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第34卷第2期V01.34No.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

2001年3月

Mar.2001

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许圣道

(郑州大学机电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尽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企业生存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我们应抓紧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技术资源,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迅速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我国企业尽快摆脱经营困境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科技创新;竞争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1)02—0039—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自我开发自主创新的能力也严重不足,造成我国科技竞争力连年下滑,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亟待改善。因此,尽快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企业生存的大事。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

1.我国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从纵向看在不断上升,但横向比却在连年下滑。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公布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之后,在2000年度报告中的排名又下滑3位,列28位。具体表现在:我国的科研系统基本上还是一个效率较低的系统;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投放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经费高于研究开发的经费;科研与创新的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与产业的网络系统很不完善,科技系统与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创新的少;产业界对科研与创新的投入太少且呈下降趋势。

2.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近几年有所提高,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从技术水平看,我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15年至20年;集成电路大生产技术与国际水平相比落后5年至6年。计算机处理芯片、系统软件、视频压缩及解压缩芯片等关键部件大多使用外国产品。近几年虽然高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但附加值比较低。发达国家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产值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而199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3.9%。并且,我们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我国高技术产品每年贸易逆差近100亿美元,高技术产业专利基本上被外国公司垄断。

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比重由1990年的1.38%降至1996年的1.15%,加上其它方面的种种原因,使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我国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1/6。如我国吨钢能耗是164公斤标准煤,而世界先进水平只需要80公斤标准媒;我国每吨氧化铝综合能耗为1700公斤标准煤,而国外先进水平只需要650公斤标准煤;我国每生产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187公斤石油,而日本只需要13公斤,德国只需要18公斤。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一方面出现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饮料、成套设备、精密机床、远洋船舶等产品有50%以上依赖进口,而出口产品仍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样一方面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挤占,另一方面我国产品又进入不了国际市场。因此,使我国企业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一部分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一部分企业利润有限。制约了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在日益激烈的市

收稿日期:2000—08—20

作者简介:许圣道(1959一),男,郑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管理学硕士。

?39?

第34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场竞争中不断失利又加剧了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影响我国科技竞争力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l-科技与经济相分离。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存在“两张皮”状况,企业作为单纯的生产单位,只关心完成生产任务,不关心技术进步,缺乏技术开发能力。而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过分集中在国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它们只关心科研任务的完成,不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这样大量的科研力量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科技开发不能同市场和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技资源.这是造成我国科技竞争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落后的主要原因。

2.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起~套完整、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没有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识,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大多企业只重产品销售,轻技术创新;重产品产值,轻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重“短、平、快”项目,轻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高效益的长远项目;重单纯的技术开发,轻技术创新投入。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不到30%,企业销售收入中用于技术开发的比重平均不到1%。据1997年对南京化工集团、熊猫电子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宝山钢铁集团等大企业的调查,除宝钢1996年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外,其余3家均在o.5%一1%之间。

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60%还未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而已建立的技术开发机构中,有一半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缺乏,这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3.缺乏技术资源。当今世界,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跨国转移的主要载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后起国家实现技术与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用几百亿美元引进了上万项技术和设备,这对推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用于消化创新方面的投资很少,重视引进设备而忽视引进技术。据调查,在引进技术中有近60%是为了享受有关优惠政策,30%是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只有10%是为了获得技术,其中设计技术引进不到5%。“八五”期间国家有17个专项共安排124亿元用于引进,用于消化吸收的只有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2%,与日本、韩国等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1:3:5的比例相差甚远。

4.科技人才缺乏创新素质。到1998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已经达到28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9万人,科技人员的总量应该说不算少。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统一模式,“千人一面”,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40?不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尽快提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从世界范围看,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在科技竞争力的高低,而科技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是否有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而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过去,我国的科研资源较多地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一方面造成这些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又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有效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合作开发、项目委托、技术转让、建立以关键项目为纽带的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可以在与企业界的合作中确立自己的为生产服务的最佳定位。一些重要企业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兼并若干与行业技术创新联系密切的科研院所,对其实行企业化管理。大型企业要尽快建立起技术开发中心,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业。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可以到人才集中、科技发达的地区甚至国家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或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开发投入的主体和推广应用的主体。

当然,建立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应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第一个层次是对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少数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要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使他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有一定地位。第二个层次是对~批技术水平比较高、产品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重点给予支持和扶植,努力使他们成为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第三个层次是对量大面广、为数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努力跟上市场变化,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2.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并且带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需要政府的扶持。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基金”和相应的创新保险制度。基金用于专项解决行业发展中有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对风险适中、市场前景较好的创新项目,可以申请银行贷款;国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融资、税收、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

许圣道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加大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而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普遍太低。因此,需要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重点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比例,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须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技术刨新活动有较高的回报,并重奖取得技术创新成果者;另一方面要制定吸引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政策,创造条件使国内科技人才获得同国外同行业科技人员的同等或更多的收入,完善企业领导与企业长期的风险和利益同担机制,消除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发展规范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利用国内资金为企业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服务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没有畅通的融资渠道,严重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据调查,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自筹的占56%,靠国家科技计划拨歙的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近6万亿元,但社会投资渠道却极为有限。因此,符合条件的企业,国家可批准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筹措资金,也可考虑允许一批产品有市场前景、内部管理约束机制较健全的企业到香港上市,但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4.加强对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的管理,扩大我国技术创新的技术资源。技术引进是迅速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继续扩大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但要加强对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的管理,对一些我国有一定产业与技术基础的重要行业和产品,组织实施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一条龙的重大项目。在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处理好技术领域水平与我国产业技术和需求的关系,既要防止出现起点低或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导致新的能力还没形成,技术和产品就已经落后的问题;又要防止脱离我国技术与产业基础,形成“高技术孤岛”、与国内关联产业和需求面脱节的问题。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向我们转让,我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技术独占权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市场垄断权,因而在技术转移方面将出现更多的限制性商业做法。这样,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研究开发压力,知识产权争端将更加频繁。因此,从长远看,如果我们不加强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我国将很可能成为跨国公司高技术产品的组装基地,而且也将迅速变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技术产品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E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研究组.当前我国科研发展中的若干问题[N].人民日报,2000—08—18.

[3]我国科技竞争力为何连年下降[J-1.科技周刊,第119期.

(责任编辑朱春玉)

ThoughtsOnEnhanc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China

—XUSheng—dao

(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Dept.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ngspeedoftheprocessofworldeconomicglobalization,competitionineconomicareashasbeenincreasinglyshownthroughthecompetition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mongthedifferententerprises.Hence,enhanc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theshortestpossibletimeiscrucialtothesurvivaloftheenterprisesandsafetyofnationaleconomy.Inviewofthese,greateffortsshouldbemadeinoptimizingscientificandresearchresources,formulatingpolicyandlaw,widen—ingthepathofcollectingandcirculatingfunds,expandingthetechnologicalresourcesandformingenterprises—center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stem.Bydoingthese,enterprisesinChinacanquicklyextricatethemselvesfromtheirmanagementpredicament,andoccupytheirmarketshares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market.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competition

?41?

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作者:许圣道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机电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52

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1,34(2)

参考文献(3条)

1.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 2000

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研究组当前我国科研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2000

3.我国科技竞争力为何连年下降

引用本文格式:许圣道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