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3第三章财政支出课后习题答案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3第三章财政支出课后习题答案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3第三章财政支出课后习题答案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3第三章财政支出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私人产品

私人产品是指在均衡状态下,设X i 是第i 种商品的总供给,X i h 是消费者h 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如果有∑=h

i h i X X ,也就是说某人消费增加一个单位必然

会使他人的消费减少一个单位,则该种商品属于私人产品。私人产品有下列两个特征。第一,竞争性消费。所谓竞争性消费是指消费某种私人产品的个人必须支付既定的(不受单个消费者影响的)价格,或者他愿意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进行支付以取得对该产品的消费权。那么,无法或者不愿意按照现行市场价进行支付的个人就被排斥在外,不得不放弃对该产品的消费。第二,排他性消费。所谓排他性消费是指获得某种私人产品消费权的个人,便拥有了对该产品的唯一享受权,即其他人不能同时再消费这一产品。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在均衡状态下,如果X i 是第i 种商品的总供给,X i h 是消费者h 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如果有i h i X X =,即每个人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它人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则称该种商品为公共产品。

和私人产品不同,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如最典型的公共产品电视节目,电视台提供多少电视节目,在信号可接收范围内的每个消费者就能接收多少电视节目。一个人的消费完全不影响另一个人的消费。

免费搭乘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Hotelling-Downs 模型

Hotelling-Downs 模型假定:在两党竞争情况下,理性经济人“范示”所塑造的候选人的目标是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数——“各党派为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选民的偏好可以用单一维度表示,选民偏好的分布是单峰的、对称的;不存在弃权——所有人都投票支持最接近于自己偏好位置的候选人。这样,每个候选人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数必然走向中位数选民所偏爱的位置。说明直接民主制下的中间投票人定理在这里仍然成立,用一种代表制来代替一种直接全民选举将不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两者都只是反映中间投票人的偏好。

二、判断题

1.F

2.T

3.F

4.F

5.T

6.T

7.F

8.T

三、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D

5.AB

6.ABC

四、简答与论述题

1.假设4

/1,=A

x G MRS ,2

/1,=B

x G MRS ,1

,=x G MRT ,简要说明此时减少公共产

品的供给会产生帕累托效率改进。

假设

4/1,=A x G MRS ,

2

/1,=B

x G MRS ,

1

,=x G MRT ,这时

B

x G A x G x G MRS MRS MRT ,,,+>,此时容易证明,减少公共产品的供给会产生帕累托

效率改进。1,=x G MRT 意味少生产1单位的公共产品会增加1个单位的私人产

品的供给,而4/1,=A x G MRS 表示消费者A 少消费1个单位的公共产品只需要多消费1/4个单位的私人产品就可以补偿,2/1,=B x G MRS 表示消费者B 少消费1

个单位的公共产品只需要多消费1/2个单位的私人产品就可以补偿。这样如果我们少生产1单位的公共产品而多生产1个单位的私人产品,1/4用于补偿消费者A ,1/2用于补偿消费者B ,还余下1/4的私人产品。余下1/4的私人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中均分,两个人的境况都会得以改善。

2.举例说明“克拉克税”理论。

以邻里合作安装一盏路灯为例,假定路灯的成本已知为100$,V i 表示第i 个人对路灯的效用评价。

如果$1001

≥∑=m

i i V ,说明此时安灯“有效”。

如果让每个人负担的成本与他对安灯的效用评价成正比,这时人们会隐瞒自已的真实评价。 如果我们采取另一种方法,事先固定每个人所要分担的成本Ci ,则第i 个人的效用净值:n i =V i -C i

∑>i

i n 0时,安灯有效。

但这一决策机制可能导致的问题是:它包含着一种夸大真实评价的刺激,如果你对“安灯”的评价略高于你负担的成本,你为了保证“结果是安灯”可能故意夸大你的效用评价。这样即可以保证安灯,又不会增加你的成本。

解决的办法是对“关键人物”课税,为此首先定义“关键人物”。 如果有

∑≠>m

j

i ni 0(或<0),且∑=

i ni 1

0(或>0),(1≤j ≤m ),则

称j 为关键人物。

此时,j 给其他人施加的总损害为:∑≠=j

i i j n H (当∑≠j

i i n >0 时)

或∑≠-=j

i j ni H (当∑≠

i ni 0时)

为了鼓励每个人的“讲真话”,必须让他面对他的决策的“真实社会成本”,对关键人物课税:

∑≠j

i Si

(S i 可以是也可以不是i 的真实效用净值n i )。 克拉克税的机制在于:分析每个人提高或压低效用评价可能产生结果,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真实显示自己的偏好是上策。

3.简要阐释“林达尔均衡”理论。

答案要点: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力的最佳水平。这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人都面临着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产品总量。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用产品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用产品量保持一致。因为每个人购买并消费了公用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

林达尔均衡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总之,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

林达尔通过一个新的定价方法来建立起一个类似于私人物品竞争性均衡的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称为林达尔均衡。在林达尔的均衡中,不是所有消费者面临一个公共的(相同的)价格,而是全部消费者有一个公共的数量;不是总产量在全体消费者之间分配,而是总成本在消费者之间分摊。因此,要尽量使每个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符合其对公共物品的真实评价(或偏好)。这样就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总和正好等于公共物品的总成本。于是生产的约束条件就变成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林达尔均衡的解就是在正常利润为零的约束条件下,使公共产品的定价采取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相关的方式来确定,即依据每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不同评

价,分别确定不同的价格。

4.简要阐释弗农·史密斯的拍卖机制。

弗农·史密斯的拍卖机制需要投票者同时说出税收价格和数量。假设有n 位投票人,投票人i 给出一个喊价b i 和公共物品数量G i ,其中b i 是i 愿意承担的公共物品的成本份额,Gi 是i 需要的公共物品数量(考虑到bi 份额的成本)。实际上,i 承担的税收价格是公共物品的总成本c 和其他n —l 位投票人的总出价Bi 之差,即

t i G=(c-Bi)G

(3-16)

其中∑≠=j

i j i b B ,且∑==n

k k n G G 1/。 如果对所有i ,有 b i =t i ,且G i =G

(3-17)

即只有当每个投票者愿意承担并诚实地喊出的价格与他的税收价格相匹配,以及每个投票者提出的公共物品数量趋于一致时,该过程才选择一个公共物品数量。在每次重复这一过程之后,投票者都被告知他们的税收价格和公共物品数量应是多少,方可达到(3-17)式。如果对于投票者i ,有b i <t i ,即他愿意承担并诚实地喊出的价格达不到他的税收价格,他或者提高他的喊价,或者调整需要的公共物品数量,以达到一个均衡。只有当所有投票者一致地同意他们的税收价格和公共物品数量,过程才停止。

在均衡点处,(3-17)式得到满足,此时i 的效用可写成: Vi=U i (G)-t i G

(3-18)

求Vi 对G 的偏导数并令其等于0,可以得到最优公共产品数量,此时以货币表示的投票人的净效用达到最大。 dVi/dGi=i U '/n-t i /n=0

i U '=t i

(3-19)

每个投票者使他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他的税收价格。把(3-19)对所有投票者求和,我们得到:

c

B c t U n i n

i i

i

n i i

=-==∑∑∑===1

1

1

)('

在弗农·史密斯拍卖机制中,每个投票者承担的税收价格不取决于投票

者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喊价),而是取决于其他投票者对公共物品偏好(喊价)的总和。通过这样的方式,拍卖机制诱使每个投票者显示他们的公共物品偏好。该机制存在使每个人诚实地表明自己偏好的正向激励,因为该机制要求除非所有人一致地同意一个数量和一组税收价格,否则将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5.请评析一致通过规则

由于一致通过规则是唯一能确定地导出满足帕累托条件的公共物品数量的规则。任何议案只要不是在全体一致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纳税份额与公共品的提供数量就不是同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的。该议案的实施对于投反对票的人往往意味着福利损失,如果投票人的判断正确,非一致通过规则就存在着从反对者流向支持者的福利再分配,配置效率和再分配的区别变得模糊了。正因如此,一致通过规则在公共支出决定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一致通过规则的批评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第一,摸索式地寻找契约曲线上的均衡解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投票人能否接受寻找一致同意的均衡解所导致的时间浪费。在所讨论的这一例子里,只有两个参与者,在大多数决策中,通常会有许多偏好不相同的成员参与,为使每个人都赞同某一种纳税份额和公共产品数量的方案,往往会产生非常高的决策成本。一些人在寻找一组帕累托最优赋税额和最优公共产品数量时所造成的时间损失会超过他们的所得。如果一个人无法确定在不一致规则下他是否受到“剥削”,那么他就很可能更愿意选择非一致通过规则,而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要求一致性通过。

第二,该程序本身不能避免一致通过规则产生策略性行为的激励。作为提供公共品的一种可实践的方法, Lindahl 程序假定人们能够笃实地进行投票。但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 A 知道B 为享受公共物品而愿意承担的最大税收额,A 就会迫使B 去承受那个额度的支出。A 通过对所有超过tc 的税收额投否决票,A 能迫使B 达到契约曲线的C 点。这样,得自公共物品的全部利益均由A 所得。事实上,B 也会有同样的采取谋略的激励。如果A 、B 都采取谋略行为,林达尔(Lindahl )均衡将很难达成,最终结果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每位参与者不得不“试探”对方有无让步的意愿,因此讨价还价会进一步延迟协议的达成。尽管一致规则确保无人会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但这一规则往往带来没有决议的结果。

五、计算题

1.推导单纯私人产品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

设经济社会提供的两种产品x ,y 都是私人产品,只有两个消费者A ,B 。资

源有效配置条件是:y x B

y x A y x MRT MRS MRS ,,,== 。下面给出数学证明。

在生产领域:

y

x

y

图3-1 私人产品情况下生产和消费的有效选择

如图3-1所示:

T (x ,y )=0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

则0)

,(),(=??+??=

dy y

y x T dx x y x T dT y

T x T dx dy ????-=// (3-1) y T x

T dx dy MRT y x ????=-=//,

在消费领域:

帕累托有效配置问题实质是在B 的效用给定时,使A 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s.t. 0

),(),()

,(,,,==y x T U

y x U y x U Max B B B A A A y x y x B

B A A

用拉格朗日函数求解效用最大化问题。

[]),(),(),(y x T U y x U y x U L B B B A A A ?---=μλ

求一阶偏导并令其为零。

0=??-??=??x

T x U x L A A A μ (3-2) 0=??-??=??y

T y U y L A A A μ (3-3) 0=??-??-=??x

T

x U x L B B B μλ (3-4)

0=??-??-=??y T

y U y L B B B μλ (3-5)

以上四式利用了私人产品的定义:x =x A +x B , y =y A +y B ,所以 x T

x x x T x T A A ??=?????=?? y T

y y y T y T A A ??=?????=?? (3-2)、(3-3)联立得:

y

T x

T y U x U A A A A ????=

????////

(3-4)、(3-5)联立得:

y

T x

T y U x U B B B B ????=

????//// 又因为:A

y

x A A A A MRS y U x U ,//=???? B y x B B B B MRS y U x U ,//=???? y x B y x A y x MRT MRS MRS ,,,==∴

在没有引入公共产品之前,最有效的消费安排是点C ,相应的生产安排是点P 。

2.推导引入公共产品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

引入公共产品以后,资源的有效配置条件是:x G B

x G A x G MRT MRS MRS ,,,=+。

设经济社会中只有一种私人产品x ,一种公共产品(纯公共)G ,只有两个消费者A ,B 。

则有:x x x B A =+ G G G B A ==

A 的个人效用函数为),(G x U A A ,

B 的个人效用函数为),(G x U B B ,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写作),(B A U U ψ。

经济社会在资源的限制下,x 与G 的提供量应满足一定的依赖关系。 设F(x ,G)=0

在F(x ,G)的限制下,求),(B A U U ψ的最大化问题。 由此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G x F L λψ-=

求L 对G x x B A ,,的偏导,并令其为0。 1 ,0=??+==?????-????=??-??=??A

B A A

A A A A A A x x

x x x x x x

x F x U U x F x x L 所以

所以是私人产品因为λψλψ

记 , ,x

F

F x U U U

x A A A x A A A

??=??=??=

ψψ 0=-?=??x A

x A A

F U x L A λψ则

x A

x A F U A

λψ=? (3-6)

同理记 , ,x

F

F x U U U

x B B B

x B B B

??=??=??=

ψψ 可得:x B

x B F U B

λψ=? (3-7)

又因为

0=??-??=??G

F G G L λψ

所以

0-=?=??∑G h

h

G h λF U G L ψ G h

h

G

h λF U ∑=?ψ(h =A ,B ) (3-8) 由(3-6)、(3-7)可知x B

x B A x

A F U ψU ψB

A

λ== (3-8)式中的三项对应除以x B x B A x

A F U ψU ψB

A

λ,, 得:x G B

x B G A x A G

F F U U U U B

A ///=+ 因为A

x G A

A A

A

x A G A

A

MRS x U G U U U ,//=????=

B

x G B

B B B x B G B B MRS x U G U U U ,//=????= x G x G MRT G

x

x F G F F F ,///=??=????=

则:x G B

x G A x G MRT MRT MRS ,,,=+ (3-9)

3.假定同一房间有两个人,以A 和B 代表。

ω1=ω2 =500$, ω1、ω2 分别代表A 、B 两人最初的财富占有。

r 1=r 2=300$ ,r 1、r 2代表A ,B 为购买公共产品电视机而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如果电视机的成本c=400$,那么最终A 和B 是否会购买电视机?

由题意可得

u 1(ω1- r 1 ,1)= u 1(ω1,0) u 2(ω2- r 2 ,1)= u 2(ω2,0)

A 的保留价格是300$的含义是:添置一件公共产品电视机给A 所增加的效用此时恰好与私人产品消费下降300$所减少的效用相等。如果让A 的支付大于300$,添置公共产品电视机对于A 就会得不偿失。换句话讲,300$是A 从效用角度考虑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电视机的成本c=400$,因为r 1+r 2 >400$,所以购买公共产品会产生帕累托效用改进。

假定同室两人将根据下列程序决定是否购买电视机;每人把是否应该购买电视机的想法写在一张字条上,如果两人都认为应该购买(写“是”),那么他们就

∑?=?+?=?????+?????=??h

h

G h B G B A G A B

B A A U U U G

U U G U U G ψψψψψψ

平均分担购买电视机的费用;如果两人都写“否”,那么就不购买电视机;如果一人写“是”,另一人写“否”,写“是” 的人就有义务独自购买电视机。这一对策对应的矩阵如下。

表3-1 免费搭乘与囚犯难题

局中人B

表3-1中的数字代表A 、B 的效用值。左上:两个“是”。每人为购买公共产品实际支付200$,记g 1=g 2 =200$。每个人留300$用于私人消费。即x 1=x 2=300$。此时两个人的效用值u 1=u 2=600$。左下:A “否”,B “是”。此时:g 1=0,g 2=400$;x 1=500$, x 2=100$;u 1=800$, u 2=400$。右上:A “是”,B “否”。此时:g 1=400$,g 2=0$;x 1=100$, x 2=500$;u 1=400$,u 2=800$。右下:A “否”,B “否”。此时:g 1= g 2=0$;x 1=x 2=500$;u 1=u 2=500$。

这是囚犯难题中的一个简单例子,两个人选择右下是一种“优超均衡”。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购买电视机,自己可以“免费搭乘”。所以他们不会购买电视机。

中 是 人 A 否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前在还没复试的时候就有几个学妹来问我要怎么开始准备,现已确定拟录取了,就写一下我的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吧,请叫我勤劳的小蜜蜂。 首先是择校择专业,选的时候不要在意自己是不是跨专业、跨地区,或者本科学校不够好复试的时候会不会被刷,也不要总是纠结报学硕还是专硕,选那个方向竞争可能会小一点,问问自己想不想学文艺学,想不想去南开大学,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没必要去犹豫和纠结--有些事情,真正开始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政治和英语我就不说了,经验比较多,我就主要说一下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复习吧。南开文学院的所有考生都要考文学基础,虽然内容包括的比较多,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四个方面都要考,用的复习资料比较多。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南开初试的题目看历年真题就可以发现一般都很基础,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都没问题的。 南开现在不提供专业课书目,以下是我找的以前的参考书目和我用的一本资料,可以作一下参考: 文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 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卷,第二版) 乔以钢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 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文学理论与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 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 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 刘俐俐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财政学笔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学》是财税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财经类专业的经济基础理论课。在学科属性上,是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二级学科。 由于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以国家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分配活动,是政府为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直接经济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手段,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因而财政分配直接、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广大企业、家庭、个人的切身利益,财政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财政理论学习,对财税专业的学员而言,可为学习《税收学》、《中国税制》、《国家预算》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政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他财经类专业而言,是学员经济学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充足财税专者,是不合格的经济管理者。学好《财政学》,对自考学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课程结构看,《财政学》包括财政的共性、社会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财政管理和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三章财政的职能和效益 重点:财政的职能。资源合理配置含义及针对市场失灵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国民收入初次及再分配贯彻的不同分配原则;稳定经济含义及财政调节作用的体现;监督职能特点。 难点:财政的效益。理解公共选择对财政效益的影响,如免费搭车及财政挤出效应;如何评价财政效益问题。 此外,把握作为分配范畴的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如生产、交换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矛盾实质、表现及解决;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及其主导作用。 第四章税收概述 本章重点内容较多,如税制基本结构中所含各项要素及其涵义;从不同角度对税收进行的分类;税收的财政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具体内涵;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述重点中同时包含了一些难点问题。如在税制基本结构中累进税率的掌握仅靠文字表述的概念是不够的,税负减轻措施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异同区分,涉及运算的加重税负手段税收附加与加成,二者均是加在正税税额基础上的;又如在税收转嫁原理中,作为转嫁程度约束条件的商品供求弹性的理解及把握,商品供给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意义何在?主要针对哪类商品?进而又是如何影响税收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摊情况?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超越被动的记忆,真正牢固地把握这一内容。 另外,应掌握税收基本概念及三大特征;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税制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税制沿革的主线。 第五章我国的主要税种 本章介绍了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行为财产税类的11个税种,其中,增值税、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为重点税种,对其特点、作用及税制结构状况应有详细确切的把握。对于其他非重点的税种主要把握其税制结构所含内容,特别是那些独特的税制要素。 同时,多数税种均介绍了相应的税额计算公式,其中尤对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的计税公式要重点把握。对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的增值税,首先应清楚地理解其设计原理和征管机制,否则难以真正掌握其理论内容及计算方法。关税进、出口的完税价格分别为到岸价格和离岸价格,在税额计算方法上亦有所差别,仍应以理解助记忆,将二者分辨清楚。在所介绍的税种中,计算公式最多的当属个人所得税,我国采用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区分不同所得给与不同的计税方法,因此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应多做练习。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对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的计税方式的考查。 第六章国际税收 本章重点:首先应把握造成国际避税或重复征税的原因即: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别及税率(税负)的差别。关于国际避税,把握其含义、基本方法及避税地的利用。关于国际税收协定,重点把握其作用及基本准则,一般把握其分类及内容概要。 本章难点主要在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对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一方面以其文字表达的含义去理解,一方面能实际进行运用计算,二者应相辅相成。其中,相对复杂的抵免法,区分为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二者适用对象不同,计算思路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抵免限额的设定。此处可联系前一章我国税种之中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内容来学习。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1b5199109.html, 关于国际税收概念、产生原因、发展线索应有基本把握。 第七章财政支出及其效果 重点:关于财政支出的原则。在借鉴西方财政支出原则的发展和现状的情况下,主要关注我国财政支出的三大原则。搞清在量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_________,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 2.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分配的前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2.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剩余产品 B.公共需求 C.国家的存在 D.人民的要求 3.财政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6.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7.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布坎南 8.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A. 企业行为 B.公共部门经济行为 C.私人部门经济行为 D.中央政府支出 9.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阿罗 E.布坎南 10.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 B.魁奈 C.阿罗 D.大卫?李嘉图 E.萨缪尔森 11.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公债 D.政府预算 E.政策制度 12.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阅读书目

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阅读书目(修订本) 序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青年应该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后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一个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应该把这个理想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所谓“有中国特色”,不外乎把社会主义建设跟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联系起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一个是对中国目前的语言现象和文艺现象的分析;一个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也就是 对这些现象的主要来历的分析。 初进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一般不太清楚这个专业(包括编辑专业)应该钻研、阅读哪些书籍。我们列出五百多部书(排列顺序大体是先依类别,后按时间),语言学类八十多部,文学类四百多部,还给每部书写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列出书目也可以说是给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业务范围勾画了一个轮廓,书目本身对初学者也有指导入门的意义。这五百多种书,中间有一些是大部头的,四年之间翻阅一遍似乎嫌多,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哪些是必读的,哪些是参考的。 提出一个阅读书目,这对学生的业务书学习质量也有了一个具体的计量性的检查标准。但是必须知道,从一个想做学问的人来讲,这五百多部书不是大多,而是太少。比如在哲学的、政治的、目录书和学术总论的,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中有一些实际上也都是必读的,而我们都没有开列。仅就我们专业的经史百家之类的业务书来说,比起清朝末年张之洞委托缪荃荪所编的《书目答问》来已经少去很多部。 书籍总地说来是用文字所记录的信息的储存物,而今天的世界却是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的世界,各类书籍报刊(仅科学杂志一项,全世界就有十万余种)迅速增加,给人类带来的总信息量是每十年至十五年增加一倍。我国历代相传的典籍向来就有“浩如烟海”的说法,再加上现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信息量之大,不是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所能获取的。在西洋,从l5世纪后半叶起,经过16、17、18、19世纪.学术开始分化成各式各样的科学,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国际学术界的这种变化,直到清朝末年,才为中国知识界的洋务派所知。张之洞在所著《劝学篇·守约第八》里慨叹:“沧海横流,外侮洊至,不讲新学则势不行,兼讲旧学则力不给”,因而他主张”以孟子守约施博之说通之”。其总的学术体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也就是说要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原则下接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技术。张之洞从“旧学”里只看到“封建统治”,从“新学”里只看到“技术”,是既片面理解旧学,而且更不懂新学,当然是行不通了,从19世纪末开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综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的经济效应【圣才出品】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9.1复习笔记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是分析税收经济影响的基本原理。 1.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下面以图9—1来说明。 图9—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的,而且全部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则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即AB线,此时纳税人对衣物和食品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纳税人的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每条曲线表示个人在得到同等满足程度下,在两种商品之间选择不同组合的轨迹。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

点。AB线与无数的无差异曲线相遇,但只与其中一条相切,即图中的I1,切点为P1。在切点P1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乘以衣物价格或BD乘以食品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至CD。CD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P2。在切点P2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以图9—2进行说明。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完整word版)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财政学第八版 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就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就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与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就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就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她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她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5、经济波动 (五)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与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与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却导致 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六)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与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她性与竞争性 排她性:排她性就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她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她人消费的数量。 ②公共物品: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南开大学中文系阅读书目

南开大学中文系阅读书目 一、语言学类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 语言(法)房德里耶斯著岑麟祥、叶蜚声译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 语法哲学(丹麦)叶斯柏森著何勇等译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斯大林著李立三等译语言分析纲要(美)布洛赫、特雷杰著赵世开译) 句法结构(美)诺姆乔姆斯基著邢公畹等译 现代语言学教程(美)霍凯特著索振羽、叶蜚声译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 国外语言学概述一流派和代表人物赵世开主编 语言论高名凯著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概论马学良主编 语言学概论石安石、詹人凤著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著 世界字母简史周有光著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 语义论石安石著 汉藏语概论马学良主编邢公畹等著 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 语言学史概要岑麟祥著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 二、现代汉语类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 编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语音概要吴宗济主编 语音常识董少文著 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 现代汉语同汇符淮青著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 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周荐著 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刘叔新、 周荐著 同义词语的研究周荐著 胡同及其他张清常著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史有 为著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王力) 著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 双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著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 湘译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 著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高更生著 汉语词法论陈光磊著 汉语动同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 著 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著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宋玉柱著 现代汉语复句新解王维贤等著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袁毓林著 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沈阳著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 著 实用语法修辞于根元、苏培实、 徐枢、饶长溶著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现代汉语修辞学张弓著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著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著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邢公畹 著 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著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编著 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中国文字学唐兰著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汉字改革概论周有光著 三、古代汉语类 汉语史稿王力著 古代汉语(修订本)王力主编 古代汉语教程解惠全主编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撰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著 文字蒙求(清)王筠著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著 广韵(北宋)陈彭年等著 中原音韵(元)周德清著 汉语音韵学导论罗常培著 汉语音韵王力著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著 诗词格律王力著 释名(东汉)刘熙著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著 尔雅今注徐朝华著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著 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清)俞樾著 训诂简论陆宗达著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 助字辨略(清)刘淇著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著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 何乐士著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著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13.1复习笔记 一、国家预算概述 1.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的。 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2.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主要有如下五项:①公开性;②可靠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 ①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预算

年度; ②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跨越两个年度。 3.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体系 新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的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①公开透明。 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③便于操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 (1)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人范畴的各项收入。 (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为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从分类方法和结构上看,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 4.我国预算法及其改革问题 (1)首先提出的是关于修订稿中有关立法宗旨问题。 (2)关于预算权的合理配置问题。 (3)关于预算管理级次问题。 (4)关于国家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 (5)关于预算监督的严肃有效性问题,也就是从法律上切实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的监督权问题。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课堂笔记

财政学课堂笔记 李克强总理十八大体现出:民生情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去行政化。 财政职能分为分配和调节,分配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调节包括增长和稳定。但是,效率和公平,稳定和增长具有天然的矛盾性。 财政——财商=智商+情商+胆商 爱因斯坦说计划经济(公平之心,集合全部资源后分配的动机;客观,信息不对称,分配的不一定是人想要的) 失败的根源:为了眼前的一点幸福(公平)而放弃困难常存的幸福(效率) 过去的不好(原有税收制度)衬托现在的好(税收立法法) 理想状态、实际增长状态以及稳定状态常态是波动的增长,崇尚增长而非稳定(沿途带来的问题如小政治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都不能阻止增长的脚步,领略苦难才能享受困难,这种经历苦难的增长才是中国需要的,日本发展稳定,中国却给它带来了压力)一个没有稳定的增长比没有增长的稳定更有价值。共和国三十多年的增长,应该让我们有感恩之心,而发展曾是比增长更高的目标。目前鼓励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税后利润的最大化。打压房地产,鼓励人们去买股票,争取股权,因为美日等量化宽松政策很容易购买中国股权。 财政职能政府和市场,市场为主,限制政府行为——两害相权取其轻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收入分配起点公平,终点不一定公平,达不到预期效果。 维持经济稳定最终是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需求 稳定器是社会保障和累积税率 减税是为了刺激资本市场 政府财政性支出是为了刺激消费,原来是大吃大喝,高档奢侈消费品的直接支出(虚胖)现在是社会保障支出,因为老了有保障,所以现在老百姓愿意消费了。 国家政策:稳重求进 银行定向宽松政策,很多企业破产,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是不同于原来一旦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就放弃而不是咬牙坚持,在现在改变经济结构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经济繁荣,征税多,投资少,稳定了经济 经济凋敝,征税少,投资变多,促进了经济 税率具有自动稳定性 财政收入机构:资本积累(祖父辈省吃俭用留下的)以及外贸资产 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赤字称为积极的货币政策 财政收入三大根本性问题 F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