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清音余韵话民俗

清音余韵话民俗

清音余韵话民俗
清音余韵话民俗

清音余韵话民俗——京派乡土小说民俗风情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6-03 08:21:00 ] 作者:向敏编辑:studa090420 -

【论文关键词】京派乡土小说民俗文化审美

【论文摘要】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文学作品对独特的民俗色彩的展示,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本质的揭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到历史中,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废名的故乡湖北黄梅.汪曾祺的故乡江南水乡高邮,故乡的地域文化环境给了他们以柔美、清丽、隽逸的地域文化熏陶淳厚素朴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的习俗禁忌、饮食起居、歌谣谚语、节日娱乐等独特的民俗文化对京派作家产生了潜在影响。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其作品呈现出景物的美、意境的美、神韵的美,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之美。沈从文的作品之所以能飞跃国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正是由于它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正是以x/,湘西苗汉各族特有的婚姻、节日等习俗的传神描绘,构成了他小说独有的情调,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是因为这些民俗特色,大大增加了他的说的艺术魅力。沈从文在他的作品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由湘西汉、苗、土家各族文化交织成的复杂而又多彩的民俗生活画卷。打开沈从文的作品,湘西美丽的山山水水和奇特的风俗人情便纷至沓来:碧水环绕的山城,元霄的爆竹烟火,如雷的鼓声,端午的龙舟竞赛,中秋的舞龙耍狮,月夜的对歌,点着火把走夜路,军民同乐,孩子的取名。迎婚送亲的唢呐声.办丧事的绕棺下葬等等,无不新奇别致。这些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的风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给《边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时令节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在时序、季节的变化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El,在这些节日中,最易显示出各民族的民俗特征。沈从文在《边城》中这样写道:“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到河边看赛船。”为了增加这节日的气氛,人们还“把三十只绿头长颈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让人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Il1这样的喜庆风俗是何等优美啊!由于沈从文的湘西风俗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湘西人民,特别是苗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我们读着他的作品,不但随笔入境,而且止不住掩卷沉思,发现这神秘的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优美中含有粗野,柔美中含有忧愁,正是这优美、古朴、奇异的风俗和令人伤心的美,深深地感染了读者。端午节中的划龙船,这是一种湘西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保存的是自己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而这些风俗又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划龙船的民俗积淀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民俗一旦进入了文本就打上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四次写到了龙船比赛,仔细审视详略不同的四次划龙船,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作者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被刻划得细致人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甚至还没有尽兴的赛手们在月光下玩上个半夜,妇女、小孩子们额角上用雄黄醮酒写“王”字;赛龙船敲的高脚鼓“用牛皮蒙好,绘

有朱红太极图”。深夜中老道拿着纸幡引路,孝子第二,杨马兵殿后,绕着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旁边有人打着锣钹.老道闭着眼且走且唱.用杂色纸花,撒向棺木,象征亡灵升上极乐世界的丧葬仪式。这一切痴狂的场面.古老而健康的风俗.正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湘西沅水一带特有的地方风情,湘西人民的粗犷放达的性格和心理。都在这龙舟竞渡的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边城》里茶峒渡口的老船夫,免费招待烟茶,拒绝过客报答,总是待人以诚,存心与人为善;像《长河》里写当地人“赶场”进行交易时,成交以前必盟神发誓.成交后还得在附近吃食摊子上去喝酒挂红,“若发生了纠纷.上庙去盟神明心时,还必须用~只雄鸡,在神座前咬鸡头各吃一杯血酒,神方能作见证”。从这种传统的原始民风里,让我们看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浑厚、正直和朴素。写湘西女子有爱美的天性,但她们审美的标志如头发挽成一个大髻.缠上一匹一丈六尺的绉绸手帕,以及那打扮在身上的精心编织的、百种千般各具其妙的纹样和色彩的“苗带”,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风情美。写湘西房屋建筑的奇特.如傍山作屋舍.临水建吊脚楼,村中多庙宇祠堂,这都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人们其俗信鬼而好祠等多种信仰分不开。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从而使他的湘西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沈从文这些描写湘西风俗画的作品。使他获得了“湘西边区少数民族生活的画家”的赞誉。

汪曾祺常常称自己的小说为风俗画小说。他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它保留着一个民族的童心,它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这样,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民族感情就浸润在风俗之中。所以,汪曾祺的风俗画不仅为人物营构了氛围,而且更反映出了特定环境中永不衰老的民族精神。它蕴涵着汪曾祺的美学认识:美的事物,美的情操,必须交融在美的艺术境界里,才能突显出来。他的小说与民俗确实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汪曾祺叙写自己从小所体验过的生活,内容广泛,涉及到风俗的很多方面,诸如礼仪、岁时、娱乐等,他的作品往往从而成为一幅幅饶有兴味的风俗画。如他的小说《陈四》,全篇4000多字抒写了迎神赛会的风俗民情,酝化出一种原始的、古朴的“欢乐”情调,酿造出一股朴野粗犷的文化氛围。后文仅用几百字点出了踩高跷的陈四就在这种蒙昧的氛围中挨打、大病、卖灯等等,人物被浸泡在浓重的古~I-N,习之中。如迎会的场面: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到那天,凡城隍所经的耍闹之处的店铺就做好了准备:燃香烛,挂宫灯,在店堂前面和临街的柜台里面放好了长凳,有楼的则把楼窗全部打开.烧好了茶水.等着东家和熟主顾人家的眷属光I临。这时正是各种瓜果下来的时候,牛角酥、奶奶哼f一种很“面”的香瓜1、红瓤西瓜、三白西瓜、鸭梨、槟子、海棠、石榴,都已上市,瓜香果味,飘满一街。各种卖吃食的都来了。老太太、大小姐、小少爷、老太太手里拿着檀香佛珠。大小姐衣襟上挂着一串白兰花。佣人手里提着食盒,里面是兴化饼子、糕,各种精细点心。远远听见鞭炮声、锣鼓声,“来了,来了!”于是各自坐好,等着。接着讲述了自己家乡的赛会与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赛会的不同,将赛城隍的各个方面写得淋漓尽致。

汪曾祺的笔下,并没有自然主义地表现风物本身,而是以风物为作品的细节,透过它与民情风俗相联系的现象。表现生活的广度.加深作品的历史深度,从而扩大了作品的容量。风土情,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千百年来民族历史的产物,民族文化的缩影。小说、散文中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正是民族特色的表现。再如《大淖记事》,文章一开篇就极力描绘大淖四时景物和风土人情.这里人的生活、风格、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与街里穿长衣念过“子日”的人完全不同,特别是他们的婚俗,大淖开化得很,“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在这样一种风俗的制约下,倘若巧云安分守己,巧云与十一子明媒正娶反而显得“离经叛道”了。入乡随俗.巧云妈的私奔和巧云与十一子的相好。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才显得自然生动,富有大淖气息。

韩国语言文化与民族风俗赏析

韩国娱乐文化赏析 课程名称:韩国语言与民俗文化赏析 上课时间: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吴翠翠学号:14112810102 院系:数理学院专业年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任课教师:职称:

韩国娱乐文化赏析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出现与繁荣。娱乐的实质是大众休闲,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的走红,人们也再一次领略了韩国娱乐节目的影响力。除了国内出现的购买韩国版权的娱乐节目,更有大量的韩国本土娱乐节目借助电视台和互联网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些娱乐节目在传递着快乐的同时也传递着韩国的文化。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韩国娱乐文化。 关键词:娱乐文化价值观念快乐 说到韩国娱乐文化,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韩国的综艺节目。不得不说韩国的综艺节目其文化内涵影响整个亚洲的文化形式。而韩国的三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其娱乐文化实力更是不容小觑。例如,SBS的《强心脏》《Star King》《两天一夜》,这三个综艺都由韩国知名主持人姜虎东主持,还有最近的新进节目《Running Man》则是由刘在石领军。KBS作为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搞笑夸张的综艺并不多,多是一些大型的歌舞晚会和教育节目,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音乐类节目《音乐银行》和明星体育节目《Dream Team》。相比前面两家电视台,MBC无论从“年龄”还是规模上都稍逊一筹,但最近两年的发展上来开,都来势汹汹,。MBC的《无限挑战》《世改问》和时下最火的综艺《我们结婚了》一直出去同时段收视的前三位,其实力不容小视。 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也感受到了韩国文化的无处不在,但是因为传递文化的方式很巧妙,并没有觉得生硬和说教之嫌,而这也正是节目制作单位的用心之处。从韩国非剧类节目的实践来看,其节目的文化植入方式是个复杂、系统和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从节目的宗旨、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表达、细节的考究等方面都在传递着“大韩民国”的理念。 一、韩国娱乐文化快速传播的原因:明星效应,制作团队,创意新颖 在韩流涌动的亚洲,偶像和偶像组合成为了韩国先进广电事业和造型机制下的产物,这些偶像们要宣传自己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而综艺节目恰恰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他们的粉丝就是一个巨大的收视群体,这也是电视台都像争先邀请有人气的明星上节目的原因。但在韩国演员级别的艺人很少上综艺,歌手却不得不在自己的宣传期拼命赶通告,确实,在韩国,演员比歌手赚得多得多,他们也不需要靠综艺节目来宣传自己。与我国大陆的综艺节目不同的是,韩国歌手上综艺节目,往往不会给他们打整首歌的时间,而是要他们自己在录影的过程中靠自己的艺能感来赚取放松量,明星效应在韩国综艺节目中贯彻的十分透彻。 精彩的电影需要好的后期制作,美妙的电视剧少不了精致的后期制作,同样,一档好听好看好玩的综艺节目后期制作更是必不可少的。之前我有提到过,一个40分钟的综艺节目需要录制一天的时间,这么大的录影量怎样删减考验着节目的幕后团队。综艺节目不能少了笑声,可是作为室内无观众的录影,后期的声音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韩国大多数综艺节目和其他综艺节目一样会选择加入笑声已达到预期效果,但与此同时,更多的则是除笑声意外的音效,用这些来烘托效果,比单一的笑声来的自然,观众更有融入感。还有就是画面效果,和大陆的综艺不同,台湾、韩国的综艺节目都喜欢用大量的卡通字幕和动画来表现搞笑或者伤心的情景,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是节目看上去更加生动形象,人们能感受到制作的用心。后期制作在韩国综艺节目中也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第六讲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一、语言民俗的含义 (一)含义 语言民俗:指民众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口头文学、口头习用语汇,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具有艺术性的表达习惯和行为方式。又称“民间口头文学”或“口碑文学”。这类民俗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最早时期,是民众为交流信息、抒发情感而进行的智慧表达。 二、语言民俗/民间文学的特征 (一)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在过去,民众不可能享有文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人们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口传心授”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方式,它由此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 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是通过方言来进行的,不同地域的方言,会带来不同的交流效果。任何民间文学作品,只有用其流传地的方言进行演说,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而用普通话或其他地方方言演说(唱),必然减弱其原有的艺术魅力。当代著名的民俗学者理查德鲍曼从口头讲述事件自身出发,认为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在《 Vetbal Art as Performance 》一书中,他说:从根本上说,表演作为一种口头语言交流的模式,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着展示自己交际能力的责任。这种交际能力依赖于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和才干。他的表演理论为我们认识口头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口头文本与书面文本的关系: (二)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集体性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并具有集体性的思想情感和为某一集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1)集体性的表现:创作和流传方式上: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是在集体活动的场合,你与句我一句地完成创作的;先由个人完成作品的雏形,其后在流传过程中由众人加工和再创作。 (2)表现在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反映着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一般来说,民间文学都具有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较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因而由民间文学作品可以体察民众生活和思想的实况。 (3)表现在特定群体/集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创作上他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他的小说《受戒》,就体现出以上特点。原文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短句,但大量地方性特色语言,民俗词汇,民歌小调及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给翻译增加了不少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相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和人类认知的普遍共性决定了语言间的可译性;然而中西文化间在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间的巨大差异又造成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及两种语言间的可译性限度。异化与归化则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才出现的一对新名词。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然而,在理论上,只讲异化和归化两个极端及其对立是不正确的。异化归化的辩证统一才是事实和真理,也就是异化和归化都有个适度和分寸。具体从语言角度看,对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可有以下策略:1.音译;2.音译加注;3.直译;4.直译加注5.意译。本文将对比赏析汪曾祺《受戒》两个英译本(1.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英对照版,译者不详;2.四川外语学院杨纡凡硕士论文《受戒》翻译报告)中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首先,对小说名“受戒”的翻译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外研社版译文采取了意译法,将其译为“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杨将采取偏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ordination”。“受戒”“bEing prohibited into monkhood”是佛家文化中出家的一种仪式,“ordination”“神职授予”不仅保持了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还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则是在译者对小说内容做出整体考虑后得到的译文,摆脱了原

语言与民俗的关系

对外汉语0911班卢飞09134102 语言和民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和民俗关系紧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民俗社会习惯载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所谓民俗,就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项。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产生发展,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人类生活在由民俗构筑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民俗文化的熏陶。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反映社会文化的语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加强语言的功能。 一,语言和民俗都是社会习惯 语言起源史告诉我们,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语言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所就,通常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民俗抑或晚于语言问世,但其形成过程也很漫长。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社会中“习惯成自然”的产物,都是社会习惯。从这个意义讲,语言和民俗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首先,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意识、思维的社会表现。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文明产物,语言和民俗无不发端和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民俗是思维的直观体现。个人可以独有意识和思维,但作为它的“直接现实”的语言,却面向广大社会; 个人的意识和思维属于一己,而这种意识和思维一旦演变为民俗事象,则同样为广大社会所共有。因此,语言和民俗所涵蕴的意识、思维,实际上都是社会的意识、思维; 它们所表现的主体、客体,相应地也只能是身为社会存在的群体。 其次,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历史遗产。它们都是长期相沿的文化结晶。所谓一“长期相沿”,一是说语言和民俗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传承阶段,二是说人们对语言和民俗的一致认同源于自然而然的沿袭之中。当然,在局部范围内,语言和民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代谢翻新; 但就总体而论,两者仍属“昨天”的传统,“历史”的遗存。它们拥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调整、规范自己。因此,较之其他社会习‘质,语言和民俗又显得异常地稳定。在此规范和稳定的氛围中,语言和民俗这两股“历史”的文化沿流,默默而依依地相辅而行。 第三,语言和民俗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自群壁垒。一般地讲,饱经历史长河洗礼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自群保守特征。语言和民俗尤然。大量语言和民俗调查表明,任何一个小小的语言共同体或民俗共同体,无不格循于自己的乡土传统或民族传统,顽强地保守着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不同民俗的千差万别,出现了特色鲜明的自群壁垒。然而,事物又总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一种中下层文化现象,她作为一种悠久的地域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研究地域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内涵,有助于开发语言资源,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活素材,而且可以为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提供借鉴,同时也有助于民俗语言学和民俗文化的研究.我作为一个在沂蒙山区土生土长的大学生见证了我们临沂的风土人情,寒假期间,我又十分有幸的参加了“罗庄信合杯”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沂蒙民俗展,该展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精神家园”为主题,汇集了大量传统民俗物品以及临沂文艺界的名家精品,云锦,脸谱,剪纸,绘画,书法,雕刻,烫画,年画,泥塑,砚台等艺术作品应有尽有.... 下面我就我们临沂的传统节日集市庙会民间秧歌、乐舞戏曲、剪纸印、书画、特色饮食、手工艺制作品等蒙山风俗人情作了调查: 集市庙会 蒙山一带过去交通闭塞,“舟车不通,人民稀少,土货不出,外货不入”。集市是居民进行交易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的说,临近春节的集叫做“年集”,年集孩子愿意去,可以随大年们买些玩具。集多以五日为期,例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逢五排十,我们老家费县上冶是逢一六,到现在我们那儿还有句歇后语说:初一集----没赶(敢)的。到集市上进行买卖交易称为“赶集”。集市结束,称为“散集”。一般大集从上午至下午,小集至中午即散。亦称“赶会”、“赶山”,多于春初和秋末在庙宇所在地举行,会上一般有戏剧演出或其他娱乐活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行贸易,有的并来烧香拜佛。旧时蒙山泰山行宫每逢“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士女云集,熙熙攘攘。至今,蒙山万寿宫、明广寺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五仍举行庙会,人山人海,热闹空前,今年我们地区河东区在太平街道办事处的影视城举办了庙会。 民间秧歌 这是临沂重要的社会文化品牌,我们临沂三区驻地相对多一些,已经延伸到了全市城乡、社区、基层和广大农村。民间秧歌会的举办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推向高潮。我市兰山区苗庄社区的老年老年健身秧歌队、女子威风锣鼓队、摩托车特技表演队等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沂蒙民间表演,每年春节前后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特别是无极健身球保健操融运动健身、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于一体,既锻炼了身体,又给观众美的享受。 戏曲

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思路

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思路 1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族语言是指各民族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方言和语言习惯。民俗文化是指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及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并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演化、传递至今的特有的文化类型。民俗文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物质类:与日常起居、劳动生产、衣穿住行、家居等有关内容;社会交际类:与家庭、族群、生活礼仪等有关内容;精神宗教类;与宗教信仰、禁忌、道德伦理、口头文学等有关内容。 2我国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语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我国现代社会一直比较落后,所以对西方科技文明存在着仰慕和向往,再加上民俗文化主要保留在农村或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的地区,人群也主要集中在农牧民身上,这就导致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够重视和存在偏见,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在某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愚昧、落后、残留的封建思想,如对民俗文化中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的批判与否定。认为民俗文化对现代意义

不大,这就造成人们思想意识方面普遍对民俗文化没有好感。这也导致了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会给予过多关注,对其学术研究也相对滞后,限制了民俗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导致了一些民俗文化渐渐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2.2语言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战乱、迁徙﹑融合、灾难等一直伴随着这个古老的民族。随着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和环境越来越狭小。大量的民俗文化已经被遗失,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几万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山区,与外界联系较少,他们很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但这也仅仅占到30%左右,其余70%的珍贵民俗文化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人类的记忆中。再举例,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据相关资料显示,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有80%以上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如语言、神话、传说、礼仪、歌舞等都没有被传承下来。 2.3现实的羁绊束缚了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 (1)由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因此相关管理机构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和运作方式等仍停留在原有

语言和民俗

语言和民俗 文学院对外汉语0911班张晶 09134110 摘要:本文论述了语言和民俗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有地方性和民俗性,同时还有相互渗透的关系,语言还可以考证民俗。 关键词:语言;民俗;区别;联系 一、民俗和语言的区别 民俗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相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以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各种民俗现象千差万别,但大体都有一下共同特点:1、它们是社会集体的现象,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或发起,也要经过集体长时间的效仿和履行,才能相沿成习。2、由于它有集体性,因此,它不是个别性的,而是类型性的或模式化的。3、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布的。4、它们都具有符号性。一定的民俗形式都包含有一定的意义,这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规范作用。 语言也是一种习惯。民俗所具有的上述的四个特点,也是语言所具备的。但是二者仍是有区别的。1、语言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诉诸人们的听觉,而民俗则是一种行为符号系统,主要诉诸人们视觉。2、语言系统较为严密,民俗则比较散漫。3、语言具有生成性,是人的一种能力,民俗不具备这一特点。4、语言系统稳固性强,民俗的稳固性不如它。社会的急剧变化只能在语言中留下痕迹,一般不至于使语言体系消失,而某些民俗却能因社会变动而失传,或失去原来的意义。 二、语言和民俗的联系 (一)相互渗透的关系 语言是无处不在的,它必然活跃在民俗领域。因此民俗事项必然要在语言中有所表现。著名历史一比较语言学者帕默尔在其论著《语言学概论》中提出“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种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以文化视野研究语言的文化语言学代表人物申小龙在其论著《文化语言学》一书中专用一个章节, 从(1) 语言是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中有些宗派,例如唐玄奘所宣倡的“唯识宗”,在红火了几十年后很快就衰落消失了。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违背了上述的原则。 3.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 这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有关哲学体系的论述,都是学者归纳的,是民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创作上他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他的小说《受戒》,就体现出以上特点。原文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短句,但大量地方性特色语言,民俗词汇,民歌小调及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给翻译增加了不少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相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和人类认知的普遍共性决定了语言间的可译性;然而中西文化间在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间的巨大差异又造成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及两种语言间的可译性限度。异化与归化则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才出现的一对新名词。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然而,在理论上,只讲异化和归化两个极端及其对立是不正确的。异化归化的辩证统一才是事实和真理,也就是异化和归化都有个适度和分寸。具体从语言角度看,对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可有以下策略:1. 音译;2. 音译加注;3.直译;4. 直译加注5. 意译。本文将对比赏析汪曾祺《受戒》两个英译本(1.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英对照版,译者不详;2. 四川外语学院杨纡凡硕士论文《受戒》翻译报告)中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首先,对小说名“受戒”的翻译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外研社版译文采取了意译法,将其译为“ 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杨将采取偏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 ordination ”。“受 戒”“ bEing prohibited into monkhood ”是佛家文化中出家的一种仪式,“ordination ” “神职授予”不仅保持了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还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 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则是在译者对小说内容做出整体考虑后得到的译文,摆脱了原 文形式的限制却很好的保留了原文风格和整体意译也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根据柰达“动态对等”理论,“功能对等”先于“形式对等”,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表达的意义内容纳入译文读

民俗语言

太清神光 ——老君信仰的语言禁忌背后的民间文化略析《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在道教的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即玉清元始天尊在大殿居中,上清灵宝天尊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居左。太清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太清是对太上老君所治之境的描述,因此也可为太上老君的别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尊神,肯定受到道家的尊拜,与此同时也得到民间的供奉。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辰,许多道教信仰者都会在此日朝拜太上老君。在今天的晋东南地区,太上老君信仰依然比较浓郁。在煤矿、油作坊、砖窑等场所,太上老君是其供奉的最高神,除了二月十五老君节的隆重祭拜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有小型的祭拜,即简单的香烟贡品。在煤业等工业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这种祭拜往往是庄严的,老君节祭拜的时候,要请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支持仪式,所有矿工、领导都要参加,参加者庄严肃穆,其隆重神秘的气氛不不禁让人想到穆斯林对上帝的崇敬。虽然平时的小型祭拜没有这样场面壮大,但其严肃神秘性却不减。而且在这些场所,尤其是煤矿,还存在着对老君信仰的语言禁忌:在这些地方是严禁打口哨。因为口哨谐音“徐徐”,而传说老君的父亲名为徐徐。禁忌打口哨就是避老君父亲的名讳。即使在今天的现代化大型煤矿,这种禁忌依然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具有宗教的庄严性,没有人敢去触犯这个禁忌。 这一传统的民俗语言蕴含着几个层面的意义。它的理性意义是禁吹口哨,以避老君父亲的名讳;它的内涵意义是表现对太上老君的一种尊崇之意;它的社会意义是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长辈名讳的积极维护,是一种敬奉祖先感情的外化;它的情感意义即传承并执行这一民俗的人们显然倾向于忠孝的观念。 要搞清楚老君信仰的语言禁忌的文化根源。首先要对道教的民间民俗化的流程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道教的创建流布大致始于汉初。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道教以及太上老君开始深入民间,为民间所接受,这与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治国”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道教的流布。但可以说,此时的道教流布还是不广泛的。历史上道教及太上老君第一次深入民间应在东汉末年,张角以道教的一个分支立说,鼓动发起了黄巾起义,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道教的各种信仰却深入民间。 道教的第二次广泛流布应在唐朝。唐初建国,为应天承命,本为少数民族血统的李唐以

语言与民俗

浅析民俗中的谐音口彩现象 摘要: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吉祥话、吉利话, 是对民间言语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民俗心理和民俗思想。 关键词:民俗;口彩;谐音;民俗心理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1]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人文意识形态, 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民间传承模式。一般认为民俗的范围由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组成。口承语言民俗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语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口头语言是口承语言民俗最主要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有些民俗现象直接表现为语言或言语形态。语言与民俗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中, 长期相互影响产生了民俗语言文化形态。 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最富于社会生活色彩的通用的语言材料, 往往包含了民俗要素。“天啊”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用以表达惊讶的口头禅,究其实, 却源自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信仰民俗。同样,西方人常使用的口头语“My God!”也是源于人类的原始的自然崇拜。这种约定俗成的、获得广泛认知的、习用的, 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材料就是民俗语言。由此可知, 各类民俗文化现象虽然直观的表现为寻常的口语形式,但其中却浸染、凝积着深厚的民俗要素;而各类民俗语言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中寻得它的源头和内容[ 2]。 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吉祥话、吉利话, 是对民间言语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口彩主要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传统的隆重场合和其他一些特别讲究、庄重的场合。创造和使用口彩的目的是图吉利、讨彩头, 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望以及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在热闹喜庆的场合,口彩还能大大增添喜庆的气氛, 加强人们愉悦、欢快的心情。讨口彩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口彩就其内容来说, 主要是关于吉利、喜庆、幸福、财富、长寿、后裔方面的。[ 3]口彩就其形成方式来说,有固定的独立形式的“口彩词”, 如金榜题名、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福如东海、万年长青、寿与山齐等;有的是在相应的普通词前加上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语素, 如“寿面”、“寿礼”、“喜酒”;有的是用一般的吉祥词语代替普通说法,如把怀孕叫做“有喜”,别人的女儿叫做“千金”;最主要的是通过谐音方式创造的词、短语等谐音口彩,如过年倒贴“福”字以讨“福到”的口彩,除夕年饭中吃鱼谐音“年年有余”。 谐音口彩就其应用场景来说,主要有喜庆场合和不幸场合,其中最能体现人们使用口彩的民俗心理是在不幸事件中使用口彩。 中国民俗文化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遇到不雅或不幸的事或凶兆时,往往用禳解性的口彩,以便逢凶化吉和给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在婚庆、喜宴等喜庆场合打破器物,就会解读为“岁(碎)岁(碎)平安”;办丧事送葬说成“发财(材)”;埋葬地挖出棺材会解为“官(棺)上加官(棺)”;比赛抽签

东北地区语言习俗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同时东北方言深受俄、日、韩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多义性符合家族相似理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东北方言有些与众不同,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的融合。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东北各民族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情形,其中,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东北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满语,如肉和油变质称“哈喇”,遇事疏忽称“喇忽”,称唱歌为“喝咧”,称陡峭的石头山为“砬子”,松花江为女真语,松花之意为白色。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湖中的“卡伦”为锡伯语边防哨卡之义。“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大批被清朝流放人员来到东北,仅镇压“三藩”流放就有20多万人,这些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随着满汉的合居交融,很多满族人学习汉文、汉语。到清朝末年,使用满文、满语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更少。有的东北方言还直接吸收了外来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ведро)、称面包为“列巴”(хлеб来自俄语),等等。东北方言有的来自正字的误读。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开来的,由于发展的不同步和传输手段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被误读,并约定俗成形成方言。东北人常说的“母们”是“我们”的误读。典型的东北话“那嘎哒”是“那个地方”的误读。农村称呼老夫妇为“老姑姆俩”是“老公母俩”的误读。 “噶(四声)哈”是“干啥”的误读。“稀罕”是“喜欢”的误读。 东北方言有的来自一字多意。在这一点上和普通话十分一致。“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还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贼好”不是说小偷好,而是“非常好”的意思。“贼漂亮”不是说小偷漂亮,而是“特别漂亮”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混蛋”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的意思。东北方言有的无从查考。有一些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外地人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熟悉它、认同它、运用它。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比如,“埋汰”是脏的意思。“的瑟”是不务正业或臭美的意思。“整个浪儿”是全部的意思。 这些年来,东北方言开始走向全国,说明东北方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里应该归功于那些有东北特点的相声、小品和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人员。通过方言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东北人感到亲切,北方人能够看懂听懂,南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欣赏和分析评价民俗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的民俗文化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本课程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重点介绍、整理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民俗种类,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能力,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章文化与民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又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郭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语言与民俗解说_王端

二 !!八年第三期 总 第十一期 民俗,简单说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构成人类的、民族的文 化史和文化学的一种重要因素”[1]。民俗的内 容丰富而繁杂,包括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工艺技术、游戏娱乐、巫术禁忌等各个方面。语言和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文化形态,语言中积淀着大量民俗文化信息,民俗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民俗学者陶立 说过:“各民族的 民俗事象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 始终离不开语言 [ 2] 。” 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也有学者称为“语言民俗”,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民俗语言包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惯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禁忌语、祷词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逐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和自然情感的流露,是值得我们后代珍视和继承的智慧结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语言 与民俗解说 王 端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2) [摘要]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 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语言往往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影响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解说是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民俗解说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民俗解说还要从当代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出发,兼顾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热情、开放的胸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民俗语言;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障碍[中图分类号]G6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25(2008)03-0117-05 【大学文化】 [收稿日期]2007-11-10 [作者简介]王端(1974-),女,辽宁抚顺人,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17

民俗 语言运用

例1: 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6分,每小题2分)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栏目四: (1)追寻历史渊源,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余秋雨 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校 近期,牡丹江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公示了我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四排非遗传承人名单。某中学为增强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意识,开展了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9.阅读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所占百分比调查表,提取主要信息。

11.学校将邀请满族道德风尚习俗传承人郭先生来做讲座,小明作为校学生会主席,打电话给郭先生,他应该怎样说呢?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9.示例一: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类所占百分比最高。 实例二: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所占百分比最低。 评分标准:找出规律,表述清晰1分。 10.(1)D (2)示例:主题班会、黑板报、图片展、制作有关宣传片等。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种即可,每种1分。 11.示例:郭先生(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学生会主席小明,我们学校想请您为同学们做有关满族道德风尚习俗的讲座,可以吗? 评分标准:称呼1分,自我介绍1分,邀请事宜1分。 综合性学习。 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趣味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2分) (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1分) 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打一古代诗人名字) (3)名联补缺。(1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4)走进对联。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2分)

浅析民俗中的谐音口彩现象

浅析民俗中的谐音口彩现象 摘要: 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 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 吉祥话、吉利话 , 是对民间言语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 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 它反映了 中国人的民俗心理和民俗思想。 关键词:民俗;口彩;谐音;民俗心理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一定地区的人民 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 [1] 它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一种人文意识形态 , 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民间传承模式。 一般认为民俗的范 围由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岁时民俗、 人生仪礼、 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组成 。 口承语言民俗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语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 口头语言是口承语言民俗最主要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 有些民俗现象直接表现为 语言或言语形态。 语言与民俗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中 , 长期相互影响产生了民俗 语言文化形态。

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 , 最富于社会生活色彩的通 用的语言材料 , 往往包含了民俗要素。 “天啊”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用以表达惊 讶的口头禅 , 究其实 , 却源自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信仰民俗。同样 , 西方人常使用 的口头语“ My God! ”也是源于人类的原始的自然崇拜。这种约定俗成的、获得 广泛认知的、习用的 , 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材料就是民俗语言。由此可知 , 各 类民俗文化现象虽然直观的表现为寻常的口语形式 , 但其中却浸染、凝积着深厚 的民俗要素; 而各类民俗语言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中寻得它的源头和内 容 [ 2] 。 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吉祥话、吉利话 , 是对民间言语交 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 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 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 口彩主要用于逢年过节、 婚丧嫁娶等传统的 隆重场合和其他一些特别讲究、庄重的场合。创造和使用口彩的目的是图吉利、讨彩头 , 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望以及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在热闹喜庆的场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