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免疫第十九单元

免疫第十九单元

免疫第十九单元
免疫第十九单元

第十九单元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人工免疫是人增强或获得对某种病原体或细胞(如肿瘤细胞)特异性抵抗力的方法,它包括人二r: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如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的方法。用于人T主动免疫的、含有具有抗原性物质的生物制品被称为疫苗(vaccine)。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以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方法。

(一)疫苗的种类

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灭活疫苗是用经理化方法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伤寒、百日咳、霍乱、钩端螺旋体病、流感、狂犬病、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均已被制成了灭活疫苗。

2.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持久。有减毒活疫苗恢复毒力,在接种后引发相应疾病的报道。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受活疫苗接种。卡介苗、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是常用的减毒活疫苗。

【历年真题解析】

1.为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禁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是(2006)

A.育龄期女青年

B.婚前女青年

C.注射过抗风疹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非孕妇

D.妊娠期妇女

E.1岁以上的少年儿童

答案:D

3.类毒素疫苗类毒素疫苗是采用细菌类毒素制成的疫苗。类毒素是经甲醛处理的、失去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的细菌外毒素。接种类毒素可诱生机体产生相应外毒素的抗体。这种抗体被称为抗毒素。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的毒性。常用制剂有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等。

4.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采用病原体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成分制成的疫苗,例如,采用从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提取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制成的乙型肝炎疫苗;采用从细菌提取的多糖成分制备的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b型流感杆菌的多糖疫苗。

5.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和细菌发酵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蛋白多肽类疫苗。如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再将此表达载体转入细菌或真核细胞,然后培养的细菌或细胞生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这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就是一种基因工程疫苗。

6.DNA疫苗 DNA疫苗是携带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这种质粒在直接接种机体后,可自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基因表达出相应的蛋自多肽.后者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二)常见的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

1.抗毒索抗毒素是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而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的作用。破伤风抗毒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用于预防破伤风的抗毒索。抗毒素多为马血清。该制剂对人而言属异种蛋白,反复多次使用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历年真题解析】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 (2002)

A.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

D.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

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答案:B

解析: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从大量混合血浆或胎盘血中分离制成的免疫球蛋白浓缩剂。该制剂含多种病原体的抗体。肌肉注射此制剂可对甲型肝炎、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感染有应急预防的作用。

(三)计划免疫

根据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此为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

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如下表(表6-l9-1)。

表6—19—1我国儿童免疫程序

年龄疫苗

出生时

2月

3月

4月

5月

8月1.5—2岁

4岁

7岁

12岁

卡介苗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

百自破

麻疹疫苗

百自破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

卡介苗、麻疹疫苗、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

卡介苗(农村)

二、免疫治疗

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称为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有下述几种类型:

(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抗感染免疫血清抗毒素血清主要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细菌外毒素所致疾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等。

2.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用人T细胞免疫动物,采集免疫血清后从中分离、纯化出免疫球蛋白,将其注人人体可介导补体依赖的T细胞溶解。该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受者,以防止发生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也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

3、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抑制心、肝、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也用于消除骨髓移植物中的成熟T细胞,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4.IL-1或TNF单克隆抗体已被用来试治类风湿关节炎。

【历年真题解析】

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002)

A.抗CD3单克隆抗体

B.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

C.β干扰素

D.α干扰素

E.EPO

答案:B

5.导向药物将抗瘤药物、放射性核素以及毒素等胞毒性物质标记到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上可制成抗肿瘤导向药物。该制剂可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由于现在导向药物上的抗体均为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后可产生抗鼠源单抗的抗体。此类抗体一方面会影响导向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可诱发超敏反应。

(二)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重组细胞因子已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如:IFN-α仪治疗毛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IFN-α对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和病毒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对毛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有效率达80%;IFN-β可延缓多发性硬化症病情进展;CM-CSF用于治疗各种粒细胞低下;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IL-1l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历年真题解析】

1.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2002)

A.抗CD3单克隆抗体

B.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

C.β干扰素

D.α干扰素

E.EPO

答案:C

解析:多发性硬化症(MS)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脑、视神经及脊髓的髓鞘破坏性病变。目前最普遍治疗MS的药物是β干扰素。

2.治疗贫血 (2002)

A.抗CD3单克隆抗体

B.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

C.β干扰素

D.α干扰素

E.EPO

答案:E

解析: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细胞因子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功能发挥作用,抗TNF单抗可缓解、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重组I型可溶性TNF受体(sTNF R I)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损伤。

(三)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造血干细胞移植取自身或异体骨髓或脐血千细胞输给患者,移植物中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内定居、增生、分化,使患者恢复造血功能和形成免疫力。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以及某些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2.免疫效应细胞取肿瘤患者自体免疫效应细胞经体外激活、增生后回输给患者,这些细胞可在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抗肿瘤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可有,IL-2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淋巴因子(IL-2)激活的杀伤细胞;装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四)以免疫增强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免疫增强剂是能非特异增强

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物质,有下述几类:

1.生物制剂

(1)卡介苗(BCG) BCG为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活疫苗,能活化巨噬细胞,促进IL-1、IL-2、IL-4、TNF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BCG目前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卡介苗接种后48~72小时后观测反应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历年真题解析】

1. 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2003)

A <5mm

D 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 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

D 15~20mm

E >20mm

答案:B

解析:48~72小时后观测反应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2)短小棒状杆菌短小棒状杆菌能活化巨噬细胞,促进IL-l、IL-2等产生,非特异性增强免疫功能。局部注射短小棒状杆菌对黑色素瘤有一定的疗效。

2.化学合成药物左旋咪唑能激活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细胞产生IL-2等细胞因子、增强NK细胞活性。左旋咪唑可作为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辅助治疗药物。

(五)以免疫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和防治移植排斥反应。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可抑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胞分裂。进入增生、分化阶段的T、B细胞对烷化剂敏感,故该制剂可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磷酰胺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

3.硫唑嘌呤硫唑嘌呤属嘌呤类抗代谢药物,主要通过抑制DNA、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4、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 CsA是真菌代谢产物的提取物,作用机制主要为阻断T细胞内IL-2基因转录,抑制IL-2依赖的T细胞活化。该制剂用于抗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治疗。

5、FK-506 属大环内酯抗生素,为真菌产物。其作用机制与CsA相近,但作用比CsA强10~100倍。用于抗移植排斥反应有良效。

6、雷帕霉素(rapamycin) 属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阻断IL-2启动的T细胞增生而选择性抑制T细胞,用于抗移植排斥反应。

第二十六章免疫缺陷病及检测

第二十六章免疫缺陷病及其检验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and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熟悉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熟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实验室诊断。 二、教学内容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发病机理:免疫缺陷的发生阶段及原因。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细胞缺陷、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IDS)。 3.免疫缺陷病的检测方法:血细胞分类计数、组织活检、T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查、B细胞 免疫缺陷病的检查、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查,补体系统免疫缺陷病的检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检查。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淋巴细胞系先天发育障碍不可导致:() A. Bruton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B. Diegorge综合症 C. 慢性肉芽肿 D. 联合免疫缺陷 E.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慢性肉芽肿属于:() A. T细胞缺陷病 B. B细胞缺陷病 C. 联合免疫缺陷病 D. 粒细胞缺陷病 E. 类囊组织发育障碍 3.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是:() A.慢性肉芽肿 B.Diegorge综合症 C.Bruton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D.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E.AIDS 4.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是:() A.慢性肉芽肿 B.Diegorge综合症 C.AIDS

D.Bruton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E.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5.Bruton综合症患者骨髓中缺乏:() A.造血干细胞 B. 成熟T细胞 C. 成熟B细胞 D.浆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Diegorge综合症属于:() A. T细胞缺陷病 B. B细胞缺陷病 C. 联合免疫缺陷病 D. 粒细胞缺陷病 E. 类囊组织发育障碍 7.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是何种细胞分化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免疫缺陷病:()A.T细胞 B. 单核细胞 C. B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8.怀疑为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需作下列哪项检查:() A.EAC花环试验 B.PFC试验 C. T细胞亚群 D. 血清Ig测定 E.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9.评价机体B细胞功能,需作下列哪项检查:() A.E花环试验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 T细胞亚群 D. 血清Ig测定 E.OT试验 10.最常见的选择性B细胞缺陷症为:() A. 选择性IgA缺乏症 B. 选择性IgM缺乏症 C. 选择性IgG1缺乏症 D. 选择性IgG2缺乏症 E. 选择性IgG3缺乏症 11.男性某患儿,1岁,反复感染4个月,E花环试验Et值70%,可初步排除:() A. Bruton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B. Diegorge综合症 C. 慢性肉芽肿 D. G-6-PD缺乏症 E. 选择性IgA缺乏症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六单元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考点题号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4、6、8、9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5、7、10、11 整体认识及综合分析2、3、12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中山检测)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 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等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2.(2012·苏北四市三模)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C.艾弗里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D.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可得到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3.(2012·广州市测试)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4.(2012·广东华附检测)美国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实验思路是: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具有转化能力的粗提取液,用化学或酶方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某种成分,然后检测去除该成分后的提取液是否具有转化能力。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仍保持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不是转化因子;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丧失了转化能力,则去除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本病为一组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疾病,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反复感染。一般分为三大类。 1.抗体免疫缺陷。由于B淋巴细胞发育障碍、减少或缺乏,引起抗体(免疫球蛋白)缺乏或减低,临床较常见的有下列数种: (1)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本病为伴性隐性遗传病,由母亲遗传,男孩发病。患儿淋巴结、扁桃体往往很小或缺如,胸腺正常,生后半年起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由于反复感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患儿血清丙种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低于200毫克/分升。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起病年龄不定,多见于青壮年期,男、女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病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低于300毫克/分升,IgG低于250毫克/分升。 (3)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婴儿开始合成有效量免疫球蛋白的时间推迟至生后16-30月龄,正常婴儿生后3月龄起可合成有效量丙种球蛋白,待患儿16-30月龄,血清免疫球蛋白达正常同龄人水平后,症状自然痊愈。患儿临床表现为生后2-3岁内反复感染,血清IgG低于250毫克/分升。 (4)选择性IgA缺乏症。IgA为免疫球蛋白中一个类型,IgA缺乏为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有反复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道感染,部分患者可无临床表现。自身免疫病及气喘、过敏性鼻炎发生率高。血清IgA低于5毫克/分升,其他免疫球蛋白(lgG、IgM、IgE、IgD)含量正常或增高,患者一般均可存活至壮年或老年。 2.细胞免疫缺陷。以胸腺发育不全较常见。由于妊娠12周左右,第3-4对咽囊发育障碍所致。多数患儿因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生后常发生不易纠正的低钙抽搐。患儿多呈特殊面容,眼距宽,人中短,双耳位置低。可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食道闭锁。X线检查无胸腺影。淋巴细胞总数低,胸腺(T淋巴)细胞数减低<10%。患儿有反复霉菌、病毒等各种低毒病原体的感染,接种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天花疫苗等)可以引起致命感染。输正常新鲜血、血浆或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易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患儿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常在儿童期夭亡。 3.联合免疫缺陷。细胞与抗体免疫功能均有缺陷。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患儿生后6月起,反复病毒、细菌和原虫感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小而发育不良。病情严重,常于婴儿期死亡。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均可减低。 (2)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联合免疫缺陷。感染与出血往往为主要死因。典型患者常在10岁内死亡。 (3)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的联合免疫缺陷。患者2岁内即表现共济失调,如肢体协调动作差,动作不稳,眼球震颤,语言不清等;皮肤、睑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第十九章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第十九章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一、判断题 1.淋菌对鳞状上皮具有亲合力。( ╳ ) 2.淋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是发生粘膜炎。( ╳ ) 3.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机会大于早期梅毒孕妇。( ╳ ) 4.孕期梅毒的治疗原则是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范。( √ ) 5.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6亚型和11亚型。( √ ) 6.孕妇患尖锐湿疣,有垂直传播的危险。( √ ) 7.患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妇,应停止哺乳,改用人工喂养。( √ ) 8.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孕妇,多见宫内感染。( ╳ ) 9.孕妇患沙眼衣原体感染,一经确诊,应及时用药。( √ ) 10.艾滋病孕妇在妊娠期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 ) 11.弓形虫在人体内仅有滋养体一种形态。( ╳ ) 12.患急性弓形虫病的孕妇,发生垂直传播时胎龄越小,受损越轻微。( ╳ ) 二、填空题 1.淋菌绝大多数通过性交经粘膜传播,以宫颈管受感染最常见。 2.梅毒胎盘重量与胎儿之比达1: 4 ,特点是胎盘大而苍白。 3.孕妇患尖锐湿疣,好发部位以外阴部最常见。 4.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征,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5.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6.孕妇患生殖器疱疹,可以垂直传播给胎儿,经产道感染居多。 7.孕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垂直传播以经产道感染居多。 8.弓形虫病有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两大类。 三、问答题 1.淋病对妊娠、分娩有哪些影响? 答:孕妇感染淋菌不少见,妊娠期任何阶段的淋菌感染,对妊娠预后均有影响。孕早期淋菌性宫颈管炎,可引起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孕晚期使胎膜脆性增加,极易发生胎膜

精神科三基考试-第十一章-第十七章 (B卷)

精神科三基考试-第十一章-第十七章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 精神分裂症 2. 精神活性物质 3. 遗忘综合征 4. 遗忘综合征 5. 5-羟色胺综合征 二、选择题(每题1分) 6. 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 A. 马斯洛 B. 克雷丕林 C. 贝克 D. 森田正马 E. 罗杰斯 7. 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适当的认知方式。下述对应中哪项正确() A. 焦虑症——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识 B. 惊恐发作——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症状或心理体验 C. 强迫症——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 D. 疑病症——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 E. 恐惧症——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适当,穷思竭虑 8. 恐惧症的首选疗法是() A. 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 B. 抗抑郁药物治疗 C. 认识治疗 D. 行为治疗 E. 精神分析治疗 9. 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2~3周开始显效 B. 一般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6个月 C. 效果与SSRI类抗抑郁药相似,但其副作用较少 D. 一定要从大剂量开始 E. 对难治性强迫症,合并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0. 恐惧与焦虑的区别在于()

A. 有无惊恐发作 B. 有无焦虑情绪 C. 有无强迫焦虑 D. 有无具体的环境或情景 E. 有无躯体焦虑 11.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 A. 出现焦虑反应 B. 是否回避 C. 明知不对却难以控制 D. 有无幻觉 E. 有无自主神经症状 12. 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区别中哪项正确() A.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为强迫症状苦恼,有主动克制或摆脱的愿望 B.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常有自知力,有明显治疗要求 C.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内容多符合实际 D. 最主要的特点是分裂症患者具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 E.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持续时间长 13. 某神经症患者在看见或听见“天才”二字时,马上想起“笨蛋”二字;看见或听见“安全”二字时,便想起“危险”二字。此症状称之为() A. 强迫性对立观念 B. 牵连观念 C. 强迫意向 D. 强迫性穷思竭虑 E. 以上都对 14. 神经衰弱最主要的症状是() A. 腹痛 B. 情绪易烦恼 C. 易疲劳 D. 头痛头晕 E. 肌肉酸痛 15. 以苯二氮药物治疗焦虑症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从大剂量开始 B. 停药过程应少于2周 C. 达最佳有效治疗量后维持6~8周后逐渐停药 D. 不根据临床特点选用的药物 E. 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考虑有无哮喘史等禁忌情况 16. 关于抑郁症患病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患病率男女之比约为1∶2,女性高于男性 B. 患病率男女之比约为2∶1,男性高于女性 C. 患病率男女之比约为1∶4,女性高于男性 D. 患病率男女之比约为4∶1,男性高于女性 E. 无相关研究资料 17. 使用锂盐治疗时,为防锂盐中毒,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 A. 0.8 mmol/L B. 1.4 mmol/L C. 2.0 mmol/L D. 2.4 mmol/L E. 以上都不对 18. 睡眠脑电图研究发现() A. 抑郁症患者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减少 B. 快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抑郁程度越重,REM潜伏期越长 C. 30%左右的心境障碍患者有脑电图(EEG)异常 D. 抑郁发作时多倾向于高α频率,而躁狂发作时多为低α频率或出现低幅慢波 E. 以上都不对 19.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论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用于躁狂发作及伴有精神病症状或有兴奋、行为紊乱者 B. 对于躁狂发作及行为紊乱者,一般采用短时间内大剂量冲击治疗法 C. 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注意诱发转抑郁或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症状控制后即应逐渐停止使用 D.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除可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和运动性兴奋外,还具有心境稳定增效作用 E. 对严重运动兴奋患者可短期使用注射剂 20. 下列不是丙戊酸盐常见不良反应的是() A. 胃肠道症状 B. 震颤 C. 体重减轻 D. 白细胞减少 E. 肝功能损害 21. 下列哪种听幻觉对于精神分裂症不一定有诊断意义()

第十八章 免疫缺陷病

第十八章免疫缺陷病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涉及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2.免疫缺陷病根据累及的免疫成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________感染引起的。 4.AIDS的传染源是_______和________。 5.AIDS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有三种: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常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IDS的临床特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多选题 [A型题] 1.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不包括: A.选择性IgA缺陷 B.选择性IgM缺陷 C.选择性IgE缺陷 D.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E.IgM升高的IgG和IgA缺陷 2.属于T细胞缺陷性疾病的是: A.共济失调- 毛细血管扩张症 B.慢性肉芽肿病 C.DiGeoge综合症 D.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E.白细胞粘附缺陷

3.DiGeoge综合征的病因是: A.先天性补体缺陷 B.先天性白细胞缺陷 C.先天性吞噬细胞缺陷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E.先天性骨髓发育不良 4.与性联低丙球蛋白血症不符的是 只在男性患儿发病 B.患儿血清Ig水平很低,甚至测不出C.患儿T细胞数目较低 D.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 E.又称Bruton低丙种球蛋白症 5.属于吞噬细胞缺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为: A.Wiskott-Aldrich综合征 B.慢性肉芽肿病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D.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E.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6.慢性肉芽肿病病因是: A.原发性T细胞缺陷 B.原发性B细胞缺陷 C.原发性补体缺陷 D.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E.继发性T细胞缺陷 7.DiGeorge综合症是指: A.先天胸腺发育不全 B.C3缺乏 C.C1INH缺乏 D.慢性肉牙肿 E.选择性IgA缺乏症 8.采用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有效的是: A.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B.DiGeorge综合征 C.选择性IgA缺乏症 D.Bruton病 E.慢性肉芽肿病

第16章免疫缺陷病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一、选择题 【A型题】 1.按发病原因免疫缺陷病可分为: A.补体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 B.抗体缺陷病、T淋巴细胞缺陷病 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D.T和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 E.T淋巴细胞缺陷病、B淋巴细胞缺陷病 2.为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用于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E花环试验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D.膜表面Ig测定 E.溶血空斑试验 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是: A.联合免疫缺陷 B.吞噬细胞缺陷 C.B淋巴细胞缺陷 D.T淋巴细胞缺陷 E.补体缺陷 4.一婴儿接种BCG后,出现致病性、弥散性感染,这种接种反应可能是由于: A.B淋巴细胞缺陷 B.对佐剂的反应 C.补体缺陷 D.吞噬细胞缺陷 E.联合免疫缺陷 5.关于选择性IgA缺陷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B.血清IgA降低 C.大多数病人可无临床症状 D.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E.预后较好 6.HIV的受体是 A.CD28分子 B.CD3分子 C.CD4分子 D.CD19分子 E.CD8分子 7.临床反复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的6—9月龄患儿很可能患有或发生 A.选择性IgA缺陷 B.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C.补体调节分子缺陷 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系统缺陷8.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A.性接触、注射途径、消化道传播 B.性接触、呼吸道传播、注射途径 C.性接触、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 D.性接触、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 E.性接触、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B型题】 A.基因治疗 B.骨髓移植 C.胸腺移植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放射治疗 1.治疗腺苷脱氨酶缺陷 2.治疗SCID 【C型题】 A.体液免疫缺陷 B.细胞免疫缺陷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Bruton综合征 2.DiGeorge综合征 3.SCID A.化脓性细菌感染 B.病毒、真菌、胞内菌感染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体液免疫缺陷易发生 5.细胞免疫缺陷易发生 【X型题】 1.免疫缺陷症的一般特性包括 A.易发恶性肿瘤 B.补体水平增高 C.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D.出现反复、持续、严重的感染 E.长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并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2.AIDS A.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易发机会感染 C.常伴发Kaposi肉瘤 D.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 E.疫苗预防有效 3.AIDS的传播方式包括

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

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用于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 E花环试验 B.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D. 膜表面Ig测定 E. 溶血空斑试验 2.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是:★ A. γc链基因缺陷 B. Btk基因缺陷 C. ADA基因缺陷 D.WASP基因缺陷 E. PNP基因缺陷 3.艾滋病人会出现哪项反映免疫缺陷的特征指标? A. CD4+T细胞↓、CD8+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 B. CD4+T细胞↑、CD8+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 C. CD8+T细胞↓CD4+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 D. CD8+T细胞↑、CD4+T细胞不变、CD4+/CD8+比值↓ E. 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 4.Chediak-Higashi综合征属于:★★ A. B淋巴细胞缺陷病 B. T淋巴细胞缺陷病 C. 吞噬细胞缺陷病 D. 补体缺陷病 E. 联合免疫缺陷病 5.慢性肉芽肿病(CGD)属于哪类免疫缺陷病? ★★ A. T淋巴细胞缺陷病 B. B淋巴细胞缺陷病 C. 联合免疫缺陷病 D. 补体缺陷病 E. 吞噬细胞缺陷病 6.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检测机体免疫状态的一项指标,其正常比值为: A. <0.5 B. 0.8~1 C. 1~1.5 D. 1.5~2 E. 2~2.5 7.诊断体液免疫缺陷的试验宜用:★ A. 血清Ig定量测定 B. OT试验 C. 白色念珠菌素试验 D. E花环试验 E. EAC花环试验 8.AIDS属于哪种免疫缺陷病? A.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B. 体液免疫缺陷病 C. 联合免疫缺陷病 D.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E. 以上都不是 9.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是:★★ A. 选择性IgM缺陷 B.选择性IgA缺陷 C. 选择性IgG缺陷 D.IgM升高和IgG、IgA缺陷 E. 选择性IgE的缺陷 10.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性接触、注射途径、消化道传播 B. 性接触、呼吸道传播、注射途径 C. 性接触、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 D. 性接触、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 E. 性接触、注射途径、垂直传播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有二种类型: 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 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一)概念:由于免疫器官、组织或细胞发育缺陷,或免疫功能失常或缺陷,引起的病理过程。 (二)特点: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严重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细菌和真菌的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1)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重要和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2)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300倍;由于肾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倍。 (3)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 (4)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功能障碍、失调,常同时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从临床情况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多发生在老年人,均为暂时性的,消除原始病因后,大多数能逐渐恢复。但严重者,如电离辐射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有时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免疫缺陷。(一)原发性免疫缺陷 1、B细胞缺陷 2、T细胞缺陷 3、补体蛋白缺损 4、吞噬细胞的缺损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 1、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缺陷 (1)引起免疫器官的萎缩 (2)引起抗体反应下降:鸡早期IBD (3)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鸡贫血因子病 2、由药物引起的免疫缺陷 3、由霉菌中毒引起的免疫缺陷 4、营养缺陷与免疫应答 5、AIDS 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免疫缺陷病,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中大多数与血细胞分化和发育有关,多发病于婴幼儿期,严重者导致死亡。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种类很多,常分为抗体缺陷、补体缺陷、吞噬功能缺陷、联合缺陷、T细胞缺陷等。因其他疾病和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感染、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免疫增生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在肿瘤及器官移植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患者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应答和防御功能。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含解析必修2

第讲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纲明细]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型细菌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具有毒性。(—正文)(√).格里菲思证明了将无毒性的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型细菌的物质是。(—正文)(×).艾弗里及其同事对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将提纯的、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 分别与型菌混合培养。(—正文)(√).艾弗里证明了才是使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正文)(√)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正文)(√).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是蛋白质,是,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分子中。 (—相关信息)(√).赫尔希和蔡斯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和的培养基中直接培养噬菌体。(—正文)(×).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 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正文)(√)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探索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型转化为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噬菌体的是用直接标记的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型转化为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错误;格里菲思实验 证明了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证明了是遗传物质,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噬菌体的是利用大肠杆菌中含的脱氧核苷酸标记的,该实验证明了是噬菌体的遗传物 质,错误,正确。 知识自主梳理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实验材料:型和型肺炎双球菌、小鼠。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一)概念 免疫缺陷病(immunodificiency disease, IDD)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涉及到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二)IDD的分类 1. 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2. 根据累及免疫细胞和成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三)IDD的一般特征 1. 感染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是免疫缺陷最主要、最常见、最严重的表现和后果,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体液免疫缺陷者感染常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细胞免疫缺陷者感染则以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及原虫多见。而且免疫缺陷者常发生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2. 恶性肿瘤原发性免疫缺陷尤以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100~300倍。 3. 伴发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者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高达14%,尤以原发性免疫缺陷者显著,以系统性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为多见。 4. 多系统受累和症状多变性。 5. 遗传倾向性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遗传。15岁以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80%以上为男性。 6. 发病年龄50%以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从婴幼儿开始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治疗难度越大。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D是由于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的免疫功能不全。

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考纲要求]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考点一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RNA 的结构与分类 (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 种类及功能????? 信使RNA (mRNA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 (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核糖体RNA (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3)RNA 与DNA 的区别 物质组成 结构特点 五碳糖 特有碱基 DNA 脱氧核糖 T(胸腺嘧啶) 一般是双链 RNA 核糖 U(尿嘧啶) 通常是单链 技法提炼 DNA 和RNA 的区分 (1)DNA 和RNA 的判断 ①含有碱基T 或脱氧核糖?DNA ; ②含有碱基U 或核糖?RNA 。 (2)单链DNA 和双链DNA 的判断 ①若: ? ????A =T ,G =C 且A +G =T +C ?双链DNA ; ②若:嘌呤数≠嘧啶数?单链DNA 。 (3)DNA 和RNA 合成的判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 或U 可判断DNA 和RNA 的合成。若大量消耗T ,可推断正在发生DNA 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 ,可推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 2.转录 (1)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在叶绿体、线粒体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2)条件????? 模板:DNA 的一条链原料:4 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酶:RNA 聚合酶 (3)过程 (4)产物:信使RNA 、核糖体RNA 、转运RNA 。 3.翻译 (1)场所或装配机器:核糖体。 (2)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 能量:ATP 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 (3)过程 (4)产物: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归纳整合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项目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一条链 mRNA

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

第二十一章 免 疫 缺 陷 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 IDD)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 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 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图21-1)。 IDD按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D)两大类;根据主要累及的免疫系统成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 IDD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1. 感染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反复感染且难以控制,往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免疫缺陷的类型,如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导致的感染,主要由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等。细胞免疫缺陷导致的感染主要由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引起。 2. 肿瘤 PIDD患者尤其是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等居多。 3.自身免疫病 PIDD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正常人群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约0.001%~0.01%,而免疫缺陷者可高达14%,以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4. 遗传倾向 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15岁以下PIDD患者多为男性。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D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一上第六单元讲解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第73页――――第83页) 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难点: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认识11-20个数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83页的内容,练习十七中相应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

第八章 免疫缺陷

第八章免疫缺陷 (Immunodeficiency) 免疫系统中任何一种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均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传导等的缺陷。 由免疫缺陷引发的临床症状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一、免疫缺陷的分类 按起病原因,免疫缺陷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和继发性免疫缺陷(secondary immunedeficiency disease,SIDD)。原发性免疫缺陷又称先天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是由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继发性免疫缺陷又称后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是因其他疾病或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免疫缺陷按免疫系统中缺陷的环节又可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前者又可再区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后者又可再区分为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 在动物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属特异性免疫缺陷的有:由B细胞异常和/或T细胞功能亢进所致的体液免疫缺陷,如马的原发性无丙球蛋白血症、鸡的腔上囊成熟缺陷、马的选择性IgA缺乏症、牛的选择性IgG2缺乏症、犬的选择性IgA缺乏症、马和小鼠的选择性IgM 缺乏症等;由T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所致的细胞免疫缺陷,如牛的遗传性胸腺发育不全,犬和小鼠的免疫缺陷性侏儒等;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生异常所致的联合性免疫缺陷,如阿拉伯马的瑞士型严重联合性免疫缺陷。属非特异性免疫缺陷的有:屏障功能缺陷,如犬的纤毛无活动性综合征;吞噬功能缺陷,如犬的周期性粒细胞生成症,牛和犬的粒细胞病综合征,牛、狐、猫和貂的色素缺乏易感性增高综合征;补体功能缺陷,包括犬、豚鼠及小鼠遗传性C3、C2、C4、C5和C6缺乏症等。 继发性免疫缺陷与遗传因素无关,继发或伴发于其他病态或疾病,其原发病态或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见于新生马驹、犊牛、仔猪和羔羊等不能从胎盘途径获得母源抗体的动物,一旦吸吮或吸收初乳不足,而发生新生畜低丙球蛋白血症; ②感染性疾病,许多微生物感染和某些寄生虫感染,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继发性免疫缺陷,常见牛副结核肠炎、牛病毒性腹泻、新生驹Ⅰ型疱疹病毒感染、犬瘟热病毒感染、鸡法氏囊病、貂阿留申病毒感染以及锥虫、旋毛虫、蠕形螨等重度侵袭,此外,还有多种动物慢病毒和白血病病毒感染。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如动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③恶性肿瘤,大量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恶性肿瘤与免疫缺陷互为因果,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生恶性肿瘤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网状组织肿瘤患畜常继发免疫缺陷;④蛋白质合成不足或消耗过度,包括免疫球蛋白在内的蛋白质异化作用增强或消耗过度,常导致体液免疫缺陷,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蛋白丢失性肠病、大面积重度烧伤、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等;⑤免疫抑制处置,见于超量接受射线辐射,抗淋巴细胞血清使用不当,超量或长期使用化学免疫抑制剂等。 上述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分类方法比较笼统、机械,1979年WHO对原发性免疫缺陷重新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17种:

必修2 第六单元 第19讲

第19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以及基因的本 质 [考纲明细]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2.DNA分子的复制(Ⅱ) 3.基因的概念(Ⅱ) 考点1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1.DNA双螺旋模型构建者:□01沃森和克里克。 2.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

3.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由□01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02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03脱氧核糖和□04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05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深挖教材 (1)DNA分子都是双链结构吗? 提示并非所有的DNA分子均具“双链”,有的DNA分子为单链。 (2)DNA分子都是“链状”的吗? 提示目前发现链状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并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染色体,而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DNA、原核细胞中的DNA以及病毒DNA 均为环状。 4.DNA分子结构特点

(必修2 P48旁栏思考T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有:①组成DNA分子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由含4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②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③美国生物化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1950年),即按照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④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这一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 (必修2 P51基础题T1改编)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9讲基因的表达练习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19讲基因的表达 1.下列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解析:B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二者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靠磷酸二酯键连接;构成DNA和RNA的碱基不完全相同。] 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表示某种酶,请据图分析,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为RNA聚合酶 B.该图中最多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过程Ⅰ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Ⅱ在细胞质内进行 D.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有T-A、A-U、C-G、G-C 解析:C [由图可知,过程Ⅰ表示转录,X表示RNA聚合酶;该图中最多含A、T、C、G、U 5种碱基,DNA和RNA共含8种核苷酸;过程Ⅰ表示转录,过程Ⅱ表示翻译,过程Ⅰ和Ⅱ能同时进行,说明是在原核细胞中进行的;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有T-A、A-U、C-G、G-C。] 3.下面的概念图表示了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④分别表示基因、tRNA B.②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T—A、G—C、C—G C.③过程需要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 D.可以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唯一确定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解析:D [由于密码子具“简并性”即一个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故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所推测出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 4.(2018·山东临沂期中检测)下列不能提高翻译效率的是( ) A.多个核糖体参与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 C.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D.一个细胞中有多条相同的mRNA 解析:A [翻译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多个核糖体参与一条肽链的合成状况,倘若存在该状况,只会降低翻译效率。] 5.甲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模拟实验(X为模板),乙图表示的是基因表达的某一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三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第三十一章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Chapter 31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nd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临床基本特征,各类免疫缺陷病的主要免疫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代表性疾病,AIDS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异常;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1.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免疫缺陷病的特征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病。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原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免疫缺陷病检验:B细胞缺陷病的检测,T细胞缺陷病的检测,吞噬细胞缺陷病的检测,补体系统缺陷病的检测,基因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检测。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以下何种免疫缺陷发生率最高 A.T细胞免疫缺陷B.B细胞免疫缺陷C.联合免疫缺陷 D.补体缺陷E.吞噬细胞缺陷 2.DiGeorge综合征是 A.先天性骨髓发育不良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C.性联低丙球蛋白血症 D.选择性IgA缺乏E.先天性补体缺陷 3.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何种缺陷 A.C1q B.C2 C.C3 D.C1抑制剂E.C4 4.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缺乏,一般应考虑何种病 A.轻链病B.重链病C.免疫缺陷病D.免疫增殖病E.自身免疫病5.评价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淋巴细胞转化B.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C.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 D.CD3检测E.移动抑制试验 6.哪种方法可检测细胞免疫缺陷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A.溶血空斑形成试验B.免疫球蛋白检测C.淋巴细胞对PHA的应答 D.NBT还原试验E.速发性皮肤过敏试验 7.某人体检发现血清HIV抗体阳性,说明其患有 A.艾滋病B.HIV感染C.需做确诊试验 D.免疫缺陷E.需做CD4测定 8.下列关于选择性IgA缺乏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最常见的体液免疫缺陷病之一B.血清IgA和sIgA均减少 C.常伴有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D.少数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病 E.应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有较好疗效 9.下列哪种病不属于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 A.Bruton综合征B.选择性IgA缺乏症C.性联高IgM综合征 D.DiGeorge综合征 E.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10.Bruton综合征患者反复持久的细菌感染常发生在 A.新生儿期B.出生半年内C.半岁-2岁D.学龄期E.青少年期11.HIV的确认试验为 A.ELISA测HIV抗体B.免疫印迹法测HIV抗体C.血凝试验测HIV抗体 D.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HIV抗体E.放射免疫法测HIV抗体 12.慢性肉芽肿是哪类疾病 A.T细胞免疫缺陷病B.B细胞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 D.吞噬细胞缺陷病E.补体功能缺陷 13.检测白细胞内杀伤功能的方法是 A.四唑氮蓝还原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趋化试验E.黏附抑制试验 14.下列哪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生率最高 A.Digeorge B.选择性IgA缺乏症C.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