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第一组:总布置

总布置各组可用AutoCAD绘制总布置图,各组分图层布置相应总成或规定部分,最终汇总成总布置图。总体组协调各总成的布置。

任务1:

第一、二周:总体参数测绘

●通过测绘和试验方式得到轮距离、轴距、轮距、前后悬、外廓尺寸、整备质量、总质量、

轴荷分配、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参数等相关参数。

●结合各部分布置方案,绘制原车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总布置图。

第三、四周:总体性能参数计算

●根据总体参数,计算通过性参数、平顺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动力性参数等。

●结合各总成的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总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总布置图。

任务2:

第一、二周:驾驶舱布置测绘

●测绘得到座椅、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踏板、驻车制动、仪表或控制开关的布置位置,

对人机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驾驶舱布置改进

●根据测绘和分析结果,按照人机和安全性要求对驾驶舱布置进行改进。

●绘制改进后的驾驶舱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驾驶舱布置图。

任务3:车身布置

第一、二周:车身布置测绘

●与车身组一同完成车架、车身上各附件、各总成安装装置等零部件的测绘

●完成车身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车身布置改进

●结合车身结构分析结果,完成对车身布置的修改

●和悬架组合作完成后悬架修改,完成修改后车架的设计

●绘制改进后的车身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车身布置图。

任务4:

第一、二周:底盘布置

●与悬架组合作,测绘前后悬架结构形式,主观评价其性能,完成悬架布置图。

●与转向组合作,测绘、分析转向系统结构和布置,计算转向性能总体参数,完成转向系布

置图。

●与制动组合作,分析前后轴制动器型式选择、制动管路分路系统型式,主要参数计算,完

成制动系统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底盘布置图和设计说明书。

第三、四周:底盘布置改进

●与悬架、转向、制动组合作,完成各总成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底盘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底盘布置图。

任务5:

第一、二周:动力传动系统布置

●测绘电机、电池及相应电路电器控制系统的布置,验证原车动力性能等相关性能,根据电

池参数和整车参数计算续行里程等整车性能参数。

●与传动系统设计组合作,测绘原车传动系统相应参数,结构形式选择、传动比,确定其结

构形式和布置;测绘传动轴相关结构参数,确定结构型式、支承方式、转矩、临界转速等。

●测绘分析主减速器结构形式、差速器结构形式、桥壳结构形式、主减速器齿轮参数计算、

差速器齿轮参数计算等。

●完成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图和设计说明书。

第三、四周:动力系统改进

●根据动力性能计算分析结果,对动力系统进行改进。

●结合后悬架改进方案,对电机、电池、传动系统的布置进行修改。

●绘制修改后的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底盘布置图。

第二组:车身及安全

第一周:总体任务

任务1:车身人机评价(全组所有人都参与,每人负责一项)

●测试和评价座椅对不同人群(95%,50%,5%百分位的人群)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方向盘高度、角度、按钮等对不同人群(95%,50%,5%百分位的人群)的适应性和舒适性●制动、加速踏板等对不同人群(95%,50%,5%百分位的人群)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驻车制动的等对不同人群(95%,50%,5%百分位的人群)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安全带对不同人群(95%,50%,5%百分位的人群)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每个人独自完成自己的每一项测试和评价,每项测试和评价要求有测试照片、测量数据和

评价报告。周五提交报告

任务2:车身数据测绘(全组所有人都参与,确保每人负责一项测量和绘制)

●用工具测量和绘制整车车架的尺寸和CAD数据(CATIA格式)

●每个人独自完成自己的测量和绘制,要求有测绘照片、测量数据、CATIA模型和报告。周

五提交模型和报告。

●任务1和2是后续任务的基础,全组同学必须在9.9日之前全部完成。否则后面没有办法

进行。

任务1:

第二周:整车CAD数据建模(原始车架)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进行CAE网格的划分,在网上自主学习软件Hypermesh的

用法,对整车CAD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材料属性用最常见的普通钢材代替。

●周五9.16提交CAE模型和建模报告。

第三、四周:原始车架的强度、刚度校核和优化

●用Nastran或者abaqus对原始车架的CAE模型进行强度、刚度的建模、分析和优化,受

力分析可以用汽车设计中关于车桥部分的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刚度的评价标准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材料属性用最常见的普通钢材代替。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任务2:

第二周:参考方程式赛车,设计该车的防前碰模块CAD设计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参考方程式赛车进行该车的防前碰模块CAD设计。在这一

过程中,需要跟同组同学讨论,其他防侧碰和追尾及翻滚等的结构形式,确保相互之间模型的连续性。

●周五9.16提交CAD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带有防前碰模块的车架进行碰撞校核和优化

●用Ls-Dyna软件对自己设计的带有防前碰模块的车架进行40km/h的撞击墙面的试验分析,

提取座椅下方的加速度,踏板的入侵量,对自己设计的防前碰模块的车架进行优化。

软件学习参考书或者网站学习视频,评价标准参考文献。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任务3:

第二周:参考方程式赛车,设计该车的防侧面碰撞模块CAD设计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参考方程式赛车进行该车的防侧面碰撞模块CAD设计。在

这一过程中,需要跟同组同学讨论,其他防前碰和追尾及翻滚等的结构形式,确保相互之间模型的连续性。

周五9.16提交CAD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带有防侧碰模块的车架进行侧面碰撞校核和优化

●用Ls-Dyna软件对自己设计的带有防侧面碰撞模块的车架进行25km/h的撞击墙面的试验

分析,座椅正侧面撞击宽度跟座椅一样的墙面,提取座椅下方的加速度,座椅侧面的入侵量,对自己设计的防侧面碰撞模块的车架进行优化。软件学习参考书或者网站学习视频,评价标准参考文献或者自己估计。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任务4:

第二周:参考方程式赛车,设计该车的防追尾碰撞模块CAD设计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参考方程式赛车进行该车的防追尾碰撞模块CAD设计。在

这一过程中,需要跟同组同学讨论,其他防前碰和侧碰及翻滚等的结构形式,确保相互之间模型的连续性。

●周五9.16提交CAD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带有防追尾碰撞模块的车架进行碰撞校核和优化

●用Ls-Dyna软件对自己设计的带有防追尾碰撞模块的车架进行40km/h的后撞击墙面的试

验分析,座椅尾部朝后撞击墙面,提取座椅下方的加速度,座椅后面的入侵量,对自己设计的防追尾碰撞模块的车架进行优化。软件学习参考书或者网站学习视频,评价标准参考文献或者自己估计。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任务5:

第二周:参考方程式赛车,设计该车的防翻滚碰撞模块CAD设计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参考方程式赛车进行该车的防翻滚碰撞模块CAD设计。在

这一过程中,需要跟同组同学讨论,其他防前碰和侧碰及追尾等的结构形式,确保相互之间模型的连续性。

●周五9.16提交CAD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带有防翻滚模块的车架进行碰撞校核和优化

●用Ls-Dyna软件对自己设计的带有防翻滚模块的车架进行30km/h的平台翻车试验模拟分

析,试验方法参考平台翻车标准,人体用等效质量块替代。查看车辆翻滚后,防翻滚架和车架的变形是否能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对自己设计的防翻滚模块模块的车架进行优化。软件学习参考书或者网站学习视频,评价标准参考文献或者自己估计。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任务6:

第二周:参考方程式赛车,设计该车的安全带及转向管柱模块CAD设计

●在整车车架的CAD模型的基础,参考方程式赛车进行该车的三点式安全带安装及转向管柱

压溃模块CAD设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跟同组同学讨论,其他防前碰和侧碰及追尾翻滚等的结构形式和人机工程,确保相互之间模型的连续性。

●周五9.16提交CAD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正碰情况下,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和优化

●针对正面碰撞工况,用Ls-Dyna软件对自己设计的三点式安全带安装点进行强度校核和优

化。评价标准,建模方法自己查资料和文献参考。软件学习参考书或者网站学习视频,评价标准参考文献或者自己估计。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CAE分析模型和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和优化结果,和最终的分析报告。

第三组:转向系统设计

任务1:

第一、二周:转向系统测绘

●完成转向系统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测绘,提炼关键尺寸,为其它组任务提供设计数据。

●周五9.16提交主要零部件关键点列表。

第三、四周:转向系统的建模

●建立转向系统系统主要零部件的CATIA模型,包括方向盘、管柱、转向器、转向拉杆以及

各零部件的固定件,坐标系选择车辆坐标系。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各零部件的CATIA模型。

任务2:

第一、二周:转向系统测试

●试验测量转向系角传动比、前轮最大转角、测量左、右车轮转角关系。

●周五9.16提交转向系统测试报告。

第三、四周:转向性能试验

●测量最小转弯半径,设计转向轻便性试验,测量方向盘平均转向力。

●绘制转向器图纸。

●周五9.23中期检查提交试验报告

●周五9.30提交试验报告和图纸

任务3:

第一、二周:转向系统机构分析

●进行转向系统机构分析,完成运动系统的搭建(运动件、连接副)。

●学习ADAMS软件

●周五9.16提交机构分析报告

第三、四周:建立转向系运动学模型并进行分析校核

●利用ADAMS建立转向系运动模型并完成运动分析,实现转向角传动比,得到左右车轮转角

关系并进行评价。

●周五9.23交付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ADAMS模型和分析报告。

任务4:

第一、二周:阿克曼关系评价

●计算转向系统阿克曼关系,对比实际转向关系和理想阿克曼关系的差异,并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设计说明书

第三、四周:转向梯形优化

●通过调整转向梯形机构(齿条长度、转向拉杆长度、转向节连接点位置、转向器摆臂等)

对阿克曼关系进行优化。

●周五9.23提交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任务5:

第一、二周:转向性能分析

●考虑总布置、车身安全组对转向系统安装位置的调整及阿克曼关系优化结构对梯形机构的

调整,分析这些改动对转向性能的影响

●周五9.16提交分析报告

第三、四周:转向系统优化

●通过对转向传动比、转向梯形、转向节硬点、前轮定位参数的调整,对转向性能进行优化。

●绘制转向管柱图纸

●周五9.23提交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任务6:对非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班级

第一、二周:分析原转向机构的优缺点

●分析原转向机构的特点,从转向性能、可靠性、转向系统刚度、强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分析报告

第三、四周:改齿轮齿条转向器

●根据转向系统性能的优化结果,将转向器改为齿轮齿条式,建立修改后的管柱、转向器、

转向拉杆模型,并对转向性能进行核算。

●周五9.23提交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CATIA模型和设计说明书。

第四组:悬架系统设计

任务1:

第一、二周:悬架系统测绘

●完成悬架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测绘,提炼关键尺寸,为其它组任务提供设计数据。

●周五9.16提交主要零部件关键点列表。

第三、四周:悬架系统建模

●建立悬架系统和行走系统主要零部件的CATIA模型,包括弹簧、减振器、转向节、摆臂、

车轮、轮毂、运动件连接副等零部件,坐标系选择车辆坐标系。

●周五9.23提交过程模型

●周五9.30提交悬架系统零部件的CATIA模型。

任务2:

第一、二周:车轮定位参数测量

●测量车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侧偏距、主销纵偏距、车轮前束

角、车轮外倾角。

●周五9.16提交测试报告

第三、四周:车轮定位参数评价

●计算主销的地面侧偏距。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定位参数进行调整。

●绘制转向节的图纸

●周五9.23提交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任务3:

第一、二周:悬架系统基本参数计算

●根据整车质量参数和悬架系统的布置参数,计算悬架系统基本参数,包括静扰度、动扰度、

悬架偏频、悬架刚度、侧倾角刚度、悬架阻尼、弹簧刚度特性、减振器阻尼特性等。

●周五9.16提交设计说明书

第三、四周:悬架相关性能计算

●根据整车质量参数及悬架参数建立双轮振动模型,对车辆平顺性进行计算,并进行评价和

优化(刚度和阻尼参数)。

●根据整车质量参数,估算整车惯量,并结合轮胎刚度参数,计算稳态转向特性,并进行评

价和优化(车轮刚度及质量分配)。

●周五9.23提交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任务4:

第一、二周:建立前悬架ADAMS模型

●学习ADAMS软件

●确定悬架硬点,建立前悬架动力学仿真模型(ADAMS)

●周五9.16提交前悬架ADAMS模型

第三、四周:K特性分析及优化

●对悬架K特性进行三分析和评价

●调整导向机构硬点,对K特性进行优化

●周五9.23提交过程模型和报告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ADAMS分析过程和设计说明书。

任务5:前悬架为非独立悬架的班级

第一、二周:前悬架结构修改

●前悬架改为双横臂悬架,设计和布置转向节、悬架摆臂、弹簧、减振器和各连接副。

●周五9.16提交改进方案

第三、四周:悬架建模及性能计算

●建立修改后的悬架CATIA模型

●计算修改后的悬架基本参数、弹性、阻尼参数

●周五9.23提交悬架CATIA模型

●周五9.30提交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任务6:

第一、二周:后悬架的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后悬架部分车架改为固定车架,与整车车架焊接为一整体;电动机和电池安装在固定车架

上;设计车轴的支撑结构(转向节),使车轴与车架分离,并设计纵摆臂连接后转向节。重新布置弹簧和减振器,并在车架和后转向节上设计安装位置。

●周五9.16提交改进方案

第三、四周:悬架建模和计算

●建立车架、车轴、转向节、纵摆臂、弹簧、减振器、车轮、轮毂等零部件的CATIA模型。

●计算结构修改后的悬架参数、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

●周五9.23提交过程模型和报告

●周五9.30提交修改后的后悬架CATIA模型和设计说明书。

第五组:动力传动系

第一周:

任务1:动力传动系主观评价(全组所有人都参与,每人负责一项),各指标的试验评价方法请参见附录一。

●在样车基本参数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电机的额定功率、电压、运行速度范围和空间

约束等因素,对电机进行设计选型;考虑电机行驶工况的能量需求特征和续航里程等因素,进行电池的选型和容量的设计。

●周五9.16提交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电机与电池的定型

●依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对电机和电池进行优化和定型。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设计定型报告。

任务4:

第二周:传动系统的设计

●传动系统的形式选择,传动比的计算,传动系统的CAD建模(CATIA格式)和强度校核(有

限元),结构优化设计。

●周五9.16提交设计计算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传动系统的定型

●依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对传动系统进行优化和定型。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设计定型报告。

任务5:

第二周:半轴和车轮设计

半轴和车轮的设计校核(有限元),结构的优化设计。

周五9.16提交设计模型和建模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半轴和车轮的定型

●依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对半轴和车轮进行优化和定型。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设计定型报告。

附录一动力性主观评价指标

1.1加速点头(起步俯仰、加速俯仰)

●评价现象:加速过程中车身出现的俯仰角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包括起车俯仰和行驶中加

速引起的俯仰。

●评价要求:俯仰角和俯仰角加速度应尽可能小。

●产生时机:平整、干燥的沥青(或水泥)路面。

1.2加速抖动

●评价现象:由于发动机的不稳定区域被利用,传动系扭转或者弯曲振动等造成在发动机和

被驱动的车轮之间动力传递的不均匀性,有可能会出现振动,这些振动通过方向盘或者车身传递过来,使人能够感到轰鸣,或者是抖动。汽车在加速过程中不应该抖动。

●评价要求:不应当出现。

●产生时机:平坦、干燥的水泥路面。

1.3驱动力影响下的加速跑偏

●评价内容:在良好路面情况下,快速加速过程中车辆发生朝左或者朝右偏转。

●评价要求:不应该由于驱动力而影响车辆保持原来的轨迹。

●产生时机:从停止状态或者慢速行驶状态中快速地加速。

1.4加速时转向失中(仅适用于前轮驱动)

●评价内容:对于前驱车的转向驱动轮,在加速过程中不出现为保持转向盘中间位置而发生

的动作。

●评价要求:在平坦、易驾驶的行驶轨道上加速过程中,方向盘应自动回正或不丢失方向盘

处于中间位置的转向感觉。方向盘仍然能轻便且无异常摩擦力的工作。

●产生时机:停止状态或者慢速行驶状态快速地进行加速,在转向中心附近区域施加完转向

操作后。

1.5起步加速

●评价内容:加速性是动力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此项评价车辆在水平良好路面起步加速性,

一般为0-80km/h加速。

●行驶道路:平整、干燥的沥青(或水泥)路面。

●驾驶要求:包括100%全油门加速和50%油门开度加速。

●评价要求:加速性以及加速时的平顺性要好,可以感觉到平滑的渐进感。

1.6行驶中加速

●评价内容:反映了汽车的超车性能。车辆从30km/h加速到80km/h,从全油门开度和部分

油门开度(50%)两个工况下评价。

●行驶道路: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的直线道路。

●驾驶要求:50%开度油门加速和全油门加速

●评价要求:加速性以及加速时的速度平顺性如何。

1.7转弯加速

●评价内容:评价车辆转弯时的牵引力和加速性能。

●行驶道路: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的弯路。

●驾驶要求:以不同车速行驶,尽量加速。

●评价要求:由于汽车在转弯加速时存在纵向和侧向的耦合,需评价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和加

速性要尽量好。

1.8弱附着路面加速

●评价内容:评价车辆在低附着、对开路面等路面的牵引力和加速性能,同时要保证车辆的

侧向稳定性。

● 驾驶要求:从静止或低速状态尽快加速,保持路线行驶。

● 评价要求:在保证车辆侧向稳定性的前提下,加速性能尽量好。

● 行驶道路:潮湿沥青(或水泥)路面或冰雪(玻璃砖)等附着系数低路面;沥青(或水

泥)-结冰(玻璃砖)棋盘路面;沥青(或水泥)-结冰(或塑料膜/玻璃砖)对接与对开路面。

主观评价打分表:

分数评价尺度备注

10出色的有经验的评车师也感觉不到不足

9很好有经验的评车师感到不适

任务2:数据测绘(全组所有人都参与,确保每人负责一项测量和绘制)

●用工具测量和绘制制动系统的尺寸和CAD数据(CATIA格式),整车质量参数测试、车轮

滚动半径测试。

●每个人独自完成自己的测量和绘制,要求有测绘照片、测量数据、CATIA模型和报告。周

五提交模型和报告。

●任务1和2是后续任务的基础,全组同学必须在9.9日之前全部完成。否则后面没有办法

进行。

任务1:

第二周:制动力计算

●在样车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对样车的制动力进行计算分析。

●周五9.16提交计算报告。

第三、四周:改进后的样车制动力计算

●对改进后的样车展开制动力的计算。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计算分析报告。

任务2:

第二周:制动性能计算

●在样车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对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进行计算分析。

●周五9.16提交计算报告。

第三、四周:改进后的样车制动性能计算

●对改进后的样车进行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进行计算分析。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计算报告。

任务3:

第二周:制动性能试验

●依据行车制动路试检测标准,对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和应急制动距离等进行试验分析。

●周五9.16提交试验报告。

第三、四周:改进后的样车制动性能试验

●依据行车制动路试检测标准,对改进后的样车进行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和应急制动距离

等进行试验分析。

●周五9.23中期检查试验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试验报告。

任务4:

第二周:驻车制动系统性能的计算与试验

●在样车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对样车的驻车制动系统的最大驻坡度进行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周五9.16提交设计计算报告,试验报告。

第三、四周:驻车制动系统的定型

●依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对驻车制动系统进行优化和定型。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设计定型报告。

任务5:

第二周:行车制动系统结构设计与分析

●对行车制动系统主要结构元件和制动系统驱动机构进行设计分析。

●周五9.16提交设计模型和分析报告,包括理论依据。

第三、四周:行车制动系统的定型

●依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计算,对行车制动系统进行优化和定型。

●周五9.23中期检查计算情况

●周五9.30提交最终的设计定型报告。

附录二制动性主观评价指标

2.1制动效果

驾驶员对制动系统/整车输入与输出之间进行的比较,整车制动的响应快慢,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制动力的大小、踏板行程是否合适。

2.2制动强度

制动系统能否给驾驶员以信心,样车的制动响应是否过弱或过强;制动力的大小是否合适。

2.3线性

制动效能能否按照增长制动力和制动行程的控制进行预期的响应(力和行程的大小、响应的快慢),以及响应的线性。

2.4应急制动

在紧急情况下,驻车制动应能提供一个理想的(主观感觉)制动减速度,但车轮不能抱死;制动减速度是否容易调节,控制。

2.5驻车制动感觉-力/行程

驻车制动能否提供好的力/行程的感觉。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3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u a max + e e C D ——空 气 阻 力 系 数 , 取 C D =0.9; 一 般 中 重 型 货 车 可 取 0.8~1.0; 轻 型 货 车 或 大 客 车 0.6~0.8;中小型客车 0.4~0.6;轿车 0.3~0.5;赛车 0.2~0.4。 A ——迎风面积, m 2 ,取前轮距 B 1 ×总高 H , A =2.465 ? 3.53 m 2 u a max ——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 u a max =90km /h 。 将各值带入式 1-1 得: 也可以利用比功率的统计值来确定发动机的功率值: 比功率 = 1000P max m a = fg C D A 3.600ηT 76.14m a ηT u a max 3 (1-2) 求得比功率为 6.311kw 。 因此,通过比功率计算得,该汽车选用发动机的功率 kw 参考日本五十铃、德国奔驰等同类型车型,同时由于该载货汽车要求的最高车速相对较高,因此应 使其比功率相对较大,所选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 195.61KW ,初步选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200 kW ;发 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n p ,初取 n p =2200r/min 。 1.1.2 发动机最大转矩及其转速的确定 当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其相应转速确定后,可用下式确定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1-3) 式中 T e 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 α ——转矩适应性系数, α = T e max T p T p ——最大功率时的转矩,N.m ; α 的大小标志着当行驶阻力增加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自动增加转矩的能力, α 可参考同类发动机数值 选取,初取 α =1.05; P max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n p ——最大功率时的转速,r/min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实习类别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李旋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130521105 指导教师崔广才、祝勇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一月

- 1 -

- 2 -

一、概述 一个目录文件是由目录项组成的。每个目录项包含16B,一个辅存磁盘块(512B)包含32个目录项。在目录项中,第1、2字节为相应文件的外存i节点号,是该文件的内部标识;后14B为文件名,是该文件的外部标识。所以,文件目录项记录了文件内、外部标识的对照关系。根据文件名可以找到辅存i节点号,由此便得到该文件的所有者、存取权、文件数据的地址健在等信息。UNIX 的存储介质以512B为单位划分为块,从0开始直到最大容量并顺序加以编号就成了一个文件卷,也叫文件系统。UNIX中的文件系统磁盘存储区分配图如下: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Linux文件系统。我们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20MB)作为文件存储器,并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一个文件的形式),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可采用位示图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设计任务 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login 用户登录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 3 -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mkdir 创建目录 ch 改变文件目录 rd 删除目录树 format 格式化文件系统 Exit 退出文件系统 2.2设计要求 1) 多用户:usr1,usr2,usr3,……,usr8 (1-8个用户) 2) 多级目录:可有多级子目录; 3) 具有login (用户登录)4) 系统初始化(建文件卷、提供登录模块) 5) 文件的创建:create (用命令行来实现)6) 文件的打开:open 7) 文件的读:read8) 文件的写:write 9) 文件关闭:close10) 删除文件:delete 11) 创建目录(建立子目录):mkdir12) 改变当前目录:cd 13) 列出文件目录:dir14) 退出:logout 新增加的功能: 15) 删除目录树:rd 16) 格式化文件系统:format 2.3算法的总体思想 - 4 -

c++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名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 1001 学号 01 姓名 指导教师李珍辉陈淑红李杰军 2011年 12 月 28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1001 学生姓名 学号 01 指导老师李珍辉陈淑红李杰军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1 年 12 月 28 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从而提高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题题目 1)公司库存管理系统 2)高校学籍管理系统 3)高校工资管理系统 4)高校人事管理系统 5)通讯录程序设计 6)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7) 图书管理系统 8)文本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9)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10)公司人员管理系统 3.设计要求: ⑴设计课题题目: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学号除以10所得的余数加1选择相 应题号的课题。随意换题者不记成绩。 ⑵根据自己对应的课题完成以下主要工作:①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包括 系统设计目的与意义;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流程图);输入输出的要求。②完 成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设计(系统功能模 块图)。③完成系统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 -R图);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类层次图;界面设计与各功能模块实现。④系 统调试:调试出现的主要问题,编译语法错误及修改,重点是运行逻辑问题修 改和调整。⑤使用说明书及编程体会:说明如何使用你编写的程序,详细列出 每一步的操作步骤。⑥关键源程序(带注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周数/学分:1周/1学分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表示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 设计时间: 开发工具: (1) 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 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3) 其它熟悉语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题一: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 法检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无符号整数〉∷= 〈数字〉{〈数字〉} 〈标志符〉∷= 〈字母〉{〈字母〉|〈数字〉} 〈表达式〉∷= [+|-]〈项〉{〈加法运算符〉〈项〉} 〈项〉∷= 〈因子〉{〈乘法运算符〉〈因子〉} 〈因子〉∷= 〈标志符〉|〈无符号整数〉|‘(’〈表达式〉‘)’ 〈加法运算符〉∷= +|- 〈乘法运算符〉∷= *|/ (1) 分别选择递归下降法、算符优先分析法(或简单优 先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用逆波兰式。 (2) 分别选择LL(1)、LR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 用四元式。 (3) 写出算术表达式的符合分析方法要求的文法,给出 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分析程序设计。 (4) 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 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设计题二:简单计算器的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 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法检 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XX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学院:X 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X年XX月XX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内容: 1.零件图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1.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4 2前轮 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1422mm 整备质量1060kg 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60% 最高车速180km/h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30km/h) 5.6m 最小转向直径11m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N·m/rpm 2.对转向系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顺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目录 序言 (4) 第一节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4) 一、转向盘 (4) 二、转向轴 (5) 三、转向器 (6) 四、转向梯形 (6) 第二节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7) 一、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7)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9) 三、设计目标参数及对应转向轮偏角计算 (9) 四、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0) 五、齿轮轴结构设计 (12) 六、转向器材料 (13) 第三节齿轮齿条转向器数据校核 (13) 一、齿条强度校核 (13) 二、小齿轮强度校核 (15) 三、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8) 第四节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21) 一、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1) 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横拉杆上断开点的确定 (24) 三、转向传动机构结构元件 (24) 第五节参考文献 (2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和任务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指导老师:王淮亭 课程设计周(时)数:2周 课程设计授课单位: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C++程序设计教程学习辅导》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服务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课程。本课程对于检验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的学习成果,对于软件开发主流方法和思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思想的牢固掌握和熟练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是后续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和软件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的计算机相关知识,例如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模拟和抽象来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要求学生针对一个比较系统的题目进行编码、测试,并进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的工程意识和做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 确问题要求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限制条件是什么? 2. 逻辑设计:对问题描述中涉及的操作对象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并按照以 数据结构为中心的原则划分模块,定义主程序模块和各抽象数据类型。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写出每个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包括数据结构的描述和每个基本操作的功能说明),各个主要模块的算法,并画出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图; 3. 详细设计:定义相应的存储结构并写出各函数的伪码算法。在这个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尽可能做到数据封装,基本操作的规格说明尽可能明确具体。 详细设计的结果是对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作出进一步的求精,写出数据存储结构的类型定义,写出函数形式的算法框架;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个完整的编译器)

编译原理程序设计报告 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计算机1406班 组长姓名:宋世波 组长学号: 20143753 指导教师:肖桐 2016年12月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宋世波20143753 分工:文法及数据结构设计 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LL1) 基于DAG的中间代码优化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1学号及姓名:黄润华20143740 分工:中间代码生成(LR0)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2学号及姓名:孙何奇20143754 分工:符号表组织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摘要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阶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通常为低阶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一.编译器的概述 1.编译器的概念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器将原始程序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阶语言如Pascal、C++、Java 等,而目标语言则是汇编语言或目标机器的目标代码,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 2.编译器的种类 编译器可以生成用来在与编译器本身所在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平台)相同的环境下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本地”编译器。另外,编译器也可以生成用来在其它平台上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在生成新的硬件平台时非常有用。“源码到源码编译器”是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输出也是高阶语言的编译器。例如: 自动并行化编译器经常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转换其中的代码,并用并行代码注释对它进行注释(如OpenMP)或者用语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第一组:总布置 总布置各组可用AutoCAD绘制总布置图,各组分图层布置相应总成或规定部分,最终汇总成总布置图。总体组协调各总成的布置。 任务1: 第一、二周:总体参数测绘 ●通过测绘和试验方式得到轮距离、轴距、轮距、前后悬、外廓尺寸、整备质量、总质量、 轴荷分配、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参数等相关参数。 ●结合各部分布置方案,绘制原车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总布置图。 第三、四周:总体性能参数计算 ●根据总体参数,计算通过性参数、平顺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动力性参数等。 ●结合各总成的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总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总布置图。 任务2: 第一、二周:驾驶舱布置测绘 ●测绘得到座椅、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踏板、驻车制动、仪表或控制开关的布置位置, 对人机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驾驶舱布置改进 ●根据测绘和分析结果,按照人机和安全性要求对驾驶舱布置进行改进。 ●绘制改进后的驾驶舱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驾驶舱布置图。 任务3:车身布置 第一、二周:车身布置测绘 ●与车身组一同完成车架、车身上各附件、各总成安装装置等零部件的测绘 ●完成车身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车身布置改进 ●结合车身结构分析结果,完成对车身布置的修改 ●和悬架组合作完成后悬架修改,完成修改后车架的设计 ●绘制改进后的车身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车身布置图。 任务4: 第一、二周:底盘布置 ●与悬架组合作,测绘前后悬架结构形式,主观评价其性能,完成悬架布置图。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 姓名:杜志豪.学号: 班级: 2012053班 . 同组姓名:孙嘉轶 课程设计时间:—— 评语: 成绩: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 1 设计题目 (4) 1.2 使用算法分析: (4)

1. FIFO算法(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4) 1. LRU算法(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 (5) 1. OPT算法(最佳淘汰算法) (5) 分工情况 (5) 二、详细设计 (6) 原理概述 (6) 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 (6) 算法流程图 (9) 主流程图 (9) Optimal算法流程图 (10) FIFO算法流程图 (10) LRU算法流程图 (11) .1源程序文件名 (11) . 2执行文件名 (11)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Optimal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1) FIFO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6) LRU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20) 四、设计创新点 (24) 五、设计与总结 (27)

六、代码附录 (27)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假设以M页的进程分配了N

块内存(N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任务-可选题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基本要求 1、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C++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类层次;用UML画出类及类间的关系图; 程序中包含面向对象的基本知识:封装、继承、多态,基本的信息应该能长期保存(用文件存放) 2、系统启动运行时读取存储在文件中的记录解析成对象数据放入内存(以STL向量或链表存放) 3、基本的信息管理包括:读数据(从文件中读到内存)、增加、删除、查询、修改、存盘(将内存中数据写回文件)。可以自己根据题目要求增加新的功能。增、删、改、查操作在内存中进行(针对STL向量或链表的操作而不是针对文件的操作) 4、系统关闭前将内存数据存入文件(可以新建文件或覆盖原有文件) 5、类中属性以private或protected属性为主 6、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加上简单界面的设计,如菜单,界面清新美观,维护容易 7、按照指导书的要求编写文档。 二、使用的主要技术 C++编程:基础编程,文件流,STL,必要的异常处理机制 环境:VC++6.0 三、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步骤: 第一步:进行完整的需求分析,写出需求分析报告。 第二步:进行详细设计,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第三步:各模块编码实现。 第四步:合并调试并试运行,记录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五步:提交完整可执行软件,准备答辩。 第六步:答辩,演示软件,评分。 第七步:整合各报告,修改并提交。 四、主要参考资料 1.课程教材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3. 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吕凤翥清华大学出版社 4. 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郑莉清华大学出版社 5.C++及Windows可视化程序设计刘振安清华大学出版社 6.其他相关的书籍及网络资源 五、选题 以下为一组可选的选题,每个选题可以从中选择一部分来实现,但需要达到基本要求。 1. 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非常繁琐,需要管理学生的信息、班级的日常活动等。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开发一个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学生资料管理:提供学生基本档案、学生评语、家访记录的维护,并可以按照年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1) 纵置钢板弹簧的已知参数 序号弹簧满载载荷静挠度伸直长度U型螺栓中心距有效长度 1 19800N 9.4cm 118cm 6cm 112cm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5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先简要分析一下语法分析的大致流程: 当有句子要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词法分析来分解出该句子中的每个符号,然后将该句子按照算符优先算法压入归约栈中,如果可以顺利归约,则说明这是一个合法的句子,否则该句子非法。 这里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是如何进行归约。由于文法已经给定,所以我们考虑设计一个文法表,文法表中的内容就是可归约串的种别码的顺序,比如v=E可以表示为9,1,13。这样的话当我们要进行一次归约时,只用按顺序存储最左素短语中符号的种别码,然后拿这个种别码序列与文法表进行匹配,就可知道当前归约需要执行哪些操作。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何对一个表达式进行求值。这里需要我们设计一个二元组的变量名表,这个变量名表可以根据变量的名称来返回变量的数据。变量名表的具体设计见详细设计部分。 由于是简化分析,所以这个程序只考虑整数的处理。 有了上面的分析,可以构造出算符优先分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详细设计 (1)词法分析部分 由于词法分析的内容在课程设计1中已经介绍,并且这次的状态转换图与课程设计1中的非常相似,所以这里就不过多介绍。(2)优先关系表 在程序中我们用一个二维数组priTable[][]来存储算符间的优先关系。priTable[a][b]=1表示a>b; 。priTable[a][b]=0表示a=b; 。priTable[a][b]=-1表示a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载货汽车汽车动力总成匹配与总体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日期:2104/12/1

题目: 设计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20t 的重型货运汽车。 整车尺寸:11980mm×2465mm×3530mm 轴数:4;驱动型式:8×4;轴距:1950mm+4550mm+135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1000kg 公路最高行驶速度:90km/h 最大爬坡度:大于30% 设计任务: 1)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 驱动桥、车轮匹配和选型; 2) 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估算,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绘制车辆总体布置说明图;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将从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传动系各总成的选型、整车性能计算、发动机与传动系部件的确定四部分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1.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1.1发动机的选择 1.1.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转速的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设计要求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是90km/h ,那么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该大于等于以该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即: )76140 3600(13max max max a D a a T e u A C u f g m P ?+??≥ η (1-1) 式中 max e P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T η——传动系效率(包括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参考传动部件传动效 率计算得:95%95%98%96%84.9%T η=???=,各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1-1; 表1-1传动系统各部件的传动效率 部 件 名 称 传动效率(%) 4-6档变速器 95 辅助变速器(副变速器或分动器) 95 单级减速主减速器 96 传动轴万向节 98 a m ——汽车总质量,a m =31 000kg (整备质量11 000kg,载重20 000kg ); g ——重力加速度,g =9.81m /s 2 ;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测得,在车速不大于100km/h 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常数。轮胎结构、 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见表1-2。取0.012f =。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轮胎种类 滚动阻力系数 中重型载货车用子午线轮胎 0.007-0.008 中重型载货车用斜交轮胎 0.010-0.012 轻型载货车用子午线轮胎 0.008-0.009 轻型载货车用斜交轮胎 0.010-0.012 轿车用子午线轮胎 0.012-0.017 轿车用斜交轮胎 0.015-0.025 D C ——空气阻力系数,取D C =0.9;一般中重型货车可取0.8~1.0;轻型货车或大客车0.6~0.8;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词法分析器(附含源代码)

编译原理-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一.设计说明及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编译程序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本课程设计即为词法分析阶段。词法分析阶段是编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读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和分解,从而识别出一个个单词(也称单词符号或符号)。如保留字(关键字或基本字)、标志符、常数、算符和界符等等。 二.设计中相关关键字说明 1.基本字:也称关键字,如C语言中的 if , else , while , do ,for,case,break, return 等。 2.标志符:用来表示各种名字,如常量名、变量名和过程名等。 3.常数:各种类型的常数,如12,6.88,和“ABC” 等。 4.运算符:如 + ,- , * , / ,%, < , > ,<= , >= 等。5.界符,如逗点,冒号,分号,括号,# ,〈〈,〉〉等。 三、程序分析 词法分析是编译的第一个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左到右逐个字符地对源 程序进行 扫描,产生一个个单词序列,用以语法分析。词法分析工作可以是独立的一遍,把字符流的源程序变为单词序列,输出在一个中间文件上,这个文件做为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入而继续编译过程。然而,更一般的情况,常将

词法分析程序设计成一个子程序,每当语法分析程序需要一个单词时,则 调用该子程序。词法分析程序每得到一次调用,便从源程序文件中读入一 些字符,直到识别出一个单词,或说直到下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符为止。 四、模块设计 下面是程序的流程图 五、程序介绍 在程序当前目录里建立一个文本文档,取名为infile.txt,所有需要分析的程序都写在此文本文档里,程序的结尾必须以“@”标志符结束。程序结果输出在同一个目录下,文件名为outfile.txt,此文件为自动生成。本程序所输出的单词符号采用以下二元式表示:(单词种别,单词自身的值)如程序输出结果(57,"#")(33,"include")(52,"<")(33,"iostream") 等。 程序的功能:(1)能识别C语言中所有关键字(共32个)(单词种别分别为1 — 32 ,详情见程序代码相关部分,下同) (2)能识别C语言中自定义的标示符(单词种别为 33) (3)能识别C语言中的常数(单词种别为0) (4)能识别C语言中几乎所有运算符(单词种别分别为41 — 54) (5)能识别C语言中绝大多数界符(单词种别分别为 55 — 66)六、运行结果 输入文件infile.txt 运行结果(输出文件 outfile.txt)

汽车设计课设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结构设计 (2) 三、主减速器部分设计 (2) 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 2、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4) 3、主减速器强度计算 (5) 四、差速器部分设计 (6) 1、差速器主参数选择 (6) 2、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7) 五、半轴部分设计 (8) 1、半轴计算转矩Tφ及杆部直径 (8) 2、受最大牵引力时强度计算 (9) 3、制动时强度计算 (9) 4、半轴花键计算 (9) 六、驱动桥壳设计 (10) 1、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10) 2、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3、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4、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5、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七、参考书目 (14) 八、课程设计感想 (15)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主减速器部分包括:主减速器齿轮的受载情况;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强度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计算。 (2)差速器:齿轮的主要参数;差速器齿轮强度的校核;行星齿轮齿数和半轴齿轮齿数的确定。 (3)半轴部分强度计算:当受最大牵引力时的强度;制动时强度计算。 (4)驱动桥强度计算:①桥壳的静弯曲应力 ②不平路载下的桥壳强度 ③最大牵引力时的桥壳强度 ④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 ⑤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轴距L=2800mm 轴荷分配:满载时前后轴载1340/2735(kg) 发动机最大功率:80ps n:3800-4000n/min 发动机最大转矩17.5kg﹒m n:2200-2500n/min 传动比:i1=7.00; i0=5.833 轮毂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的总重:g k=274kg

操作系统(一个小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操作系统模拟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将本学期三次的实验集成实现: A.处理机管理; B.存储器管理; C.虚拟存储器的缺页调度。 设计流程图 主流程图 开始的图形界面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缺页调度 先来先服务时 间 片 轮 转 首 次 适 应 法 最 佳 适 应 法 先 进 先 出 L R U 算 法

A.处理机调度 1)先来先服务FCFS N Y 先来先服务算法流程 开始 初始化进程控制块,让进程控制块按进程到达先后顺序让进程排队 调度数组中首个进程,并让数组中的下一位移到首位 计算并打印进程的完成时刻、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其中: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更改计时器的当前时间,即下一刻进程的开始时间 当前时间=前一进程的完成时间+其服务时间 数组为空 结束

2)时间片轮转法 开始 输入进程总数 指针所指的进程是 否结束 输入各进程信息 输出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更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已运行时间 跳过已结束的程序 结束 N 指向下一个进程 Y 如果存在下一个进程的话 Y N 输出此时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时间片轮转算法流程图

B.存储器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 1)首次适应法 分配流程图 申请xkb内存 由链头找到第一个空闲区 分区大小≥xkb? 大于 分区大小=分区大小-xkb,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指针内容为(后向指针)+xkb;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前向指针)+xkb 将该空闲区从链中摘除: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地址=该空闲区后向地址,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该空闲区的前向指针 等于 小于延链查找下 一个空闲区 到链尾 了? 作业等待 返回是 否 登记已分配表 返回分配给进程的内存首地址 开始

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任务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性质:设计 总学时数:1周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10 1-6 嵌软10 1-2 软件学院 2012-6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计是学习完该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面向对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设计任务书提供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在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设计题目,以调动学生参加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基本要求: ?设计工作量为完成一个中小型规模的软件和1份软件设计报告书 ?设计必须根据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三、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以下题目列出的仅为完成的基本功能,可根据需要完善与课题相关的其他功能。以下题目涉及窗体的设计、菜单设计、数据库设计、文件的读写等多种编程的实现,根据题目的要求自行进行编程设计。 1、设计一个GUI猜数字游戏程序 该游戏可以由程序随机产生四个0到9之间的整数,且不重复。玩游戏者通过由用户输入四个数字来匹配上面所产生的数字。A表示位置正确且数字正确,B表示数字正确而位置不正确。假设随机数据为3792 时,分析如下 数据:3792 输入:1234 0A2B 输入:5678 0A1B 输入:0867 0A1B 输入:9786 1A1B 输入:1794 2A0B 输入:2793 2A2B

输入:3792 4A0B 2、编写一个记事本程序,要求如下: (1)用图形用户界面实现。 (2)能实现编辑、保存、另存为、查找替换等功能。 提示:使用文件输入输出流。 3、设计一个简单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录入,查询,修改三项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1)具有简单的录入,查询和修改功能。 (2)修改学生信息必须输入学号,然后对姓名、性别和专业等进行修改; (3)使用文件存储数据。 (4)学生个人信息必须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专 业、班级自我简介,其余可自行丰富。 (5)具有对姓名,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进行简单效验的功能。 4、日历记事本 要求:带有日程提醒功能的日历。 (1)显示信息:用户可以向前翻页查询前一个月的日期,也可以向后翻页查询 下一个月的日期。 (2)定时提醒:用户可以针对某一天来添加,删除和编辑这一天的日程提醒信 息,当系统时间和提醒时间相吻合时,给出具有提示信息的对话框。 (3)查询信息:用户可以查询到某个月的所有的提示信息。 5、ATM柜员机模拟程序 要求: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当输入给定的卡号和密码(初始卡号和密码为123456)时,系统能登录ATM柜员机系统,用户可以按照以下规则进行: (1)查询余额功能:初始余额为10000元 (2)ATM取款功能:每次取款金额为100的倍数,总额不超过5000元,支取金额不允许透支。 (3)ATM存款功能:不能出现负存款。 (4)修改密码:新密码长度不小于6位,不允许出现6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只有旧密码正确,新密码符合要求,且两次输入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成功修改密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