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1. 正确认识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 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2019.3A;2018.13(1)①]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 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②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2)消极影响: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 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2)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3)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6. 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与技能,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如: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等。

考点二独立思维、批判精神、创造潜力

1. 思维独立性的表现

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

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 思维批判性的表现(2017.17)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 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2)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3)要掌握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

5. 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2019.16(1)]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4)从小事做起,多从事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活动,重视在实践和劳动中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教材拓展

好奇心与从众心理(2016.16)

(1)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要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这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从众心理:就是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一方面可能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另

一方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宽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3)对青少年的要求:要积极发展独立思维和自我控制能力,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考点三男女生交往

1. 男女性别特征差异的表现

男女性别特征差异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

(1)生理上:最显著的差异来自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

(2)心理上:性别角色方面的差异。

(3)社会行为上: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

2. 性别刻板印象的内涵、影响及我们的态度

(1)内涵: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性别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2)影响: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①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②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3)态度: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3. 男女生如何优势互补,促进自身成长?

(1)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在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欠缺,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3)男女生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与异性相处的作用

(1)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2)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而且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5. 与异性同学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与异性交往的原则)

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6. 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情感

(1)认识:在与异性交往中,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澄清: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3)态度: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考点四自信自强

1.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和自强。[2019.16(2)]

2. 自信的作用

(1)自信让人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3.自信的获取

(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有助于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自强的意义)

(2)进步和成长能够带给我们自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4.自强的重要内容及方法

(1)重要内容: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2)方法: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教材拓展

自信者的表现

(1)言谈方面:谈吐自如、逻辑性强、沉稳、掷地有声等。

(2)举止方面:大方得体、端庄稳重等。

(3)性格方面:乐观、活泼、大度、幽默、勇敢、果断等。

(4)为人处世方面:坦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言行一致等。

考点五“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1. “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 “行己有耻”的要求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 知耻(“羞恶之心”)的作用及对人们的要求

(1)作用:“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2)要求: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4.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2016.6B)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3)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5.“止于至善”的内涵

(1)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6. “止于至善”的要求

(1)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

善成德。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7. 榜样的力量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1)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对社会和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8. 慎独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考点六情绪

1. 情绪的类型

(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

(2)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2. 影响情绪的因素

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3. 情绪的影响

(1)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2)情绪还影响我们的智力发挥和身体健康。

4.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及对我们的要求

(1)特点: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情绪的闭锁性;情绪的表现性。

(2)要求:①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②

学习积极面对烦恼和担忧等负面情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5. 正确表达情绪的原因和要求

(1)原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2)要求: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6. 负面情绪感受的影响及对我们的要求

(1)影响: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2)要求: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与快乐,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7. 合理调节情绪的意义

(1)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2)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8. 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2017.13(1)①]

9. 管理愤怒情绪的方法[2019.17(1)]

(1)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2)自我提醒。提醒自己避免情绪失控。

(3)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4)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

(5)写一封信。通过书信的方式把愤怒的感受写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事情的起因及影响,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感。

10. 安慰他人的方法

为他做些体贴的事;做一个耐心的听众;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帮助他转移注意。

考点七情感

1. 情感与情绪的区别与联系

2. 情感复杂性的表现(情感的种类)

(1)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级情感,如道德感。

(2)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3.情感的作用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4. 美好情感的作用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5. 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1)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6. 创造正面情感体验的具体做法

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帮助他人;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欣赏艺术作品等。

7. 负面情感对我们成长的影响

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1)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但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8.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方法

(1)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2)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9.学会关心的重要性及要求

(1)重要性: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深入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条件。

(2)要求:①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②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③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考点八个人与集体

1.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 我们在集体生活中有哪些情感需要?

(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2)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3.集体荣誉感的内涵及作用

(1)内涵: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之感;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时,我们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之感。这就是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作用: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4.集体的特点: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5. 集体力量的来源: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6. 集体力量的作用

(1)集体的合力让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①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②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③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考点九过集体生活

1.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在集体中涵养品格。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我们在交往中可以学会彼此接纳、尊

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2)在集体中发展个性。①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②在集体生活中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2.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1)一致时: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2)不一致时:①原因:一方有不正当的或不合理的要求;个人和集体的需求不同;②解决方法: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3)要求: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3. 怎样让集体更和谐?

(1)需要每个集体成员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保持集体的和谐。

(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4)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4.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及对我们的要求

(1)关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要求: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5. 集体主义的内涵及要求

(1)内涵:集体主义是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价值取向。

(2)要求:①集体主义要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②坚持集体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同时,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

6. 在集体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回避:暂时冷却处理,以避免出现过度激化的僵局;妥协: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协议等。

(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7. 排解集体中角色冲突的策略及作用

(1)策略:①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②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作用: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8. 集体中小群体的形成及积极作用

(1)形成: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积极作用:①成员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9. 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1)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

(2)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10. 小团体主义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11. 对待小团体主义的态度

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考点十建设美好集体

1. 集体愿景的内涵及作用

(1)内涵:美好的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 美好集体的作用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3. 美好集体的特征

(1)美好集体有共同的愿景。

(2)美好集体有良好的氛围。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4. 集体生活合作策略[201

5.13(2)]

(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4)经常自我反思。

5. 如何在集体建设中尽责?

(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共同确定集体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

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4)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面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6. 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的目的及要求

(1)目的:民主制定规则是为了体现集体成员建设集体的意愿,自觉遵守规则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

(2)要求:需要“自治”精神。“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7. 为集体建设出力的原因及要求

(1)原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①集体的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事事都要有人做。②集体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

(2)要求:①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②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维护集体的荣誉,两者同样重要。(2017.16;2016.18选作题1)

8. 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意义及做法

(1)意义: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①在集体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②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2)做法: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②职责不管大小,事情无论巨细,都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9.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什么?(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考点十一法律

1. 法律与生活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关系)

(2)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横向)

(3)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纵向)

2. 法律的产生、本质、特征及功能

(1)产生:原始社会没有法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生活在国内或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和生活在我国的外国人)具有普遍约束力。(2018.7;2017.3C;2016.5①)

(4)功能: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2)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材拓展

拓展一我国法律的立法程序

提出立法议案;审议立法议案;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公布法律。

拓展二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

(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5)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特别注意: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拓展三“制定”与“认可”

(1)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2)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3)制定也好,认可也好,都必须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立法程序来进行。

考点十二法治

1. 法治的内涵、重要性及前提

(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前提: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教材拓展

1历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人物及其品质

(1)历史人物:包拯、海瑞、于成龙、狄仁杰等。

(2)人物品质:刚毅清正、正直敢言、不畏权势、公私分明,以人民、国家利益为中心。

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十三特殊保护

1. 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必要性: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社会原因: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欺骗、欺诈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

(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是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等,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3. 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特殊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误区警示

(1)社会保护强调的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或社会风尚,而司法保护侧重在司法过程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公安机关在校园周边巡视,以保证校园周边良好的环境。

(2)司法保护中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

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4. 未成年人应该如何对待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考点十四树立法律信仰

1. 为什么要依法办事?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2)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 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及要求

(1)原因: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要求: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4. 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1)提高道德水平,不断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以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3)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