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影响因素:受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受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3.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 西南青藏高原25%

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

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

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

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

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

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发达落后

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

开放的门户,基础

设施最好,城市

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

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江

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

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

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

发展

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

负承东启西的作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

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

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东北森林过

度砍伐;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

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

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

有70%的国境线,利于

沿边贸易;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

南水利资源充足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土地

荒漠化严重,西南

交通困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

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

的基础和能力

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

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

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阶段特点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

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

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

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

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矛盾加剧

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按时间先后出现的三种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⑴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⑵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态持续发展。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⑶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二.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人口战略(1)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a.人口众多; b.人口素质较低; c人口结构不合理; d.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措施a.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

口素质; b.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资源战略(1)面对的问题: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资源利用率低。

(2)措施:a.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b.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c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1)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措施:a.搞好生态建设; b防治环境污染; c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4.稳定战略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形成的外力作用:风力的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千沟万壑、支流破碎。形成的外力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

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疏松,易受

流水侵蚀。(3)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自然灾害频繁.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②建立早涝保收、

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③开展煤炭开发地区

的复垦工作。④小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⑤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补充知识点:

一、西北荒漠化防治(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

1、荒漠化危害:①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②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破坏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荒漠化形成:

①自然原因: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植被稀疏;c、地表有深

厚疏松沙质沉积物;c、大风频繁,风蚀作用强。

②人为原因:a、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压力大;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b、工矿交通建

设不注重环境保护;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荒漠化的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严禁乱砍滥伐、滥牧、滥垦;c、大力植树造林,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f、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喷灌滴灌技术;g、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量。

二、南方湿润高原山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的治理。(东南丘陵、四川山区、云贵高原等地)

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地表起伏大,重力作用强;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蚀作用强;

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③陡坡开荒。

2、治理措施:①封山育林,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②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a、大力推广生活用

煤;b、革新炉灶,节省燃料;④大办沼气、发展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因地制

宜,改变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⑤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3、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②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③江河下游地

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引起自然灾害损失更大。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等因素。

二.主要的工业部门:

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工业部门及联系:钢铁工业(主导)、煤炭

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

工业

三、存在问题:

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生态环境恶化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⑤世界性钢铁过剩

四.整治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旧教材:1、调整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补充知识点: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人教版教材)

1、山西煤炭资源开采的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1)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2)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2、有利条件: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③铁路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目前面临的问题:①煤炭资源、水资源枯竭;②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下降;③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4)矿坑发展

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1、工业结构:重工业为主;工业部门: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

2、发展初期的区位优势:(1)煤、铁资源丰富;(2)水陆交通便利;(3)辽河水源充足;

(4)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3、现在面临的问题:(1)煤炭资源枯竭;(2)水资源不足;(3)环境污染严重。

4、采取的措施:(1)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消除污染,美化环境;(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4)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5)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工程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落后,能

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②为了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①带来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并强力拉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环境的影响:①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②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

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⑵对东部地区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缺,促进经济发展;②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带动天然气

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完善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⑶将西部资源优势与东部经济、技术优势对接,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的南水北调

1.中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②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③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2.华北缺水的原因是:自然原因:①华北降水量偏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分配不均;

人为原因:①人口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⑥发展节水农业。⑦合理开采地下水

3.从长江流域调水的原因:①长江水量全国最大;②长江流量全年较稳定;③地理位置上与华北西北接近。4.南水北调

(1)三个路线评价

(2)工程评价或者影响:

1.积极意义:①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②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③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引起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③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④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⑤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从自然方面看:有利的自然条件有: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③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丰富的原料;④水能丰富。

不利的自然条件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去洪涝灾害频繁。(2)从社会经济方面,有利的条件有:①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运输便利;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③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2、长江上游(1)开发的重点:水能水能丰富的原因:①降水丰富,流量大;②落差大,水流急。

重点工程:三峡工程;综合效益:防洪(首要)、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旅游、南水北调等。

长江三峡的成因:流水的切蚀作用。

(2)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坍塌、滑坡、泥石流。

成因:①地形复杂、坡度大;②自然灾害频繁;③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危害:①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②导致长江中下游泥沙预计,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

治理措施: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③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3、长江中游(1)开发重点:①建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棉,水产品基地;②建成我国重要的冶金、

机械基地。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水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等。

(2)整治重点:洪涝灾害

中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长江流域春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长江中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长江水系呈南北对称状分布,流域面积广,雨季汇水量大;④中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河,导致江河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泄洪能力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①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恢复流域内的植被;②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③兴建水利枢纽工程;⑤开挖分洪道;⑥裁弯取直;⑦加固加高长江大堤。

4、下游地区(1)环境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2)治理措施: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②加

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格局:半环状。

气候①温带季风气候;②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大;③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农作物南部暖温带: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中温带: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亚麻等;

北部寒温带:春小麦、马铃薯,大豆。植被: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有冻土和沼泽。

2、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纬度高、气温低,蒸

发弱;④存在冻土,影响下渗。

3、东北的土地资源优势:①黑土,土壤肥沃;②土地资源丰富;③平坦开阔,集中连片。

4、东北的国营农场(商品粮基地、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黑土,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④地形平坦、集中连片。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量高;②重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高了必要的机械、化肥、农药;③政策支持;④市场广阔;⑤交通便利。

限制性因素:热量不足,土壤过湿

6、东北是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①有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②甜菜产量和木材蓄

积量和产量全国最高;③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7、农业布局自东向西:长白山—林业东北平原—种植业大兴安岭—林业内蒙古高原—牧业

自南向北:辽东半岛、渤海湾—海洋渔业东北平原—种植业小兴安岭—农林牧交错

8、东北能够种植水稻且稻米质量高的原因:①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水源充足;③生长期长,昼

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④冬季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绿色天然;⑤土壤肥沃。

9、黑土的开发(1)存在的问题:①黑土壤冲刷,表土流失;②黑土层日渐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2)治理措施: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③植树造林,加强坡面沟壑的治理

10、林业的发展(1)存在的问题:①森林资源减少;②林质下降;③覆盖率下降。

(2)原因: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

(3)发展对策:①坚持营林;②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采伐量;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11、湿地

(1)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经济功能:向人类提供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等。

其他功能:鹤类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2)面临的问题: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②湿地面积减少;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恶化。(3)治理措施:①建湿地保护区;②退耕还湿;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快

1、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①平原广阔;②热量丰富,降水丰沛;③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3)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稠密,城市密集;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经济基础好,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③国家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较发达的工业体系。

4、经济发展特点:外向型经济,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

二、城市化水平高。

1、城市化发展的特点:①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②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增加;③城镇规模扩大

④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

2、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

多的就业机会。

三、珠江三角洲的两次产业转移

1、第一次产业转移时间: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80年代)方向:香港、台湾珠三角

企业类型: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企业。

原因:.香港转出企业原因:①经济向高级服务业转型;②劳动力成本上升上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承接转入企业原因: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缺乏;③临近香港;④土

地廉价;⑤廉价劳动力丰富,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影响:①珠三角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②产业结构得到调整;③加重了污染。

2、第二次产业转移时间:20世纪90年代开始

转移方向:珠三角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转出企业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

原因:珠江三角洲转出原因:随着经济发展,①工资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②土地价格上涨;③环

境污染严重;④政策优势消失。

粤东粤北地区承接转入企业原因:①房租、地价相对低廉;②工业原料丰富;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从而吸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企业的迁入。

影响:对转出区:利:①降低成本,开拓市场;②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③利于环境保护;④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弊:减少就业机会,失业人数增加。

对转入区:利: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加快工业化进程;③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居民收入;④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弊: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问题:①生态环境形势严峻;②人地矛盾加剧;③重复建设突出。

对策:①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②优化产业结构;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五、珠三角农业结构的变化

表现:水稻种植业种植面积下降,在农业结构中比重下降;花卉蔬菜在农业结构中比重上升。

原因:①工业化、城市化的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②土地价格上涨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种植农作物成本上升,而稻米价格相对较低,难以提高农民收入;③该地区经济发达,城市

众多,对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而花卉蔬菜产值较高,能增加农民收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矿产贫乏煤、铁、石油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日本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起步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工业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突出,“资源性”布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经向海外大量移民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2.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青藏高寒区 C.东部季风区 3.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 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 和昆仑山为界。 4.三大自然区特点: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 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 地为主 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 高山 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 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 低 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 熊、松鼠、熊猫、梅 花鹿等 植被为草原、荒漠,有 骆驼、黄羊等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 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鲁教版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套(全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编写:刘龙华 审稿:陆其勇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人口的增长十分; 2、18 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3、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 国际大环境相对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比较发展阶段 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人口出生率仍保持人口出生率开始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在较高水平,但死降,死亡率继续下率、自然增长率都增长率低,且波动亡率迅速下降,人 降,并达到低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缓人口增长特点较大。人口增长处口自然增长率提自然增长率逐渐降慢,有些国家甚至于相对静止或低速高, 人口急剧增长。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开始减缓 增长。高、、低高、、高高、低、高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型)(型)(型)(型)出现在工业化初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期,发达国家一般开始出现的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农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末到 19 世国家时间、国家 后开始进入这个阶纪初开始进入这个段阶段生活在热带原始森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大多数大多数目前分布地区林深处的一些土著 亚、肯尼亚等国家国家发达国家居民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已保持。 3、人口问题的不同表现自然增人口问题典型国长率水平表现后果对策家举例人口增长劳动力、采取鼓励发达保持较和人口 青壮年负担的政策,并接国家水平化等纳来自大多面临人口不利于 出生率、自发展大多赞同实行然增长,以中国、印度、巴中水平较及 0∽14 岁的基斯坦国家政策少儿比重等等问题 问题的解决练习巩固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3--4 题: 3.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4.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四阶段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 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概念: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而且节省人力、财力。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1.1 认识区域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法新-课-标-第- 一-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举例 举例按指标性质 分类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3.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注意: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1)均质区: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2)功能区: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特 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16亿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发展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对外开放程度⑤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⑥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二.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三.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四.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矿产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城市)、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 二、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日本英国 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位于亚欧大陆西侧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为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 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

2015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5鲁教版地理第二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0,<0,人口总量分别增加不变减少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影响、措施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上年儿童比重过大。影响: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措施:计划生育 ②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③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高。人口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素质较低。措施:计划生育。延迟退休,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打击非法胎儿鉴定。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迁移与流动 ① 15-16世纪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②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③欧洲由迁出区→迁入区。美国仍然是主要的迁入国。拉美由迁入区→迁出区。中东等石油国家成为迁入区。

④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较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批人口. 4、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对迁入地、: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节省了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对交通、城市、经济生活秩序造成压力,易自生排外情绪。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商业发达)、南亚和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北美五大湖地区(工业和金融业发达) 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②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降水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③水资源和土壤(人口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显著)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政治⑤文化⑥科技 7、为什么非洲自然增长率高,欧洲自然生长率低? ①非洲:经济、科技、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高,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②欧洲:经济发达,科技、医疗先进,人口死亡率很低。生活条件优越,有不愿生育的观念,使得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1、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②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30%小于70%,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401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影响因素:受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受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3.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 西南青藏高原25% 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 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 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 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 湖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 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 原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 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 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 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发达落后 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 开放的门户,基础 设施最好,城市 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 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江 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 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 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 发展 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 负承东启西的作 用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 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 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势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东北森林过 度砍伐;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 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 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 区 有70%的国境线,利于 沿边贸易;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 南水利资源充足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土地 荒漠化严重,西南 交通困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 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 的基础和能力 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 点 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 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造成人才外流等 对迁入地: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剧迁入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不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1、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高中地理必修三_鲁教版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三知识构建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含义: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的特点:①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区域的划分: ①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区指标: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气候区。 ②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方言区。 二、区域类型的划分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越详细。 四、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以及地形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哪些方面? 一般包括: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人类活动(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生产活动方式、劳动力状况、人口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等。 3、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自然环境的比较、经济发展的比较(农业生产的比较、工业发展的比较)。 4、日本工业为什么具有“临海型”的特点?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工业原料需从国外进口;同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大多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这里港湾众多,海运便利,既便于进口原料,又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形成明显的“临海型”布局格局。 5、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地形、气候的地区差异)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①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南方与北方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水田与旱地 水稻种植区与小麦种植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