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第一章

一、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

(一)、德育原理研究的对象

从德育现象和德育本质、德育规律的关系来看,只有德育问题才是德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二)、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

1、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整个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德育规律。

2、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①德育规律的涵义和特性:德育规律是德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②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前者是后者的反映,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内容和根据;前者的形式是主观的后者的形式是客观的,主观应该符合客观,这是绝对的要求。③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德育规律有德育一般规律的德育特殊规律之分。④德育科学规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及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

1、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的关系:德育实践产生德育经验。德育原理应该回到德育实践中去,接受德育实践的检验。

2、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

(一)、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科学阶段3、真正科学阶段(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①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儿童相结合的德育原则②集体教育的思想③劳动教育的思想④纪律教育的思想。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①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任务②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于培养③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④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三)、20世纪西方的道德思想:1、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思想:①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2)启发自觉,要求适当,切忌苛求和压制(3)奖惩结合,切忌体罚(4)学校教育力量要协调统一。2、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①道德价值论②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③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3、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①关于模仿学习②关于抗拒诱惑③关于言行一致。4、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①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②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二、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的进行道德教育;三、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巨大刺激作用;四、倡导道德两难法。

三、德育原理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德育原理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全面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德育原理研究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 3、经验总结法 4、实验法 5、历史法 6、比较法

第二章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通俗形象的说就是教人学做人的活动。

1、德育实质是育德。

2、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的统一活动

3、把握

德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4、学校德育的定义: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系统的传、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二)、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是教育内容中四个相对独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二、品德的定义

(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及其形式

1、哲学

2、政治思想

3、法权思想

4、道德

5、宗教

(二)、品德的定义: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品德是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是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三)、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是两种既相联系有区别的现象。

三、品德的结构和要素

(一)、品德的三维结构说和层次结构说述评:1、品德的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是由品德内容、形式和能力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2、品德的层次结构说:它是从人的品德动机与外显行为的关系及动态过程和品德动机的层次水平上来考察品德动机层次结构的。3、对品德三维结构说合层次结构说的简要评说:这两种关于结构的观点和设想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也都要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完善的方面。

(二)、关于品德结构的若干共同一致的认识和趋向

第三章现代德育和我国德育现代化

一、德育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德育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德育

1、德育的产生:德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德育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起源于生产劳动。

2、原始形态德育的特点:①原始的融合性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极为简单,原始生活式德育传、习的是一些原始的社会规范③没有阶级性

(二)、学校德育的产生和古代学校德育

1、学校德育的产生: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

2、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①学校化组织②阶级性和等级性③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明人伦。

(三)、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德育: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2、社会主义德育的产生和现代德育的两种类型:在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和进一步分化与集

中的财产的基础上,社会上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两种类型。

3、现代德育存在的基础:现代德育存在的基础是以大机器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发达和

成熟的商品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现代的德育的基本特点

(一)、德育目标的全面发展性:现代德育是一种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是促进人的品德自由充分独创的发展的德育。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民主性。

(二)、德育功能的全面性:古代学校德育强调和发挥的主要是社会功能,现代德育除了社会功能外,特别重视和发挥它促进人及其品德全面发展的本体性功能。

(三)、德育结构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第一、德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德育化。第二、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方面也是日益综合系统化或整体结构化。

(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现代德育内容已由固定不变的单一的政治伦理性或伦理政治性教育的内容,转变为现代社会的一般的或普通的社会规范教育的内容,以及法纪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五)、杜宇社会地位的主体独立性

(六)德育本性的和存在形式的变个性。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德育,也是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1、社会主义方向 2、科学和民主性 3、变革性

4、开放性

5、统一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6、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

四、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与继承

(一)、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德育体系,并面向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生活的人的品德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历史变革性和历史继承性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

1、依据德育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其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和价值

2、依据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以及追求共产主义德育的最高目标,特别是社会和人的品德发展的总趋势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需要。

(二)、我国古代德育批判性继承的主要内容

1、批判继承劳动人民的德育思想和传统

2、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中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以及贵和、讲社会责任的思想

3、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中的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4、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中具有的全民性、利民性思想

(三)、我国新时期德育批判继承中的借鉴和创新

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是对古代德育和外国德育的批判、继承与变革的过程,借鉴与创新的过程。变革原有内容和形式,创立新的德育概念,原则和方法。利用旧有的德育概念形式,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和内容。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良德育传统,这对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德育体系,使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第四章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关系

一、品德发展的涵义和基本条件

(一)、品德发展的涵义:品德发展是指一个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品德内容、形式和能力构成的统一整体。

(二)、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1、生物因素 2、社会因素 3、实践活动

二、德育与品德发展的内因及量变质变的关系

从人的品德是社会的存在的反映、品德内容为客观现实所决定来说,环境和教育对品德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品德发展的内因:一般认为早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人提出的品德要求所引起的品德需要与其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人的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

(二)、德育与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关系

在人的品德发展中,内因是根据,是动力;环境和教育是外因,是条件。

(三)、从德育到品德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领会和掌握是德育与品德发展的中间环节:由德育到品德的发展,必须首先经过人对德育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的领会和掌握,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品德发展,首先是领会教育者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和规范,其次是接受被领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规范。不经过领会、接受、掌

握这一中间环节,德育就不可能促进人的品德的发展。2、从领会、掌握到品德发展是比较明显的质变过程。

三、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

(一)、人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1、人的品德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2、人的品德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3、人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均衡和差异性

(二)、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

1、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

2、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3、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

四、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关系

(一)、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1、儿童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事物发展需要时间,儿童发展是与儿童年龄的增长紧密联系的,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称为儿童年龄特征。

2、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品德发展也具有年龄的特征规律。

(二)、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1、儿童品德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乳儿期,主要是适应性;婴儿期,主要是两义性;幼儿期,主要是从他性和情境性;童年期,主要是协调性;少年期,动荡性;青年期,成熟性。

2、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有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儿童品德发展的质变或飞跃的时期是同一定的年龄相联系的,因此它表现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种年龄特征的形式叫做儿童的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3、品德发展的成熟期:到了青年初期,完整品德结构基本形成。

(三)、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的特征的关系:一方面,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制约德育具体目标确定、德育基本内容安排和德育方法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方面,德育的目的又在于据此来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

第五章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德育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对德育的至于和影响

1、对德育目标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人们的劳动方式,并要求德育培养人们具有相应的品德,同时,在相应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活动中培养出人们的这些品德。

2、对德育内容的制约与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从而引起德育内容的更新。

3、对德育社会形式、模式和结构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为德育发展所能提供的经费和物质条件,受学校德育的人口以及为人们所提供的自由时间即余暇时间。这些因素决定着德育所能采取的社会形式、德育的发展规模以及类型和级别。

4、对德育的方法的制约和影响:德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形成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德的活动方式。一定的物质手段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的。因此,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有制约的作用。

(二)、德育对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影响作用

1、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作用:生产力是由人和物两个因素组成的,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品德是人的主观意识,

2、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生产者和应用者。科学技术成果的生产和应用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人员的才智而且直接取决于他们的品德,德统帅智。

3、对现代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在现代,德育通过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培养人们的大生产观念和商品经济观念。帮助人们形成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想适应的科学精神、民主、法纪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意识的各种新的观点、态度、气质、思维。

4、对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管理的影响作用:任何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及应用都需要一批人才来领导和管理,这些领导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领导和管理知识才干,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品德。

5、对环境和人类安全的影响作用

6、生产出新的符合现代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思想道德。

二、德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1、制约德育的社会阶级性质

2、制约德育的支配地位

3、制约德育的目标

4、制约德育的内容

5、制约德育的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二)、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

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三、德育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一)、社会意识对德育的制约影响作用

1、哲学观点制约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2、政治思想制约影响德育的目标和实施内容

3、社会意识制约德育内容

4、社会意识关系制约影响德育实施的精神文化环境

(二)、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

1、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

2、优化、升华社会意识的作用

3、创造、发展社会意识的作用

四、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1、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德育是由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但它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矛盾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积极能动性。

2、德育的继承性:德育有其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它在过程中必然要从多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发展阶段的成果,包括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成果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即使社会主义德育也不例外。

第六章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一、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概述

1、德育目标的概念和作用: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2、德育目标的主观性、客观性和实践性:①主观性:德育目标是人们在观念中预先提出和设定的,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德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及其标准在人的观念上、意识中的存在②德育目标从其存在和表现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从其内容和产生来说是客观的③德育目标是预想的,指向未来的超前性的,可能性的东西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

3、德育目标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①社会历史性:德育目标是由社会决定的一种社会性目标,具有社会性。社会是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德育目标不同,它具有历史性②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德育目标具有阶级性③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在其长久的生活实践中必然形成一些不同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需要

2、依据德育对象的需要与可能

3、依据教育目的及其理论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

1、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生德育目标的演变:

2、我国新时期中小学生德育的一般目标及其组成部分:①培养学士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②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③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品德认识、品德实践和品德修养能力⑤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3、国家关于新时期小学、初中、高中德育目标的规定

二、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的意义: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德育内容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二)、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受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德育对象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也是制约德育内容的根本因素。

2、学校德育内容的直接制约因素:①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②学生品德形成发展需要的统一性要求确定的③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

(三)、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安排

(一)、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原则:1、保证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德育目标实现原则2、以道德教育内容为主,各项内容全面安排原则 3、系统连贯性原则

(二)、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序列化安排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模式

1、必要性: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序列化,是指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道德基本内容组织安排成系统连贯的序列。

2、可能性:人的品德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包括稳定的和偶发的因素的影响,因而就可能出现一些有规律的变化和一些难于预料的千变万化的思想状况。

(三)、中小学不同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1、小学教育阶段 2、初中教育阶段 3、高中教育阶段。

第七章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述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的实施或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德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二)、学校德育过程的概念:学校德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向学生传递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区别上来说,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属于人的发展过程。

(四)、影响学校德育过程的客观外部条件:客观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在德育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就是由这些因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

(二)、德育过程中的矛盾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决定着德育过程的特殊本质。

三、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一)、学生品德是在培养品德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三)、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

(四)、学生品德是在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教育中形成的

第八章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指导着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其整过过程。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都有指导作用。

(二)、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德育科学规律的区别于联系: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德育规律是德育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德育科学规律是人们用名词对德育规律的反映,是客观德育规律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正确反映;是客观见诸主观的东西;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规律制定的,是主观见诸客观。

(三)、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德育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1、涵义:这个原则要求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并使各项德育活动具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和具体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的目的性。

2、提出的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是社会主义初级性的德育。社会主义初级性德育属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德育范畴,因此,它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性。

3、贯彻时的要求: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结合起来③引导学生把日常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二)知行统一原则

1、涵义:这个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践锻炼,既要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又要使学生作出相应的品德行为,以便吧理论和实际,知行统一起来。

2、提出依据: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学生品德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品德行动。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

3、贯彻时的要求: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②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③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三)、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涵义:要求德育坚持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2、提出的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有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训练盲目服从的奴才。

3、贯彻时的要求:①正面说明,疏通引导,启发自觉②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③以表扬为主,批判为辅④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把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原则

1、涵义:德育必须依靠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的形成和发展。

2、提出的依据:学生的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而每个学生的品德中又都是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的,他们的品德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3、贯彻时的要求:①一分为二的看学生②教育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③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五)、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涵义:要求德育既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可能,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严格的要求。

2、提出的依据:人都是有自尊心、自觉能动性的;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是辨证统一的;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行几个因素构成的。

3、贯彻时的要求:①尊重信任学生②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监督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涵义:要求德育既要有教育集体,又要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教育各个成员。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注意针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同时,通过对各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提出的依据:德育的对象不只是个人还包括集体。

3、贯彻时的要求:①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②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③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起来。

(七)、因材施教原则

1、涵义:要求德育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提出的依据: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才能使社会主义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贯彻时的要求: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②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教育③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④客观的全面的深入的了解研究学生(八)、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涵义:要求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的连贯的德育影响。

2、提出的依据:学生品德是在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3、贯彻时的要求:①校内个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②学校和家庭的德育影响要一致③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④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⑤把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起来(九)、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1、涵义:要求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又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自觉主动的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或品德修养。

2、提出的依据: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自觉能动的活动的矛盾统一过程。

3、贯彻时的要求:①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认真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③把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第九章德育方法

德育原理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德育理论的形态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4、德育原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课题:德育与德育原理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等。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德育观点 1.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他坚决主张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的进行都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实现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3.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显性德育,但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或者说在他的德育艺术中显性德育更多的隐性化了。 4.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奉献”活动。 5.他还对人的全面发展、集体教育理论等许多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有十分深入的思考。 6、科尔伯格主要观点 1.科尔伯格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在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他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 2.他认为和一般认知发展一样,道德思维也具有结构的特质,是一种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形式,个体道德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或结构的重建之中。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2、德育的功能是()、()。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 、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 、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东师2018年秋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东师2018年秋季离线)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案]: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案]: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案]: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98372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理解)。德育思想基本上是前德育理论形态(准形态)。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或者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精确) 4.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道德的本质(判断)P65-68 5.德育的目的、任务只是人们对德育活动的一种主观期待和设定,属于“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的功能、实效客观效果和能量只是反映了“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6.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规范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他律,社会理性则表现为一种自律。<真正的道德应该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道德发自“本心”而非“良心”。>(理解) 7.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掌握) 8.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理解)。意念性知识、符号性知识。 9.“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儿童的道德学习是由内而外的。 10.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或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几个): 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 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一阶段,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道德情感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道德行为上则是完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价值的“自然流泻”(就是具有中国古人所言的“圣贤气象”)(重点理解一下) 11.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的三个基本维度构成: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技能。 1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之间有三重关系:1、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2、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3、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3.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1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 2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3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4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14.德育目的应该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表现为三点: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15.理想的德育目的最终是提升人格,是应然的状态,现实的德育目的是在于养成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德性。 16.何谓“品德”,国内的两大理论:①班华教授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班华认为,品德是由品德的心理形式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品德心理内容维(道德立场、观点等)、品德心理能力维(道德能力、策略) 17.道德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形成由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填、精确) 18.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德育目的是通过德育目标实现,大的方面(目的);德育目标有助于德育目的的实现,细化、分层次(目标)。 19.在当代社会,尽管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世界各国德育内容的千差万别,但是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仍然有一些趋同,表现如下: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个层次。 20.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哪些属于基本的道德品质P170-171(选择) 21.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当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爱“祖国”与爱“国家”(祖国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而国家则是一个政治概念)2.“爱国”与“爱人类”3.爱国与改革开放4.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 22.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精确掌握) 23.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重点或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它的“显性化”。(精确掌握)德育的隐性课程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现象和一般规律,并指导德育实践。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讲,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教育学。 2、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名词解释共20分,一般为5道题 题型二:简答题共40分,一般为4道题 题型三:论述题共40分,一般为两道大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德育范畴 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教育性功能: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3、德育概念的泛化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在我国,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以至于有人打趣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往里头装”!这就是所谓的德育概念的“泛化”的问题。 第三章德育对象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 ·从个性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去看,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第二,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第三,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一、单选(15个/30分) 1、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是神话起源论;法哲社家利托尔诺和英教家沛西·能提出生 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的代表是美教家孟禄,其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判定教育应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也称社会起源论,代表观点:马哲。 2、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古罗马 帝政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演说家; 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被称 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4、最早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科学单独列出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 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其在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学理论上将教 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四个阶段,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8、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doc

分值分布 不定项选 10*2 判断 15*1 简答 25 论述 12+13 案例分析 15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要遵循“守一而望多”,所谓“守一”:意严 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 2、中国德育理论较长时间认为的一种“转化理论”是片面的。 3、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古代德育的特征: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5、现代德育的特征:学习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德育原理的特征体现在: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 第三章德育本质和德育功能 1、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也就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 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2、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 么?” 3、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的实践意义:①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 德育目标的确定。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③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4、德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

5、对于正确认识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 性)功能。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 6、德育的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用。 7、对于的教育性功能:①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②德育作为 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1、德育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 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 2、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 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 3、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 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4、“新性善论”是德育主体发挥的前提之一。 5、道德发展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关注情感 方面。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关注行为,即观察学习。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关注认知。 6、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①道德发展应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 的理解。②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③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所谓“无律”,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或体验,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所谓“他律”,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所谓“自律”,就是指儿童或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

德育原理 2015秋 华师大期末考试答案

《德育原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的品德发展任务。 答:这种说法正确。德育是全面促进其它各发展的动力和能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人思想品德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对整体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实施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它能以其鲜明的社会性质对其它各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目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它能为学校师生开展各育活动输入精神动力,提供思想认识上的先导,使其它各育的实施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有力条件;再次,德育能够培养学生从事其它各育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菲智力因素,增强其它各育的实际效果。 2、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学校德育不应只是以各种规范约束学生,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略人生和生活的意义。 答:这种说法正确。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非计划性的内容。计划性的内容,即被明确纳入工作日程、作为明确工作任务的德育内容。这一类的内容,往

往表现为有布置有检查、有明确的实施要求等。一般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确立的。非计划内容,即指没有明确纳入工作日程,而因为偶然的需要二涉及的德育内容。 4、(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和进行方式,因此,在(外在)教育中不可能会有自我教育发生。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各育”的这种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含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中都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答: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 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有其特殊性,这就是把它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与转变作为主要任务。而对于思想意识形成与转变这样的问题,是不宜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为,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2016年秋季东师大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2016年秋季东师大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 A. 班杜拉 B.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 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 B.《德育鉴》 C.《训育论》 D.《德育原理》 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 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 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 B.萨沙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 A.对自我的关怀 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对世界的关怀 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 A.综合课程形式 B.活动课程形式 C.隐性课程形式 D.螺旋式结构 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 A.“符号”课程模式 B.“体谅”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 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非习俗水平 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 A、权威主义 B、中立主义 C、调合的立场 D、儿童中心主义 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最新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 1. “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 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 B ) A. 班杜拉 B. 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 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 D )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 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D )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 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 )。 A. 《道德教育论》 B. 《德育鉴》 C. 《训育论》 D. 《德育原理》 6. 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B )。 A.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 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 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 ) A. 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 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 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1966年(A )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C. 科尔伯格 D. 诺丁斯 斯课程体系的第一 步是 (A ) 9. 诺丁 A. 对自我的关怀 B. 对思想的关怀 C. 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 对世界的关怀 13. 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 B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非习俗水平 14. 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 (B ) A 、权威主义 B 、中立主义 C 、调合的立场 D 、儿童中心主义 15. 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 A. 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 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 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 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6. 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 A. 知与行的矛盾 B. 知与情的矛盾 C.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 D. 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 下面,( A )是近代教育史上主要的课程论思想的代表人物。 A 斯宾塞 B 洛克 C 皮亚杰 D 尼尔?诺丁斯 18.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B ) 8. 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 拉思斯 B. 萨沙 10.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 D ) A. 综合课程形式 B. 活动课程形式 11. 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 B ) A. “符号”课程模式 B. C . “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12. 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C. 隐性课程形式 D. 螺旋式结构 体谅”课程模式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的基础之上。 D. 儿童心理学

2018德育原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