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很关心的问题,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自身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准备呢?

1 放低心态,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

首先,应当做好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其次,在求职招聘前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品,客观的为自己制定就业计划。

最后,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自己的简历,在招聘过程中不急不燥,从容应对招聘方的提问。

2 可以自己创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投简历、跑招聘会,一个字:累,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发展遇到挑战的时候,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让自己从需要就业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

先就业再择业?零工资就业?托关系就业?毕业就失业?这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正困惑的问题。本期职场讲坛,商振将与您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

现在大学生毕业,要读很多年的书,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个很大的数值。当付出那么多之后,才发现换来的那几张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值钱,有点怨言也就难免了。曾经有人总结出了80后的十大尴尬,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还有一个就是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Q吧)四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就业难,难在何处?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毕业生资源在市场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就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某一职位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竞争。这无疑就提高了对毕业生自身水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其次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其所开出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让毕业生满意。

有的人把问题的根源向上追,有社会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企业的问题。我不想就宏观环境继续讨论下去,因为引导就业、开拓就业机会是需要政府主导的事情,大部分身在社会之中的人对其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对上层建筑、生存环境影响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作为身在其中的我们所能做的事如何去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增值,在能力达到一定条件下再反补社会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影响和改变。因此,身为其中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宏观中的个案——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现在不是来界定谁有问题的时候,而且争论也毫无意义。落在伊拉克贫民头上的炸弹,不会因为亏欠了这个生命,就让他复活。现实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并想办法活得更好。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饭碗?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因此现实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就业者不要以自己为主,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标,成为一个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以营销的观点来看待就业,我们就需要思考:客户(招聘企业)为什么会不满意?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竞争力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职业发展青云直上?不往大了说,就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界的毕业生彼此的工作待遇、环境也是不同的,是什么造成了差异?近两年,一些高校与我合作开展“职业导师”项目。从目前的情况看,由我做职业导师的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困难会小一些,简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定位不是问题,就业没有遇到“难”的情况。可见,这不是宏观的问题。因为无论经济怎么样,企业需要人才,职场需要人才,有的人就业了,有

的人失业了,问题在于大学四年这个过程的不同。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引进毕业生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于毕业生降低薪资要求似乎并不感冒,按照企业方面的说法:“如果应届毕业生有工作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我们宁愿出比较高的薪资来聘请他。而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他薪资低,就聘请一个无法快速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企业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培训他们一些基本的就职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样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太高,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仅仅是降低期望值不是解决就业的根本之道,提升就业力,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就职能力,才可能为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增加一个有力的砝码。近两年,我同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他们请我去给学生讲课,做他们的职业导师,贯穿大学四年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该文章转载自https://www.sodocs.net/doc/1b18983317.html,:https://www.sodocs.net/doc/1b18983317.html,/biyielunwen/200912/121551222009.htm?1297864748

首先是基本的专业能力:在此能力中,主要是包含毕业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企业知识等基本理论认识知识。其次作为个人,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职业心态等个人职业生涯指导能力,最后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方面知识。这些知识,是一个毕业生在应聘某职位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条件,有这些能力,不一定能满意就业,甚至无法就业,但没有这些能力,那么就业就真的是一个问题。

其次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在此能力中,主要包含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一些基本职业素养、团队合作、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信息沟通等这些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的融入到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快速进入职业角色关键能力。也是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

第三方面就是毕业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企业学习同学校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学习很多时候,是需要个人自学。因此,一个员工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是其能否快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衡量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企业发展,其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关键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学生在学校中,其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对其应变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当毕业生处于企业环境中,随着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应变能力,以不断的调整自己以适应企业、市场以及工作岗位的职责、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其在动态环境中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对其学习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趋势。

该文章转载自 https://www.sodocs.net/doc/1b18983317.html,:https://www.sodocs.net/doc/1b18983317.html,/biyielunwen/200912/121551222009_2.htm

摘要: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19万,教育部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通知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为了实现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要高度重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组织好双选活动,落实好有关政策,确保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高校要继续做好重大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京华时报·)

预测:2013年校园招聘形势并不乐观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从当前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太好。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致使整个国际大形势不太乐观。欧债危机从表面看只是少数欧洲国家的经济问题,但实际影响已经扩散至全球范围,欧债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欧盟国际经济出现明显动荡,大部分企业都出现问题,而欧共体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的投资占中国接到的海外投资总体的近一半。

虽然中国市场仍被认为是全球最为看好的市场,但与往年相比也不能盲目乐观。冯丽娟说,9月份各大企业的校招计划纷纷启动,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往年一直做校招计划的企业今年仍会继续,只是招聘的岗位数可能仅是去年的80%。尤其是校园招聘计划的主力军多为外企,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招聘量自然缩水。

与此同时,由于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尤其是2009年以来大学生的毕业数不断增加,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00多万人的新高,因此,201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所以建议参加2013年校园招聘的学生,请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象:企业发布校招计划多为“若干”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将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登陆各大招聘网站不难发现,往年的招聘大户一如既往地发布了2013年的校园招聘计划。但与以往成百上千的岗位发布不同的是,今年很多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上仅仅标注“若干”,并未对总量作明细说明。

明年的毁约现象将有所好转

结合2013年校园招聘的形势,预计明年毕业生毁约问题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90后”群体更关注企业文化

不同于前辈的瞻前顾后,这批毕业生成长于自由充分的信息环境,对于企业在尊重个性、有创新实力、有社会责任感方面更有期待。

金融荣登应届生最期望就业的行业

在求职因素的各维度分析中,调查显示,学生求职者在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起薪标准四个方面实际就业情况与求职期望有较明显差距。

服务类行业凸显机会

据了解,2013年校园招聘需求缩水,其中以金融行业、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最明显。但无论是哪些行业,纵观整个招聘市场,其实为学生提供的多是基础性岗位,如销售、市场、客服等,那些被学生青睐向往的管理培训生等岗位则很稀少,毕竟企业从培养到运用,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建议学生在选择行业和岗位上要更加务实。

放眼二线城市,寻找机会

毛凯表示,大学生仍然愿意留在一线城市,但其实从中国大陆雇佣指数来看,一些二线城市如天津、杭州、西安、哈尔滨等城市的人才需求指数较为乐观。他建议学生可以把眼光放向二、三线城市,寻找机会。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为此,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对于大学生自身、高校的建设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现状低迷、高校盲目扩招、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各种主观原因。

1.经济原因

经济现状低迷。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企业纷纷减少招聘人数,紧缩银根,这使得我国本来就偏紧的劳动力市场更加拥挤,在今后几年都会给各领域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设立专业,如今年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都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3.就业指导不到位。各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投入不到位,指导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及就业招聘服务场。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到毕业时才开设就业设指导课,偶尔开设讲座或就业咨询。

3.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

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4.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1.不求上进,沉迷网络与游戏,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准备不充足。

2.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在这样一种追求完善与一步到位的就业理念驱使下,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

设市场。

3.自身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着眼长远,把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学生就业指导和教育的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高学历人才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顺畅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影响到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大学生的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如今的社会,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前途产生了迷茫与无助。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弊端出现,目前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使得就业压力形势更加严峻。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作为服务性质的政府又只能干瞪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原因: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形势绝不亚于2008、2009年,2013年我国将有25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8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长19万;而据预测,201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毕业生个人因素严重影响着自身就业

“低不成,高不就”这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刚刚开始择业时的心理,而如今的社会则需要许多大学生从基层做起。这类矛盾的产生导致了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临着失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

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专业不对口,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大原因。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与2008届的本科(71%)和高职(61%)相比,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专业对口率偏低主要是就业市场上专业对口岗位数量少,部分毕业生只好在非专业岗位就业。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10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3高校的盲目扩招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

随着“大跃进式”的扩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造成大学生质量持续下降。《一位教授:我向“扩招”投降》的网帖直白地说:“拿大学当乡镇企业,我不得不投降;拿学术建设当流水线,追求‘规模效应’,我不得不投降……”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深刻地反映了目前高校盲目扩张对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2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2年的10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没有合理规划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2.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6高等教育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

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除此之外,目前高等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削弱,理论脱离实际;学历教育不规范;学风不正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也更深层次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7企业不合理的用人观念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用人市场上信奉“唯学历是举”,招人只看学历,不管需要与否,甚至看大门、看厕所的也要研究生。如今,众多的企业在面对校园招聘时,对应届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歧视,鉴于成本考虑,很多公司的关键性岗位,他们宁愿在公司内部培养人才,而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应届毕业生,因此,间接性的造成了大学生失业率增加。

3、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3.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174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

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江西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品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3.5.3政府应发挥助推剂的作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并为校企合作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校企合作,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双赢”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因此,作为政府应该大力做好校企合作的平台打造工作,实现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大学生就业。目前,国内有许多高校都有校企合作成功的典型案例,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该院自建立以来就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工作,在2012年的毕业生工作中,就有50%的学生是通过校企合作直接推荐就业,被推荐的学生在企业内稳定性比其他学生通过各类招聘会、双选会高出了30%。因此,作为政府应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3.6作为企业应该转招聘观念,对社会负责;

作为企业,面对如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树立一个对社会负责型的企业形象。而不是单一考虑自身成本而忽视对社会责任的分担,要正确认识应届大学生存在的潜力,加强对优秀大学生的培养。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缓解大学生存在咋就业压力,共建和谐社会,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从就业严峻形势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点

从就业严峻形势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却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消除部分认识误区,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途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 1.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1999年以来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日显突出。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2001年为115万,到2008年则达到559万,不到10年足足增长了近5倍,预计2009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610万,就业人数达到历史高峰。然而受从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再加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帮扶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以及大学教育和市场需求部分脱节等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说非常严峻。如何应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如何顺利就业无疑成了当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越来越高的聘用条件,如何才能在千军万马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无疑成了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自我,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 那么何谓职业生涯规划呢?“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供求齿轮的顺利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经常有人说:“大学毕了业就失业。”先不说这种观点是否全面,但它也反映了现在就业的严峻形势。的确,在这各种领域的人才涌现的社会,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论从前还是现在,就业始终对不同能力的人来说都有着难与易的区分。就现状而言,就业对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仍不能胜任工作。当然政策和发展程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我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找自身的原因了。结合长远来看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产业的自动化加强也必定会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欲解决就业问题,我想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积极的开发建设新产业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经济发展了,就业却难了。看着到处都是的招聘广告却不知要去向何方,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原因。每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

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基本状况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 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 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 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 互交织。 t人口与劳动力。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不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16岁以上人 口为99889万人,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t4万人;经济活动 人口7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6.2%。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 以上文化程度占6t.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 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级占3.5%。M’ 2就业总量。删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其 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村48793万人,占65.6%。1990—2N3年,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比3.就业结构。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90—2M3年,第三 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8.5%提高到29.3%,从业 人员达到21809万人:TDK电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定在21.6%.从业人员达到1607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 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49.1%,从业人员为36546万人。从城乡就业结构看,19N一2003年,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73.7% 下降到65.6%。从不同经济成分就业结构看,1990一2003年,国 有单位从业人员减少3470万人,为6876万人;城镇个体私营经济 组织的从业人员增加3596万人,为4267万人,占同期城镇新增就 业人数的46.5%;1s’各种外商投资和多种形式经济,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钟点工、弹性工作等各种就业形式迅速兴起,成为 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4.A业率。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 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M3年底,城镇登 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2N4年,中国 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咖万人,下岗失业人 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因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4.7%左右。M‘ 5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居民 收入不断增长。t990—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由1510 元增长到8472元,增长4.6倍,实际增长t.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86元增长到2622元,增长2.8倍,实际增长77%。t?’ 〔二)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是b6生之本。从全球视角看,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基本 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在今后若干年内将一直是我国一个比较突 出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着,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主要表现 在四个方面。 1.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从城镇下岗与失业的统计来看,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一、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根据《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内容显示, 截止xx年年底,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765万余人, xx届及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是91.7%和92.1%, 均有8%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没有找到用人单位就业。然而随着全国招生制度的改革, 各高校每年扩招学生, 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 不仅影响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因此,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基于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急剧需求, 综合提升全民的素质, 我国大规模的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扩大招生的规模, 这也造成了每年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局面, 如图1所示, 我国每年毕业生人数从xx年至xx年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1 xx-xx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 由图1所示,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从xx年至xx年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 到xx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则达765万人, 比xx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352万人, xx年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 __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说过, 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社会, 不仅给社会就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 而且对于大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压力。 (二) 大学生期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 根据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人才需求旺盛, 中西部地区人才需求相对较少, 但是近几年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其他一些边远地区及经济水平相较落后的城市则仍显示需求不足。在经济发达地区中, 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则被大部分学生作为就业城市的第一选择, 这样的因素也造成了众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 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7 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3 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据统计2006 年就业率状况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 84 .1%和79 .3%,与2003 年同期相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都略有下降,而专科和高职的就业率有所上升。 06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总体上来讲,就业率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依旧不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因此,本项研究对大学生的相关观念与态度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作为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怎么办当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在今后的一年学习中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定地基础呢?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并不一定非要选择就业这一方面,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可以选择去考研,学习不同层次的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环境下更具杀伤力!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来袭,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格局的发生了巨大改变,实行社会主义经济的我国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各大高校却不断对外扩招,大学生数量迅速膨胀,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对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个人就业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提供有益借鉴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经济现状;大学生就业;对策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扩张越加严重,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为了让更多的高中生获得了继续进修的机会,减轻了高考的重压;但与此同时,它也造就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到了扫大街、卖猪肉的地步,这样的就业前景让人不禁胆寒。当然,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接下来,本文就对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因素以及在未来大学生就业前景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影响因素 导致现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酷的原因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观念因素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有眼高手低的心态。在整个就业市场来说,是供过于求的状态。从大范围来说,找工作不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抱着“我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怎么才那么点工资?而且工作那么累“诸如此类的想法。但现在的市场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相应的高薪岗位人员需求有限,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如此之大,当然有很多就得不到高薪工作了[1]。况且在能力和学历以及经历上,大学生相较于研究生、博士生、职业人员等都未必占有优势,如此能够在毕业得到高薪的人就更少了。 此外,观念还包括了社会观念的影响。这一点比较玄妙。一方面,社会上很多公司对于文凭的形式化需求促进了更多的人进入高等院校进修。但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又对工作经验一事耿耿于怀,导致大量的没有经验空有文凭的大学生成了待业人群。另外,还有很多人看到国家体制内的工作待遇好又稳定,就一心想要往里面扑,从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报考公务员就可以看出来。但越是体制内的工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学院名称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李丹 学生学号201210040313 任课教师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5 年07月03日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连年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未来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今后我们需要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渠道不够通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又有用人单位和学校,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知道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 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深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大学应届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逐年下降 近些年来,我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扩招,本科教育已经呈现出一种大众化的现象,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92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达到了660万、比2010年增加了30万人,随着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就业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就业市场不断被压缩,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非常明显,有数据显示, 2010年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率比2009年低0.9个百分点,可以想象,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的处境日渐尴尬。1 (二)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0年度调查报告》显示:10届毕业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信心,仅有20.8%的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学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三)地域差异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全国高校的扩招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这是我国一些地方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相对于偏远山区,西部农村等穷乡僻壤,城市生活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越是现代化水平高的城市,这种诱惑力就越大,高校毕业生在城市择业意愿过于集中,这就会进一步加深就业矛 1麦可思研究院.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做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很关心的问题,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自身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准备呢? 1 放低心态,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 首先,应当做好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其次,在求职招聘前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品,客观的为自己制定就业计划。 最后,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自己的简历,在招聘过程中不急不燥,从容应对招聘方的提问。 2 可以自己创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投简历、跑招聘会,一个字:累,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尤其是在2008年经济发展遇到挑战的时候,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让自己从需要就业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 先就业再择业?零工资就业?托关系就业?毕业就失业?这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正困惑的问题。本期职场讲坛,商振将与您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 现在大学生毕业,要读很多年的书,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个很大的数值。当付出那么多之后,才发现换来的那几张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值钱,有点怨言也就难免了。曾经有人总结出了80后的十大尴尬,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还有一个就是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Q吧)四级、计算机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就业难,难在何处?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毕业生资源在市场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就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某一职位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竞争。这无疑就提高了对毕业生自身水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其次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其所开出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让毕业生满意。 有的人把问题的根源向上追,有社会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企业的问题。我不想就宏观环境继续讨论下去,因为引导就业、开拓就业机会是需要政府主导的事情,大部分身在社会之中的人对其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对上层建筑、生存环境影响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作为身在其中的我们所能做的事如何去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增值,在能力达到一定条件下再反补社会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影响和改变。因此,身为其中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宏观中的个案——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现在不是来界定谁有问题的时候,而且争论也毫无意义。落在伊拉克贫民头上的炸弹,不会因为亏欠了这个生命,就让他复活。现实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并想办法活得更好。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饭碗?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因此现实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就业者不要以自己为主,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标,成为一个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以营销的观点来看待就业,我们就需要思考:客户(招聘企业)为什么会不满意?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竞争力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职业发展青云直上?不往大了说,就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界的毕业生彼此的工作待遇、环境也是不同的,是什么造成了差异?近两年,一些高校与我合作开展“职业导师”项目。从目前的情况看,由我做职业导师的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困难会小一些,简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定位不是问题,就业没有遇到“难”的情况。可见,这不是宏观的问题。因为无论经济怎么样,企业需要人才,职场需要人才,有的人就业了,有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6-08-30 来源:阳光美文网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关键词: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 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 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就业难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聂少卿说。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城市选择取向调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变热门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就业理念和就业心理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在今后的一年学习中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定地基础呢?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并不一定非要选择就业这一方面,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可以选择去考研,学习不同层次的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环境下更具杀伤力! 虽然我国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根据往年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 我们的就业形势虽然非常严峻,但只要我们努力地充实自我,合理的去择业就业,我们的就业并不迷茫。

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己如何应对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己如何应对 从大局出发,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整体仍处于趋缓状态,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从我们大学生角度出发,我们目前面临主要2方面就业压力。1是面临“三峰叠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剧了中国劳动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面临不宽松的劳动市场。2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过去的大学文凭不再那么吃香。 但是不管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对待。我将从以下四方面阐述。 注重自己的个人品德 不论自己现在还处在哪个水平,不管能不能掌握自己,其实对我自己而言心态最重要,面朝大海,要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在大学的社交环境里,更多地磨练自己,我经常会因为害羞,常常不敢表达,显得很被动,需要克服,还是要多参加团体活动,与不同的人交流和思想碰撞。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是很多用人单位参考的标准之一。于此同时,还要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接触社会同时,也不能忘了重视自己的学习。 注重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 我觉得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是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将自己的兴趣一直持续下去。今年已经是大二的第二个学年了,专业课所传授的内容也比较深了,有时候涉及一些有关于编程和逻辑时感觉还是有些困难的,有时候会没有思路,有时候需要反复改,比较枯燥。通过与老师多次沟通,自己也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培养自己静下心来,总结一般模式。更多地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扎实专业基础。 注重自己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 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将离开学校,刚出校园最欠缺的就是社会经历和实际应用能力,现在拥有各种技能等级考试证书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随着毕业人数的扩大,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逐步增高,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对自己的技能方面的培养,结合本专业特色,通过实操练习锻炼自己的应用技能。还要重视的是自己在与人沟通方面的技能,适应社会环境。 注重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竞争中个人的能力很重要,而这种能力并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反很多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相关的知识能力。大学的生活相对开放,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利用网络积极了解社会中的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提升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博客以及其他社交平台,交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朋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避免不了的要与同事共同协作完成相关的工作,发挥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 用智慧和勤劳织就每一天,用心耕耘每一天,追求卓越,始终相信未来。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 析与对策 班级自动化121 学号 121044110 姓名: 范昊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 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 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 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 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 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 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 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 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 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 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 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 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 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 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建立专业,如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