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2.2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季风环流)

2.2.2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季风环流)

2.2.2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季风环流)
2.2.2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季风环流)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编写人:王丽娟校对:王枫叶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问题引入】

上一节,我们了解到,在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无海陆差异),

只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全

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并在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可是,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

质差别很大。那么,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考虑了“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之后的气压带风带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习目标】

1.联系海陆热力环流,理解北半球冬夏季形成不同的高压中心和低压

中心;

2.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季风环流的成因、冬夏季风的性质、季风的影响;

3.通过复习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气流运动状况,分析出各气压带、风带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为学习气候类型打下基础。

【温故而知新】

请在下图中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标出近地面的气压差异。

【学习过程】: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

读P37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由于差异,冬季,陆地比海洋冷,亚欧大陆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而北太平洋气流上升,洋面上形成

低压;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将

气压带切断了,使之仅保留在海洋上。

夏季,陆地比海洋,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北太平洋形成高压。

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将气压带切断了,使之仅保留在海洋上。

2、季风的形成

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就称为季风。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方是东亚,因为,东亚

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东部,面临____________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

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亚

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

压(又称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上

形成阿留申低压。这时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

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

压和赤道低压,请同学们在右图

中画出相应的风向。

此时,东亚盛行_________季风,南亚盛行_________季风。

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亚

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又称亚洲

低压),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

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

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

的夏威夷高压吹向亚洲大陆,请

同学们在右图中画出相应的风

向。此时,在东亚表现为_________季风。

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

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_________季风,请同学们在右图中画出相应的风向。

3、东亚、南亚季风的对比

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

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

南部和海南岛

季节(北半球) 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风()风()风()风

成因()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

特点寒冷、干燥高温、多雨温暖、干燥炎热、湿润

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有利:雨热同期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频发不利:多旱涝灾害

二、不同气压带、风带的物理性质 学法指导: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2、不同的运动方向的气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空气运动方向 空气性质及降水状况 空气上升 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易产生降水 空气下沉 温度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不易降水

由低纬吹向高纬 暖湿,湿润 由高纬吹向低纬 寒冷,干燥 由海洋吹向陆地 湿润,易产生降水 由陆地吹向海洋

干燥,不易降水

我来探究:请同学们根据学法指导的内容,对比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气流运动状况不同,分析它们各自的物理性质:

气压带、风带 气流运动状况 性质 极地高气压带 地面终年严寒,气流下沉

极地东风带 由极地吹向低纬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暖空气)和极地东风(冷空气)

的辐合抬升

多锋面,为多雨带

西风带 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信风带 由高纬吹向低纬(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

一般较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

地面终年炎热,空气上升

以上内容,是我们学习后面------世界十种气候类型的基础,请大家多加理解。

【检测反馈】

1.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亚速尔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 2.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 ( )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盛行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信风带 ⑥副极地低气压带 ⑦极地东风带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②③⑥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该图所示季节,河南省大部分地区(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4.在该图所示季节,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泥石流 5.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 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 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 处盛行 风,D 处盛行 风。

(4)夏季,D 处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季风分布图,回答: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 图,判定理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 盛行 季风,其性质为 ;夏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其性质为 。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

【课后反思】

气压带与风带导学案

热 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学习目标】 1、 通过回顾热力环流知识,结合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理解单圈环流的前提条件,绘制出单圈环流示意图 2、 通过回顾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理解地球自转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并能够绘制出三圈环流示意图、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3、 通过读图,理解风带气压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和规律 4、 通过案例探究,学会应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学习重点】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学习难点】理解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直射点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入:撒哈拉沙尘挽救了亚马孙地区 在一般人眼里,漂浮在空气中的沙尘除了给人带来烦恼外实在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然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惊奇地发现,在巴西亚马孙地区,暴雨每年都从土壤中冲走大量矿物质。然而,正是从5000千米外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刮起的沙尘,不断跨越大西洋,将携带的矿物质补充到亚马孙地区,才保持住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 1、 热力环流回顾 请完成右图, I) 用箭头标上气流运动方向, II) 在圆圈中填入近地面气压状况 III) 在方格中填入高空气压状况 由于地面 不均,导致气流的 (垂直/水平)运动,从而形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而这一气压差异导致气流的 (垂直/水平)运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 大气环流 概念: 的、 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 的 状态 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 不同,造成高低纬度之间产生 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 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 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 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①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形成单圈环流 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 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 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 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 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 带。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 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 气从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如图 ②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公转,自转---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 压带,即赤道低压。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 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 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 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 压带。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

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三圈环流 ?课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能够说出全球的七个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六个风带的风向。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说出各个气压带垂直方向气流的性质(干湿冷暖状况),地面各个风带气流的性质。 ?学生能够结合气压带风带的成因描述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一.大气环流有何作用? 1.促进高低纬之间、海路之间水热交换,维持水热平衡 2.影响天气和气候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只考虑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单圈环流 2.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 规律总结: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若只看气压带,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 思考:观察风带,南北半球都存在盛行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名称相同但风向相同吗? 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南半球是西北风;极地东风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南半球是东南风。 三、气流性质: 四、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第二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小结:北半球气压带被分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名称和位置);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所以仍然近似带状。 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 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造成了最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第三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补充: 1.一个地方的气候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但面积并不大) 3.非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区 4.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注意: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分布特点不同(在欧洲呈片状,北美呈狭长带状),原因都是由于地形的不同,北美大陆西岸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前进。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对第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 的实际运用,又是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些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属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该节课内容较多,分为两课 时。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第二个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困难较大。 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 握的知识;同时本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补充必要的知识,梳理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 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 2、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及气 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分析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东亚季风形成的 基本原理,加强学生的理解。 4、理解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 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9最新整理-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素材22《气压带和风带》

2019最新整理-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素材22《气压带和 风带》 相关素材 龙卷风 龙卷风,因为与古代神话里从波涛中窜出、腾云驾雾的东海跤龙很相象而得名,它还有不少的别名,如“龙吸水”、“龙摆尾”、“倒挂龙”等等。 现在我们知道,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称为“水龙卷”;出现在陆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称为“陆龙卷”。远远看去,它不仅很象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条巨蟒,而且很象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 这个大“象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大自然里的龙卷风诞生在雷雨云里。在雷雨云里,空气扰动十分厉害,上下温差悬殊。在地面,气温是摄氏二十几度,越往高空,温

度越低。在积雨云顶部八千多米的高空,温度低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这样,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上升气流到达高空时,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风,就会迫使上升气流“倒挂”(向下旋转运动)。由于上层空气交替扰动,产生旋转作用,形成许多小涡旋。这些小涡旋逐渐扩大。上下激荡越发强烈,终于形成大涡旋。大涡旋先是绕水平轴旋转,形成了一个呈水平方向的空气旋转柱。然后,这个空气旋转柱的两端渐渐弯曲,并且从云底慢慢垂了下来。对积雨云前进的方向来说,从左边伸出云体的叫“左龙卷”,从右边伸出云体的叫“右龙卷”;前者顺时针旋转,后者反时针旋转。伸到地面的一般是右龙卷,左龙卷伸下来的机会不多。 另外,龙卷风也容易在两条飑线的交点上发生。飑线经常出现在炎热季节强冷空气的最“前哨”。 龙卷风出现时,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从同一块积雨云中可以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象鼻”--漏斗云柱。只是有的“象鼻”刚刚开始下伸,有的“象鼻”下端却已经接地或在接地后正在缩回云中,也有的在云底伸伸缩缩、始终不垂到地面。 龙卷风的范围小,直径平均为200-300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促,往

单县二中《气压带和风带》word学案

单县二中《气压带和风带》word 学案 单县二中 黄汝霞 2018年10月 学习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把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明白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阻碍 。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响。 要点突破 要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定义:全球性的 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 的平均状态。 特性: 、 、 意义: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 是不同的,因而高低 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促使大气不断 、 和 2、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假设:地球表面是平均的,地球不运动,阳光直射赤道(即只考 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表面是平均的,阳光直射赤道(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 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在上图上标注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风向并熟记名称及 风向。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 相间分布,并 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 半球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咨询题探究一: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阻碍? A B C D B C D E F G H I J

1、气压带对降水的阻碍: 低气压带气流 (上升或下沉), 在运动过程中气温 (升高 或降低), (易或不易)降水;高气压带气流 (上升或下沉), 在运动过程中气温 (升高或降低), (易或不易)降水。 2、风带对降水的阻碍: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在运动过程中气温 (升高或降低), (易或不易)降水,如此的风带名称有 ;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在运动过程中气 (升高或降低), (易 或不易)降水, 如此的风带名称有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 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就北半球来讲,大致夏季偏 ,冬季偏 。 要点训练1、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 2 . ( ) 要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由于 差异,陆地增温顺冷却的速度均快于海洋 表现: 2、季风环流的形成 咨询题探究二: A B C D 1

(完整word版)气压带风带学案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3、通过合作互动,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与互助、协作能力。 〖学习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温故知新〗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标出高低气压) B A C 冷热冷 〖互动课堂〗 【画一画】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终年直射赤道,画出南半球的大气环流:

【合作探究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___个气压带,______个风带 (3)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规律? 【合作探究2】 上图为哪个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俯视图?说出你的判断理由?说出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

【巩固练习】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2.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 5.关于气压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规律 C.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6.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导学案 编制:朱玉敏(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审核:郭长山班级:学号: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和成因;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4、理解气压带、风带与天气的关系。 【自主梳理】 阅读教材33-35页图文,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一、大气环流 1、概念: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 2、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差异,驱使大气不断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二、单圈环流(教材33页活动题) 三、三圈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2、三圈环流类型:低纬环流、、。 近地面表现: 个气压带,个风带。 赤道附近(0°): 3、气压带分布南北纬30°附近: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极地(90°)附近: 风带分布:低纬带,中纬带,高纬带。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随季节变化而南北 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 的季节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 季偏,冬季偏。 3、重要节气:A为;B 为 或;C为。

【重点提炼】 一、单圈环流 完成教材33页活动题。 1、形成前提(3个):(1)不考虑 力; (2)假设地球表面是 均匀 的; (3)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上。 2、画图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地面冷热、气流运动、气压对比) 高空 近地面 90°S 0° 90°N 二、三圈环流 1、形成前提(3个): (1)考虑 力; (2)假设地球表面是 的; (3)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上。 2、请在下图线段上用箭头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完成南北半球三圈环流图。 要求:①标出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②相应位置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③标注各地点气压状况。 高空 近地面 90°S 60° 30° 0° 30° 60° 90°N 三、气压带和风带 1、请在下图上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总结分布规律。 画图要求:①标出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南北纬90°; ②相应位置写出76个风带的名称; ③画出各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带 分布;南北 对称 。 风带分布规律: 。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何差异?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变化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 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 3、风带的风向如何判断? 四、气压带和风带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1、形成降水的条件: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 地东风 带

2.2.3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学案(含答案)

2.2.3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案(含答案) 课时课时33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理解其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了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2形成条件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七个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 B.E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F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G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H.K 为信风带I.L为西风带J.M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判断1气温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带,气温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带。 2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3信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晴朗天气,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阴雨天气。 4气压带.风带在冬季向南移,夏季向北移。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2分布3具体影响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季节被切断的气压带较强盛的气压中心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蒙古高压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三.季风环流1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2.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如东亚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判断1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1月份,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 3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探究点一气压带和风带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都载着许多马匹,

(完整word版)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和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二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的关系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分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海陆分布示意图,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分析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与成因及相关的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 1、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两个。全球共有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2、由于热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压带有1个赤道低气压带和2个极地高气压带。 3、由于动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压带有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2个副 4、结合课本50页图2-32北半球三圈环流 和风带示意,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 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做有规律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是否也随之做相应 的移动呢?如果随之移动,请说明其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根据50页图2-3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理想模式下的,如果我们考虑了海陆分布等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压中心。 3、结合世界地图及全球气压带风带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在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的冬季和夏季气压带会如何变化? 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所切断,

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控制范围最广,这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保留在海洋上。 4、读53页图2-34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请回答: (1)什么是季风?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形成季风的原因是什么? 海陆分布导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3)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有什么区别?并填下表4“东亚、南亚季风的对比”。 表4东亚、南亚季风的对比 (4)为什么说东亚的季风最典型? 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所以东亚的季风最典型。 自主检测: 必做题 1.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的分布是( C) A.1月份、7月份都向北凸出B.1月份、7月份都向低纬凸出C.1月份向南凸出,7月份向北凸出D.1月份向高纬凸出,7月份向低纬凸出 2.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 A.被阿留申低压切断 B.被冰岛低压切断 C.被印度低压切断D.高压仅保留在陆地上 3.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的是( A)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及能级要求】 1.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 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高效预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概念:具有 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意义:促使 之间, 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3、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②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③地球不公转(即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4、三圈环流 ⑴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②地球不公转(即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⑵形成原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⑶分布:① 环流(0度到30度之间);② 环流(30度到60度之间); ③ 环流(60度到90度之间) ⑷气压带: G.极地 带:热力型冷高压;E.副极地 带:动力型冷低压 C.副热带 带:动力型热高压;A.赤道 带:热力型热低压 ⑸风带: 900 600 300 00 G F C E D B A ① ② ③ 900

F.高纬东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D.中纬西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B.低纬信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5、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⑴假设条件: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 ⑵移动原因:。 ⑶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 【课堂训练】 1.在下列气压带、风带中,同时参与低纬环流和中纬环的是() A.极地东风带 B.西风带 C.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读下图,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分布规律,图示所反映的时间是()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不好确定 4.有关②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 B.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气压 C.空气堆积下沉形成高气压 D.空气堆积上升形成高气压 5.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气压带和风带学案高三文科一轮复习

人教版 必修一第二章(气压带和风带) 高二地理组 命制人: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1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 1、赤道附近地区,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或者下沉),形成 气压带, 多 雨(降雨类型)。 2、南北纬30°附近地区,空气在高空堆积 (上升或者下沉),形成 气 压带,受其控制降水 (多或少)。 3、近地面,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冷气流和低纬度来的暖气流在60°附近相遇, 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近地面形成 气压带。 4、两极附近地区,空气遇冷收缩 (上升或者下沉),形成 气压 带。 5、在近地面的7个气压带中,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和 ,动力 原因形成的是 和 ;不论是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凡是低压都是 (上升或者下降)气流,高压都是 (上升或者下降)气流。低压降水 (多或少),高压降水 (多或少)。 6、在图中左侧画出三圈环流,并在图中右侧写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在图中画出近地面风带的风向。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7、气压带和风带随 的移动而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为:北半球夏季位置偏 (北或南),冬季位置偏 (北或南)。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8、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 夏季亚欧大陆为 (气压名称),海洋上为 (气压状况)气压。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了 (气压名称),海洋上为 (气压状况)气压。 9、东亚季风的成因是 。东亚夏季吹 风(名称) ,温暖湿润;冬季吹 风(名称),寒冷干燥。 10、南亚地区的冬季风的成因是 ,风向为 风;南亚夏季风的最重要的成因是 。其风向 为 风。 【自学质疑】(回扣考纲,你掌握了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90°90°0°60°60°30°30°

2018年高三年级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学案

专题五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课本基础知识学习】 1.大气运动: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它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_______和______有着重要影响。 2.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原理(重点讲解) 1)气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叫____________。 ②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集聚,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__________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___________,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 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 _______________,向北的气流偏转成 ________________。 ④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 寒冷,空气____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 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________ ,它与较暖的 __________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 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___________。 2)风带的形成: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向南北流动。向南的一支流向 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偏转成风,称为风;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风,称为风。 从极地高压向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成风,称为风。 在北纬60度附近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

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示意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对帮助理解气候成因、特点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本节内容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学习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三圈环流的结果即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节课中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全球性大规模的大气运动比较抽象,且形成过程难以理解,还需要学生加上立体空间思维。所以这一节课,如何清晰地展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条清晰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识记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掌握其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通过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知识学习,学会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现象的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成因和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重点: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成因过程和名称 ●教学方法: 1. 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2.2.1气压带和风带学案(三圈环流)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编写人:王枫叶校对:王丽娟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独立按照形成过程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 2.通过绘制示意图,能熟练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 【温故而知新】 要求: 1、在图1中画出AB之间的热力环流; 2、在图2中画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高空风向; 3、在中画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下的近地面风向; 【学习流程】 一、三圈环流 1.大气环流指。 2.请用示意图表示单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无地偏力;b.阳光直射赤道---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c.地表均匀---无海陆差异。) 赤道空气受热()到高空形成()气压,极地空气冷却()高空形成()气压,气流在高空由()流向(),近地面()流向()。 3.三圈环流 (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b.地表均匀---无海陆差异。)我参与1:画出低纬环流 A 低纬环流:赤道空气因受热上升,致使近地面形成低压,称为(),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南风),但受()的影响,到()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时,变成了西风,空气便在()附近自西向东运动,并且堆积的越来越多,最终下沉形成(),在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了()。 我参与2:画出中纬环流 B 中纬环流:近地面,副热带高压带一部分流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风,也叫()。与此同时,从()向南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上空,另一部分流向()上空。 我参与3:画出高纬环流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导学案及答案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

临清实验高中高一年级地理新授课学案 编写人:李倩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日期:2013-11-21 序号:11 课题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 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它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_______和______有着重要影响。 2.①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叫____________。 ②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集聚,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__________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___________,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_,向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_。 ④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____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________ ,它与较暖的__________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___________。 3.地面表现:在地表形成南北对称、高低相间的____个气压带和____个风带。 4.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__________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_________移,冬季________移。 5、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温度气压切断气压带 海洋 气压中心 陆地 气压中心 7月陆海陆海副热带高压带 北太 平洋北大 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陆低海高陆高海低副极地低压带冰岛低压 冬夏季节海陆上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_____ 和______有着重大的 影响。 6、盛行风向随______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____________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 主要原因。______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______和______的季节移动,也是季风形成 的主要原因。如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______北移越过赤道,向______偏转 而形成的。 【合作探究】 1、[读图说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的原因: A的日期为 B的日期为 C的日期为 移动的规律: 就半球而言: 全球而言: 2、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 的风向。 冬季夏季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的 差异 空气由亚洲高压流向 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 成因 冬季

气 压 带 风 带 教学设计

气压带风带 教 学 设 计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人:杨乐 2018 . 3 . 1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教材】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同时学好这部分的知识对帮助理解气候成因、特点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本节内容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学习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三圈环流的结果即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节课中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为这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全球性大规模的大气运动比较抽象,且形成过程难以理解,还需要学生加上立体空间思维。所以这一节课,如何清晰地展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条清晰的思路是很重要的。【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大气环境---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2.34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理解其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插图、数据资料、网络、报刊等,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重点难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自主学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三圈环流: ①环流(° --- °) ②环流(° --- °) ③环流(° --- °) 2.图中A—G所表示的气压带的名称为: D C、E B、F A、G

2.图中①--⑥所表示的风带的名称,并在图上画出风带的风向(图中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请据其方向标出风向)。 ③④ ②⑤ ①⑥ 3.各气压带中多阴雨的是:;多晴天的是:。 各风带中多阴雨的是:;多晴天的是:。(填序号) 4.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 由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填序号) 【问题探究】 据上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对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基础过关】 1.地球上气压带分布的规律是() A.冷的地方为高压,热的地方为低压 B.冷的地方为低压,热的地方为高压 C.高纬为高压,低纬为低压 D.极地高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属冷性高压2.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3. 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4.下面的风带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5.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 ( ) 6.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 7. 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 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 A.赤道附近 B. 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 南北极附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修改后) 一、标准解读和教学内容分析 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示意图。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举例的形式分析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北半球)冬季南移。或者归纳规律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标准”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而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

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气候的形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3)了解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和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4)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问题导学”学案、多媒体实物投影 五、知识结构

高中地理_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和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作用。 2. 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提高绘图能力。 3.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4. 把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 【学习重难点】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 【相关的高考题考查】 【自主学习】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 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和分布,影响各地的和。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温故知新】 (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3).依据下图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完成热力环流图,并标明高气压和低气压。 热冷

【思考一】假设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那么地球上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单圈环流 【思考二】假设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那么地球上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总结】全球气压带分布规律, 全球风带分布规律。

【练习】据图判断为哪个半球的气压带风带俯视图?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练习】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B. b C.c D.d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冬季,大陆降温,空气冷却收缩,形成压,海洋则是压。从纬度位置看,高压中心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大陆升温,空气受热膨胀,形成压,海洋则是压。从纬度位置看,低压中心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七月一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