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

殊句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

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

②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

③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

(2)宾语前置

①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许之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曰:……

⑤敢以(之)烦执事

⑥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⑦(秦伯)与郑人盟

《荆轲刺秦王》

1、判断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⑤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 宾客)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3)宾语前置

①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4)主谓倒装

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4、省略句

(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

(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0)又前而为(之)歌曰(省略宾语)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4)比(于)诸侯之列

(15)皆陈(于)殿下

(16)而(按)秦法……

《鸿门宴》

1、判断句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

(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此亡秦之续耳(……)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贪于财货(应“于财货贪”)

②具告以事(应“以事具告”)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以沛公言具”)

④长于臣(应“于臣长”)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于此得复见将军”)

(2)宾词前置

①籍何以至此(应“以何”)

②大王来何操(应“操何”)

③沛公安在(应“在安”)

④客何为者(应“为何”)

(3)被动句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4)省略句

①为(吾)击破沛公军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③毋从(之)俱死也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⑤则与(之)一生彘肩

⑥竖子不足与(之)谋!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⑧加彘肩(于盾)上

⑨沛公军(于)霸上

⑩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⑾卫士仆(于)地

⑿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⒀毋从(其)俱死也

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

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游褒禅山记》

1.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寡人之于国也》

1.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岁也。

2.倒装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

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3.省略句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劝学》

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蓝”,表示动作“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形容词“利…‘强”分别作“爪牙”“筋骨”的定语)

《过秦论》

(一)省略句

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

2、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3、威振(于)四海

4、倔起(于)阡陌之中

5、身死(于)人手

6、委命(于)下吏

(二)状语后置句

1、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三)宾语前置句

1、陈利兵而谁何。

2、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判断句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为天下笑者,何也?

《师说》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归去来兮辞》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

(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