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前有一只老虎正在找食物

从前有一只老虎正在找食物

从前有一只老虎正在找食物

从前有一只老虎正在找食物,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便扑过去将狐狸抓住,张开嘴巴正准备吃那只狐狸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就敢吃掉我。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冒犯我,都将遭到天地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就更加神气了,指着老虎的鼻子说:“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那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是不是都害怕我。”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地在走在前面,老虎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许多小动物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不禁大惊失色,到处乱跑。

狐狸得意地看着老虎。老虎看到这种情形,心中也有些害怕,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狐狸完全是假借老虎的威武,而使其它小动物害怕。而那只老虎被狐狸愚弄了,自己还不知道呢!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今天我主要来讲一讲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几个趣味问题: 缪勒--莱耶错觉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现在明白了吗? 大金字塔之谜 墨西哥、希腊、苏丹等国都有金字塔,但名声最为显赫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金字塔,阿拉伯文意为"方锥体",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形。是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埃及迄今发现的金字塔共约八十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耸巍峨而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178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于当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区与土耳其和埃及军队发生了一次激战,战后他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据说他对塔的规模之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与它相距不远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国界把整个法国围成一圈。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仍是十分难解的谜。 胡夫大金字塔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的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塔原高146.5米,经风化腐蚀,现降至137米。塔的底角为51°51′。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信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泰勒还借助文献资料中的数据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使用何种长度单位。当他把塔基的周长以英寸为单位时,由此他想到:英制长度单位与古埃及人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否有一定关系?泰勒的观念受到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实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数学上的奥秘。例如,塔高乘以109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金字塔不仅包含着长度的单位,还包含着计算时间的单位:塔

培智学校启智教育人教版生活数学第二册《认识11—20的数(写数)》名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11—20的数(写数) 教学内容: 全日制培智学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二册 教材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数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本班有7名学生,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学生2人,中度智力障碍学生3人,重度智力障碍学生2人。轻度障碍学生有一名是自闭症,语言、逻辑思维、学习能力较好会数、读、写11-20的数,另一名轻度学生智商较高,但是常规较差,上课不听讲,问题行为较多,会数数但是有时候会乱数,基础稍欠缺。中度智障生中有一名是唐氏综合症患儿,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学习能力都较一般,会数11-20的数但是数序掌握不牢固,其他两名学生能力稍差,数数经常跳数,不理解数的含义。两名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数位表,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会看图数数,能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并能写出该数。 3、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B组: 1、认识数位表,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会数,会读、能写11-20各数。 C组: 会数1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会看图写数。 教学难点:写2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课件、自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计数器上拨出10以内的数,再写一写。 2、看图数数。 3、数数:从十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4、下面一些商品的价格你们能读出来吗? 11元13元15元17元19元12元 刚才我们复习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你们会写20以内的数吗?(板书:写数。)(设计意图:由于培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导致学习学的慢遗忘快,必要的复习非常重要,因为上课伊始进行复习是必要的,这些知识将为新授做铺垫。提出问题,让学生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写数13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几个一?(小组内讨论) (3)出示计算器,让学生认一认计数器,找一找个位和十位。 (4)老师示范在计数器上拨出13 (5)出示数位表,讲解: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3个一就在个位写3,。(*注意写数的时候从高位先写) (6)板书:13 2、写数15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几个一?(小组内讨论) (3)请一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该数。 (4)出示数位表,请一生尝试写出该数。 3、写数20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小组内讨论) (3)请一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该数。

让数学与生活同行——小学二年级数学组校本教研经验汇报

让数学与生活同行——小学二年级数学组校本教研经验汇报 一、基于课标确定思路 《数学课标》中关于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尤其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叙述,建立起事物的表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二、计划指导选题研讨 确定教研主题后,我们三位老师仔细回顾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大家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总结如下: 1.在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应用意识?

2.活动环节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 3.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4.如何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准确具体化? 基于此,我们提炼课题:让数学与生活同行——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为使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我们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主题式教研方式,即分析、研究主题——讨论、打磨课例。我们二年级共三位老师,成员分工,丁欢老师讲课、段楠楠老师记录(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马林燕老师汇报(教研的总结及反思)。 三、集思广益共同寻招 根据研讨课题,我们查阅主要文献来源于《课程标准》应用意识领域,应用意识的含义为认识到现实蕴含着大量数量与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深刻验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接下来,契合主题,我们各自寻找策略,经验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王贞平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 王贞平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课堂与小学生的生活同行呢? 一、让教学内容与生活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中寻找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教学“除数是二位数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教师于是让学生估算:同学们12人一组去郊游,现在要去买12份肯德基套餐,每份11元,请你帮助算一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是100元(10×10=100元),即大约要带10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带100元钱是买不回12份肯德基套餐的。”大家想想也是,那是不是刚才用的估算方法错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大妈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换衣服时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数据如下:电160度,水25吨,每吨1.70元,总共交了138.5元。你能帮王大妈算出一度电多少钱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总费用一水费=电费,列式算出(138.5-1.70×25)+160=0.60元。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再一次得以生动展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沟通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三、在现实生活中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处处都在应用数学。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教学“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便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学楼墙上的“名人名言”是一块块正方形瓷砖拼成的,请你动手求出一块瓷砖的面积,然

让科技教育与数学教学同行

让科技教育与数学教学同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列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教育更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做到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和谐统一,本文根据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实用策略。 一、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科技思想教育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册均有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发现历史和历程及著名的数学家。如在三角形章节中,就介绍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在学习圆周长时,介绍了“圆周率”发现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等;另外,像欧几里得等世界著名数学家、鸡兔同笼等我国古代著名趣题,教材中均有介绍。以数学教材为载体,有机地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古今中外在数学领域作出贡献的名人,对学生进行学好数学、学好科学的思想教育。 2.假借数学教学的素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数

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某校六年级(1)班共有42人,假日组织去某公园游览,售票窗口这样写着“门票每人5元,50人以上8折优惠。”怎样买票合适、经济?学生通过研讨解题,可使他们亲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并感受到科学统筹安排思想。 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根据数学结论,再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可先让学生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这时,教师可顺水推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这一问题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经过思考,学生将其捏成长方体,体积就求出来了。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教师可问假若是根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经过讨论学生深刻感受到必须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中寻找,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形成过程是创新意识的前提,也是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规律的基础。 2.挖掘数学知识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点,在教学训练中因势利导,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求简单平均数应用题教学

《让数学与生活同行》——郝国印

让数学与生活同行 白湾子镇学校郝国印“让数学与生活同行”才能让数学课堂更有趣。在年度校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作为夺冠者,我深有体会。我想,这节课的最大特色就是贴近生活!教学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构建了一种“学得愉快、教得幸福”的课堂氛围。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同行呢?下面,我结合个人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蕴含着数学。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使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方便面、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米,宽()米;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个等等。由此,我觉的在

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太少,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于是,我对于米、千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想法,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我决定让学生们课后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放学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店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一千克物品的大小不同,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8个,而一只鸡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生活中去上,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只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熟练的运用。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开展“一分钟能做什么?”的活动中,先由学生凭着经验阐述自己的发现,同时让学生在生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钟面上有1、 2、 3、 4、……11、12共十二个数 (1)试在某些数的前面添加负号,使它们的代数和为零。 (2)能否改变钟面上的数,比如只剩下六个偶数,仍按第(1)小题的要求来做; (3)请试着改变第(1)小题,使它更加有趣一些。如:哪些时间里分针与时针所夹的那些数的前面添加负号,钟面上的各数的代数和就为零; (4)在解上述各题的过程中,你能总结出一些什么规律? 2、1)每位同学发一张8开的白纸,然后叫同学沿纸的长边对折成16开的纸,再将16开纸对折成32开纸,通过测量和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A.8开纸和16开纸的形状相关相似吗? B.16开纸和32开纸的形状相似吗? C.猜想:如果将纸的对折操作继续进行下去,那么得到的16开、32开、64开……、2K开(K为自然数),纸都相似吗? (2)要使一个矩形纸沿长边对折后仍同原来纸的形状相似,那么该纸的长和宽之比为多少? (3)翻开你手中教材的第一页或最后一页,找出纸张的开数,如“开本787×10241/16”或“开本850×11681/32”计算纸的长和宽之比,试问

A.纸的长和宽之比是否同1.414很接近?并解释误差的原因。 B.试讨论如此设计纸张大小的好处是什么?进而,造纸厂生产纸时,如何设计纸的大小为最优? 3、某顾客有10元钱,第一次在商店买X件小商品花去Y元,第 二次再去买该小商品时,发现每一打(12件)降价0.8元,他比第一次多买了10件,花去2元。问他第一次买的小商品是多少件?(设X、Y为整数)。 4、百货公司的一页帐簿上沾了墨,关于1月13日出售气压热水瓶。只知道单价及金额后面的三个数码是7.28,数量与金额前面的三个数码都看不清了,请你帮助查清这笔帐。 5、有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的园地,现要在园地辟一个花坛,使花坛的面积是原园地面积的一半,问如何设计? 6、缝纫师傅想用一块三角形的布料剪出一块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方巾,现在他手中只有一把剪刀,问他应该如何剪? 7、小王年初向建设银行贷款2万元用于购房,商定年利率为1 0%,按复利计算(即本年的利息计入次年的本金生息),若这笔借款分15次等额归还,每年1次,15年还清,并从借后次年年初开始归

11-14从生活汲取数学的营养刘祥

从生活汲取数学的营养——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为了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好数学,教师教学要尽量本将书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到学生周围事物,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学生步入小学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思考,所以,教师可以认识到,小学学习阶段对学生的重要性。学生步入小学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一个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情景融入到数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习数学展开讨论。 一、“引经据典”,在听故事中学到知识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教师可以认识到,要想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这样学生学起来也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龟兔赛跑的故事改编下,改成龟兔智力比赛。大象伯伯要考兔子和乌龟一个问题,看谁比较聪明,给它们每人一条长度相同的绳子,看谁围的面积最大。兔子想既然长度是一样的,面积肯定也是相同的就随便围了一个长方形去睡觉了,乌龟想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就在旁边试了又试,最后围了一个圆形。最后大象伯伯宣布乌龟获胜。问同学们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故事,就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开始大胆地讨论发言。由此,老师就可以引到今天的课程上,也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使乏味无趣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将平时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大大的加快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们很快的明白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也会使学生对这堂数学课中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设定生活场景,学好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简单又复杂的学科,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联系,说它复杂是因为它将这些联系抽象化了,加大了我们理解的难度。小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欠缺而又需要好好培养的阶段。所以教师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陌生的知识产生熟悉感,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数”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些同学扮演买东西的一方,一些同学扮演卖东西的一方,在将学生自己的书本,橡皮,铅笔,书包等等,标上价钱。如:本子2.5元一个,铅笔0.5元一支,橡皮0.8元一个等等,学生通过买卖交易,了解小数及小数的加减。 再比如:学习长度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度有更加清晰的概念,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同学之间的身高的测量,来了解1厘米,1分米,1米的具体长度及他们之间的换算。如果要学习更长的长度,可以上学生亲自去感受下,比如,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走一走,亲自感受下一百米,二百米甚至是一千米到底有多远。 老师通过让学生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背景,来学习数学,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

让数学与时尚同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84010419.html, 让数学与时尚同行 作者:戚艳萍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8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而时尚是生活的一个风向标,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让数学课堂与时尚同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时尚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时尚可以短时间聚焦学生的目光,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案例1: 师:你能证明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吗?可以自己走上来说。 一名男生走上来。 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我们相信你能够完成。 在一阵激昂的讲解之后,我发现他居然做错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该怎么圆场呢? 师:其他同学认为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错了(然后他说出了理由)。 师:很好,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第一位上来说的同学勇气可嘉。正所谓“失败是成功的妈妈”,我相信下次你一定会回答得非常好,也感谢这位补充得准确的同学。 我用了一句网络流行语,从而化解了尴尬的场面。从此,这位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上听得十分认真,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儿子”。当然,时尚可以是一句时下流行的语句,也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情景、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个学生喜爱的作品等等。但是,一定要是学生了解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二、时尚可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时尚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课堂互动之中,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

数学与我们同行

第1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第1讲 生活 数学 【知识梳理】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去理解周围事物,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了解它包含的意义,使数学知识注入生活的气息; 3.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基础训练】 1.某人的身份证号码为320106************,则此人出生于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到2014年10月17日此人_____周岁; 2.某大楼地上有11层,地下有4层,某人乘电梯从地下3层到地上6层,则一共升了_____层; 3.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我们不妨按平均寿命75岁,一年365天,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8个小时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的睡眠时间是______小时,即_____年; 4.已知某文具店二月份销售某种水笔320支,三月份销售这种水笔的支数比二月份增长了10%,那么该文具店三月份销售这种水笔______支. 5.猜谜语: (1)2,4,6,8,10(打一成语):________________; (2) 8 7 (打一成语):____________. 6.某学校的教学楼从每层楼到它上一层都要经过20级台阶,则小明从一楼到五楼 要经过的台阶数_______. 【引领提升】 7.某区面积为1420km 2,请你估计,它的千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 ( ) A.一本课本封面的面积 B.一块黑板的面积 C.一个操场的面积 D.一套住宅的面积 8.若将一根铁丝套在地球的赤道上,刚好拉紧后,又放长了十米,并假设使得铁丝距离赤道上各处地面的距离相等,则下面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 A.你只能塞过一张纸 B.只能伸进你的拳头 C.能钻过一只小羊 D.能驶过一艘万吨巨轮 9.1拃是指拇指和食指在平面上伸直时两指尖间的距离,则以下估计正确的是( ) A.课本的宽度约为1拃 B.课本的高度约为1拃 C.黑板的长度约为1拃 D.字典的厚度约为1拃 10.为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m )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 ,如图所示,绿化带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总长为40m 的栅栏围住. (1)若BC 的长为18m ,请求出绿化带的面积; (2)你还可以得到更大的绿化带面积吗?如果可以,请求出此时BC 的长,如果不可以,请你说明理由 .

李文功县级论文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 新集镇祁庄小学李文功 摘要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课堂与小学生的生活同行呢? 中英文对照: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life. Let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life counterpart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athematics in lif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hen, in the actual teaching, how to let the math class and students living together?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生活化作业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课堂与小学生的生活同行呢?

一、让教学内容与生活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中寻找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教学“除数是二位数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教师于是让学生估算:同学们12人一组去郊游,现在要去买12份肯德基套餐,每份11元,请你帮助算一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是100元(10×10=100元),即大约要带10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带100元钱是买不回12份肯德基套餐的。”大家想想也是,那是不是刚才用的估算方法错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大妈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换衣服时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数据如下:电160度,水25吨,每吨1.70元,总共交了138.5元。你能帮王大妈算出一度电多少钱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总费用一水费=电费,列式算出(138.5-1.70× 25)+160=0.60元。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激活了他们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学时:36(理论课时)学分:2 课程属性:任意选修课开课单位:理学院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任意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向广大学生介绍、概述生活中的一些趣味数学,特别是与高等数学理论相关的一些具体应用,激发学生对应用数学的兴趣,通过具体实例的引入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建模、求解等,通过这个过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能进入一个实际操作的状态;培养学生联想,洞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文科类学生的数学修养和数学思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基础。它是集经典数学,现代数学和实际问题为一体的一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实际问题的建模,包括初等模型、简单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图论模型、对策理论与决策问题等,以及基本的建模方法和求解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结合实际范例深入浅出讲解讨论。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注重平时的考核,作业采用简单练习、论文等形式,期末考试采用简单考题或论文形式。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参考教材:《运筹学教程》,胡运权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谢金星. 优化建模与LINDO/LINGO软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3]《数学建模》,刘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组合数学》,Richard A. Brualdi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国外经典教材. [5]《数学规划与组合优化》,姚恩瑜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八、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介绍与解释,数学模型概念等 1. 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正确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描述和数学建模不同于常规数学理论的思维特征,了解数学模型的意义及分类,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2. 教学具体内容 稳定的椅子问题,商人过河问题,人口增长问题,公平的席位问题。 第二章生活中的初等趣味数学 1.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处理初等数学问题的若干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 2. 教学具体内容 双层玻璃窗的功效问题,动物身长和体重。 第三章现实中的简单优化现象与理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优化模型的建立思想,理解优化模型的一般意义,掌握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2.教学具体内容 存贮模型,运输问题。 第四章经济管理中的规划问题及模型 1.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管理中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本质和求解方法,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特点,理解规划模型的一般意义,能建立简单的模型。 2. 教学具体内容 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钢管和易拉管的下料,LINDO和LINGO的使用。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讲解 1. 教学基本要求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

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如何让数学课堂与趣味同行

如何让数学课堂与趣味同行 发表时间:2014-03-31T10:27:17.28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2月总第236期供稿作者:郭晓昌 [导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 河北省永年县西阳城总校郭晓昌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53-02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 师:哪个对?为什么? 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180 °,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 生2 :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 °,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师:表扬:你真聪明。演示: 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

初一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 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游戏 教具安排: 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PPT演示)

[1] 首先 ,随意 挑一个数字(0、1、2、3、4、5、6、7) [2] 把这个数字乘上2 [3] 然后 加上 5 [4 ] 再乘以 50 [5] 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 加上 1759 ; 如果还没过,加 1758 [6] 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 (公元的 )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 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 A 网路图 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

数学(心得)之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数学论文之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