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

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

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

正文:

《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

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

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

一个外来词汇。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

化关注的少之又少。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

的关注和重视。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

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

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道德经》中,不止

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

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道德经》中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道德经》不仅仅是关注到了人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保持身心

健康的方法。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

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道德经》中突出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通过辨证地论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纯净的精神家园,倡导

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少私寡欲、顺其自然的身心修养方式。

1.明“道”——顺应客观规律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二是指物质世界或现

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

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

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规律,驾驭现实存在,是因为他悟出了“道”。而万事万物想要长久,也是因为顺应了“道”。如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十四章说到:“执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第十六章中的“夫物芸芸,各复归

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留给后人的传世巨著。古今无数学者都拜读过道德经,很多人也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智慧的火种,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现实环境留下了更多地的智慧宝典照亮中华文明并不断辉煌前行。当然,也有众多的人只知其表,不知其义,即便拜读多篇也不能理解道德经所讲述的根本思想。这里通过我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简单描述一下道德经是一部怎么样的经典?主要在讲什么思想?我们又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应用道德经的思想?由于能力有限,有错误的地方也请批评指正,一起进步。 根据理解,道德经是老子以国家及圣人(伟人)为立足点,以“道”即自然平衡法则为其思想根本,通过其以往治理国家的经验所写的一篇治国及修身的传世巨著。通过对“道”和“德”的不同表述,指导后人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状态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和“有为得治”的方法去管理好其国家,民众及自身。 “道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丢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种种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借助自然平衡法则的力量,以积极无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无为”是利用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的基础的“有为”。这里所讲的“道”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无为,即抛弃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采用顺应自然平衡规律的无所作为。 “德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以为而不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以符合自然平衡法则的规律,用主动有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有为”是顺应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基础的“无为”。这里所讲的“德”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有为,即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采用符合自然又不破坏自然规律的种种积极作为。 由于老子智慧的渊博,道德经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不管哪个论点都围绕着自然的平衡法则即”道”展开,其很多思想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当代人去思考学习,例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对当代人依旧具有开人智慧,指导行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老子所处环境时空与当代社会明显不同,有些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种思想对于古代信息沟通不便社会治理能力弱而言,“愚民”对当时国家帝王来说是很有用的管理方法,但对当今信息瞬时共享物质富足的社会来说,愚民只能让这个国家失去创造力,最终会导致国家因失去社会竞争力而衰亡。当然对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治国难题,如果单以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加以束缚,那就是下策,但如果国家在加强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的同时,通过宣扬并广开社会奉献的“善”的渠道,同时也使民众因付出奉献在社会中得到相应的地位,名誉,财富等不同的回报,必将激发社会的活力,国家社会必然也因为民多智广而强盛不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道德经等其他经典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及其思想核心,并通过领悟及根据自己现实社会环境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也才能把他人的智慧变成为自己的智慧。否则,任何的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只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僵化愚昧,并自愚愚他祸害社会。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今天,当我们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的81个章节时,我们感觉就像面对传说中的皇帝似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无法马上领悟的思想世界。在《道德经》一开始的几句诗行之后不久,读者就会碰到反映老子思想特征的“无为”的概念。圣人理应学会“无为”。 人们该如何从这里着手呢?“无为”难道应该成为经理人的准则吗?“无为”难道是经理人的职责吗?老子回避日常生活,是一个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感兴趣的遁世者,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印象。不,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完全可以证明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一个思想家。我们必须多多研究老子的忠告“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世界观包括天和地。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秩序,但一旦人和自然秩序这两者发生对立,那么人的有为将使秩序遭到毁灭。这和老子公元前6世纪在战国时期的经历相一致;它也同样符合当今发生的世界大事。我们可以努力地纠正自己的过错,比如对制造混乱的人进行处罚,或者,只要能够捕获他们,我们甚至可以将他们集中安置。老子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他不是针对作恶者,而是将精力集中在行动上。假如行动妨碍了事物的自然河流,那就会引起混乱。他由此推断出,无为可以带来和谐。然而他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世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有为方式。 老子试图解释,和谐和平衡通过调解相互受到制约的矛盾而产生。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很好地揣摩他的思想: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不善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出现。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2)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行事,用不言去教导,听任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培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是,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在。 《道德经》第2章

《道德经》古典哲学思想对幼儿园

《道德经》古典哲学思想对幼儿园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持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比如:收费标准不明确,教师流动性大,组织缺乏整体性,民主性不高,资源浪费,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幼儿园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正确。老子的《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对于深化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其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探讨,为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理念《道德经》管理哲学思想 目前,幼儿园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正确导致幼儿园出现了一些持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理念”,顾名思义,即理性的概念,“管理理念”即管理在理性方面的概念。“管理理念”的提升就是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简而言之,就是对管理的重新定义。[1]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为,管理理念是实施管理的指导思想,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一个组织的管理理念并不是管理者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丰富的管理哲学基础之上的。老子所著《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一、“道法自然”,即把握整体性,遵循客观性 “道法自然”强调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最初起源于“道”,各自持有“道”的内在机制,即万事万物都有客观发展的规律,并且不以人的意识改变为转移,除此之外,世界统一于“道”,组成一个整体,万物相互联系,和谐相生。《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当效法于地,地当效法于天,天当效法于道,道当效法于自然,“自然”才是最高境界,这里“自然”就是指“客观、外在之自然规律”。[2]老子倡导在自然界中应顺规律而行之,反对领导者凭借手里的权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认为,居上者应知悉自己的责任只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已,应当清心寡欲,清静恬淡,要避免从己私出发,胡乱施政,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

达尔文对自然的认识,与《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暗合

达尔文对自然的认识,与《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暗合 众所周知,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学说的创立者。《道 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作者是老子,达尔文的发现与老子的观点,有何 种关系呢? 达尔文与老子之间,差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拿他们来做对比。 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即物种是可变的,渐 变的,而其可变渐变的机制,或者说方式,就是自然选择。 何谓自然选择?简单说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于是,达尔文提出了一 个结论性的观点: 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战胜自然。 达尔文指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能够胜出的,并不是最强壮的个体或者族群,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群体。 顺应自然,遵守自然的规律,使自身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适应自然,服从自然,保存自己,最终才能战胜自然。 而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了以下观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长生存在大地之上,就应该了解它的运行规则,适应它。大地的运行规则,万物生长繁衍的规律,跟天象变化、气候更替是紧密联系的,浑然一体的,所 以也应该遵守它。而天地的运行规律,又从根本上遵循道的原则,道是什么? 道即自然,自然是道的本性。何为自然,事物本来的样子,即是自然。 不难看出,老子观点的核心是,人也罢,地也罢,天也罢,道也罢,都归于自 然之规律,遵从自然法则而存在,运行,发展。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达尔文与老子,同认同自然的主导地位 达尔文一生在研究自然界生物的进化规律,探索自然界演化的奥秘,他否认神 创造了世界的说法,指出自然是生物进化的场所,渐变式进化是生物的演变规律,世界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是客观而自然存在的。 老子在列举天、地、人、道的对比之后,得出道法自然的结论,鲜明地表达了 自己的观点,即自然是主导,外界的人和物,都应该遵从遵守它的法则。 二、两人都强调要适应自然,顺应规律

道德经辩证思想对人们的指导意义

通选课《老子道德经》期末试卷(A卷) 试卷编号:QR34010-01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论文/作文满分:100分考试限时:第十八周随堂进行80分钟考试时间: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年 12月 姓名:王学平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英文学院1202班 学号:20120100073 读书讨论学习小组(所属学院):英文学院 上课时间: 8:00班(北周三晚)(在上课时间处打√) 任课教师姓名:黄胜海副教授论文/作文题目:《道德经》辩证思想对人们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辩证思想对人们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这部书问世在春秋战国之交起,一直到现在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成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著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深远。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祸福相依、知止不殆以及夫唯不争的辩证思想,对于处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幸福与不幸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互为基础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德经》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意思是:灾祸后面有福在那依托着,福禄后面有灾祸在那潜伏着,有谁知道哪是个头哪?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论述过祸福转化之关系。例如《易传·系辞下》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也就是说,交上好运时要明白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的道理,不要趾高气扬,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成功或胜利后,如果忘乎所以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很可能紧跟来的就是失败以至灾祸;也就是安全时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灾祸可能马上就会发生。例如屈原被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吕不韦迁

《道德经》第2章解析:美丑、高下、善恶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第2章解析:美丑、高下、善恶的哲学思想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 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导读】 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解析】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天下 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老子说明事物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等。这些准则在老子道论中是深得于“玄德”的体现,也是老子道论的基本行为主张。当然,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基本元素转化或组合而来的,所以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来的,所以也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而且和其他物体同样可以相互依赖、互相转化。人类从生命一开始,到最终走向坟墓,从来没有终止过变化。在此过程中生过病,犯过错,当然也享受过成功的乐趣,体验过失败的沮丧,也因而知道了什么叫对错、什么叫荣辱。可在这布满荆棘和矛盾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享受幸福和喜悦,还是体验迷茫和无奈,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既然这样,那又何必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苦恼?所以,面对荣辱、得失、成败、哀乐、爱怨,为何不能泰然处之?其实,矛盾的产生是因为人人们的头脑中有了知识的概念。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待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待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待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待,“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德经智慧心解 第一章 大道无形 道德经是老子对诸子百家的分析与思考,也是对周易参悟的心得和运用智慧,道德经核心思想源自于易,孔子又问道老子,孔子弟子们参考了道德经最后成了论语。阳明的心学是在阳明先生研究易学、道德经、论语、诸子百家、佛家先贤后的进一步思考延伸和升华,最终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才有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是立足在个人的基础上的修行,也是佛家楞严经中“本觉名妙”的体现,现在的求真务实,求真于知,务实于行,就是同一逻辑出处。这里的“知”可以理解同道德经的开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行”又同道德经的“常有,欲以观起徼”。研学上古经典要有足够的人生

阅历和感悟并且知道其中的递进与师徒关系。年轻时首先依法家尊法守规格物厉行,了解物性、人性、事理进而明事理通儒学最后悟道得道。 先有格物至知到格物至智,量变到质变进悟醒自身、明心见性。到了格物自知的境界进而格物致智。有知良知进化为致良知和致良智。最后明白如何自我修行,智慧的修炼内心,心力才是人和万物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源泉。保持善良又是心力修为最快最简洁的办法,先有善至心安,再有大彻大悟。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的,但是呢,说出来以后就不是原本的我想表达的意思了,道很难说清,受制于文字的局限,只能个人去体会悟,因为道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像太极图一直转动,我们平时看到的太极是平面的,实际是个球形),道是包罗万象的规律、是事物进化、也是本体、也是生发之源,也是力量之根。像周易太极图有无相生相容,至有中包含至无,极阳之地又极阴,无是有的开始,有又是无的开始。“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字或物、事、本来没有名称,是谁给他起的名字,我们的感知、视听、嗅觉,文字还是什么?这里就有阳明心学的意思。“无名天地之始“”,一开始很多事物是没有名字,包括天地之间很玄妙的事情,都是没有名字的,包括“道”这个字 “有名,万物之母”,是因为人感知到他以后,给它起了名字,所以呢,他就有了开始,有了根源,有了起初的这种意识行态,但这种状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 虽然老子是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一哲人,被誉为东方的思想巨人。 老子仅有5000字的著作《道德经》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道德经》中的“道”思想即为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的辩证观 ■祸和福相互渗透,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既然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老子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矛盾。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很有名的话,意思是说,当你这个人是美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美的存在,这个人才美。如果说这个人是善人,就意味着有恶人存在。难易相成,有难才有易。前后也一样,有前才有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渗透的。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和福是相互渗透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老子告诉我们想问题,要辩证不要形而上学。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还观察到事物运动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些名言,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有一个辩证法的脑袋,这个人生活是最潇洒的。很多困难的问题在他面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二、《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那么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老子的思想核心,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化三清是什么意思老子化三清,是对道的延伸,道的发展,

道的未来。其实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并且以它的宽容包容着所有的事物。 老子以道来阐释世间万物的来源,在他看来,道演化着万物,然而道的变化是不可估量的。就像人的生命那样,来的很自然,去的时候也很简单。所谓的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发展规律自有它存在的原因。就如同所有的事情的都有两面性,正反两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都不以任何人而改变。既然世间的万物都能相互转换,又何必担心祸福呢?因为祸福是相依的。人世间的万物都是有和无的共同体,所谓的无相生,就可弥补世间万物的有无。而所谓的天的道,不过就是天的自我衍生的自然法则。百姓不会轻易地讨论死亡,是因为上天给了他生的厚念。道家是有着三清原的,即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家上神。有传说认为这三位神是七化成的,于是才有了后世的一气化三清。道家遵循自然,认为宇宙的来源是道。所谓的道就是宇宙中的气,这才解释了道家的众位上仙都是由气化成的。老子的一气化三清就是由此而来。 这就是所谓的道的演变,道即自然,道法自然,道的哲学本是道的未来。道生一,一生二的道的追求,就是对道的终极探索。人无知自而无畏,老子化三清本就是他对道的理解。 老子福兮是什么意思老子福兮出自于老子的著作,这是由书里面的一句话提炼出来的。其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正是有了福的对比才知道什么是祸。而福祸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一件好的事情也许会引出不好的结果,而同样,一件祸事最后也许

道德经蕴含的教育思想

《道德经》蕴含的教育思想 《道德经》蕴含的教育思想 张次愚 老子不像孔子,从事民间教育多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教育思想为人称颂,拥有教育家的头衔。过去我曾认为“自然无为”是要人们听任自然无所作为,老子最后据说是出关隐居不知所终,《道德经》还说:“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65章),主张“绝圣弃知”,“绝学无忧”(19章)等,以为老子不重视甚至反对教育学习,《道德经》没有教育思想。 近来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精神,为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翻阅了《道德经》。它虽然含有一些片面地、保守地、甚至错误的思想,却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老子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及其多方面的应用。其治邦、修身思想不但重视教育,而且有系统精辟的教育思想,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参考价值。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的郭店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虽属节抄,只有今本31个章的内容,但因墓葬年代较久,节抄依据的版本比较早,有些文字内容与今本有重要不同,被认为较真实地反映了老子思想。现就竹筒本与今本的内容,筒述如下。 一、把“不言之教”作为以道治邦的基本任务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是老子做人的宗旨。从百姓心出发,要求“以身子为天下”(13章),确定“以道莅天下”(60章),“爱民治邦”(10章)为己任。10章堤及“爱民治邦能无为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无为是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辅万物之自然”(64章)为基本原则;这就必须深知万物的自然,重视对“道”的知。有知是无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他切身体会:“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章)。所以2章提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教育教化人们与处理爱民治邦之事,并列为道治天下不可分割的两大任务。在治邦中把居事与行教结合,把为爱民治邦服务当作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符合客观教育规律的。 老子对爱民治邦的事是要作要为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64章的“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要求工作之前有周密计划和良好开端,居事的全过程应一丝不苟和始终如一,才不会失败。全书关于治邦、修身的原则,都要求人们去正确作为。老子道学理论中,“无”的概念不是完全没有;所以无为绝不是完全不要作为,而是用辅自然、御今有的无为方法,达到“无不治”(3章)、“无不为

道德经读后感

读《道德经》有感 老子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道家作品《道德经》中。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着《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本书以道为核心,讲道法自然,讲质朴纯真,讲天地万物,讲万物归一;以水作比喻,讲守中致和,讲以柔克刚,讲知荣守辱,讲以弱胜强,讲义善俭朴,讲和谐共处。洋洋洒洒仅五千字,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通古今大变,究天人之际,穷性命根源的大智慧。政治家可以从中领略经世治国的大“道”,军事家可以从中探寻用兵打仗的谋略,企业家可以从中悟出经商理财的智慧,学问家可以从中得到立言治学的方术,人人都可以从中学到修身养性的道德理性。

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理解此书了,然而,他又在后几章多次为道注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的,经过多次阅读和体会,我理解并且赞同的道就是自然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书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像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

道德经与辩证思想

《道德经》与辩证思想 14视传5顾梦洁 这是一本在春秋战国之交起大作,一直到现在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他是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著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深远。他就是《道德经》。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祸福相依、知止不殆以及夫唯不争的辩证思想,对于处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幸福与不幸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互为基础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德经》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意思是:灾祸后面有福在那依托着,福禄后面有灾祸在那潜伏着,有谁知道哪是个头哪?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论述过祸福转化之关系。例如《易传·系辞下》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也就是说,交上好运时要明白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的道理,不要趾高气扬,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成功或胜利后,如果忘乎所以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很可能紧跟来的就是失败以至灾祸;也就是安全时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灾祸可能马上就会发生。例如屈原被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吕不韦迁蜀而世传《吕氏春秋》;韩非囚秦写《说难》、《孤愤》,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人即使一时陷入低谷,也要鼓足勇气,认真分析失败原因,跌倒了爬起来,自强不息,迎接成功的来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否极泰来”这些耳熟能详的话都说明了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所以,当人一帆风顺、四平八稳的时候,要多想想可能会遇到的风浪和暗礁,然后做出战胜这些风浪暗礁的计划和方案,要有危机感,要尽量去寻找安全的途经和方法。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有一颗平常的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防止祸害的发生,才能促进我们更好的发展。 二、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 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道德经读后感16篇-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16篇-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共计八十一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书,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下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字数分别在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700字、800字、1000字、1200字和2000字左右,共16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读后感200字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道德经》,我们先了解认识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我知道了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守藏室史官,是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不满他曾经辞去了官职,出函谷关西去,写出了《道德经》。 书上说,老子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道”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名的道家学派的名字就是这样子由此而来的。 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各地的道观里看到老子的塑像,不过在香烟缭绕之中,他已经成为了“太上老君”了。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00字2 《道德经》是一本道家学说的书籍,是一本交给我们要讲文明,要诚实,守信的一本书,还是一本为人民诉说不公平书。 如七十五章民之饥,一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

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一章,向我们倾诉了,古时候,那些当官,没月收的税太多了,如果你挣了十个铜板,他们都要收你八个铜板,有五袋大米,就收三袋大米,所以才会有农民饥死。 还有一些诗人,看到了这种情况,写了一些诗如:王冕的《悲苦行》:悲苦行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李绅的《悯农》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道德经读后感300字3 我今天把《老子》读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灾难中,努力幸福就快来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为一骄傲就可能变成祸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证明他。上学期,因为表现较好,当选了“三好学生”,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结果。然后我太高兴了在课堂上自由散漫,结果被老师把“三好学生”和体委都给撤了。自从老师训了我以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并加劲写博文,结果竟在校讯通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中上得了一个“阅读之星”的称号。我现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骄傲,因为“福兮祸之所伏”呀。而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得了奖不要骄傲,有了能力不能伤人。 一篇篇“道德经”,讲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读它。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00字4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

浅析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知识交流

浅析老子《道德经》 哲学思想

姓名:让么 学号:150101012019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中国哲学 杨翰卿老师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 摘要 中国哲学里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集中阐释了无为而治、“道”等思想,其中大部分哲学思想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得以体现,以“道”和“德”为论点,从自然出发,联系客观事物,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老子有其自身的独到见解。 本文就以老子著作《道德经》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联系当前实际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圣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在当前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国哲学为世人津津乐道,而中国哲学则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对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发展观等都有深刻体现出来,代表性人物老子在这方面深有研究,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以“道”和“德”展开,全书短短5000多字,却有丰富的蕴意,全书“道”是中心点,对道进行论述,并阐释出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对辩证的发展观进行说明,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从整体出发,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此循序渐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 一、世界的本质是“道”的本源观 哲学的一大问题,世界是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是来?回到哪里去?是一直以来人们讨论的问题,并慢慢在争论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继续往下分为其他门派,以此构成了哲学这个大系统。而早在笛卡尔、康德、费尔巴哈等为唯物唯心等哲学问题研究之前,老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世界的本质是“道”,“道”就是一切,“道”就是世界的来源。 1.“道”即无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而“道”是由有无构成并相生的,“道”可以是看得见,也看不见。而“道”的最开始就是无,就好比世界是从道来,世界是从

老子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子、孟子、孔子、庄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