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_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_闵婕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_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_闵婕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_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_闵婕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_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_闵婕

收稿时间:2015-08-20;修回时间:2015-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82);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017);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500316)

作者简介:闵婕(1978—),女,四川南充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E-mail:24945296@https://www.sodocs.net/doc/189185146.html, 。※通讯作者:杨庆媛(1966—),女,云南腾冲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和区域发展。E-mail:yizyang@https://www.sodocs.net/doc/189185146.html, 。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地区人口居住、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1]。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调控、突发性因素(自然灾害、大型基础建设工程)等影响,

其格局演变和发展是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调控环境等的综合反映[2]。对农村居民点空间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

——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

闵婕1,杨庆媛※2,3

,唐璇1

(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重庆403113;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重庆

400715;

3.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重庆

400715)

摘要:以三峡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度”、核密度、邻近距离测度等方法,定量

分析了万州区农村居民点从三峡工程蓄水之前(1995年)到后三峡时代(2012年)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因此划分了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结果表明: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整体呈“西密东疏”的空间差异;交通的引导作用加强,地形的限制作用减弱;空间演变速度呈“东增西缓中减少”的特征。依据基础分析结合区域位置和生态条件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投影在村级单位上,并分为自然演变、加剧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四种类型。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确定为后期驱动机制研究、空间重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具备更好的操作性,未来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则需要根据不同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特点加以引导。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动态度;万州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6)02-0149-10DOI :10.15957/https://www.sodocs.net/doc/189185146.html,ki.jjdl.2016.02.021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 Case in Wanzhou County

MIN Jie 1,YANG Qing -yuan 2,3

,TANG Xuan 1

(1.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3.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As the case of

Wan Zhou country which is the center of hinterland,using models such as dynamic degree,kernel density,proximity distance,the pape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pace patters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further identifies the spatial patterns evolution types from 1995before retaining to 2012.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In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rural settlements are characterized from “single point of high concentration ”to “more points of high concentration ”.Which arc characterized into “high west and low east ”on the whole space difference.In spatial location,the rural settlements are high influenced by roads and lessened the restriction of terrain.In spatial evolution speed,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East increasing,West slowly and Middle lessening.Overall,the space patterns evol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Wanzhou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natural evolution,accelerate evolution,intense evolution and disturbed by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Spatial patterns evolutional types will be guided for driving mechanism research and sp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Key words: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rural settlement;spatial pattern;dynamic degree;Wanzhou

第36卷第2期经济地理Vol.36,No.22016年2月ECONOMIC GEOGRAPHY Feb.,2016

格局演变分析,是揭示区域景观格局与人类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前提依据。纵观国内外有关农村居民点研究的文献,国外学者已从农村居民点的类型[3]、分布[4]研究转变为乡村重构[5]、乡村性别[6]、Q方法[7]、城乡过渡区[8]、政治与文化[9]等多方向展开。同时国内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格局静态研究[2,10-12]、区位[13]、分布[14]、规模[15]、形态[16-17]、格局演变[18-19]、乡村转型[20-22]、优化重构[23-24]、土地整理[25]、农户视角[26-27]等方面。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国内对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相对于城市研究整体比较滞后,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与区域特色结合不够紧密。本研究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以三峡库区重要区万州为案例,以第一次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2012年土地变更数据的农村居民点为分析源,通过分布、区位、用地动态度等方法,挖掘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类型,以期揭示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库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和技术路线

1.1研究区概况

万州区东与云阳县相邻,南靠石柱县和湖北利川县,西连梁平、忠县,北邻开县和四川省开江县,地势中间低南北高,自北向南依次为铁峰山背斜、方斗山背斜、龙驹山背斜和七曜山背斜,背斜之间的谷地比较开阔,多丘陵、低山。2013年,行政辖区包括29个建制镇、12个乡和11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3457km2,全区常住人口中属城区人口有95.34万人,城镇化率59.76%,国内生产总值为702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18元。为渝东北区域重要的工业、商贸、文化、交通中心和三峡工程移民最多的区县。

1.2技术路线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是在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条件影响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类型。其特征常从分布、区位、规模等方面表征,基于数据的准确性、来源口径的统一性考虑,本文以三峡工程蓄水前(1995年)、蓄水后(2012年)为分析时间节点,1995年是三峡工程大型建设项目的起点,2012年起是后三峡时代对农村地区积极调控的

时期,并且1995—2012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社会文化、居住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以1995年和2012年作为分析的时间节点具有很强的对比意义。本文选择蓄水前1995年和蓄水后2012年的万州区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和土地变更数据(1∶1万)作为主要数据源,并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试行)[28]和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集镇与村庄图斑的缩编,得到两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数据(1∶5万),分别代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状态,计算出农村居民点在区域内的核密度数据;其次,通过来源于USGS的万州区DEM数据(30m空间分辨率)、从万州区政府获取的1995年和2012年行政区划图、交通图(1∶5万)分别计算出农村居民点与不同范围内高程、坡度的分布情况,与道路的空间最近距离,村级单位上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度等指标,最终确定出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其技术路线如图1,具体指标解释和公式见表1。

2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2.1空间分布格局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生成万州区1995年和2012年的每km2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趋势数据(图2),结果表明:

2.1.1农村居民点密度减小,呈“西密东疏”的整体空间分布差异

①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值减小。1995年核密度

150经济地理第36卷

第2期闵婕,杨庆媛,唐璇: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151

表1空间格局演变识别指标集

Tab.1Indexes about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类别

分布

区位

演变速度指数

核密度f(x,y)

最邻近道路的距离ARD

高程DEM

坡度SLOPE

农村居民点转移流K[29]

表征涵义

反映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或分散的特征

反映农村居民点与道路的邻近关系

反映农村居民点与高程的相互关系

反映农村居民点与坡度的相互关系

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情况

计算公式

f(x,y)=12∑i=1n k?è???÷d i n

ARD=∑i=1n r1n

-

-

K=

R

in-R out

()

LS

i,t1×T

×100%

说明:n为居民点总数;h为距离阀值内的点数;h(d i/n)为核密度方程;d i 为距第i个观测点的距离;r i分别为农村居民点与道路的距离;RS tf为村级单位的农村居民点转移流值;R in为村级单位的农村居民点转入流值;RS out为村级单位的农村居民点转出流值;T为研究时间段;LS i,t1为研究初期村级单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995年

2012年

图21995、2012年农村居民点核密度空间分异图

Fig.2The density map of rural settlements in1995,2012

最高值为13.46个/km2,平均值为2.80个/km2。2012年核密度最高值为8.90个/km2,平均值为2.56个/

km2。表明在单位面积范围内农村居民点最高数量降低明显,但均值差别不大,两个时段农村居民点的低密度值都占大部分范围。②农村居民点密度呈现“西密东疏”的整体分布趋势。两个时间节点的农村居民点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城区附近,沿江一带的乡镇,西北部的余家、后山,东北区域的白羊、太安镇。农村居民点稀疏区主要位于东南部的龙驹、梨树、地宝等乡镇。

2.1.2农村居民点分布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

①1995年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更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江平缓河谷地带的乡镇;在东南部仅集镇或乡政府驻地有少量集中。②2012年农村居民点沿河谷地带分布的集中模式被打破,高密度值空间分布呈现“多点中高值集中”的趋势,在高峰、龙沙、武陵、天城、余家等有一定数量的集聚,但不成片集聚;低密度值虽也在东南部,但与1995年相比,其数量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分布演变格局表现为从“单点高值集中”转向“多点中高值集中”。

2.2空间区位格局依赖道路程度加强,对地形环境依赖程度降低

应用最邻近道路距离、在不同坡度和高程范围内的分布情况等指标反映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区位演变情况,结果分别见表2、表3、表4。2.2.1农村居民点布局受交通影响程度加大

农村居民点最邻近道路距离的大小变化,可表征农村居民点与外界交流的便利程度。值越小,联系越便利,值越大则说明对外对内联系不畅。据统计,1995年与道路距离在300m以内、300~600m、600~1200m、1200~2000m、>2000m的农村居民点

表2农村居民点与道路邻近关系距离分类表Tab.2The class table of proximity distance to road

距离道路分类

0~300m

300~600m

600~1200m

1200~2000m

>2000m

合计

1995年

统计/个

2945

2152

2512

1449

711

9769

比例/%

30.15

22.03

25.71

14.83

7.28

2012年

统计/个

3948

2432

1992

466

87

8925

比例/%

44.24

27.25

22.32

5.22

0.97

分别有2945、2152、2512、1449、711个,分别占总斑块个数的30.15%、22.03%、25.71%、14.83%、7.28%。2012年与道路距离在300m以内、300~ 600m、600~1200m、1200~2000m、>2000m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别有3948、2432、1992、466、87个,分别占总斑块个数的44.24%、27.25%、22.32%、5.22%和0.97%。从时间变化上来说,与道路距离在500m以内的农村居民点数量比重显著增加,在1200m以上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其比例都在急剧减少,即农村居民点位置在17年期间发生较大变化,对道路的空间依赖性更明显。

2.2.2农村居民点布局受地形影响程度减弱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如地形、水、气候、土壤、动植物等。针对研究案例的面积、气候、土壤等要素在区内差异不明显,故选取高程与坡度两个因子来探讨地形因素对万州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高程分为DEM<200m(Ⅰ)、200m≤DEM≤500m(Ⅱ)、500m1000m(Ⅳ)四区,坡度分为SLOPE<8°(Ⅰ)、8°≤SLOPE≤15°(Ⅱ)以及15° 25°(Ⅳ)四个级别,并计算不同高程级别和不同坡度范围内1995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点的数量(NP)、总面积(CA)、平均斑块面积(MPS)等各项指标,结果见表3和表4。

152经济地理第36卷

表31995、2012年不同高程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

Tab.3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elevation zones in1995,2012

指标名称NP(个)CA(ha)MPS(m2)

DEM<200m(Ⅰ)

1995年

295

961.59

32596.35

2012年

93

226.31

24334.41

200m≤DEM≤500m(Ⅱ)

1995年

4642

11002.44

23701.93

2012年

3865

15912.57

41170.94

500m

1995年

4542

9388.83

20671.14

2012年

4633

10427.10

22506.14

DEM>1000m(Ⅳ)

1995年

290

573.16

19764.21

2012年

334

744.45

22288.88表41995、2012年不同坡度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

Tab.4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slope zones in1995,2012

指标名称NP(个)CA(ha)MPS(m2)

SLOPE<8°(Ⅰ)

1995年

1493

3635.88

24352.88

2012年

1213

5268.85

43436.52

8°≤SLOPE≤15°(Ⅱ)

1995年

3137

7431.96

23691.29

2012年

3124

8458.20

27074.89

15°

1995年

3733

8230.76

22048.64

2012年

3571

11893.67

33306.28

>25°(Ⅳ)

1995年

1406

2627.42

18687.23

2012年

1017

1689.70

16614.57

结果表明:①Ⅰ级区(DEM<200m)1995—2012年期间无论是居民点个数、总体规模、平均规模都减小,原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将高程175m以下的居民点全部拆迁,大部分农村居民点都就地后置,故17年期间高程在200m以下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和规模都大大降低,这也是目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成为影响土地利用剧变的驱动机理之一。②从

200m以上的整体变化来看,两个年份的农村居民点在200m以上变化的分布特征一致,即随着高程上升,其总体规模、斑块平均规模均减小。③从变化数量上来看,1995—2012年增加数量和比例最多的是Ⅱ级区,其次为Ⅲ级区。从个数上来看,Ⅲ级区和Ⅳ级区略有增加,Ⅰ级和Ⅱ级斑块数量减少。整体表明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过程中,位于高程Ⅱ级区和Ⅲ级区的居民点是缓慢增加,而Ⅰ级区是剧烈减少。

结果表明: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并不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即与很多实证研究结果有很大不同。①从变化数量上看,1995—2012年农村居民点增加的整体规模和斑块平均规模主要在Ⅲ级区、Ⅰ级区和Ⅱ级区,Ⅳ级区减少,即17年期间,处于25°以上的农村居民点正逐步转移到较低坡度区域,这与国家开展的退耕还林和土地集约等工作相一致。②坡度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关系并不呈现一种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联系,Ⅲ级区变化最显著,表明坡度对居民点的发展限制作用不大,这主要也与三峡多山多峡谷地带,15°以上占较大范围的现实条件以及农村居民点发展中地形条件的限制性基础因素正在减弱。

2.3空间演变速度呈“东增西缓中减少”的特征

按照表1动态度公式得到万州村级单位1995—2012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度空间分异图和统计特征数据(图3)。

2.3.1农村居民点转入动态度呈“中心缓慢边缘加速”的空间特征

①转入动态度高于20%以上的村庄主要分布在万州区东西部两翼。城区北部的天城镇、高粱镇,东部的走马、龙驹,西部的郭村、后山镇共有21个村庄属于转入动态度高值区,所占村庄总面积148.42km2,1995—2012年增加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9.21km2,转出面积为0.89km2,转入动态度为32.60%,即该类别有大量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量大。

②转入动态度处在1.5%~20%之间的村庄占全区一半。该类别1995—2012年增加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87.40km2,转出面积为40.68km2,转入动态度为5.21%,主要分布在离城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部分乡镇,因远离城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受城区影响作用有限,依靠自身人口、经济、产业和政策实现一定加速发展。

③转入动态度处在0~1.5%之间的村庄分布较零散。主要在城郊附近村庄或建制镇周边村庄,共

第2期闵婕,杨庆媛,唐璇: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

153

图31995—2012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度分异图Fig.3The change of rural settlement from1995to2012

有66个村庄,所占村庄总面积386.66km2,1995—2012年增加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9.42km2,转出面积为16.51km2,转入动态度为0.77%。

2.3.2农村居民点转出动态度呈“城郊高偏远山区少”的空间特征

2.3.2.1动态度处在-6%~-1.5%之间的村庄集中分布在城郊附近和沿江乡镇。在偏远山区如铁峰、弹子镇、太安镇有零星村庄属于该类型,共有132个村庄,所占村庄总面积806.22km2,1995—2012年增加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8.41km2,转出面积为67.86km2,动态度为-3.08%,转出多。受三峡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双重影响,沿江乡村、城郊乡村的农村居民点存在大量中高速转出。

2.3.2.1动态度处在0~-1.5%之间的村庄分布比较零散,共有83个村庄,所占村庄总面积558.02km2,1995—2012年增加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1.74km2,转出面积为25.67km2,转移动态度为-0.74%。

整体上万州区1995—2012年农村居民点增加了165.90km2,转出了151.61km2,转移流动态度为0.46,属于缓慢正向转入阶段。

3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分析

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确定的技术流程如图4所示,先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度的大小数值和正负值作为初次分类的因素,将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分为剧烈、加速和自然的正负向演变;第二次细分结合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制度和突变等驱动因素影响[12,23]进行分类,如村落位于三峡工程影响范围,受工程建设影响,农村居民点发生位置和规模上的变化,表现为正向或负向突变类型;城区附近的农村居民点因土地城镇化、政策制度等影响,村域内出现单个用地规模剧增,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型,可确定为城区拓展加速负向演变等。最终分类结果和空间特征如图5和表5。

3.1自然演变类型

该类型指的是在村级范围内农村居民点转移、转入速率低且数量少,存在轻微增加或轻微减少,农村居民点本身发生位置变化可能性少。该类型的农村居民点受城镇化、工业化影响弱,而地形、耕作条件,人口自然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增加是该类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演变呈正常自然演变态势(表5)。在万州区共有147个村庄属于此类情况。按照农村居民点转移动态度的正负值又分为自然正向演变和自然负向演变两个子类型。

3.1.1自然负向演变类型

该类型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较偏远山区,距离道路较远,基础设施落后。明显分布于三个区域:一是东南部的龙驹、白土、东南角的走马镇;二是分水镇与后山镇地形起伏度大的区域;三是在城区附近受城镇化轻微影响,有一定的自然负向演化。该类型共有88个村庄,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1689个减少到2012年的658个,面积由1995年的34.31km2减少到31.93km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21.05km2,而转出到其它土地利用

154经济地理第36

图4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决策图

Fig.4The decisions of space pattern evolution about rural settlement

类型有24.79km2,其动态度为-0.73%。整个自然负向演变类型距主要道路和乡级道路分别为1.33km 和1.07km,平均坡度为19.65°,平均高程为

566.54m。

3.1.2自然正向演变类型

该类型在空间分布上与自然负向演变类型分布较一致,有比较相似的自然和区位环境,距主要道路、乡级道路距离分别为1.45km、0.96km,平均坡度为19.37°,平均高程为555.84m。该类型共有66个村庄,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1208个减少到2012年的610个,面积由1995年的25.06km2增加到27.04km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19.42km2,而有16.51k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转出,其动态度为0.77%。

整体上说,农村居民点自然演变类型是一条低速平稳的传统方式,变化小、速度慢,在政策调控、城镇化、工业化、现代规模农业增长等新型内外因素作用下,该演变类型会逐渐被新的类型代替。3.2加速演变类型

加速演变类型指的是在村级范围内转移和转入数量与规模都较高,按照转移动态度的正负值,该类型又分为加速正向演变和加速负向演变两个类型,因城市化影响,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导致城郊区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为突出城镇化影响,特意将城区拓展的加速负向演变类型从加速负向演变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3.2.1加速正向演变类型

该类型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江到丘陵,从城郊到山区都有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因区位、交通条件等优势,在一些新型因子引导下,演变路径呈现正向加速的特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展、形态出现规范化、有序化。同时山区村庄如东南部的罗田镇、恒合乡,借助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与综合整治等因子作用,具有一定居民建设用地的储备量,农村居民点大量增加,呈正向上升趋势。

全区共有222个村庄属于加速正向演变类型,虽然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3227个减少到2012年的1947个,但面积由1995年的57.59km2增加到101.21km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84.43km2,而有39.12k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其动态度为5.25%。该类型在村庄个数中是所有类型中最多,转入面积最大。距主要道路、乡级道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3km、0.87km,平均坡度19.36°,平均高程为591.98m。

3.2.2城区拓展加速负向演变类型

受城区工业化、公共基础设施等影响,城郊的乡村用地用途发生转型,农村居民点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即转出农村居民点高于转入农村居民点。万州共有22个村庄属于城区拓展加速负向演变类型,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395个减少到2012年的171个,面积由1995年的10.34km2减少到

第2期闵婕,杨庆媛,唐璇: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

155

图5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格局类型

Fig.5Evolution of space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

5.75km 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3.54km 2,而农

村居民点用地转出了7.88km 2,其动态度为-2.80%。该类型距主要道路、乡级道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23km 、1.5km ,平均坡度16.99°,平均高程为400.59m 。

3.2.3加速负向演变类型

该类型主要集中在柱山乡和高峰镇,分布在城区拓展加速负向演变类型的周围。城区附近乡镇受到城市建设扩展和城乡一体化影响,农村人口往城区集中,开始定居城市,实现农户身份转变,农户的工作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以耕作为主,而是以其他行业为生。全区共有88个村庄属于农村居民点加速负向演变类型,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2770个减少到2012年的856个,面积由1995年的57.53km 2减少到35.09km 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18.85km 2,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了45.43km 2,动态度为-3.08%;平均坡度为18.74°,平均高程为541.11m ,距主要道路和乡级道路分别为1.92km 和0.64km 。

3.3剧烈演变类型

剧烈演变指的村庄空间发展与演变往往受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移民等突变因子推动,具有不稳定性和突变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点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社会构成与组织等方面的突变,是一

种突发性的演变路径。根据动态度正负值又分为

剧烈负向演变和剧烈正向演变。3.3.1剧烈负向演变类型

该类型分布在偏远山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如弹子镇林场、铁峰乡自然保护区、太安镇地质灾害敏感区等10个村庄,地形条件差,离城区和主要道路远,交通类型以乡级道路为主,与外界联通不畅。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375个减少到2012年的83个,面积由1995年的7.87km 2减少到4.58km 2,由其它土地类型转入了2.47km 2,而转出6.29km 2,其动态度为-3.24%。自然区位环境中,平均坡度20.05°,平均高程562.77m ,距主要道路和乡级道路分别为1.27km 和0.63km 。3.3.2剧烈正向演变类型

主要分布在天城镇和走马镇等20个村庄,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106个增加到2012年的154个,面积由1995年的1.66km 2增加到10.28km 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8.97km 2,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只转出0.87km 2,其动态度为32.43%,远远超过其它演变类型。20个村庄的自然区位环境中,平均坡度为20.23°,平均高程为626.48m ,距主要道路、乡级道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07km 、0.86km 。3.4三峡工程扰动类型

因三峡工程建设,导致175m 水位以下的河谷

156经济地理第36卷

表5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类型及主要驱动力特征表

Tab.5Major driving factors about space pattern evolu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类型

自然正向演变

加速正向演变

加速负向演变

剧烈加速正向演变

地域特征

自然负向演变周围,与负向演变一起呈自然增长状态

万州西部一角,以余家为中心,农村居民点正增长为主。

位于城区周边、西部的中心区域,新增农村居民点少,十五年期间负增长

万州城区以北区域,以天城为中心,农村居民点正增长。

主要驱动因子

人口自然增长、经济条件、乡级道路

主要道路、建制镇、政策调控、工业化、城镇化

城区、主要道路、政策调控、土地综合整治

城区、主要道路、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演变类型示意

农村居民点用地和耕地转为水域用地,使本居住在河谷地区,拥有较好生活质量的农户不得不搬迁到丘陵甚至低山地区,演变路径既包括蓄水直接影响的农村居民点被淹,又包括“就地后置”政策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激增,故三峡工程建设驱动下易产生负向和正向两种突变类型。

3.4.1三峡工程扰动负向突变类型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东的溪口乡、新田镇、新乡镇等14个村庄,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431个减少到2012年的114个,面积由1995年的11.45km2减少到6.15km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3.96km2,转出了9.13km2,其动态度为-3.01%。3.4.2三峡工程扰动正向突变类型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西的瀼渡镇和武陵镇共8个村庄,农村居民点个数由1995年的133个减少到2012年的99个,面积由1995年的2.21km2增加到3.66km2,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了3.21km2,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1.58km2,其动态度为4.91%,虽然动态度远不及剧烈正向演变和加速正向演变,但该类型在村庄范围具有较大的位置变化,如瀼渡镇、小周镇是因工程建设集镇整体搬迁,位置迁移大。4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1995年、2012年为三峡工程蓄水前和后三峡时代的时间节点,深入分析三峡库区重要区万州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区位、演变速度等特征,归纳出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1995—2012年,万州区农村居民点总个数减少,1995年居民点密度高值集中在城区附近和沿江西岸地带,2012年居民点密度较高区域呈“多点集中”,沿江低海拔河谷区域和邻近城区的农村居民点个数减少。

第二,万州区农村居民点区位格局中受陆地交通影响和引导逐步加大,地形环境影响程度减弱。2012年万州区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广泛运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带来的农村地区环境改善、乡级和村级道路的全面完善,整个交通网络相比1995年,体系更为立体和复杂化。陆地交通与农村居民点的相邻距离变化表明两者之间联系愈加紧密;将不同高程、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个数、规模变化比较发现万州区农村居民点在高程200m以下因三峡工程影响而大量淹没和减少,农村居民点逐步向高程在200~1000m和坡度为8°

~15°区域集中和增加,在破碎度高的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因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传统农耕文化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地形的限制基础条件正逐渐减弱。

第三,万州区农村居民点在村级范围上的演变速度呈“东增西缓中减少”的特征。农村居民点转入高值区空间分布主要在万州区的东西部两翼,这部分由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入量相比农村居民点转出的量更大;在城郊附近村庄或建制镇周边村庄,受城镇化和技术水平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城镇建设用地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率高,农村居民点转入动态度低,转出规模大。

第四,通过万州区农村居民点转移动态度大小,结合区位、分布等因素通过人机交互确定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分为自然演变、加剧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四种类型。自然演变主要因人口自然增长、地形条件、经济因素等传统驱动因子影响,空间演变速度处于微度增减;加剧演变类型则主要受城镇化、现代化技术和政策调控等新型驱动因子主导,空间演变速度快,增加和减少农居地规模明显;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类型则主要受生态重要区、地质灾害和三峡工程等突变驱动因子主导,农村居民地在短时间内出现位置和规模上的突变。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确定为后期驱动机制、空间重构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且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投影在村域范围,使其具备了更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尽管本文通过1995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数据反映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居民点空间演变情况和特征,进一步的研究需从农村居民点及农村地域系统视角出发,在新时期乡村转型和城乡统筹背景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的驱动机理,以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规律为基础,建立适宜的优化调控路径和模式,促进农村居民点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32-159.

[2]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4,34(4):438-446.

[3]龙花楼,刘彦随,张小林.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8):1145-1158.

[4]龙花楼,张杏娜.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第2期闵婕,杨庆媛,唐璇: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157

[J].经济地理,2012,32(8):1-8.

[5]Terry Marsden.Rural Geography Trend Report: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ses of rural restructuring[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2):246-258.

[6]Anastasia R Snyder,Diane K McLaughlin.Female-headed fami-lies and poverty in rural America[J].Rural Sociology,2004,69 (l):127-149.

[7]Duenckmann F.The village in the mind:applying Q-methodolo-gy to reconstructing constructions of ruralit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0,26:284-295.

[8]Bittnera C,Soferb https://www.sodocs.net/doc/189185146.html,nd use changes in the rural-urban fringe: An Israeli case study[J].Land Use Policy,2013,33:11-19.[9]Radoslava Kanianska,Miriam Kizekova,Jozef https://www.sodocs.net/doc/189185146.html,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rural areas during different politi-

cal systems:A case study of Slovakia from1782to2006[J].

land use policy,2014,36:554-566.

[10]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43(4):311-316.

[11]单勇兵,马晓冬,仇方道.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J].地理科学,2012,32(11):1340-1347.

[12]朱彬,张小林,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453-459.[13]朱雪欣,王红梅,袁秀杰.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326-333.[14]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45-51.[15]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等.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遥感学报,2002,6(4):307-312.[16]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

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17]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30(7):1271-1282.

[18]曾早早,方修琦,叶瑜.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格局演变[J].

地理科学,2011,31(1):87-94.

[19]姜广辉,张凤荣,秦静,等.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环境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85-92.[20]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4):426-434.

[21]李婷婷,龙花楼.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3):490-500.

[22]李玉恒,陈聪,刘彦随.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9):1595-1602.[23]唐承丽,贺艳华,周国华.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10):1459-1472.

[24]谢作轮,赵锐锋,姜朋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J].地理研究,2014,33(5):937-947.

[25]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J].地理研究,2004,23(4):469-478.

[26]王兆林,杨庆媛.重庆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2-38.

[27]李赞红,阎建忠,花晓波,等.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4,

33(4):721-734.

[28]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试行)[EB/OL].2010-

07-27

[29]马彩虹,任志远,李小燕.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转移流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3,68(2):257-267.

158经济地理第36卷

国内金融监管机构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运行、监管机制,净化金融互联网市场环境,促使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关系进一步相匹配,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互利共赢,最终破解小微企业信贷难题。

参考文献:

[1]周妮笛,伍格致,周鲜.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制约因素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10):141-144.

[2]高铂睿,李珊珊.现代金融体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序列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3):115-119.[3]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J].财经研究,2002(9):53-60.

[4]Long C,Zhang X B.Cluster-Base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Financing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

nomics,2011(84):112-123.

[5]Ruan J,Zhang X.Finance and Cluster-Bas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9,58:143-164.

[6]刘克,王岚.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效率研究:制度理

论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0(2):11-19

[7]卫龙宝,陈旭炜,伍骏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突破——基于产业集群发展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3-45.

[8]祝健,沙伟婧.发展产业集群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3(4):103-106.

[9]李敬波,吕彦泽.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5(2):10-12.

[10]王学忠.农村金融信息失灵治理体系的内在冲突与协调——以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6):73-80.

[11]赵彦武,王雪哲.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分析[J].商业会计,2014(13):54-56.

[12]刘新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产业集群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6):66-72.

[13]许圣道,刘昕.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与破解[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66-73.

[14]李俊江,于众.产业集群视角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优势及对策[J].当代财经,2015(4):60-65.

[15]姜明辉,夏天.轮轴式产业集群外部联系的动态变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5):84-88.

[16]颜怀彬,沈金方,邹百镀,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J].浙江金融,2014(10):4-9.

(上接第142页)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783-04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① 马晓冬1,2,沈正平1,2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规模结构;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区域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②城市水平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一直引领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把城市化战略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1],并明确提出将在全省构建三个都市圈(徐州、苏锡常和南京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城镇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的城市化空间模式。2004年底,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8.2%,高于同期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但是,江苏也是城市化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之一,占全省人口43.4%、土地51.1%的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更落后于苏南地区26个百分点。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已经较明显地影响了全省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 1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来检验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特征,即对城市位序—规模进行定量描述。Pareto模型见公式(1): N=A P-D i(P≥P0,D>0)(1) 式中:N为城市人口规模大于门槛城市人口P 的城市数,P 为城市人口规模,A为系数,D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维数,其倒数1ΠD就是城市规模的Zipf维数。其相应的双对数曲线的表达式为: ln N=ln A-D(ln P i)(2) 以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为横坐标,大于最小的县城人口的城市数目为纵坐标,绘制2000年和2004年的城市位序—规模曲线(图1),可以发现两个时相的曲线几乎是平行的。运用线型回归对两条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位序—规模拟合函数分别为公式(3)、公式(4): ln N2000=6.7506- 1.1785ln P i(R2=0.9746)(3) ln N2004=6.9497- 1.1703ln P i(R2=0.9724)(4) 两条曲线拟合函数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组织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或结构预测。 在Pareto模型中,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D、Zipf维数和系数Ln A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它们还有刻画城市体系格局特征和状态演化的作用。其中,分维值D和Zipf维数可以用来反映城市系统的均衡程度。仵宗卿等(2000)将D值称为“ 均衡度”指数,均衡度指数越大,各城市间的规模就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差距就越小,城市体系就越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低;相反,城市规模就越不均衡,城市首位度就越高[2]。 图1 江苏省城市人口规模—位序曲线(2000、2004年) Fig.1 R ank-size curves of urb an population of Jiangsu in2000,2004 江苏城市体系的分维值D 2000 和D 2004 分别为1.1785和1. 1703,其相应的Zipf维数(Zipf=R2ΠD)分别为0.831和0. 827。两个时相的分维值D均大于1,而Zipf维数均小于1,说明总体上江苏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比较平稳,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从2000年到2004年,分维值D由1.1785降至1.1703 (图1),一方面反映江苏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表明2000年以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集中性在缓慢增强,城市的首位度在缓慢提升。 第27卷第5期2007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5 Sep.,2007 ①收稿日期:2007-05-11;修回日期:2007-08-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 JL072)、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05JZ D00038)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6JS B JL004)联合资助。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水利财务物资 【发文字号】渝府发[2004]99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4.11.25 【实施日期】2004.11.2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04]99号) 库区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随着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的完成和三、四期移民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峡库区移民生计、就业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库区产业支撑力不强的问题更是影响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注。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贯彻落实好《规划》,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库区各项工作进入了以安稳致富为目标,搬迁安置、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按期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加快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库区地质和水环境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三大历史性任务。库区各区县(自治县、市)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总结过去10余年移民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国家批准《规划》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关系到库区人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国家批准《规划》,为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库区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从库区实际出发,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统筹经济发展与移民稳定安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用好政策和基金,培育和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 从现在起,经过一段时期的不懈努力,在库区建设起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努力把库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安定、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经济区。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库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达到1000美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力争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实现移民稳定安置;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设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

村落分布空间布局发展思路

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发展思路浅析【摘要】如何合理安排县域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是村庄体系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以县域自然村落为对象,基于村庄现状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村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的村庄发展策略和村庄布点调整思路,寻求一种相对直观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恭城;村落分布;村庄体系规划 【 abstract 】 how to arr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y village layout, is in the planning of villag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his paper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county natural villages for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villag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village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learly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village stationing adjust the thought, seek a relatively intuitive, the maneuverability is strong planning method. 【 keywords 】 gongcheng; village distribution; villag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村落分布空间的调整优化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摘要: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其沿着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三方面进行演变和发展。 1.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主要路径是“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逆梯度配置”)——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顺梯度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未来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即“产业布局一体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在空间布局政策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背景下探讨探讨产业政策比较贴合实际。 1.1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百废待兴,沿海地区相对与内地来说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国家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地区差距,加大了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力度。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时国家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配置重大工程项目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计划时期(1970-1975年),在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开发。重点是优先发展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雏形。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作者:————————————————————————————————日期:

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生态地理位置 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 二、地质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

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置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这些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整个库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页岩夹煤层;巴东组泥灰岩、砂岩夹泥岩;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蚀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重庆三峡库区东部地区地层岩性以古生代、中生代碳酸盐类地层为主,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不仅地表缺水,而且土层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植被遭到破坏或因过度垦植,土层剥蚀,生态环境将遭受彻底破坏直至无法利用。 三、地形地貌特征 重庆市三峡库区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东西长约为600km,南北宽约80km,该地区地形大势为东高西低,西部多为低山丘陵地貌,往东逐渐变为低、中山地貌,并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库区北部以及东部边缘东北西南向为大巴山山地、巫山山地、大娄山山地等中低山地,海拔一般在1000~2500m之间;该线以北以西地区地貌以低

xx镇村布局规划

项目名称:xx市镇村布局规划-xx镇编制单位:xx市xx镇xx 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现状综述 第三章镇村布局规划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五章实施措施建议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1.2 基本任务 在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xx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确定xx镇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1.3 规划依据 (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 (2)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村(2005)125号】; (3)《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 (4)《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5) 《xx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6) 《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0-2015);

(7)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 xx镇行政辖区,面积67.6平方公里。 第二章现状综述 2.1基本状况 2.1.1区域位置 xx镇位于xx市西部,泰州市区和xx市区连线的中心,东与xx镇相连,西与泰州海陵区相接,北界红旗良种场,南毗张甸镇。328国道横穿全境,新通扬运河流经中部腹地。镇域总面积67.6km 2,其中耕地65704.27亩。 xx镇建镇较早,古镇始建于宋代,长期以来以xx庄而闻名。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均为镇建制。1958年成立xx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xx乡,1986年撤乡建xx镇,1999年12月经江苏省xx 批准,与其南部的大冯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xx镇。 2.1.2自然特征 xx镇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据多年观测,xx地区年平均气温14.5°C。平均降雨量为1000~1050mm,无霜期225天,常年盛行东南风,土地承压力为6~7吨/m2。xx镇又位于沿江高沙土地区与里下河水网平原的过渡地带,镇域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水利范文.doc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土建 水利- 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及模式 ■黄逊 一、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特点 从空间格局看,城市是由异质单元构成的镶嵌结构,是人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一般是首先形成一定的凝聚核,然后沿着最有利的发展轴线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域空问格局系统。但不同的城市系统的空间格局的演变又有各自的规律。中小城市由于本城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现实状况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在空间格局演化上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对交通线强烈依附 城市地域空间的交通条件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建立大交通,才能产生大流通,才能发展大经济,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是其发展经济的必备前提。正缘于此,中小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对既成的城市内外交通走廊表现出极强的依附现象,往往沿区域交通网络呈线形演化发展。 (二)受大城市发展导向影响 1.中小城市在行政上与中心大城市相比是区域次中心,是大城市的区域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基层中心。 2.中小城市在社会

经济上是中心大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产业、人口的辐射基地,对大城市有强烈的附属性。3.中小城市在生态上承担着平衡区域自然环境、保护地区特有文脉的任务,为中心大城市的充分协调发展提供保证。4.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通常必须考虑区域整体利益,尽可能符合中心大城市出于自身要求的方向指导。(三)区域性特征明显 1.东部城市网络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小城市围绕各自的中心大城市形成五个大型的密集城市群,即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宁中南部和四川盆地城市群,其中前四个位于东部地带。由于中小城市进一步密集东部,东部的四个城市群正由目前的自成体系状态转向边界渐趋模糊、地域上相互衔接、功能上相互作用的网络化城市地域的趋势。 2.中部城市带。由于中部地带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其中小城市增长快于东部,城市增长数目较大。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基地的建立等,中小城市相应地大批设置并沿长江干支流、京广线、京哈线、陇海一兰新线、焦枝一枝柳一湘贵线正形成一些城市带。3.西部城市点状分布。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和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1978年以来虽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中小城市,但与东、中部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集中,目前仍呈零散分布状态。 二、中小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模式 中小城市存在着历史的差异,自然区位的差异及发展阶段不同,因而虽然目前中小城市都处于空间急剧扩张阶段,但仍然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演化模式。 (一)圈层式扩张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编报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文字号】渝发改环[2010]144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2.09 【实施日期】2010.02.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编 报工作的通知 (渝发改环〔2010〕144号) 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市水务集团、市水投集团、市环卫集团: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09〕106号)文件要求,环保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委在2010年前编制完成《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国家支持,现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编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规划项目编报范围

各区县、市水务集团、市水投集团、市环卫集团按照职责分工,根据实际情况,污染治理的需要和抓大放小的原则,编报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含污水干管新建、扩建、改造),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工业污染点源治理项目,工业园区污水治理项目,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陈旧垃圾清运、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一般工业废弃物治理项目。国家已安排投资和已建成的项目不纳入编报范围。 二、规划项目编报要求 (一)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各区县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4号)要求,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城市化进展、实际居住人口增长,对照已建城市污染治理设施的服务范围、处理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新建或扩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其中: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根据《重庆市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规划》进行编报。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干管主要由市水务集团、市水投集团负责编报;主城区垃圾处理项目主要由市环卫集团负责编报。纳入规划的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所在城镇应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 (二)工业污染点源治理项目。要根据污染源普查情况、企业的经营现状,特别是企业所属行业、规模、数量、产值、用水量等指标,判明和测算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排放强度,规划目前必需和将来应该实施的工业污染源的治理项目。对已纳入关闭、搬迁计划的企业和经营情况差、治污积极性不高的企业,不得规划治理项目,避免列入国家规划后不能实施的情况再次发生。纳入规划的工业污染点源治理项目所属企业应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 (三)工业园区污水治理项目。根据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已入园和拟入园企业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排放强度、用水量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入园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达标后才能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乡村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的发展正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着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回顾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为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新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作者简介 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瑞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豫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眉舞,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博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 * ——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罗小龙 何瑞雯 刘豫萍 陈眉舞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新城运动”的格局机制与管治研究(编号:41471133)。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