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学时土木项目工程概论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学时土木项目工程概论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学时土木项目工程概论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2学时土木项目工程概论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第一讲

知识点

1、土木工程的概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

有关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各类工程设施;土木工程也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⑴形成人类活动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⑵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作用力。

⑶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根本条件)

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利用各个时期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设备条件,“好、快、省”地组织

人、财、物,把社会所需要的工程设施建造成功,付诸使用。

3、土木工程活动内容:

(1)技术方面:勘察、测量、设计、施工、监理等。

(2)管理方面:制订政策和法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物业管理等。

4、土木工程的四个基本属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经济艺术统一性。

5、近代土木工程特点:

(1)力学和结构理论作指导;

(2)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广泛使用;

(3)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以及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得到发展;施工技术进步很大。

6、现代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功能化:即土木工程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a)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结合成整

体。

b)工业建筑物围绕生产工艺在功能要求方面越来越高。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

(2)城市建设立体化:

a)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

b)地下工程高速发展;

c)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涌现

(3)交通运输高速化:

a)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

b)高速铁路的建成与发展

c)长距离海底隧道的出现

7、土木工程发展的新趋势: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设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必然使得构成土木工程

的三个要素:材料、施工、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建筑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工业化和装配化;实际理论的精确化和科学化;

8、土木工程的未来:

⑴计算机、通讯、网络等信息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⑵地球居住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因过度消耗日益枯竭;

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

思考题

1、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工程设施和哪些工程技术活动?知识点1

2、土木工程需要解决哪四个问题?知识点2

3、土木工程有哪四个基本属性?知识点4

4、试述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方面活动内容。??

5、现代土木工程有哪些特点?知识点6

第二讲

知识点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

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2、工程: 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

然来为人类服务。工程不等于科学。

3、工程师: 是从事工程活动的技术家。工程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是工程的原动力、启动人,工程师的核心职

能是革新和创造。

4、专业特点:(1)门槛低(2)就业好、致富机会多(3)知识面宽(4)土木行业很辛苦

5、土木专业的知识构成: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2)专业知识:工程结构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

(3)相关知识:水暖电设备

(4)专业技能:外语计算机、制图测量实验

思考题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知识点1

2、工程师的核心职能是什么?知识点3(革新和创造)

3、土木工程专业有哪些特点?知识点4

4、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构成有哪些?知识点5

5、试比较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的异同。??

6、你为什么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在学习了解了本专业后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谈谈你的未来理想。??

第三讲

知识点

1、土木工程材料:它将直接影响建(构)筑物的性能、功能、寿命和经济成本,从而影响人类生活空间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

2、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三大作用:(1) 保证工程质量;(2)影响工程造价;(3)促进工程技术进步。

3、土木工程材料分类

(一)

按材料组成分类:

(二)按材料的作用分类

(三)

按材料的用途分类

木工程材料的性质

(四)

4、砖:砌筑材料

砖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材料,历史攸久,有“秦砖汉瓦”之称。制砖的原料容易取得,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低、体积小便于组合,粘土砖还有防火、隔热、隔声、吸潮等优点。至今仍广泛地用于墙体、基础、柱等砌筑工程中。

●按生产工艺分: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按所用原材料分: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

●按有无孔洞分:空心砖、多孔砖和实心砖。

墙体材料改革的方向是: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粉煤灰砖、炉渣砖、灰砂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5、瓦:屋面材料

●传统的中国瓦,一般指小青瓦和机制平瓦

●现代的瓦的种类较多,有水泥瓦、石棉水泥瓦、钢丝网水泥瓦、聚氯乙烯瓦、玻璃钢瓦、沥青瓦等;按

形状分有平瓦和波形瓦两类。

6、石:毛石、料石、饰面石材、色石渣、石子

●天然石材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经加工后表面美观富于装饰性,资源分布广蕴

藏量丰富,便于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古今土木工程中修建城垣、桥梁、房屋、道路及水利

工程的主要材料。是现代土木工程的主要装饰材料之一。

7、砂:天然砂(自然岩石风化)、人工砂(岩石轧碎而成,成本高不用)

●天然砂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山砂含泥量较高、质量较差,海砂含盐成较多,对混凝土、砂浆质量

有影响,河较为洁净,应用较为广泛。

●砂是组成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根据粗细程度不同又有粗砂、中

砂、细砂之分。土木工程常用的是中、粗砂。

8、石灰:石灰、石膏

●属无机胶凝材料。土木工程中用胶凝材料将散粒材料(砂、石子)或块状材料(砖、石块)粘结为一个

整体。

●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多的石膏品种是建筑石膏,建筑石膏的应用很广,除用于室内抹面、粉刷外,更主要

的用途是制成各种石膏制品。工地常用的是袋装生石灰粉。

9、水泥:

●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三类: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10、沥青、沥青制品与防水材料

●沥青、沥青制品:应用于道路工程、防水材料(房屋建筑)、防腐材料。

●防水材料:主要有沥青类、高聚合物改性沥青类、橡胶类、合成高分子类的防水卷材、涂料等。

11、玻璃:具有采光和防护功能,是良好的吸声、隔热及装饰材料。又分为平板玻璃、装饰玻璃、安全玻璃、

新型建筑玻璃、玻璃砖、玻璃纤维。

12、陶瓷制品:由适当成分的粘土经成型及烧结而成的较密实材料,主要品种有:陶瓷锦砖、陶瓷墙地砖、陶瓷

釉面砖、卫生陶瓷。

13、土木工程结构材料:主要有钢材、砼、砌体、木材四大类

(1)钢材: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铸造、锻压、焊接、铆接和切割,便于装配。土木工程钢材可划分为钢结构用材和钢筋混凝土用材两大类。

●评价:材质均匀、强度高、塑性好、便于加工安装;缺点是耐火性差,易于锈蚀,维护费用较高。

(2)钢筋:钢筋是指可浇筑在混凝土内做成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线材,钢筋是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钢材品种之一。常用钢筋分为钢筋、钢丝和钢绞线三类: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是热轧钢筋,俗称Ⅰ级(光

面钢筋)、Ⅱ、Ⅲ级(螺纹钢筋)钢筋。

(3)混凝土(砼):砼的定义:由胶结料(水泥)、骨料(砂、石)、水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形成的一种人造石。

(4)砌体

●概念:由石材、粘土、砼、工业废料等材料做成的块材和水泥、石灰膏等胶凝材料与砂、水混合做成的

砂浆,叠合粘结而成的复合材料。

●类型:石砌体、实(空)心砖砌体、中小砼砌块砌体、硅酸盐砌块砌体等。

●评价:易于就地取材、价格低、施工简便、隔热保温及耐火性、耐久性好,但强度低、自重一般较大,

且粘土砖与农田争地,应限制使用。

(5)木材

●类型:圆材、方材、条材、板材等。

●木材属于各向异性材料,要注意顺纹和横纹方向的强度差异很大。

●应用特点:结构自重小、制作容易,架设简便,工期快,造价便宜;但易燃、易腐朽,结构

变形较大等。

思考题

1、简述土木工程中材料的重要性。知识点1

2、试述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知识点2

3、为什么说钢材、砼、木材、砌体是土木工程中4种最重要和最大宗的材料?知识点13

4、试对上述4种材料在使用范围、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经济价值、优缺点等方面作分析比较。??

5、试列数你在校所使用的教室、寝室、道路、操场所用的土木材料。??

第四讲

知识点

1、工程地质勘探分阶段进行:工程选址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详细勘察阶段。

2、地基承载力的概念:指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性、地基压缩变形在容许范围内,地基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荷载的能力。

3、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4、浅基础:当基础埋置深度不大,只须采用普通施工方法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

5、深基础: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C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6、地基处理的目的: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震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7、扩展基础的种类: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受力特点:在基础内配置足够的钢筋来承受拉应力和弯矩,使基础在受弯时不致破坏。因而不受台阶高度比的限制,可以做成扁平形状。

8、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类:

9、地基处理方法:挖、填、换、夯、压、挤、拌

思考题

1、工程地质勘探应分哪几个阶段进行?知识点1

2、试述地基承载力的概念。知识点2

3、试述地基土的工程分类。知识点3

4、什么是浅基础?什么是深基础?知识点4、5

5、试述扩展基础的种类及受力特点。知识点7

6、按承载性状分类,桩基础有几种?知识点8

7、试述地基处理的目的。知识点6

8、你能举出几种地基处理的方法?知识点9

第六讲

知识点

1、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

(1)砖混结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

(2)排架结构:多用于单层工业厂房,主要结构构件有基础、柱子、吊车梁、屋架或屋面梁。

(3)框架结构:框架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属柔性结构,能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承受水平荷载能力较差。

(4)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份剪力墙,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份水平力,框架则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

(5)剪力墙结构:当房屋的层数更高时,横向水平荷载对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采用纵横布置的剪力墙承受全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显然更趋合理。

(6)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中常遇到:底部需要大开间开设商店宜采用框架结构;上部用于住宅或写字楼又宜采用剪力墙结构。

(7)筒体结构:利用房屋四周墙体组成一个或多个封闭筒体作为主要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筒体结构又可分为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桁筒体系和成束筒体系。

(8)拱结构:以在一个平面内受力的,由曲线(或折线)形构件组成的拱所形成的结构,来承受整个房屋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9)薄壳结构:由曲面形板与边缘构件(梁、拱或桁架)组成的空间结构。能以较薄的板面形成承载能力高、刚度大的承重结构。薄壳结构属空间结构体系。

(10)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合理、重

量轻、刚度大,跨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网架可按外形分为平面网架和曲面网架。

(11)网壳结构:是以钢杆件组成的曲面网格结构。网壳可分为单层和双层,网壳的曲面具有很大的刚度,网壳结构在大跨度屋盖的应用日益增多。

(12)悬索式结构:悬索结构由索网、边缘构件和支承结构三部分组成。屋面荷载通过索网传递到支承柱,再由柱传递到基础。钢索用多股钢铰线或钢丝绳制成,是一种大跨度屋盖的理想结构形式。

2、人们对房屋的基本要求:持有法律认可的房屋土地证和产权证;房屋质量有建筑工程质量合格证书;装修、设

备方面满足安全要求并适宜户主居住要求;公共设施如电梯暖气燃气等齐全;房屋结构、面积符合户主居住要求(不要答风水^-^)

3、特种结构:特种结构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工程结构(也称构筑物),包括电视塔、烟囱、水塔、贮液池、筒仓、挡

土墙、深基坑支护结构和纪念性构筑物等。

4、建筑工程的未来展望:⑴进一步发展高层、大跨度结构⑵高性能材料的发展⑶防震抗风与减灾⑷城市地

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⑸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5、板:是某一平面尺寸,比厚度尺寸相差很多的一种结构构件.

板的分类:有平面板、竖向板、斜面板等等,如楼面板是平面板,墙板、栏板等就是竖向板,楼梯板、屋面板等就是斜面板.

板的受力特点:平面板是受弯构件,竖向板是受压为主的受弯构件,斜面板的结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是受压、受拉、受弯构件复合受力构件.

梁:从几何尺寸上来说,是横向的某一长方向尺寸与横截面几何尺寸相差较大一点的,水平方向的、或略带倾斜的一类受弯构件.

梁的分类:从截面几何形状上可以分为矩形梁、圆形梁、L形梁、T形梁、工字形梁、以及其他异形梁等等.

梁的受力特点:一般按其具体的受力情况,可分为拉弯梁、压弯梁、及以承受剪力为主的抗剪力梁等等.

柱:是一种竖向结构构件,但也可以有一定的倾斜,而形成倾斜形的柱.

柱的分类:矩形柱、圆形柱、L形柱、T形柱、工字形柱、以及其他异形柱等等.

柱的受力特点:一般就是以受压为主.按其具体的受力情况,也会承受一定的弯矩作用,柱从结构上可分为构造柱、框架柱、排架柱、抗剪柱等等.

6、单层厂房:大多为轻钢结构,其优点是建造速度快,投产快,质量轻。

7、多层厂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优点是牢固,利用率高,节约土地。

8、木结构的发展方向:不符合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要求、古建筑、在中国发展前景近期不好?……网上众说纷纭,

没有具体答案,请自行解决

9、简体结构:薄壳网架网壳悬索膜结构五大类

10、大跨度屋盖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拱式结构,网架结构,薄壁空间结构,网壳结构

11、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的特点:

(1)三维受力、能承受来至各个方向的荷载;

(2)网架结构系高次超静定结构,整体性及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

(3)体系稳定、抗震性能好,在7度及7度以下地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4)结构高度小(约是平面桁架高度的2/3)、自重轻、节约钢材;

(5)杆件及配套零件规格化、便于工业化生产,但制造精度要求高;

(6)适应性强、平面布置灵活。

思考题

1、人们对房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知识点2

2、设计和建造房屋要弄清哪六个基础问题???不知道

3、试述板、梁、柱的形式分类和受力特点知识点5

4、试描述单层厂房和多层房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知识点6、7

5、试对房屋结构按材料进行分类,它们有哪些优点?知识点1??不知道

6、木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知识点8

7、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结构体系??

8、试描述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哪些区别及受力特点?知识点1(3)(4)

9、简体结构又可分为哪些体系?知识点9

10、列举大跨度屋盖结构的几种结构形式?知识点10

11、试描述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的特点。知识点11

第七讲

知识点

1、道路工程的概念:指通行各种车辆和行人的工程设施。

2、道路工程的分类: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交通性质、使用特点可分为:

(1)公路:连接城镇、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2)城市道路:供城市各地区间交通用;

(3)厂矿道路:为厂矿服务用;

(4)农村道路:野外乡村地区间交通用。

3、公路的工程分类: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4、道路的组成内容:

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路基:土基;

路面:面层、基层、垫层;

附属设施:排水设施、信号标志、防护设施、绿化照明。

5、线形组成:道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物地貌的限制,在平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伏。它的中线是一条三维空间曲线,称为线路。概念:线路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

6、平面线形的技术要求:

●直线段不宜过长。否则引起驾驶员麻痹、疲劳。

● 圆曲线段半径R 不宜过小否则引起汽车向外滑移或倾覆。

● 缓和曲线长度也不能过小,应使汽车行驶所受离心力平稳过渡。

7、道路交叉口: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的相交处称为交叉口。可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平面交叉口有:

简单交叉口、拓宽路面式交叉口、环行交叉口等。立体交叉口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

8、道路结构组成:路基;路面

9、路基作用:●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即不应发生过大的沉陷。

● 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即不致产生路基的整体滑坍。

● 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即在地面水、地下水或冰冻时不致显著地降低承载力。

10、路面结构层次:

A、面层:要保证结构强度、刚度、不透水性、温度稳定性、平整度、粗糙度和耐磨性。

B、联结层: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提高面层的抗疲劳能力。

C、基层:碎(砾)石、灰土或工业废渣修筑。

D、底基层:重要道路和高速公路多采用。

E、垫层: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涨翻浆的路段设置。

11、铁路由线路、路基和线路上部建筑3部分组成。

思考题

1、公路与城市道路有何区别?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有何区别?知识点3

2、试述道路的分类、组成和道路工程的内容。知识点2

3、试述道路的基本组成。知识点4

4、什么是道路的线形?它由哪些因素决定?知识点5

在直线和园曲线之间为什么必须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特点是什么?知识点6

5、什么是道路的交叉口?它有哪几种类型?知识点7

6、道路结构有哪几部分?路基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8、9

7、道路路面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知识点10

8、试述铁路的基本组成。知识点11

第八讲

知识点

1、隧道工程:

☆特点:

●是交通运输线路穿越天然障碍的有效方法。

●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工程定位、设计、施工方法要随时作相应调整。

●施工作业面窄,劳力设备受到限制,工业化、机械化施工要求高。

●造价昂贵。

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底隧道、海底隧道

2、机场工程:

☆包括:机场规划设计、场道工程、导航工程、通讯工程、空中交通控制、气象工程、旅客航站楼及指挥楼工程等。

☆机场可分为国际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3、港口工程:

☆分类:所在位置(海岸港、河口港、内河港)成因(天然港、人工港)用途(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

4、交通工程

第九讲

知识点

1、桥梁工程的概念:供公路、城市道路、铁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水体、山谷或彼此间相互跨越的工程构筑物,是交通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桥梁既是一种功能性的结构物,又是一座立体的造型艺术工程,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景观工程,桥梁具有一种凌空宏伟的魅力。

2、桥梁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城市道路桥、立交桥、高架桥、人行桥、机耕桥、管线桥、渡槽桥)按桥身结构材料分类(木桥、圬工桥(砖、石、砼砌块桥)、钢筋砼桥、预应力砼桥、钢桥)按跨径或总长分类(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按桥跨结构分类(梁式桥、拱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5类和组合体系桥)

3、桥梁组成和基本构造:桥台、桥跨结构、桥墩、锥形护坡、桥梁基础

4、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

第十二讲

知识点

1、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

(1)一次性——任何工程建设项目都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即使两栋建筑造型和结构型式完全相同的房屋,也存在差异和区别;

(2)约束性——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总是在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源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

(3)目标性——特定的目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初期详细设计出来,并在以后的项目活动中一步一步地实现(4)寿命周期性——任何工程建设项目都经历着从提出建议、策划、实施、监督控制、使用到终止使用(报废)这一寿命周期性规律

(5)建设活动的多样性——工程建设是不同专业人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完成不同的活动(任务),共同构成该工程项目的完成。

2、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它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主要由工程建筑、工器具购置、设备购置安装以及相联系的一系列工作构成。

3、工程建设活动的特点

⑴投资大——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数亿元的投资。如我国三峡工程静态投资高达1253亿;

⑵建设周期长——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广,项目从设想、建设到投入使用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

⑶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因此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

⑷项目参与主体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分供方等市场主体参与工程建设项目,还涉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及咨询服务等第三方机构;

(5)项目管理极其重要。

4、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是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为最优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目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在规律,对从项目策划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允许的费用和要求的质量标准下按期完成。

●专业目标(功能、质量、生产能力)

●工期目标

●费用目标(成本、投资)

三大目标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另两个方面的变化,项目管理应追求三者之间的优化和平衡。三大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历由总体到具体,由概念到实施,由简单到详细的过程,三大目标必须分解落实到各子项目和活动上,才能保证总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又是目标管理。任何强调最短工期、最高质量、最低成本都是片面的,项目管理必须保证三者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和合理性。

5、工程建设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

6、工程监理的任务:中心任务:控制经过科学规划所确定的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

7、工程监理的方法: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运行的方法体系。基本方法包括:

目标规划:包括目标论证、目标分解、风险预测、制定措施;

动态控制:每一个控制过程都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组织协调:包括工程项目内部、外部的组织协调工作;

信息管理:信息是目标控制的基础;

合同管理:调解和处理合同争议,保证合同全面履行

8、监理工作的中心内容: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

理和组织协调

9、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必要的技术、物资条件,动员安排施工力量、部署施工现场,确保

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准备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和分阶段进行,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物资准备、人员准备、季节准备。

10、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施工活动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编制工程建设计划、组织施工力量、规划物质资源、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依据。基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思考题

1、什么是工程建设项目?知识点2

2、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知识点1

3、工程建设活动有哪些特点? 知识点3

4、工程项目管理有哪些管理目标? 知识点4

5、工程项目招标有几种招标方式? 知识点5

6、试述工程监理的任务、方法和工作内容。知识点6、

7、8

7、为什么要进行施工准备?知识点9

8、施工组织设计应具备哪些基本内容?知识点10

第十四讲

知识点

1、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地震、风灾、暴雨洪灾、滑坡、泥石流等)社会灾害(火灾、燃气爆炸、地陷、工程事故灾害、恐怖袭击等)

2、抗震设防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⑴确定每个国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各地区的基本烈度(即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设防烈度),作

为工程设计和各项建设工作的依据。

⑵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布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各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在建设的过程(包括场址选择、可行性研

究、编制计划任务书等)中遵照执行。

⑶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布抗震设计规范。

⑷设计单位在对抗震设防区的土木工程设施进行设计时,要严格遵守抗震设计规范,并尽可能地采取隔震、

消能等地震减灾措施。

⑸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应严格保证建设项目的抗震施工质量。

⑹位于抗震设防区内的未按抗震要求设计的土木工程项目,要按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补充进行抗震加固。

⑺树立高度的抗震设防意识

①抗震设防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因抗震设防要增加建设资金而随意去掉抗震加固费用。抗震设防应

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设计土木工程,合理使用建设资金。

②地震是可怕的,但满足抗震设防要求所设计和施工的土木工程是可靠的,至少是“裂而不倒”。这在

过去许多强震灾害中所证明了的。

3、地质灾害的种类: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沙土液化等.

4、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由于管理失误或漠视安全生产造成的。

5、工程结构常见事故:由于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造成工程倒塌(或失效),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反正就是各种倒塌=.=)

BY工管1602魏润琦整理,如有纰漏,自行修改。考试顺利!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1984年,出版了《机械化的决定作用》。 二、设计理论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著作《装饰 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 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 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 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 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 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 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的《建筑的七暂明灯》他明晰地将 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 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 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莫里斯的《小艺术》,他企图通过工 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 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 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 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设计 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 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 础。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 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 是设计的历史。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 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 ●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 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 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 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 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 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 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 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 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 《纯设计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 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 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 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 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 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 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 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 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 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 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 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 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 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 的设计批评等。 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 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 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 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 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设计 的饿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 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贡 布里希。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 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 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 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 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

中国文化概论(通识课)课后总结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统一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努力而缓慢演变。 《尧典》可能写作与西周中后期,主要讲尧时期发大洪水、大禹治水以及天文历法活动。书中讲的“敬授民时”,代表着农耕文明的发达,代表着农耕文化的需求。先人 对太阳神崇拜是对时令的追求。《汉书》中讲帝王的事情是“承天之序”,帝王要对 上天负责。陶寺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它用来测节气的到来,非常准确,并且 世界最早。里面的陶器华贵,优雅,表明贫富分化并未对立。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是初步的凝聚,是不稳定的,靠自身的文明来吸附。远古时期环太平洋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相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是组成民族的三要素。精神上的文化建 构和族群凝聚要靠某种介质、精神表现方式实现。最早权利来自神职人员。从夏代到 西周之前的历史就是族群代兴的历史,弱小的族群向强大的进贡、服凑。 4.夏启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开始出现镇压,族群代 兴激高到极端。中华民族统一化民族在周家分封建国以后,进行了新的大合,并由此 开始.西周分封制对民族团和有决定性意义,周武王公伐商中途周公建议在洛阳建精神首都。认为洛阳离天最近,要做天的主人,周公辅佐文王促进分封制的形成。分封制:以亲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一个民族性格是在关键时期造就的。灭国不灭香 火---一种很蛮昧的宗教观念导致很人道的政治现实。周先人贫穷、无阶级分化、文化低,所以让殷商后代向礼,给他们服务;说明“胜利的只有文明”。分封制对原始血 缘关系、居住、生活是一次重大改造。古代百姓与官方交流的主要事件:交税和打官司。儒家对君民关系的两种比喻:一,君民是大脑、心脏和四肢的关系;二,君民舟 和水的关系。中国周代所说的“和”:盐梅和羹:把不同元素放到一起达到一种平衡,即:中庸之道。古代“乡饮酒礼”,说明人情味浓,个体与集体有机结合,典礼当中 所有人各尽其职,都要受到尊重和照顾。分封建国实际上是人群的一种拆解和结合。 血缘关系被人为拉长后极其明显的效果就是开始作为一种军事力量去弹压地区反叛倾向。分封制需要和王朝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长期生存。分封制本身就是针对异族林立 的社会现实,它本身就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文化多元发生的时候,需要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很多 的工作,所以这个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实际上都是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它们如何走向 一种统一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地这种努力才能完成 这个过程。 民众的历史品格

设计学概论复习第三章 知识点

第三章知识点 (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等试题知识点)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 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设计学一般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4、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 5、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7、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8、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9、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10、西方设计界从50年代开始将符号学方法用于建筑设计。当时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认为现代建筑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由此导致了一场功能与意义之争。 11、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2、西方开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萌生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第二章知识点: 1、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并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个特征。 2、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3、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 4、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1785年吉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技术世界,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5、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其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 6、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简称CI 设计。 第三章知识点: 1、我国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2、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第一章 1.符号学理论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往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式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解构主义的领袖德里达对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观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

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设计师的共同点是赋予 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设计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解构主 义设计作品的特征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 没有预定设计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 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 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3.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它是指在产品及其 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 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 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 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它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 减少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经成为一种极其 重要的新趋向。 4.《考工记》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感受 在上《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之前,就听学姐学长说过它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候,我发现这的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第一堂课上,陆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老师总是以他独特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为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每当同学们有不同见解时,陆老师都鼓励同学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指出这些想法的合理与不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现代文化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设计学概论_ 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 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 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 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 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 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 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 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 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 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 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 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 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 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 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 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 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 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 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 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 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 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 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 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 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 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 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 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 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 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 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 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 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 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 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 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 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 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 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 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 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 以及艺术性意义。 4、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 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 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 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5、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 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 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 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 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 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6、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 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 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 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 竟事业。 7、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 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 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 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 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 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