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_佛性论_显体分_的佛性哲学思想浅析_赵楠楠

_佛性论_显体分_的佛性哲学思想浅析_赵楠楠

理论界

2009.4□赵楠楠

《佛性论(显体分)》

的佛性哲学思想浅析

佛性,是如来藏系统的重要观念,说一切众生

都有清静的本性。而这清静本性通常叫如来藏或佛

性。同时佛性的意义、普遍性(

是否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成佛的实践过程等也是中土佛教自古以来给与大量探讨的问题。《佛性论》作为专门论述佛性思想的论集,在学理的展开中体现着其重要意义。

同时要指出的是,佛性思想同其他宗教学说甚至一切社会意识一样都经历了自身的历史过程。佛性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佛教小乘时期,成佛者仅限释迦一人,其他人根本不具佛性。直到中期大乘佛教佛性思想才得以孕育完成和明确化。

大乘佛教中期的经典一般分为三个系统,一为如来藏系统,如《如来藏经》、《大般涅盘经》等,如来藏经典出现之后,佛性思想有了长足的发展;二为阿赖耶识思想系统,如《解深密经》等。瑜伽唯识学派为了摆脱“神我”色彩,依据这些经典巧妙的用种子和依转来说明佛性以及众生能否成佛、如何成佛的问题;三为把前两者思想系统统一起来的《楞伽经》,此经明确提出了“阿赖耶识名如来藏”。这些经典在佛学思想阐述和论证的过程中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更甚于对信仰实践的强调,因此,在这些经典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著作,如《宝性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如来藏系的《佛性论》更是糅合了如来藏学与瑜伽唯识学。清楚了《佛性论》在佛性说理论

发展传承中的位置,更容易发现和理解《

佛性论》里佛性哲学思想的特色之处。本文以《佛性论》中〈显体分〉为中心,试图阐释该论的佛性说思想的

研究方法和理论本身的特点。

一、《佛性论》研究方法之特点

《佛性论》详细地解说了《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第三品的佛性论思想,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了论证这一主张,该论结构清醒、系统,由缘起分、破执分(三品)、显体分(三品)、辨相分(十品)等四分十六品组成。四分和分中各品层层推进,体现了密切的逻辑性。其中的理论研究方法仍有很大的借鉴之用。

1.破立双融

宗教思想大多已肯定语言表达较多,肯定一个超越的实体性的存在。但印度佛教的涅盘和成佛说却有其特殊的论理旨趣,它否认本体和实体,其成佛的根据与灵魂、神明这样的主体相距甚远。甚至原始佛教缘起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用以反对传统婆罗门教的“大梵本体”思想,释迦牟尼自身对诸如世界的本原、本体等并不敢兴趣而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性问题在佛教之出并没有出现。北周道安说到“佛法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饵以养生”,空与解脱才是佛性立论之终极指向。但有趣的是,随着佛教理论自身的发展,为了解决诸如转世主体为何这样的问题,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又不得不融入进来。而“佛性我”、“如来藏”、“真如”这样明显带有主体性的佛性学说更成为佛教思想的主要议题和基础。这是佛教论理自身潜存的矛盾,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佛学都试图给与自己的解释。《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佛性论》作为专门论述佛性思想的论集,糅合了如来藏思想和瑜伽唯实学思想,在论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主张的过程中展现了“破立双融”

、“兼容圆润”的哲学思辨方式和动态的、中道的观照佛性说的理论特点。其〈显体分〉是《佛性论》正面肯定理论的重点部分,因此,文本以《佛性论》中〈显体分〉为中心对其佛性说加以分析。

关键词:《佛性论》;佛性说;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09)04-0131-03

【哲学百家】

131

性论》的作者同样面对着“佛性常被误解成有神我色彩的实体性存在”这样的问题。该论作者因此不先论述佛性“是”什么,而先澄清佛性“不是”什么,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正确的佛性意义,先破而后立。《佛性论》在〈缘起分〉里首先提出“佛何因缘说于佛性”这个问题,为佛性说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找到根据。为众生去五种过失、生五种功德后,而册证“人法二空而显真如”的佛性。

接着,《佛性论》在〈破执分〉里开始了其“破”的过程,把对佛性错误或偏执的理解破除,才能现佛性之真意。对小乘之分别部、昙萨婆多部的佛性、外道靳世师学派以及僧学派的一切法皆有自性的偏执,乃至大乘空宗真、俗二谛学说一一加以批判。对各学派加以批判的同时,《佛性论》的作者边破边立,对各派学说相互扬益、相互贯通。例如在批判外道执有的过程中,就广引《中论》等中观空宗思想,提出一切法无自性。这是局部的使用破立双融之方法。之后的〈显体分〉和〈辨相分〉是作者正面的阐发观点,是“立”的过程,其理论内容是本文要在下面具体的分析。破立双融是在论述哲学思想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表达高度抽象的概念时,仅从正面下定义往往是难以表达清楚或是容易出现偏差的,所以首先在反面否定的表达“其”不是“什么”,一一排除后渐渐剥开“其”本义,不失为理论研究的蹊径。《道德经》在表达其“道”是也常常使用否定的方法,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要理解此“道”此“名”首先要知道不能在通常的意义上理解。“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样的表述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当然如果单纯使用否定来表述概念显然是不足够的,理论的原创性仍要在肯定的方法中确立。

2.兼容圆润

正如前面分析到的《佛性论》在佛性思想发展进程中特殊位置,给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佛性论》的作者也采用了兼容各家学说的研究方法,并有机的让各种学说圆润。这种理论走向可以说是作者的明智选择,还不如说是理论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佛性论》以如来藏佛性思想为主体,同时又广泛吸收了其他大乘佛教,特别是瑜伽唯识学的很多思想和方法。它参照《瑜伽师第论·菩萨地》的“三持说”,立三因佛性:应得因、加行因、圆满因。更引入三自性、三无性、转依等概念,以会通佛性的意义和实现。但此论却不取《瑜

伽论》的种子说,改种子为真如。这种圆润不仅是向上的继承,甚至是向下的启示,从学理上有学者认为《佛性论》直接提示了《大乘起信论》这样的经典。《大乘起信论》体、相、用来组织佛性学说,以“本觉”和“始觉”来调和“佛性当现”之争等等,都可以在《佛性论》找到端倪。

二、《佛性论〈显体分〉》中佛性说之特点

《佛性论》从“体”和“相”两方面来解释为何“终生悉有佛性”?佛性为何?如果成佛?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显体分〉阐明佛性的“体性”,〈辩相分〉则著重在佛性的特相,如佛性的性质、作用、功德等问题。而本文单从〈显体分〉来研究《佛性论》是把重点放在本体的层面上,或是重在解读其哲学思想。同时,佛性之相皆可以从佛性之体引发出来,只其“体”而“相”自然而显。

1.理论背景:“一性皆成”说与“五性各别”说

要认识《佛性论》佛性学说的特点,了解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必须的,了解它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分析出它的解决方法的优劣。大乘佛性提倡慈悲精神,以拯救众生为目的,由此产生实践慈悲行。大乘佛教“起初以观察人生和宇宙的一切现象为重点,全面地确立‘空’的思想,后来又在这种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把‘空’作为主体方面的问题,转而着重探究众生心的现象与本质,尤其是心与佛的关系问题。由此形成了两种理论方向、两种新思潮”,这种两种理论方向在佛性论上表现为:“如来藏”的心本净的“一性皆成”和在倾向于心本的阿赖耶识说基础上形成的“五性各别”说。“一性皆成”说把佛性说成“法性”、“省义空”,把佛性看作是包括众生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又把了解空性的智慧也纳入佛性意义之中。并且“一阐提”也并非决不能成佛,因为佛性是超越内外、有漏无漏、常无常的,是不断的,“一阐提”断“善根”也是相对的,是可以复得的。而“五性各别”说认为有五种种性,明确主张“一阐提”属“无出世功德种性”即此类众生用不具三乘无漏功德种性,更不能成佛。“一性皆成”要更圆满的回答在现象界为什么有人无法成佛,同时“五性各别”说把一部分人拒之佛门之外,显然与大乘精神不完全符合的。所以《佛性论》在试图调和这两者时也形成起佛性说的特色之处。这就是本文下面也谈到了《佛性论》<显体分>中体现出来的动态的佛性观和中道的佛性观。

【哲学百家】

132

理论界2009.4

2.动态“观”佛性

〈显体分〉以“三因”、“三性”和“如来藏”三方面来解释佛性之体。三因佛性为:一为应得因,二为加行因,三为圆满因。〈显体分〉里解释道:“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称应得。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道品、十地、十波罗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後法身,是名加行因。圆满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圆满及果圆满。”“人法二空”,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本体,也就是“法性”“真如”,是遍布于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也就是说,“应得因”是本有,通过一切事物实相“空性”所显现的真实本体,是超越主客、能所二元存在的真如境界。“加行因”即是菩提心,到此导出一切成佛之道所须的修行法门,层层增“加”修行。最后“圆满因”又分为“因圆满”和“果圆满”。

这样的分类都着重于从因与果两方面论述,并把佛性看成为动态的修持、显现的过程,强调要认识佛性,不断修行,以使佛性逐步显现,从而成就佛身。“因得因”是本有的,但不是即成的,具有潜在的激励作用,能引发菩提心而加行至得圆满果。这样一方面肯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能成佛,但成佛要依靠层层修行。最后成佛所得之果又和应得因之真如为一的,本质无差。

这种动态佛性的思想在〈显体分〉中还有很多表现。“应得因”本身又具有三种佛性:“住自性性”、“引出性”、“至得性”,与成佛修行历程的三阶段相应。道前凡夫具“住自性性”但还没真正踏上修行成佛之路,而“发心”最后“得有学圣”,这时是“引出性”佛性。“至得性”是“五学圣位”,不需再修学了。

还有在〈显体分〉第三品用如来藏解释佛性,在阐释“如来藏”之“藏”时有三:一为显正境无比(如如境),二为“现正行无比”(如如智),三为现正果无比(佛果)。在“正境”和“正果”之间,加入一个“正行”,充分表现出《佛性论》将佛性动态化的一贯立场。

3.中道“观”佛性

根据其动态的佛性观可以得出佛性的体证本身就是佛法实践过程的圆成。所以佛性并不是凝然的本体存在,著法是无自性的,仍坚持“空”是佛法第一要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本有,但所谓佛性“本有”,不是与“无”相对的“有”,指众生本来具有的成佛潜能,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属性、可能

性。佛性是超越对立、分别的“中道”存在,既不可执其有,也不可执其无。或说佛性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离有离无,也同样不偏执于“空”的。

〈显体分〉里用三无性和三自性来说明佛性,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在解释着诸法如何和为何存在的同时,也可探究其佛性之中道。三无性为:无相性、无生性、无真性;三自性为: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两者一反一正都是要说明,诸法无相可得,都是“随名言假说”,也不能自生,是依他因缘而显。依他性即有“染浊依他”也有“清静依他”,前者缘分别得成,后者缘如如得成,可见依他性在转染成净的修行过程中扮演关腱性角色。但不管在染在净,真如之本净是不变的,但如果人多本净又起执著的话,就又是一种对“空”的偏离,佛性、真如同样是“非净非不净”的,如此解释可使佛性义符合佛教传统无我思想。

三、结语

《佛性论》是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代表性典籍。虽然是宗教学说其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其特殊性,但不得不承认谈“佛性”本质上也是谈“人性”的一种方式。并且《佛性论》所表现的理论取向和中国传统哲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它对众生的本性成肯定态度,这与儒家坚持人性善的主流是一致的,高扬了人的善良和尊严。还有它把佛性看成动态的修行显现,在《孟子》里的“善”、《中庸》的“性”都是这样一个动态的“修”的过程。而“非有非无”又不执“空”的中道思想更是显现了很高的思辨性。但最后本文要指出,灭“空”的虚无和佛性学说里表现的强烈的本体论倾向之间的矛盾,在《佛性论》也并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信服的理论上的解决,可能这一矛盾是佛教思想本身挥之不去的理论顽症。■

参考文献:

[1]屈大成.佛学概论.文津出版社,2004.

[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张立文主编,张怀承著.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2004.

[5]丁福宝编.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6]吴汝钧编著.佛教思想大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

[7]周志煌.唯实与如来藏.文津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赵楠楠(1980-),女,辽宁锦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朱子哲学、韩国朱子学。

责任编辑:邱枫

【哲学百家】

133

理论界

20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