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

打造“环境高雅师生儒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张庄中学建校于1959年,地处邹东山区。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滞后,教职工积极性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2014年3月,按照市教育局的决策,张庄中学与邹城六中结成深化联盟学校,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庄中学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创建”的契机,依据学校自身实际,走“文化兴校、内涵发展”之路,以创设“环境高雅、师生儒雅”的校园文化为切入点,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滋润人、凝聚人、激发人,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工作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办学条件逐步提升,学生文明习惯逐步规范,教学成绩连年攀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2015年中考,全校158名同学参加中考,106名同学通过高中录取分数线,高承志同学以563分的成绩名列乡镇中学第二名。实现了13年、14年、15年中考升学人数三级跳,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在今年暑假教育局组织的家长评校社会调查中,群众满意率达97%,位居农村中学第三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齐

鲁晚报》、邹城电视台分别报道了我校办学经验。

一、目标激励,制度引领,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职工、教学管理文化

1、建设质量强校,做豪迈的张庄中学人

2014年初,针对教学质量差,教职工缺少工作热情和动力的实际,学校鲜明的提出了“建设质量强校,做豪迈的张庄中学人”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张庄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描绘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师生向往”的学校发展愿景。引导全校教职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投入到提高教学成绩中去。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教学管理中心,充实了年级管理力量,制订了《张庄中学课堂教学规范》,从备课到上课、自习、晨读、作业、检查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课堂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及竞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精讲多练、当堂达标的原则,教师讲授不超过25分钟,学生动手、动口练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课堂提问要重点照顾中下层次的学生,每节课提问不少于10人。彻底转变了“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体”的做法,真正做到以“学”为本,以“生”为本。

以重师德、重实干、重实绩为导向,制定了《教学先进个人评比办法》,改革了《职称评审方案》、《课堂教学巡视制度》,努力做到按制度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真正让实干精神好、工作成绩好、师德素质好的同志站上领奖台,

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责任意识,培育“态度决定成败、责任胜于能力”的工作精神,本着“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分工任务,细化岗位责任,建立岗位问责机制,形成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的学校,我的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

2、建设谐校园,做幸福的张庄中学人

给教师幸福感是学校人文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有了幸福感才会努力的去创造幸福的课堂,才能把幸福传递给学生,才能把爱传递给学生。结合“以人为本,为师生创设美好的校园生活”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建设和谐校园,做幸福的张庄中学人”。一是学校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使学校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打造赏心悦目的校园生态环境,让师生享受到美丽的视觉盛宴。二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验收的契机,学校对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进行了粉刷和美化;办公室铺设了地板砖,安装了空调,任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充实规范了功能室建设,加强了校园安保措施,彻底解决了多年的缺水问题。为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学校在生活上送关心,情感上送温暖,学校多方筹资购买了净水机,师生喝上了净化水;改建了教职工餐厅,教师吃上了放心饭;教师生病时,及时送去问候和爱心;教师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学校尽力解决;

工会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定期为教职工健康查体;天气变冷,及时烧起暖气,天气变短,及时调整作息时间,让赶公交车的教师按时回家……师生在关爱、温暖、和谐中感受精神愉悦和人文关怀,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幸福。

3、建设教育名校,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增强业务素质,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提出了“建设教育名校,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

首先,党支部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锐意进取的干部队伍。一是明确岗位责任、目标任务,明确领导干部的品行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想在前、干在前。二是完善了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制度。实行德才突出者上、平庸者让、落后者下的用人机制,着重培养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威信高、能经得起考验的干部。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任劳任怨,成绩优异,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培养。一年来,广大教师已经形成了爱岗敬业、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勇争第一、不甘落后的工作精神,但在大局观念、奉献精神、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为此,

制订了《张庄中学师德考核办法》,在职称评审中增加师德加分项。开展了《增强师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做高尚的张庄中学人》为主题的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四有好老师、爱岗敬业标兵,教学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旨在倡导广大教师时时、处处、事事做学生表率、做社会表率。不断加强教师的业务培养,学校先后邀请了济宁教研室领导专家来校作高效课堂专题报告,邀请六中、八中的优秀教师、班主任,来校上示范课、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组织教师到名校、到高校听课学习,开阔了视野,迅速提高了教学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打造“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文化阵地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旗帜,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品牌,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学校以传统文化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以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首先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师生创设美好的校园生活”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孝亲、诚信、健康、儒雅的阳光少年”的育人目标。提炼了以“崇德尚善、博学笃行”为主题的校训。培育了“态度决定成败,责任胜于能力”的工作精神。描绘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师生向往”学校发展愿景。

一是根据育人目标,着力打造以“孝亲、诚信、健康、儒雅”为主题的文化教育阵地。学校在净化硬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孝德园”、“孝亲路”、“诚德园”、“诚信路”、“儒雅园”、“儒雅路”等教育园地。托物寓教,润物无声,赋墙壁、道路、楼房、花草生命,把教育思想、励志、诚信格言、孝心感恩故事融入环境,让“一草一木都含情,一墙一石会说话”,使其成为陶冶教育学生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体味儒雅、提高修养。开展孝心、诚信教育活动,评选孝心之星、诚信之星,设立“孝心储蓄所、孝心垃圾箱”,布置孝亲作业,设立“诚信考场”、“诚信亭”等,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二是根据“崇德尚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给学校教学楼、综合楼、主要道路命名。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学校把教学楼命名为“博学楼”,意寓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把综合楼命名为“行知楼”,意寓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宿舍区命名为“尚善居”,意寓做人要不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怀善心、行善事,团结同学,和谐相处。把通向博学楼的大路命名为“成才大道”,意寓人生要拼搏、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道路两边宣传栏以历届优秀毕业生、在校优秀中学生和励志格言为主。把通向操场的大路命名为“行健路”,取自《易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寓人应该不断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路两边是自强不息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三是创建墙壁文化。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满眼是文化。学校力求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学校在博学楼、行知楼、宿舍楼、餐厅的走廊里、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在励志广场墙壁悬挂励志故事和箴言,在儒雅路建设传统文化园,在行健路两侧张贴自强不息的古诗警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图文并茂,寓教于无声。

四是建设班级文化。学校鼓励各班在班级文化上求同存异,兼顾共性和个性,体现不同的风格和追求。以学生为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从图书角到学生成果展示,从班级环境布置到班训、班级目标,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力量、作用和强大的育人职能,同时班级文化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现个性、体现才华的场所和阵地。

三、争星创优,突出实效,建设以“五星班级、十星学生”评比为主线的德育管理文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张庄中学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根据新形势和青少年的新特点,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两项评比”、“三个层次”、“四条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德育形式。努力增强德育实效性。

首先,为全面提高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优良校风校纪和学习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

习习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张庄中学根据《德育工作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实际,开展“五星级班集体”和“十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每月评选“五星级班集体”,考评的内容为:勤奋好学之星、纪律文明之星、环境卫生之星、公物爱护之星、宿舍文明之星。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孝心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智慧之星、进步之星、运动之星、才艺之星、科技之星、劳动之星、勤俭之星”评选的活动。把抽象的德育内容变成学生看得见,争得来的红五星。从学生自我讨论制定评比标准,到对照标准个人申报、再到公示评比表彰的争星创优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自觉养成“文明、诚信、感恩”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状况,不断丰富“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第一层次是对初一学生着力抓好小升初的衔接,主要围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开展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第二层次是针对初二学生心理转型和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主要开展爱国、励志、感恩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他们形成爱国之情、养成顽强之志、充满感恩之心、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第三层次主要针对毕业班实际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目标。

再次,依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在校长领导下夯实完善四条德育主线。第一条主线是政教处指导下的班主任队伍,成为德育工作的骨干线。第二条主线是教导处指导下的任课教师队伍,成为德育工作的辐射线。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第三条主线是年级组织下的学生自治委员会,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第四条主线是家长委员会协调下的家庭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辅助线。将家庭、学校、村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上述两项评比、三个层次、四条主线,涵盖了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它们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互动、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体系,切实增强了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开发有地域特色,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半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组织有关老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编辑了张庄中学的校本课程《美丽的张庄我的家》和《古诗文诵读》。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张庄镇地域文化开发如《樱桃种植》、《走进凤凰山》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健

康和谐文化氛围,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在已有晨曦文学社、美术与创意设计社、合唱团、篮球校队、乒乓球队、荆山棋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特长,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规范活动要求,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各社团做到定活动目标,各个兴趣小组在学期初必须确立好培训和活动的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随意更改;定辅导老师,平时的辅导与活动都由专职老师负责,特殊情况另外聘请;定活动地点,学校将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强化责任,严格规范,创建“文明、健康、安全”的餐厅管理文化

住校生的就餐是住宿制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餐厅的管理、卫生,饭菜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的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高度重视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在改造提升餐厅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强化责任,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并于今年暑假一次性通过省级“食安山东”示范餐厅验收。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餐厅管理体系,对学校食

堂管理全方位监督。定期召开餐厅管理、食品安全工作主题会议,研究调度餐厅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明确了领导责任,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成员的餐厅管理领导小组,校长对学校餐厅管理工作负总责,是学校餐厅管理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每周一对餐厅的进货、档案、仓库进行全面检查,严把食品入口关。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副校长任组长,总务处、政教处、年级领导为成员的餐厅管理小组,每天对餐厅卫生、员工卫生、餐具消毒、饭菜质量、师生意见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成立学生自制委员会,每餐对就餐纪律、文明习惯、勤俭节约,饭菜质量进行检查。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家委会成员每周一次对餐厅的饭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领导检查指导。每月组织师生对餐厅卫生、饭菜质量、服务水平进行满意度测评。

二是建立健全餐厅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根据上级文件和要求,学校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食物中毒处理预案》、《邹城市张庄中学餐厅管理规定》、《员工培训制度》、《餐具消毒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员工晨检制度》等。设立食品安全、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等宣传栏。实施亮厨工程,所有操作间、消毒间均安装了摄像头,在就餐大厅电子屏显示,并与食药局联网,时刻处于师生和上级主管部

门的监督之下,为确保餐具卫生实施二次消毒。学校实行公示机制,学校餐厅内外设有餐厅工作人员公示栏,邹城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餐饮服务食品等级公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食品添加剂展示,每周食谱公示等,设立原料展示柜,把所有使用原料进行公示,制定《食品安全承诺书》,公开承诺禁止使用亚硝酸盐等,通过公示来加强对餐厅各项工作的监督。餐厅管理、饭菜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师生的幸福感,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也优化了学校的综合管理,学生吃零食的少了,校内的小卖铺关了,校门口的小吃摊撤了,校园环境更干净了。

以上是张庄中学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些粗浅做法,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走“文化兴校、内涵发展”的路子,构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为建设教育强校而努力!

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_初一作文

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踏入那一方回忆,我轻轻地来到文人墨客的身旁,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探索,去思考,他们的精神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细品刘禹锡的《陋室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高雅与淡泊,使我深醉其中。像许多文人一样,他在仕途上坎坷多舛。被贬至安徽和州县从事小小通判的他,又被知县故意刁难,处境艰难,身居陋室。但那破败的“陋室”真的“陋”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那乐观豁达的主人眼中,那陋室何尝不是雅的,又何尝不及那百亩豪宅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豁达乐观,高洁洒脱,正如他,刘禹锡,身居陋室仍笑看生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走近这位北宋哲学家——在追名逐利的闹市中,守着自己心爱的莲,守护自己心中的君子。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坚守自己的纯洁自然,不追名逐利,美名远扬。正如黄庭坚所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脱,如光风霁月。” 如莲之君子,正如他,周敦颐,如雨后明月,似人间清流。 千古文人凭借一陌纸钱,洋洋洒洒书写自己的精神追求,书写花一样的诗篇。

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再到“眼中无一个不好人”的赤子苏轼…… 文人们墨客的精神追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值得称颂。他们不追名逐利,不背信弃义,都如同一股浩然之风,坚守自己高洁的精神追求,令春暖花开,芳草显翠。 穿越千古历史,我不禁为文人的精神追求所感动。不知我可否,再为你们赋一曲清歌?

中国文人之性格

看中国文人之性格 —―读《品中国文人》随笔 李志勘从小那些响当当的名字就在耳边回荡,吃粽子因为悼屈平;床前明月光三岁小儿能背,便知道了李太白,离离原上草便知道了白居易,大些了像东坡,杜甫,陆游,怪老头王安石诸多的名字从嘴边滑过,嘴角浮起了一丝浅笑,华夏文明之璀璨,心里涌起的满是自豪。但内心的疑惑也是愈来愈重,能穿越千年,在历史吹尽狂沙时,为什么他们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屹立千年甚至更久远,凭什么他们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让每个中国人为之血液沸腾,我很想知道,很想知道这些古代文人给后世的血脉里究竟注入了什么,使得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他们的精神伟力是什么? 假期认真读了刘小川著的《品中国文人》全集,本书是上下册的合本,选取了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人的14个人,上集写了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下集写了苏东坡、柳永、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李清照、曹雪芹、鲁迅。每一个名字读来都让人颤抖,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中国文人精神的集中喷射。如果评价小说的好坏是是否让人物自己说话,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的话,那么我想说这本书虽不是小说,但我却读出了小说的意味,因为所写的每个文人都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不是站在一个政治的高度去读人物,以往历史课本里读到的他们是拘泥的,总是给他们套上了一些框框,把他们放在神龛上供人膜拜,不符合供奉的枝节便剔除,用神性

的光辉笼罩他们,总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但这本书的解读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他们,从生活的角度还原他们真实的血肉,有生活的吃喝拉撒,有读书交友行路,当然也不乏情爱生活和性,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才情和政治远见。读来是亲切的,我总会从中找到我生活中他们的影子。 比如读陶令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了我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当然他也是很敬慕陶公的,他也爱写诗,喜欢清淡的田园生活,丝毫不慕别人的名利,散淡的挣点钱能饱饭就够了,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性格嵌入血液。无论你位多高权多重,有哪个炎黄子孙读了《归去来兮辞》不动容,陶公是真的悦意啊,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那个载欣载奔,那个出囚笼的快乐没有丝毫杂质,纯净的快乐,他是真爱田园的,从骨子里的淡薄,性本爱丘山。现代人对农家乐对田园的向往谁敢说没受陶公的影响呢? 还有那个白乐天,好不容易做官了,让他对付农民去收租子收苛捐杂税,他心里痛啊,他不去迎合领导,跑到了田边地头写下了《观刈麦》,道出了农人的坚韧与辛酸。看着贫妇抱着孩子,拾麦穗充饥,他很惭愧,他虽是个九品官但与农妇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观刈麦让他酒肉无味,他没有看上级的脸色行事,不仅动了恻隐之心还写诗自责,县令露出狰狞面目让他鞭打交不出钱粮的农民,他不干和县令拧上了,最后大病一场。幸运的是白大人朝中还是有人的,他装病蛰伏,等到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他不负自己不负百姓,积极的为百姓做实事,政声极佳。东坡亦是每到一处立马马不停蹄的做事,一二三四,

【初一作文】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初一作文】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踏入 那一方回忆,我轻轻地来到文人墨客的身旁,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探索,去思考,他们的 精神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细品刘禹锡的《陋室铭》,字里行 间所流露出的那高雅与淡泊,使我深醉其中。像许多文人一样,他在仕途上坎坷多舛。被 贬至安徽和州县从事小小通判的他,又被知县故意刁难,处境艰难,身居陋室。但那破败 的“陋室”真的“陋”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 那乐观豁达的主人眼中,那陋室何尝不是雅的,又何尝不及那百亩豪宅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豁达乐观,高洁洒脱,正如他,刘禹锡,身 居陋室仍笑看生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走近这位 北宋哲学家——在追名逐利的闹市中,守着自己心爱的莲,守护自己心中的君子。他洁身 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坚守自己的纯洁自然,不追名逐利,美名远扬。正如黄庭坚 所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脱,如光风霁月。” 如莲之君子,正如他,周敦颐,如雨后明月,似人间清流。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千古文人凭借一陌纸钱,洋洋洒洒书写自己的精神追求,书写花一样的诗篇。 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的陆游;再到“眼中无一个不好人”的赤子苏轼…… 文人们墨客的精神追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值得称颂。他们不追名逐利,不背信弃义,都如同一股浩然之风,坚守自己高洁的精神追求,令春暖花开,芳草显翠。 穿越千古历史,我不禁为文人的精神追求所感动。不知我可否,再为你们赋一曲清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 ,生命的禅堂,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在人生的旅程里,谁也不会为谁做太久的逗留,惟独书一直在我的世界里安静地花开花落,凝望着我成长的痕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捧一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无须走马塞上,你便可看楚汉交兵;无须程门立雪,你便可听师长之谆谆教诲。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红楼巨著”;纪晓岚“饱览群书,徜徉书海”,方得“天下第一才子”称号。 古人读书,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的确,生活中有太多的书吸引着我们。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如倒啖甘蔗,渐入佳境;有的书像一枚青青的橄榄,苦涩后现清香……可是我们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面对令我们双眼迷离的书,我们怎么去选择呢?首先,读书要尊重自己的感觉。罗曼罗兰曾说:“凭感情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一种享受,所得到的是一种灵魂上的涵泳与自由自在,和一种被了解、被同情的感受。”当我们品读我们心爱的书刊时,一定会为主人公的点点滴滴而忘情,一定会为其中的真情感动地流下眼泪,一定会对作家笔下鲜活的顽强生命力赞叹不已……如果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那么就会越读越反感,导致对书完全丧失了兴趣。其次,读书要宁精勿滥。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书,不如彻底消化几本。”一目十行,读后就忘,与其这样草草了事,还不如不读。面对一本有深刻的价值的书,我们要反复切磋,反复咀嚼,只有认真思考,才能从中领略到更多知识的真谛。最后,我推荐,经典名著最靠得住。名著之多,我们已经无暇一一问津。要相信前人的选择。一个人兴许看错,一代人也兴许看错,而整个人类不会看错。相信经典名著会是我们精神上的依傍,它们会为我们带来全新的风景。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们为什么去读书?后来找到了答案。在这充满未知与寻找的探索中,我们拣到先人遗传给我们的智慧之珠。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想书,是思索和记忆的过程。重在领域字迹所未知的东西,把自己的知识之网修补的更加慎密,使它能够覆盖更辽阔的水面,捕获更多的鱼。臧克家说:“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地,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殉国流过眼泪,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小到大,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捧着四大名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凝石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茅庐”,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三国演义”。同时,许多民族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约束。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房,虽然仍有强大的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融合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但躯体和大脑毕竟属于自己,书斋的主人得到了个性施展的空间,于是,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可以说,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加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在书斋里融合、发酵,最后,酝酿出崭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如王维在“辋川山庄”写就的如画诗歌、黄公望开山水画之宗的《江山万里图》、曹雪芹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严复启迪国人的《天演论》、鲁迅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徐悲鸿歌颂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胜枚举。 【题文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书斋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的。(2分) 小题1:细读文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作答。(5分)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书斋里“融合、发酵”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知识分子在书斋里“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3:文章结尾说:“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请从王维、曹雪芹、鲁迅三个例子中任选一个,说说他的作品在文化发展的链条上闪动着怎样的灵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或:书斋是文人汇集文化传承文化的地方;书斋是文人施展个性的地方。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古琴与中国文人精神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人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高山俊岭之上,两位风度翩翩的雅士席坐于苍岩飞瀑与古松巨石之间,一人举止优雅的抚琴,一人神态平和的侧耳静听;或在茂林修竹之间,一位身着宽袖长袍,气质刚毅洒脱的隐士,静坐于清泉碧溪畔临流抚琴,兴之所至,身心俱忘;或于苍松怪石之间,一位高士当风振衣,风致飘逸地行走在幽静的空山之中,身后的童子携带一张古琴,随同主人去访友寻知音。如此种种,中国古代文人的那种以弹琴抚弦为自娱,于安逸闲适中寻找清静高远心境的情态,曾在无数的诗词文赋与金石书画作品中得以尽情展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被喻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中,古琴居于首位,此足见琴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难怪在人们心目中,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总是有琴相伴。 那么,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乐器中,为什么惟独“琴”能够居众乐器中的“王者”地位,并被受历代文人青睐和推崇,从而成为他们常备不离的雅器呢?中国文人在古琴这件乐器中又寄寓了什么样的精神呢?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先秦诸子时代结束以后,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但秦朝很快灭亡,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懦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从此,懦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失意、不幸的命运,此时玄学盛行,遂使老庄之学得以广泛、深入地进入文士的精神世界。也因有了这种契机,使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道互补的思维定势及心理模式结构开始正式成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家崇尚自然的价值观、求退避的行为结构及主张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对儒家强调积极干预、进取有为及大一统的国家学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它恰恰又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对立和补充,并在思想方式上是彼此相通的。也就是说,儒道两家思想的转换,无需思想方式上推翻重来,只要相互转变,就可以在“达者兼济天下”与“隐者独善其身”之中便捷地作出人生路途的抉择。 于是,儒道两家在思想上的这种互补结构,为文人的二重人格提供了思想依据,如果得志时便是儒家,入世为官,乐观进取;一旦失意时便成为道家,出世隐居,消极退避;或者逃遁到比道家更与世无争的佛禅世界中去,从而构建起了中国古代文人“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的心理。正因为以老庄道家思想和佛禅的思想普遍渗入历代文人心田,同儒家思想共构互补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入自觉的文化心理模式,完整意又上的中国古代文人也就因此形成了。 “中和”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中庸》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露时,叫做中;表情外露时,不偏于表现一种感情,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由

文人文化

导读:人类文化发展的指向来说,无论是社会进步,还是人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总要落实到个体的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的精神状态上面。展现多种元素的精神层面上,让更多的人们领略更丰富和更完美的精神食粮! 当代的文人于哲学是分不开的,它有着广泛和广阔的视野,有着关注和思考的个体存在,有着价值问题提供的全面方位视角,它是于个体需要,个性与自由,个人价值和自我完善完美与社会美政的同步发展分割不开的。文人是人类特有进化的发展方式,是当代文人实践构成其发展最核心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体的文化规定性也就越来越丰富。作为一位人文,每个人都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真正拥有现代意思,必须强化自我的主体意识和纯净的精神思想,以增进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注重对个性价值的追求,以使可以让文人的思想和精神得到最大潜能的发挥和创造。要认知现代文化,从客观上和时代相续都要参于在动态运行之中,必须,理应跟进在活波状态的人文元素之内。 随着,时代文人的推进和个性的觉悟觉醒,优美的作品都是来自生活日常的探索和真实性,最具体的民众心声和生命每日活动的原体,每个人都有他的日常活动的多样化,在日常作息中培养人的个性和品质,为国奉献、家庭建设,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精神文化也越来越觉悟和充实。文人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使每个现代人的人格得到培养和提升。 文人的文化最终会指向于丰富多样性,内涵多重性,必然发展的推动性,个性的自由性,实践认同哲学层面性,系统调解发展和自我视野的交换、补充、丰富、感性、理性、情感、想象、情绪、意志、目的、理想、愿望、完美、完善、个性魅力和健康发展的推动性。 当今,文人文化逐渐突出了自由和个体的个性,每个人都在调解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时,由于内在的自主特殊性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去选择和实施,自己个性的鲜明个性特征这就足够了,真正文人的个性是人类文化创造的缔造者,又是新的人生追求的动力,文人的思想是人类综合性社会文化的自然本能、智力、道德、情感、审美、感觉及诸多方面发展的代言人,文人的文化展现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当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文人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美政要求,当然,所有的内容不能脱离人的文化和实践,不能过份抽象的去言论人类推进的真实性。 文人,理应更新时代的精神和自身的文化心里结构,树立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意思,实现一位文人的个人自身价值观。如果全社会都能自觉树立健全一个统一的文化机制,那么,社会就可以为文人们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可以让文化元素在实质上于个体创造的文人们达于一种文化协调。面对未来,随着人类文人的实践和赋于的文化内涵,可以有了新的理解和认可,可以更好的创造和拥有自觉的导向,可以将文人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建构更富有生机和文化活力。

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

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总结。指出了儒道释的基本特性和各自差异,也因而自然而然形成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不同影响。纵观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史卷,受到这三种思想交融涤荡的文人不在少数。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儒家美学的最大贡献是为中国文人和士大夫提供一种普遍关怀及一切存在的宇宙心灵;与儒家强调人为的“中和”之美相反,道家提倡的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的理想之美,其基本特征是“虚静”和“空灵”;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它为中国艺术提供了“冲淡”和“禅味”这样的美学价值,它选择非常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景象来传达并表现与日常生活感受相对立的具有空幻深意的存在感受[1]。 儒家从群体共存的立场出发,将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超越落实在对群体理想的追求和奉献之中,形成一种积极有为、奋斗不息的生命旨趣。道家则着眼于自然和超越,引导人们超越对生死、功名的执著,追求适性自牧的快乐人生。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改造之后顽强地融入了中国文化,,它以解脱为坐标观照人生,怀着对世人遭受的痛苦、迷茫、烦恼以及死亡恐惧的真诚关切,为解决世人的大悲苦、大劫难,指出解脱法门,提供精神依托之路[2]。 陶渊明是东晋甚至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的思想丰富复杂,其中既有儒家道家,又有释家。陶渊明的思想中,儒、道、释兼而有之,又以儒、道为主。非此不足以成就其非凡深厚的底蕴。具体地说,陶渊明是先儒后道,前期受儒家的影响较多,后期则道家和释家的成分渐长。陶氏的精神世界,看似矛盾冲突难以调和,但实质上这些互相冲突的因素又奇妙地组合在一起。陶渊明本质上是受儒家影响的,因而他首先向儒家根基中寻找精神支柱。在执著的找寻中,他觅到自己所需的情感平衡点—— —一片仁爱之心。陶渊明眼中的现实无疑是不平的,但他在内心深处固执地存在着仁爱的幻想。这从《桃花源记》所设计的理想国可得到展现。现实毕竟是残酷的,不仅理想的社会无法实现,就连自身的温饱都不能满足。但陶渊明最大的力量即是克制自己,因为孔子曰:“君子固穷。”[3]“固穷”是不畏惧穷困,在贫穷中坚守自己的节操。陶渊明将贫且乐当作人生的一种很高的道德修养。为道德节操而安守贫困,一直被当作高尚的人格来赞美,这也是陶的重要精神支柱。儒家的甘于贫穷的思想帮助他从俗世的情结中摆脱出来,找回内心的平衡。在陶渊明的笔下,人和自然是没有距离的。中国众多的文人当中,他是一位心境和物境冥一的人。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他的生死观是不可忽略的部分。陶渊明诗文中提到的与之有交往的其他友人中,有许多崇信佛教或者佛教修养深厚者,如许询、顔延之、王弘、庾登之等。陶渊明在其作品中从来不回避“老”和“死”。他像魏晋以来的所有士人,也曾为岁月匆匆、人生稍纵即逝的心绪所苦。但是,诗人关心生死,又超然于外,自然且豁达高旷。因而,关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除了关注儒家固守穷困的一面,道家委运任化的一面,还要看到佛家般若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其诗文中有多处表现,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由此我们可见完整的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他本质上是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与时冥会。但是愿望无法实现时,又用玄学来化解,委运任化、乐天知命、豁达开脱。 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 阮宾 荩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而世人被表象迷惑了。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文学、绘画、音乐、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换句话说,道家是许多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一,道家的思想对无数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苏轼、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杰作。三位先贤人生经历各有不同,文学风格各有千秋,但却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人生不如意之时,道家思想都成为了他们抚慰心灵创伤的精神慰藉。 隐逸,是陶渊明留给后世的空谷幽兰般的淡远却不朽的影像,这也是他在官场上,遭受现实与理想的博弈之后,作出的回归本真自我而又超尘脱俗的选择。陶渊明熟悉《庄子》,也喜爱《庄子》甚至把庄子视作知音,他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 77处之多。陶渊明在诗文里很少以成句引用或直接套用原文的方式展示《庄子》对其的影响,却在诗文的字里行间天然浑成地流淌出庄子的自然精神,道家的自然思想,显然已渗透进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和人生态度之中。他的《饮酒诗》其五,《桃花源记并诗》等都突出地表现出道家思想的旨趣,“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寄情于山水之间,纵乐于自然之中,生命才回到本真的状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挣脱掉凡尘俗事的羁绊,自然之乐才令人内心最为喜悦。而在他的仕途路上,他经历了官场的黑暗,但又苦于无法改变官场的现状,于是他毅然辞官,成为了田园隐士,过上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虽贫困又平淡。但这最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中。他体味着人生真正的乐趣。陶渊明把道家的思想当成精神的慰藉,将道家的超脱精神融入了他的现实人生中,读书、写诗、饮酒,抚无弦琴以寄意,采清菊而抒怀,将道家的思想转为了生活实践,一切都具有了超脱性,超越现实,平凡而令人仰望如苍穹,由此也成就了他艺术化的人生。 苏轼的仕途人生,是一条屡遭贬谪的曲折道路,在北宋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苏轼于夹缝生存,境遇实为尴尬。不管是旧党主政还是新党上台,他总被排斥,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苏轼遭受到两次非常严重的政治迫害。在面对政治上的不得意,环境上的不满意之时,他更多的是用“游于物外”的态度面对,这与道家的思想是非常接近的。苏轼也在寻求解脱,如在《赤壁赋》中,他写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哀叹生命的短暂,又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宇宙万物总是不断变化,可是,苏轼就是苏轼,他不会沉沦于这悲叹中,而又能积极地思考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宇宙本是无限的角度来观照之,宇宙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有什么可悲观悲叹的呢?这是苏轼深邃的辨证的哲学思考,也彰显了他坦荡达观、超然豪迈的思想情怀,当苏轼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地面对各

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心态及其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心态及其文化意义 任文京 【导读:孤独是值得理解的心灵不得理解,它是悲剧性的。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濂溪先生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张岱的“独往湖心亭看雪”亦是。文人心态孤独的历史,就是他们理想求索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人们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和人生追求给后代读者带来了有益的思索。其中文人的孤独心态就是令我们正襟危坐、肃然面对的话题之一。 心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内在心理建构和生活态度,所以首先应当明确,孤独不是孤僻。孤独是文化意义上的,孤僻是性格上的,心态上的孤独和性格上的孤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性格孤僻之人,绝交往而少友朋,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封闭着,他们属于生活的弱者;而心态孤独的人则一定是在追寻着什么,坚守着自己的情操而不移,他们真正属于生活的强者。孤独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化性格,显示了文人对现实不屈的抗争。 其次,心态孤独和生活孤独也不能划等号。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朱淑贞“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这是生活层面上的孤独。心态孤独的人可能交游甚广,但身边众多的人并不能排遣内心的苦闷,耳边的嘈杂热闹与心灵深处的孤寂截然相对。心态孤独的人并不是孤高,孤高是自负而小视他人;心态孤独的人是求同仁而不得,既不容于世俗,又不向世俗妥协,因而这孤独便成了他们冰雪情操和高洁人格的标志。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具有孤独心态的诗人是屈原。这位楚国大臣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楚国在当时诸侯国中领土最大,也颇有实力,所谓“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确有一定道理。但屈原的主张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终遭放逐。长期的流放生活造成了屈原内心极大的痛苦,但他早年在《橘颂》中表达的信念一直鼓舞着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在当时的处境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离骚》中,我们看到屈原执著不懈地艰难跋涉,他孤独无援地上下求索,愈显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高尚,因为他的孤独是和昏君佞臣相对的,而和他精神心灵相通的是广大人民,他的人格征服了后世无数文人,赢得了后世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其实,当时就有人对屈原的行为提出劝告,屈原清醒地知道自己被放逐的原因是特立独行。他在《渔父》中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诗人孤独心态的最好自白,也是诗人以孤独而自豪的宣言。以渔父身份出现的避世隐者则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他回答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未听劝告而自沉汨罗,这不是诗人孤独心态造成的悲剧,而恰恰是时代的悲剧,孤独心态则玉成了屈原的伟大和不朽。有意思的是,屈原死后一千多年,有人仍不解其行为。宋人葛立方说:“余观渔父告屈原之语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又云:‘众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此与孔子和而不同之方何异!使屈原能听其说,安时处顺,置得丧于度外,安知不在圣贤之域!而仕不得志,狷急躁,甘葬江鱼之腹,知命者肯如是乎!”这便是没有理解屈原孤独心态的积极意义。 孤独心态大多是由文人坚守节操志向而不肯同流合污造成的。就生存环境来说,一般都朝政黑暗、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传统文人形象解析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传统文人形象解析 发表时间:2009-08-18T10:06:40.140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熊迪(潇湘职业学院•湖南娄底 417009)[导读] 本文将重点对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传统文化人形象进行解析。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带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形成了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本文将重点对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传统文化人形象进行解析。 关键词:《文化苦旅》传统文人形象解析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7-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执着,也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飘逸,更有佛教“超然物外”的洒脱,形成了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因此,余秋雨关注的并不是各处的风景名胜,而是风景之中蕴藏的文人精神。正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切关注,才使得他在寻找着散落在各地历史山水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勾画出一系列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人形象。 一、忧国忧民型 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的文人学士,是历朝历代所有阶层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却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对外族的侵逼,还是权奸的挤迫,始终坚守着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之情。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自中国第一朝夏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远有商纣时期的比干丞相,剖心求谏;近有清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他们在灾难、痛苦乃至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大勇大智,无不是出于自觉承担的神圣使命感。这可以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印记,也是每一个浸染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学士抹不去的烙痕。《文化苦旅》中《道士塔》、《莫高窟》等作品正是此类精神的代表作。 二、自我价值型 中国文人历来追求“学而优则仕”。当官,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最终途径,而中国文人的自我价值并不只有这单一的路可以走。《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为一位贬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呆了10年的贬官,“日子孤寂而荒凉”,他的人生价值何以体现?正是在这些荒凉的日子里,他作为官员的一面隐退了,露出他最朴质的文人这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在再次贬到柳州后,为当地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奴婢,按照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实践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贬官文化。柳宗元或许可以说是他无奈之余的对策,而《都江堰》中的李冰则是另外一种境况,但他们追求的是同样一种精神。秦始皇筑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而都江堰只是个纯粹的水利工程,却在几千年后仍然“水淋淋的流动着”。 三、坚韧不折型 先秦儒家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他们提倡松柏气节,主张“当仁不让”,“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人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势单力孤,被社会不公正的礼俗压抑着,却不甘这压抑,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志向,用生命发出自己弱小却坚定的声音。《牌坊》中住在小乡间的庙宇里几个外地女教师,在她们读诗的声音中,在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的大花圃里,在屋梁上藏着的一叠绣品中,传出的振聋发聩呐喊。如果说《牌坊》里的抗争只是一圈小小的涟漪,那么《西湖梦》中白娘子的抗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白娘娘只有一个平凡而灿烂的理想: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四、梅妻鹤子型 中国传统文化成因复杂,传统文人胸怀天下的时候,最不忘的是那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存哲学。所不同的是,在文化地位中占主流的儒家侧重于前半句,讲求“入世”,道、释两家则重后半句,道家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佛教讲求“四大皆空”、“超然物外”的境界。于是,中国文人在“济天下”的主流之外出现了一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隐士一族”。 如《白发苏州》中提到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再如《西湖梦》中的林和靖,素有“梅妻鹤子”之称,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几乎成了千古绝唱,隐居于孤山20余年,达到了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类文人身上显示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清新自然,超脱了沉重的文化负累,也留给了后人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形象。中国传统文人的“隐士”情结,在现代文人身上仍有鲜明的体现,这类学者沉潜于书斋,不闻窗外之事,从事纯学问研究,为学问而学问,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以求忘乎外物,独善其身,所幸这类学者数量并不多,而余秋雨更是以一个学者的身分,整理好行囊,推开书斋的门走向寻找中国文化精髓之路,给这类隐士学者们闯开了通往世间的大门。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中华大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带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同时,他深具思辩色彩的语言,感性而丰富的联想,别具一格的见解,常常让读者在被他的睿智激活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一种深沉的焦灼感,感受到他所说的“呼唤着远离商业文化的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文化回归”。翻开他的散文,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智者在低首沉吟,在吟叹长歌。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

中国的人文精神

中国的人文精神 ——也论中国价值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近代史上某个时段,中国的人文精神出现了异常的一些小混乱,类似一个人身体上出现伤口,假如不能愈合,即会流血,而愈合之后,人的肌体会得以恢复。我们把一个种群比成一个人,世界上任何一个种群都会像人体一样,有出现伤口流血的时候,相应的也会得以自我修复。中国同样也是如此。在人文精神稍显流失的时候,一个种群的自我修复能力会像人体机能中自我保护机能的启动同样,它的整个种群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即自我修复的过程,直到这个种群的创伤愈合,重新恢复生机。 追溯中国的人文精神,自《山海经》记事,上古诸神传说文化,神农、轩辕氏族与蚩尤部落逐鹿中原开始,即已完整地有所体现。无论夸父逐日,或者羿射九日,还是盘古开天与女娲造人,皆是以人类探索自然科学为起点,以人与自然万物并驾齐驱的一种风貌。足见远古华夏大地的人类即已具有对万物的探索精神,对自然界的一切未解之物象,都曾做出过系统的阐述。我们必须承认,在一切科考工作结束之前,人类无法否定圣母即是女娲这一论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上帝是女娲造出来的。我们也不能不去思索,既然盘古开天用的是斧子,那么是不是基督教一度把盘古误认为是木匠。 我们每个人都承认,在中国批判诸神是合法的,是被允许的。但是在东、西方很多讲究“神文精神”的国度,诸神皆是偶像,主宰众生命运,是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我们完全可以承认这种“神文精神”的存在。然而在一些种族歧视者眼里,即使是宁可尊重诸神,也要否定其他人类种族的存在,完全是人性的流失,是那种缺少人文精神的群体之中才能产生的狭隘的观念。在无神论群体的眼里,既包容诸神,又念及人类众生,这样的眼界才是广阔而开放的,也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种群,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价值所在的一方面。

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时间:2019-06-20 12:50:55 | 作者:王绍旭 推开心灵的窗户,遥望彩霞满天,来到盛唐两宋的时代,文人骚客,先贤圣哲们,纷纷传来人生的追求,犹如暗夜的明灯,应领着我前行。 刘禹锡在仕途失意后,被贬到安徽,但他毫不在意,寄情于山水,知县知道后,为了教训他,将其住房面积减半,但他看到新居那里依山傍水,岸柳婆娑,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这副对联,知县看到后又将其迁到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中,但他依旧不改初心,身居陋室,却感“何陋之有”,写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千古名句,他不做追名逐利的鸢,不做目光短浅的鼠,有着高尚的情操。仁为先,德为首,这是他的追求。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的周敦颐身处世俗时,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清涟而不妖”,他不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身处世俗选择了做隐士,而是直面世俗,选择了仕途之路,在仕途之路上“中通外植,不蔓不枝”,以其洁身自好,报效国家。清廉正直,这是他的追求。 本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清照,却因国破家亡而“凄凄惨惨戚戚”;本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清照,却因奔波思念,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尽管她是“九万里风鹏正举”经天纬地之才,但终究还是“学诗谩有惊人句”;尽管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终究还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但是,她用一颗滚烫的追求的心直面困难,不畏颠沛流离,不惧千辛万苦,不怕苦难重重。心向光明,这是她的追求。 巴里摩尔曾言“要是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刘禹锡的仁为首,德为先,周敦颐的清廉正直,李清照的心向光明,都经引领着我前行。我们不能少了心灵的耕耘,不能少了精神的追求,我们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携手追求,走向生活,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成就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神奇瑰宝,是美学欣赏的一个重要对象,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时还在于它在思想上对于后世的影响。王国维曾说过:“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此四子的文学才气是与他们高尚的人格分不开的,人格美对于作家的创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最早对于人格美提出要求的要数孔子与孟子两大圣人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这两大思想都涵盖了对人格美的要求。在《论语》中,有忠、恕、仁、孝、理、知、信、义等思想主张,这种种思想,都闪耀着一种人格美的光辉。其中“仁”是人格美的重要思想,其他是人格美的不同体现。他要求美以‘仁’为内容,点明了美在内容方面的本质特征。 孟子在继承孔子美学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论述了人格美这个问题,高扬了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道德、操行能像声、色、味一样引起人们普遍的愉快感受,从而使人格精神成为新的审美对象。 孟子认为人格美的内涵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仁义道德。孟子把个体人格的美和道德上的善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体从追求善的自觉努力中能够升华至对人格美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个体为了实现善,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奋发蓬勃的精神状态,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修养与意志的磨练。“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是不动心。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体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上升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养成“浩然之气”。 基于儒家思想孔孟提出的人格美学说,中国几千年的文人都践行着培养自己人格美的箴言,用人格美书写作品美。 谈到具有伟大人格美的作家就不能不谈屈原。屈原发展了儒家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屈原毕生坚持“内美”和“好修”。他具有精神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离骚》中他自我评价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精神美”和“外在美”是屈原所看中人格美的两个方面,并认为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精神美”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和锤炼。首先体现在他的“清洁”,这是他人格的核心素质。在《离骚》中,屈原称“伏清白以死直兮”,他愿为清白正直去死。其次是他的强烈责任感,他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始终以楚国的兴衰存亡为念,即使君王疏远他,他仍“九死未悔”地承担着自己的道德责任。最后是一种执着的精神,面对“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的现实环境,他义无反顾“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除了精神美外,他认为还应具有“外修美”,这从他在作品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精神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反映了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屈原的人格具有悲壮的美和巨大的感召力,他向当代和后代昭示着:美的人格不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泯灭,它能唤起麻木灵魂的警醒和自觉,培养人们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