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控原理复习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

自控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反馈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相减,称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为正反馈。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基本组成示意图

?测量元件:测量被控对象的需要控制的物理

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转

化为电量。

?给定元件: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

统输入量。

?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

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量进行比较,求出它

们之间的偏差。

? 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 执行元件:直接作用于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变化,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

? 校正元件:也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系统的传递函数:线性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化之比。

典型环节:

比率环节:()G s K = 惯性环节:()1K G s Ts =+ 积分环节:1()G s Ts =

微分环节:()G s Ts =

一阶微分环节:()1G s s τ=+ 振荡环节:22222()212n n n

K K G s T s Ts s s ωξξωω==++++ 延迟环节:()s G s e τ-=

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等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例)

无源电气网络的传递函数:P46习题2.7 用梅森公式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P38例2.9

第三章:

典型输入信号:

1G 2G 3G 1 H 3

2 H H + ) ( s R ) ( s C 1 G 1

H ) ( s R ) ( s C ) ( 1 3 2 3 2 3 2 H H G G G G + + ? ? ? ) ( s R ) ( s C 1

3 2 1 3 2 3 2 3 2 1 ) ( 1 H G G G H H G G G G G + + + 1 G 1

H ) ( s R ) ( s C ) ( 1 3 2 3 2 3 2 1 H H G G G G G + +

h(t)t 时间t r 上升

峰值时间t p

A B 超调量σ% =A B

100%调节时间t s

h(t)t 上升时间t r 调节时间t s

动态性能指标:

1.延迟时间td :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

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延迟时间。

2.上升时间tr :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

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也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

所需的时间。

3. 峰值时间tp :响应曲线超过其稳态值达

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4. 调节时间ts :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稳态

值5%±或2%±内所需的时间。

5. 超调量: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稳

态值的差与稳态值的比,用百分号来表示,

即()()%100%()p

h t

h h σ-∞=?∞ 6.振荡次数μ: :是指在调节时间ts 内,

h(t)波动的次数。

稳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

图3-4指数响应曲线1

063.2%86.5%95%98.2%

99.3%T 2T 3T 4T 5T 0.632

t c (t)=1-e

c (t)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相应曲线 二阶系统在不同ξ值得瞬态相应曲线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1ξ=临界阻尼 ;1ξ>过阻尼;01ξ<<欠阻尼

21()()

%100%100%

()p h t h e h ξσ---∞=?=?∞超调量%σ只是ξ的函数,

阻尼比ξ越小超调量%σ越

左图为:阻尼比ξ与超调量%σ之间的关系 调节时间的计算:

3(0.05)4(0.02)S n S n

t t ξωξω=

?==?= 劳斯判据: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全部都再s 左半平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劳斯表的第一列系数全部为正数。如果劳斯表第一列出现小于零的数值,系统就不稳定,且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征方程式的正实部根的数目。(P66)

掌握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对于稳定的系统,闭环主导极点越远离虚轴,即闭环主导极点的实部绝对值越大,系统振荡越严重,从而系统超调量增大,振荡次数增多,引起系统的调整时间增加。

常见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及相应的根轨迹图(P101)

作业4-4(P120)答案:

]

惯性环节的伯德图

Nyquist图绘制方法:

①写出A(ω) 和 (ω) 的表达式;

②分别求出ω = 0和ω =+∞时的G(jω);

③求Nyquist图与实轴的交点;

④如果有必要,可求Nyquist图与虚轴的交

点,交点可利用G(jω)的实部Re[G(jω)]=0

的关系式求出,也可利用∠G(jω) = n·90°(其中n为正整数)求出;

⑤必要时画出Nyquist图中间几点;

⑥勾画出大致曲线。

系统各频段的作用:

低频段:系统的稳定性能

中频段:系统的动态性能

高频段: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例题5-4(P139)

例题5-8(P152)重要

串联超前校正和串联滞后校正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1)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而滞后校正则是利用滞后网络的幅值在高频衰减特性。

(2)用频率法进行超前校正,旨在提高开环对数幅频渐进线在截止频率处的斜率(-40dB/dec 提高到-20dB/dec),和相位裕度,并增大系统的频带宽度。频带的变宽意味着校正后的系统响应变快,调整时间缩短。

(3)对同一系统超前校正系统的频带宽度一般总大于滞后校正系统,因此,如果要求校正后的系统具有宽的频带和良好的瞬态响应,则采用超前校正。当噪声电平较高时,显然频带越宽的系统抗噪声干扰的能力也越差。对于这种情况,宜对系统采用滞后校正。

(4)超前校正需要增加一个附加的放大器,以补偿超前校正网络对系统增益的衰减。

(5)滞后校正虽然能改善系统的静态精度,但它促使系统的频带变窄,瞬态响应速度变慢。如果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既有快速的瞬态响应,又有高的静态精度,则应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工程最佳系统:二阶工程最佳系统、三阶工程最佳系统、四阶工程最阶系统。

采样定理:

若已知连续信号()e t 的最大角频谱为max

ω,采样周期为T ,则当采样周期满足max

T πω≤时,采样信号()e t *

才能较好地复现连续函数的()e t 形式。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差分方程通过Z 变换得到脉冲传递函数)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

自动控制系统

忽略阻尼转矩和扭转弹性转矩,运动控制系统的简化运动方程式:

m

e

m

m

d

dt

L

d

J T T

dt

ω

θ

ω

=-

=

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风机、泵类负载

直流调速系统的可控直流电源:

①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

②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

为了避免或减轻电流脉动的影响,需采用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主要有:

①增加整流电路相数,或采用多重化技术;

②设置电感量足够大的平波电抗器。

V-M系统机械特性:

与V-M 系统相比,直流PWM 调速系统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①主电路简单,需要的电力电子器件少;

②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动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③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 ④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⑤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⑥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转速控制的要求和稳态调速性能指标:

1.调速范围:max

min

n D n = 2.静差率:0

N

n s n ?

= 3.调速范围、静差率和额定速降之间的关系:(1)N N n s

D n s =?-

例题2-2(重要)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拖动采用直流电动机,其额定

数据如下:60kW ,220V ,305A ,1000r/min ,采用V-M 系统,主电路总电阻R =0.18Ω,电动机电动势系数C e =0.2V min/r 。如果要求调速范围

D=20,静差率s≤5%,采用开环调速能否满足?若要满足这个要求,系统的额定速降Δn N 最多能有多少?

解:当电流连续时,V-M 系统的额定速降为 3050.18=275r/min 0.2dN

N e I R n C ??==

开环系统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为

2750.21621.6%1000275N N N N n s n n ?====+?+

如要求20D =,5%s ≤,即要求

10000.05 2.63/min (1)20(10.05)N N n s n r D s ??=≤=-?-

图2-19 转速负反馈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

构框图

图2-22 直流电动机动态结构框图的变换

图2-23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

构框图

在同样的负载扰动下,开环系统的转速降落op

n ?与闭环系统的转速降落cl n ?的关系是: 1op

cl n n K ??=+

例题2-3(重要)

在例题2-2中,龙门刨床要求D =20,s ≤5%,已知 K s =30,α= 0.015Vmin/r ,C e =0.2Vmin/r ,采用比例控制闭环调速系统满足上述要求时,比例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应该有多少?

开环系统额定速降为 275/min op n

r ?=, 闭环系统额定速降须为 2.63/min cl n r ?≤,由式(2-48)可得

27511103.62.63op

cl n K n ?=-≥-=?

代入已知参数,则得:

103.646/300.015/0.2p s e K K K C α=≥=?

即只要放大器的放大系数等于或大于46。

反馈控制规律:

①比例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是被调量有静差的控制系统;

②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 服从给定;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环所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③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比例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其稳定条件:

2()m l s s l s T T T T K TT ++<

PI 控制优点:

PI 控制综合了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两种规律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缺点。

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

PI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111()PI p s W s K s

ττ+= 由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取决于误差点与扰动加入点之间的传递函数。

测速方法:M 法测速(高速)、T 法测速(低速)、M/T 法测速

为了解决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起动和堵转时电流过大的问题,系统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

参数计算:

*0

*n n i i d

U U n n U U I ααβ=====

*0n U n n α==

*im

d dm

U I I β==

图3-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

统起动过程的转速和电流波形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1)饱和非线性控制;

(2)转速超调;

(3)准时间最优控制。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n很快地跟随给定电压*

U变化,稳态时可

n

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调节器,则可实现无静差。

(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3)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1)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转速外环的调节过

程中,它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

U

i (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

(2)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4)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跟随性能指标

(1)上升时间r

t (2)超调量σ与峰

时间p t (3)调节时间s

t 2.抗扰性能指标

(1)上升时间max

C ? (2)恢复时间v

t

图3-10 典型Ⅰ

型系统

(a)闭环系统结构

(b)开环对数频率

特性

图3-13 典型Ⅱ型系统

(a)闭环系统结构图 (b)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可逆PWM变化器的控制方式有双极式、单极式、受限单极式等多种。

了解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环流问题(P10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时段: 成绩: 工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 R K R R R Z Z s G 200,1002)(211 212==-=-=- =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3所示。 三、实验内容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1)(2+=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1-3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

①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s G 和2)(1=s G ②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1+= s s G 和1 5.01)(2+=s s G 11)(1+= s s G 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 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自动控制原理B 》试题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1)0 s s+= B. (1)50 s s++= C.(1)10 s s++=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有超调 C.无超调 D.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 A ) A. 0型系统 B. I型系统 C. II型系统 D. III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图1 水温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图解1所示。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浙江大学历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0年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回忆版) 第一题 给出了三个微分方程要求系统的结构图 常规题型解法:根据三个微分方程画出三部分的图最后再拼成一个。以前没有考过类似的题。 第二题 给出了结构图利用方框图化简法求传递函数 常规题型推导要细心 第三题 给出了一个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y(t)=10-12.5exp(-1.5t)sint(wt+57.1')(大概是这个形式,具体数字记得不太清楚) 求超调量峰值时间调整时间 没有考过类似的题型解法:求导令导数等于零解出峰值时间和y(t)最大值 剩下的就好求了 (实际上超调量峰值时间的公式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 第四题 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图有参数求稳态误差小于0.01时参数满足的条件 常规题型利用劳斯判据的题 但要注意:个人觉得先要求出系统稳定时参数要满足的条件再求满足稳态误差的条件最后再把两个条件结合起来 因为在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求稳态误差才有意义 第五题 根轨迹的题 常规题型比较典型的两个极点一个零点的题 第六题 给出了一个开环传递函数分母有参数t1 t2 绘制三种情况下的奶奎斯特图t1>t2 t1=t2 t1

常规题型第一问根据公式 第二问先确定期望的极点这里有个问题,我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没有确定调整时间用什么公式 有的地方用的是3-4间的数比上阻尼比和频率的乘积有的书上个的是一个很大的公式 所以要是调整公式没有用对求得的期望的极点自然有问题答案也就自然有问题了 第三题求调整时间也是这样这是今年试题中的不确定的地方 第三问不可观,且极点都不再要求的极点上所以不存在这样的观测器 十一题 利用利亚普诺夫的题 常规题型比较简单5分 今年的题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有些以往没有考过的内容 建议:认真看化工版的习题集注意每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就如第三题一样,每个同学都对超调量什么的公式很熟悉 但今年却不这么考直接给了时间响应去求,所以同学们要更注重课本浙大考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的

自动控制原理-PID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PID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2010-2011 学年第1 学期 院别: 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名称: PID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教室: 6111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2010 年月日评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利用MATLAB 编程平台进行控制系统复数域和时域仿真的方法; 2、通过仿真实验,学习并掌握应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及根据系统性能选择系统参数的方法; 3、通过仿真实验研究,总结PID 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 (一)实验任务 针对如图所示系统,设计实验及仿真程序,研究在控制器分别采用比例(P )、比例积分(PI )、比例微分(PD )及比例积分微分(PID )控制规律和控制器参数(Kp 、K I 、K D )不同取值时,控制系统根轨迹和阶跃响应的变化,总结PID 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系统根轨迹、系统阶跃响应影响的规律。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 s (Y ) s (R ) 6)(2(1 ++s s ) (s G c 1、比例(P )控制,设计参数Kp 使得系统处于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三种状态,并在根轨迹图上选择三种阻尼情况的Kp 值,同时绘制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 的变化情况。总结比例(P )控制的规律。 2、比例积分(PI )控制,设计参数Kp 、K I 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 和K I 的变化情况。总结比例积分(PI )控制的规律。 3、比例微分(PD )控制,设计参数Kp 、K D 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

东北大学自控原理期末试题(2009A)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题(A )卷答案 一.概念题(10分) (1)简述自动控制的定义。 (2)简述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 解: (1)所谓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5分) (2)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5分) 二.(10分)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s W c 为补偿校正装置,试求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 X s X r c ,并从理论上确定如何设计补偿校正装置)(s W c 可以使系统补偿后的给定误差为零。 图1 控制系统结构图 解: []) ()(1) ()()()()()(2121s W s W s W s W s W s X s X s W c r c B ++= = (5分) 由此得到给定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 ()(1) ()(1)(212s X s W s W s W s W s E r c +-= 如果补偿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 (1 )(2s W s W c = (5分) 即补偿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的倒数,则系统补偿后的误差 0)(=s E 三.(10分)已知某三阶单位负反馈系统具有一个有限零点为-1.5、三个极点分别为6.12.1j ±-和-1.49、且系统传递函数根的形式放大系数为4。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超调量 %σ、调整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m t 。 解: 49.13-=s 与5.11-=z 构成偶极子可相消,故系统可以用主导极点2,1s 构成的低阶系统近似(1分)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典型环节的时域相应 实验地点: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7 年 3 月22 日 指导教师:乔学工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DN-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相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或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比例环节 (P)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K S Ui S Uo =) () ( (3)阶跃响应:) 0()(≥=t K t U O 其中 01/R R K =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 ① 取R0 = 200K ;R1 = 100K 。 ② 取R0 = 200K ;R1 = 200K 。

2.积分环节 (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TS S Ui S Uo 1 )()(= (3)阶跃响应: ) 0(1)(≥= t t T t Uo 其中 C R T 0=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 取R0 = 200K ;C = 1uF 。 ② 取R0 = 200K ;C = 2uF 。

1 Uo 0t Ui(t) Uo(t)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 0.4s 1 Uo 0t Ui(t) Uo(t) 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0.4s 10V 无穷 3.比例积分环节 (P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3)阶跃响应: (4)模拟电路图: (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取 R0 = R1 = 200K;C = 1uF。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②取 R0=R1=200K;C=2uF。 K 1 + U i(S)+ U o(S) + Uo 10V U o(t) 2 U i(t ) 0 0 .2s t Uo 无穷 U o(t) 2 U i(t ) 0 0 .2s t

PID自控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第七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PID控制的特点,控制方式。 (2)理解和掌握连续控制系统的PID控制算法表达式。 (3)了解和掌握用试验箱进行数字PID控制过程。 (4)观察和分析在标PID控制系统中,PID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容 1、数字PID控制 一个控制系统中采用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方式控制,称之为PID控制。数字PID控制器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工业控制,鲁棒性强。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以用如见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PID控制常见的是一种负反馈控制,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自动调节器和被控对象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模拟PID控制框图如下: 输出传递函数形式: ()1 () ()p i d U s D s K K K s E s s ==++ 其中Kp为调节器的比例系数,Ti为调节器的积分常数,Td是调节器的微

分常数。 2、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1)建立模型结构 在工程中遇到的实际对象大多可以表示为带时延的一阶或二价惯性环节,故PID 整定的方法多从这样的系统入手,考虑有时延的单容被控过程,其传递函数为: 0001 ()1 s G s K e T S τ-=? + 这样的有时延的单容被控过程可以用两个惯性环节串联组成的自平衡双容被控过程来近似,本实验采用该方式作为实验被控对象,如图3-127所示。 001211 ()11 G s K T S T S =? ?++ 2)被控对象参数的确认 对于这种用两个惯性环节串联组成的自平衡双容被控过程的被控对象,在工程中普遍采用单位阶跃输入实验辨识的方法确认0T 和τ,以达到转换成有时延的单容被控过程的目的。单位阶跃输入实验辨识的原理方框如图3-127所示。 对于不同的 、 和K 值,得到其单位阶跃输入响应曲线后,由 010()0.3()Y t Y =∞和020()0.7()Y t Y =∞得到1t 和2t ,再利用拉氏反变换公式得到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 四种典型响应 1、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 ,0)(1)(0 ?==?∞ t x f dx x f 其拉氏变换为:) ()()()(1)(s G s f s G s Y s f ===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 ); ,();,(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 ③ ),(T sys impulse Y =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 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PID控制实验报告,DOC

实验二数字PID 控制 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因此连续PID 控制算法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采用离散化方法。在计算机PID 控制中,使用的是数字PID 控制器。 一、位置式PID 控制算法 按模拟PID 控制算法,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 代表连续时间t ,以矩形法数值积分近似代替积分,以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可得离散PID 位置式表达式: 式中,D p d I p i T k k T k k == ,,e 为误差信号(即PID 控制器的输入) ,u 为控制信号(即控制器的输出)。 在仿真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的输出进行限幅。 二、连续系统的数字PID 控制仿真 连续系统的数字PID 控制可实现D/A 及A/D 的功能,符合数字实时控制的真实情况,计算机及DSP 的实时PID 控制都属于这种情况。 1.Ex3设被控对象为一个电机模型传递函数Bs Js s G += 21 )(,式中 J=0.0067,B=0.1。输入信号为)2sin(5.0t π,采用PD 控制,其中5.0,20==d p k k 。采用ODE45方法求解连续被控对象方程。 因为Bs Js s U s Y s G +==21 )()()(,所以u dt dy B dt y d J =+22,另y y y y ==2,1,则?? ???+-==/J)*u ((B/J)y y y y 12221 ,因此连续对象微分方程函数ex3f.m 如下 functiondy=ex3f(t,y,flag,para) u=para; J=0.0067;B=0.1; dy=zeros(2,1); dy(1)=y(2);

一阶二阶自控原理实验报告

成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20311 学号12031019 学生姓名毕森森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实验时间2014.10.28 实验编号29 同组同学无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 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 2. 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S。 三、实验原理 1.一阶系统:系统传递函数为: 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 1所示: 图 1- 1 由图 1-1得 在实验当中始终取R 2= R 1 ,则K=1,T= R 2 C,取时间常数T分别为: 0.25、 0.5、1。 2.二阶系统: 其传递函数为: 令=1弧度/秒,则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根据结构图,建立的二阶系统模拟线路如图1-3所示:

图1-3 取R 2C 1=1 ,R 3C 2 =1,则及ζ取不同的值ζ=0.25 , ζ=0.5 , ζ=1 四、实验设备 HHMN-1电子模拟机一台、PC 机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五、实验步骤 1. 确定已断开电子模拟机的电源,按照实验说明书的条件和要求,根据计算的电阻电容值,搭接模拟线路; 2. 将系统输入端 与D/A1相连,将系统输出端 与A/D1相; 3. 检查线路正确后,模拟机可通电; 4. 双击桌面的“自控原理实验”图标后进入实验软件系统。 5. 在系统菜单中选择“项目”——“典型环节实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阶跃信号幅值选1伏,单击按钮“硬件参数设置”,弹出“典型环节参数设置”对话框,采用默认值即可。 6. 单击“确定”,进行实验。完成后检查实验结果,填表记录实验数据,抓图记录实验曲线。 六、实验结果 1、一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大连理工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卷99-05

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九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10分)试建立图一所示校正环节的动态结构图,并指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正环节。 二、(10分)给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二所示。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 (s R s E 。 三、(10分)请解释对于图三所示的两个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K 值(K>0)使系统稳定。 四、(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K<<0 →∞的根轨迹图。 五、(15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 110)(1() 11.0(+-+s s s s K 1. 试绘制K=1时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的渐近线; 2. 应用Nyguist 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改变K 值是否可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 六、(6分)简单说明PID 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 答: P 作用: I 作用: D 作用: 七、(9分)设有两个非线性系统,它们的非线性部分一样,线性部分分别如下: 1. G(s)= ) 11.0(2 +s s 2. G(s)= ) 1(2 +s s 试问:当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为什么? 八、(10分)给定系统如图四所示。试求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的Z 变换Y(z). 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1.试求状态转移矩阵; 2.为保证系统状态的能观性,a 应取何值? 3.试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观规范形; 4.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大连理工大学二OOO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 一、(20分)(本题仅限于单考生完成,单考生还需在以下各题中选做80分的考题,统考生 不做此题) 1.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判别K 取值时系统稳定。 2.已知某一闭环系统有一对主导极点,由于这对主导极点距离S 平面的虚轴太近,使得系统的阶跃响应较差。试问系统响应较差表现在哪方面?欲改善系统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 二、(10分)试求图一所示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处作用力u(t)为输入,小车位移x(t)为输出。 三、(10分)给定系统的方框图如图二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四、(10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K

PID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PID控制实验 学生姓名:学号: 区队:日期: 学科名称现代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一阶倒立摆的工作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的方法;掌握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 2.通过对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理解和掌握闭环PID控制系统的设 计方法; 3.掌握闭环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中稳定 性、快速性的权衡以及不断通过仿真实验优化控制系统的方法。 实验设备倒立摆实验箱、MATLAB6.5 实验原理PID控制原理分析: 由前面的讨论已知实际系统的物理模型: Kp=30,Ki=0,Kd=0.5 60 122 .6 ) ( 2- = s s G 对于倒立摆系统输出量为摆杆的角度,它的平衡位置为垂直向上的情况。系统控制结构框图如图3-37,图中KD(s)是控制器传递函数,G(s)是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图1 PID控制结构框图 其中s K s K K s KD D I P + + =)( 此次实验只考虑控制摆杆的角度,小车的位置是不受控的,即摆杆角度的单闭环控制,立起摆杆后,会发现小车向一个方向运动直到碰到限位信号。那么要使倒立摆稳定在固定位置,还需要增加对电机位置的闭环控制,这就形成了摆杆角度和电机位置的双闭环控制。立摆后表现为电机在固定位置左右移动控制摆杆不倒。

实验步骤: 1、使用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建立以下控制模型: 图2 PID 控制模块组成 2、按照PID 参数整定方法调整PID 参数,设计PID 控制器。 3、在倒立摆教学实验软件中进行PID 控制器的仿真验证。 实验结果: 1、PID 参数整定: 设置PID 控制器参数,令Kp=1,Ki=0,Kd=0,仿真得到以下图形: 012345678910 00.5 1 1.5 2 2.53 3.5 4 4.5 x 1030时间t/s 摆杆角度Kp=1,Ki=0,Kd=0 从图中看出,曲线发散,控制系统不稳定。令Kp=20,Ki=0,Kd=0,仿真得到以下图形: 0246810 00.5 1 1.5 22.533.5 4 时间t/s 摆杆角度 Kp=20,Ki=0,Kd=0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响应曲线,测定过渡过程时间T s 2、建立二阶系统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的响应曲线,并测定超调量及过渡过程时间T s 四、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 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 由电路图可得,取则K=1,T分别取:0.25, 0.5, 1 T 0.25 0.50 1.00 R2 0.25MΩ0.5M Ω1MΩ C 1μ1μ1μ T S 实测0.7930 1.5160 3.1050 T S 理论0.7473 1.4962 2.9927 阶跃响应曲线图1.1 图1.2 图1.3 误差计算与分析 (1)当T=0.25时,误差==6.12%; (2)当T=0.5时,误差==1.32%; (3)当T=1时,误差==3.58% 误差分析:由于T决定响应参数,而,在实验中R、C的取值上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导线的连接上也存在一些误差以及干扰,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是本实验误差在较小范围内,响应曲线也反映了预期要求,所以本实验基本得到了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结果可看出,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是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特征有T确定,T越小,过度过程进行得越快,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 图1.1 图1.2 图1.3

系统传递函数: 令 二阶系统模拟线路 0.25 0.50 1.00 R4 210.5 C2 111 实测45.8% 16.9% 0.6% 理论44.5% 16.3% 0% T S实测13.9860 5.4895 4.8480 T S理论14.0065 5.3066 4.8243 阶跃响应曲线图2.1 图2.2 图2.3 注:T s理论根据matlab命令[os,ts,tr]=stepspecs(time,output,output(end),5)得出,否则误差较大。 误差计算及分析 1)当ξ=0.2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 2)当ξ=0.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3.7%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 4)当ξ=1时,超调量的绝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6% 误差分析:由于本试验中,用的参量比较多,有R1,R2,R3,R4;C1,C2;在它们的取值的实际调节中不免出现一些误差,误差再累加,导致最终结果出现了比较大的误差,另外,此实验用的导线要多一点,干扰和导线的传到误差也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误差。但是在观察响应曲线方面,这些误差并不影响,这些曲线仍旧体现了它们本身应具有的特点,通过比较它们完全能够了解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不影响预期的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可以看出,当ωn一定时,超调量随着ξ的增加而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时没有了超调;而调节时间随ξ的增大,先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后又增大了。 经理论计算可知,当ξ=0.707时,调节时间最短,而此时的超调量也小于5%,此时的ξ为最佳阻尼比。此实验的ξ分布在0.707两侧,体现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随ξ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2.2 图2.1 图2.3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B 》试题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1)0 s s+= B. (1)50 s s++= C.(1)10 s s++=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A.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有超调 C.无超调 D.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快速性、_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和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4)(22)K s s G s H s s s s s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 稳定性 _准确性 数学模型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0,4,1j --± 增大 积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图1 水温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与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就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就是______________。 3、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就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21 B.1 C.51 D.25 1 2、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高频干扰能力 D.、以上都不就是 4、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就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三、(6分)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画出其信号流图,并求出传递函数()() C S R S 。

西安交大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日期2014 年12月22 日专业班号交报告日期 2014 年 12月27日姓名学号 实验五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设备 1.硬件平台——NI ELVIS 2.软件工具——LabVIEW 二、实验任务 1.使用NI ELVIS可变电源提供的电源能力,驱动直流马达旋转,并通过改变电压改变 其运行速度; 2.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3.通过编程将可变电源所控制的马达和转速计整合在一起,基于计算机实现一个转速自 动控制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任务一:通过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 任务二: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任务三:通过程序自动调整电源电压,从而逼近设定转速

编程思路:PID控制器输入SP为期望转速输出,PV为实际测量得到的电机转速,MV为PID输出控制电压。其中SP由前面板输入;PV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得到;将PID 的输出控制电压接到“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模块的电压输入控制端,控制可变电源产生所需的直流电机控制电压。通过不断地检测马达转速与期望值对比产生偏差,通过PID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达到直流电机转速的负反馈控制。 PID参数:比例增益:0.0023 积分时间:0.010 微分时间:0.006 采样率和待读取采样:采样率:500kS/s 待读取采样:500 启动死区:电机刚上电时,速度为0,脉冲周期测量为0,脉冲频率测量为无限大。通过设定转速的“虚拟下限”解决。本实验电机转速最大为600r/min。故可将其上限值设为600r/min,超过上限时,转速的虚拟下限设为200r/min。 改进:利用LabVIEW中的移位寄存器对转速测量值取滑动平均。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A

绝密★启用前 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级三年制高职《自动控制原理》试题 (本卷共4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共20个空) (1)自动控制装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任何一个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从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4)控制系统常用的数学模型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结构图主要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基本单元。 (6)常用于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根轨迹法。 (7)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 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 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5 10 + 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A.1 B.2 C.5 D.10 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5 2 5 ) ( 2+ + = s s s G,则该系统是()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 ) (,当频率 T 1 = ω时,则相频特性) (ωj G ∠为() A.45° B.-45° C.90° D.-90°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闭环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不是自动控制系统()。 考生须知:1.姓名必须 写在装订线 左侧,写在 其它位置试 卷一律作废 。请先检查 试卷是否缺页,如缺页 请向监考教 师声明。如 不检查不声明,后果由 考生本人负责。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人 题分20 20 20 20 20 总分得分 考场院系班级姓名座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