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基本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基本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212120251.html,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基本要求

作者:林峰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11期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为着力点,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即第一至第三学段)基础上,进行初中(即第四学段)独立写的训练系列。应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小学阶段习作能力进行补缺补漏使之合格,积极采取更有效的衔接训练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措施,落实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拥有自己独特素材库等两个基本要求,来改变初中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

初中作文整体设计循序渐进补缺补漏衔接训练一、初中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以及“返工现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分为4个学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是构成总体目标的一级台阶,意在体现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和整体性有机统一。以作文教学为例,从说话字词训练、片段习作训练、篇章训练,再到初中阶段的文体写作训练,一线贯之,层层叠加,构建了的第一学段的乐意写,第二学段的自由写,第三学段的学会写,第四学段的独立写的训练序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它的层递序列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训练的科学性。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研讨,我们对于自己任教学段的阶段目标是明确的。比如,初中写作的阶段目标共有9条,其中诸如目的、文体、构思、评改等写作知识类有7条之多,另外2条则是关于感受体验和观察创意等情感态度类的。比起小学阶段更侧重于写作兴趣培养、侧重于情感和观察积累的目标来说,初中阶段就相对注重写作知识能力的培养了。

但是,现实中,初中作文教学还是极其无奈地出现了因为漠视整体性而带来的“返工现象”。

所谓的“返工”,原是指不合格的产品经采取措施后,成为合格的产品。这里所说的“返工现象”,是指初中生的作文写作不达标,于是只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回过头去,对小学阶段的习作能力进行补缺补漏,先使他们达到第三学段的目标,然后再进行新一阶段的写作训练,使其合格。

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在理解和执行“课程阶段目标”时,孤立地将第四学段独立了出来,只是埋头研究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前三个学段训练情况和学情实际完全地抛开,致使九年一贯的训练被硬生生地割裂开来,前后不能衔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