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出土文献_传统文献_学术史_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_周建忠

出土文献_传统文献_学术史_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_周建忠

出土文献_传统文献_学术史_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_周建忠
出土文献_传统文献_学术史_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_周建忠

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

)))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

周建忠

内容提要屈原特殊的身份、个性、遭遇、追求,决定了/楚辞0的政治学意义与

丰富、生动的古史信息。两千年楚辞研究史昭示我们,以考古新发现、以出土文献

研究楚辞,是/楚辞学0学科建设与深化的必然途径,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对此作了探讨与尝试。楚文化的研究正处在动态发展之中,逐步明晰了出土文物

与传统文献的关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在楚文化与楚辞两个密切相关、

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应该强调楚文化与楚辞的双向互证。

一中国考古学的史学特征:

楚辞是上古史研究

的重要文献

20世纪20年代李济主持的考古发掘,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迈出了第一步;王国维的/古史新证0,则奠定理论基础。1925年,王国维在5清华周刊6发表5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现之学问6,指出四大发现:第一,1898)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代,特别是商代的看法,使/东周以上无史0观不攻自破;第二,西域木简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汉晋历史的根本认识;第三,敦煌文书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经书和唐史的许多认识;第四,清代内阁大库三千多麻袋档案被罗振玉抢救,使人们对明清史研究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王国维又以四大发现为例证,在5古史新证6第一章5总论6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0: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

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

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

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1。

我们还可以通过商代先公先王的考证,尤其是王亥、王恒、上甲微的考证)))这一典型的常常为后人称道的/案例0作些分析。

第一,在王国维之前,清代学者(主要是楚辞学者)已经作过理论研究,提出了比较准确的结论。5楚辞#天问6/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0四句之释,是一个历史疑案。清代徐文靖5竹书纪年统笺6、5管城硕记6指出, /该0,为冥子垓,是即该也o。刘梦鹏据5左传6、5竹书6、5山经6指出/该0即殷先公之/王亥0, /有扈0为/有易0之讹,/弊于有扈,牧夫牛羊0即王亥败于有易,有易/困辱之,使为牧竖0?。

第二,一百多年后,王国维据甲骨卜辞进一步证成其说,断定卜辞中的王亥,亦即5山海经6之王亥、5竹书纪年6之殷侯子亥。王国维5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6云:

季亦殷之先公,即冥是也。楚辞5天问6曰:/该秉季德,厥父是臧0,又曰:/恒秉季

# 108 #

德0,则该与恒皆季之子,该即王亥,恒即王

恒,皆见于卜辞。则卜辞之季,亦当是王亥之

父冥也?。

余读5山海经6、5竹书纪年6,乃知王亥为殷之先公,并与5世本#作篇6之胲,5帝系

篇6之核,5楚辞#天问6之该,5吕氏春秋6

之王冰,5史记#殷本纪6及5三代世表6之

振,5汉书#古今人表6之垓,实系一人?。

王国维又说:

恒之一人,并为诸书所未载。卜辞之王恒与王亥,同以王称,其时代自当相接,而5天

问6之该与恒,适与之相当。前后所陈,又皆

商家故事,则中间十二韵自当述王亥王恒上甲

微三世之事,然则王亥与上甲微之间,又当有

王恒一世。以5世本6、5史记6所未载,5山

经6、5竹书6所不详,而今于卜辞得之;5天

问6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解者,而今由卜辞通

之,此治史学与文学所当同声称快也?。

郭沫若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6指出,/商代的王位是-兄终弟及.,这是在历史上有明文的0?。卜辞和楚辞所记殷先公,有亥、恒兄弟相继为王的事实,正是这一制度的反映。而5殷本纪6省去了恒,由亥的儿子上甲微直接继承王位,这正是周代父子嫡长继承制的反映。

第三,王国维的结论还不完备,楚辞学者张崇琛复据5楚辞#天问6圆通其说,恢复历史原貌。张崇琛53天问4中所见之殷先王事迹6指出,5世本6、5史记6既漏载恒一世,则不得不以微为亥子;王国维将恒补入,却又不知微即恒子。于是,张氏依据5天问6并结合甲骨卜辞及先秦有关典籍,将历来鲜为人知的殷代先王恒的事迹作了较为系统的勾勒,并考定上甲微为恒之子,而非传统所说的亥之子,可补王国维5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6一文之不足à。

第四,关于殷代先公亥、恒、上甲微的系列考证,最有力的资料是卜辞与楚辞。所以,王国维进而推论,/由此观之,则5史记6所述商一代世系,以卜辞证之,虽不免小有舛驳,而大致不误,可知5史记6所据之5世本6全是实录。而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又虽谬悠缘饰之书如5山海经6、5楚辞#天问6,成于后世之书如5晏子春秋6、5墨子6、5吕氏春秋6,晚出之书如5竹书纪年6,其所言古事亦有一部分之确实性,然则经典所记上古之事,今日虽有未得二重证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杀也0á。这一典型/案例0说明,中国考古学的民族特征,决定了楚辞在考古学、古史学研究中的特殊地位;而楚辞之所以能够成为上古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则是与楚辞本身具有丰厚的上古史内涵分不开的。

作为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一位成功的政治型诗人,屈原他对楚国怀有/深固难徙0的钟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深沉眷恋情绪;同时又具有浓烈得近乎狂热的从政热情,加之/自以为才能高超的贵族性、复杂政治生活的幻想性、企望权位官阶的高层性0,极其短暂的从政经历与始所未料的挫折,给屈原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他自以为/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0(5卜居6),满腔的悲愤与委屈,上下求索与君王不寤的无奈, /定格0在一生的倾诉与追求之中。司马迁5史记#屈原贾生列传6曾分析屈原创作目的,/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0。

基此,屈原的表白、倾诉、泄愤、舒愁、发问、追求,采用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从内心转向外物,从大地转向苍穹,从现实转向历史,通过时空转换,将视野投向遥远的神话、传说。因此,屈原作品从不涉及自己的家庭情况,从不直接涉及当时的国家大事,从来不涉及先秦诸子。反复出现的人物与事件,基本上集中于君王系列、忠贤系列,或/上陈尧、舜、禹、汤、文王之法,下言羿、浇、桀、纣之失0(班固5离骚赞序6),或/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0 (王逸5楚辞章句#离骚经序6)。同时,屈原还提到了一些前贤,如挚(伊尹)、咎繇(皋陶)、傅说、吕望、宁戚、百里奚,往往吟唱他们生得其时,羡慕他们巧遇明君,向往他们有所作为;又提到不少/前修0,如伯夷、比干、梅伯、箕子、彭咸、申徒、伍子胥、介子推,往往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佩服他们的忠而死节,追迹他们的以身殉节?)))这就是屈原作品充盈历史要素,尤其是上古史信息的主观原因。

姜亮夫5屈原赋中的北学6曾列举十五例说明/屈赋所说到的许多史实(应当说传说),都与5诗

#

109

#

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

经65书经65左氏传6相同或相似0,并说,/屈子所传殷的先公先王比北土所传翔实,孔子说夏殷之礼文献不足,而5天问6所传夏殷史实较儒家所传为多0 l v。郭沫若曾经这样评价5天问6:/这篇文字在研究中国的古代史上可以说是极重要的一项资料,它替我们保存下了无数古代的神话传说,可惜直到现在有好些都还不得其解0。/单就它替我们保存下来的真实的史料而言,也足抵得过五百篇5尚书60 l w。孙作云通过十个例证说明,/做为史料的源泉,5天问6对于我们研究上古史,特别是氏族社会末期史,及从氏族发展到国家的历史,是有很大贡献的0。/根据5天问6中所保存的神话传说,可以恢复或部分地恢复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史,从氏族到国家的历史,甚至于一部分阶级社会史0 l x。林庚认为,5天问6是古代传说中的一部兴亡史诗, /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0,从中可见/夏王朝的历史传说0、/上古各民族争霸中原的的面影0 l y。面对楚辞丰富的古史信息,郭沫若、孙作云等前辈学者均已自觉意识到:应该用考古材料与楚辞相印证,以再现古史原貌,纠正文献记载的讹错,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正如郭沫若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版引言6所述,/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的关键0 l z。

要之,屈原特殊的身份、个性、遭遇、追求,决定了楚辞的政治学意义与丰富、生动的古史信息;而楚辞拥有的古史系统与/版本0价值,则使楚辞成为古史研究的重要文献。由于古史研究对考古学的过于依赖,也导致了楚辞在古史研究中的特殊地位:有时,仅仅是楚辞与考古发现互证,即能担当证史或补史之重任。

二两千年楚辞研究史昭示:

利用出土文献是学科深化的

必然途径

楚辞研究肇源于贾谊与刘安,奠基于司马迁。1977年以来,这一专题研究似乎进入了饱和鼎盛期。据笔者统计,1985)1997年之间,出版楚辞研究著作132种,与楚辞有关或包括楚辞成果的著作105种;1900)1994年,发表楚辞研究论文4483篇,其中1977)1994年,发表3302篇 l{。另外,西汉至清代,有楚辞著作138种;1900)2005年之间,出版楚辞著作882种。因此,楚辞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累积至今,著作超过1000种,论文超过5000篇。而在选题上,正如张志岳所说,/楚辞和屈原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内一直是热门,凡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差不多都已经有人论证过,要前进一步很不容易0 l|。

但是,楚辞研究的效益,并不尽如人意:一代代的研究者都在反驳、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说法;而他们自己又受到后代或同时代人的反驳、纠正或补充。各家往往各言其是,虽然有一些证据,但合起来则相互龃龉。论文发表虽然很多,而能被广泛接受的结论甚少。每个个体总是虔诚地认为自己最了解屈原及其作品,而排斥甚至嘲弄他人成果,但同时代的人或后人对他的/独得之秘0往往不买账,目前研究中的这一困惑正是清代各逞臆说、言人人殊的延续,又可追溯到宋代义理探求在方法论上的不足 l}。对于这一特殊的学术现象,不少学者试图作过解释。崔富章指出:楚辞不是偶然发生的孤立的文学现象,而它本身几乎是楚国社会生活的缩影,涉及到许多学科,需要作综合考察,而研究者往往显得功力不足,认识不足 l~。对此,比如姜亮夫强调综合研究,其5楚辞通故#自叙6云:

欲证史、语两者之关涉,自本体本质,有不能说明,于是而必需借助于其他科学,乃能

透达者,故往往一词一义之标举推阐,大体综

合各社会诸科,乃觉昭晰,举凡:一、历史统

计学,二、古史学,三、古社会学,四、民族

学,五、民俗学,六、语言学,七、地理学,

八、古器物学,九、古文字学,十、考古学,

十一、汉语语音学,十二、哲学、逻辑学,乃

至于浅近之自然科学,为余常识之所能及者,

咸在征采之列,稍有发正,往往揉磨诸学于语

言、历史中得结论,而求其当意 m u。

姜氏所述之/古史学0、/古器物学0、/古文字学0、/考古学0等,尤为学界所重,以考古新发现、以出土文献研究楚辞,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即王国维5古史新证6提出的/二重证据法0:地上之文献与地下之文物互相印证。陈直先生提出/使文献与考古合为一家0,1958年对其少作5楚辞拾遗6重加校补,其5自序6强调:

#

110

#

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自1940年长沙战国时楚墓葬陆续被盗,后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之正式发掘,所出铜、玉、漆、陶、竹、木各器,其花纹、绘画、雕

刻,无不精致绝伦。加以前此寿春所出各铜

器,去年信阳所出漆器、竹简等,楚国文物,

灿然大备。知楚国由于经济之发展,反映出文

化之高度成就,与屈原之作品,有互相联带不

可分割之关系 m v。

于省吾在5泽螺居楚辞新证#序言6中指出:清代学者对于先秦典籍中文字、声韵、训诂的研究,基本上以5尔雅6、5说文6、5广雅6为主。由于近几十年来,有关商周时代的文字资料和物质资料的大量出土,我们就应该以清代和清代以前的考证成果为基础,进一步结合考古资料,以研究先秦典籍中的义训症结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用同一时代或时代相近的地下所发现的文字和文物与典籍互证 m w。基此,于先生的5泽螺居楚辞新证6为了解释楚辞若干字句上的义训问题,/多半取证于周代尤其是晚周的文字或文物0。朱季海根据荆楚、淮楚之间的方言、风土、习俗等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从校勘、训诂、谣俗、名物、音韵等方面,对楚辞作研究,/务使楚事、楚言,一归诸楚。其有明文者,必征其始;其无明文者,亦以参伍而知之0 m x。汤炳正善于运用地下出土文物与楚辞文献相印证,为其治学之显著特征,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利用陕西临潼出土利簋铭文/岁鼎克0、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5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6、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5五星占6推算屈原的出生时间 m y,利用安徽阜阳汉简5离骚6、5涉江6残句批驳淮南王刘安作5离骚6的怪论 m z,利用包山楚简探讨5离骚6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 m{,据曾侯乙墓竹简考证/左徒0与/登徒0之同异 m|,据曾侯乙墓棺画研究5招魂6中的/土伯0 m},以及5天问6/顾菟在腹0别解 m~,均新颖可喜,令人惊异。至于字义训诂之间,亦注重文物资料的佐证,也有不少创获 n u,被有的学者称为/泰山不移0 n v。

此外,何剑熏5楚辞新诂6比较关注考古新材料,并及时采用来破释楚辞疑难,如5离骚6/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0。畹,王逸注为/十二亩0,班固云/三十亩0,又有人说/二十亩0,莫衷一是。何氏引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5孙子兵法6残简/八十步为畹,以百六十步为亩0等出土成果,证明/半亩为畹0。从而使千年争讼,一锤定音。赵逵夫有马王堆帛书5相马经6与屈赋比喻象征研究,唐勒赋残简校释与5远游6作者研究,以及泰安铜缶铭文、曾侯乙墓竹简与/左徒0研究,包山楚简、长沙铜量铭文等与战国屈氏世系研究等。汤漳平有楚墓竹简与5九歌6研究、唐勒赋残简与宋玉作品真伪研究、两周金文与楚文学渊源研究等,还出版了专著5出土文献与3楚辞#九歌46。至于萧兵运用马王堆帛画研究楚辞神话、曲宗瑜利用出土文物研究5离骚6、5哀郢6的产生年代,郭在贻以马王堆汉墓漆棺画考释5招魂6之/土伯九约0,刘信芳运用秦简5日书6研究屈原生辰的宗教意义、利用包山楚简研究5九歌6等,亦值得重视。又,黄灵庚公开标举/二重证据法0,据楚汉简帛文字诠释屈宋辞赋,复取证于传世文献,著5楚辞简帛释证6,/发明前贤剩义0,在文字笺释方面,获得较大进展,对于学科建设亦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关于屈原生平、仕履的考述,本人也作了一系列考证,撰有专著5屈原考古新证6,发表5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6、5屈原仕履考6、5屈原考古研究的时代内涵与实证基础6、5出土文献与屈原研究6、5三闾渊源考6等论文。

但从总体来看,尤其是与出土文献的丰富多彩相比,利用出土文献与考古成果研究楚辞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了解与掌握考古信息还不够全面。据陈桐生5二十世纪楚辞考古文献著述表6,列出海内外学者著作论文,仅61种,其中还包括部分楚墓、楚简、汉墓、汉简、帛画的原始资料。但是,大量的出土文献(主要是简牍帛书)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而整理出版比较滞后,有的简帛资料出土之后,整理出版长达20年。马王堆汉墓帛书,1973年出土,至今才出版壹、叁、肆三册,专业研究成果的出版又在其后,比如5马王堆简帛文字编6,至2001年才出版。由于以上三个原因,老一辈学者未能看到及运用近30年来的数量巨大的出土文献,这是历史造成的学术遗憾。而大部分中青年学者往往理论上认为重要,而难以突破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显得功力不足。因为出土文献涉及到多个学科,面广量大,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学者,往往望而生畏,不敢问津。一些敢于尝试

#

111

#

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

的楚辞学者,基本上是利用考古学界现成的结论,而缺乏评判鉴别的学科能力。当然,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亦熟悉楚辞,他们也注意到出土文献与楚辞的关系、作用,但他们往往居高临下,点到为止,有时仅仅是一种怀疑与推测,比如,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西汉墓出土竹简报告,涉及/唐勒赋0残简仅云:/唐勒宋玉论驭赋(疑为宋玉赋佚篇)0 n w。

三楚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困惑:

楚辞与楚文化互证

将获得突破

(一)/楚文化0概念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分析评判

我们期望考古发现能够解决/楚文化0研究中的疑难与困惑,从而在宏观上、背景上推进楚辞的研究。但/楚文化0研究领域同样问题成堆,可供直接采用的结论极其有限。即使/楚文化0概念的界定与解说,也颇难取得一致的意见。此仅以/楚文化0概念的研究为例,作一分析评判。

第一阶段:侧重于/精神文化0。长期以来,人们对楚的了解,是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精神文化开始的,/精神文化0主要的载体就是楚国传统、民族精神、老庄思想与楚辞。第二阶段:侧重于/物质文化0。在20世纪20、30年代,安徽、湖南等地的楚墓陆续出土了艺术风格迥异于中原的铜器、漆器和丝织品,开始使人意识到先秦的南方,在物质文化形态上与中原有异。俞伟超认为,考古学中的楚文化,/就是一种主要由楚人创造的、有自身特征的、延续了一千年左右而分布范围不断有所变化的考古学文化0。苏秉琦指出,/楚文化就是-楚.的文化。这个-楚.有四个互相关联又互相区别的概念:第一,是地域概念;第二,是国家概念;第三,是民族概念;第四,是文化概念。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楚文化的内容和特征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楚地、楚国、楚族的文化就是楚文化。因为前边三者是因时而异的0。第三阶段:探讨两种文化的关系。张正明认为,/是两个大小套合的概念。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历史学上的楚文化,则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合0。第四阶段:考古学上的楚文化研究高度繁荣,历史学上的楚文化研究相对沉寂。主要围绕考古发掘的新成就展开研究,建立了西周晚期以后的楚墓年代学。第五阶段:注意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又比较侧重于/精神文化0研究。夏鼐先生提出,早期楚文化的探索应当遵循早期楚人活动的时间、空间范围,即/楚文化既属于历史时代,则一定要结合历史文献,将考古遗迹和遗物,与文献上的-楚.联系起来0 n x。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楚文化的研究正处在动态发展之中,正处在学科的探讨与建设阶段。在惊人的考古发现面前,由于多学科的广泛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形成了改写历史、改写学术史的共识。学者们逐步冷静下来,理智地看待出土文物与传统文献的关系,清醒地把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这在考古学界、历史研究界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与进步。

(二)追寻楚文化渊源的效益评价

大约在春秋中期前后,以荆楚民族为主体、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的楚文化,它的时代上限,一般定于春秋中期前后。楚文化的形成是以楚民族及其文化为主体的,所以,探讨楚文化的渊源,实际上是追溯楚民族文化的渊源。若追寻楚文化之源,必涉及到楚人的来源。而这一问题,无论在史学界,还是在考古学界,至今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疑案。就楚人来源来说,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见解:东来说。郭沫若先生根据5令簋6、5禽簋6西周青铜器铭文,在5中国古代社会研究6中提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0,是/殷之同盟国0。在5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6中又说,/淮夷即楚人0,亦即5逸周书#作雒篇6中之/熊盈族0,/熊盈0就是楚先/鬻熊0。郭氏5金文所无考6云:楚之先实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5逸周书#作雒篇6,,熊盈当为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至鄂而与周人之沿汉水而东下者相冲突。5左氏传6(僖二十八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0者,是也 n y。

西来说。岑仲勉5楚为东方民族辨6以楚姓之/芈0与西亚古国米地亚相附会,说楚之先祖颛顼、重黎、祝融皆为/西方人物0 n z。姜亮夫以为,5离

#

112

#

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骚6/忽临睨乎旧乡0之/乡0,应指昆仑山,即高阳氏的发祥地;/高阳氏来自西方,即今之新疆、甘肃、青海一带,也就是从昆仑山来的0 n{。

土著说。严文明提出,/长江中游,,根据古史传说,那里曾是三苗部落活动的地区。该区较早有城背溪文化,其后发展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到龙山时代则发展为石家河文化。往后的发展路程虽还有一些不甚清晰的地方,但无论如何,著名的楚文化应是从这里孕育起来的 n|。土著说认为,楚文化一直是在江汉地区土生土长起来的,其文化基础是以江汉地区各阶段民族文化为主体,同时也接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这支文化的孕育、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是以鄂西的沮漳河流域为中心,沮漳河一带发现的楚文化遗存属于典型楚文化 n}。土著说强调社会基本生活,重视以炊器(鬲)为核心的陶器文化。

北来说。楚文化不是本地区原始文化直接发展的结果,而是在中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周文化是楚文化因素形成的主体。楚文化的南下发展也吸收了江汉地区土著文化因素。楚文化的中心区域也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 n~。西周时期楚都丹阳在今河南淅川一带,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是东周或春秋时期的楚郢都。北来说重视统治阶级文化,所总结的楚文化形成、楚文化基本特征都是以青铜文化为出发点,最重要的考古学证明是下寺等楚贵族墓属于归葬习俗。

相比较而言,/西来说0最不可取,既无文献依据,又无考古证明,所以大多数学者不予采纳。/东来说0有较早的文献依据,但与考古发现相悖。考古资料表明,东来说涉及的地区多属于东夷和早期吴文化范围,其文化面貌与楚文化完全没有关系,直到春秋中晚期,楚文化才真正东渐到达江淮地区,所以一般学者逐步摒弃此说。而/土著说0与/北来说0,均有文献依据与考古发掘支撑,具有一定的理由与根据。而且两说都承认楚文化是一个源流纷披、结构多元的文化系统,在其产生过程中江汉地区土著文化和中原周文化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争论的焦点是:谁是楚文化的主要来源?两说分别一些依据,但也有一些困惑,比如/土著说0的不足是:使用的是广义楚文化概念,而寻找楚人或楚民族之源,必须以芈姓贵族为主体;考古发现证明,长江中游地区大约从石家河文化的晚期开始,各区域、各类型文化均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土著文化发展线索基本中断;土著说以赵家湖墓地为楚文化典型墓地,并以此为基点寻找西周中期以前的楚文化遗存,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北来说0最重要的考古学证明是下寺等楚贵族墓,但不能确认丹淅或淅川一带的西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存,仅仅侧重于传统文献与青铜文化。同时,两说也有一些相同的困难:比如寻找丹阳/城0的努力了无结局,楚都丹阳至今渺无踪迹,也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明丹阳作为城或都城的性质;文献对春秋中期以前楚国的疆域范围记载不明或过于简略;考古发掘还缺乏比较系统或上下衔接的证据;还需要比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指导。.

(三)通过楚辞与楚文化互证,推进楚文化研究

在楚文化与楚辞两个密切相关、交叉叠合、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们各自的角色是不同的。在楚文化研究领域,楚辞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首先是研究对象,罗运环从整体上探讨楚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屈原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屈宋辞赋与中国文学;先秦楚国的巫文化和道家学说与中国的哲学与宗教;出土楚文化资料与现代学术文化 o u。四点之中,两点直接来自楚辞,一是/屈原精神0,一是/屈宋辞赋0,这都是楚辞的核心与精髓。但在更多的场合,楚辞只是一种材料,一个证据,作为论证的辅助之用。在楚辞研究领域,楚文化往往是研究的背景材料,追寻民族特色的渊源,进一步推理、分析的前提,展开论说的主要根据。其次,两个领域的相互关注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别。在楚文化领域,对于楚辞,他们直接发表意见,很少关注楚辞学者的意见与楚辞学界的研究动态;对楚辞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少采用。而在楚辞研究领域,整体上高度重视楚文化研究动态与成果,对楚文化的认识与把握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0,以现成的结论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前提或重要证据。我们提倡楚辞学者要充分利用楚文化研究成果,甚至批评楚辞学界在整体上对楚文化关注不够,但与楚文化领域对楚辞研究的关注相比,则显得相当主动、自觉、积极,而楚文化领域则比较轻视,乃至于漠视,还没有这样一种意识。

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强调楚文化与楚辞双向互证,推进两个领域的同步发展。以往,我们

#

113

#

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

比较多地分析了利用楚文化的成果推进楚辞研究的理由与方法,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利用楚辞研究的成果,推进楚文化研究的话题。

其一,楚辞本身就是楚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楚辞是楚文化中/精神文化0的集中代表,从5离骚6、5九章6等自传性政治抒情诗中,可以抽象出屈原精神的内容与特征,比如屈原的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等的追求。屈原力图将执著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 /完美0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完人模式,是屈原的伟大、独特之处,亦是其痛苦、悲剧之源。其次,楚辞也是楚文化中/物质文化0研究的文献依据。其中5天问6、5九歌6、5招魂6等作品,可以与楚系青铜器及其铭文、楚简互证,还可以作为破译考古发掘成果的钥匙与内证。这对于从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角度研究楚文化,丰富楚文化的研究内容,破译楚文化的疑难,具有无法替代的学科意义与实践效果。其二,楚辞研究有助于楚文化渊源的探索。比如,从楚辞的角度看/土著说0与/北来说0的争议,则结论是明显的,因为5离骚6开头即云/帝高阳之苗裔兮0,而5史记#屈原贾生列传6又云/楚之同姓0,与5史记#楚世家6、5大戴礼记6、5世本#帝系篇6记载吻合;包山二号楚墓竹简、望山一号楚墓竹简、葛陵楚墓竹简记载祭祀均有/楚先老僮、祝融0等,更能证明楚辞之可信。而且,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家,均与楚王同姓,景氏源于楚平王,昭氏源于楚昭王 o v。这与王光镐唯有采用/有芈姓楚人所创造的、以楚国公族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为典型楚文化0的结论 o w,也是相得益彰的。其三,大量的简帛佚籍出土及整理研究,推进了楚辞与楚文化的互证与发展。随着大量的简牍帛书的不断出土, /学术史0探讨与估价的问题也就自然提出来了。李学勤提出,通过出土简帛的整理研究,竟使被认为最/物质0的考古学同最/精神0的学术史相沟通,这或许是有希望的研究方向。/把考古学的成果与学术史的研究沟通起来0,/把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与文献学、历史学真正打成一片,一方面以学术史已有的成果去考察衡量新发现的佚籍,另一方面则以考古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研究简帛,同传世文献对比参照,从而推进学术史研究的发展0 o x。据研究,与楚辞研究有关的出土文献有:长沙子弹库帛书帛画、包山楚简、望山楚简、郭店楚简、阜阳汉简5离骚65涉江6残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5唐勒6赋残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5日书6、5为吏之道6所附八首韵文、东周时期的楚国青铜器铭文等 o y。与楚辞属于同一系统的文献有:长沙马王堆帛书5黄帝四经6、古本5易经6、长沙子弹库楚帛书5四时6、5天象6、5月忌6、长沙子弹库帛画、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5日书6、山东临沂银雀山所出5尉缭子6 o z。与屈原、宋玉等作家生活大致同时的出土简帛(战国中期至白起拔郢,约前390)前278年)有:子弹库楚帛书、信阳楚简、九店楚简、慈利楚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香港中文大学购藏楚简等。

当然,考古发现虽多,真正与楚辞、屈原直接的材料极其有限,目前只有:1977年出土的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竹简,其中有5离骚6残文四字、5涉江6残文五字。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竹简,其中有5唐勒6篇残简。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竹简、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竹简,其中的有些祭祀对象与5楚辞#九歌6祀主相同。而大部分材料属于/背景0或/比较0,乃至/推断0、/猜测0性的。所以楚辞学者使用考古学成果,应从三个层面切入:第一,不再仅仅是/拿来0,而是将人家的结论/拿来0作/二度研究0,评判得失,甄别是非;第二,自己直接/开发0常人不注意但又颇有价值的资料;第三,参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楚文化领域的论争与研讨,围绕楚辞而形成的出土文献、传统文献与学术史的学术圈,通过楚辞与楚文化的互证研究,破译楚辞的许多历史疑案,抽象出一种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古史系统,解决古史学、考古学、楚文化研究中的困难。

1?á王国维:5古史新证6,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20页、52)53页。

o徐文靖:5管城硕记6,卷之十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5页。

?à张崇琛:5楚辞文化探微6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119)128页。

??王国维:5观堂集林6,第二册,中华书局1991

#

114

#

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年版,第98页。

? l z见刘梦溪主编:5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4页、644页。

?周建忠:5屈原思想:有儒有法,然非儒非法6,5楚辞论稿6,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7)50页。

l v辽宁省文学学会屈原研究会、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处、中文系:5楚辞研究6,1984铅印本,第6)

7页。

l w5郭沫若全集#历史编6,第四卷,5历史人物#屈原研究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0页。

l x孙作云:5天问研究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35页。

l y林庚:5天问论笺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页。

l{周建忠:5关于楚辞研究的跨世纪思考6,5社会科学报61997年3月20日。

l|戴志钧:5读骚十论#序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l}周建忠:5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6,5贵州社会科学61997年第5期。

l~崔富章:5楚辞研究史略6,5语文导报61986年第10期。

m u姜亮夫:5楚辞通故6,第一辑,齐鲁书社1985年版。

m v陈直:5文史考古论丛6,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m w于省吾:5泽螺居诗经新证6,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4页、235页。

m x朱季海:5楚辞解故6,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第4页。

m y汤炳正:5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讨6,5四川师范学院学报61978年第4期。 m z m{ m| m}汤炳正:5屈赋新探6,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426)428页、48)57页、271)280页、261)270页。 m~汤炳正:5从包山楚简看3离骚4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6,5文学遗产61994年第2期。

n u汤炳正:5楚辞类稿6,巴蜀书社1988年版。

n v黄灵庚:53楚辞4文献学百年巡视6,5文献6 1998年第1期。

n w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5银雀山汉墓竹简6 (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n x夏鼐:5楚文化研究中的问题6,5江汉考古6 1982年第1期。

n y郭沫若:5金文丛考6,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4页。

n z岑仲勉:5两周文史论丛6,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61页。

n{姜亮夫:5楚辞今绎讲录6,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29、41页。

n|严文明:5中国史前文化的的统一性与多样性6, 5文物61987年第3期。

n} n~陈振裕:5楚文化与漆器研究6,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199页。

o u罗运环:5楚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6,5光明日报62000年6月2日。

o v周建忠:5三闾渊源考6,5江汉论坛62005年第2期。

o w王光镐:5楚文化源流新证6,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82页。

o x李学勤:5简帛佚籍与学术史6,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400页。

o y刘彬徽:5湖北出土两周金文国别年代考述6, 5古文字研究6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9)351页。李零:5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6,5古文字研究6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3)397页。李零:5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6,5古文字研究6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6)177页。

o z江林昌:5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太阳循环文化揭秘6,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14)315页。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星

#

115

#

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sodocs.net/doc/1514919073.html,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张靖. [2].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1期.田鹏颖. [3].《中国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体现. 《广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王凤祥.安维复. [4].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 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1期.牛冲槐.杨玲.芮雪琴. [5].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周东娜. [6].中国传统文化对的影响. 《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胡艳辉. [7].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王增智. [8].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问题探析.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赵跃. [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析论. 《理论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8期.李华伟.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与爱同行----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与爱同行”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提到幼儿园课程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当代的幼儿园课程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园现在开设的现有课程就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蒙氏课程、礼仪课程、亲子课程、托班课程、准妈妈胎教课程、特色班选修课程(舞蹈、爵士鼓、戏曲、美术、跆拳道、轮滑、奥尔夫、逻辑狗思维训练、口语训练、茶道表演、幼儿模特表演等)。这么多异彩纷呈的课程都是我们引入的成熟的课程,在此不再赘述。今天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该课程研究从2008年至今历时三年,通过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已初具雏形。下面我就和大家来谈一谈: 一、选择传统节日教育特色教育课程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正是形成各种观念、习惯的良好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来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幼儿园及家庭重智轻德的教育愈演愈烈,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许多教师经常发出无奈的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目前青少年罪犯在罪犯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存在着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岁以下罪犯已达到罪犯总数的三分

之一强。因琐事跳楼轻生的事件有之,简单的自我服务意识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的有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育,智力的开发,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德育教育的缺失。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是儿童接受情感刺激的敏感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期。幼儿正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逐渐掌握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该时期的幼儿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传统文化节日以其独有的特点存在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是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以每年一循环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之中。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选择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做为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并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有机地将传统文化节日的内容与新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和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既丰富了幼儿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也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二、传统节日教育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程理念是我们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包括课程框架设计思路的确立,课程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土管1101 朱少春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精神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2)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

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

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参考书籍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咖啡色书皮)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绿色书皮)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王瑞鸿,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 437 社会工作实务参考教材 《个案工作》许莉娅,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组工作》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区工作》徐永祥,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行政》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关信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学调查方法》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 考研访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自我介绍: 2017考研(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我本科是二本院校,考研共复习了5个月左右。

统招初试411分+复试292分。总成绩排名为本专业第三。下面分享一下关于择校、复习计划、参考书目和心得。 一、关于择校 在我们开始决定考研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好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那么关于择校,要考虑几点:学校的综合实力,招录比,地点,是否包住宿,奖助学金,个人情愫。毕竟考研你是想向更好的地方前进,那么关于你选择的学校可以优先985或211的,在去学校官网或贴吧,了解想考专业的招录比情况。地点还是推荐去一线城市,发展空间会大点。其他的无非就是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人脉原因,总的去衡量出自己的目标学校。 二、复习计划分享 1.英语备考plan(英语二81分) 先是确定好适合自己的英语复习资料,切记同类型的辅导书不要重复买,比如考研单词书买一本就好,就是一本书反反复复背记,坚持到考前。然后你根据辅导书、练习题真题以及自己英语基础,对英语复习做一个大概的规划。人者各异,复习当中懂得适当调整。 参考书目: 视频:朱伟恋词17版、老蒋长难句语法、唐静翻译、考虫陈仲凯阅读、考虫新题型和完型、王江涛作文(我作文听得不多,主要是自己背,默写然后练习)。 用书:恋练有词+考虫1600词、张剑版真题(英语一2005年到2016年+英语二2007年到2016年)、有道词典(柯林斯)、王江涛英语二范文、朱伟小黄书、考虫考研真题大黑(英语二)+三套模拟卷。英语一主要就以近20年的真题复习就好。 大致过程: 考前我也查过大量前辈的经验贴,几乎都说英语最主要用真题来训练的,实践下来觉得完全可行。学英语就是背了忘忘了背,所以同一篇文章研究3遍都不为过。大家也可以多

传统文化素养作业

1.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上者称为(),第三名叫作()。 A.进士榜眼 B.贡士探花 C.院士榜眼 D.进士探花 2.而立之年”指的是()岁。 A.20 B.30 C.40 D.50 3.“落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 A,杨玉环B,西施C,昭君D,貂蝉 4.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 A,宫、商、角、徵、羽B,青、黄、赤、白、黑C,仁、义、礼、智、信D,金、木、水、火、土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 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6.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用于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的称谓是()。 A.金兰之交 B.刎颈之交 C.竹马之交 D.忘年之交 7.《论语》涉及了许多教育方面的朴素思想,如“学而时习之、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它主要记载了谁的言论()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8.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公元1989年即农历己巳年,据此推算,20年后应该是()。 A.农历己丑年 B.农历戊子年 C.农历丁亥年 D.农历庚寅年 9.“弱冠”指的是()。

A.男子12岁 B.女子12岁 C.男子20岁 D.女子20岁 10.望闻问切是我国古代中医常用的四诊法,最先采用四诊法的是()。 A.华佗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扁鹊 11.以下不属于“三山五岳”中的“三山”的是() A.安徽华山 B.陕西华山 C.江西庐山 D.浙江雁荡山 1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1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城市学院082班严春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即是一个名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对传统文化情感的集中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显得很冷淡,甚至忽略或者忘记了很多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往往被元宵、粽子、月饼等食品所代表,对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大家却知之甚少。”王习三委员的一席话,表达了他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关注 传统节日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间的集中体现。 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显示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参考书: ?石云涛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10月 ?绪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 ?一、古今“文化”观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 ?相对于“文治教化”——“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说苑·指武》) ?cultura 拉丁文:耕种、居住、练习、敬神,陶冶性情,培养道德。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Tylor, Edward Burnett)《原始文化》(1871年) ?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是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C·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特定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这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起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遗址的年代 ?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距今200万年; ?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距今约180万年; 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陕西蓝田人距今约115-110万年 北京周口店猿人距今约46万年; 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20-1万年 ?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遗址年代 (一)黄河流域文化区 ?仰韶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 (因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 ?仰韶文化的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 彩陶文化距今约5000年。 ?仰韶文化 ?黑陶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重要考古遗址及其年代

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处在于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 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民族性,即使受到国外文化因素的入侵,其影响也不可磨灭,它 己渗入到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 嫌简不嫌虚。”清朝形容宋代首都东京过节时:“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这里“片子飞”说的就是达官贵人们一到春节,就四处 发“片子”,相互拜年送祝福,体现了和和气气的节日气氛。一般 来说,在节日期间,很多的矛盾和争执都被搁置下来,就算是宿敌,在此时此刻都会道一声节日快乐的祝福,都不想破坏节日气氛,这 便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四、重血缘。中国是一个重血缘、亲缘关系的、以宗姓家族为基本社会结构的国家。在封建的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以及 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信念,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 伦理本位的价值观。[5]宗族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 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重视家族之间的情谊和血亲联系。正所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此在重大节日和活动事,家庭成员 都要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春节,以血缘为基 础的家族都要团聚在一起,加深情谊。 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魅力

2020年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考试100答案

2020年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考试100答案 考试题目:共10题|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1. 【单选题】夏商周时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在()。【10 分】 A. 黄河中下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领域 D. 长白山以北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A 2. 【单选题】《霓裳羽衣曲》从哪里传来()【10 分】 A. 荷兰 B. 雅典 C. 波斯 D. 印度 正确答案:D 提交答案:D 3. 【单选题】本课程认为,不应该过分强调对()的认知,应该让外国人从当代的视野中接受我国的文化。【10 分】 A. 语言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族文化

D. 世界文化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4.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三大发明来源于()。【10 分】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5. 【单选题】相对于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字系统,()的视觉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起到更直观、更生动的效果。【10 分】 A. 文字 B. 非文字 C. 图像 D. 非图像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6. 【单选题】从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才能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持久生命力。【10 分】 A. 富强

C. 经济 D. 政治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7. 【单选题】对历史上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造成重大影响的电影是()。【10 分】 A. 《拯救大兵瑞恩》 B. 《勇敢的心》 C. 《巴顿将军》 D. 《辛特勒的名单》 正确答案:C 提交答案:C 8. 【单选题】本课程认为,美国与欧洲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主要是因为()。【10 分】 A. 认识文化的历史节点不同 B. 国家的经济力量不同 C. 文化交流的途径不同 D. 文化活动的频度不同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A 9.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纸币是()【10 分】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今天讲的是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当然就会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世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今的社会仍十分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对世界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也是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首先提到的是传统文化,然后就是加强道德修养。那么就咱们的传统文化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才是我们必须弘扬的传统文化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个人整理修改版)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夕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s Eve 别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节日起源除旧布

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风俗习惯 ?年夜饭?贴年红?燃爆竹?祭祖?守岁?挂灯笼?压岁钱 节日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19]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20]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20] 4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典故传说 夕的传说?七郎射夕?熬年守岁?春联门神 二、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文名春节英文名Spring Festival 别称新春、年节、新禧、岁首、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参考书目 1、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4、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5、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6、商聚德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9年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9、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12、郭朋《中国佛教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13、黄心川等《世界三大宗教》,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8月 14、施宣圆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上海科学出版社1987年11月 15、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16、马敏主编《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17、张君励《明日之中国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18、张海鹏、臧宏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伦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19、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 20、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2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2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史》,陕西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3、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3年8月 24、王利华《中国烹饪史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2月 25、王玉哲《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26、刘蕙孙《中国文化史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2月 27、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 28、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5月

文化素养之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之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是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部分的考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的考试中这个部分都会有所考察,主要是以单选题的方式进行考察。基本九个单选左右,考察的面还是比较广的,主要考察学生平时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素养——传统文化这个部分也会有考题,这里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进行介绍。 关于传统节日主要考察的是时间、古诗词、风俗,这里考查最多就是关于节日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节日有关的人物。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考点1: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关于春节的日期很多同学会和除夕的日期弄混,除夕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习俗: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蒸年糕、贴春联、年画、拜年、开门炮仗和聚财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有于传统习俗的相关典故考的比较少一些,主要识记一些重要的习俗即可。 古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这里最常见的考察方式一般是把古诗词作为题干出现,问对应的节日是哪一个。 考点2:元宵 元宵节:农历的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 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考察的时候最多的就是考察元宵节的习俗赏花灯、猜灯谜是最常见的考察点。 古诗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考点3: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习俗: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人物: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著作《离骚》故在题干里看见《离骚》也可以联想端午节。 古诗词: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构成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节日中,传统文化也得到最大的体现。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最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节时,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不过还是有一些相同的,比如春节时,大多数地方都会吃“元宵”,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当然其实元宵会一直吃到元宵节。 另外在春节时,大多数人家都会贴春联。春联都是红色的,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用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额外提到一点,传统贴春联是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也是从右向左读,不过新中国成立后,阅读习惯改变了,所以上左下右也可以,横批也变成从左到右,但如果两种混用,就显得不太文明了。 关于春节,还有一个传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这就是过年的来历了。 除了春节之外,中国还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每一个不同的节日,也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显然只注意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是不够的。下面我就举两个例子来探讨一下。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名老人节、登高节。在《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故名曰“重阳节”。这是其中的一个传统文化。此外,重阳节本是在秋收之后祭祀天帝、祭祖的节日,在先秦之前就已有源头可寻。而其的目的是为了感谢天帝与祖先的恩德,并保佑年年可得丰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古代的诸多活动都是围绕着农业与丰收进行的。而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从这时起,重阳节有了求寿之俗,这也是从先秦庆祝丰收的习俗之中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从这之中可以看出从那时起就有了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求长寿、重视孝道的传统文化,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衍生出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传统文化。重阳节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有开始时候庆祝丰收的寓意了,而更多的变成了一个孝敬长辈的节日。从中可以发现,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业及丰收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如精神层面上的尊老与孝道了,可见传统文化与社会水平息息相关,但有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能长久地保存下来,可能这种意识与感觉越来越弱,但精华的所在永远不会消失。 我相信传统节日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会随着人们认知水平及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大纲(研究生)

2014年考研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中国传统文化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为: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 1、中国文化的开端 2、文明传承的载体——文字的发明 3、龙文化 第二章传统文化的灵魂 1、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第三章伦理道德与人文文化 1、传统美德的创始人物及其重要思想 2、古典史学的特色 3、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 第四章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

1、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 2、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 3、佛教、道教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五章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 1、玉器的文化特征 2、铜镜的文化价值 3、金银器的文化内涵 4、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5、陶瓷器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发展 第六章文化的摇篮——中国古代学校 1、古代官学 2、古代私学 3、中国古代书院教育 4、中国古代六艺教育 第七章艺术精品——中国书法、绘画 1、书法精品及其特点 2、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章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 1、中医学的分科及理论 2、中国传统医学的现代价值 3、中华医学的文化特点 4、早期儒家的养生理论 第九章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2、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十章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1、古典建筑与传统文化

2、古典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内涵第十一章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十二章传统文化遇到的挑战 1、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省 2、传统文化的近代成就和价值 3、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