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顺势而为工会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建功立业

顺势而为工会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建功立业

顺势而为工会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建功立业
顺势而为工会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建功立业

顺势而为工会要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建功立业

镜湖新区总工会

中国工会在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历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历来都是党的有力助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来是与时俱进的。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凸现且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下,工会组织更需要认清形势,立足本职,协同党委、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立足基础,深挖潜力,主动作为,切实抓好工会组建,做创新社会管理的参与者

工会组建工作既是工会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是王兆国主席在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和六次主席团会议上,提出的“两个普遍”内容之一。非公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大潮而不断产生和发展,当前我们要在规范巩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非公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

省总在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三年工作规划中,对我省今后三年工会组建与会员发展进行了目标分解,目标明,任务重;任务层层分解,责任级级落实。我们必须深控潜力,主动作为:

一要搞好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要组织人员,对辖区范围各类企业进行拉网式普查,分析、统计、造册、录入数据库,根据企业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二要科学制订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制订企业工会组建发展计划时,要认真分析各企业的性质特点,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统筹安排,排出具体组建工作计划,既考虑面上的均衡,又有每年的工作侧重点。

三要合理抓好落实,做到因地制宜。对规模以上企业立足于单建工会;对相同行业集中而发达的区域,可力推区域性行业工会;对产业园区及村(社区)规模以下小散型企业可建立工会联合会;对分散、流动的职工,可以通过各级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进行源头登记入会,不断扩大工会组建覆盖面。

二、立足当前,善抓机遇,积极作为,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做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者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当前职工维权有效抓手,是新形势下全总对各级工会提出又一要求,是现阶段工会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一是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上级有要求。各级工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二是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有需求。各级工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架起企业与职工共谋发展,双赢互利的桥梁。

三是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时代赋予工会的使命,工会工作者要积极作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举措。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工资集体协商的氛围。工会组织要及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情况,争取得到重视和支持;要主动上门向企业法人进行政策法规宣传,争取得到理解和配合;要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向企业职工宣传权利与义务,做工资集体协商的知情者、参与者。

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的工作,各级工会要根据当地的企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使他们敢谈、善谈、会谈,做工资集体协商的行家里手。

三要加大工作力度。要积极探索工资集体协商的新机制,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新经验、新做法,在抓好单个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要大力推动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工资集体协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突破性进展。

三、立足本职,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合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做创新社会管理的助推者

市场经济社会,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资矛盾突出,劳动关系复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时代的呼唤,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方针,工会在发展劳动关系中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顺势而为,有所作为。一要发挥组织倡导作用。继续承担起组织者的责任,不越位,不缺位,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现阶段工会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大舞台。二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职工、企业、政府都需要工会,都离不开工会,工会依照自身的工作职责,依法依规进行沟通协调,做好“中间人”,缓和化解劳资矛盾,实现“劳资双赢”。三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劳动竞赛、技术创新等活动,提高职工素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改善和创造新型劳动关系。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工作方案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建设效能、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快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推进城西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根据平发()33号文件《中共平遥县委、县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街道办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围绕“旅游名城”这一特色,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理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管理科学、高效,为平遥的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项目建设为统领,按照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经过网格建设、平台建设、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古城社会管理创新。在现有条件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经过整合资源、协同工作,实现无缝隙、无盲点的政民互动的管理模式,创立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举措及职责分工

贯彻中央和省市精神,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街办实际,以“三级网格”承载、“五大致系”建设为主要抓手,综合施措,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三级网格”承载。由街办牵头负责,各社区居委会、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全面推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1、一级网格。即街办级网格。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对“三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重大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理,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考核、评估、监督与管理,做好与县级网格的对接工作。 2、二级网格。即社区居委会网格。每个社区居委会为一个网格,共6个网格。各社区居委会主任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管理的指导、监督和考评等日常工作。 3、三级网格。即基础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网格。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基础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 (二)“五大致系”建设。经过五大致系建设,全面推进11项重点工作。 1、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吕宁

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研究吕宁 发表时间:2019-12-06T11:36:07.8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作者:吕宁[导读] 摘要:民主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的体现和企业的文明象征,决定着企业内部的和谐程度与稳定性。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山西省 044000) 摘要:民主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的体现和企业的文明象征,决定着企业内部的和谐程度与稳定性。而职工代表大会即中国特色的工会团体,是服务于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和最科学有效的途径。新形势下增强工会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思路,完善服务制度,有利于电力企业民主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稳固企业基底,实现电力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创新 1电力企业开展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意义 首先,能够构建共赢格局。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强调电力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要在保证职工权益、企业利益的同时,促进这两者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在保证职工权益的过程中,工会需要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也因此,必须对职工进行科学的组织,要利用流程化的手段促进职工权力、利益实现。其次,能够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与其他企业相比,电力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除了要保证利用各种工会组织保证企业内部职工权益之外,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职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宣传。利用提高职工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为途径提高职工的管理配合度,确保职工能够具备较强的“大局意识”。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尽可能的贡献自身力量,以保证共赢格局构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最后,能够协调企业和职工关系。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有益于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打破企业与职工之间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使企业方面能够在考虑自身权益的同时考虑职工权益,保证职工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2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 2.1完善民主制度制度,密切关注职工自身的需要 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和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电力企业基层工会工作顺利开展,以体现职工管理的民主性,同时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下也可以使基层工会组织能够顺应时代胡发展要求,摒弃基层工会的传统弊端,完善民主管理创新,使之成为新时期的特点,彰显职工民主。通过监督一系列员工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员工会议,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是整个企业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工人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阶段有一种关系,作为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因此,需要重视职工对生活和工作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基层工会组织的创新管理是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基层工会组织需要密切关注电力企业员工物质生活的需要,而生活需求和文化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也是最苛刻的两种需求,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务必要将两种形式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不仅需要员工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而且要保证及时为员工提供先进的文化需求。 2.2强化工会工作模式转变 第一,对工会来说,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法,为不同职位的职工制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并辅以相关制度。对不同岗位的职工行为进行约束,积极鼓励优秀人才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以民众的要求约束民众的行为,这样对民主管理的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合理处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内部发展环境和氛围,企业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工会需要在明确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明确职工身份和职责的变化,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力量。第三,工会发挥自身协调功能。工会需要发挥自身协调功能,一方面要协调职工与电力企业领导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上下一心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制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提高职工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让职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3加强宣传教育以及职工素质培养工作 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员工的参与支持,职工是企业工会的创造者,也是工会工作的主体。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工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转变实际工作中重视业务轻视管理工作的问题,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工作涉及面广,这也对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保证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有效开展,因此需要加强对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思维理念和思维模式。某电力企业工会通过实际调查,与职工进行深入交流,准确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党组织的连续,在实际工作中争取党组织的支持,积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定期开展培训,更新其思维观念以及技术理念,重点讲解与职工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帮助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的观点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合理进行权责的分配,减少工会人员兼职的情况,专岗专人负责,提高工作效率。 2.4发挥维权职能 基层工会是员工自己的组织,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是基层工会的重要职能,在民主管理创新中,工会需要立足于自身职能,保证企业改革的安全、稳定以及顺利进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拓宽工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员工主动的加入到工会工作中,提升民主管理的公平性以及透明度;其次,工会组织要争取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参与权,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和全员化,发挥员工的主动能动性,在起到规范企业经营作用的同时,号召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最后,基层工会要注重建设职工监督体系,在监督中体现民主性,要求惬意实现厂务公开,提升职工的参与意识和权益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电力企业改革日益推进,企业的制度越来越完善,企业管理逐渐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多的职工开始积极地投入民主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工会会通过很多措施与方法来激发职工创业的热情。需指出的是,虽然电力企业在民主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也的确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今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有让民主管理工作走上正轨,电力企业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堃.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中的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04:235.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 案正式版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 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定》和《xx 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为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灾后重建和重返县域经济“十强”的战略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水平,为

促进xx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二、目标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各牵头单位和其他部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在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为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通过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管理的管理更新、思路创新和体制机制革新。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通过参与市文明办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宣传,以提高职

多举措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多举措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四川省南溪县针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把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项目、效益、品牌”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全县“跨越提升”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优化服务,开展城市社区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南溪县在南山、金鸿、西门、紫云四个社区分别建立社区工作站。工作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一岗多人”、“一人多职”的管理模式,实行日常工作与专项工作分工协作,重点工作与突发事件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居民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作用。通过建立一只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整合社区内组织功能和资源,开展社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社区居民的诉求有专人受理和服务,保证政府工作有专人落实,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下达的各类行政事务,承办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社区的有关工作,与居委会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构成社区工作新格局。 整合资源,建立“五位一体”工作中心。针对目前县、乡两级综治、维稳、群工(信访)、防邪、“大调解”工作,存在人少事多、工作多头重复交叉、资源配置不科学、工作效率不高、重复劳动等问题,南溪县在县、乡两级构建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构建大综治、大维稳、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实行“四个一”的运作方式,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建立“五联”机制,即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今年3月,宜宾市大维稳工作现场会在南溪召开,“五位一体”南溪模式在全市推广。 抓住重点,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创新方式,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大力推进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建设,动员更多的退休干部、教师等社会热心人士以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安置帮教工作中。在2010年3月于宜宾监狱举行的南溪县社会帮教启动仪式上,长城建司、鑫宇房产、洪州建材等企业分别与市内宜宾监狱、南溪监狱、汉王山监狱、川南监狱签订了帮教协议,并与3名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签订了用工协议。同时努力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向监所延伸,县安帮办、安帮协会每年组织安帮协会、安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律师、法律工作者以及服刑人员家属深入到市内各监所,对南溪籍服刑人员进行慰问,勉励他们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突出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南溪县以加强服务为抓手,努力为流动人口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走访排查,实现基本信息清、现实表现清和动态清的“三清”。全面收集、录入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信息,落实“全面登记、动态掌握、重点跟踪”的管控措施,对暂住人口做到“不漏登、不漏管、不失查、不失控”。二是加大与计生、工商、税务、房管、安监、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了资源共享、协同配合、齐抓共管、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三是实现管理动态化。以社区民警为主体,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居委会干部以及房东业主的作用,形成“五位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全面建立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即时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情况清楚、动态管控、即时发现、精确打防”。 全面提升,大力推进“数字南溪”建设。为实现打造“创业南溪、平安南溪、和谐南溪、

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如何有效实现民主管理

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如何有效实现民主管理 摘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有效实现和保障民主权利,是现代企业全面建设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文章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如何有效实现民主管理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基层工会;民主管理;落实措施 早在党的十七大就直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对强化基层民主管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依靠职代会制度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指导方针,仍然为国有企业所坚持,并在一定意义上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市场经济的变化,满足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工会组织必须积极探索,以企业实际情况为管理工作的基点,致力开发符合企业个性、可行性高且富有成效的管理新途径,拓宽企业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渠道,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从根本上增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如何在这个强大的社会环境下切实做好员工民

主管理工作,已成为企业工作组织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想落实好企业员工民主管理工作,保证员工有效参与民主工作,就必须采取有效途径提高员工对民主管理的认识。 1.作为当前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创新工作机制,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的企业管理制度都能推动民主管理工作的进行,任何一种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又必定适用于企业管理机制。所以说,企业员工民主管理并不与其他工作孤立、隔绝,一旦背离企业管理工作,民主管理将变得空洞无力。因此,新形势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民主管理工作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约束下正常运作,对于企业过去的成功实践、合理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得以整合、创新与发展。 2.新形势当代企业制度中的民主管理工作,应当始终坚持实现企业与全体员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好全体员工的民主政治权利与合法权益,确保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精选模板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一、全市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市共有社会组织323个,其中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178个,民办非单位135个,基金会10个。 在社会团体中有行业性社团32个、专业性社团93个、学术性社团41个、联合性社团个;在社会团体四种类型中专业性社团所占比重最大,如4月30日成立的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就是一个专业性的社会团体。 民办非单位中有教育类45个、卫生类5个、文化类1个、科技类4个、体育类11个、劳动类9个、民政(社区)类45个、其他类15个。其中,教育领域的民办非所占比重最大。 在10个基金会中,村一级组织成立的基金会有5个,分别为李巷益民基金会、闸上慈善基金会、农联爱心基金会、巨桥惠民基金会、韩山福民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在安老、慈孤、济困、赈灾,及兴建、改造公益和慈善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在村级举办基金会开创了全国村办基金会的先河,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依法登记。首先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使申报人了解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事指南》;其次是热情予以指导服务。对应提交的申请书、章程、经费管理办法、领导机构名单、会员名单、住所证明等有关文本提供样本资料,并给予热情指导;三是主动沟通协调。主要是与社会组织和业务主管部门,主动进行沟通、协调,结合场所、办公条件的现场考察,指导社团、业务主管部门开好成立大会等等;四是规范登记程序。如行业性社团严格按三脱钩要求办理等。由于在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时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办事程序公开公正、审批时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把关,因而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监督管理。一是精心组织。年检前制订了周密细致的方案,并专门下发了《通知》,明确年检范围、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二是突出重点。年检时,严格把关,做到合格一个通过一个,对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社会组织,出具整改通知书,规定时间,限期整改。对一些因各种原因造成活动不正常、经费难落实的重点社团,多次上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一起协调、沟通解决办法。三是形式多样。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采用现场办公、专题会议、个别协商、电话督办、登门催办等多种形式进行年检。例如:对科协主管的26个社团分农业、工

民政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民政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近半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政法委的精心帮助下,按照省综治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从加强民政事务管理的工作实际出发,立足岗位,发挥职能,认真实践,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推进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和谐进步。 一、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基础。 坚持以民为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为抓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发挥民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稳定器”作用。一是加强城乡低保。根据市政府统一要求,城乡低保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今年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23户、5083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3.4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25元/月,人均月补差132.49元,年发放低保救助资金773.28万元;全市农村享受低保户7797户、1742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98%,现全市低保人均月补差61.67元,年发放低保救助金1291多万元。

二是扩大社会救助。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办法,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疗救助覆盖面,增强医疗救助的及时性,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去年全市共资助城乡低保户、五保对象、五老人员共1.93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为552人次发放了医疗救助补助金,共计103.5万元,基本解决了城乡低保家庭困难人员看病难、医疗难的问题。认真做好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资金发放工作,于去年11月底将城乡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补助资金发放到对象手中,城镇重度残疾每人每月补助70元,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50元,对全市有重度残疾对象5818人发放生活救助金达334万元。 三是加强临时救助。全市临时救济2501人次,发放临时救济补助金52万元;为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发放路费503人次共15248元;全年为558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助学等必要相关手续证明。为应对物价上涨,在第四季度和XX年第一季度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共计169万元。春节前夕,配合有关部门给我市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等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320.3万元。四是提高五保供养。农村五保户1751人,作为“民生工程”任务之一,从7月1日起每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策略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策略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策略方案 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定》和《xx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为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灾后重建和重返县域经济“十强”的战略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水平,为促进xx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各牵头单位和其他部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在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为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通过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管理的管理更新、思路创新和体制机制革新。 (一)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通过参与市文明办组织的各项

活动,广泛宣传,以提高职工及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贯彻到招商引资业务工作中去。 (二)协助完善 ___预防和化解机制。 稳定工作涉及到社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并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畅通群众表达渠道,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加强对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对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落实组织的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及其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在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加强对贯彻法律法规的检查,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四)通过招商引资业务工作,着力创新社会管理。 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招商引资软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包装优势项目;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钣

乡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黄陂桥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建设效能、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我乡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调结构、促发展、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服务黄陂桥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新期待为主线,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主要目标。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和督查考核创新,建立起全方位、动态化社会管理工作体系,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打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工作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社会管理创新置于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造,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抓好典型,整体推进,在高起点上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1、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抓好落实重大社会决

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以容易引发矛盾的领域为重点,明确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评估内容、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应对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2、构建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业性调解组织,完善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3、建立信访工作三级接访下访工作新格局。重点抓好制定落实我乡信访工作三级接访、三级下访实施意见,畅通乡、村、组三级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渠道,真心实意办实事、解难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按照“清积案、化新访、控非访”专项活动部署,抓好积案集中清理工作。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办结期限,做到法律问题解决到位、解释疏导教育到位、责任查究落实到位、困难帮扶救助到位、复查复核工作到位,直至当事人息访罢诉。 5、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乡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综治信访服务站建设,健全制度,落实人员,完善保障,有效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等力量,形成综合治理的大平台。 6、深化村服务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制定落实创新村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村服务管理组织,探索服务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方法,积极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组织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7、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X区是X市的主城区,“十二五”以来,经济总量翻番,城市规模和品质也有了较大提升。但随着群众工作的不断深入,来自基层的种种隐忧和危机却时时困扰和警醒着我: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引导群众的本领小了。居住小区虽然人口密集,但居民之间少了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认同感、归属感下降,有时一条网络信息可能就会一呼百应,而我们却百呼不应。大家普遍感叹,群众工作的看家本领不灵了。二是城市更大了,但服务群众的距离远了。现在一个城市社区平均X平方公里上万居民,社区就十几名干部,下面居民小组又大多是空的,人少事多,与群众靠不近、贴不紧,服务做不实,关系也疏远。三是社会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弱了。现在阶层分化,诉求多元,各种矛盾日趋复杂,但基层的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往往是孤军奋战,常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有时甚至连做好事也得不到好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党建为核、服务为本、法治为基、德治为魂,从基层基础做起,探索善治、法治、德治、自治“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创新,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做法:(一)做优公共服务践行法治。依法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抓好三个服务:一

是全科化的便民服务。将区街两级X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下沉社区,社区设置全科服务窗口,全科社工持证上岗;全面推行党员干部群众事务代理制,让群众在最靠近的地方得到最需要的服务。二是平台化的法治服务。社区健全“一办一委三室”法治服务平台,社区警务室达到国家一级警务室标准,为每个社区聘请一名执业律师每周到社区免费服务。首创的社会矛盾大调解形成品牌,快乐调解俱乐部、周末法庭、少年法学苑等一批社团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制服务。社区治安安全感(X%)和法治环境满意率(X%)位居全省前列,刑事案发率连续八年下降。三是综合化的执法服务。将城管、建设等X个部门X项执法职能和力量综合起来,沉到街道,落到社区,第一时间更有效地解决群众身边的烦扰事,中央编办现场会组织观摩推广。 (二)做实基层服务彰显善治。要做实基层服务必须有扎实的基层组织基础。主要落在三个“实”字上:一是社区服务的功能要全而实。X年以来投入X多亿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X个社区实现X㎡以上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中心按“一校两厅四室”标准,配备X余项服务功能。从前年开始,建设X㎡左右升级版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一是党建引领的核心要强而实。健全社区党组织-邻里街坊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网络;配强党组织书记,组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认领服

003-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朱春玲 《人民日报》 2011年05月26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也面临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矛盾、“两难”问题明显增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找准着力点,探索新办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内部各种具体矛盾呈现出热点多、燃点低的状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应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有把社会管理寓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寓于搞好服务之中,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吸引人民群众自觉地参与,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

环保所的创新工作方案

环保所的创新工作方案 导语: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过去的地球天空蔚蓝明净,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纯净,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现在的地球呢?天空难寻昨日的蔚蓝,群山不见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与以前的地球相比,无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根据乌审旗社管委办公室的要求,为确保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推进,取得成效,现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旗”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影响我旗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格局,为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社会管理人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环保工作高效化的要求,切实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社会管理思路、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效能,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乌审旗跨越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以全旗社会建设的

实际成效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仅使全旗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使乌审旗迈向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方法步骤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分准备动员、实施推进、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四个阶段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20xx年5月30日—6月30日),制定方案,组织动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动员大会,落实工作责任。 第二阶段(20xx年6月30日—7月30日),落实保障,实践探索。 第三阶段(20xx年7月30日—10月30日),攻坚克难,积极推进。针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法。 第四阶段(20xx年10月30日—12月30日),巩固完善,形成机制。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规律特点,认真总结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工作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试点工作成果。 四、试点工作组织保障和责任分工

刍议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

刍议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 发表时间:2018-12-20T16:34:04.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金国荣 [导读] 企业方面必须重视基层工会民主管理,要提高职工与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浙江双成电气有限公司 312000 摘要:企业基层工会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尊重企业内部所有职工的意愿,确保企业方面能够落实人本管理,能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职工发展。正因为此,基层工会是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只有保证企业与职工紧密联系,职工与企业才能够共同构建双赢格局。现如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日益严峻,企业方面必须重视基层工会民主管理,要提高职工与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创新 一、企业开展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意义 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具体来 说,有如下三点最为显著:第一,能够构建共赢格局。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强调电力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要在保证职工权益、企业利益的同时,促进这两者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在保证职工权益的过程中,工会需要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也因此,必须对职工进行科学的组织,要利用流程化的手段促进职工权力、利益实现。第二,能够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与其他企业相比,电力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除了要保证利用各种工会组织保证企业内部职工权益之外,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职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宣传。利用提高职工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为途径提高职工的管理配合度,确保职工能够具备较强的“大局意识”。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尽可能的贡献自身力量,以保证共赢格局构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第三,能够协调企业和职工关系。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有益于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打破企业与职工之间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使企业方面能够在考虑自身权益的同时考虑职工权益,保证职工合法权益不被侵犯。与此同时,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有益于平衡企业与职工不对等的社会地位,有益于优化两者的利益分配,确保两者能够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最大程度的避免利益分配冲突问题发生。 二、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民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人本管理氛围熏陶下,电力企业方面对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优化了工会民主管理工作。从整体角度看来,我国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获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然而从细节角度看来,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过程仍然存在问题,且以如下三点最为显著: 1.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时代在不断发展,电力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必然也与传统的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内部基层工会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使得管理的思路、管理的覆盖面相对而言较窄,很难全方位覆盖电力企业内部职工,管理工作难以契合基层职工的基本诉求,工会民主管理的作用发挥也因此难以保证。 2.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电力企业方面未能正确认识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基层工会管理部门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部门”,企业内部在安置职工时往往会考虑将之安排进入基层工会管理部门,这就导致基层工会部门内部普遍为年龄较大的、非专业人士。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差,不仅会影响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还会影响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 3.管理人员管理职能缺失 首先,部分基层工会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工会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在落实工会民主管理时不敢行使自身权利,这不仅会影响工会管理作用的发挥,甚至还会影响工会民主管理的落实效果,导致各种管理问题发生。其次,部分工会管理人员存在思想态度问题,在工会管理工作时,很多人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没有履行自身职责的思想认识。正因为此,电力企业内部员工的福利待遇难以提高,基本权益难以保证,职工遭遇的各种问题难以被及时、有效解决,容易导致企业与职工关系恶化,影响企业人才稳定性。 三、创新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策略 1.完善管理体制 与其他企业相比,电力企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职工岗位工作倒班现状、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差异性大等。客观情况决定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开展具备更大的困难性。为了保证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是否落实,企业方面必须积极制定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合理的民主管理体制。基于此,企业方面要全面了解电力企业内部职工工作的现实条件,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制定管理体制,要确保管理体制尊重职工意愿,能够保证职工根本利益。与此同时,管理体制之中应该强调民主的管理监督,要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降低管理失误问题发生概率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2.加强教育宣传 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创新不仅有益于职工发展,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够帮助企业和职工构建共赢格局。然而如果缺乏良好的开展氛围、没有雄厚的群众支撑,电力企业基层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将难以保证。因此,电力企业内部应该加强对基层工会民主管理的教育的宣传力度,要帮助企业内部人员正确认识该项工作,积极配合该项工同时也清醒的看到,各监督主体对监督工作的认识及其监督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还有差距。因此,强化立体监督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方对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立体监督需要各级领导、纪检组织、职能部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切实把各监督主体的思想统一到监督是为了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来,让其深刻认识到监督是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内容,促进监督者从“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转变,真正形成“目标同向、分进合击、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让主动发现违规违纪、勇于制止歪风邪气成为每一名职工的自觉习惯和责任担当,让企业几十、几百个探头变成成千上万个探头,惟其如此,方能真正建立起360度无死角的立体监督。二是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要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在各自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尤其是在开展重大的、涉及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