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的研究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的研究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的研究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的研究

中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测算的研究学生姓名张莹灿

指导老师何伟

学院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信科0701班

完成时间 2011年6月

目录

目录 ................................................................................................................................. I 摘要 .. (1)

ABSTRACT ........................................................................................................................ II 第一章引言 . (3)

1.1问题的背景及提出 (3)

1.2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4)

1.3 国内外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现状 (4)

1.4 本文主要结构 (5)

第二章均衡汇率相关概念及理论 (6)

2.1 均衡汇率相关概念 (6)

2.1.1 国际收支 (6)

2.1.2 名义汇率 (6)

2.1.3 实际汇率 (6)

2.1.4 实际有效汇率 (7)

2.1.5 均衡汇率 (7)

2.1.6 汇率失调 (8)

2.1.7 无抛补利率平价 (8)

2.2 均衡汇率的一般研究方法 (8)

2.2.1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均衡汇率模型 (8)

2.2.2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简记为FEER) (9)

2.2.3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模型 (10)

2.2.4 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Equilibrium Real Exchange Rate,简记为ERER) (10)

2.2.5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简记为BEER) (11)

2.2.6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简记为NATREX) (11)

2.2.7 几种模型的比较 (12)

第三章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结构方程 (13)

3.1 内部均衡 (13)

3.1.1 需求方面 (13)

3.1.2 供给方面 (15)

3.1.3 内部均衡条件 (17)

3.2 外部均衡 (18)

3.3 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波动根源 (19)

3.4 人民币中期自然均衡汇率 (19)

3.5 人民币长期自然均衡汇率 (20)

第四章实证分析 (22)

4.1 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简约方程模型设定 (22)

4.2 数据说明 (22)

4.3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24)

4.3.1 ADF单位根检验 (24)

4.3.2 协整检验 (24)

4.4 测算均衡汇率错位程度 (25)

第五章偏离解读与政策建议 (27)

5.1 偏离状况概述 (27)

5.2 人民币汇率高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7)

5.3 人民币汇率低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8)

5.4 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政策建议 (28)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摘要

汇率问题是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而均衡汇率则是这一核心问题的核心。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较大,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政治的热点与焦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问题,并尝试为缓解这种压力进行努力。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在均衡汇率和人民币均衡汇率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了变量的定义和选取,建立了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简约方程。计量部分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长期协整方程,并经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对数据进行调整,估计了1978-2009年期间人民币均衡汇率,得出80 年代中期到2002 年以前,人民币多数年份处于高估状态,而2002 年以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开始处于低估状态,且低估程度在不断扩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提出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从根本上解决内外经济失衡。

关键词: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方程估计汇率错位

ABSTRACT

Exchange rate is the core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s the core of the core problem.Nowadays, under the pressure of RMB's appreciation expect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of RMB’s exchange rate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 in global ,the study on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make for th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expectation, and provide some probable solutions for the relaxation of the expectation.This article first reviews Methodologies and research fruits in regards to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d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ystematically,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analyse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MB real exchange rate through 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 theory. There are improvements on choosing and definition of variables before formulating long term cointegration equation by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and data from 1978 to 2007 adjusted by Hodrick-Prescott Filter. Then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from mid 80s to 2002, RMB is overvalued for most of the years, while since 2002, undervalued, and the margin is enlarging.On the basis of above analysis, we discussed the dilemma of RMB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as well as pros and cons of RMB appreciation, then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 we should promote with concrete steps the market based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sol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s.

Keywords RMB NATREX, single equation estimation,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汇率逐渐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概念。实现本国经济的内外均衡是世界各国采取各种经济政策和措施努力的目标,而汇率在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各种宏观、微观经济因素的杠杆和纽带,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汇率政策在其对外经济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1.1问题的背景及提出

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实行税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把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比价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一直至今,人民币从总体上来说始终在稳步升值,至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测算,至2010年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6%。2011年4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01,再创2005 年汇改以来的新高。而各方对人民币升值的关注也不断升温,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的呼声日益高涨,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目前西方国家的通货紧缩、经济不景气的罪魁祸首,一方面中国优质、廉价的商品大量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起恶性竞争,使得物价下降,另一方面人民币币值过低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由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加强,国际上“热钱”(hot money)还在不停地进入我国,这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同时,热钱流入使资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增加了泡沫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与政治的焦点。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低估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面对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对资本账户的管制。面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呼声,国内许多有志之士力主人民币不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走自己的渐进改革之路。将名义汇率调整到和均衡汇率运动趋势相一致的水平是开放型经济体宏观经济决策的一项核心任务。

然而,如何定义均衡汇率的概念,如何确定或测算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如何使现实的名义汇率水平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的基础上?如何判断现时汇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正确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也需要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中寻找答案。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测算,是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的必要前提。只有测算出均衡汇率水平,然后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调节,才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由此可见均衡汇率的研究至关重要。

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化条件下,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的汇率水平。该理论解释了实际汇率从中期到长期的动态变化,其研究重点是实际汇率的长期均衡轨迹。

1.2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历史上,购买力平价一度成为研究均衡汇率的起点。Nurkse[1](1945)首次明确定义了均衡汇率。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均衡汇率模型,从方法上看,可分为两在类,一类Williamson提出的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另一类是是Stein提出的自然均衡汇率理论。

Williamson[2](1985)最早提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FEER)模型,其核心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平衡,该模型为80年代以来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等货币之间的汇率协调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后Edwards[3](1989)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认为从长期来看只有经济基础变量能够影响均衡真实汇率,短期内货币冲击是最重要的因素。Elbadawi[4](1994)又在其基础上用简约形式估计了印度、智利、加纳的均衡汇率,并得出结论: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较成功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将该国的真实汇率维持在接近其均衡实际汇率的水平上。其后Clark和MacDonald[5](1998)对基本经济要素均衡(FEER)做出了进一步延伸,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从影响汇率本身的基本经济要素入手,通过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对汇率变动造成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从中寻求统计学意义上的长期均衡汇率。

Stein[6](1994)提出了自然均衡实际汇率(NA TREX)模型,这是对汇率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进一步继承:自然均衡汇率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使一国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水平。Stein用它实证测算了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澳大利亚澳元等货币的均衡汇率。

1.3 国内外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现状

陈彪如等[7](1992)最早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量化研究,其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测算了1981-1990 年间人民币的理论汇率。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以ERER模型为基础,构造行为均衡汇率简约模型研究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

张晓朴[8](1999,2001)分别用ERER、BEER模型研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对国内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有重要影响。林伯强[9](2002)利用向量自回归协整分析,研究人民币和美元双边均衡实际汇率。张静、汪寿阳[10](2005)在张晓朴模型基础上,引入资本管制变量。王维国、黄万阳[11](2005)综合了张晓朴研究中的两个模型。

卜永祥、秦宛顺[12](2002)尝试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张瀛、王浣尘[13](2004)的研究是对卜永祥、秦宛顺(2002)后半部分薄弱计量分析的加工。卜永祥和Tyers[14](2001)用三商品一般均衡模型估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刘阳[15](2004)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对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对购买力平价进行检验。窦祥胜、杨炘[16](2004)分别用购买力平价、外汇影子价格、因素回归和粘性价格目标区方法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孙刚、邓黎

阳[17](2005)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对1978年1月至2004年9月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检验等。

孙茂辉[18](2006)是少数几个使用自然均衡汇率框架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学者。他利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决定的联立方程,并利用全息极大似然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估计,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离程度,得出1992年以前人民币汇率高估,1993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低估,偏离程度逐年缩小。

除少数研究外,近期外籍学者也主要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研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Zhang[19](2001)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1952-1997年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Coudert和Couharde[20](2005)分别用FEER和BEER方法估计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Funke和Rahn[21](2005)则分别用FEER和持续均衡汇率(PE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估计。

1.4 本文主要结构

本文拟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各相关测算方法的特点,并在孙茂辉(2006)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更为适合中国实际经济因素的模型,对1978至2009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进行测算,以此为基准对偏离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除引言外,论文大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出均衡汇率的定义、梳理均衡汇率理论框架、测算方法;第二部分针对中国特殊的经济基本面状况和制度特征提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将模型具体化,运用1978-2009年的中美年度经济数据,通过简约一般均衡方法测算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第四部分对偏离状况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均衡汇率相关概念及理论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根据它们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来估计出均衡汇率。 2.1 均衡汇率相关概念 2.1.1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系统的货币记录。国际收支账户分为经常账户、资本的金融账户、遗漏等三大类。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是对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收入和经常转移进行记录的账户。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是对资产所有权的国际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3.错误和遗漏账户

错误和遗漏账户是出于会计统计上的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账户。一切会计统计上的误差均归入错误和遗漏账户。 2.1.2 名义汇率

所谓名义汇率通常是指双边汇率,是衡量两种货币相对价格的比率。通常是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的,或者是由官方规定。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汇率就是指名义汇率。

一般来说,名义汇率有两种标价方式: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以多少本币表示一定单位外币的价格,而间接标价法是以多少外币来表示一定单位本币的价格。采用直接标价法时,汇率上升,代表本币贬值,反之升值;采用间接标价法时则刚好相反。我国人民币一般采用直接标价法,即汇率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反之升值。 2.1.3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本国与外国之间的相对价格。其表达式为:

*

E P Q P

(2.1)

其中:Q 是实际汇率;E 是本国货币的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P 是外国的价格水平;P 是本国的价格水平。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真正对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是实际汇率,也就是说,实际汇率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2.1.4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是将双边的通货膨胀水平予以剔除后对所有双边汇率按照贸易金额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汇率。事实上,在经常账户的盈余或赤字、一国竞争力的决定方面,真正起作用的是实际有效汇率,因此有效汇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事实上,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当局所关心的是实质汇率,即名义汇率转换的外国一般价格水平与本国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因为影响贸易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的都是实质汇率。

设本国与第(1,2,)j j n =…,国的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为j S 、

(1,2,)j Q j n =…,,本国向第(1,2,)j j n =…,国的出口量为(1,2,,)j X j n =…,本国从第(1,2,)j j n =…,国的进口量为j M ,实际有效汇率定义为:

11

()()

n

j

j j

j E n j

j j X

M Q Q X

M ==+=

+∑∑

(2.2)

2.1.5 均衡汇率

均衡汇率的概念是Nurkse 在1945年首次明确提出的,当时他把均衡汇率定

义为可以使国际收支均衡的汇率水平,但是存在三个假设条件:(1)贸易不受到过分的限制;(2)对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没有特别的鼓励措施;(3)没有过度的失业问题。在这一框架之下基本经济变量的内在均衡水平与其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别、经济的内在均衡水平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部分。

许多学者将均衡汇率视为与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相一致的汇率,那么反过来的均衡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从福利的角度来看,均衡汇率是在中长期内与经济福利最大化保持一致的汇率水平,是一种理论上的汇率,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观测到的,只能通过模型测算到。内部均衡通常指实现了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或者说是经济的产出水平同充分就业、可持续的低通货膨胀是一致的;而外部均衡通常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实现均衡。均衡汇率对于货币当局有效的管理汇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判断实际汇率水平是否失调的主要客观依据。人民币均衡汇率被定义为与我国内外部经济均衡相适应的汇率。

2.1.6 汇率失调

汇率失调是指实际汇率对它的长期均衡水平的持续偏离。如果实际汇率低于其均衡汇率值,则称之为实际汇率低估;如果实际汇率高于其均衡汇率值,则称之为实际汇率高估。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既受到汇率制度的影响又受到政府方面的管制,同时汇率又会对这些经济变量以及政府的政策产生反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汇率失调程度过大,特别是出现本币高估,不仅会直接导致经济运行的成本增加,大大降低经济的效率,甚至会积累经济危机的危险。 2.1.7 无抛补利率平价

无抛补利率平价是指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在有效外汇市场上,由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反映了所有相关的市场信息,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上内蕴了两个假设,即风险中性和理性预期。根据这两个假设,外汇市场的任何参与者不可能获取无风险报酬,有效外汇市场存在不抛补利率平价(2.3)。

()

*

*

*

*

t k

t k

t t t

t

e i dt

i dt

t k t t k t k e

t t t k t t t t k t k e

t k t t t t

t

e

t k t t t

S e

e S i dt i dt s s s s i dt i dt

s s i i ++++++++++????= ???

=

+--=

-

-=-?

?

?

?

其中*,t t i i 分别为本国和外国在t 期的利率,t s 是t 期现期汇率的对数,e t k s +为在t 期所预期的t k +期的汇率。记e e k t k t k t s s s ++?=-,则有:

*

e k t k t t s i i +?=-

(2.3)

2.2 均衡汇率的一般研究方法 2.2.1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均衡汇率模型

最早阐述均衡汇率思想的是斯坦福大学的Nurkse 教授,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专家Swan 对Nurkse 的思想进行了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学家Casel 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完善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使得由两国物价水平的比较决定的汇率一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理论不仅是汇率的决定理论,而且还蕴涵着均衡汇率的思想。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由三个假设

条件:完全竞争,不存在生产差异,国内外购买篮子相同。但对于现实来说是很难成立的。以绝对购买力评价理论的表述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商品价格比率,由此来决定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如果物价变动汇率也会随着变化,同前者相比,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汇率视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即汇率的变动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并放宽了汇率不变的条件,认为只要实际汇率具有均值恢复现象,就表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可见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有进步的,但是在基期的选择上又存在差异,以至于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有的结论之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是假定均衡汇率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均衡汇率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或者说基本经济因素会带来均衡汇率持久性的变化,那这种方法估算出的实际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偏离就不足以作为汇率失调的依据。也正是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应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假设条件的苛刻,以及在计算方法上的缺陷,所以这种方法在均衡汇率的测算方面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却是国内外均衡汇率研究中应用最早的方法,该模型也是最早应用于各国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的。 2.2.2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简记为FEER )

Williamson(1985)首先提出了基本要素的分析方法和思想,之后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该模型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但由于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法摆脱了短期的周期性条件和临时因素,把注意力集中到基本经济要素,即那些可能在中长期持续起作用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变量,但是在现实中过于理想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也会有很大限制和失真性。

FEER 模型是基于并注重于宏观经济平衡的,把资本项目引入到模型中来,弥补了在外部均衡时忽略了资本项目的缺点,同时又考虑了内外均衡的关于实际有效汇率的模型分析方法。它的核心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相互匹配。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

0C A K A += (2.4)

其中C A 为经常项目,K A 为资本项目。FEER 方法的重点是确定经常项目的目标值,即中长期的净资本流动。决定经常项目的因素主要由国内总需求(Y )、国外总需求(*Y )和实际有效汇率(E Q )等,用线性函数表示为:

*

0123E C A a a Q a Y a Y K A

=+++=- (2.5)

由此函数式可以解得:

*

0231

K A a a a Y

F E E R a ----=

(2.6)

从这个式子我们可以说,FEER 是一种标准化的汇率测算方法,是理想经济条件下的带有宏观经济变量的均衡汇率模型,并不是汇率决定理论。也正是由于FEER 是在这种相对完美的经济条件下计算实际汇率的方法,所以由它计算的汇率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化的均衡汇率,是实际中的汇率向均衡调整的目标。这一方法的缺陷是在模型中只考虑了流量均衡方法,并未把长期存量均衡考虑在内,

忽视了决定汇率的各个变量在实际中的作用效果,缺乏一种动态的视角去分析汇率行为。所以FEER测算的是潜在的理想的均衡汇率,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经济情况下的汇率均衡状态。

2.2.3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模型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模型也被国际组织普遍采用。其步骤是首先建立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定义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因素和决定机制,然后从一般均衡的框架中计算相应的均衡汇率。目前比较流行的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模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DLR模型,一种是基于结构性的大型经济计量模型。DLR模型相对简单。有八个方程组成,关键在于计算两个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转移弹性。国内学者卜永祥(2001)曾利用DLR 模型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Haque和Montiel(1999)针对发展中国家设计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一般均衡模型(HLM)。目前还没有利用大型结构模型测算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因为该模型涉及太多的方程,且这些方程的设定是相当有难度的,对数据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另外,在结构性模型中把动态过程剔除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不能剔除短期的动态过程,会和均衡汇率中长期的思想有所背离。在分析结果上,由于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模型的方程很多,计算得到的实际均衡汇率不够明确,解释因素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2.4 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Equilibrium Real Exchange Rate,简记为ERER)

这个理论最早是由Sebastian Edward(1989)提出来的,后来经他本人(1994)和Ibrahim A. Elbadawi(1992)等人的修正和扩展逐步得到完善的。均衡实际汇率被定义为贸易品相对于非贸易品的价格,在此相对价格上,内外部同时达到均衡。该模型认为,当非贸易品市场现在和将来出清时,实现内部均衡;当现实和未来经常账户平衡同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相一致时,实现外部均衡。ERER模型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的特点,并把非贸易品的价格引入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中,因而比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的测算和现实汇率的评价。

ERER是基于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均衡汇率模型,是当今国际上均衡汇率研究的普遍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内外部同时均衡的条件下,因此宏观经济理论对于该种方法建立的模型有很重要的影响。宏观经济理论本身对现实经济是否有很好的解释力,能否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也将决定着该方法是否真正的反映现实经济中的均衡实际汇率。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于经济体内外不平衡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因而建立的模型也不尽相同,从而得出的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基本因素也会有所差别,这也就形成了各种模型对现实经济中的均衡汇率问题的解答不能一致的一个原因所在。而且在现实应用上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就是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必须进行修正或采用其他变量进行代替,否则,在实证中相应的数据难以取得。其次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使实证模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很有可能是不显著的,且得出的均衡汇率也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精确性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2.2.5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简记为BEER ) 由Peter B. Clark 和Ronald MacDonald (1999)等人在有关文献中提出并应用。BEER 法运用近年来计量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协整(co-integration )技术,从统计学的角度发现了实际汇率和决定中长期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的协整关系,以此作为确定均衡实际汇率和评估汇率是否失调的基础。

从方法论角度讲,BEER 方法是一种模型策略,它试图解释在相关经济变量条件下汇率的实际行为。这也是将其称为行为均衡汇率的原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定义现时汇率和现实中无法观测到的均衡汇率(长期均衡汇率),而且还能够衡量现时汇率失调和汇率总失调。现时汇率是由短期的暂时性因素和随机扰动项决定,汇率总失调分解为三个方面:基本经济因素偏离其可持续性水平的程度、短期暂时性因素和随即扰动项。这种划分有利于区分汇率失调的性质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将长期存量因素引入到模型中来,弥补了FEER 模型的缺陷。

正是由于BEER 这种方法包括了实际有效汇率行为的直接的经济计量分析,它试图解释在相关经济变量条件下汇率的实际行为,因而从实证分析结果看,BEER 具有相对较好的解释力,但是由于模型是取决于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概念,因此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对于模型的设定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容易出现多重解,但是模型又无法给出合乎经济逻辑的解释,而这一问题也是所有利用到协整概念的模型共同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到,BEER 仍然是一个局部均衡的模型,只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均衡,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因而在分析上也有一定的不完备性。

2.2.6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 ,简记为NATREX ) 由Jerome L. Stein 在1994年系统提出的该理论。自然均衡汇率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是指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与经济内外部均衡相一致的汇率。它会随着各种内生、外生实际经济要素的持续变动而变动。NA TREX 的核心是国民收入账户恒等式,即:

()t KA CA Q I S

=-=- (2.7)

其中,K A 为资本项目,()t C A Q 表示经常项目余额是自然均衡实际汇率t Q 的函数,经常项目随着自然均衡汇率的变化而变化,I 表示内外达到均衡时的投资,S 表示内外达到均衡时的储蓄。

当0I S -<时,投资小于储蓄,国内实际需求不足,则自然均衡实际汇率t Q 必须通过贬值使经常项目余额上升,从而达到新的均衡。反之,当0I S ->时,投资大于储蓄,国内实际需求过度,则自然均衡实际汇率t Q 必须通过升值使经常项目余额下降,从而达到新的均衡。因此,经常项目余额是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的递增函数,即

d 0d t

C A Q >。

一个完整的NA TREX模型可以决定中期实际均衡汇率。在现实中,基本经济要素会不断发生变化,其结果是NATREX被不断的推向新的长期均衡点,但是永远也不能达到完全的稳定状态,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有关均衡汇率不断变动的假设:由于外生的基本经济要素是非平稳的,因此实际汇率也是非平稳的,即没有固定均值或趋势。

2.2.7 几种模型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学者所作的研究,最常用的是Edwards和Elbadawi关于发展中国家的ERER模型和Williamson的FEE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BEER的计量分析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测算。

FEER是针对汇率经常项目的决定理论,存在两方面不足:首先,假定资本积累属于外生输入,忽略了实际汇率对资产积累的作用。其次,分析的仅仅是中期的流量均衡,没有考虑诸如债务余额等存量指标,忽略了风险报酬问题,所以FEER测算的是潜在的理想的均衡汇率,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经济情况下的汇率均衡状态。

ERER模型虽被认为适用于对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的测度和现实汇率的评价,但用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该模型根据Salter-Swan 模型,即小国或依附型经济模型发展而来,该国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价格扰动,这显然不适用于中国。其次,与FEER模型一样,ERER所测得均衡实际汇率也是一个潜在的无法观测的值。

相比之下,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以理性和最优化确定的一组均衡汇率模型族为核心,为研究均衡汇率决定和测算提供了清晰的逻辑路径。这一理论主要分析各基本经济因素对自然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不考虑社会福利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可测的。该理论还包含了资产组合平衡,同时考虑了存量均衡条件。因此,本文拟运用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对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简约方程测算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值。

第三章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结构方程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 TREX )由Stein 在1994年系统提出,是指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所决定的、使国际收支实际均衡的中长期实际汇率。它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汇率,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在资本高速流动情况下,节俭程度、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及对国外的净负债等经济要素会影响所需长期资本流入,改变自然均衡实际汇率。NATREX 模型的核心是一组一般均衡模型,即理性和最优化行为决定的均衡实际汇率,这些模型为经济数据提供了经济判断的逻辑。迄今,NA TREX 模型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国家,识别并且模拟了决定均衡汇率的基本经济要素。

在NA TREX 模型中,实际汇率可以分解成短期偏离程度、中期偏离程度和长期均衡汇率水平三部份之和:

()()()()()()()()()();;t t q q q X t Z t q X t Z t q Z t q Z t ????=-+-+????

其中,()X t 是模型的内生经济要素变量,()Z t 是经济基础因素,即影响国内外生产率和社会节俭程度的基础性因素,从长期来看将通过投资函数和经常账

户影响资本和外债形成。()()();q

X t Z t 是中期自然均衡汇率,其决定因素包括国际收支、商品市场出清以及本币和外币表示的资产组合平衡。在资本高速流动

的情况下,节俭程度、劳动生产率、资本和外债密集度(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和外债)及对国外的净负债等经济要素会影响长期资本流动,从而影响自然均衡汇率。达到稳态时,资本和外债趋于平衡,内外均衡同时实现,且经济达到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汇率达到长期均衡水平()()q Z t 。由于()Z t 会发生不断变化,均衡实际汇率也会随之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因此自然均衡汇率是移动的稳态而非静态。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短期投机资本、国际储备变动和其他暂时性因素情况下,可将资本账户内生化,通过对经常账户的存量-流量分析来研究汇率长期均衡趋势。一个完整的NATREX 模型可以决定:中期自然均衡汇率、自然均衡汇率的变动轨迹和长期自然均衡汇率。

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模型设定应在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性,把握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脉搏基础上,着眼于中国不断改革开放、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进程。模型的设定既要从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性、经济主体的参与性、交换制度的形式和功能、工资和价格传导机制、总供给的决定等客观实际出发,又要具有前瞻性。 3.1 内部均衡 3.1.1 需求方面

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出发,将等式中各变量具体化,定义如下: (1)总需求

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构成:

Y C I G B =+++ (3.1)

其中; =; =; =; Y GDP C I G B ==个人消费社会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2)消费函数

考虑缴纳的所得税,消费由总收入、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和所得税税率决定:

12

03123(1) 0; ,0Y C C Y T

α

α

ατααα=+><

(3.2)

其中/, Y T Y τ==工资收入所得税税率。

(3)投资函数

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投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实际汇率将直接影响原材料成本,因此,投资由产出、实际汇率和相对价格决定:

3

1

2

0123 0; ,0

I I Y

Q

A

ββββββ=>< (3.3)

其中 A=A T P Q P =初级品价格()实际汇率;

制成品价格()

(4)政府和公共支出

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需求的构成中,政府和公共支出所占比重通常相对较小,因此常被看作外生变量。但在中国,庞大的政府支出却占据了很大比例:

1

2012 ,0G G L G G I L δδ

δδ??

=> ?

??

(3.4)

其中G G L L I ===总就业人口,公共部门就业人口,公共部门投资。 (5)净出口或贸易收支

我国进出口情况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①

,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而根据卢向前、戴国强(2005)的研究,我国实际汇率增加,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同

向变动②

。那么净出口函数可以设定为:

3

12

*0132 ,0;0

B B Y Y

Q

??

????=>< (3.5)

其中*Y =外国国民收入。

将(3.2)-(3.5)式代入(3.1)式得:

1

3

3

12

12

212

*03000(1)G Y G L Y C Y T

I Y Q

A

G I B Y Y

Q

L δβ?α

αβ

βδ?

?ατ??

=++++ ?

??

马歇尔-勒那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由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 和美国经济学家A. P. Lerner 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该国贸易收支状况。 ②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第31-39页。

取对数线性化①并整理后得到:

111*

000023212233(1) ()()()G G Y y

c i g b q y l l i t a

αβ?β??δδαατβ---=+++++++-++++

00001111

, (1)

a k y c i g

b αβ?=

=+++---,

则 *

23212233()()a G G Y y k y q y l l i t a β??δδαατβ??=++++-++++??

(3.6)

*212233231

()()()G G Y a y q y l l i t a y k ?δδαατββ???=

-----++-??

+?? 其中,11121232323,,,,0; ,,,,,0αβδδ?ααββ??><。

上式表明,国内外相对国民收入、公共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公

共部门投资增加,则实际汇率下降;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所得税、初级产品相对制成品价格增加,则实际汇率上升。 3.1.2 供给方面

供给方面,中国的商品生产可区分为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和制成品生产。供给水平不仅和生产函数有关,还同劳动力市场供求、厂商和劳动者的选择有关。

(1)价格总水平

可将国内最终产品价格水平视为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加权平均,反映进口对价格形成的影响程度:

1, 0<<1D I

P P P ρ

ρ

ρ-= (3.7)

其中,D I P P ==国内产品价格, 以本身计价的进口品价格。

(2)国内产品价格

按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分,考虑对流通商品的产品税,可将国内产品价格定义为:

1(1), 01D M A

D P P P γ

γ

τγ-=+<<

(3.8)

其中,

M A D P P τ===制成品价格, 初级产品价格,国内对流通商品的产品税

(3)初级产品价格

在该模型中,将等式对数线性化后得到的式子中,小写字母代表相应大写变量的对数。且在下文中也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假设初级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加成为0,则初级产品的价格用该生

产部门的平均名义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之比表示①

A A A

W P =

∏ (3.9)

其中,A A W =∏=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名义工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 (4)制成品价格 相类似地,制成品价格构成也用制造业平均名义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之比来定义,并附加相应的成本加成。不同部门专业化水平不同,对价格的构成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在成本加成中引入专业化指数:

(1), 0,01s M M M

W

P s μμ=+><<∏

(3.10)

其中,M M W μ=∏=制造业名义工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成本加成率。

1j j j

j j

X M s s X M

-==-+∑

专业化指数,定义为,其中,j j X M 分别是本国j 部门

出口和进口量。

(5)进口品价格

进口商品价格由国外价格水平附加进口税率后通过汇率折算:

*

(1)

I I P EP τ=+ (3.11)

其中*I E P τ===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水平,进口品税。

(6)工资决定

假设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目标λ由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部门变量表示,且工资收入实行指数化:

, ,,0M C A W Y Y W Y L ν

θ

η

θνη??∏????

=> ? ? ?∏????

?? (3.12)

其中0C W P Y λλ==>=基准名义工资(),充分就业时的产出。 (7)价格水平和实际汇率的关系

将(3.7)、(3.8)、(3.9)、(3.10)和(3.11)对数化:

(1)(1)ln (1)ln(1)ln (1)D I

D M A D A A A

M M M I I p p p p p p p w p s w p q p

ρργγτπμπτ=+-=+-++=-=++-=+++

注意到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钟笑寒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ln(1+), ln (1), ln (1)D D I I

μμττττ++

得到

()()1M M A A p w w s q ρ

γπγπγμτρ

-=---++

+ (3.13)

其中1D I ρ

τττρ

-=+

(8)价格水平与工资

将(3.12)对数线性化:

()()()M A w p y y y l λθνππη=+-+-+-

(3.14)

(9)总供给

由(3.13)和(3.14):

()()()()()

()

11 +M M A A M A w w w s q y y y l ρ

λγπγ

πγμτθνππρ

η?

?

-=-+--++

++-+-????

- 当M A C w w w w ===时,劳动力市场均衡,即:

()()

()()

1(1)+A M A M A w s q y y y l ρ

λλγπππγμτθρνππη??--=--++++-????

+-- (3.15)

无通货膨胀时,1λ=,(3.15)变为:

()()()1M A A

s l y y y q νγπππθγμτρ

η

η

η

ρη

---+-=+

-+

+

+

(3.16)

3.1.3 内部均衡条件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经济实现内部均衡。由总需求函数关系(3.6)、总

供给函数关系(3.16)可得:

()()()()

231

1*

12122331M

A A G G a Y y q s y y l i y t ρ?ηβ?δ?δνγπππγμτρ?δθ?η??ηδδαατβα??-=+-----++??????

?

?+++++++(3.17)

其中11

k

k k ?ηηδθδ=

++。

由于23,0, 01β?ρ<<<;,,,,0?ηδθν>,实际汇率q 系数为负。(3.17)式表明,当经济实现内部均衡时,产出与实际汇率反向变化。

从中美关系看人民币汇率问题

美国商务部发出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对华贸易差从去年12月的181.4亿美元增加至183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出口减少17.6%,降至68.9亿美元。为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汇率问题发表讲话向中国施压,紧随其后,美国国会百名议员联合上书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认为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有操纵汇率的嫌疑,要求将中国列入“操纵汇率国”名单,并敦促奥巴马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进一步施加压力。 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越来越成为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力量时,我们不禁要思考,接踵而至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后是何种利益在驱使?面对有关人民币汇率众说纷纭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理性面对?有关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一一阐述。 一、中美利益对峙 (一)美国屡提汇率问题的利益动因 为何针对人民币汇率,美国政府三番五次施压,并把中国污蔑为“汇率操纵国”,一系列的行为背后必然存在深层的利益驱动,那么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因究竟有哪些? 1、美国急于逃离金融危机的泥潭,同时应对今年中期选举 首先,奥巴马在在参与大选时曾经做出允诺:在未来五年内美国对外出口将实现翻一番,由此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允诺一直未实现,因此,奥巴马对国内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放在争取复苏方面,而复苏的重中之重就是美国的出口复苏。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美国必须调整出口战略,努力增加出口。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贸易,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的比重,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降低,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状况。鉴于此,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改变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就成了美国出口复苏的主要方法,这样人民币汇率问题便成了焦点。 其次,在美国中期选举支持率出现下降的背景下,奥巴马为保住支持率,以便在2012年的大选中连任,一个方法就是在外交问题上造势,转移视线,争取美国选民,尤其是蓝领阶层的支持。因此这时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了必然的选择。 2、通过人民币升值稀释巨额国债,使中国为其背债务黑锅 根据美国财政部3月15日的公布显示,1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为8890亿美元,俨然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紧咬人民币汇率不放,必然有巨大的利益动因。根据美国的声明,人民币币值目前被低估40% ̄50%左右,这意味着美国将要求人民币升值相等的百分点。在此我们不妨做一道算术题:如果人民币如美国所愿升值40% ̄50%,中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将自动减少40% ̄50%,即每1万亿美元资产自动缩水4000亿到5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资产至少损失3万亿人民币以上。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美元对人民币债务的实际币值将自动减损一半。①3、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首先,经济上,美国陷于金融危机的泥潭难以自拔,而中国经济却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并在去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今年还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美国不禁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 其次,影响力上,中国在气候问题、国际金融新秩序等国际议题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扩大,这些情况令美国产生中国难以驾驭的危机感。因此,抛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强迫人民币升值,抑制中国出口,打压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从而阻止和减慢中国的发展速度,来达到维护美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利益考量 面对美国大肆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我们不禁要思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1、出口成本提高,严重冲击出口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远超GDP增长率。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对外出口仍高达12016.7亿美元,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54%以上,中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贸过高的依赖程度。 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的影响在于: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即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涨,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在下降,造成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下降会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如果出口厂商为了保持利润而提高价格,就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出口依存度较大,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企业利润缩小,有的几乎为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这在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和非价格竞争力提高仍需开发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吸收外资减少,国内就业压力增大 中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企业对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增加劳动就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即将来我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专项投资其他发展中国家。 同时,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我国经济出口,特别是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需要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来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会使国内原本比较紧张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失业的聚集效应一旦由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稳定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3、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扰乱金融市场 目前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 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 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 大量短期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 流入资本市场短期套利, 极易引起国际争购人民币炒汇。一旦出现偿付外债时, 被贬值的外汇储备只能割肉。假如此后国际上抛售打压人民币汇率, 后果极为严重, 将极大地扰乱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从我国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楼市泡沫泛滥、股市不稳定,各方面出现出了明显的通胀预期, 而国际游资的进入, 更是推波助澜, 加大了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难度, 这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有关人民币汇率两大谬论 面对美国队人民币汇率的强势施压,国内外产生了许多对人民币汇率认识的谬论,面对这些错误的看法,我们一定要摆正心态,理性分析。归纳起来,共有两大主要谬论,在下文中我们将对其一一剖析。 (一)人民币升值能够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 主要观点:中国的贸易条件正在恶化,若不采取措施扭转这种恶化趋势,中国将陷入所谓“悲惨性增长”的泥潭②。因此,应该采取让人民币升值的方法,否则就相当于中国政府变相补贴出口企业,让外国消费者白白享受低价的好处。 有关贸易条件,我们主要从贸易条件指标的衡量入手进行评论。 首先,贸易条件指标本身如何计算,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不同时间点的商品,质量差异很大,产品之间的替代性不强,同样也给贸易条件指标的计算带来重大困难;同时,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指数,所计算的贸易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可能差异巨大甚至完全相反。 其次,就算我们找到了某种大家公认的贸易条件指标,也不能够单纯从贸易条件的变动出发,判断一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或受损。因为无论哪种贸易指标,本质上只是一个数字,然而一国与他国的贸易,价格的下降上升都是基于多方面博弈的最终策略,贸易条件恶化或者出口商品相对进口商品价格下跌,不一定意味着该国从国际贸易中吃亏,更不一定意味着陷入了“贫困性增长”。 (二)人民币汇率降低能解决美国经济问题 主要观点: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的根源就是被低估的人民币。这种不公平提高了中国出口竞争力,造成了美国贸易失衡,导致了日益扩大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以及数百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的丧失。 而事实上,不论是国际贸易总额,还是对华双边贸易,均不是导致美 从中美关系看人民币汇率问题 张欣妍1 冯 经2 1.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 天津 300071 2.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越来越成为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力量时,我们不禁要思考,接踵而至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后是何种利益在驱使?面对有关人民币汇率众说纷纭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理性面对?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中美利益 失业率 贸易逆差 (下转第42页)

中美汇率变化 实证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中美10年数据验证摘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汇率变动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美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则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以2000年至2010年十年的中美数据为例,显然不符合相对购买力理论。 关键字:中美十年通货膨胀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误差原因一、2000年至2010年中美通货膨胀率变化 中美通货膨胀率对比 年份中国CPI% 美国CPI% e*=e中-e美 2000 0.4 3.38 -2.98 2001 0.7 2.83 -2.13 2002 0.8 1.59 -0.79 2003 1.2 2.27 -1.07 2004 3.9 2.68 1.22 2005 1.8 3.39 -1.59 2006 1.5 3.24 -1.74 2007 4.8 2.85 1.95 2008 5.9 3.85 2.05 2009 -0.7 -0.34 -0.36 2010 5.1 1.64 3.36 由此可得两国10年通货膨胀率变化折线图,如下。依图可知1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相对平缓。2000年到2006,中国通货膨胀率小于美国,人民币升值;2007年至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显著上升,美元依旧平稳,人民币回落贬值,2009年中国在经济危

机爆发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通货膨胀率下降,中国通货膨胀率小于美国,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回升。 中美通货膨胀率趋势图 -2 -10 1234567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中国CPI%美国CPI% 二、2000年到2010年中美汇率变化,及与e*关系比较。 中美汇率与通货膨胀率 由上表与下图知,2000年至2008中美汇率缓慢递减,2009至2010缓慢上升;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2000至2006中美汇率递减,2007至2008递增,2009再次递减。现实汇率变化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变化趋 年份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0) e* 2000 8.2784 -2.98 2001 8.277 -2.13 2002 8.277 -0.79 2003 8.2774 -1.07 2004 8.2768 1.22 2005 8.1917 -1.59 2006 7.9718 -1.74 2007 7.604 1.95 2008 6.9451 2.05 2009 6.6227 -0.36 2010 6.8282 3.36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张 斌3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了均衡汇率模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关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建立了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并估计了相应的单方程模型。本文的特色在于:(1)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建立了理论模型,为选取模型中决定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面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2)紧扣均衡汇率的中长期概念,模型中全部采用真实变量;(3)利用季度数据估计方程,估计参数更加贴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和均衡汇率的关系。分析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均衡汇率面临升值趋势,1994-2001年期间平均每年升值2.6%,推动均衡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品部门相对较快的生产率进步和国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 关键词 均衡汇率 单方程模型 人民币升值 3张斌: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电子信箱:nonflesh @https://www.sodocs.net/doc/1410022490.html, 。 ①均衡汇率又可分为短期均衡汇率和中长期均衡汇率,正如M ontiel (1999)所指出的,短期均衡汇率的形成包含了诸多泡沫因素和短期因素的影响。利率差异、短期国内外有效需求的影响,甚至是官员讲话都可能会影响到短期均衡汇率水平,准确估计短期均衡汇率不现实也没有太多政策含义。我们这里所关注的是中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它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一个国家中长期内的均衡汇率运动趋势。 一 简要说明 将名义汇率调整到与均衡汇率运动趋势相一致的水平,是开放型经济体宏观经济决策的一项核心任务。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外部收支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保障(M on tiel and H ink le ,1999),同时也是获取市场信心、防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最根本的保障。 如何找到开放型经济体的均衡汇率水平是汇率宏观问题研究的一项核心任务。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中,我们利用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分析框架测算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①。这套分析框架是均衡汇率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们广泛使用。为了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这套研究框架,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对单方程分析框架的理 论模型做了修改,并在方程中使用90年代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指数在90年代保持了持续的升值趋势。促成人民币在中长期升值的原因主要来自供给方面,相对生产率快速增长和FD I 的持续流入是促成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归结到制度层面,中国成功的市场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最终促成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升值。 本文以下共分为四部分:第二部分比较各种 ? 3? 期11第年3002 3济经界世

中美实际汇率变动对两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2009年第1期税务与经济N o11Jan.15,2009 (总第162期)T axation and Economy(Serial N o1162) 经济纵横 中美实际汇率变动对两国 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邹重恩,李宝仁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短期影响并不明显,但长期影响显著。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应该尽快转变对外依存度太高的出口增长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企业的建立和培育,通过构建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冲击;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避外汇国家持有带来的巨大系统风险。 [关键词]实际汇率;进出口贸易;人民币;中美 [中图分类号]F752;F83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339(2009)01-0035-06 一、引 言 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汇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价格转换的职能,它把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联系起来,并且决定了一国从事国际贸易的货物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各种货币间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各国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对各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日本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一直指责我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并要求人民币升值。与此同时,美国也因其对我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而指责我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并威胁对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征收27.5%的关税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就使得人民币汇率要不要升值、以怎样的路径和步调升值,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更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现代经济理论和已有经验研究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长、短期影响。 二、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简述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长期来看,在满足马歇尔-勒纳(M L)条件(即当一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且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一国汇率的变动将会引起该国与其贸易伙伴国间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最终影响该国对外贸易收支。一般认为,一国货币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该国商品相对于其贸易伙伴国商品来说变得相对便宜,于是该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该国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以上分析在理论上是很让人信服的。然而,在现实经济中,我们能否据此分析来制定经济政策或作出其他经济管理决策则取决于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成立,即M L条件是否成立。另外,在短期内,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货币合同、汇率传递效应以及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调整的相对滞后性,汇率贬值初期可能并不能改善该国贸易收支,一般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该国贸易收支才得以改善,也即存在“J曲线效应”。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就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然而,由于所采用的数据频度、理论模型、分析方法等的不一致,学者们并没有就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形成一致意见。 [收稿日期]2008-10-29 [作者简介]邹重恩(1979-),男,湖南娄底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李宝仁(1958-),男,天津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统计与数量经济系教授,系主任。

利率与汇率均衡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笔记—经济研究2015.5 一、文章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非均衡现象如何出现,并采用最优路径方法寻找最优的解决非均衡现象出现的方法。 大多数其它研究都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因此作者选取了开放经济视角。作者提出将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定义为使两国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同时达到行为优化,宏观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即均衡利率是指在稳态上使产出缺口为零,在动态上不影响产出缺口变动,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利率水平均衡汇率是指可以满足(均衡)利率平价的汇率水平。那么在两国模型中,本国利率、外国利率与两国间汇率会互相产生影响。 均衡利率最早可以追溯到“自然利率”,即对商品价格中性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的利率水平Taylor(1993)利用理性预期模型对西方七个国家数据的动态随机模拟分析表明,根据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进行利率调整,最有利于中央银行保持产出和价格稳定。因此,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经济就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如果政策利率长期偏离规则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可能反受其害。 泰勒准则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对均衡利率的估算提出了三种方法,计量经济滤波法、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法、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文章中使用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来计算。 均衡汇率的概念最早由凯恩斯在1935年提出,Nurkes(1945)从实际汇率角度明确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内部充分就业与外部收支平衡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汇率。计算均衡汇率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法发现汇率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宏观经济变量的中长期均衡水平推算汇率均衡水平。但是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均衡汇率自身的影响,所以文章认为研究是有贡献的。二、模型的假设、技巧与结论 (1)国家:假定宏观经济中包含两个经济体(国家):本国和外国,两国除了大小不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差别每个国家包含四个典型经济代理人:居民消费者、中间商品厂商、最终商品厂商和中央银行。 (2)居民:两国居民偏好和企业生产技术一致,每个国家居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同时包括国内生产商品和进口商品。居民同时持有本国和外国政府的无风险债券。 (3)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经济体中存在有差异性的中间商品厂商利用在劳动市场上雇用的劳动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租借的资本存量,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中间商品,然后在垄断竞争市场将中间商品卖给最终商品厂商。中间商品厂商面对的是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制定中间商品价格的权利。其次,最终商品厂商利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将中间商品进行加总,并在最终商品市场卖给居民消费者。 (4)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都服从泰勒规则,并且具有相似的反应函数,但反应函数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外国货币政策执行工具(名义利率)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而本国货币政策利率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变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两国间名义汇率的变动情况 (5)其它:假定居民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垄断者,具有制定名义工资的权利,从而通过居民最优行为将居民工资黏性加人模型,使模型可以体现出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替代关系。 在模型建立中加入了利率平价理论与费雪方程,两国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实际利率相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摘要】确定均衡汇率是汇率管理的关键。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BEER理论,选取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来进行简要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究均衡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为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提供依据,并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均衡汇率的实际影响情况。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BEER模型实证分析 一、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1、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理论) FEER模型最先由Williamson(1994)提出,后来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该学说认为所有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均衡汇率的变动。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是一种同时保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衡量内部均衡的指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衡量外部均衡的指标为国际收支产生一个足以维持中期活动的头寸。 FEER方法不受短期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经济要素的长期变化。但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其可操作性差,由于测算过程涉及到大量与CA、KA相关参数的设定,使得结果的参数敏感性较高。此外,一些对实际汇率行为有影响的经济变量并没有包括在FEER 的测算框架中,因而FEER方法计算的均衡实际汇率在实证意义上是否存在是不明确的。 2、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理论) 该理论由Jerome L. Stein(1994)提出,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并能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实际汇率。NATREX均衡可以用下式描述:I-S+CA=0。其中I表示投资,S是储蓄,CA是所需的经常项目差额。由此可见,当存在过度需求时,实际汇率R将会上升,以实现新的均衡,即当这些反映存量的指标变动时,NATREX所确定的均衡汇率就变成了移动均衡。 虽然该方法综合流量—存量分析在中长期给出均衡汇率的调整过程,但仍具有一些缺陷。其一,由于该方法是一般均衡方法,诸多的联立方程使得其相应的估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不强。其二,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测算均衡汇率的中长期动态调整过程,对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的意义不大。 3、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理论)

美元对英镑均衡汇率分析

美元对英镑均衡汇率分析 建立模型:Yt=β1+β2 X2+β3X3+β4X4+β5X5+β6Yt-1+μt 其中,Yt----美元对英镑的汇率,Yt=exchange rate (us/uk) X2---两国利率比率x2=us rate/uk rate X3---两国物价指数比率x3=us cpi/uk cpi X4---两国出口比率x4=us export/uk export X5---两国GDP比率x5=us gdp/uk gdp Yt-1--- 一阶滞后 相关数据 exchangerate(us/uk) UKEXPORT UKGDP UKCPI UKRATE USEXPORT USGDP USCPI USRATE 2000.01 1.595 65.9 202.5 2.3 6 65.9 9668.7 3.4 6 2000.02 1.512 67.5 204.6 3.1 6 67.5 9857.6 3.5 6.5 2000.03 1.47 72.2 208.1 2.1 6 72.2 9937.6 3.5 6.5 2000.04 1.492 73.4 209.1 2.1 6 73.4 10027.9 3.4 6.5 2001.01 1.426 74.7 210.1 1.9 5.75 74.7 10141.7 3.4 5 2001.02 1.404 73.4 211.3 2.3 5.25 72.4 10202.6 3.4 3.75 2001.03 1.47 71.2 212 2.4 4.75 71.2 10224.9 2.7 3 2001.04 1.45 70 212.2 2.1 4 70 10253.2 1.8 1.75 2002.01 1.4 69.3 212.5 2.4 4 69.3 10313.1 1.2 1.75 2002.02 1.5 71.4 213.7 1.9 4 71.4 10376.9 1.3 1.75 2002.03 1.6 71.6 216.2 1.5 4 71.6 10506.2 1.6 1.75 2002.04 1.6 65.8 249.2 2.6 4 65.8 10588.8 2.2 1.25 2003.01 1.58 69.4 256.1 2.1 3.75 173.5 10744.6 2.9 1.25 2003.02 1.65 67.9 257 2.5 3.75 174.6 10884 2.2 1 2003.03 1.66 68.5 259.3 1.9 3.5 178.3 11116.7 2.2 1 2003.04 1.78 69.5 272.2 2.4 3.75 186.9 11270.9 1.9 1 2004.01 1.84 70.9 275.1 1.7 4 193.9 11472.6 1.8 1 2004.02 1.81 71.9 277 2.2 4.5 199.3 11657.5 2.8 1.25 2004.03 1.81 72.1 277.8 2.3 4.75 204.6 11814.9 2.7 1.75 2004.04 1.92 72.9 279.1 3.1 4.75 208.6 11988.9 3.4 2.25 2005.01 1.89 73.3 279.8 3.2 4.75 213.8 12198.8 3 2.75 2005.02 1.79 76.3 281.2 3 4.75 215.7 12373.1 2.9 3.25 生成新序列: x2 x3 x4 x5 Yt-1 1 1.4782609 1 47.746667 1.0833333 1.1290323 1 48.179863 1.512 1.0833333 1.6666667 1 47.753964 1.47 1.0833333 1.6190476 1 47.957437 1.492 0.8695652 1.7894737 1 48.270823 1.426 0.7142857 1.4782609 0.986376 48.284903 1.404 0.6315789 1.125 1 48.23066 1.47 0.4375 0.8571429 1 48.318567 1.45

中美双边实际汇率测算

一、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的测算 1、相关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古斯塔夫·卡塞尔(1922)提出,以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金融市场被破坏后制定汇率的一项技术。购买力平价是建立在商品市场套利概念和一价定律基础之上的。一价定律是在完美市场中,考虑到汇率,同类商品应该以相同的价格出售为原则。在完美市场(无交易成本,无税收,无不确定性)假设下,利润最大化的代理商将采取行动去消除所有的套利机会——两国商品之间、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实际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以及所有的其它套利机会。用P、*P分别代表国内和国外的商品价格,对于该商品,根据一价定律,其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有如下关系:* P= RP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描述汇率在某一时点上的决定。在某一时点上,两国货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研究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通常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表示为: * P=.购买力平价 RP 定律用两国相对价格变动来表示时就称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定律。相对购买力平价定律表明,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在长期应等于两国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之差。相对购买力平价定律也意味着,本币的贬值可能伴随国内更高的通货膨胀,只有在本币的贬值率等于本国通货膨胀率与国外通货膨胀率之差时,商品市场才能达到均衡。 2)实际汇率的测算 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反映了一揽子国内商品和国外商品相对价格的对比变化。在测算实际汇率时,在本国价格指数和外国价格指数的计算中,应该尽可能广泛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将它们所构成的一揽子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绝对价格统计出来,然后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得出实际汇率。我们采用支出法来计算中美双边的实际汇率(Excel),支出法实际汇率是从支出角度衡量一个国家的全部商品与国外全部商品的相对价格是怎样变化的。计算中采用的价格一般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因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几乎涵盖了所有商品的支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简析中美汇率之争

1中美汇率之争解析 1.1中美汇率之争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外交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总量的持续扩大,汇率问题就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不断以“中国政府操纵汇率,导致中美贸易中美方出现大量赤字”为名,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实施浮动汇率制度,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中国政府则坚持根据既定目标循序渐进且自主地推行市场化取向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其实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经初见端倪。早在1994年, 美国国会就曾企图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目的是阻止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 积累了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于是在2003年2005年间, 美国国会再次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挑起争端, 指责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是造成美国对中国大量贸易逆差的原因。此后,我国央行于2005年7月21 日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比价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自此,我国开启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自此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累计高达近22% ,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却未见明显缓解。随着2007 年8月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并迅速演近年来,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锋不断升级,以至于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最敏感话题之一。对此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决策的战略考量是相当复杂和周密的。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采取咄咄逼人策略的真正原因,是美国人认为人民币“被人为的”低估从而造成了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和国内就业岗位被中国挤掉。人民币汇率在中美关系中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和演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1.2中美汇率之争的深层原因分析 目前,中美汇率交锋的分歧在于人民币币值的确定上,面对美国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宣称,中国人为地将其货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低水平,使得出口商品更廉价并使中国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由于中国拒绝了要求其重估货币的呼声,并宣称任何向其施压的努力都将适得其反,进而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因此,以下将从五个角度剖析中美汇率交锋的深层原因:

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分析.doc2222

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分析 摘要: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以人民币汇 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的影响为主题,认真研读了五篇为主的关于此问题的学术论文,从中总结出了这五篇论文大体的行文结构和研究的方法,并在后面重点尝试分析了每篇文献中关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影响,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尽管浅显,可经过这次读书报告,自我感觉受益匪浅。 关键词;人民币;美元;汇率;贬值;升值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越来越密切,汇率作为两国货 币名义上的比价,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同时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浮动汇率制度的时代,汇率变动已然成为外汇市场上的常态表现。 中国在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这一轮金融危机后,更加突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大国的地位,因此寻求与这种地位相当的人民币发展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此外,中国当下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变,还有从内需投资为主向消费的转变。这也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迄今为止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具有重大理论影响和实际应用意义的汇率决定理论。然后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就业状况和国内物价的影响情况。并采用最近一次汇率改革后的数据,即2001年7月到2011年2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之间存在着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指数有不同的传递效果。但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及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向长期均衡的状态靠拢的调整力度较小,调节的速度也就较慢,也就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从短期偏离到恢复长期均衡状态所需的时间较长。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存在影响,同时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也存在影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也是相互影响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货币供给量存在影响,但货币供给量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存在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

实际有效汇率测算

实际有效汇率测算 内容摘要: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更能反映一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而实际有效汇率测算又因人和因研究主题而异。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定义、分类、测算方法、数学表达式等以及IMF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方法作了梳理,目的是把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比较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供有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定义测算 实际汇率定义及分类 经济学文献中提到的实际汇率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本国与外国之间的相对价格,也称为外部实际汇率,数学表达式是,其中E是本国货币的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Pf 是外国价格水平,Pd是本国价格水平。EXRER上升,本币贬值;EXREX下降,本币升值。因为是以绝对购买力评价衡量的均衡汇率,所以也有学者把EXRER称作购买力评价实际汇率,EXRER也反映现实中本币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之间的偏离程度。 另一种实际汇率是一个国家内部贸易品价格与非贸易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也称为内部实际汇率,数学表达式是,PT为本国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PN为本国非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INRER上升,本币贬值;INRER下降,本币贬值。 外部实际汇率还可以根据涉及国家数量多少再作细分,分为双边外部实际汇率和多边外部实际汇率。多边外部实际汇率即所谓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内部实际汇率可以根据涉及产品数量多少,分为两产品(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三产品(进口品、出口品与非贸易品)、多产品(多种进口品、多种出口品与非贸易品)实际汇率。从理论角度说,多产品内部实际汇率分析问题更细致、严密,但从实际操作看,测算难度极大,实用性不强。 还有一种实际汇率,叫均衡实际汇率。均衡实际汇率并不是指使短期外汇市场出清的市场均衡汇率水平,而是指较长时期内与基本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使本国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性、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实际汇率水平。均衡实际汇率是带有某种政策目标的实际汇率,这个政策目标通常是指维持一国经济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同时均衡。 从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层面上看,均衡实际汇率是中长期内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一致的实际汇率;从一国的经济福利层面上看,均衡实际汇率是在中长期内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 7.8074.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摘要: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对换比率,在各国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占据重要位置。除此之外,汇率更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具有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作用。因此,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的国内外经济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纵观中美贸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影响着中美贸易的数值。而随着中美两国经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被逐渐放大,至此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而自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变至今,尽管人民币在外部压力下持续升值,但就单纯名义利率的一再走高并没有像众多国内学者预判的一样——利率的上升致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及其收支的发生巨大变化,而且,中美贸易顺差的情况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就此贸易情况,本文将从实际汇率着手,通过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的综合运用,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以及其与中美贸易差额的关系。 首先,本文由经典理论入手,推出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继而扩展到综合理论模型,即贸易弹性与汇率价格的传导机制,最后得出汇率对价格不完全传递并作为后文中的马歇尔-勒纳的判定条件。而后,从显示数据来看,即使人民币的上升,但是没有改善中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由此,本文进而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再单纯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额的关系,而是结合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分析。本文调查了中美贸易商品分类情况,再结合人民币汇率波动,辩证统一的分析汇率在中美贸易0-8类商品中的进出口贸易情况,研究收支平衡关系。从而得出在中美贸易中,人民币升值但中美贸易顺差仍不断加大的原因。更从实证数据中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美的主要贸易商品中不成立。正是由于中美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以及各类商品对汇率弹性之间的差异,致使成为中美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的原因之一。 最后,文中运用理论分析、图表分析、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的相关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评述、得出结论、提出有利于中美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以及建议。 Abstract: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urrencies, is the exchange ratio, occup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esides, the exchange rate is an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price index,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adjusting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lance. Therefore, the fluctuation of exchange rat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ou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the change of the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affects the value of Sino US trade.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economic an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imbalance of Sino US trade has been gradually enlarged, which led to the increasing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2005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change so far, although RMB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continues to rise, but only nominal interest rates repeatedly higher and not, as many domestic scholars predict the same -- rise in interest rates resulting i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occur huge change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has not been essentially improved. This trade. In this paper, the real exchange rate from the hand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study of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Sino US trade effects and its and Sino US trade balance relationship. First, the article start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launc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 and trade balance, then expanded to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model, namely, trade elasticities and the price of exchange rate conduction mechanism. Finally exchange rate on the price incomplete pass criteria; and as the Marshall - Lerner. Then display dat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even if the Yuan's rise, but did not improve the imbalance of Sin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