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

关键词:品牌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品牌形象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产品空前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可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主张寻求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而由李奥·贝纳提出的"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也被大量的模仿与复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认识到,广告必须从原来的寻求产品的独特功能转移到树立产品长远品牌形象上来。于是随着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并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之一。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品牌形象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消费者在产品的品质、价钱、历史等内在因素的引诱、匡助下产生的。产品可以同质化,创意可以被模仿,但是品牌却有着别人难以模仿的个性。通过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品牌形象理论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品牌形象做贡献。大卫·奥格威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早期推广“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就曾说:“我们坚信每一则广告都必须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做贡献,被看成是对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的一部分。”他的意思

是,除了产品所具有的有形特性,产品的无形特性,即支撑着品牌形象的情感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资产。产品的有形特性满足的是消费者具体使用方面的要求,而品牌形象满足的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他相信,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还购买承诺的物质和心理的利益。而后者正需要通过为产品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实现。

同时他也在书中说道,“品牌和品牌的相似点越多,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也就是说,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广告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性重要的多。

第二、品牌形象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针对当时企业力图扩大产品适用范围而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大卫·奥格威在书中说道,“绝大部分厂商不接受他们的品牌的形象有一定局限性的事实。他们希望他们的品牌对人人都适用。他们希望他们的品牌既适合男性也适合女性,既能适合上流社会也适合广大群众。结果他们的产品就什么个性都没有了,成了一种不伦不类不男不女的东西。阉鸡绝不能称雄于鸡的王国。”因此,品牌必须要有自己鲜明而突出的独特个性,特定的品牌必须适用于特定的消费群体,这样厂商才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占有率和利润。就像奥格威在书中说道的那样:“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总体上的个性,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

这里存在一个争议。那就是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关系。奥格威对品牌形象的界定是“·形象指的就是个性。产品就像人一样也有个性。这些个性可以使产品在市场上屹立不倒,也可以使它们站不住脚”。也就是说,奥格威是没有区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他认为品牌形象就等于品牌个性。但有人却认为它们两者之间是需要加以界定的,当代品牌策划大师大卫·E·艾格对此给出了一个界定:“品牌形象是指消费者如何看待品牌,而品牌个性便是指你希望消费者如何看待这个品牌”。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品牌形象对品牌个性具有包容性,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中的软体属性。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赞

同将品牌形象与品牌个性加以区分的。因为品牌形象除了包括品牌个性,它还包括产品功能,物理实质等方面,两者是一个包含关系,而不是相等的概念,所以应当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区分开来。但不管是否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明确的区分开来,两者都有一个共同基点,那就是都是以品牌定位作为塑造的基础。

第三、注重品牌形象的长期性和一致性。大卫·奥格威在书中说,“不论做什么广告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对他们的品牌个性的长期投资。他们向世界推出的是前后一致的品牌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还在不断地成长丰满。”

产品的“品牌形象”建设是具有长期性的。在树立产品形象的过程中,必须高瞻远瞩,甚至有时需要为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牺牲追求短期效益。奥格威在书中说,他认为广告业面临的危机之一就是广告业中流砥柱的包装货物类产品的制造商用打折的办法获取销量,而不是使用广告来建立强有力的品牌。他甚至把“打折促销”视为“毒药”。因为他认为,“削价以及其他类似的求存方法为营销经理们所乐用,但它的效果是短暂的,它还会让你形成坏习惯。经常不断地使用削价促销会降低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在他看来,“靠打折促销建立不起无法摧毁的形象,而只有无法摧毁的长远形象才能使品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他认为那些花在打折销售上的钱是他们花在广告上的钱的两倍的制造商们是正在把他们前辈建立的品牌糟蹋殆尽。他肯定的说:“他们迟早会发现他们无法销售没有人听说过的品牌。品牌是他们继承的谷种,而他们正在把谷种吃掉。”

产品的品牌形象要注重保持一致性。“胡乱更改广告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但是,金光灿灿的奖杯却只颁给对塑造协调一致的形象有远见而且能持之以恒的广告主”,奥格威在书中如是说。他认为,一个厂商要需要让在自己的广告宣传在一段长时间里保持前后协调的风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产品长远的品牌形象最终确立。

同时,奥格威在书中说到,相比将某种廉价货的老面孔焕然一新,他倒更愿意将老牌子推到而换一个新牌子重来。绝大多数认为改变他

们品牌形象是好事的厂家希望的都是去“提高”他们品牌的印象。通常的情况是,他们的产品已经给人一种是廉价推销品的印象。在经济活力匮乏的时期,这种形象倒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经济繁荣,大多数消费者都向更高的社会阶梯迈进的时候,这样的形象却很令人尴尬。因此,相比于提高原有品牌已经形成的“廉价”形象,奥格威更愿意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品牌。这应该也算是奥格威注重品牌形象一致性的另一个表现。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在后来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奥美公司提出了“品牌管家”。品牌管家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企业规划,用以确保所有与品牌相关的活动都反映品牌本身独有的核心价值及精神。简单地说,“品牌管家”意味着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并将之转化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后来,随着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风行,奥美又提出“360度品牌管理”。它强调在“品牌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上实行传播管理,它确保所有的活动都能反映并忠于品牌,以及积极地去管理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这都是品牌形象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做出的调整改变。

除了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还产生了对品牌内涵和外延进行的规范性研究,品牌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美国Grey广告公司提出的“品牌性格哲学”等等。由Ligh和King对品牌内涵和外延进行的规范性研究,深入的追寻了品牌和品牌化的历史渊源,探究了品牌的发展阶段,对当时美国品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由曼弗雷·布鲁恩提出,他认为品牌生命周期是由品牌的创立、稳固、差异化、模仿、分化以及两极分化等6个阶段组成的。随着对品牌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美国Grey广告公司在60年代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促进了“品牌个性理论”逐渐形成。

总的来说,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品牌理论大致分为品牌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和品牌理论的准备阶段。而60年代的美国品牌理论处于整个品牌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并且

被划分为准备阶段中的古典品牌理论阶段。其中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品牌理论中的杰出代表,它在提出后对广告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2〕大卫·E·艾格《品牌资产》

〔3〕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08历21 08022039 曹忆鸣 浅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摘要: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社会运动,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60年代;美国;女权;解放运动 Abstract: the second American women's movement began in the 1960 s,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biggest impact on social movement, which includes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many aspects to the individual, and all aspects of public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60s; the United States; feminist; liberation movement 目录 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 (3) 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4) 三、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 (5) 四、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6) 五、总结 (7)

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 美国的工业化开始于19 世纪初,起飞于内战之后,蓬勃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工业化的进行加快了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妇女的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都得到了重大改变。这些变化都促使她们开始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业化为美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得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得以提高,这又大大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带来的家庭模式和家庭功能的变化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妇女对婚姻和生育的态度发生很大改变。工业化带来的个人独立性的增强以及核心家庭的出现,使妇女的择偶成为一种个体性的行为,爱情和个人喜好代替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成为择偶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独立,使女性改变了婚姻是生存需要的观点,纷纷推迟结婚年龄。随着核心家庭的出现,美国家庭拥有的孩子已经由殖民地时代的7-8 人降至1900 年的平均3.56 人。这期间的人口增长还包括1200 万移民的涌入,这就更加说明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第二,妇女经济独立性的增强使妇女的家庭权利增强。妇女经济独立性的提高使妇女摆脱了对男性经济的依赖,有的甚至要养家糊口,这样妇女家庭生活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家庭权利得到了提升。第三,工业化形成了新的家庭生活观。这一家庭生活观最早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中形成,随后被全社会所认同。由于这一时期城市中产阶级对儿童童年的重视,使母亲在养育孩子上花费更多的精力。由于家庭和工作严重分离,家庭被作为远离外部竞争压力的避风港湾。而妇女被期望集中精力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不再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丈夫和妻子各司其职,妻子主要负责料理家务和抚养孩子,而丈夫则外出工作挣钱养家。这一家庭生活观念到现在还在制约着人们对妇女角色的理解,阻碍了女性在家庭之外对事业的追求,并影响至今。工业化为美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得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得以提高,这又大大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1、民权运动的催化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影响巨大的民权运动发展而来的。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斗争史上一页辉煌的篇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南部黑人就开始全面反抗白人的种族歧视,要求废除种族隔离,保障黑人的公民权利。经过持续的斗争,1964、1965年美国颁布民权法案,宣布消除劳动场所的种族隔离,保护黑人的投票权。此后,种族平等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在民权运动中,黑人妇女堪称是"运动的脊梁",在"追求尊严的斗争中处在风口浪尖上"。①20世纪美国黑人争取公民权利的则成为当代妇女运动的催化剂②。一个受到社会歧视的种族奋起反抗,发出"平等、自由、民主、正义"的呼喊,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年轻女性。 2、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首先,理想、期待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是推动美国年轻女性走上社会运动道路的一个重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 关键词:品牌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品牌形象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产品空前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可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主张寻求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而由李奥·贝纳提出的"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也被大量的模仿与复制。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认识到,广告必须从原来的寻求产品的独特功能转移到树立产品长远品牌形象上来。于是随着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并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之一。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品牌形象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消费者在产品的品质、价钱、历史等内在因素的引诱、匡助下产生的。产品可以同质化,创意可以被模仿,但是品牌却有着别人难以模仿的个性。通过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品牌形象理论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品牌形象做贡献。大卫·奥格威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早期推广“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就曾说:“我们坚信每一则广告都必须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做贡献,被看成是对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的一部分。”他的意思

20世纪60年代服装风格要点

读书笔记 ─关于20世纪60 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 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姓名:李芬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号:14121030130

关键词:年轻风潮、迷你裙、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比基尼、波普艺术、嬉皮士、摇滚风、安德烈库雷热、未来主义、中性服装、伊夫圣洛朗、 20世纪60年代作为服装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多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和不同的服饰风格都得以共存,成衣业兴起并大力迅速发展,几乎主导20世纪后期的服装产业。现在的人们都称这个时期为“成衣时期”。设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Mary Quant推出的迷你裙的出现,是整个时装界的重大革新。 ◆“年轻风潮”─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战 争后的人口急剧发展,于是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出现。再 不用担心物质的缺乏,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至此,由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时尚的引领者 也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和贵妇名媛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嬉 皮士与摇滚风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迷你裙(mini skirt)”─50年代末,Marry Quant 开始进行短裙的实验,这导致了1965年迷你裙的出现。这种 长度在膝盖20厘米上的裙子被称为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标 志。这种裙子在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名模Twiggy、美国第一夫 人杰奎琳。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年纪较大的人们,对于日常生 活中的超短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裙子 对整个时装界、整个社会的女性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Marry Quant Marry Quant和迷你裙 名模Twiggy 名模Twiggy 杰奎琳杰奎琳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 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以清教为本源的传统工业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文化矛盾成为隐伏在繁荣背后导致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层次的原因。 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于美国社会的转型期。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随着工业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庞大的机器世界和自动化程序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惶惑不安。在这个社会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的。能源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工作的性质,技艺被分解为简单的操作步骤。人、材料、市场都是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待遇跟物件没有什么不同。人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奴隶”,从事着机器和自动化程序“命令”下的重复 性操作,无法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精神需求被忽视。物质的高度繁荣无法使机械式工作后满怀压抑感的人们愉悦起来,他们更渴望身心愉快、新奇探险的感觉。60年代的美国人普遍信奉“感觉好,就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等享乐观点,积极追求新的精神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的温床。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几乎全部爆发了出来。黑人要求改变不平等现状,反对种族歧视,民权斗争轰轰烈烈;新“左派”青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青年造反风起云涌;妇女要求打破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理念,女权运动如火如荼……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与此同时,暴力暗杀不断发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都在60年代被暗杀者的子弹夺去生命。 在富裕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这一代人,面对眼前的社会,突然发现繁荣民主的美国并非尽善尽美,它充满了偏见、不平等、甚至腐化和堕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观念突然颠倒了过来,他们追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196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案,美国开始直接投入对越战争。在此后的10年,越南战争问题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新闻媒体对越战的大量报道不断把战场上的情景生动地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越南战争给参战的美军和美国人民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越南战争更是把“婴儿潮”一代人直接拖入战争。60年代,“婴儿潮”一代已开始步入青年,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1967年美国进行征兵制改革,规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将被直接送往越南前线。越南战争引发了学生大规模的反战活动,60年代末,这场学生反战运动把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引向了“反主流文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要进行反抗,拯救美国。“婴儿潮”一代公开彻底地宣告了他们同美国主流文化模式的决裂。他们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沉湎于毒品,提倡“性自由”。他们一面设法逃避兵役,一面高呼“做爱,不要战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二 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东方宗教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摇滚乐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开始叫“节奏与布鲁斯”,当时还完全是黑人自己的音乐。1952年,克利夫兰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雷德为白人观众播出了第一支“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称这种音乐为“摇滚”,这种音乐在那些厌倦了缺乏性感,多愁善感的民谣的青少年中很快流行开来。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

第19卷 第6期Vol.19 No.6 重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2005年6月 Jun.2005 【文化视野】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抗文化初探3 苏红莲1,刘雪玲2 (11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陕西汉中 723003;2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青年对抗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繁荣的经济,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 运动,“越战”和“新左”思想是对抗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嬉皮士文化和积极的青年学生 运动是60年代对抗文化的主要形式。相同的目标,使这两股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起来。他们 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果,成为牵制美国对越战争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 济的衰退和右倾势力的强大,学生运动和嬉皮士文化都走向衰落。 关键词:青年;对抗文化;嬉皮士;学生运动 中图分类号:C912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924(2005)0620114204 Pr i m ary Explora tion on the Confron ti n g Culture of Am er ican Y outh i n1960s S U Hong2lian1,L I U Xue2ling2, (11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 m ent,Shaanxi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nzhong723003,China; 21English School,Shanghai I nternati onal Study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na) Abstract:Youth confr onting culture is a character of American s ociety in1960s.The p ri m ary fact ors f or the appearing of confr onting culture involves p r os per ous economy,the intense black civil right movement,the V ietnam W ar and the Ne w Left thought.The main f or m s of the confr onting culture of1960s are the negative hi ppy culture and the positive young student movement.W ith the same target,the t w o powers united when necessary,made achieve ment with their ef2 forts and became the main restraining f orce in America launching war against V ietna m.However,with the econom ic re2 cessi on and the m ightiness of R ight opportunist tendencies in the late of1960s and early1970s,the student move ment and hi ppy culture faded. Key words:youth;confr onting culture;hi ppy;student move ment 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青年文化特别繁荣的时期。美、英、法、德等国的青年遥相呼应,在艺术表现方式、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方面对抗本国的主流传统价值观。美国则是60年代青年对抗文化的“精神家园”。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和东部的纽约,前卫艺术家推动着艺术往流行、通俗方面迈进;嬉皮士追求自我的行为风格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时尚;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青年学生运动也在60年代如火如荼。激进的学生组织组建自己的民主组织S DS,借鉴黑人民权运动的静坐、绝食等方式反对学校的冷漠管理、社会不公、技术化社会对大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破坏等。“越战”则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 随着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衰退,黑人民权法的通过以及通俗艺术被吸纳进主流艺术范畴,对抗文化逐渐衰弱。60年代末,70年代初学生运动首先退出这一波澜壮阔的青年对抗潮流,接着嬉皮士文化也在过度的毒品和性的放纵中走向衰落。 3收稿日期:2004212222,修回日期:2005206222 作者简介:苏红莲(19782),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讲解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 学院名称: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世界历史 学生姓名:苏芳芳 学号: 201100350123 指导教师:孙琇 2015 年5 月11 日

论文(设 计) 题 目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简析 选题时间 完 成时间 论文 (设计) 字数 关键词 美国学生运动、消费观念、婴儿潮、麦卡锡主义、激进主义传统、垮掉的一代、越南战争 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和实践意义: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而美国的大学生运动作为典型,更能体现那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时代特色。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研究试图全面介绍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爆发的原因,使读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状况,更直观容易地理解和认识美国的学生运动,有利于增强的历史思维以及理解、分析史实的能力。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二战后,美国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消费主义的迅猛扩张使美国社会逐渐从传统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激烈地冲击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政治方面“麦卡锡主义”将整个社会置于红色恐怖阴霾之下;原子时代美苏之间剑拔弩张的冷战对抗以及越南战争,使美国民众处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之下;美利坚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反叛传统为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大学生对自由、正义的渴求使得美国的学生运动变得更加义无反顾;而国外,米德的“代沟理论”认为60、70年代反战争、反歧视的学生运动证明“代沟”因素是美国学运爆发的重要因素。 创新:本文力图结合前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美国学生运动爆发的原因;而且突出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因素;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能切身地体会美国学生的那种激情和正义感,这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附:论文(设 计) 本人签名:年月日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在影片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将看到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发现今天的美国已大相径庭。美国的影剧院如小说《最后一场电影》所隐射的那样,曾一度消退,小说表现的是美国50年代初的小镇生活状态,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与开拓的时代精神,于20世纪70年代初改编成同名电影。当时,电视的出现曾影响电影业的发展,而传统价值理念亦一度成为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桎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在经历了低迷踯躅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一、创新前行的60年代 跨入6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迅猛发展,新思想、新政策冲击文化行业,美国影视随之跨入创新前行的轨道。影视艺术的蓬勃兴起归功于当时的欧洲导演,其执导的片子吸引了大量影迷。欧洲导演没有美国国内导演的顾虑,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创作美国电影艺术家可能有意回避的敏感问题,而这类国外的影片也给美国本土的影视创作带来了生机。当时,其他国家的影片吸引着日益增长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文化人,新鲜信息开始大量涌入,人们不再一味囿于渐趋古板老套的好莱坞题材,逐渐开始走出日渐低劣的电视节目。 60年代的美国政治也经历着很大变化,一批电影新人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着手深入研究。当时的美国电影日渐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并影响到美国的文化生活。以1963年的影片为例,这一年搬上荧屏的有《奇爱博士》。该片明显反映出美国新一代导演们正努力迎合观众的口味,由于欧洲导演的影片影响,观众亦变得愈加挑剔。库布里克逐渐成为影视业的重要人物,他在20世纪后半叶执导的影片不仅在拍摄技术上有所创新,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提出了诸多有趣的问题。 《奇爱博士》拍摄于冷战期间。面对世界的“疯狂”局面,库布里克编排出这样一部纯粹的闹剧。影片并不回避当时的社会问题: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抗争、军队在美国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核战争威胁。影片的放映触动了观众,人们开始质疑这个社会是否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研制出的最具破坏力的毁灭性武器就掌握在两个有这种毁灭意识的超级大国手中。片中人物极其怪 诞,却又无一不是真实的反映。影片中的美军官员因个人婚恋屡屡受挫而疯狂筹划着美国与前苏联间的一场核战争,而当时美国许多民众正几近歇斯底里地担心着饮用水的安全,整个美国都笼罩在冷战的气氛中,到处宣扬“宁死勿红”的标语口号。 美国的政治、军事弥漫于整部影片,构成其中大部分滑稽表演的焦点。影片一开始出场的两架战机呈现于观众面前的影像是一台战机对另一台战机进行的燃料补给,可谓影片试图展示的第一类奇异之爱。为增强这一怪诞场景,战争道具侵入了人类机体,影片配乐则响起浪漫温柔的“试着温柔点”, 这里所呈现的其实是一幅色情画面,而这一色情场景中的主角正是库布里克所厌恶的先进武器。库布里克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滑稽、荒诞的画面,向我们揭示着他的作品主题——热衷于使用核武器的狂人和淫秽之间的必然联系。观众都清楚地知道,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博弈对抗结局将会是因核武器而引发的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两方的政治领导均无意商榷以停止这一具杀伤性的核武器对抗。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和前苏联已开始怀疑自己国家将会很快进入核武器交换时期。影片便产生于这段历史背景。 影片主角是一位优秀的英国喜剧演员彼得·塞勒斯。塞勒斯在剧中扮演美国总统,又扮演一名英国军官,该军官被派往向前苏联发起核战争的那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处。他还充当剧名角色“奇爱博士”,一名前纳粹研究人员,为美国的高级指挥部献策。塞勒斯扮演的总统形象影射约翰·肯尼迪的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一个极其严肃刻板的人物,处理任何灾难都毫无表情。而塞勒斯则将这么一个无任何生气、枯燥冷漠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令人捧腹。作为一名英国军官,他得应对美国的那个战争狂,这一狂人总感觉“共党”已经在颠覆美国。而作为奇爱博士,他亦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引导美国在早期空间战中取得战绩的奇才乃是一名德国科学家韦尔纳·冯·布朗,而塞勒斯扮演的奇爱博士会使很多观众联想起这一人物。与影片中的奇爱博士相同,冯·布朗是名纳粹。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他曾研制出火箭轰炸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 ■ 钟 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 广州 510665) ※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2009-2010)。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二十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影片,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影片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特点以及美国电影业的发展变化。期间电影反映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时代特征,并折射出我们今天的社会。对过去一段时光的追溯使我们得以对今天做一比较并加以反思。[关键词] 美国电影;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学术论坛

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是思想文化转型的探针 ——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1968年5 月的巴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危机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其现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社会运动。上百万的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在国际事务和社会生活中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当时法国思想界的巨擘萨特和福柯,不仅以自己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思想引导学生,还身体力行地走在运动的前列。这场为期约10 年的学生运动来势汹涌,几乎席卷所有西方国家,但又倏然消逝,整个世界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无独有偶,远在东方的中国此时也经历了将近十年的运动,学生在其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美国“迷惘一代”的文艺思潮对中国八九十年代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崔健的《一无所有》可以与美国作家克鲁亚克在《在路上》中的一句名言相呼应:“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这也是那个“以梦为马”、“白衣飘飘”80年代的精神实质) 究竟是什么使得60年代的西方中产阶级学生集体反叛社会,为何又群体回归社会主流?持续多年的学生运动本质是什么?这场学生运动为什么样的思想所指引?它给后来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和印记?研读历史,照耀未来;研究西方,反思东方。 清教伦理与世俗精神的冲突。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早期,社会的常态是资金与物质的普遍匮乏,资本的原始积累虽充满着血腥与掠夺,但是精打细算、谨慎持家、能吃苦、敢于背井离乡基本上是整个商业社会初期崇尚的精神。一战和二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催生了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从而使社会获得了

前所未有的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战后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与物质诱惑,生产大于消费,投资多于购买,使得强调花销、赞美富足、讲究实惠、注重感官和心理满足的享乐主义,“笑贫不笑娼”被“去道德化”,堂而皇之地获得伦理上的合理性,甚至是必要性。这种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使得年轻人,一方面贪图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感受着无处不在的压抑和束缚,乃至思想的混乱。而学生运动正是两者冲突的发泄口。 本质上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把人性从神性中解脱出来,塑造了伟大的人文精神。但是,随着日益丰裕的物质把感情和欲望、独立思考和判断挤压到小小的角落,“理性”君临天下,成为新的“上帝”。所以,学生们怀着革命嘉年华的喜庆和从未有过的解放感,抱着彻底颠覆现存社会秩序的决心,举着象征革命的红旗和代表无政府主义的黑旗,穿着奇装异服,占领校园,走上街头,向前来阻止的警察的枪口插花。巴黎的学生们甚至模仿巴黎公社的作战方式,高唱国际歌,用石头、广告板搭起不堪一击的街垒,制造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氛围。其实质并不是要推翻政府,而是对文化的否定之否定,它要实现的是人性的第二次解放。所以,当五月风暴骤起时,当时的法国总理蓬皮杜就意识到,“受到冲击的不是政府,不是制度,甚至也不是法国,受到冲击的是我们自己的文明”。当年的学生领袖,现在欧洲议会的绿党议员科恩〃邦迪也认为,“这场运动想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政府”。 点燃学生运动的思想火焰是当时流行的社会批判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古巴格瓦拉的游击战思想,中国的毛泽东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背景。

反主流文化 二十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喧闹不安,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少数种族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美国社会舞台上的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激烈的社会动荡令得激进的青年人们产生和传统对抗的情绪,对现有体制和生活状态的疑虑,反抗主流文化成为他们运动的目标。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从爵士乐中演化出了摇滚乐,相应的,当好莱坞黄金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当时,一批年轻导演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反映与旧的生活观念相冲突的年轻一代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强烈"反文化"色彩。他们传承了好莱坞传统的明星制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又在体制内进行了大胆新奇的尝试,赋予电影更具现实感的内容,并在其中发展了各种电影类型的表现手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称为"新好莱坞电影",将已经死气沉沉的好莱坞拖出了泥泞,再度令它充满了新锐的光芒。 大家都知道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是以一部电影为标志的,它就是伟大的《邦尼和克莱德》。从人物的设置和事情发展的线索上来看,这是一部典型的融合了公路片的强盗类型影片。在不同时期的强盗片中,导演们都赋予了主人公以不同的道德准则和形象的反面程度,而到了阿瑟·佩恩手中,对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这一对雌雄大盗的传

奇生涯,却采用了一种喜剧式的风格,对好莱坞传统强盗片的神话进行了反讽。一个经济萧条、价值观念混乱的年代,上层虚伪堕落,下层受侮辱受损害。逃避正统文化的压迫,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黑社会,一条是温柔乡。在这样的世界,以前者为形式,克莱德选择以持枪抢劫的形式作为自己活着的方式,这既是他的生产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抢劫既是手段,本身也是目的。 新好莱坞的创作体现为走入体制内去寻求自身,它附着在体制之中,却是旧瓶装新酒,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局。(《邦妮和克莱德》借用了传统强盗片的模式,却改制了原模式,打破了案发、反复追逐、大结局的三段式情节,产生了新的对原模式具有针对性的文本。以邦妮和克莱德这两个反道德化的人物替代了传统强盗片中道德化的人 物定位,通过冗长平缓、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物的生活、行为细节以及生存和心理状态,流露出对这两个人物的深切同情,将犯罪的原因归咎于社会和家庭对于青年人的忽视和残害。影片结尾处被电影史反复称颂的枪林弹雨的洗礼将这一悲剧升华了,它道出的事实是政府、法庭和警察对两个鲜活生命的屠戮。——这些可以删,也可以保留)而克莱德这个人物以"性无能"的形象反复出现在影片的几个段落中,他没有象传统强盗片中匪徒因为过剩的里比多所导致的滥杀无辜,没有凶狠残酷的表情,有

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到80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理 论及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管理心理学学科形成的基础。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 的学科,到80年代逐步分化,至今其重点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贯的核心问题,也有一些 热点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现在,管理心理学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对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和实际应用,应首先掌握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和 模型。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泰勒 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 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 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一、管理心理学的早期研究 管理心理学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在工商业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生 产效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它 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缓解早期工业社会劳资关系的矛盾。在早期的工业 社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是资方的目标,而改善工作条件以及提高工资福利待 遇是劳方的要求。资方追求效益,劳方期待公平,满足生活和人性方面的需求。劳资 矛盾的加剧,比如,引发的大规模罢工、关闭工厂甚至流血冲突等,会使得劳资双方

两败俱伤。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特别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劳资矛盾非常突出。解决劳资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资双方不应为争夺少得可怜的一小块利益而喋喋不休,而应设法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出和利润,提高工资和改善条件。只有这样,劳资双方的日子都好过。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满足军需物质生产的需要。当时交战各国的男性青壮年大量应征入伍。工厂由于缺乏熟练工人,除雇佣大量妇女外,还不得不采取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等办法来增加生产。但延长劳动时间,增加了工人的疲劳度,因而还是达不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这就引起了对疲劳的研究。如英国就专门设立了疲劳研究所。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 W. Taylor,1856—1915)最早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工人的工作效率问题。他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对工人实行严格管理,并用记件奖励工资激励工人努力生产。他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Taylor,1964),工人按他设计的工具和操作方法进行劳动,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1863—1916)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心理学之父”,首次在英国伦敦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为《心理学和工业效率》(Münsterberg,1913)一书中,芒斯特伯格明确提出,他的目标在于去发现:(1)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最适合;(2)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个人的工作中获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产出;(3)企业如何去影响工人,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好的结果。 芒斯特伯格的著作得到莉莲·吉尔布里斯(L. M. Gilbreth,1878—1972)创新思想的补充。在1914年出版的《管理心理学》(Gilbert,1980)一书中,吉尔布里斯就想把早期的心理学概念应用到科学管理实践中去。她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她强调,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并且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工人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工人的关心不够。她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力图把早期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把心理学应用到管理方面的另一位重要的早期管理心理学家是沃尔特·斯科特(W. D. Scott,1869—1955),他于1900年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写过许多关于把心理学概念应用于广告和市场销售方面的书(Scott,1908),还写了一些关于有效地选拔人才等人事管理实务方面的著作(Scott,196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兵员选拔上的需要也推动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各交战国为了有效地使用兵员资源,需要对应征入伍的大量兵员进行甄别和选拔。这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的人员测评研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有很多心理学家被征召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改革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改革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教育改革,本文从分析教育凭证制度、公立教育私人管理化、特许学校、契约学校着手,研究美国基础教育市场化的积极影响及局限,并重点论述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学校,市场化,教育券,契约学校,特许学校,公立教育私人管理化 一、学校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券的实施 教育券计划(educational voucher plan),通常又译作教育凭证计划、教育券、学券计划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建公立学校、实施学校选择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所谓凭证(vo ucher),就是政府发给学生家长的代表一定数额教育经费的证券,并用此来选择学校。 20世纪60、70年代,在加利弗里亚洲的小石头城(Alum Rock)最早出现凭单择校的实验开始,到2004年美国发行“联邦教育券”。目前教育券计划已经成为美国学校选择计划中争议最大的改革方案。2002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俄亥俄州的学券资助计划与政教分离的原则不相违背,学券制立法因此在联邦政府层次得到了加强。在沃尔密基、克里夫兰,公共教育财政可以直接对私立学校进行教育券投资。但在州一级政府,学券制立法在许多地方还争议很大。从事实上来看,相对庞大的公立学校系统,教育券无论是从实施的范围、参与学校、资助人数还是资助数目来看,资助面还比较小,即便是在密尔沃基等公私立学校全部开放的学校也不过如此。至2004年,全美只有3. 2万左右用公款资助上私立学校的学券(部分或全部由税收支持);“但是2005年,几乎所有学券制度都面临被取消的威胁。根据一个名为‘正义协会’( institute for justice)的支持择校的团体统计, 2005年4 840万学生进入美国公立学校就读公立学校,只有38 342名学生涉及利用学券择校,这大约只比1991年增加了341,只占所有学生的0. 08%”。 教育券给父母消费者以最广泛的选择自由,提倡建立教育券计划的人士这样对父母 说:“你关心你的孩子,并且比学区官员更了解他们。所以我们给你一页纸,即教育券。你们可以将其拿到你所选择的学校,这所学校不一定是学区最初为你孩子指定的学校。学校从选择该校的每一位学生那里收取一张教育券,然后将其上交换成实际的美元来办学。你的任务就是做出你认为对你孩子最好的那种选择。” 教育券计划的设计者和提倡者指出,在一个纯粹的选择制度中,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就像所有的部门商店都是公共商店一样,而教育券制度将在美国的学校中产生巨大的受竞争趋势的创造性。教师和管理者将携起手来,共同实施对学生和父母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独特的教育计划。教育机构将会像美国其他事业一样,争着生产尽可能最好的产品(学生)。那些

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若干特点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若干特点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 学生运动;造反;20 世纪60 年代 [摘要] 20 世纪60 年代在西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它有力地冲击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和教育制度。这次新型的群众运动是在世界体系和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西方社会的重大事件,具有不同于以往革命群众的若干特点。 20 世纪60 年代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此伏彼起的学生造反运动,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历史上前所未闻,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左翼运动的高峰。这次学生运动对于资本主义文化和教育制度,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对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作了尖锐的批判,震动了西方社会。它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流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各国,以1968 年为中心的这场西方学生运动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不同的政治派别对它作出了迥然不同的评价。密特朗认为,“五月事件”不可能导致一次革命“, 环境还没有帮助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走到一

起来”[1 ] (p70) 。雷吉斯·德布雷认为:“1968 年5 月是新资产阶级社会的摇篮。”[2 ]格卢克斯曼评论说:“‘五月运动’揭示了一种全国范围的危机折磨着法兰西:它不是革命本身,而是一种使它成为可能的形势。”“‘五月运动’通过暴力和言辞在两个方面唤醒了社会。”[3 ]霍布斯鲍姆称:“60 年代末学生的反抗运动,是旧式世界革命的最后欢呼。”[4 ] (p665) 而沃勒斯坦则高度评价说,1968 年是世界体系内发生的一场革命,它“是我们现代世界体系历史上最伟大的形成性的事件, 是一 种我们称之为分水岭的事件”[5 ] (p65) 。哈贝尔马斯则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原则的 造反。”[6 ] (p21) 国外研究60 年代学生运动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晚近 我和一位在德国的朋友稍加收罗,就找到了一百七八十种参考书。实际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恐怕不下于此数目的数倍。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却很少有认真的研究著作。原因是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政治和学术走向影响到学者的视野。一代中国学人将注意力倾注于呼唤政治改革和改良,对西方世界的兴趣转到资产阶级主流社会,对西方思潮的介绍则偏重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而对左翼思潮和左派运动的关注锐减。本文基于对法国、美国、联邦德国和英国60 年代学生运动的研究,对这次运动的若干形态特点作一探讨,藉以说明这次运动的特殊历史地位。

20世纪60年代美国背景。

反主流文化/社会革命、反战运动、女性主义的崛起、西班牙裔和奇卡诺运动、新左派、犯罪、太空探索,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状况的关键词。 其中反“主流文化运动”和“犯罪”与我们今天所评析的电影紧密相关。[关键词]60年代;婴儿潮;反主流文化 二十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喧闹不安,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少数种族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美国社会舞台上的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激烈的社会动荡令得激进的青年人们产生和传统对抗的情绪,对现有体制和生活状态的疑虑,反抗主流文化成为他们运动的目标。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从爵士乐中演化出了摇滚乐,相应的,当好莱坞黄金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当时,一批年轻导演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反映与旧的生活观念相冲突的年轻一代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强烈"反文化"色彩。他们传承了好莱坞传统的明星制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又在体制内进行了大胆新奇的尝试,赋予电影更具现实感的内容,并在其中发展了各种电影类型的表现手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称为"新好莱坞电影",将已经死气沉沉的好莱坞拖出了泥泞,再度令它充满了新锐的光芒。 大家都知道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是以一部电影为标志的,它就是伟大的《邦尼和克莱德》。 从人物的设置和事情发展的线索上来看,这是一部典型的融合了公路片的强盗类型影片。在不同时期的强盗片中,导演们都赋予了主人公以不同的道德准则和形象的反面程度,而到了阿瑟·佩恩手中,对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这一对雌雄大盗的传奇生涯,却采用了一种喜剧式的风格,对好莱坞传统强盗片的神话进行了反讽。一个经济萧条、价值观念混乱的年代,上层虚伪堕落,下层受侮辱受损害。逃避正统文化的压迫,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黑社会,一条是温柔乡。在这样的世界,以前者为形式,克莱德选择以持枪抢劫的形式作为自己活着的方式,这既是他的生产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方式,抢劫既是手段,本身也是目的。 新好莱坞的创作体现为走入体制内去寻求自身,它附着在体制之中,却是旧瓶装新酒,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局。(《邦妮和克莱德》借用了传统强盗片的模式,却改制了原模式,打破了案发、反复追逐、大结局的三段式情节,产生了新的对原模式具有针对性的文本。以邦妮和克莱德这两个反道德化的人物替代了传统强盗片中道德化的人物定位,通过冗长平缓、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物的生活、行为细节以及生存和心理状态,流露出对这两个人物的深切同情,将犯罪的原因归咎于社会和家庭对于青年人的忽视和残害。影片结尾处被电影史反复称颂的枪林弹雨的洗礼将这一悲剧升华了,它道出的事实是政府、法庭和警察对两个鲜活生命的屠戮。——这些可以删,也可以保留)而克莱德这个人物以"性无能"的形象反复出现在影片的几个段落中,他没有象传统强盗片中匪徒因为过剩的里比多所导致的滥杀无辜,没有凶狠残酷的表情,有的只是在邦妮面前的软弱。故事中社会大萧条带来的是经济贫乏而拍摄电影的六十年代所面临的是精神层面的困扰,克莱德的形象喻意着的是社会的性无能。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过度放任自由,性自由泛滥的讽刺。由此也是对传统强盗片对于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