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资产

1

,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

《企业会计

其中:

成本

生产主体是小商品生产者的,只

成本的制度

就是生产者本身,不需付给资,可以用C作为其理论成本;生产主体是国有企业的,以社会作为主体,商品生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都可看作社会的耗费,是社会生产成本,可以用C+V+M作为其理论成本;其他生产主体一般用C+V作为理论成本。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①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②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资料(手段)的价值;③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少损失,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对于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列入产品成本之中。此外,对某些应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进行分配的部分(如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列入产品成本。这说明产品成本的实际内容,一方面要求反映成本的客观经济实质,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的分配方针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把某些不属于C+V的内容列入成本,而把某些属于活劳动耗费性质的费用列为营业外支出或从留利中开支。成本作为资本耗费,发生于生产过程,而补偿价值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范畴;作为商品的所有者的经营者为首,常常会对分配领域的一些支出,列作生产成本,导致实际补偿价值和已经消耗的C+V+不一致。

不同涵义涵义一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

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涵义二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

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涵义三成本

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涵义四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分类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19.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为了便于进行成本管理,还可运用其他一些成本分类概念,如机

会成本、责任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等等。成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基础。3.成本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5.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产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之和。商品价格包括物质消耗支出(c),劳动报酬支出(v)和盈利(m)3部分。前两部分c+v之和即“成本”,必须在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它是商品简单再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制定商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在计划和管理中,对成本构成内容有两种划分法:①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费用等。②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为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废品损失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等。为了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和计划工作,中国于1984年3月发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中国企业实际成本一般按该条例的有关规定划分项目并进行核算,它与理论成本略有出入。成本按不同角度分类有各种形态:计划成本、报告成本、个别成本、社会成本、试制成本、正式生产成本、正常生产成本、非正常生产成本、设计成本、预测成本等,各自体现不同范围或不同含义的成本,各有不同的作用。如正常生产的社会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主要依据之一,非正常生产成本或个别成本一般不能作为定价依据,而仅仅是该企业考核自身盈亏的数据之一。成本作为生产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商品生产的“投入”。借助成本可以反映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它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低,原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状况,设备利用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下降,利润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对的社会积累就可以增加,为逐步降低物价和提高人民生活创造条件。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改善经营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固定资产的消耗,节约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成本是为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CCA2101:2005第2.1.1条)。注1:“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是指应该付出、但目前还未付出、而且迟早要付出的资源代价。注2:“资源代价”是一个总合的概念。注3:“资源”一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注4:术语“成本”可使用形容词,如用高、低或多、少来修饰。注5:这里所说的“成本”是广义的成本,不是狭义的成本。成本定义的关键词是“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资源”的价值牺牲。成本法则告诉我们“成本一定消耗资源;不消耗资源的成本不存在。”资源对一个组织来说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设施、设备和材料等)、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都是构成成本的资源,这种资源代价应是一个总和的概念,是全部的,不是部分的。作为成本一定消耗资源,不消耗资源的成本不存在。那么,为什么要消耗资源?为什么要付出代价?就是为了“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这一成本

目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追求过程的增值或结果有效,并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是组织或个人为一定目的所付出的,这就是成本的目的性。因为,人们发生成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目的的。成本法则告诉我们“成本一定在过程中发生”。如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销售成本是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有些组织的过程不直接增加经济价值(如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那么,它们所发生的成本是为了结果的有效。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活动其过程都是为了增值,都在追求结果的有效性。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系统。过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一个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前提和条件;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输入和输出之间是一种增值转换,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值,不增值的过程没有意义。为了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增值转换要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活动。所以,我们说的成本是在过程中(输入和输出转化中)的一组资源消耗的总和,是换取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的代价。已经付出的资源代价当然是成本;应该付出的,但还没有付出、而且迟早要付出的资源代价也应该理解为成本。如预算和成本计划中所规定的预计成本,我们也应该理解为成本的范畴。这里所说的“成本”是广义的成本,是一个总合的概念,主要是为成本管理服务的。“成本”在会计学中有不同的解释。成本,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中将成本、费用分别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和成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关系。两者的联系在于,成本是按一定对象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针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生产步骤等)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期末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计入当期的费用中。两者的区别是,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而与生产

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成本费用管理意义1、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2、加

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为国际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原则1、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2、正确处理生产经营消耗同生产成果的关系,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最佳

组合。3、正确处理生产消耗同生产技术的关系,把降低成本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起来。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措施(1)节约材料消耗,降低直接材料费用。(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直接人工费用。(3)推行定额管理,降低制造费用。(4)加强预算控制,降低期间费用。

(5)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降低成本费用水平。大成本观大成本观是企业集团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确立的成本管理观念。它并非在理论上有新的重大发现,自诩精深博大。“大”与“观”是指视野广阔,不局限于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成本当成经济范畴来研究。利用管理经济学对成本的全面分析,就是要跳出对企业成本的狭义理解,上下形成与“大经营”相配比的“大成本”概念。做好成本的控制,需要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彻底地贯彻,需要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做好投资审批控制,需要集中管理和运作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当然,实现以上目标又需要有效激励机制、公平与效率平衡等机制跟进,以消除管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多方重复博弈后选择合作模式,最终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内容1.生产成本控制。由于生产成本的依附性和集团的不可控性,该项成本控制由集团下属企业完成。应遵循“目标—责任制与利润中心自主决策”及“集团考核”的原则,集团只抓目标成本的制定与考核工作。目标成本的制定应科学合理,要先有上层整体目标,后有下属个体目标;目标成本考核应尊重事实,不搞平衡,严格执行,及时纠偏。2.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指集团内大型设备的购置成本控制、集团内部营业租赁公司租赁成本控制、新上项目建设成本及新产品开

会计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核算与会计决策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 【答案】C 2.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 A.权责发生制 B.应收应付制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 【答案】C 3.由于( )的存在,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4.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单位负责人 C.记账会计人员 D.总会计师 【答案】B 5.会计对象是( )。 A.生产经营过程 B.企业所有的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C.会计主体 D.资金运动的数量方面 【答案】B 6.( )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A.会计核算 B.会计决策 C.会计控制 D.会计考核 【答案】A 7.某企业2009年3月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①预付下季度房租20000元;②收到3月份销售商品货款25000元,款项已仔人银行;③购买1000元的办公用品;④预收购货方定金12000元,货物尚未发送。以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基础时,3月份的收支净额为( )元。

A.24000 B.16000 C.4000 D.36000 【答案】A 8.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即使已经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 )的基本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重要性 【答案】B 9.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B.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继续适应持续经营假设 C.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D.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会计的统一计量单位,二是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B 10.一般说来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 )。 A.是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

基础知识 (一)会计基本知识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比如:注册新公司,需要投入资金---注册验资,然后运用—购买固定资产或存货,退出---企业解散,清算,出售资产,收回货币资金或实物资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法人营业执照的公司,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有的 是个体经营者也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 依据。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如:某公司2012年末资产负债表反映固定资产原值为235600元,反映的是2012年12月31日止,某公司的固定资产购买价值累计合计235600元。是一个时点静态数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如某公司2012年资产负债表反映营业收入为5639500元,反映的是整个2012年期间实现的收入情况。是期间动态数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二)会计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前三项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态)、收入、费用、利润(后三项为:动态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会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A、实物 B、货币C、工时 D、劳动耗费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计划职能、核算职能B、预测职能、监督职能C、核算职能、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监督职能 3、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 A、资金运动B、经济活动C、经济资源D、劳动成果 4、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会计时段 B、会计分期 C、会计区间 D、会计年度 5、下边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应付账款B、实收资本C、销售收入D、原材料 6、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A、收入-费用=利润B、收入-成本=利润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 A、期末资产-期末负债B、本期收入-本期费用C、期末资产-本期费用D、期末负债+本期费用 8、某企业6月初的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为25000元。6月初取得收入共计28000元,发生费用共计18000元,则6月末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A、85000元 B、35000元 C、10000元 D、45000元 9、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为126000元,负债总额为48000元。本年度取得收入共计89000元,发生费用共计93000元,月末负债总额为50000元,则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 A、124000元 B、122000元 C、128000元 D、131000元 10、企业月初资产总额300万,本月生下列经济业务1)赊购材料10万 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万 3)收到购货单位偿还欠款15万存入银行,月末资产总额为() A、310万 B、290万 C、295万 D、305万 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A、国库券 B、股票 C、信用证存款 D、企业债券 1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的款项范围的是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公司理财 第1讲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图1-1 会计工作的三个环节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会计是会计人员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式,主要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信息`,并全面介入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采用灵活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最优化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 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 二、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 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三、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财务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而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因此,管理会计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 四、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2019年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 )。 A.半年度 B.月度 C.季度 D.年度答案:d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 )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谨慎性答案:a 3、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 可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答案:c 4、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相关性 B.谨慎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答案:b 5、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答案:a 6、以下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成本计算答案:d 7、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的会计属性是()。A. 现值 B.公允价值 C.历史成本 D.重置成本答案:b 8、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 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 经营租入的设备 C. 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 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答案:a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待处理财产损失由于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不符合资产的特征。 9、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前提是()。

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

1、以下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 A.半年度 B.月度 C.季度 D.年度答案:d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谨慎性答案:a 3、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可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答案:c 4、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相关性 B.谨慎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答案:b 5、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答案:a 6、以下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成本计算答案:d 7、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的会计属性是()。A.现值 B.公允价值 C.历史成本 D.重置成本答案:b 8、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答案:a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待处理财产损失由于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不符合资产的特征。 9、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答案:a 10、下列各项中,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盈余公积补亏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答案:c留存收益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与留存收益无关。 1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 A.委托代销商品 B.委托加工物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 品答案:c 12、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A.收付实现制 B.永续盘存制 C.权责发生 制 D.实地盘存制答案:c 13、在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短缺时,应贷记()科目。 A.待处理财产损溢 B.库存现金 C.其他应收款 D.管理费用答案:b 14、企业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款,经批准后应计入()。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营业外支出答案:b 15、下列各项,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

财务管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相关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 第一章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全部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承担的负 债义务以及所有者对净资产的索偿权。揭示了企业某一特定时点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结构或相互关系的信息,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又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因此,利用该表的资料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水平、负债结构 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分析企业资产 的流动性,长、短期债务金额及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以及承受风险的能力。 2、利润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是根据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各项收入与各项费用的配比计算得出的净收益编制而成的,并通过其附表“利润分配表”来反映对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表能够说明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净收益状况及其形成过程。在财务分析中,利润表提供了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判断资本保全程度和预测未来利润变化趋 势的主要信息来源。第一层次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构成。第二层次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构成。第三层次计算净利润。净利润是由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构成。第四层次计算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部分。通过利润表分析可以考核企业利润执行情况,评价经营活动的业绩,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将利润表项目与资产负债表项 目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计算企业所得与所占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评价企业收益水平。根据利润表还可以提供反映企业营业成本、利润率等信息资料,明确 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着眼点。、现金流量表3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信息、收益质量信息和财务弹性信息,并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一是提供报告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二是评价报告期收益 质量的信息;三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财务弹性;四是可据以预测企业的未来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主体通过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现金增减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题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题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 A.半年度 B.月度 C.季度 D.年度答案:d 会计期 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谨慎性答案:a 3、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 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 可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相关 性答案:c 4、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相关性 B.谨慎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答案:b 5、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答案:a 6、以下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成本计 算答案:d 7、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 清偿的金额计量的会计属性是。A. 现值 B.公允价值 C.历史成本 D.重置成本答案:b 8、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 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 经营租入的设备 C. 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 计划购买的某 项设备 答案: a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待处理财产损失由于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不符合资产的特征。 9、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答案:a

2017年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 )。 A.半年度 B.月度 C.季度 D.年度答案:d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 )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谨慎性答案:a 3、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 可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答案:c 4、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相关性 B.谨慎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答案:b 5、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答案:a 6、以下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成本计算答案:d 7、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的会计属性是()。A. 现值 B.公允价值 C.历史成本 D.重置成本答案:b 8、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 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 经营租入的设备 C. 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 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答案:a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待处理财产损失由于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不符合资产的特征。 9、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前提是()。

会计基础资料知识与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财务与会计 第一节会计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企业会计中,企业是会计主体;在以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务收支做为核算单位时,个人或者家庭是财务主体。 2、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继续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通常为一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货币计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以人民币做为计量单位 5、会计基础: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请注意权责发生质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A、权责发生制: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者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B、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日期为基础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 3、明晰性原则:会计信息和会计报告要清晰完整、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原则: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业务的经济实质;形式:业务的法律形式) 6、重要性原则:按照重要程度,区别对待 7、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见的损失或者费用合理预计并加以确认,对难以确认的收入则不能提前予以入账 8、及时性原则: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要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二单位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 二、会计要素 企业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个人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1、资产:实质,经济资源;目的,带来经济利益;拥有或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货币计量; 2、负债:过去、目前会计事项的现时义务;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上海2009年上半年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试题 上海市二00九年(上半年)会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会计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交易或事项都以()。 A. 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B. 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C. 不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D. 相等的金额在总分类账和两个以上相应的明细账户中进行登记 2、对某项交易或事项表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记录称为()。 A. 会计记录 B. 会计分录 C. 会计账簿 D.会计报表

3、康宁公司“原材料”总账账户下设“甲材料”和“乙材料”两个明细帐户。2009年3月末,“原材料”总账账户为借方余额450 000元,“甲材料”明细帐户为借方余额200 000元,则“乙材料”明细帐户为()。 A. 借方余额650 000元 B. 贷方余额250 000元 C. 借方余额250 000元 D. 贷方余额650 000元 4、企业申请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而向承兑银行交纳的手续费应计入()。 A. 管理费用 B. 财务费用 C. 生产成本 D.销售费用 5、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 A. 商标权 B. 专利权 C. 非专利技术 D.商誉 6、万豪公司系小规模纳税企业,2009年3月销售甲产品1 000件,开出普通发票中的总金额为123 600元,增值税征收率为3%.对于该笔业务,万豪公司确认的应交增值税为()元。

A. 3 708 B. 3 819 C. 3 600 D.4 000 7、泰明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9年3月收购农产品一批。收购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950 000元,款项以现金支付,收购的农产品已验收入库,税法规定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该批农产品的入账价值为()元。 A. 950 000 B.827 000 C. 840 708 D.826 500 8、宝来公司2008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 500 000元。2008年,宝来公司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300 000元,实现利润总额3 000 000元,应交所得税1 000 000元(实际上交900 000元),提取盈余公积200 000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 000元。宝来公司2008年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元。 A. 3 00 000 B. 3 100 000 C. 3 500 000 D. 3 400 000 9、不需要采用订本式账薄的是()。 A. 总分类账 B. 固定资产明细账 C. 库存现金日记账 D.银行存款日记账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了解财务管理的运作基础,基本看懂财务报表,为经营和管理更好服务 培训内容:财务基础知识 企业法知识 税法知识 会计电算化简述 培训对象: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括仓管员、业务员、采购员、各部门文员) 培训方式:白话化培训,由于财务知识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听课者打瞌睡,尽量用白话,不用专业术语。

财务基础知识(怎样读财务报告) 看样张: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略) 税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不同(附部分样张)

会计要素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几个主要原则 会计要素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就收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况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的相关规定 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s) 也称单据。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的证明文件。如:销货发票、收货单、支票存根等。 分类 按来源: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送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交易、事项时所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 按用途: 通知凭证是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罚款

2020下半年夏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夏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 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可以在管理权限的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有() A、经济处理、处罚 B、经济决策 C、经济管理 D、经济预测 【答案】A 2、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价值3000万元商品,乙企业承诺分12个月偿付货款,甲、乙两企业之间的这种信用形式为()。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间接信用 【答案】B 【解析】商业信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包括赊销、预付和分期付款等形式;二是指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以解决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主要是采取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形式。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主要为公司(企业)及居民个人,债务人为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 3、某企业某月月初资产总额为300万元,负债总额120万元,本月发生如下业务:①向银行借入18万元存入银行;②购买原材料一批,价税合计20万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月末已入库。月末该企业的资产总额应为()万元。 A、178 B、218 C、180

财务会计面试的相关知识

财务会计面试的相关知 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财务会计面试须知 常见问题有很多。在会计面试之前也应该做些准备,首先了解会计面试常见问题有什么,应聘单位的企业性质,然后再看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例如会成本核算,你应该在这时多了解成本的内容,有些公司需要税收方面的需要,你应该在这方面做点准备,例如面试者可能会问你,如何合理避税,目前税收的最新优惠政策是什么,等等,你觉得面试官最有可能提出什么问题,你心理都一定要有点谱。 会计面试常见问题大全: 1、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票证有哪些?纳税申报的流程如何?( 2、客户扣款(已开具发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需要附哪些原始单据? 3、年终奖是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4、财政年报和汇算清缴报表口径有什么差异? 5、公司购买装修材料用来装修租用的办公用房,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6、公司开办费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所得税清缴时如何进行调整? 7、你为什么离开以前的公司? 答:以前公司很好,但公司的现状及要求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冲突,而贵公司 能提供更好的职业平台,希望在贵公司有更好的机会学习和进步,实现自己的职 业目标。 8、你目前的工作是什么?说说你工作的流程。 9、你觉得费用支出如何处理?(一般为服务行业) 10、公司成本如何核算?(一般为制造企业) 其实,在各种会计面试场合,有一些会计面试常见问题,比如会计招聘考官往往会问及工作经验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自然不成问题,而对于缺乏经验者(尤其是会计专业大学生)往往成为硬伤。 设计生活问题的会计面试常见问题大全: 11、请你谈谈毕业之后的工作经历。 12、你现在或最近所做的工作,其职责是什么?你担任什么职务? 13、你认为你在工作中的成就是什么? 这个就比较专业了(灰常重要)。肯定是要举实例了。在某次事件中,由于他人 疏忽或其他状况出现什么问题,是你,你用专业的职业技能解决了此项难题。 (或者,你曾代替某个重要职位而且做得非常出色也包括在其中) 14、在你主管的部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处理或应付过去的?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图1-1 会计工作的三个环节 什么是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

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筹资 投资 经营 分配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最新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基础 名词解释: 1.会计: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财产清查: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3.资产: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4.权责发生制: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5.收付实现制:以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变准。 6.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是用来连续、系统地核算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的手段和载体。 7.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8.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9.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或事项,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的记账方法。 10.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据以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进行会计核算,必须要有会计凭证,即对于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和账务处理,都必须取得书面证明;一切会计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无误以后,才能作为经济业务的证明和记账依据,并据此登记账簿。 11.会计主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12.财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报告文件。 论述题 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

2020下半年黄州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黄州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 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从性质上看,当前我国实行的开放型经济政策属于()。 A、政策性开放 B、阶段性开放 C、制度性开放 D、义务性开放 【答案】C 【解析】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有所不同。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2、下列国际收支项目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金融账户的是()。 A、债务减免 B、经常转移 C、投资捐赠 D、直接投资 【答案】D 【解析】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类。 3、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改变了()。 A、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B、风险评估的原则性要求 C、审计准则 D、内部控制的形式 【答案】D 【解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通常所讲的各种发票,在会计上被称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通常属于非会计语言。 ?会计部门把这种非会计语言转化成会计语言,也即把原始凭证转化成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转换成账簿。 ?账簿实际上是对成千成万张的会计凭证的浓缩。要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可能把成千 成万张的凭证都翻一遍。 ?会计账簿的多少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而不同。 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会计报表。 ?目前主要是三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浓缩,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高度概括。 ?会计报表要对外提供,它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职工。 图1—1会计工作的三个环节 什么是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 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 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 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 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厨跖决定决定.罰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对现行财务制度的简单评价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规定财务制度,国家通过财务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行为。1993年,在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两则两制”。所谓两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 通则》和《企业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属于财务制度范畴;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制度范畴。所谓两制就是指《13个大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大行业的会计制度》。13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建筑业等。 两则两制”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制度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财会制度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会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会计的基础知识 虽然会计和财务是两项内容不一样的工作,但是会计工作毕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具体到财会领域,市场经济是一个更需要大量真实的、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经济。如果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做保证,市场经济将无从谈起。 以下对会计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