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从伊利诺州看美国应急指挥体系和培训情况

发布时间: 2009-03-27 15:06:00 来源: SRC-3061

109

美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美国于1979年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署(P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9·11”之后,2003年美国在FEMA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土安全部(DHS,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重点加强了防恐反恐的职能,形成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制总体情况

(一)联邦层面。2004年美国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和国家应急预案NRP(National Response Plan)。NIMS是一个应急管理方法的模板性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NRP则是描述应急机制、指导如何应急的文件。2008年1月,为更符合和体现其指导性目的,鼓励促进其他具体应急预案的完善,又将国家应急预案改进为国家应急框架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同年12月,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也进行了相应修订完善。根据事件复杂性如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NIMS将突发事件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轻微的事件,第一级为最严重的事件,如图1所示。第五级和第四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市县,由当地政府(县和市等)负责;第三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大城市,由州政府指挥协调处置;第二级和第一级突发事例: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国家层面,由州和/或联邦政府协同处置。美国发布第五号总统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NIMS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促进各州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一致性。由于美国实行联邦制,NIMS的执行并不能强制,但是在美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产生的费用主要由联邦政府承担(一般可达75%以上甚至全部),州一级政府只需承担少量费用,而州政府要想从联邦政府拿到应急经费,就必须执行NIMS系统规定。

(二)各州层面。美国各州的法律不同,应急管理机制也不尽相同,发展也并不平衡,但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建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历史灾害较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州,往往具备很好的应急能力,机制也比较健全。伊利诺州(Illinois)是美国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较为突出的州,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都很健全,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州。

以伊州为例,伊州政府所在地为春田,最大的城市是芝加哥。1992年,伊州正式成立应急管理局(IEMA,Illinois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其后各级政府没应急管理办公室(Emergency Management Office),它们直接归州、县、市长管理,直接向州、县、市长汇报,并公布了法案规定应急办的协调职责。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下设24小时值守中心和应急运行中心EOC(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具体负责日常运行和应急工作。州应急运行中心SEOC(State EOC)设在春田,牵头负责紧急报告以及救援力量和应急资源的调度。它是全美第一个在国土安全部基金支持下建成的指挥中心,具有专门指挥大楼,内设中央指挥厅和若干功能室,为各应急职能部门都预留位置。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应对时,州各部门派代表在应急指挥厅内进行资源调度指挥,SEOC的人员进行有关协调工作。

二、标准化应急指挥体系

(一)基本概念。在美国应急管理体系NIMS中,标准的应急指挥体系ICS(Incident Command System,下简称“ICS”)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CS是一个实施应急指挥的工具,具有标准化、弹性化的结构,即不论事件大小、事件类型,还是事前计划、事发应对都可以普遍适用。起初ICS的思想源于美国军方指挥方法,在19世纪70年代后由加州一些应急组织进行了改良,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成为美国应急管理中采用的标准指挥体系。

在ICS中,规定了应急的角色、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术语和实际操作的表格等,使应急指挥过程明确、有序、高效。在其组织结构中,设一名指挥员,并将指挥组织划分为指挥成员和参谋成员,其构成如图2所示。在ICS中,对各个部门职责和职位职责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指挥员(IC,Incident Commander)的职责为管理整个事件应急过程,保证应急行动安全,沟通协调各涉及机构,评估各部门需求,设定应急目标,编制批准行动方案。

指挥成员主要用于协助指挥员,主要包括三个职位。

(1)公众信息官。负责公众沟通和媒体信息发布,保持与计划部和有关机构的沟通联系,搜集整理事件有关的准确、详细的信息。

(2)安全官。负责安全监控与评估,确保应急行动和应急人员安全,有权终止不安全的应急行动。

(3)联络官。负责与涉及的外界各部门、机构、私人组织的联络协调。

参谋成员负责应急过程涉及的功能职责,主要由四个部组成。

(1)处置部。负责指挥、协调战术层面应急行动,考虑相对短期的应急行动,往往使用了最多的应急资源。

(2)计划部。负责态势监控、预测分析、资源跟踪、计划方案制定,考虑相对中长期的应急行动,制定人员轮换计划以及与专家的沟通。

(3)后勤部。负责应急队伍的通信保障、食品医疗保障、设施补给和交通运输保障。

(4)财政/行政部。负责监控应急过程产生的人力、物力费用,管理采购过程。

最近,根据突发事件对信息情报的需求,又增加了情报信息部门,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门,也可以列在“计划部门”下作为一个处。

这样,按照NIMS的规定,在应急时,首先就要根据ICS的要求成立应急指挥的有关组织,建立指挥链。为适应突发事件的复杂性,ICS的组织机构具有扩展性和弹性,各部还可以向下又可细分“分部”、“分区(地域上)/组(功能上)”、“小队”等层次,从而构成从指挥者到基层应急队的组织体系结构。

为保证计划方案的顺利制定,ICS中还规定了计划制定和不断修订、推进需要经过的程序,称为计划“P模型”。它形象地包含了应急初始阶段和循环推进阶段,通过一轮轮的情

况通报和会商沟通,制定完善阶段行动方案,开展应急行动。

(二)联合指挥机制。ICS中一个重要机制是“联合指挥(UC,U nified Command)”,当事件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辖区时,为更好的协调应急资源和行动,需要采用联合指挥的方式。当需要进行联合指挥时,指挥体系各个组织可以由多个政府机构人员组成,可以有多个部门人员的进行联合指挥(可设一名联合指挥员)。这种联合指挥的方式,大大促进了应急指挥的协调性和资源配置的统筹。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形成了统一的指挥机构;二是实现了统一目标和协同工作;三是利于统筹考虑应急计划;四是共同使用计划、后勤、财政行政等部门;五是协调应急资源的调度。例如,当事件涉及A、B、C三个地域(或部门)时,实施联合指挥的ICS组织结构将如图3所示。

此外,根据事件复杂程度的不同,在地域上复杂性较高时,还可以采取“区域指挥”的概念,在几个地方的指挥员上层设区域指挥员,协调该区的应急指挥工作。

(三)政府应急办、州长与指挥员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ICS是一个主要面向现场应急的应急指挥体系,指挥员负责组织应急活动,但并不负责政策层面和全局性重大策略的制定。比如在州一级,指挥员上层还有应急运行中心EOC(应急办)和政策层(州长及高级幕僚)。换句话说,指挥员及向下的指挥体系部分偏重应急的前方工作,须向后方的应急运行中心EOC 报告有关情况和现场信息;应急运行中心EOC一般情况下,对应ICS的组织结构也设置相应人员,在应急组织上形成与现场的映射关系,为前方提供各类协调和资源支持,并将重要事项提请政策层决策。无论是应急运行中心还是指挥员都必须遵循政策层的原则目标,并形成执行方案、具体实施。

三、专业应急队伍及其培训

(一)专业应急队伍。美国应急队伍包括应急管理队IMT(Incident Management Team)和应急救援队(如消防队、城市搜救队和医疗队等),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复杂性也分为五级,具备不同的应急能力。美国应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专业应急”,即应急管理中各个角色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而政府的领导层主要进行政策、策略以及涉及全局的重大决策。应急管理队IMT要求具有全面、综合的应急能力,可以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政府对应急管理队的各个职位、各个级别都设定了相应的培训要求和考核、资格认定机制。美国应急管理规定第三级及以上的突发事件应急需要相应的应急管理队进行指挥。因此,政府专门建立应急管理队,并按照ICS组织结构设置其中的职位,发生突发事件时部署到各级应急指挥岗位。

伊州应急管理队(第三级)直接归伊州应急管理局调派,人员主要由政府应急相关部门雇员和其他机构人员构成,按照NIMS和ICS的原则接受培训和开展应急工作,并有5年以上应急工作经验。应急管理队成员平时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伊州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需要把应急管理队的有关成员部署到各级政府的应急组织和事件现场,协助各级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开展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提高事发当地政府的应急能力。此时,应急管理队为政府工作,政府临时将应急管理队中非政府雇员视为政府雇员支付报酬。美国各类应急救援主要由消防队伍来承担,消防队伍中一般分为火灾、危化品、地震救援等不同功能小组。伊州目前有39个应急救援队伍,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归当地政府或者州政府调遣。

(二)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县、市。美国要求应急各类岗位应由专业、称职的人员来担任,因此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培训,联邦政府每年为此投入大量经费(约六、七千万美元)。培训机构遍布全美,在联邦政府设立国家应急管理学院EMI(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在各州政府和一些县都设有应急管理学院,主要经费来源于联邦政府(国土安全部)和州政府。

伊利诺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伊州应急管理学院)是伊州法定的应急管理培训机构,也是全美最大的州一级应急管理培训机构。该中心主要依据NIMS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用以推动NIMS和ICS的执行,目前已有17门纳入美国国土安全部培训体系的课程。该中心

在全州建立了拥有500名实地应急经验的兼职教员的教学网络,其教师包括学院高级培训教员和来源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实际管理人员,每年培训达9000人次。在过去的8年中,该中心已经先后创办了25个区域性培训中心,其中包括全美第二大专业消防局——芝加哥消防局(芝加哥消防学院)。培训的应急人员涉及面非常广,既包括所有刚进入应急管理领域的人员,也包括高级应急管理人员。

除了应急管理的理论教学外,伊州应急管理学院也承担了实际处置操作的培训工作,拥有火灾、危化品、地震搜救、交通救援、医疗急救、反恐防恐等各类培训设施和大型装置。培训形式一般包括课堂讲授、模拟演练、实际操作和真实应急过程中考核等几个方面。根据受训人员在应急中所担任的职责不同,培训要求和课程设置也不同。例如,一个第三级(州一级)应急管理队中应急指挥员(Incident Commander)需要经过专门指挥员课程培训,要求至少3年时间参加培训,并经过若干次现场实际应急或模拟演练的考核,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应急指挥员可能需要3至10年培训和若干实际应急经验。

四、结语

天灾难逃,人祸或可免。2008年,我国经历了太多磨难,无论在管理机制和科技研究上都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更多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的应急指挥机制还不完善甚至有些方面还很欠缺。各级政府应急办成立的时间也不长,如何对应急指挥中各类角色进行合理分工与定位,加强应急指挥工作的协调性,提高指挥人员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还需要继续探索与提高。长久以来,我国专业应急处置主要依靠部门,而很难说某一部门具有综合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能力,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应急机制、提高各级应急办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处置、指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根据国情,借鉴美国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管理队伍培训、资格认定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的应急指挥机制和培训体系,将对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陈涛,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第2

期总第26期)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 第1 部分总则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 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 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 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

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 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 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 1.突出理念引领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_李雪峰

2013?2 51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李雪峰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作者简介] 李雪峰,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 [摘要] 美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 扎实,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 ;顶层设计;设想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或规范文件体系,是政府颁布的战略、框架、指南、手册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完善的规程体系是规范化管理的前提。9?11事件以后,为了推进国土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美国政府启动了以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等为核心的应急管理规程体 系建设工作,开发了大量工作指南、手册和应用工具,建设了信息化的规程及其应用工具共享平台,并通过财政支持等激励手段推动全国各地采用上述规程和应用工具。2011年,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应急 管理规程体系建设工作,其主旨是以全社会应急 应急管理 DOI:10.14150/https://www.sodocs.net/doc/1c902231.html,ki.1674-7453.2013.02.009

2013?2 52 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重新梳理有关规程(有400多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力图建设一个更加整合、规范、有效的现代应急管理系统。 美国政府的上述工作的长处是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扎实,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其不足是有关文件过于繁琐,有的文件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地方难以适应。本文将重点探讨其规程体系建设的长处,并借鉴其做法,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规程体系的思路。 一、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以政治要求为起点 无论是9?11后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还是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规程体系建设,都是以总统政策令为起点的。 2003年,小布什总统签署《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要求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紧接着,《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对于加强全国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这两个总统令为规范和整合全美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2011年,鉴于美国安全形势和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奥巴马总统颁布《第8号总统政策令》,明确提出要重构全国应急准备规程体系。在这一政策令中,较以往更加突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二)以能力建设为目标 美国注重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于2007年颁布了《目标能力表》。表中提出37项核心能力,供风险评估、计划、培训、演练、工作评估等使用。这些能力分为5类。 通用能力:规划、沟通、社区备灾和参与、风险管理、情报和信息共享与传播; 预防(恐怖主义)领域能力:信息收集与识 别指标和警告、情报分析和生产、反恐调查和法律措施、CBRNE(化学、生物、辐射、核和加强型常规武器)检测; 保护领域能力: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粮食、农业安全和保护、流行病学监测和调查、实验室测试; 响应领域的能力:现场突发事件管理、紧急行动中心管理、关键资源物流和分配、志愿者管理和捐款、响应者的安全和健康、应急公众安全、动物疾病紧急支援、环境健康事宜、爆炸装置响应行动、火灾事件响应支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危险材料响应与去污、公民疏散和临时安置、隔离与检疫、搜索和救援(陆上)、应急公共信息和警告、人员应急分流和入院前急救、民众照顾(住所、饮食和相关服务)、遗体管理、医疗需求激增的应对、医疗用品管理和分配、大规模预防; 恢复领域能力:建筑物损伤评估、生命线修复、经济和社会复苏。 《目标能力表》对每一项能力都有数十页描述,整个文本达588页。其中,针对每项能力都详细描述了其定义、产出、与《全国响应框架》中相关功能的关系、对完成相关任务的贡献、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流程图等。 2011年,在《第8号总统政策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新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应急准备目标》,其中又提出了与前述27项能力大同小异的31项应急管理能力目标。 (三)以机制建设为核心 2004年,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该文件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权威地阐述全美应急管理机制的规程。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突发事件指挥系统》文件更是日益成为全国通用的指挥体系标准。此外,《全国响应框架》则具体规定了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联邦层面的响应机制。 2011年,为了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第8号总统政策令》把应急准备工作重新定义为5个方面:预防、保护、减除、响应、恢复,并要求针对每 应急管理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控制制度完整版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 审控制制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制度文件修订状态:A/O XX公司 XX矿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控制制度 AB-XX-P-03-15-XX A 版 编制:工会工作部 审核:生产技术部 批准:X X XX年X月X日发布: XX年X月X日实施: XX公司XX矿发布 1 目的 确保本矿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 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本矿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保证安全 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施。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矿各生产单位、部室。 3 职责 矿长 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

主管副矿长 负责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 安全部 3.3.1 负责管理评审实施、落实、组织、协调。 3.3.2 负责报告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车间、部室 3.4.1 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3.4.2 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4 工作程序 管理评审的频次和周期, 4.1.1 每年的3月-5月进行评审,两次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5个月,在下列情况下矿长可随时追加管理评审次数。 a)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修改时; c)本矿内部组织结构重大调整时; d)发生重大事故时; e)矿长认为需要的其他情况; 4.1.2 管理评审安排在内部安全本标准化体系审核后,外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审核开始之前。 管理评审输入 4.2.1 矿长负责组织专人制定行动计划,收集内、外审核的结果。 4.2.2 各车间、部室负责收集各自的安全生产运行方面的信息。 4.2.3 标准化系统评审应包括下列输入: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标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与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从伊利诺州看美国应急指挥体系和培训情况 发布时间: 2009-03-27 15:06:00 来源: SRC-3061 109 美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美国于1979年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署(P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9·11”之后,2003年美国在FEMA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土安全部(DHS,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重点加强了防恐反恐的职能,形成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制总体情况 (一)联邦层面。2004年美国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和国家应急预案NRP(National Response Plan)。NIMS是一个应急管理方法的模板性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NRP则是描述应急机制、指导如何应急的文件。2008年1月,为更符合和体现其指导性目的,鼓励促进其他具体应急预案的完善,又将国家应急预案改进为国家应急框架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同年12月,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也进行了相应修订完善。根据事件复杂性如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NIMS将突发事件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轻微的事件,第一级为最严重的事件,如图1所示。第五级和第四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市县,由当地政府(县和市等)负责;第三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大城市,由州政府指挥协调处置;第二级和第一级突发事例: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国家层面,由州和/或联邦政府协同处置。美国发布第五号总统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NIMS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促进各州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一致性。由于美国实行联邦制,NIMS的执行并不能强制,但是在美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产生的费用主要由联邦政府承担(一般可达75%以上甚至全部),州一级政府只需承担少量费用,而州政府要想从联邦政府拿到应急经费,就必须执行NIMS系统规定。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套)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 GJ–AQ02-2017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依据标准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 受控状态:受控 版本号:A/O-A Q02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3-25发布2017-4-31实施 高晶钒钛汽车板簧发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手册管理 第三章各类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基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A1.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A1.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A2.1安全生产责任制 A2.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A2.3安全会议制度 A3.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A3.2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A4.1法律法规规管理制度 A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A4.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A5.1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A5.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A6.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A6.2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A6.3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A6.4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A6.5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安全管理制度 A6.6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安全管理制度 A6.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A7.1“三违”行为检查管理制度 A7.2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A7.3现场带班安全管理制度 A7.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A7.5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A7.4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A7.6变更管理制度 A8.1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A9.1危险物品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A9.2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A10.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A10.2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A11.1应急管理制度 A12.1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A13.1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A13.2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其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用电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临时用电、用气安全管理规定 装卸、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应急救援器材维护制度 第四章各类操作规程 第五章安全教育 第六章安全作业证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通则 第八章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包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直辖市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求援队伍。 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 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 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 救援队伍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行机制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无论采取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衽统一指挥的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高低还是隶属关系不同,但都必须在应急指挥员的统一组织直辖市下行动,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信平台是应急体系重要的基础建设。 应急信息通信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应急技术规范

应急技术规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化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碧松: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上午好。大家知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是在信息社会,政府联合高效快速地应对各种公共事件的工具,那么它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维护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由于信息应急联动系统种类比较多,所以如何来规范信息联动系统的软件开发,第二个,如何促进传统的步伐,第三个,如何实现跨辖区的信息系统的互动显然尤为不足。所以今天的报告想从应急系统的主要特点、关键标准等来谈谈。 第一个应急系统主要特点,首先来讲,突发公共事件有哪些?因为应急系统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去的,所以针对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里面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四大类: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和公共卫生这么四大类。所以应急系统也被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的。 第二块应急活动的行政范围有多大?同样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涉及的行政范围有国家级、国家专项级,下面还有部门和地方级、地市级、县市级、企事业单位级和针对大型会展和重大文化体育活动这一块。 所以应急系统也因此分为城市级、企业级、部门级、省级这样的级别。 那么第三个我们看看应急系统架构有哪些要点,一般来说,应急系统架构主要有四层两边组成,那么这四层,第一层是应用层,应用层上主要有一些综合性的突发事件应急系统,还有专业性的突发事件应急系统,比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这样的系统和一些其他辅助性的一种系统构成。那么这种辅助性的系统包括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人员的资源管理系统和应急信息的发布系统,包括最后应急完以后,我们的综合评估的系统。 那么第二层是应用支撑层,主要有应急网络平台、应急通讯平台、GIS导航平台,还有监控会议平台、应急数据交换平台等等。 那么数据层有一些应急物资的数据库,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人力资源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 下面有基础设施层,包括我们的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应急专用的ICT的产品等等。 两边,一边来讲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另外一讲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个是一个应急系统架构的主要特点。所以我们从上面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应急系统无论从应对的事件、事件涉及的行政范围和部门之间的协同要求,还是从它所运用的技术和管理角度,它具有快速性、联动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个是通过应急系统的分析以后,我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系统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系统 开发背景 2010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发[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信息化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列为十大重点工程的第一位”。 与此同时,安监局就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陆续发布相关文件并组织工作会议。2013年1月29日,发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2013年1月31日,孙华山就《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2013年2月27日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视频会。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中明确指出:“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 系统功能 实施方案创建 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并通过系统进行创建任务分配、任务单输出和进度跟踪提醒功能。实施方案创建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现状,明确各职能部门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完成的时间以及最终达成的目标和效果。

分要素创建 通过标准化分要素创建模块实现标准化制度文件、记录表单、统计表单等文档资料的按要素创建和更新工作,并按照每一条扣分项要求提供与之相对应的现场达标标准清单。系统默认提供所有制度文件、表单的创建模板以及现场达标标准清单。同时在创建页面展示有制度文件的发布要求和表单的记录、统计等要求,方便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制度表单进行规范化管理。帮助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创建一整套标准化文档资料,实现文档创建与评审标准的对标,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任务。 文档汇总和下载 通过创建过程建立的制度文件、记录表单、统计表单以及所有现场管理要求均在该模块汇总;当所有创建任务完成后此处即可形成企业所需要的一整套电子版文档资料;并能在线预览和输出打印,输出打印即可进行下一步纸质版文档资料的审批、会签等工作。 安全制度网站 制度发布网站是在基于企安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一个增强包,它能够实现将创建过程中的所有文件制度表单以网站的形式发布,成为企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进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生产装置、设施、设备的技术水平,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地面生产经营企业。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参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及行业制定的《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细则》,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规划》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细则》,并组织评级验收。 第五条生产经营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并动态管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每半年对二级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 指导、考核;二级公司每季年对所属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指导、检查、考核;生产经营企业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纠。

第三章实施 第七条各单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实施安全生产 标准化的重要性,熟知各要素及相关内容要求,做到全面参与。 第八条实施过程中要编制工作计划,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并 对阶段性工作定期进行分析、总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完成标准 化建设工作。 第九条创建工作,要抓规范、抓过程、抓实效;对达到标准化一 级的单位要重点抓巩固、二级的单位着力抓提升、三级的单位督促抓改进;对未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单位,抓指导、抓促进、抓达标。 第四章考核 第十条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全资及控股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 标准化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比工作;对积极开展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时达标的单位可自行奖励。 第十一条考核评比要严肃、认真,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树典型, 进行奖优罚劣。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现场应急指挥系统介绍

调度指挥概念率先由美国提出,建立在美国的整体作战指挥体系下,以 C4ISR为指导建设思想,C4ISR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的缩写。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进步,调度指挥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C4ISR综合指挥平台。 但我们也发现,目前的这套指挥调度系统的体系架构过于庞大,所要融合与集成的资源非常繁多。更加突出大型的调度应用,对于小型化任务的现场指挥显得异常臃肿。 现场指挥和前址指挥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将指挥现场向更前方推进,可以更好的了解现场真实情况,指挥员更贴近现场,对指挥命令的传达更迅速更准确。 现场指挥基于现场环境设计,前址指挥部一般设在距离任务地点5公理内,作战人员一般在100人以内。这一场景主要解决现场人员与前址指挥部的通信指挥和调度问题。可以有效掌握每一位现场人员情况。现场指挥单元通过统一的通信链路与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联系。可以随时保持指挥体系的正常运行。 比如,有100名人员需要前往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以往大型指挥系统要掌握100名人员的情况并将指令下发给100人,可能需要为100人配置卫星电话资源。但这使得成本的投入极高,并且在真正管理与调度时变得繁琐。如采用现场指挥系统。只须部署现场指挥平台,可以通过1部卫星电话将100名人员的对讲机接入到指挥平台,后方指挥平台可随时掌握现场人员情况,并可以随时直接发出指令。同时,在现场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指挥系统进行指挥调度。

现场指挥系统突出现场化,小型化,甚至可以做到人员便携。通过现场人员背负就可以快速展开,甚至移动展开,将现场所有通信手段进行融合互通。并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进行指挥调度。 现场指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制式通信设备的互联互通问题。可以接入不同制式的现场对讲机、公网对讲机、音箱系统、卫星电话等。可以由人员携带也可以部署在指挥车上,可快速展开内部通信系统,搭建临时指挥所。这些都是一套完善的现场指挥系统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另外现场指挥系统要具备简单易用,小巧轻便的特点。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公路建设集团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一、总则 1.编制说明 为加强和规公司施工安全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集团公司、建设管理单位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体系文件。 当本体系文件与其他有关文件(包括上级各单位)所制定标准不一致时,以标准高或严格的规定为准。 2.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政策、法规、条例、规定等。 3.适用围 本体系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各部室及各项目部。 二、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 1.安全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降低职业安全风险。 2.安全目标 2.1公司级安全生产目标: 2.1.1确保无基坑坍塌、高空坠落、电击及机械伤害、支架垮塌、起重、高温沥青伤害、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1.2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绝因工程施工造成行车安全的事故,消灭机械设备(包括锅炉和压力容器)或火灾等造成一次经济损失5万元(含)以上的事故,年度重伤率控制在2‰以,负伤率控制在5‰以。 2.1.3劳保用品发放覆盖率100%,使用率100%。 2.1.4全员培训,人员培训合格率100%。 2.2项目级安全生产目标: 2.2.1确保无基坑坍塌、高空坠落、电击及机械伤害、支架垮塌、起重、高温沥青伤害、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2.2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绝因工程施工造成行车安全的事故,消灭

机械设备(包括锅炉和压力容器)或火灾等造成一次经济损失5万元(含)以上的事故,年度重伤率控制在1.5‰以,负伤率控制在4‰以。 2.2.3查出隐患整改率100%。 2.2.4项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率100%。 2.2.5工人岗前三级教育执行率100%,特种工人持证上岗率100%,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100%。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2.2.6施工现场脚手架、高处作业防护设施及起重架设等特种设备验收合格率100%。 2.2.7劳保用品发放覆盖率100%,使用率100%。 三、安全组织机构 1、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 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公司特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达标考评工作的总体筹划、责任分工和资源配置等。 组长:光宏 副组长:高楠、安丰军、周建平、徐有航 组员:王云江、马晓庆、春雨、国利、涛、王绍旭、邱梅芳、牟海新 四、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一岗双责制度:是指本公司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各部室职工、各项目部主要领导不仅要完成本职围的业务工作,同时承担业务职责围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单位负责人(含主持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对分管业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分管工作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法定代表人或董事长“一岗双责” 1、法定代表人或董事长岗位职责 (1)、主持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议,并负责上述会议的贯彻落实。 (2)、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提出报告。

县级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需求说明

XX县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需求说明 1背景说明 根据IDC 《全球智慧城市市场2013年10大预测》,在2013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70%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在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中,都对全国各城市和区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 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系统资源,构建城市重大灾害(难)性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形成城市重大灾害(难)性事件的统一平台。实现完成需要政府指挥的、多个部门协同应对的(包括气象、环保、交通、公安、城管、卫生、质监、工商、林业、海洋渔业、水、电、气、工业生产等联动单位)综合指挥调度。 建立各类重大灾害(难)性事件的联动指挥、预案管理、辅助决策、资源接入和信息发布等机制,实现跨部门的现场协同作战。主体用户为县应急办。 本次XX县智慧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将为公安、消防、交警、急救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将各种应急服务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讯方案之中;遇紧急、突发、特殊事件,联动系统即成为城市统一的协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指挥调度中心。 XX县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分为四大体系:应急联动指挥体系、数字预案管理体系、辅助决策分析体系和资源接入体系,各类资源包括视频、卡口数据、警综系统等,作为调度资源和决策依据。 深圳市朗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二三维GIS应用和开发的软件公司,正在助力祖国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自主研发了一套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基于这套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二三维GIS解决方案和研发服务。公司在网络通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等方面具有独到专长和见解,其开发的基于真三维GIS的态势标绘系统在民防、应急行业及应急指挥领域初露锋芒。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控制制度.doc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控制制度1 制度文件修订状态:A/O XX公司 XX矿 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控制制度 AB-XX-P-03-15-XX A 版 编制:工会工作部 审核:生产技术部 批准:X X XX年X月X日发布:XX年X月X日实施: XX公司XX矿发布 1 目的 确保本矿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改进和 完善,使本矿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施。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矿各生产单位、部室。 3 职责 3.1 矿长 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 3.2 主管副矿长 负责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 3.3 安全部 3.3.1 负责管理评审实施、落实、组织、协调。 3.3.2 负责报告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4 车间、部室 3.4.1 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3.4.2 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4 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的频次和周期, 4.1.1 每年的3月-5月进行评审,两次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5个月,在下列情况下矿长可随时追加管理评审次数。 a)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修改时; c)本矿内部组织结构重大调整时; d)发生重大事故时; e)矿长认为需要的其他情况; 4.1.2 管理评审安排在内部安全本标准化体系审核后,外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审核开始之前。 4.2 管理评审输入 4.2.1 矿长负责组织专人制定行动计划,收集内、外审核的结果。 4.2.2 各车间、部室负责收集各自的安全生产运行方面的信息。 4.2.3 标准化系统评审应包括下列输入: a)监测与检测记录; b)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 c)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 d)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 e)事故统计分析; f)员工和相关方抱怨; g)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 h)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要求

信息指挥监控中心机房系统技术要求 一、大屏幕显示系统 1、项目总体概况: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综合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监控中心位于1层,面积约为290.5m2,南北向,东西宽为17.7m,南北长为17.5m,高3.8m。在17.7m*7.4m的空间是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综合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的公共安全及应急指挥的监控中心。在7.5*11.3m的空间是园区突发应急事件的监控会商中心。工程包括DLP大屏显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在监控中心安装3×3(行×列)两套LCD液晶拼接位于两边,单屏尺寸为46英寸;1×4(行×列)一套DLP大屏位于中间,单屏尺寸为120英寸双灯的大屏幕投影系统;系统上安装一块LED显示屏。 大屏幕投影系统包括相关的多屏拼接处理器,控制软件,大屏幕底座及相关线缆。DLP显示屏选用120英寸显示单元,单屏规格为:2438(宽)mm×1828(高)mm。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用于园区视频信号的集中显示和处置大型突发性事件、视频指挥、电视会议,显示各本地视频图像、计算机数据等信息。 2、建设原则 1) 可靠性。大屏幕显示系统应能适应运行管理的需要。 2) 实用性。应满足复合视频信号、RGB/DVI、网络信息等信号显示。 3) 先进性。大屏幕显示系统要目前业内先进的DLP投影技术和分布式处 理技术,保证信息显示的快速、清晰、逼真、明亮。 4) 易维护性。大屏幕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重要部件如显示单 元、多屏处理器等方便维护和日常清洁。 5) 灵活性。由于要显示多种信息信号,因此在整个大屏设计时要充分考 虑操作的灵活性,使得信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切换、灵活地以任意大 小在任意位置显示。即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自动设置,也可以在 某些情况下手动操作显示特定的信息。

建 立 应 急 救 援 标 准 化 体 系

建立应急救援标准化体系 贵阳卷烟厂属大型国有企业,2008年九月末在岗职工3082 人,劳务工1192人,拥有资产54亿元,年生产卷烟120万大箱,2003年该厂已成为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企业,2005年进入中国税务五十行业增值税税负企业排序——卷烟制造列第五位。我厂是贵阳市防火重点单位,长期以来坚持消防安全为中心,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工作方针。近年来,依靠长期的管理经验积累与现代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思想相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建立应急响应标准化体系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我厂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2006年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初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总结长期安全应急响应工作经验,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编写了《贵阳卷烟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含一个总预案和13个专项预案,工厂应急响应体系初具雏形,在处理2007年“7.4”机械伤害事故和“11.9”原料物资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过程中,我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及时,实施有序,有效地降低了事故的危害程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同时暴露出了工厂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应急预案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2008年,按照国家局统一要求部署,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监总局2006年9月发布,2006年11月实施)和工业公司3月下旬组织的各烟厂应急预案评审会形成的评审意见,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开展了对现有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补充工作,形成了以一个总预案(贵阳卷烟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火灾事故、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等15个专项预案组成的工厂应急响应标准化体系,基本实现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的快速反应职能。 二、建立应急响应标准化体系的主要措施: 1、总目标:通过标准应急体系的建立和逐步规范优化,实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使每名员工熟练掌握现场处置和应急逃生技能,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2、主要措施: (1)建立标准化应急响应体系 一是重新辨识工厂危险源,确保辨识充分,结合工厂危险源的动态管控工作,根据危险源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应急响应措施;全面分析我厂各种作业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确定事故危险源,

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美国是一个灾害高发性的国家,其所遭受的灾害主要包括江河洪水、风暴潮、海啸、地震、台风与强风、膨胀土、滑坡等等。由于经济的发达导致物质财富的高度集中,每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创设了一套完备的灾害管理体制与政策体系并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 美国防灾的法制体系 美国一贯重视通过立法来界定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其在各个领域的法制体系建设都是比较规范和完善的,在灾害管理方面亦然。据统计,美国先后制定了上百部针对自然灾害和其他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且经常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全国紧急状态法》是美国最基本的灾害管理总体法案,其对紧急状态的过程、期限以及权力,都有详细规定,除对政府功能有明确的定位之外,其对公共部门如警察、消防、气象、医疗和军方也作了具体的规范。除《全国紧急状态法》总体法案外,美国还有地震、洪灾、建筑物安全等相关问题的专项法案。“9·1l”之后,又有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从而形成了一个体系。通过法律,既规范了政府和公共部门在危机中的职能,又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和职能机构的正常运转[6]。 2 美国的自然灾害管理机构 美国实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的三级反应机制。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是联邦政府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决策机构,美国政府紧急事务管理实行的是总统领导下国土安全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统一指挥协调的体制[7]。FEMA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做好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提供应急管理指导与支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降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确保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免遭破坏。可以说,FEMA是目前美国危机应对机制中的核心机构。此外,它还负责联邦突发事件警报系统,联邦大坝安全计划与其它一些联邦灾害援助计划,这些计划旨在帮助地方制订气象灾害、包括洪水、台风和龙卷风的防备计划;负责管理自然灾害与核灾害警报系统,实施减轻重大恶性事件后果的防备计划。 3 美国灾害管理特点 美国灾害管理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 (1)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自然灾害、技术事故、恐怖袭击

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17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标准 版本

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要点: (一)总则: 1、目的; 2、工作原则; 3、编制依据; 4、适用范围。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2、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突发事件应按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明确影响范围、信息渠道、时间要求、审批要

求、审批程序、监督管理、责任制等。 (三)通讯联络方法、渠道: 1、明确参与应急救援的所有部门的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及备用方案; 2、做到信息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运转正常; (四)抢救组织(包括人员、机械设备、财务抢救) 1、明确各指挥机构调派处置的权限和数量、处置措施,队伍集中部署的方式、专用设备、机械、物质、药品调用程序、不同处置队伍的分工协作程序。 2、明确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组织、指挥、疏散的范围、路线、紧急避难场所。 (五)保护突发事故现场: 1、应严格保护现场,严禁与事故无关人员入

内,现场的各种物件、物品、痕迹等,不能乱动,并设置警戒线。 2、发生事故后,应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采取有力措施,尽量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要移动人、物或其他时,应作为标记、以便事故的分析。 (六)事故报告: 1、明确报告程序、报告人。 2、报告给保险公司(办理保险的) (七)审批: 明确定期审批与更新制度、备案制度,审批与更新方式、方法和主办机构等。 演习: 演习的场所、频次、范围、内容、要求、组织等,并根据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新的预案应向群众公布。

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20200807171609)

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 美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成熟 的应急管理机制。美国于1979年成了国家应急管理署(F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y),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9·11”之后,2003年美国在FEMA的基础上成了国土安全部(DHS,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重点加强了防恐反恐的职能,形成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制总体情况 (一)联邦层面。2004年美国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和国家应急预案NRP(National Response Plan)。NIMS是一个应急管理 方法的模板性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NRP则是描述应急机制、指导如何应 急的文件。2008年1月,为更符合和体现其指导性目的,鼓励促进其他具体应急预案的完 善,又将国家应急预案改进为国家应急框架。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同年 12月,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也进行了相应修订完善。根据事件复杂性如影响范围和 严重程度等,NIMS将突发事件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轻微的事件,第一级为最严重的事件, 如图1所示。第五级和第四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市县,由当地政府(县和市等)负责;第三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大城市,由州政府指挥协调处置;第二级和第一级突发事 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国家层面,由州和/或联邦政府协同处置。美国发布第五号总统令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NIMS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促进各州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一致性。由于 美国实行联邦制,NIMS的执行并不能强制,但是在美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产生的费用主 要由联邦政府承担(一般可达75%以上甚至全部),州一级政府只需承担少量费用,而州政府 要想从联邦政府拿到应急经费,就必须执行NIMS系统规定。

(完整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 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 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