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精)讲解学习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精)讲解学习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精)讲解学习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精)讲解学习

高中历史. 相权的分割--从唐代到宋代中枢机构的变化.

唐代到宋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主要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主要是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即相权的不断分割。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一、专制君主制和唐代相权制度的演变

1.专制君主制政体的特征

专制君主制的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万众翘楚。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具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力。在一定意义上,丞相有着制约君主的作用,其地位和权力相当显要。

丞相对皇帝的制约使皇帝芒刺在背,时时忌惮,不得舒展。于是,君主丞相制度自西汉后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行使相权的录尚书事制度,这一制度自西汉末,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存在近六百年。

2.唐代相权分割的特征

隋唐是专制君主政体发展第二个时期的酝酿、形成阶段,政权内中枢机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君主宰辅制度的形成。所谓君主宰辅制度,是指在君主之下,有一个辅政的宰相群体。宰相由一个人发展成一群人。

隋唐时期,中央中枢机构正式形成了群体的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由此形成三者相互制约的格局。唐代建立政事堂,政事堂是三省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组成人员主要有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及尚书左右仆射,并常有钦命人员参加,钦命人员由皇帝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作为与会资格。这就是唐代的集体宰相制度。政事堂会议属宰相办公会议,与会人员

都可被视为宰相。会议设有执行“主席”,由与会者轮流担任,称之为“执笔”。执笔负责整理会议意见,但无决断之权。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政事堂开始设于门下省,后迁于中书省。玄宗之后,中书、门下合为一体,设五房办事,原有的中书、门下宰相机构形同虚设。

唐代建立政事堂,凡是为皇帝批准参加政事堂会议者,或者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者,都可以被视为宰相。这样以来,宰相就不是一两个人、三四个人,而是五六个人、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成为群体宰相。原来集中的相权,被分散在若干彼此互不统属的官员手中,这些官员互相制约,既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又加强了皇权在国家组织中的地位。

二、宋代相权的分割与中枢机构的演变

1.取文武分权,分割相权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两机构分别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的名号虽存,但已是外朝,不是宰相机构。

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从尚书丞到三师皆可加此等衔为宰相或副相。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却常常“缺而不置”。

宋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

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名义上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一省,次相兼中书侍郎因请旨而更接近皇帝。副相,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即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一省。

宋朝分割宰相权的另一个中枢机构是枢密院,枢密院源于唐代,唐朝有左、右内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唐朝后期的枢密院是在三省之外复有一省,内枢密使是在宰相之外复有宰相,是正常国家机构之外的多余机构,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擅权的产物。唐末朱温在夺取政权之前,把掌握朝廷实权的宦官杀掉,改用文人为枢密使;同时枢密使由全面掌权变为专管军事。宋朝继承了五代的制度,也设立了专管武事的枢密院这一机构和枢密使这一职官。“二府制”下的枢密使设置,分了宰相的权,形成文武分权;同时又侵夺了原来专管军事的兵部的权力。

宋元丰改制时,惟独把枢密院这一机构保留了下来。宋朝的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充分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宋朝初年,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权力不能合在一起,因此无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宰相不能兼枢密使,是防止相权重而威胁皇权。

除中枢机构采取“二府制”外,宋代制约相权的又一重要机构为三司。宋朝设盐铁、度支、户部等三司掌全国的财政,三司的最高长官称三司使,三司使因权高位重被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枢密院主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三权总执于皇帝。

2.用台谏制度,制约相权

宋代宰相监察百官之权,也被分割出去。宋代设立“台谏”以分割宰相监察百官之权。“台”指御史台,宋朝的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中丞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宋朝规定,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以避免宰相与台长勾结为祸。“谏”指谏院,宋初谏院隶属门下省,但所起作用很小,仁宗初年,谏院得以发挥其职能,常常弹劾大臣。在宋代,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宋朝习惯,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晋升为执政。

宋代御史台和谏院的长官,大多是以学术才高者充任,他们控制言路,权力气势,几与宰相分庭抗礼,从而使相权进一步受到剥夺和牵制。所以,宋代的台谏制度制约相权,保证了中枢决策中心统归皇帝一人控制。

江苏东海高级中学孙才周(222300

为了防止各级官员们培养起离心离德的力量,赵匡胤在干部制度上实行了官、职、差遣三相分立的制度。这是一套真正奇异而又复杂无比的干部制度。简单说,就是上至宰相,下到相当于县里科级干部的主簿官儿,一般都不担任与官职名称相符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本部门的官员并不一定管理本部门的事务。于是——

官,只是用来确定品秩即官位高低、俸禄即收入多少、章服即官员礼仪服饰和序迁即晋

升的阶级等,因此,叫做“寄禄官”,或阶官。

职,则是一种加官,如大学士,学士等等,代表了一种对荣誉或才能的肯定,勉强可以类比为今天的职衔或衔位,并不意味着担任相应的馆阁职位,因此,叫做“贴职。” 差遣,只有差遣,才是官员们所担任的实际职务,代表了真正的实际权力与责任,因此,叫做“职事官”。

中国法制史习题

第一章夏商周法律制度 1.xx《xx刑》、《汤刑》? 2.xx奴隶制五刑? 3.试述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4.xxxx? 5.xx《九刑》? 6.xx《xx》? 7.何为“礼”和“五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亲亲、尊尊原则)? 8.试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9.简述西周的xx制度。 10.试述西周的婚姻制度。(重点掌握婚姻“六礼”) 11.简述西周的家庭制度。 1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13.何为“五听”? 第二章xx时期的法律制度 1.举例说明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2.论述李悝《法经》的篇目、内容、特点及其颁布意义。 3.试述xx在xx的法制改革 第三章秦朝法律制度 1.xx《法律答问》? 2.xx《封诊式》?

3.xx廷行事。 4.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5.何为“具五刑”? 6.何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7.秦朝对司法官吏规定了哪些责任制度? 第四章汉朝法律制度 1.试述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 2.何为“约法三章”? 3.何为汉律六十篇? 4.汉朝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5.何为“通行饮食法”? 6.何为“上请制度”? 7.何为“亲亲得相首匿”? 8.试述汉文、景帝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9.xx“xx”? 10.xx“酎金律”? 11.何为“读鞫”、“乞鞫”? 12.何为“录囚”? 13.何为秋冬行刑? 14.试述“《春秋》决狱”? 第五章xx南北朝法律制度

1.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哪几部重要法典?成就如何?(如:《xxxx》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何为“八议”? 3.何为“准五服以制罪”? 4.何为“重罪十条”? 5.何为“官当”? 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7.何为“xx博士”? 8.何为“死刑奏报制”?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 1.试述《开皇律》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点。 2.论述唐初的法律指导思想。 3.试述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4.简述《贞观xx》的主要变化及成就。 5.简述xx的影响。 6简述xx关于五刑的规定。 7.简述xx关于十恶的规定。 8.简述xx关于贵族官吏特权的规定。 9.唐代是如何处理赃罪的? 10.简述唐律中关于共犯处理原则的规定。 11.何为“同居相为隐”?

中考专题黄金分割

. 中考中的黄金分割问 题 一、黄金分割点 例1(湖北十堰)如图1,已知线段AB ,点C 在AB 上,且有 AC BC AB AC ,则AC AB 的数值为______;若AB 的长度与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舞台的宽度一样长,那么节目主持人应站在_____位置最好. 2.(2005?太原)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80cm ,两个端点A 、B 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支撑点C 是靠近点B 的黄金分割点(即AC 是AB 与BC 的比例中项),支撑点D 是靠近点A 的黄金分割点,则AC= cm ,DC= cm . 3.(2009?浙江)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宽约为( ) A . B . C . D . 4.(2009?孝感)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时, 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 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 A . 4cm B . 6cm C . 8cm D . 10cm 二、黄金三角形 例1.(2010?本溪)如图,△ABC 顶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底与腰的比为 的三角 形是黄金三角形),若△ABC、△BDC、△DEC 都是黄金三角形, 已知AB=4,则DE= _________ . 2.(2010四川内江)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F 分别在AB 和AC 上,CE 与BF 相交于点D ,若AE =CF ,D 为BF 的中点,则AE ∶AF 的值为 . 3.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被称为黄金三角形,在∠A=36°的△ABC 中,AB=AC ,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D ,若AC=4cm ,则BC= cm . 4.(2007·太原)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 已知:如图(1),在△ABC 中,AB=AC ,∠A=36°,直线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求证:△ABD 与△DBC 都是等腰三角形 图 (1) 归纳提升:本题综合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别,还可这样反思: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 ,AD=BD=BC ”,求△ABC 中各内角的度数. (2)在证明了 角形. 三、黄金矩形 例1 (扬州市) 这样的矩形叫做 (1)操作:请你 一边作正方形A (2)探究:在( (3)归纳:通过 1.宽与长的比是 第三步:以N 为 第四步:过B 作 请你根据以上作 2.(2010 嵊州市 一、选择题 1、若3a=4b ,则 A 、 2、(2002?太原 A D E F A B C D E F M N

面向对象分类之图像分割

传统的基于像素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都是基于遥感影像光谱信息极其丰富,地物间光谱差异较为明显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只含有较少波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传统的分类方法,就会造成分类精度降低,空间数据的大量冗余,并且其分类结果常常是椒盐图像,不利于进行空间分析。为解决这一传统难题,模糊分类技术应运而生。模糊分类是一种图像分类技术,它是把任意范围的特征值转换为0 到1 之间的模糊值,这个模糊值表明了隶属于一个指定类的程度。通过把特征值翻译为模糊值,即使对于不同的范围和维数的特征值组合,模糊分类能够标准化特征值。模糊分类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和可调整的特征描述。 对于影像分类来说,基于像元的信息提取是根据地表一个像元范围内辐射平均值对每一个像元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原理使得高分辨率数据或具有明显纹理特征的数据中的单一像元没有很大的价值。影像中地物类别特征不仅由光谱信息来刻画的,很多情况下(高分辨率或纹理影像数据)通过纹理特征来表示。此外背景信息在影像分析中很重要,举例来说,城市绿地与某些湿地在光谱信息上十分相似,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中只要 明确城市绿地的背景为城市地区,就可以轻松地区分绿地与湿地,而在基于像元的分类中这种背景信息几乎不可利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是在空间信息技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遥感影像分析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要建立与现实世界真正相匹配的地表模型,面向对象的方法是目前为止较为理想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处理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图像分割的方法和种类有很多,有些分割运算可直接应用于任何图像,而另一些只能适用于特殊类别的图像。有些算法需要先对图像进行粗分割,因为他们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的信息。例如,可以对图像的灰度级设置门限的方法分割。值得提出的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的分割方法。许多不同种类的图像或景物都可作为待分割的图像数据,不同类型的图像,已经有相对应的分割方法对其分割,同时,某些分割方法也只是适合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图像分割。分割结果的好坏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及要求衡量。图像分割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可以说,图像分割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图像的理解。 为后续工作有效进行而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有意义的区域的技术称为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早期的图像分割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边界方法,这种方法假设图像分割结果的某个子区域在原来图像中一定会有边缘存在;一类是区域方法,这种方法假设图像分割结果的某个子区域一定会有相同的性质,而不同区域的像素则没有共同的性质。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的学者考虑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现在,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很多方法不断涌现,如基于彩色分量分割、纹理图像分割。所使用的数学工具和分析手段也是不断的扩展,从时域信号到频域信号处理,小波变换等等。 目前,有许多的图像分割方法,从分割操作策略上讲,可以分为基于区域生成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界检测的分割方法和区域生成与边界检测的混合方法.图像分割主要包括4种技术:并行边界分割技术、串行边界分割技术、并行区域分割技术和串行区域分割技术。

古代科举考试知识

学台大人即各省的学政,在清代是中央特派专门负责一省的教育的,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或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他的职责和权力主要是到省内各地级市(如宁波)主持考试,考查地方上的读书人——秀才,按考试成绩决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参加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乡试的结果对读书人非常重要,在乡试中胜出的人,称为举人,获得了两种资格:一是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胜出者成为进士,这是进入仕途的阳光大道;二是直接出仕做官的资格,如果举人不想参加进士考试,或者参加了考试而不能胜出,那么可以从基层干起,虽然这不是阳光大道,但还是有一定的升迁机会的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三年一次) 国家级考试 会试(京城) 贡士(贡生)(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各省举人参加) 殿试(朝廷)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一甲二甲三甲 省级考试院试(贡院) 生员(秀才) 乡试(省城) 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首先概括一下科举制度 正文: 首先概括一下科举制度的概念。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在唐朝开始正式实行,一直到清政府于1904年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下面,我将分朝代来简单介绍一下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 正文: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设立的科目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宇等,其中应考进士和明经的人最多。在唐代,最高一级的考试是由礼部侍郎主持的省试,一般在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和洛阳两地举行。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经过史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设立的考试科目也 正文: 宋朝设立的考试科目也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凡是在省试和殿试中通过的考生立即可被授予官职,这一点相比唐代,更能笼络人心,巩固封建政权。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 正文:

我国审判制度的演变发展

我国审判制度的演变发展 一、司法官责任及回避制度 –中国古代自西周时起开始建立司法官法律责任制度。西周统治者强调司法的审慎,要求司法官依法办案,力戒徇私枉法,为此,对司法官责任规定了“五过”制度,所谓“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其中“惟官”指法官依仗权势或官官相护; –“惟反”指法官利用职权私报恩怨; –“惟内”指法官顾及亲属旨意屈法枉断; –“惟货”指法官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惟来”指法官接受请托,枉法循私。 –凡司法官审案有此“五过”之一,故意出入人罪者与所审违法案犯处相同刑罚。–秦朝对司法官责任规定更加明确,相关的罪名有:“失刑”罪、“不直”罪和“纵囚”罪。 –唐代为了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合法,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规定了法官若量刑失准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第二,建立了共同审案的司法官员负共同连带责任的同职连署制度。 ?第三,规定了审判回避制度。唐称之为“换推”制,即凡主审官与当事人系五服 内亲属或姻亲关系、师生关系,曾为本部行政长官,以及此前曾有仇嫌者,均应回避。 –宋朝规定了严格而完备的法官责任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法官若故意出入人罪,将根据其原因处以不同的但较重的刑罚。 ?二是法官要按规定的时限、规格要求办案,违背者,将承担失职的法律责任。?三是法官须严格按诉讼程序的要求办案,违背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元朝为了司法审判公正,一方面对法官出入人罪规定了严格惩治方法;另一方 面对于官司拖案,规定由相关的监察官吏进行纠讼;同时,规定审判官在“事关有服之亲并婚姻之家及曾受业之师与所仇嫌之人”时应该回避。 ?明律关于听讼回避的规定较前代更为具体。清律回避制度和法官责任的规定与

电大金融学课后练习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电大金融学课后练习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思考题 1、你是如何看待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的? 市场经济离不开货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货币不仅充当着商品流通的媒介,其本身也在作为财产的代表成为信用活动的工具.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与货币收支有关的交易和借贷等经济活动,就是金融活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以物换物.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往往颇费周折,如果甲需要乙的商品,乙却不需要甲的商品,两人就不能成交.其缺点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明显. 1.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功能在交换的实践中,人们逐渐习惯与用某种比较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商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人",先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设法换成这种商品,然后再用它去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导致了货币的产生. 2.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货币执行计价单位功能,就是赋予商品一定的价格.市场上的商品有千万种,个人对同一种商品效用的评价又千差万别,因此人们往往难以弄清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交易自然也就难以做到公平.由于某个商品出卖后可以得到的货币就是该商品的价格,一旦该商品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了被广泛接受的价格,人们再也不必一一记住各种商品相互之间的交换比例,只要一看价格就一目了然. 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票据形式的记帐货币和近年出现的各种电子货币取代了部分纸币进行流通. 货币可以随时方便地换成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财务.因此,货币除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货币本身也成为了财产的代表.货币作为财产的代表,不仅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未来的购买力,而且可以通过出让给别人收取利息实现增值.让渡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就是货币的借贷活动. 在让渡货币使用权的借贷活动中,当事人双方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暂时出让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货币的使用人(债务人)有义务在一定期限之后归还,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2、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货币形式会如何变化? 货币形式的演变跟随人类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和商品贸易的高度复杂运行的脚步,具体而言,从实物货币,到贵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每一次升级都是人类认知不断前进的结果。贵金属币实物货币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稀缺性和与人类农耕时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信用货币,则是由于人类工业动力革命导致生产力大幅跃升,需要大额资本投资与货币交易流通,信用带来的是货币运输成本降低(个体携带,到专业化规模化运作),资金缺口大幅收窄,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信用货币,在经济发展平稳时期或经济发展缓慢时期,与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质量增长率有关(人口数量意味着硬性需求和人口质量影响居民收入与产品容纳能力),同时需要对信用货币进行约束,防止通胀侵蚀劳动财富,防止过度投资带来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运营能力不足(如美国2003年信息与互联网不成熟的过度投资,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和经济停滞); 货币的未来发展一定要结合人类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包括技术应用层面如(曾经的石油化工行业带来轻工业生产效率与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生活便利)与贸易方向与规则的变化,这样未来货币的形式就能够很好的把握。目前的重点在怎样规制信用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风险,线上货币交易规范; 3、为什么会出现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可以用作货币的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黄金分割__专题讲解

黄金分割 专题讲解 一、请你填一填 (1)如图,若点P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则线段A P 、PB 、AB 满足 关系式________,即AP 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例中项. (2)黄金矩形的宽与长的比大约为________(精确到0.001). (3)如果线段d 是线段a 、b 、c 的第四比例项,其中a =2 cm,b =4 cm,c =5 cm,则d =_____________cm. (4)已知O 点是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AO ∶AB ∶AC =________. (5)若d c b a ==3(b +d ≠0),则d b c a ++=________. 二、认真选一选 (1)已知y x 23 =,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3x =2y B.xy =6 C.32=y x D.32=x y (2)把ab =21 cd 写成比例式,不正确的写法是( ) A.b d c a 2= B.b d c a =2 C.b d c a =2 D.d a b c 2= (3)已知线段x ,y 满足(x +y )∶(x -y )=3∶1,那么x ∶y 等于( ) A.3∶1 B.2∶3 C.2∶1 D.3∶2 (4)有以下命题: ①如果线段d 是线段a ,b ,c 的第四比例项,则有d c b a = ②如果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那么AC 是AB 、BC 的比例中项 ③如果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那么AC 是AB 与BC 的比例中项 ④如果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BC ,且AB =2,则AC =5-1 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已知P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P <PB ,则( ) A 、P B AB AP ?=2; B 、PB AP AB ?=2; C 、AB AP PB ?=2; D 、2 22AB BP AP =+ 4、已知P 、Q 是线段AB 的两个黄金分割点,且AB =10cm ,则PQ 长为( ) A 、)15(5- B 、)15(5+ C 、)25(10- D 、)53(5-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1-7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 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 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 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 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 之花。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一、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 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 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 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 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

2020年中考复习--黄金分割专题训练(一)(有答案)

2020中考复习--黄金分割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若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A>PB),设AB=1,则PA的长约为() A. 0.191 B. 0.382 C. 0.5 D. 0.618 2.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m.其上球体位于塔身的黄金分割点,那么 它到塔底部的距离大约是() A. 289.2m B. 178.8m C. 110.4m D. 468m 3.如果把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一段与整条线段的长度比是黄金比,那 么较短一段与较长一段的长度比也是黄金比.由此,假设整条线段长为1,较长的一段为x,可以列出的方程为() A. 1?x x =x 1 B. 1?x 1 =1 x C. x 1?x =1?x 1 D. 1?x x =x √5 4.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AB=4,则线段AC的长是() A. 2√5?2 B. 6?2√5 C. √5?1 D. 3?√5 5.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个 A. 1 B. 2 C. 3 D. 无数个 6.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给出一个找线段的黄金分 割点的方法.如图所示,以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 取AD的中点E,连结BE,延长DA至点F,使得EF=BE, 以AF为边作正方形AFGH,则H即是线段AB的黄金分 割点.若记正方形AFGH的面积为S1,矩形BCIH的面积 为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 A. S1>S2 B. S1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AC AB =BC AC ,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 B. 如果AC2=AB?BC,那么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

试论中国历史上刑罚体系的演变

试论中国历史上刑罚体系的演变 引言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主要刑种大致可归类为肉刑,流刑、徒刑、死刑四种。随着时代演进,法律儒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刑罚制度逐渐摆脱野蛮残酷的外衣,开始向更具人道精神、更加文明的近现代刑罚制度变革。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发端于夏、商两代,于西周时期实现了奴隶制五刑的完善和制度化。西汉文、景二帝对肉刑的改革和武帝时期开始的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是中国封建制五刑的发端,使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进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加快,最终完成于隋唐。《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律,它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完善和最终确立。唐之后的宋、元、明、清历代均对刑罚制度做过修改,但基本维持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起源 关于中国刑罚制度的起源学界争论颇多,主要有法源于天说、刑起于兵说、法源于苗民说、皋陶造律说、法源于定分止争说和法源于习惯说等。参照《中国法制史》(马志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版)所阐述的观点,法律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战争导致“刑始于兵”,依据如下:

1、有关文献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 2、上古三代和秦汉的司法官名称也有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的痕迹。 3、中国历代正史的体例反映了兵刑同一和“刑始于兵”的事实。 此外,“刑以威四夷”即以重刑对待异族,也是刑罚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奴隶制五刑在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和演化 (一)夏、商两代的奴隶制五刑 中国奴隶制时代,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也称为“正刑”,其中既有生命刑,也有身体刑。奴隶制五刑是夏、商两代的主要刑罚。《魏书·刑法志》载:“夏有大辟二百,劓辟三百、宫辟五百、髌、墨各千,殷因于夏,盖有损益。”应该是对夏、商两代奴隶制刑罚残酷性的真实写照。 夏桀、商纣是两代末期有名的暴君,其当政期间还有炮烙之法、脯等酷刑。 夏商时期还出现了后世的赎刑和徒刑的雏形。 (二)西周时期奴隶制五刑的发展 1.奴隶制五刑 西周延续了前代的奴隶制五刑,据《尚书吕刑》记载:“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可见当时刑罚的处罚范围之广,处罚之严苛。 2.徒刑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演变

1-7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之花。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一、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

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商品换来一般易于为别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在众多的商品中就逐渐分离出一种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换的商品。这种商品在政治经济学上叫做“一般等价物”,由于它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雏形。在我国古代,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多种多样,如牛、马、刀、箭、皮、帛、贝、玉等等。经过长时期的演变,为了交换的便利,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种类不断减少,逐渐集中并固定在少数的经常为大家所公认的几种商品上,这些商品即成为古代的原始货币。司马迁写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3)其它古籍也有记载,如:《管子》:“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4)“汤以庄山之金铸币”,“禹以历山之金铸币”;(5)《盐铁论》:“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6)等等。从这些记载可以知道,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主要是上述一些物品,其中有金、银、铜、贝、玉、珠、龟甲等物;也有人们的日常用品,如农具钱、布(镈)和渔猎工具刀。原始货币产生的年代,据说是“虞夏”或“夏后”时代,也有说是神农、黄帝时代的。如以夏代(前2100—1600年)计算,至少也有四千余年了。 但是,这些古籍的记述过于简略,而且都是后人追述的,带有很大的传说性质,还需结合考古发掘的出土实物,加以研究核实。

中考专题-比例和比例线段

教学内容:比例和比例线段 【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和比例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难点:熟练应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各种比例变形。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和比例的性质是学习相似形的重要基础,但各地中考试题中单独考核该项内容较少。 【经典范例引路】 例1 如图已知BE AB =ME AM =CE AC 。 求证:BC CA BC AB ++=ME AE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要通过观察找出已知条件和待证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灵活运用等比性质和合比性质达到证题的目的 例2 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 的一边CB 至E ,ED 与AB 相交于点F ,过F 作FG ∥BE 交AE 于G ,求证GF =FB .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要善于从较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分离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基本图形,“A 型”或“ 型”,得到相应的比例式,并注意由公共线段“ED ” 产生“中间比”,最后使问题得证。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已知a ∶b =3∶1且a +b =8,则a -b = 。 2.)已知n m =q p =32 (n+q ≠0),则q n p m ++= 。 3.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边上的高的比为 。 4.线段a =3,b =4,c =5则b ,a ,c 的第四比例项是 ,b 、c 的比例中项是 . 5.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 ,a+ b ,a+2b 且a >0,b >0则a ∶b = 。 6.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若AP >BP ,AP=5-1,则AB = 。 7.△ABC 的周长为100cm ,如图若AB AE =AC AF =BC EF =53 ,△AEF 的周长 为 。

基于HALCON的视频对象分割及跟踪方法总结

halcon:基于HALCON的视频对象分割及跟踪方法总结(.. 疯狂代码 https://www.sodocs.net/doc/1914838619.html,/ ?:http:/https://www.sodocs.net/doc/1914838619.html,/DeveloperUtil/Article31476.html 基于HALCON的视频对象分割及跟踪方法总结 2006-9-3 22:15:00 前面总结了利用HALCON进行模板匹配的一些方法,讨论了利用物体形状的轮廓进行匹配的步骤和如何来优化匹配的速度,提高匹配的精度和速度,当然这两者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制约,而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要求的结合点,正是我们要研究和实验的。模板匹配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任务,它是一些其他工作的一个必备环节,比如物体识别、对象跟踪、检验产品、零件统计等等一些机器视觉应用。在很多情况下,模板匹配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前面总结模板匹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HALCON做了一些视频对象跟踪的实验,并多次试验来调整程序参数优化跟踪过程,采用标准视频进行测试,将这些方法作了如下总结。 首先来看看HALOCN中的帧采集器(FrameGrabber),HDevelop提供这样一个函数来开启你采用的帧采集器(这里我的理解就是图像采集卡或工业摄像机)open_framegrabber(),这个函数中指定了HALCON目前支持的一些帧采集器的文件参数,主要有'BARRACUDA', 'BaumerFCAM', 'BCAM1394', 'BitFlow', 'DahengCAM', 'DahengFG', 'DFG-BW', 'DFG-LC', 'DirectFile', 'DirectShow', 'DT315x', 'DT3162', 'File', 'FireGrab', 'FirePackage', 'FlashBus', 'FlashBusMX', 'Ginga++', 'GingaDG', 'IDS', 'INSPECTA', 'Leutron', 'MatrixVision', 'MeteorII', 'mEnable3', 'MultiCam', 'Opteon', 'p3i2', 'p3i4', 'PT1000CL', 'PX', 'PXC', 'PXD', 'PXR', 'SaperaLT', 'TAG', 'TWAIN', 'uEye';除此之外,在官方网站上也在逐步推出新支持的一些采集卡,比如近期推出的支持大恒的DahengCAM的USB2.0接口(更多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sodocs.net/doc/1914838619.html,/halcon/news/)。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在实验中只能采用标准的视频,有CIF和QCIF两种格式的。这个当中我也在摸索,read_sequence()只是读取无格式的图像数据,因为找不到如何直接打开视频文件,所以在实验时只能采用保存好的单帧图像。 在利用模板匹配进行跟踪之前,需要对选定的初始帧或者某一帧进行分割,比如在实验中,采用标准Akiyo视频文件(352×288),我选定初始帧进行分水岭的分割,然后采用马儿可夫随机场的分类,分割出前景对象和背景;也可以直接利用watersheds_threshold()进行阈值化的分割,当然分割的方法还很多,比如基于边缘的,基于区域增长的,基于阈值的,其中基于阈值的用的较多,里面也分为二值化,自动阈值,动态阈值等,各具特点,使用针对图像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想进一步的获取精确的分割,可以采用数学形态学算子,这个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膨胀、腐蚀、开、闭操作的结合,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已经分割好的初始帧建立模板,这里没有再确定某个区域,因为是采用已分割的图像。也可以先确定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在对该区域建立模板,但这样获得的模板就不怎么精确了。接下来的步骤就更按模板匹配的方法来进行,用create_shape_model()来对初始帧创建模板,但这里要注意一点,Metric有个可选项 ,use_polarity(匹配时要求有相同的对比度),ignore_global_polarity(在全局上有对比度的情况下仍可匹配),ignore_local_polarity(即使局部灰度发生变化,也可找到模板,可以应用于遮挡条件)如果在非常低对比度下找到模板,可将MinContrast设置为一个相应小的值;如果即使在严重重叠条件下,仍可以认识模板 ,MinContrast应该大于噪声造成的灰度波动范围,这是为了确保模板的位置和旋转能被精确的找到。之后获取轮廓,照样使用inspect_template()监视模板。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如宋朝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殿试改为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为清朝的定制。北宋中期以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被恩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的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论宋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变化-论文

论宋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变化 摘要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比前朝有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变化。而作为“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要求”和统治者“用来实现经济利益手段”的法律,在宋代亦表现出与其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时代特色,表现在法律制度上的立法、诉讼和审判均较前代呈现出新的特点,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完善和丰富了中华法系。叶适曾说:“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足见宋朝法网之密和对法治的重视。本文首先从宋代主要法律文献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宋代的立法情况,然后分别从刑事、民事、行政、司法等方面研究宋朝法律的变化及特点,最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宋刑统》;宋朝;法律制度;司法制度

Introspection of State Owned Shares Reduction Abstract Song dynasty w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a new era, its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n the former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As a "show and documen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rulers of "the means used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law, is also shown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it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o adapt. Manifested in the legal system of legislation, litigation and trial than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deeply marked with the stigma of the times, and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future had a major impact, improve and enrich the Chinese law. Ye Shi once said: "This year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pper and lower, of the small, one of the micro-crimes are pending before the law." Law of the secret show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is paper, the main legal documents from the Song to start from the overall grasp of the legisl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n from criminal, civil, administrative, judi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in the law, and finally like to express my views. Keywords"Song EC sentence"; The Song Dynasty; The legal system; The judicial system

中考几何题中新定义型题集锦.doc

中考几何题中的新定义型题集锦 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涌现出了许多创意新颖、情境熟悉的几何新定义型试题,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掌握这方面的信息,现从近年的中考试题中精选数例,供同学们参考与借鉴。 一、定义一种新的几何体 例1(2001年泰州市)我们把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如图1,甲、乙是两个不同的正方体,正方体都是相似体。 (1)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是( ) A. 两个球体 B. 两个圆锥体 C. 两个圆柱体 D. 两个长方体 (2)请猜想出相似体的主要性质: ①相似体的一切对应线段(或弧长)的比等于_______; ②相似体表面积的比等于_______; ③相似体体积的比等于_______。 (3)假定在完全正常发育的条件下,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的人体是相似体,一个小朋友上幼儿园时身高为1.1m ,体重为18kg ,到了初三,身高为1.65m ,问他的体重为多少?(不考虑不同时期人体平均密度的变化) 解:(1)由相似体的定义可知,应选A 。 (2)①相似比;②相似比的平方;③相似比的立方。 (3)设初三时体重为x kg ,则由题意,得 ()3 1.1:65.118:x =, 解之,得()kg 75.60x ≈ 故到了初三时,他的体重约为60.75kg 。 二、定义一种新的规则 例2 (2003年安徽省)如图2,这些等腰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的形状有差异,我们把它与正三角形的接近程度称为“正度”,在研究“正度”时,应保证相似三角形的“正度”相等。 设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分别为a 、b ,底角和顶角分别为α、β,要求“正度”的值是非负数。 同学甲认为:可用式子|b a |-来表示“正度”,|b a |-的值越小,表示等腰三角形越接近正三角形。

视频序列中运动对象分割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视频序列中运动对象分割方法的设计与实现[1][repaste] 2009-03-23 09:36 转自:https://www.sodocs.net/doc/1914838619.html,/2008/07/video-sequence.html The technology of multimedia correspondence developed quickly. After the standard MPEG-1 and MPEG-2, a new standard named MPEG-4 was put forward by the MPEG committee. The key technical of the standard is the standard is the Video Object Segmented from the video frame. The results of object segmentation will affect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directly. At the present time, there is no current method, which can segment object models from the background efficiently, though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work has been done for video coding. Most algorithms aim at particular image sequences. The video segment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in low bite-rate ratio multimedia fields, so it is more and more becoming the hot point in the video research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digital image segment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 method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moving objects in video sequences. At last an effective moving object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used. First, the moving reg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intersections of two neighbor difference images, and then small regions that are not accurate are removed. Finally, the moving regions are filled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This arithmetic makes use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library effectively, improves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of computation, and has a good property for the application to multi-platform.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get satisfactory result. Key words: Image segmentation, Frame difference, video sequence, moving object,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4 第二章典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6 2.1阈值法与边缘检测法 6 2.1.1阈值法 6 2.1.2边缘检测法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