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做框架

做框架

做框架
做框架

《做框架》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框架》

【教材任务与分析】: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认识框架结构。

第二,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让学生自己捆扎这样的框架,并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并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它是第二个活动的必然发展。

【学情分析】:

(1)拓展教学内涵,培养定量思维的习惯

本设计把教材第二部分“研究简单框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四年级的数学课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框架并用手感觉其稳固性”的类似活动,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如果按教材的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在捆绑各种形状框架时会处于动手操作的兴奋之中,凭感觉描述框架的牢固程度,而认识不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感受不到科学发现的兴奋。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知道科学是讲证据的,并使学生意识到这种研究方法比用手感觉更具有说服力、更科学。同时,逐渐养成尽可能使用定量的术语来构建论点的思维习惯。

(2)降低教学难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的框架的受力情况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杆的作用。本人认为框架受力分析涉及结构力学的问题,这一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也不是容易理解的知识,与其让学生对复杂的科学原理一知半解,倒不如让学生只了解现象,解决“怎样做”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跳一跳摘到桃子”所带来的乐趣。

【设计理念】

“设计和制作”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和制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

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和制作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动脑筋。毕竟,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所以本节课我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包括设计自己的方案,对设计结果的预测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三角形是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出示埃非尔铁塔的图片。

1、介绍:巴黎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该塔高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

记录40多年。

巴黎铁塔铁塔是谁建造的呢?著名建筑大师埃非尔,所以这座塔又叫埃非尔铁塔。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非尔。原因何在?因为该塔全身都是一根根的钢铁构成,用的是框架式结构。

【设计意图】:(以向世人解释埃非尔铁塔的牢固性导入,目的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孩子对探究活动的卷入。)

2、什么叫框架式结构?我们再来看几组图片。(出示其他的框架式结构的图片:塔吊、电塔、游乐场翻

滚列车支架等)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框架式结构吗?(学生无法理解时,用“骨架式”来帮助理解)

3、你对框架式结构有哪些认识?框架式结构好不好?它有哪些作用?(学生无法理解时可以让他们比较

框架式与实体建筑的区别)

(框架式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在很高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

4、让我们再回到100多年前,当时的文化艺术界名流以及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为什么反对埃非尔的设计?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框架式结构不牢固。

框架式结构牢固吗?怎么向世人解释框架式结构的牢固性?

【设计意图】:(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科学学习殿堂的,科学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初始想法和已有经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二]三角形稳定性的研究:

1、结合课件观察,框架式结构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呢?

2、出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模型,学生个别上台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思考三角形和长方形再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4、小组讨论,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对初始想法的反思,改变有些根深蒂固的“成见”,实实在在落实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5、结合课件演示,分析三角形稳定性的力学原理:当三角架顶端受重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压力,下面

的水平杆受拉力。由于三角形边长不变,角度也不变,是唯一不会变化的形状,所以框架结构以三角架为基本构造。

6、想办法加固长方形框架。

7、增加的斜杆起了什么作用?(“推”、“拉”的认识)

【设计意图】:(解释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理解,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很少能被迁移,学习者只有在知道并理解知识背后隐含的原理时迁移才能发生。)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明确任务:用最少的筷子搭一个牢固的正方体框架,比一比哪组的作品承重能力最强。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3、以一根斜杆为例,说说它是防止正方体框架往哪边跨塌?

4、比一比哪组的框架承重最多,用的材料最少。

5、拿上台展示,并分类放!

6、测试牢固性。

7、通过实验谈谈感想。

【板书设计】:

制作的原则做成的形状

稳定

承压大

用料少

【教学反思】: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教低的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个方面考虑。

1、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的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的内涵及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就设计预案,那么将偏离教学目标。笔者在上《框架结构》前,仔细地研究了该课教材,教材安排了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框架结构,第二部分:研究简单框架,第三部分: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在第三个教学环节“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加固正方体框架”中,教材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但是正方体的框架制作比较复杂,一堂课的时间可能不够学生做一个完成的框架。课文还提出了要求:先画草图,计算材料,有目的、有步骤地做。要把画草图,算材料等有思维价值的活动做到位的话,必须把做框架的时间节省下来。因此笔者在课前先把整体的正方体框架做好,课堂上只进行框架的加固,在加固前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制定自己方案:加几根斜杆,加在哪几个面上,(考虑节约材料),画出草图,并对自己的设计作出大胆合理的预测,最后要学生测试一下做的框架能承重多少,让学生通过比较实测和预测两个数据,体验到对实验结果预测,需要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而不是盲目地猜测。但教学重点放在第一环节,还是放在第二环节还有待商榷。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自己预设教案的忠实履行者,学生也只能顺着教师的思路学习、讨论、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科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科学课堂教学虽然进行课前预设,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可预设性。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情势的变化、发展制定新的教学策略,要把课堂中出现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学生的意想不到的回答或问题等内容看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并实施有效的指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许多教师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千方百计地把课“做”得很圆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水到渠成固然好,但意想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如笔者在执教六上《形状和结构》这一单元的《框架结构》时,学生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正方体框架十分感兴趣,对设计方案的讨论十分活跃,对实验操作十分兴奋。在制作结束进行反馈时,出现了“意外”——加两根斜杆的正方体框架可以承重3本书,加三根斜杆的正方体框架可以承重6本书,加四根斜杆的正方体框架可以承重10本书,但是加五根斜杆的正方体框架却只可以承重5本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第四组同学身上了,如果抓住这个“意外”深入研究下去,学生不但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还能得出预设的结论。但是考虑到时间的原因,笔者草草下了课。表面上看,这堂课按照预案圆满地结束了,实际上没解决的这个问题象根鱼刺卡在喉咙里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花了一节课的时间重新研究那个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当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调整,让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将不断加深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3、课后拓展活动的有效指导和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但是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远远不够,所以笔者在下课前布置学生继续利用课外时间寻找生活中的框架结构、探究框架结构中四边形的作用,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督促、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能够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 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我决定以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为教学重点,以如何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框架等。学生:橡皮筋、筷子、剪子每组若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机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和它屹立不倒的秘密。(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框架建筑物和讨论框架建筑物的坚固是否与框架的形状有关。 课题:做框架) <我这一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请学生从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用各种办法进行探究,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四边形的不稳定。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通过做,想,进一步运用三角形稳定来设计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增加三角形的个数来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并且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在加固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三组方案分别进行实验。(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一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一个面 二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四个面 三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六个面 各组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正方体中的三角形个数并总结出三角形越多的正方体框架越稳定的规律。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说明三角形顶端受力和两斜边受力的受力情况并用PPT展示受力图解。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这一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四)拓展小知识 建筑工地广泛利用的原因(三角形框架透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五)课堂总结。

做框架练习

做框架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 (1)三角形的框架比长方形的框架更坚固()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等()(4)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5)在长方形框架上增加一根斜杆主要是为了更加稳固() (6)由于门、窗的结构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都不稳固、结实() (7)用12根棍子做的正方体框架比3根同样的棍子做的三角形支架更坚固()(8)造房子时我们只要把房子造得美观就可以了,用不着考虑结构的问题() (9)框架具有省材料更坚固的优点() 2、如图所示的两个人身体如此倾斜却没有倒下,原因除两人相互支撑外,还有() A、两人身体构成框架结构,增强了抗风能力 B、两人具有特异功能 C、两人身体构成了三角支架,增加了稳定性 3、下列物体中没有用到框架结构的是() A、木屋顶 B、电脑屏幕 C、空调外机架 4、三角形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稳固 B、省材料 C、面积小 5、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A、拱形 B、框架 C、圆顶形 6、下列各种形状中较为稳固的是(),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的形状大多是() A、六边形 B、三角形 C、四边形 7、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球形 8、做一个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根木棍,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斜杆的根数是(),要使一个正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至少需要的斜杆数量是(),加固一个长方形框架至少需要()根斜杆 A、8 B、12 C、16 D、2 E、6 F、3 G、4 H、1 9、下列框架中不易变形的是() (第10题)10、如图所示,用力左右晃动正方体框架,框架()变形;用力前后晃动正方体框架,框架()变形。(填“会”或“不会”) 11、增加的斜杆起()和()的作用,使四边形框架不变形。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做框架》。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状和结构的关系,在前面4课中研究了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及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框架,知道可以利用三角形加固框架结构,并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木棍、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资料、小木棍、橡皮筋、很多书 或杂志。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出课题 1、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些特别的建筑物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框架结构建筑图片) 学生观察,汇报。 2、提出概念: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板书:框架)[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常见的建筑物着手,通过观察共同点引出“框架结构”这个概念。] 二、动手实验,学习新知 1、讲述:同学们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框架结构的建筑,看看有没有你们熟悉的形状。(三角形、四边形)课件:随机出示三角形、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找到建筑物中共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课件出现:三角形、四边形)讲述:同学们,我们刚才发现框架结构里面有很多三角形和四边形,它们除了形状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我们先一起来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3、(出示小木棍、橡皮筋)讲述:我们就用这两种材料来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师演示制作三角形的方法:我们用橡皮筋把小木棍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三角形。(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注意:橡皮筋要尽量多绕几圈,固定得紧一点,但不要太用力,以免拉断橡皮筋。学会了么?那四边形你们自己会制作么? 4、学生制作三角形、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四边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讲述:同学们,三角形和四边形我们做好了,当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会有什么不同么?请你们把它们平放在桌面上,小组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三角形、四边形平放在桌面上研究,避免这两个形状发生三维空间变形,影响学生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6、学生上台演示:将三角形、四边形平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它们受力后的样子。板书:三角形(稳定)四边形(易变形) 7、讲述:同学们,既然三角形很稳定,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让容易变形的四边形也像三角形一样稳定?马上动手做一做,我们来看看哪一个小组先找到方法。 8、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将四边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后研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之处,使得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这一个过程;“将四边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如何加固四边形的方法,这里总结出这个方法作为接下来加固立方体的铺垫。] 9、讲述:同学们,在四边形上加一条斜杠,把它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后它就变得不易变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教师演示:在没有斜杆的四边形上用力,让它变形, (1) 这时固定斜杆的两点越来越远,另外两点 越来越近,斜杆怎么才能不让它变形(学 生回答:拉住这两点),所以这时斜杆是往 (学生:中间)用力拉的。 (2)这时固定斜杆的两点越来越近,另外两点越

《做框架》说课稿

《做框架》说课稿 马静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做框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几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操作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将“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正方体框架结构”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 六、说教学准备 我会为学生准备三角形框架、四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等材料,学生自己准备橡皮筋和筷子等材料,我还搜集了相关图片,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用课件出示几组类似结构的建筑和大型机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框架结构的概念(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进而引入新课。(板书:做框架)(二)研究简单框架 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框架与四边形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与四边形框架,会发现:三角形的框架要牢固,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框架要牢固些?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用课件解释力是如何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使三角形达到平

做框架教案及反思

《做框架》教案及反思 山潭中心小学谢丽丽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设计、合作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结构的必要,获得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理解斜杆的“推”和“拉”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同学们看这个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高压电线塔、鸟巢、铁塔),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板书课题。3’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师出示事先做好的两个框架。 2、制作上有困难吗?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如下图)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3’ 提问:在受 力比较的时候, 需要注意什么? (用适当大小的 力,不要用力过

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学生实验3’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1’ 提问: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四边形框架加固?(加斜杆) 3、学生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1’ 4、提问:为什么加了斜杆后稳定了?(加斜杆后把一个四边形分成2个或者4个三角形) 5、提问:有没有想过三角形框架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分析三角形框架顶端受力和两边受力,并课件演示) 6、体验四边形框架变形时,斜杆起的推和拉的作用。7’ 7、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1’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我们做框架来一个难度高点的,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体框架,如何又好又快地做好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先做上下两个面,再用4根竹棒连接起来) 2’ 2、要求学生做一个正方体框架5’ 3、评价自己做的正方体框架,引出如何可以使自己做的正方体框架更加牢固。 4、开展一个小比赛:制定比赛规则,怎么样的正方体框架最好? 5、学生开始加固正方体框架并测试承压能力。(8分钟) 6、交流评价 六、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总结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结构加固立体框架的方法。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框架结构。 教学准备: 每小组20根小棒,10根皮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出示在大屏幕上的是法国巴黎一 所著名的建筑,你认识他吗?它叫什么名字? 1、谁能简单介绍下“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资料?

指名说说,教师总结 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故而称之为埃菲尔铁塔。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地屹立在法国巴黎,是什么让这座300多米高的建筑如此坚固,如此结实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一组图片,近距离观察下这座铁塔在结构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指名说一说 师总结:它是由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在当初建造这座铁塔时,引起文化界一些名流人士的争议,大家都在怀疑它的牢固性,但是埃菲尔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创造了这个奇迹,事实证明,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那么框架结构为何如此牢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做框架》(板书课题) 二、研究简单框架 1、三角形的稳定性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埃菲尔铁塔,寻找到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那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它如此牢固呢? 我们来试一试 (师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完整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案例叶春林

六年级上册《做框架》教学案例叶春林王泗镇学校 学生和内容分析:课的5《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发现三角形结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从而引导学生来是比较稳定的,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在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探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教学目标如下:了解框架结构的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知识与技能: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体验动脑、情感、获得成功感。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 体框架。教具准备:筷子、橡皮筋若干、用筷子搭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认识框架结构一、.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生:想。 师:请看。(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它有三百多米高,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 师:哦,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那同学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 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点评:上课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观察图片,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生: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好象生:框架式结构就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搭成的,一个骨架一样。...... 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