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第三章第1讲

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如图K3-1-1所示小球运动至斜面最低点时,没有速度损失.

图K3-1-1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对理想实验各步骤顺序的排列以及对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顺序②①③④,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顺序②③①④,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顺序③②①④,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顺序③①②④,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答案】B

2.(2015年肇庆模拟)如图K3-1-2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图K3-1-2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

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选项A

错误,B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选项C、D错误.

3.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C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共线.

4.电视台体育频道讲解棋局节目中棋盘竖直放置,棋盘由磁石做成,棋子都可视为被磁石吸引的小磁体,若某棋子静止,则()

A.棋盘面可选足够光滑的材料

B.棋盘对棋子作用力比棋子对棋盘作用力大

C.棋盘对棋子的作用力比棋子的重力大

D.若棋盘对棋子的磁力越大,则对其摩擦力也越大

【答案】C

【解析】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G应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则有:f<f m =μN=μF.F一定,要使棋子不滑下,应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此应增大μ,棋盘面应选取较粗糙的材料,故A错误;棋盘对棋子作用力与棋子对棋盘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当G>f m=μN=μF时,棋子将下滑,所以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棋盘对棋子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所以比棋子的重力大.故C正确;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与棋盘面对棋子的弹力平衡,静摩擦力与棋子的重力平衡,棋盘对棋子的磁力增大,对其摩擦力始终等于棋子的重力.故D错误.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D.在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答案】BD

【解析】根据惯性的定义知:安全带与人和车的惯性无关,A错误、B正确,系好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因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C错误、D正确.

7. (2015年泉州模拟)如图K3-1-3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3-1-3

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CD

【解析】重物A在l1的拉力、l2的拉力和自身重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A 错.A、B之间是通过l2发生作用的,没有直接作用,B错.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对.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B和l2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而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

8.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短

【答案】BC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选项A错误,B正确;汽车刹车后,有μmg=

ma ,v 20=2as ,滑行的路程s =v 202gμ

,即v 0越大,s 越大,选项C 正确. 9.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的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

10.如图K3-1-4所示,高为h 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 ,车厢顶部A 点有油滴滴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上的O 点位于A 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O 点的哪个方向?

图K3-1-4

【答案】右方

【解析】由于惯性,油滴下落过程中将保持刚下落时向前的水平速度,而车厢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不断减小,相对于地面来说,油滴的水平速度不变,车厢减速向右运动,所以油滴必定落在O 点的右方.

11.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如图K3-1-5所示,在这一瞬间悬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由于小猫继续向上爬,所以小猫离地面的高度不变,求此时木杆下降的加速度.(设小猫的质量为m ,木杆的质量为M )

图K3-1-5

【答案】M +m M

g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先对小猫进行分析,由于小猫相对于地面高度不变,即小猫处于平衡状态,而小猫受重力G 1=mg 和木杆对小猫向上的摩擦力f 的作用,如图所示,故G 1与f 二力平衡,即f =G 1=mg .①

再对木杆进行受力分析,木杆受重力G 2=Mg 作用,由于木杆对小猫有向上的摩擦力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猫对杆有向下的摩擦力f ′且f ′=f .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杆的加速度a =f ′+G 2M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a =m +M M

g . 即杆下降的加速度a =m +M M

g ,方向竖直向下. 12.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如图K3-1-6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

图K3-1-6

【答案】f +Mg

【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受重力

及箱内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力

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 及环给它的

摩擦力f ′,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 =f ′+Mg =f +Mg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即F N ′=F N =f +Mg .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2.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3.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4.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对物理情景及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牛顿的几条运动定律? 学生:三条。 教师:三条定律中,哪条定律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呢?

学生: 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 为什么它是核心呢? 学生: 因为它把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教师: 本节我们就一起应用牛顿的运动定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我们对定律的理解。 (二) 新课教学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教师: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那么,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确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位移等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否判断物体的受 力情况? 学生讨论与探究,教师引导: 通过讨论教师总结:一类是根据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一类是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解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加速度。因为由受力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在实际问题中有重要应用,如指挥“神舟五号”飞船的科学家,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相反,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从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未知力。例如,知道了列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确定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根据天文观测知道了月球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知

1牛顿第一定律

§4. 1 牛顿第一定律 班级姓名________学号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笛卡尔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定律(填“不是或是”) 4、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阅读课本第68—70页) 【问题1】亚里土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观点正确吗?在对运动和力的研究中,是什么影响了他对现象本质的研究? 【问题2】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他在研究中进行了那些科学推理?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是什么观点? 【问题4】哪位科学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何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 2、惯性 【问题5】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典型例题 【例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例2】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上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l/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例3】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Array (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______。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大学物理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要求: * 理解力、质量、惯性参考系等概念; * 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熟练地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力学中的两大类问题; * 了解自然力与常见力; * 了解物理量的量纲。 教学内容(学时:2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自然力与常见力 §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5 非惯性系中的力学问题 * 教学重点: * 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难点:牛顿二定律微分形式)。 作业: 2—03)、2—06)、2—08)、

2—13)、2—15)、2—17)。 ----------------------------------------------------------------------- §2–1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讨论: (1)肯定了力的概念 从起源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从效果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说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谈到的物体,实际上指的是质点。

即这里只涉及平动而不涉及 转动,在(2)中所说的惯性指 的是平动的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是大量直观经验和实验事实的抽象概括,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原因是不受其它物体作用的孤立物体是不存在的。 (5)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对任何参考系都适用。 牛顿第一定律谈到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必然涉及参考系问题。 例:甲看到物体A静止,乙看到物体A以加速度a向后运动。

2019高一(上)物理讲义——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

2019高一(上)物理讲义——第四章 1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自主探究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合作探究 一、理想实验 1.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 (1)若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 (2)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将到达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 (3)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2.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用实验直接验证. (3)提出了的概念,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惯性的理解 (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惯性一种力,惯性是物体的.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歼击机的质量为什么比运输机、轰炸机小得多?体操运动员身材都比较矮小?电动抽水站的电动机和水泵为什 么都要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 1.惯性有,体现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上物体的运动状态,表示物体的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表示物体的惯性. 2.惯性的只与物体的有关,具体关系是. 课堂检测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编者:程文清罗杰 【课前预习】 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伽利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但这时它要.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就会.于是他问道:若将后一斜面放平,球会滚动多远? 2.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物体将以这个速度运动下去.也就是说,,而恰恰是的原因. 3..意义:(1)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 (2)揭示了. 二、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1. 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它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1)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时,则这个物体的保持不变.(2)当物体的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①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②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3.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受到不为零的外力作用,反之亦然,力与运动状态没有联系. 三、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或,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1)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即性质.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正因为如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定律.(2)明确了力的含义.力不是,而是.(3)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任何物体只要,它所受的合外力必然为零;反之,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必受到了合外力. 3.定律成立的条件:惯性参考系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惯性系. 四、对惯性的理解 1.概念:惯性是一种性质,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决定因素:由惟一决定,与运动状态,与是否受力. 3.表现形式:(1)在不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 . 【预习检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推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推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飞船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6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理解领悟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课便涉及这两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一般问题。 1. 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两类基本问题,那就是: ①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 3.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 4. 加速度a 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 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 )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 0+at , x=v 0t+21at 2, v 2-v 02=2ax 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 。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 牛顿第二定律F=ma ,实际上是揭示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三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力,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合力的方法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方程的右边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要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就必须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和运动关系的一般步骤是: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 ③ 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④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⑤ 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6. 教材中两道例题的说明 第1道例题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求解时首先对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合力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末

高中物理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1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巩固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A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解析: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选项A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会因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受外力而改变,选项B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A 3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C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 D.物体自由下落时比竖直上抛时的惯性小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错误,B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运动情况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设车足够长,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 A.若m1m2,则两个小球一定相碰 D.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 答案:D 6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厢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上升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相同的向前的速度,当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的原处。 答案:D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金属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灯亮,原理是;汽车急刹车时,灯亮。 解析:汽车启动时,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汽车急刹车时,金属块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使红灯接通电路,红灯亮。 答案:绿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于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红 能力提升 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习题解答--第二章 牛顿定律培训讲学

习题解答--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选择题 2-4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 )物体总是沿着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与它受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C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在某时刻变为零,则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必定为零; (D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在某时刻变为零,则物体在该时刻的加速度也可能不等于零。 解答 根据∑=i i m ,加速度a 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物体的 运动方向则是速度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如竖直上抛中,物体上升时,力和加速度的方向向下,而速度方向却向上。牛顿第二定律阐述了力对物体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a 和所受的合外力是同一时刻的瞬时量。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在某时刻变为零,则加速度也同时变为零,力和速度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应选(B )。 2-5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 )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一定产生加速度;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所受的力一定也越大; (C )物体的速率不变,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D )物体的速度不变,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解答 根据∑=i i a m F ,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物体保持原来的 匀速直线运动,即υ不变。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若∑?==i i -2s m 00,则,

但力和速度却没有直接关系。且物体的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改变,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它受的合外力就不一定为零。所以应选(D )。 2-6 当煤块自上而下不断地落入一节正在沿平直轨道运动的货车中时,货车受恒定的牵引力T F 的作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上述装煤过程中, (A )货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 )货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C )货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大,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D )货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大,而速度逐渐减小; 解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 T F a F m a m = 恒定,增大,值减小,但方向不变,与速度同向,所以υ仍增大,应选(A )。 2-7 两种材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通常用实验方法来测定,如图2-6所示。斜面A 可以绕O 轴转动,与水平面成任意倾角,在斜面上放一重力为W 的金属块,改变倾角,若保持物体不在斜面A 上滑动的最大倾角为a ,则物体与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μ为 [ ] (A )tan α (B )cot α (C )sin α (D )cos α 解答 物体受重力m =,斜面的支承力N F ,物体相对斜面有向下的滑动趋势,故存在着与此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f0,其方向沿斜面向上。选Oxy 坐标系,如图2-7所示,按 f0,cos F =sin ,N F ma F mg mg αα==,解得 f0tan N F F α=

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核心素 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 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 惯性大小的量度。 通过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推理过程,感悟理想实 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 法之一。 通过伽利略和亚里 士多德对力和运动 关系的不同认识, 了解人类认识事物 本质的曲折性。 知识点一历史回顾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 某个地方 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笛卡儿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 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思考判断]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不能运动。(×) (3)笛卡儿认为若没有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知识点二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斜面,属于事实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 属于理想化推论 面上仍将达到同一高度,但它要运动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如图 所示。 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 2.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真实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来实现的实验。 (2)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的、无法做到的实验。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第六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3、学会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 4、学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 主要内容: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 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 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 二、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的示意图 3.建立坐标系,根据定理列方程 4.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解 检查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舍去不合理的解. 课本例题讲解 随堂练习 1.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cm .再将重物向下拉1cm , 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取g=10m/s 2)( ) A .2.5m/s 2 B.7.5 m/s 2 C.10 m/s 2 D.12.5 m/s 2 2.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厢内悬挂在车顶上小球与悬点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放在车厢底板上的物体A 跟车厢相对静止.A 的质量为m ,则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mgsinθ,向右 B. mgtanθ,向右 C. mgcosθ, 向左 C. mgtanθ, 向左 3.质量为2kg 的质点,在两个力F 1=2N ,F 2=8N 的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1m/s 2 B.3m/s 2 C.6m/s 2 D.4m/s 2 4.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 后速 度为v .为使物体的速度增为2v ,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 .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 B .将水平力增为2F ,其他条件不变. C .将时间增为2t ,其他条件不变. D .将物体质量、水平恒力和时间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5.质量为m 的木块,以初速v 0能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如在木块上再粘一个质量为 m 的木块,仍以初速v 0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它们能滑行的距离为 ( ) A . 2s B .2s . C .4 s D .s A

1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蓬私高一物理组 2011/11/19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 一、考点自学 一、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而实际上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会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他推断,若____________________,球将永远滚下去。 (2)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3. 笛卡儿 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提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也不。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除 非__________________迫使它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 ⑴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⑴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⑵揭示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所以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理解:①惯性反映的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 性。 ③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 受力情况都无关。

物理新突破人教必修一练习:第四章 1 牛顿第一定律 含解析

1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巩固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A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解析: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选项A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会因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受外力而改变,选项B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A 3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C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 D.物体自由下落时比竖直上抛时的惯性小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错误,B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运动情况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设车足够长,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 A.若m1m2,则两个小球一定相碰 D.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 答案:D 6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厢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上升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相同的向前的速度,当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的原处。 答案:D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金属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灯亮,原理是;汽车急刹车时,灯亮。 解析:汽车启动时,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汽车急刹车时,金属块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使红灯接通电路,红灯亮。 答案:绿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于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红 能力提升 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 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通过伽利略的斜面实 验推理过程,感悟理 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 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伽利略和亚 里士多德对力和 运动关系的不同 认识,了解人类 认识事物本质的 曲折性。 知识点一历史回顾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要静止在某个地方 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笛卡儿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 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思考判断]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不能运动。(×) (3)笛卡儿认为若没有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知识点二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斜面,属于事实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 属于理想化推论 面上仍将达到同一高度,但它要运动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如图所示。 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 2.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真实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来实现的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每课一练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作业 1.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 不断减小,则在滑动过程中( ) 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 答案 D 解析 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大小,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是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因为F 逐渐减小,所以合外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而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而是要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前一阶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所以速度增大,后一阶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速度减小,因此D 正确. 2.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同一粗糙水平面,若两物体的质量为m A >m B ,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 A 与x B 相比为( ) A .x A =x B B .x A >x B C .x A

大学物理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习题

学号: 姓名: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一. 选择题 1. 质量为kg 25.0的质点受到力N i t F =的作用。0=t 时,该质点以12-=ms j v 的 速度通过坐标原点,则该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是:( ) (A )j i t 222+(m ); (B )j t i t 23 23+(m ); (C )j t i t 343 243+(m ); (D )不能确定。 2. 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 ,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至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 ) (A) 不得小于gR μ (B) 必须等于gR μ (C) 不得大于gR μ (D) 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 决定 3. 质量为m 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 与固定的竖直壁作弹性碰撞,设指向壁内方 向为正方向,则由于此碰撞,小球的动量变化为( ) (A) (B) 0 (C) 2mv (D) -2mv 4.一物体质量为m ,速度为v ,在受到一力的冲量后,速度方向改变了θ角,而2 5.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22(61)(331)r t i t t j =-+++,此质点的运动为 ( ) (A)变速运动,质点所受合力是恒力 (B)匀变速运动,质点所受合力是变力 (C)匀速运动,质点所受合力是恒力 (D)匀变速运动,质点所受合力是恒力 二、填空题 1. 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紧靠在一起。它们的质量分别2A m kg =和1B m kg =。今用一水平力F=3N 推物体B ,则B 推A 的力等于 。如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从右边推A ,则A 推B 的力等于 。 2. 质量为m=2kg 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沿x 正方向,且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其规律为:F=4+6t (SI ),问当t=0到t=2s 的时间内,力的冲量 ;物体动量的增量 。 mv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 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难点)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重点) 3.明确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难点)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观点 (1)理想实验:让小球沿第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然后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滚动的距离增大. 科学推论:当将第二个斜面放平时,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2)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判一判(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2)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科学推论”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 (4)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5)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6)力无法改变物体的惯性.() 提示:(1)×(2)×(3)√(4)×(5)×(6)√ 做一做 如图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提示:A 想一想冰壶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如果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 提示: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冰壶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变化,即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1)“科学推理”的方法 实验事实: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推理1: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2: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推理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教案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一一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一一根据理论提出猜想——实验验证。 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用具:

多媒体、体重计、装满水的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 提出问题: 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 况:变小) 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 况:变大)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 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 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2、速度保持 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 (一) 教材外习题 一、选择题: 1.质量为M 的斜面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轻轻放于斜面上,如图。当木块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将 (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加速运动. (C )向右匀速运动. (D )如何运动将由斜面倾角θ 决定. 2 .如图,滑轮、绳子质量忽略不计。忽略一切摩擦阻力,物体A 的质量m A 大于物体B 的质量m B 。在A 、B 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是 (A )(m 1+m 2)g. (B )(m 1-m 2)g . (C ).22121g m m m m +. (D )g m m m m 2 1214+. 3.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 ,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 现加一恒力F 如图所示。欲使物体A 有最大加速度,则恒力F 与 水平方向夹角θ 应满足 ( ) (A )sin θ = μ. (B )cos θ = μ. (C )tg θ = μ. (D )ctg θ = μ. 二、填空题: 1.沿水平方向的外力F 将物体A 压在竖直墙上,由于物体与墙之间有摩擦力,此时物体保持静止,并设其所受静摩擦力为f 0,若外力增至2F ,则此时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若两个滑轮与绳子的质量以及滑轮与其轴之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则在外力F 的作用下,物体m 1和m 2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1和m 2间绳子的张力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