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对我国北方11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内蒙古、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综合集成

组织开展了中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集成出版稿的编辑工作。从区域调查成果集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北方水工环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2)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840平方千米,地球物理勘探500点,水化学、同位素取样186组,GPS工程点测量25点,抽水试验64台班。编写了2个图幅水文地质钻孔的详细设计和1:5万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及编图技术要求工作方案。

2.中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

开展了农业开采量典型监测。对布设的8个农业开采量监测点,24口农田灌溉井、8口农村生活饮用水井、近1000亩农田的农田灌溉情况进行每日监测。监测点分布于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正定、河南鹤壁、山东莘县等地,分别代表了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3种典型地貌单元和地下水、地表水2种主要灌溉水源。编制了40余张地下水动态演化图件,比较详细地刻画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目前流场的形态特点。

开展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初步评价。利用2006~2007年度开展的典型地区地下水超采评价指标研究成果和地下水调查监测数据,对全区进行了地下水超采初步评价。华北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采量为212.65亿立方米,2006年实际开采量为170.28亿立方米,总体上未超采。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为39392.9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28.46%。严重超采区面积为19958.93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14.42%。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可采量为20.26亿立方米,2006年实际开采量为29.84亿立方米,整体上处于严重超采状态。深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77153.35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深层总面积的62.69%。深层严重超采区面积为29571.00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深层总面积的24.03%。严重超采区主要包括河北的深州市、泊头市、沧州市、雄县和曲周县;山东的德州市、夏津县和临邑县;天津的宁河、静海和大港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完成取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225组,其中地下水样品204组,地表水样品18组,土壤样品3组;完成野外调查58个点,其中潜在污染源调查点42个,新定污染地表水点2个,水文地质调查点14个。对1:5万调查区内的垃圾场进行系统调查核实,对区内2007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公布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评价结果中的红牌和黄牌企业进行核查,对区内主要污染河段进行复查。

开展了以地下水污染晕为探测目标体的环境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对广州七处典型污染场地开展了物探工作。涉及有垃圾场和油库入渗型污染源、污染河流型污染源、污水灌溉型污染源和可疑污染河流的监测。实际完成探地雷达剖面19条,其总长度为3402米;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22条,其总长度为3082米。查明测了区内所布剖面地下10米范围内地下水污染晕的分布;与已知水文地质和地下水采样分析结果对比,研究了各种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探索开展了相应环境地球物理有效技术措施。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1)江苏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编制了野外实际材料图、污染源分布图、浅层水文地质图,潜水水文地质图;探索了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和1:5万重点区野外调查和采样方法,并进一步改

进现场测试技术。根据前期采集水样的测试结果,结合所收集的工作区内水质资料,对苏锡常地区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以及水质现状有了初步认识,基本查明污染源类型及分布特征。

(2)浙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初步查明了杭嘉湖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现状。工作区的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浙江地区浅层地下水为III-V类水,分别占9.5%、51.7%、38.8%,整体水质较差。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将杭嘉湖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类型划分为:原生型、人为污染型以及两者叠加型三大类,通过分析,发现两者叠加型所占比例达到50.86%,原生型水质差的也达到32.76%,完全属于人为污染型的约占8%。

初步查明了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工作区浅层地下水中出现了四个污染级别:未污染、轻微污染、中等污染和严重污染。通过评价发现,区内浅层地下水以轻微污染为主。未污染点占21.55%,轻微污染约占总取样点的50.00%,中等污染和严重污染分别占17.24%和11.21%。无机污染与居民生活区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沿杭州—嘉兴沿线,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污染相对明显。

初步查明了不同工业集中区对地下水的影响。①无机指标,通过对不同工业集中区采样点和全区区域采样点的对比测试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工业区的以下指标浓度明显高于全区区域指标浓度,即为该工业集中区的特征污染指标。②有机指标,通过质谱测试表明,印染废水和制革废水检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种类为有机氯类和多环芳烃,分别检出有机指标13项和10项,浓度较高的有机组分有1,2,3-三氯苯、萘及菲、蒽等。

初步完成了杭嘉湖地区浅层地下水防护性能评价。通过改进的DRASTIC模型——DTRA模型,对杭嘉湖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护性能差和极差主要分布在杭州西南、余杭西北的岩溶山区或地下水补给区,另外海盐的钱塘江口由于地表岩性主要为粉砂或亚砂土,防护性能也较差。

开展温黄平原和宁绍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完成温黄平原1:25万1200平方千米野外调查,浅层民井调查点166个,深井点50个,垃圾场2个,地表水点11个。并对路桥峰江街道电容器拆解区、黄岩区江口街道以及江北化工区进行了加密调查,初步制定了温黄平原浅层地下水采样计划。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初步掌握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和重点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结果表明:①地下水有机物种类较多,检出率较高。其中地表水检出率较高的有1,2-二氯乙烷、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1,2-二氯丙烷、总六六六、δ-BHC和六氯苯;潜水检出率较高的有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苯、总六六六、β-BHC和α-BHC;微承压水检出率较高的有苯、二氯甲烷、1,1,1-三氯乙烷和溴仿。②地表水有机污染物检出率明显高于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部分地下水样品有超标现象。③通过对某加油站和某化工厂两个样点雨前雨后的样品分析发现,同一井点浅层地下水有机物在雨前和雨后检出结果有明显差异,雨后采集的样品有机物检出含量明显偏高。④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高值点多分布在污染源附近,且具有不同的有机污染特征。

污染场地的调查成果:①根据前期在南京某化工厂部分场地开展了物探和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结合采集的水样分析结果,全面解释雷达探测剖面,研究发现该场地地下土层和地下水发生严重污染。②通过对苏州平望开展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发现平望某化工厂区周围桑树田大量枯死,并有大量蚕种死亡现象。③项目组针对性地对溧阳某化工场地开展了地下水污染调查,从地下水样检测结果来看,地下水中有机物的检出率比较高,部分超EPA标准。④在湖州某垃圾填埋场开展了地质雷达探测工作,根据雷达探测剖面解译发现场地污染物已经发生严重渗漏现象,其渗滤液主要沿着岩层薄弱面、溶蚀裂隙、溶沟、溶洞和断裂带渗漏,污染晕雷达图象呈现出弱反射的特征。表明地质雷达技术在探测垃圾填埋场渗漏有一定成效。

(4)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研究与图系编制

初步修编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程地质图;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全新世和更新世海岸线分布图;沿江开发带地震、主要断裂及抗震设防烈度图;沿江开发带全新统易液化砂土分布图;沿江开发带全新统软土埋深分布图;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裂缝现状图;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岸线侵蚀、淤积、稳定状况图;沿江开发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江苏、浙江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演变图等。在收集资料和对比分析相关区划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上海和南京两市地质环境功能区划方法研究,形成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工作框架。

5.淮河流域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1)安徽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在淮河干流,蚌埠段;颍河,阜阳段;涡河,涡阳段进行地下水(地表水)取样调查。已经完成沿河剖面取样的样品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超标项目主要为无机指标,包括Al、Pb、Fe、Mn、NH4+、NO3-、NO2-、F-、COD Mn、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以及挥发性酚类。颍河、涡河的氨氮(NH4+—N)含量超过地表水Ⅴ类水标准,淮河沿岸地下水中的铁,颍河沿岸地下水中的铁、NO3-、总硬度, 涡河沿岸地下水中的NO3-都超过了地下水Ⅴ类水标准。各项有机指标(除挥发性酚类外)皆未超标,在沿河剖面面样品中,从有机标各类别来看,卤代烃中有4项有检出,分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顺1,3-二氯丙烯、四氯乙烯,其中后二项在淮河干流(沿岸)未检出,四氯乙烯在涡河(沿岸)未检出;正丙苯和叔丁苯仅在淮河干流(沿岸)有检出;氯代苯共分析了5项指标,包括间、对、邻一二氯苯,1,2,3-三氯苯、1,2,4-三氯苯,除最后一项在颍河(沿岸)、涡河(沿岸)未检出外,其余在各河流(沿岸)都有检出;多环芬烃类本次共检测了12项指标,其中淮河干流(沿岸)检出11项,颍河(沿岸)检出9项,涡河(沿岸)检出6项。

(2)江苏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完成污染调查评价(淮河流域)防污性能评价所需中间性图件:包气带岩性图、地形地貌分区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等基础性图件的编制工作;研究发现了一些污染规律:①潜水中有机污染物枯平水期水质要好于丰水期。如二氯甲烷含量平水期(0.1~2微克/升)远低于丰水期(5~13微克/升)。②经分析发现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水井附近往往有小型排污沟分布。如潜水样苯、甲苯等含量达到Ⅲ类水标准的分别有5组、7组较高样品(但没有超过饮用水标准)。③污染水点往往位于污染源地下水径流的下游。

(3)淮河流域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对2007年淮河流域各工作单位调查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从整体上分析,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源地的水较好。检出组分最多的为单环芳烃类,超标最严重的为苯。深层地下水虽然总体上较好,超标组分较少,但有机物检出也较为普遍,所以深层地下水的有机污染不容忽视。对淮河流域平原区内的主要水源地进行了调查评价,评价了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及开采潜力。其中大多数水原地地

下水中三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或五项毒物(挥发性酚、氰化物、汞、六价铬、砷)未检出,而主要超标组分则为铁、锰、溶解性总固体和氟化物,多由原生环境所致,现状条件下城市水源地地下水环境遭受人为污染尚不明显。

对2007年淮北市地下水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调查分析,区内可以分出三个规律明显的典型污染地段。

6.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1)华北平原地下水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开展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初步开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关系和承载力指标设计指导思想,将承载力指标设计分成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两大类。宏观指标用区域水资源能够支持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来表示;综合指标可以分成承载力指数和协调指数的两个分项指标,其中承载力指数由支持力指数和压力指数构成。在京津唐地区地下水合理利用模式与区域发展研究方面。①分析了京津唐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现状。京津唐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为由山前平原向滨海平原减少。山前地区,天然资源模数>2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开采资源模数>1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中部平原天然资源模数10万~2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开采资源模数>5万~1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滨海平原天然资源模数0~1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开采资源模数0~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从行政分区看,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条件最好,唐山次之,天津市最差,而从地下水超采情况看,唐山市超采最为严重,北京市次之,天津市基本处于采补平衡状态。②调查分析了京津唐地区地下水利用结构。农业是京津唐地区地下水的用水大户,农业灌溉开采地下水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一半以上。以2000年为例,北京市地下水总供水量为27.1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开采占50%,工业用水开采占19%,生活用水开采占31%;天津市地下水总供水量为8.2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开采占58%,工业用水开采占25%,生活用水开采占17%;唐山市地下水总供水量为19.9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开采占66%,工业用水开采占14%,生活用水开采占20%。③初步分析了地下水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地下水在京津唐地区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北京、天津和唐山的地下水开采在总供水中的比例分别为:68%、36%和74%。其中,北京

市地下水资源支撑着82%的农业用水、49%的工业用水和65%的生活用水;天津市地下水资源支撑着39%的农业用水、38%的工业用水和28%的生活用水;唐山市地下水资源支撑着72%的农业用水、68%的工业用水和87%的生活用水。④初步剖析了地下水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发展与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匹配,人口和工农业分布过分集中是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原因,京津唐地区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也是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北京市61%的人口和71%的地区生产总值集中在城区及近郊区;天津市56%的人口和76%的地区生产总值集中在城区及近郊区;唐山市41%的人口和46%的地区生产总值集中在城区及近郊区。水资源利用效益不平衡是工业挤占其他行业用水的经济驱动因素,在京津地区目前的用水水平和节水水平下,每增加1方水用于农业灌溉所增加的效益为1.6元,用于工业所增加的效益为4.1~6.5元。⑤初步分析了未来供需平衡下,地下水的作用。在充分考虑外域调水、污水回用、工农业节水和海水淡化等未来条件下,到2010年,如遇平水年北京、天津地区供需稍有剩余,若遇枯水年,京津塘地区仍然面临缺水问题。到2030年,平水年,北京和唐山地区供需基本平衡,而天津地区缺水4.4亿立方米,若遇枯水年,京津地区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增大。从地下水所占比例看,平水年地下水在总供水的比例下降,而在枯水年地下水所占比例上升,反映了地下水系统对丰枯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丰水年地下水回灌或压采,一方面可以使多年超采的含水层得以恢复,另一方面可以将余水储存起来,在枯水年开采利用,以缓解京津唐地区的供需矛盾,特别是遭遇连续枯水或特枯年,地下水将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2)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及采样方法研究。提出与《地下水质量标准》配套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通过实验建立各分析方法中各分析项目的RSD~ρ和R~ρ关系式,为实验室选择分析方法提供依据。水土污染自然衰减调查评价。完成30米深包气带剖面和地下水化学、同位素和微生物分析;完成枯水季节地下水样采集,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关文献资料收集,专家咨询,签订协议等;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培训,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条件试验。滹沱河冲积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完成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4000平方千米,分成三个调查组,完成以石家庄为中心的重点城市区、滹沱河以北区和滹沱河以南区三个研究

区的调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中数据库建设情况,不断完善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库录入软件;完善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

(3)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

完成“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初稿。对2007年的取得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编写了2007年度阶段成果报告。取得的新认识有:①发现厂区两个油品加工车间呈网络状分布的地沟系统是重要的污染源区之一。其管道系统展布的区域,是场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这两个隐蔽的污染系统和其他几个可见的污染区域,构成了石油类污染场地污染源区。②用便携式测气仪现场测试,以及一定深度的取样定量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如地沟系统与油池系统),其污染底界深度不同(油池系统22~25米 , 地沟系统27~32米)。并结合钻孔揭露地下水的埋深(18.0m左右)分析认为,在不足400平方米的地面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羽的底部深度可相差10余米。③初步统计发现,VOCs在砂性土层的浓度梯度小,扩散范围大;而在粘性土中浓度梯度大,扩散范围小,VOCs在两种岩性中扩散浓度梯度相差2~3倍。④通过对污染源区包气带土层VOCs气体测量,并对比分析浓度分布特征,认为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层可能存在三种污染方式:淋滤污染型(地面及近地表有污染源),近源扩散污染型(距地面污染源3~5米处有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羽挥发污染型(地面没有污染源,污染源是远处受污染的地下水)。

(4)地下水污染测试技术研究

对2007年承担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有机分析任务的8个实验室,进行了有机分析结果的检查验收。对2007年承担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无机分析任务的6个实验室,进行了无机样品分析质量现场抽查。无机组分分析总体质量满足要求,质量控制数据齐全,但也存在用于校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同时用做同批次的质量监控、加标回收的浓度与测试样品的浓度不匹配、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缺少准确度控制数据、个别实验室镉砷硒锌等元素的报出限高于《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规定的目标检出限要求等问题,同时实验室内的精密度控制鲜有安排不同人的重复检查。

继续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远程实时质量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

用。使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远程质量监控,效果良好。对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水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华东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安徽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等7个实验室提交的146个实时监控样品进行远程质量监控,每个样品23个监控项目的一次合格率为83%~100%,其中一次合格率大于90%的监测结果为全部结果的95%,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正在联系和策划使用网络软件系统技术进行远程实时质量监控。

(5)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

完成了1:25万野外调查4000平方千米,取样228组。组织召开了“地下水数据库建设及野外信息采集方法研讨会”,研讨了地下水污染数据处理和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地下水污染数据库软件与地下水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培训,为地下水污染数据的处理和下一步的污染评价提供了数据平台。

7.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

(1)四川阿坝州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

搜集了工作区部分地质、水文、矿产、地质灾害等报告和图件8份,有关大骨节病研究的论文30余篇,并对有关论文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有了一定了解。初步完成1600平方千米多时相、多数据源遥感图像处理,包括正射纠正、镶嵌、裁切等。结合ETM与SPOT数据对若尔盖示范区进行的初步遥感解译,解译内容包括居民点分布、地质构造、地貌分区及水系等。

(2)华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

查明了南峧村工作区区域地层条件,区域构造分布特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构造形态、岩性,地下水流场及岩层的富水性等划分水文地质区、亚区、段。区域上划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区,即单斜断块盆地溶隙水区和山前低丘垅岗孔隙水区。单斜断块盆地溶隙水区又分为涉县合漳西达溶隙水亚区和峰峰黑龙洞溶隙水亚区;峰峰黑龙洞溶隙水亚区又进一步划分为寒武奥陶系灰岩溶隙弱含水段和奥陶系灰岩溶隙水中度含水段。通过详勘,确定孤峰、南沟和北沟三个地段为供水前景靶区,其中北沟为三个勘查重点地段的最优选择。孔深设计430米,位于北东向断层东侧与北西向断层交汇处。

(3)全国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综合研究

在大同、太原盆地等地区从区域尺度上对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大同盆地,从地球化学和环境磁学探讨了高砷地下水中砷的来源,对砷中毒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含水层中微生物对砷迁移的影响,高砷地下水氧化还原元素地球化学及硫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太原盆地,研究了区域土壤中碘的分布特征,地下水中碘的存在形态,地下水中砷的分布情况,含水层结构与井水中碘含量的关系等。在水质快速检测技术,成井工艺,高砷地下水水质改良技术等方面,对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

8.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及环境地质调查

(1)贵州省重点地区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

查清了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岩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为降雨,而与砂页岩交界的地区侧向地表水补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内以六冲河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大部份地下水由南西向北东方向运移,降雨补给是一种间歇性形式,补给强度与降雨强度和频率有关。查明了区内主要分布的地下河有9条,总长度为120千米,其中以长冲响水岩地下河发育规模较大,单管长度在21千米以上。总汇水面积307平方千米。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以集中的管道流为主,集中分布于区内各地下河系中,以长冲响水岩、板桥富阳地下河、三甲尖山谢家桥地下河系及织金县城一带水资源最为丰富。上述地下河枯期流量分别为65升/秒、120升/秒、85升/秒。织金县城的遇龙潭大泉枯期限流量达230升/秒。查明了区内的主要地质灾害以洪涝灾害为主:由于气候、环境和地质结构等因素,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问题具有区域性,主要分布于岩溶峰林谷地及封闭型洼、谷地中。在这些地带岩溶发育呈典型的二元或多元结构,“三水”相互转化迅速,夏季洪水期问极易产生浸没性内涝,每年一次到数次,而且延时较长,区内共受灾面积约为8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茶店乡的水淹坝一带。查明了区内石漠化分布现状:本测区由于地处云贵岩溶高原斜坡带,地形高差大、地势陡峻,土壤瘠薄,而且岩溶峰丛山区的居住人口较多,农村生产、生活所依赖于岩溶洼地及坡地中不连续分布的土壤资源。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岩溶山区的森林覆盖率总量低于5%。与区内非岩溶区相比岩溶区的植被覆盖率

不到非岩溶区平均值的50%;林木砍伐、开荒垦殖加重该区的石漠化。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八步新利、三石的石头、茶店的永华和同井,总面积约在20平方千米。流域内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以岩溶泉及地下河出口为主要水源地,据统计开采量为25万立方米/年,开发利用方式为“提、截、引、蓄”等;由于区内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份地区,特别是岩溶峰丛洼地及峰丛谷地区缺水严重,如茶店的同井、永华;官寨乡的高寨;中寨的核桃园;纳雍乡的鼠场;八步镇所在地等,枯季均严重缺水。

(2)云南省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

环境地质钻探。施工20米深的浅孔42个,40米深的浅孔5个,勘探线主要自碧鸡镇向南东至呈贡以北。因综合研究程度较低,主要取得以下成果:①土层分布特征。经钻孔揭露,土层总体上属全新统湖相、湖沼相沉积,因沉积环境的差异,不同地段有所不同。②水文地质参数。钻探工作共施工了22个单孔和5个孔组,因含水层分布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段水文地质参数的差异,根据钻孔编录结果,暂将目前钻孔所形成的勘探线分成2段,第一段为碧鸡关隧道口—渔户村,为草海外围,第二段为渔户村—小新村,为滇池内海东岸。③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动态主要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取得,目前已经对成井的钻孔实施了监测,频率为10天/次,大部分钻孔仅监测了1~2次,水位与成井时所测得的静止水位基本相同,水位0.1~5.1米。1:5万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分别调查了上蒜、观音山、大新册—小海晏、阿子营、白邑、小营等富水块段以及马军、黄龙潭、河东、大龙潭等岩溶水集中排泄带。

(3)岩溶地下水监测与环境敏感性评价

开展了寨底、延村、毛村地下河和龙门、乌龙岩溶泉水文地质和有关土地利用等方面野外初步调查。对寨底、延村、毛村地下河和龙门、乌龙岩溶泉每月进行野外取样,主要为水样常规化学组分,包括全分析+酚氰分析水样20个和寨底、毛村地下河系统内简分析+三氮+PO43-分析水样30个。完成了一次野外24小时暴雨动态监测。在毛村进行了两个场次的完整暴雨观测,分析了暴雨过程中的水化学变化及水土流失过程。采集样品水化学样品105件,泥沙分析样品200件。

在官村除进行地下河自动化监测外,还进行了官村流域水文地质、表层岩溶带和土壤等的野外调查,通过三种方法研究官村地下河流域的地下水脆弱性,一

是长时间尺度的,通过在出口设立水化学和降雨量自动化监测;二是短时间尺度的,是在多个暴雨事件加密取样观测;三是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编图。

对广西乐业、巴马和桂林等地4个洞穴滴水进行了季节及半月动态监测,现场滴水物化测定300件,采取滴水同位素样300件及采取现代碳酸盐沉积样100件同位素,采土壤30件。获得石笋样品8件。同时还进行了暴雨效应监测。

(4)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广西和云南岩溶石山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云南主要表现为地下工程活动诱发的岩溶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下采矿、交通隧道开凿、输水隧洞开凿、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废弃物排放引起的岩溶环境地质问题,包括经济相对较发达石山区的地下水污染和山间盆地区耕地土壤的污染;土地开发引起的岩溶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滇东、滇东南水土流失严重的岩溶山区石漠化及暗河淤塞。除石漠化和岩溶干旱问题外,广西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表现为城镇及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矿、锰矿、铝土矿等)造成的水质污染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红水河流域10个梯级电站、贵阳-广州高速铁路)引发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方面,通过桂林郊区大岩洞及广西乐业天坑多介质(大气、土壤、沉积物和地表地下水)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环芳烃(PAHs)这两类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调查与测试分析,POPs的四大特性,即难降解、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在岩溶区表现出其特有的“陷阱效应”。洞穴、天坑、洼地(谷地)等岩溶地貌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起到了“被动采样器”的作用,即类似于“陷阱”,其中洞穴土壤中PAHs的陷阱效应最为显著。

(5)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环境地质调查综合集成和图系编制

掌握了石漠化形成的主要机制,石漠化是碳酸盐岩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和发展与脆弱的岩溶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岩溶强烈发育导致地表水严重漏失,造成了地表的缺水干旱;岩溶石山区成土速度慢、土层薄、土质差,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低,导致贫困,毁林开荒、滥砍乱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存在问题。一方面服务于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地质调查工作滞后,已完成的1:5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面积仅占西南岩溶区总面积的9.28%;二方面指导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不够;三是石漠化治理工程对地质条件重视

不够;四方面石漠化治理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和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

通过岩溶地下河已有调查资料的总结和补充调查,掌握了区域性地下河系统分布状况,编制了1:200万岩溶地下河分布图,为西南岩溶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西南岩溶地区,由于碳酸盐岩层中溶蚀作用强烈,导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快速渗漏到地下,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则发育了3000多条地下河,总长度约1.4万多千米,汇水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枯季径流量达47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黄河的径流量。地下河水资源量占该区地下水总量的70%,开发潜力巨大。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6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马路河向东径流至安龙县石灰窑村附近进入地下河后排泄于北盘江一级支流坝子河中,最终汇入深切割的北盘江中。区域上南、北盘江分水岭位于矿区西部5km处,呈“7”字型通过。北盘江二级支流马路河、大桥河地表分水岭距矿区北部约4公里处呈东西向穿过。 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层为P3c+d、P3l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径流途径短,富水性弱,具近源补给排泄的特点,其排泄不受外围的深切割河流控制,根据地质构造、充水含水层空间形态结合补径排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北盘江分水岭南部,南以包谷地背斜伴生断层为界,北西以南北盘江分水岭为界,东为无限边界。矿区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矿区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其地表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矿区北西部发育有沟头溪沟(H1),其丰水期流量为56.1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西径流后转向北径流汇

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北部发育有高峰溪沟(H2),其丰水期流量为29.9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南部发育有祥隆煤矿新井口溪沟(H3),其丰水期流量为131.2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二)地下水类型及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和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Q)、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大厂层(P3dc)、中统茅口组(P2m),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根据地表及钻孔资料,厚3.75~20.00m,一般小于10m。地表未见泉水。该层具透水性,由于厚度小且变化大,仅季节性含水,富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北西部及北东部出露。该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局部夹少量灰色透镜状泥晶生物介壳灰岩。厚度>111.34m。含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水,矿区北部见3个泉点出露(S2、S3、S4)其中对S3泉点进行了长期观测,流量为0.04-0.53L/s,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0.1—3L/s,为HCO3-~Ca2+型水。ZK401、ZK402钻孔钻进至该层时钻孔冲洗液有漏失现象。综合分析认为,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具相对隔水性。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裂隙、溶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反向坡斜坡地带,该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 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定的勘查程序,去查明某个地区的地下水在天然和人为影响条件下的状态,并阐明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具体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 1、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和污染情况; 2、对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进行水量、水质评价; 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 一、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制订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埋藏分布条件以及水量、水质的形成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比例尺:一般<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任务:较详细地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比例尺:一般>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目的:结合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或其他项目,对地下水的动态和均衡要素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为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资料。 监测项目:地下水水位、水温、水量、水质以及 降水入渗补给量、蒸发量、地下径流量等。 监测持续时间:1)暂时性监测网:为综合性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监测资料时,监测时间一般持续1~2年;2)永久性监测网: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综合目的而进行的检测工作时,监测时间应是永久性的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1、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必须经历一个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过程。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必须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相一致,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同的。 二、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方案 不同任务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阶段的划分一般是各不相同的;不同部门对同一任务,划分的阶段数和阶段名称也不尽一样。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把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1、普查阶段:概略评价需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有无满足设计所需地下水水量可能性的资料,初步推断可能富水地段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详查阶段:基本查明几个可能富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方案比较,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3、勘探阶段: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评价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4、开采阶段:在开采动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水源地的改、扩建

平原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及经验总结

平原盆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方法及经验总结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加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 气候变化等影响,许多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地下水相关的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往国家开展的区域水文地质工作(1:20万及1:10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家已规划布局开展新一轮的资源、环境、生态并重的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 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包 括资料收集及实施方案的编写、第二是野外调查阶段:包括开展水文地质测绘、钻探及物探等;第三是综合分析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社会经济资料、气象水文资料、区域地质资料、水文 地质资料、遥感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地下水环境问题资料、地下水开发 利用资料。其中水文地质钻孔、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化学测试、物探、地下 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资料是重点。 2016年以来,地调局针对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进行室内预填 图的工作方法,预填图是在收集整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工作区所在 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的边界、含水岩组结构及尚不清楚的问题,在野外 工作之前先形成一张初步的水文地质草图,后续野外工作是对该图进行验证补充,对梳理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重点调查。预填图不是 1:20万水文地质图的 简单放大。 2、实施方案编制 (1)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 ①编制实施方案应在资料收集整理和野外踏勘的基础上进行;

②应明确调查区的地质地貌类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③实施方案应明确水文地质填图单位和测绘地质、水文地质剖面的位置; ④实施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精炼、重点突出、附图附表清晰齐全; ⑤实施方案编写提纲按照规范附录执行。 (2)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①应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②明确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③明确工作重点及具体的工作量; ④根据项目总体安排,多专业融合,进行综合科学的工作部署; ⑤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明确预期成果; ⑥做好经费预算; 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实施方案审查和批准,并严格遵照执行。经审查批准的实施方案,不得随意变更;因重要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报请设计审查批准单位同意,并按要求办理变更手续。 二、野外工作阶段 (一)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形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念认识、调查与水资源和地下水相关的人为活动、获取水文地质参数、采集水样等的关键工作,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应在资料分析、遥感解译等工作的基础上分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调查。 1、技术要求 以1:5万图幅最新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按相对独立的小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观测路线布置,以控制水文地质条件、重要地质、地貌界线和水点为重点的路线穿越法与界线追索法相结合,各类地质、地貌界线及水点实行统一的分类编号,沿途做连续观察,详细记录,典型地段做地质剖面,采集必要样品。在野外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调查表格每天收队后进行整理,对于存在填写遗漏的表格进行补齐,对于每条路线要及时做路线小结,对野外资料定期进行自检、互检和抽检,确保野外调查的质量。野外调查时,认真开展水位测量和水质现场分析等工作。

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对我国北方11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内蒙古、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综合集成 组织开展了中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集成出版稿的编辑工作。从区域调查成果集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北方水工环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2)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840平方千米,地球物理勘探500点,水化学、同位素取样186组,GPS工程点测量25点,抽水试验64台班。编写了2个图幅水文地质钻孔的详细设计和1:5万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及编图技术要求工作方案。 2.中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 开展了农业开采量典型监测。对布设的8个农业开采量监测点,24口农田灌溉井、8口农村生活饮用水井、近1000亩农田的农田灌溉情况进行每日监测。监测点分布于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正定、河南鹤壁、山东莘县等地,分别代表了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3种典型地貌单元和地下水、地表水2种主要灌溉水源。编制了40余张地下水动态演化图件,比较详细地刻画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目前流场的形态特点。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一、概况 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 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及含水层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矿区采空区积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 井田内各井筒的标高均高于附近的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一般情况下洪水不能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总则 (5) 4.3任务 (5) 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 5基本要求 (6)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 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 6.2设计书内容要求 (9) 6.3设计书审批 (10) 7图幅调查 (10) 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 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平原地区 (13) 7.2.2丘陵山地地区 (13) 7.2.3岩溶地区 (14) 7.2.4滨海地区 (15) 7.2.5内陆盆地区 (15) 7.2.6黄土地区 (16) 7.2.7红层地区 (17) 7.2.8冻土地区 (18) 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 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 7.3.2遥感调查 (19) 7.3.3水文地质测绘 (20) 7.3.4地球物理勘探 (22) 7.3.5水文地质钻探 (25) 7.3.6水文地质试验 (26) 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 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 8综合评价 (30) 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

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 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1) 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 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 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 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 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供水安全论证 (45) 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 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 9图件编制 (47) 9.1编图基本原则 (47) 9.2单幅图 (48) 11.3综合评价图 (48) 10数据库建设 (48) 10.1基本要求 (49) 10.2数据库内容 (49) 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 10.4数据库格式 (49) 11成果 (50) 11.1单幅图成果 (50) 11.2区域成果 (51) 12成果验收 (52) 12.1野外验收 (52) 12.2报告审查 (52)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提纲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编制提纲 1.绪论 1.1目的、任务和依据 目的、任务、报告编写依据 1.2. 煤矿概况 煤矿位置、范围、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煤矿和区内邻近矿井及老窑开采情况,自然地理、煤矿生产建设情况等。 1.3 以往地质工作 井田勘查各阶段进行的地质勘查和煤矿建设生产期间开展的各项补充地质勘探及井下探测,包括勘查单位、时间、内容、采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程量和成果及其质量等。 2.矿井地质 2.1井田地质 2.2煤层 2.3煤质 3.矿井水文地质 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3矿井充水因素 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4.1采空区普查 通过采用调查走访、物探、钻探、化探等方法,结合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及近年来生产作业过程中揭露情况综合分析,查明矿井自身开采的采空区、井田内及周边采空、老空区情况。对采空区分布、范围、面积、形成时间、积水情况、积水来源、自然发火、有害气体等进行分析说明,预测

采空区及积水区对本矿未来开采范围的影响程度。将采空区普查的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矿井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分析相关隐患对煤矿生产建设带来的潜在威胁。 4.2 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的普查 废弃老窑(井筒)的普查采用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进行。对废弃老窑(井筒)要做到查明其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及充填情况等,尽可能收集齐全以往煤矿采掘相关资料。将废弃老窑(井筒)、井筒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筒)、水源井孔台账。 通过整理分析井田范围内所有钻孔封孔资料和质量记录,对钻孔封孔质量进行评述,查明封孔不良钻孔的分布,以及封孔不良钻孔的封闭材料、封闭质量和封闭不良层段。对封孔资料不详、封孔资料不清的钻孔,应以封孔不良钻孔对待。将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分析预测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对煤矿未来生产可能的影响及危害程度。 4.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普查 利用地面物探和钻探、矿井地质编录、井下探测的成果资料及采掘过程中地质构造揭露情况,结合现场观测情况综合分析。①断层普查主要包括:断层性质、产状、断距、断层带宽度及岩性,断层两盘伴生裂隙发育程度,断层富导水性。②褶曲的观测和探查包括:查明褶曲位置、产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点及裂隙发育情况,探讨褶曲的形成方式。③陷落柱普查内容包括: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对煤层破坏情况及影响顶底板情况等。 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总结规律。分析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富导水情况、对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是否存在瓦斯积聚及瓦斯突出危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 绪言 1.水文地质勘查? 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 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 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 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 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 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 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 种:、、、、和。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 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 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1.水文地质测绘? 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 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若没有地质底图,则 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 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 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 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 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 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 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12.泉的调查研究内容? 13.泉的不稳定系数? 14.水井(钻孔)的调查内容? 15.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地表水调查研究的意义及调查研究的内容? 1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调查研究的内容? 第三章水文地质钻探 1.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勘探工程,包括、、、。 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文地质。 2.水文地质钻探的基本任务? 3.水文地质钻孔设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4. 用于供水的钻孔,一般要求孔身斜度每100m 小于度。 5.在钻进过程中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项目? 6.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 7.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一般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的 方向布置。 8.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冲洪积扇的方向布置;在河谷地 区,主要勘探线应河谷布置; 9.以供水勘查为目的的探采结合孔,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含水层、成井把握性最 大的地段。 10.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侧向补给量,必须布置河流的勘探线。 第四章水文地质物探 1.水文地质物探? 2.物探方法的特点? 3.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4.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物探方法有两大类:和。 5.简述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主要使用的物探方法?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XXX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人:XXX 审核:XXX 时间:2012年3月26日 威信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的设置 1、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XXX城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XXX城7km。行政区划属威信县XXX管辖。矿区呈东西向不规则斜长体,矿区东西长约2100m,南北平均宽250m,矿区面积为0.4906km2。开采标高为+980~1140m,地理坐标(极值): 东经:105°4′50″~105°6′25″ 北纬:27°50′33″~27°50′40″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1、2)。 威信县花家坝煤矿矿区围坐标表表1-2-1

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 2、XX~省市主干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缘经过。矿区距XX县城7 km,县城扎西镇距市323公里,距720公里。该矿区向北到省珙县火车站约100km,向西到省盐津县火车站约260Km,向南到省威宁县火车站亦约260 km,;向北达省市约250 km,沿长江向东可达、、、等地;公路由矿区向北可达省省会,向东可达西南重镇,向南可达、、省省会,向西可达省市,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矿权设立情况 花家坝煤矿东北部有南风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2;东南部有大湾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3;西部有柳尾坝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4。花家坝煤矿矿区围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界清晰,无矿权重叠。 花家坝煤矿区与相邻煤矿区位置关系见图1-2。 表1-1-2 威信县南风煤矿矿区围拐点坐标 拐点X坐标(54Y坐标(54坐拐点X坐标(54Y坐标(54 1 3089160.35508973. 5 3088510.3550717 2 3088783.35509297. 6 3088925.3550787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述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水文地质调查来解决。 §1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与重要性 目的:为工程项目设计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为利用或排泄地下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重要性:(1)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2)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3)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如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2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 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一、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制定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或为某项专门任务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分布条件,水量水质形成条件,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范围:较大,几百、几千或上万平方公里。 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或为开展地下水某方面的专项研究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 任务:详细查明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保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范围:一般较小,视工程项目的规模而定。 比例尺:一般大于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目的:查明水位、水量、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为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服务。 时间:有长有短。 监测项目:水位、水量、水质等。 §3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主要针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是,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服务的,而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水文地质调查也应划分为相应的阶段来进行。 二、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方案 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不同部门所划分的阶段数和各阶段的任务基本一致,仅阶段的名称有所不同。 农田灌溉供水水文地质调查,一般划分为:普查、详查、开采三个阶段。 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原则上应与矿床地质勘探的划分相一致,划分为:普查、初勘、详勘三个阶段,对某些矿床,把详勘又划分为详查与精查两个阶段。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需要,人们利用地下水的程度也逐渐变高,但矿业、工业、农业等各行业对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恶化,如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周边水资源也受到影响,如水资源受到污染后,其治理费用及其高昂,污染后对水资源的影响久远,对周边区域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土十条”、“水十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概况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地质人员进行的现场调查,对场地的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及污染原因等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对应的预防、治理的措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污染识别阶段,就是调查人员通过收集、查阅与污染场地相关的文献论著、报告资料等,对目标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对污染场地的情况做到比较详实的了解,初步圈定污染场地范围,为后继场地环境调查做好准备,第二,采样分析阶段,由专业调查人员对初步圈定的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污染源等进行分别采样测试,综合确定污染场地的地质环境、污染程度情况,第三,风险评价阶段,就是对前面的调查、取样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污染防治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地质,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变化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水文地质勘查,是指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活动。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及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查明周边污染源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影响范围、污染类型等,及时修复污染场地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污染的持续恶化。 2.1 污染场地调查及水文地质勘查内容 在实际的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初步的调查工作,确定基础的调查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其次,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对勘查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根据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综合确定最终的勘查内容和技术要求,再次是在实际勘查工作完成后,需提交相应的勘查资料和成果报告,报告中应明确的提出对污染场地的有效的防治建议,为后续的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依据。污染场地调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污染场地的历史活动及变迁状况,污染场地的使用现状,污染源的范围、种类及污染的途径等,二是污染场地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补径排条件、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等,三是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和污染分清情况、特征等进行调查,四是对污染场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 2.2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要点 (1)水文地质监测点。 水文地质勘查程度的高低,与水文地质监测点的选定息息相关,为了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的布置水文地质监测点,我们需要做好下面三个方面:一是已经明确污染场地的情况下,在同一范围内需将勘查点的数量保持在三个或三个以上,选择可靠的监测点分布方式,才能准确反映出场地的实际污染情况。二是合理的布置监测井,避免出现监测井无效等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为了对场地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需在地下水上、下游设置相应数量的监测井,三是监测井的数量及深度,一般监测井的数量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监测井的深度应结合场地的地层情况,以揭穿主要含水层为宜。

2.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第二章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第二章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1) 第一节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1) 一、初步场地勘察及初始评估 (2) 二、初步野外调查 (4) 三、详细场地调查 (4) 四、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 (6) 五、调查工作的总结及报告的编写 (11)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 (12) 一、污染源与污染途径的调查 (12) 二、调查范围与水化学监测网设计 (13) 三、地下水样采集与保存 (14) 四、现场分析与监测 (15) 五、地下水化学数据分析 (16) 第一节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是地下水污染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主要目的是: (1)探测与识别地下污染物; (2)测定污染物的浓度; (3)查明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特性; (4)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和速度,查明主径流向及控制污染物运移的因素,定量描述控制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运移的水文地质参数。 为实现以上目的,必须确定一个严格的、针对特定场地的调查程序。 表4-1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 步骤工作内容 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 步骤1初步场地踏勘和初始评估 场地踏勘 确立初步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布置初始监测孔 步骤2初步野外调查 大体厘定含水层 开展其它野外工作 扩充监测孔网及沉积物采样 步骤3详细现场调查和试验 获取水文地质参数,评估污染物运移途径 步骤4编写报告 绘制平面及剖面流网 列出重要物理参数值

总结(报告)及对以后的监测工作进行安排 一、初步场地勘察及初始评估 这一阶段包括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场地踏勘。该阶段的目的是: (1)描述场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对已搜集整理资料信息进行验证; (2)搜集当地的水文资料,包括降雨和地表排水; (3)搜集有关污染源和污染特性的资料; (4)确立或改进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5)评价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潜在问题。 (一)搜集前人资料 1 污染现场历史资料 在第一阶段调查中最关键的资料涉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已知污染物或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的性质 2).污染物的来源或可能来源 3).污染程度 4).健康与安全 2 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 前人的现场调查报告可以提供有关地形、岩土体和填埋材料的厚度及分布、含水层的分布、基岩高程、岩性、厚度、区域地质条件、构造特征(例如基岩中的断层)等方面的资料。 3 水文资料 调查内容包括地表水的位置、流动情况、水质、与地下水的联系方式等。 如果可能的话,已有资料还应包括场地水文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初步的概念模型。 (二)初步现场踏勘 在这一阶段,应完成以下重要的踏勘任务:

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 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石河子开发区垃圾场水文地质勘察分析报告

1前言 新疆石河子拓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在147团22连以北沙漠地带建设石河子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为评价废弃物处理中心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新疆石河子拓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新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告编写阶段。受新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委托, 1.1项目区概况 20.3km2,产业规划重点 为收集处理园区 拟兴建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即固体废弃 147 团 22 连以北 1.5km处,地理坐标E86°01′10.3″,N44°44′15.7″(详见图1交通位置图)。该区域及周边均为荒漠,内有自然形成的低洼地,距工业园区运输距离约30km。填埋场总占地面积 15 万m2,计划分两期施工,其中一期为本次工作主要研究对象,用地面积 57500m2,容积 345000m3,年填埋固废约为 33333m3,服务年限为10.35 年。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相关规定,拟建项目属于固体废物填埋场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后固体废物可能对土壤造成影响,固体废物渗滤液可能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建设项目分类属Ⅱ类,依据Ⅱ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标准,本项目供水(或注水、排水)规模小,引起的地下水

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小,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级别为中等,综合确定本次工作等级为Ⅱ类建设项目一级,勘察区调查评价范围为以固体垃圾堆放场为中心方圆30km2。 1.2工作目的与任务 1.2.1工作目的 对项目区及其影响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评价,为地下水环境评价及地下水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不包括数值模拟中的地下水动态长观及弥散试验等)提供依据。 1.2.2工作任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作, 基本查明场地 3)基本查明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及渗透系数; 4)基本查明勘查区30km2范围内的潜水、承压水水位埋深情况;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5)调查了解勘察区200m深度内地层结构、岩性(收集勘察区内现有机井柱状图了解),承压水混合开采时含水层的富水性、单井涌水量、降深、影响半径、渗透系数、水质; 6)收集本区域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定性分析勘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 7)调查了解地下水背景值; 8)调查了解勘察区内现状污染源的位置、排放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