明杯子按1—8编号。 ?2、在1号杯中放入一颗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3、在2号杯中放入两颗豆子,代表第一代分裂后的第二代细菌 ?4、以此类推,在其他各个杯中应放入多少颗豆子? ?实验现象:3号杯子放4个、4号杯子放8个、5号杯子放16个、6号杯子放32个、7号杯子放64个、8号杯子放128个 ?实验结论:细菌成倍地增长,繁殖相当迅速。 ?二、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实验目的:植物能量来源于何处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子或湿毛巾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里,即淀粉里含有能量 ?三、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实验目的:让学生感悟到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省能源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 ?1、把线路连接起来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3、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实验现象: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灯泡较暗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灯泡较暗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四、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实验材料: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步骤: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及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供参考)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 实验目的: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原理:观察法 实验器材: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 实验步骤: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2、画出轮廓图;3、找出小草的相同点;4、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5、找出大树的相同点;6、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现象:1、能够观察到小草的相同点;2、能够观察到大树的相同点;3、能够比较出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结论:1、小草的相同点: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2、大树的相同点: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 实验目的:验证鸟喙的形状与功能特点是否相符 实验原理:模拟实验法 实验器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颗粒、兔子娃娃 实验步骤:1、准备好器材;2、按书13页表格要求,逐一进行实验;3、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表格中;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同形状的工具可以拾取不同的物品。可是如果进行交换拾取,有的就非常困难,有的根本不能进行拾取。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工具能够方便的拾取不同的物品,如果工具的形状与拾取的物品不符合,则拾取很困难甚至根本不能进行。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实验原理:利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观察如细菌一样微小的物体,得到微观物体最直接的认识 实验器材:显微镜、细菌玻片等 实验步骤:1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五年级学过,进一步熟悉)2把细菌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3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学习使用。 实验现象:1、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细菌;2、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形态。实验结论:细菌是生物的一种,只不过由于它太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因此在生活中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细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实验名称:制作酸奶 实验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原理:借用细菌制作酸奶 实验器材:新鲜酸奶、鲜牛奶、杯子、瓶子、金属小勺、竹筷、温度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精心整理1.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现象: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 实验结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叫微生物。 画图。 实验现象:洋葱表皮细胞的格子扁长,格子内有一颗很小的黑点,人体表皮细胞的格子短粗,格子里的核比较大。 实验结论:不同的生物,它们的细胞形状、结构也不相同。 5.实验名称:比较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的不同现象 实验材料:地球仪、自制小帆船 实验过程:1.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小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 4.将船放在平面上模拟航行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验结论:地球是圆的。 6.实验名称:制作地表模型 实验材料:橡皮泥、小刀、铅笔、白纸、水彩笔、刻度尺、小竹签 实验过程:1、用铅笔绘出陆地、海洋、湖泊、高山等地形范围;2、用橡皮泥、小刀等工具、制作地表不同高度的地貌。 实验现象: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实验结论: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 7.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托盘?锥形瓶?饭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烧杯 10.实验名称:流水搬运的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展示现象,并描述结果。 实验现象:往水杯中加水,沙子和泥土会被水冲走,并且水盆里有沙子和泥土。 实验结论: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11.实验名称: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③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着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①) 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②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①)。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①)。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①)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③)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①)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②)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答:横杆8、竖杆4、斜杆6.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结果: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现象: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 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 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1.研究的问题:斜面可以省力吗? 我们的假设:斜面可以省力。因为我们发现,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直线上山省力。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过程: 搭建一个简单斜面。 用测力计垂直匀速拖动小车,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 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拉上去,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 比较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和沿着斜面拉上去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2.研究的问题: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三个高低不同的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搭建一个坡度较大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中等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较小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比较三次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省力的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坡度越小,省力越多;坡度越大,省力越小。 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 研究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研究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不变量:纸的长、厚度和质地,纸梁的高度和跨度,垫圈的大小、摆放位置、摆放方法,弯曲的标准、记录表等。 变量:纸的宽度2厘米4厘米8厘米 实验材料:

1.在两个高度相同的木块之间放好2厘米宽的纸条,把垫圈轻轻叠放在纸条中间,直到纸条接触到桌面为止,清查垫圈数-1就是纸条的最大承重量,并记录下来。 2.纸条换成4厘米宽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上面的实验。 3.纸条换成8厘米宽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上面的实验。 比较纸条的宽度和最大承重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4、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研究问题: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研究假设: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不变量:纸的长、宽度和质地,纸梁的高度和跨度,垫圈的大小、摆放位置、摆放方法,弯曲的标准、记录表等。 变量:纸的厚度1层2层4层 实验过程: 在两个高度相同的木块之间放好1层的纸条,把垫圈轻轻放在纸条中间,直到纸条接触到桌面为止,清查垫圈数-1就是纸条的最大承重量,并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 实验步骤: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 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标: 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 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 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步骤: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六、实验名称: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