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必考)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新部编版)

(必考)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新部编版)

(必考)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新部编版)
(必考)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新部编版)

期末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29分)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哼,能长.(zhǎng cháng)多长.(zhǎng cháng)?”小真问。

(2)折.(zhēzhé)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3)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hūn hún hǔn)身粘满泥水。

(4)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sāsǎ)的尿。

2.读拼音写词语。(9分)

3.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写四个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句子中补表示声音的词语。

①小孩子们一个个()地跳下水去。

②门()一声开了。

4.句子练习。(9分)

(1)修改病句:人们常常经常看见五彩的云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拟人句:小蘑菇钻出了泥土,戴着一顶小斗笠,真可爱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转述句: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我把道理告诉你,是不希望你犯错

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0分)

5.给下面的句子按顺序编序号。(5分)

()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我的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自己身边的事。

6.发表意见:有的商家在红领巾上印广告,把这样的红领巾免费送给学生们戴。你会戴吗?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6分)

7.日积月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2)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___。

(3)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

8.想象很有意思。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下面的句子。(10分)

(1)衙役们打这面,__________________,打那面,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也打不着。(《枣核》)

(2)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________________,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

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______________”然后都__________。

(《漏》)

(3)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________________。挂上一点儿鱼饵,

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钓上来。(《小真的长头发》)

(4)我心里想着,__________________,低头一看,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树》)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火烧云出现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

鸡变成紫檀色的了。黑母鸡变成金的了。()

(2)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组成了

“花钟”。()

(3)赵州桥下面有桥墩和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四、阅读检阅台(20分)

10.课内阅读。(8分)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1分)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画上“”。(1分)

(3)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2分)

进攻()忽然()快速()旅游()

(4)请概括下面的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要求不超过三个字。(2分)

海参:()梭子鱼:()

乌贼和章鱼:() 贝类:()

(5)你还知道其他海底动物的不同活动方法吗?试着写一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12分)

红叶更红

秋天的香山是最美的,香山的红叶是最红的。一个可爱的红领巾为着理想,为着诺言,为着胸前迎风飘扬的红领巾,与素不相识的“我”共同见证了香山的美,红叶的艳,少先队员的zhēn chéng()与坦然。

香山的主峰,秋色正浓,一丛丛、一片片的红叶,像美丽的朝.(zhāo cháo)霞泛起光彩。我向上攀登着,才走了一会儿,忽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蜷着身子蹲在一块大岩石旁,低着头哭呢。“小姑娘,你怎么了?”

小姑娘抬起头来,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们中队登山,走散.(sǎn sàn)了。我找同学们,在这儿扭脚了。”多好的孩子。我说:“那我背你下山,好吗?”

不叔叔我们中队定好了登上主峰会合她用jiān dìng()的语气回答着我是中队长我一定得登上去我有任务

我的心突然一热,啊,这个可爱的红领巾是多么忠于职守!于是我扶起她,挽着她的胳膊,说:“来,叔叔同你一道登上主峰去!”

“好极了!”小姑娘笑了,她虽然一拐一拐的,但越走越欢,不一会儿便登上了主峰。我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登上主峰喽!登上主峰喽!”

只见顶峰上插着一面鲜红鲜红的星星火炬的旗帜,正迎着山风呼啦啦地飘荡着,周围站了许多同学。小姑娘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她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兴冲冲地望着旗帜,望着小伙伴们,忘了脚疼,然后恭恭敬敬地向我行了个队礼:“谢谢叔叔,我马上就要在主峰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会。欢迎您参加!”说完,她雀儿般地欢跳着向伙伴们跑去。

我举目四望,秋天的香山多美!香山的红叶多红!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分)

(2)给文中两处注音填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举目四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于职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2分)

(5)在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6)你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目“红叶更红”包含着什么含义?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理解:()(2

分)

A.“我”知道红叶是红领巾的颜色,觉得红叶更红了。

B.“我”知道小姑娘的主题中队会的主题是“让红叶更红”,觉得红叶更红了。

C.“我”发现了小姑娘不怕困难、忠于职守、有团队精神,觉得红叶

更红了。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2.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作文。

(1)我变成了____________

(2)如果老鼠不再怕猫

要求:发挥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参考答案:

期末达标检测卷

一、1.(1)zhǎng√cháng√(2)zhē√(3)hún√(4)sā√

2.威武粘胶模型金灿灿秘密宁静圆润肥皂泡

3.示例:(1)守株待兔南辕北辙亡羊补牢刻舟求剑

(2)①扑通扑通②哐啷

4.(1)人们常常看见五彩的云霞。

(2)示例:春天来了,沉睡了一冬的小草醒来了。

(3)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他把道理告诉我,是不希望我犯错啊!

二、5.2315 4

6.示例:这样的红领巾我不会戴。因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国旗的一角。佩戴红领巾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往红领巾上打广告是错误的做法。

三、7.(1)人间四月芳菲尽

(2)耳听为虚(3)有过则改

8.(1)枣核蹦到那面去枣核蹦到这面来

(2)浑身粘满泥水‘漏’哇——吓昏了过去

(3)就能钓到鱼呢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

(4)就觉得身上痒痒的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我真的变成了一

棵树

9.(1)×(2)√(3)×

四、10.(1)海底世界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攻击突然迅速旅行

(4)爬得慢游得快喷水退巴船底

(5)示例:比目鱼通常是横着身子游动的,就像是落叶在风中飘来荡去。11.(1)zhāo√sàn√(2)真诚坚定

(3)向四处张望。

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尽力地遵守自己的职业本分。

(4)一丛丛、一片片的红叶,像美丽的朝霞泛起光彩。

(5)“,。,。”,“,,!”

(6)我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她善良坚强,忠于职守。

(7)C

五、12.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