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蒙古起源及文化1

蒙古起源及文化1


蒙古起源及文化















高一九班

张雨缇













一、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传说中的蒙古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文字记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族的族源问题,现在多数的学者都认为: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东胡诸部在匈奴人统治下达三世纪之久,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匈奴为汉朝所破,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自潢水流域转徙其地,剩余的匈奴人也都自称为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公元四世纪中叶,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自称为“契丹”;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为“室韦”。蒙古部就是室韦人的一支,在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
据《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大约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在迁出的蒙古人当中,有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名叫孛儿帖赤那,以他为首的迭儿勒勤蒙古自称为“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乞牙惕氏”人迁徙到了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
《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的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他的寡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因为他们是从阿阑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因此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在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被统称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们是原蒙古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蒙古语系部落,他们是原蒙古人:
札刺亦儿——在辽代曾是强大的部落,有哲惕、脱忽刺温、朵龙吉儿十个分枝.游牧在斡难河流域。在与辽兵的战争中,札刺亦儿人受到沉重打击。辽设札刺部节度使司统治他们。到十二世纪时这个部落早已衰落了。
塔塔儿——牧地在贝尔湖周围。以前很强大,所以好多部落都以塔塔儿人自称。后来这个部落为成吉思汗所灭。
蔑儿乞——牧地在色楞格河流域。在金末还是个强大的部落,最后也为成吉思汗所灭
斡亦剌、巴儿忽——居住在靠西北

的部分。
辽金时期,蒙古地区还有三个强大的部落:突厥语族的克烈、乃蛮和汪古。他们也都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帝国。用新的千户制体系分封人口。战败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乃蛮被瓜分到各千户。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在统一的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二、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种。民间文学有史诗、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谚语、寓言等。

神话传说:蒙古族的神话传说在古代典籍,如《蒙古秘史》、《史集》中保存了一些片段外,记载的较少。主要还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主要涉及天地星辰的产生,民族、氏族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斗争、社会习俗的形成等等。流传较为广泛的有《熔铁出山》和《天女之惠》。《熔铁出山》是关于蒙古族起源的古老传说。《天女之惠》是有关杜尔伯特部落祖先的古老神话。
英雄史诗: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阶级社会的前期。其特点偏重于浪漫主义的幻想,描写的是传奇式的英雄同人格化的自然力或丑恶社会势力的代表蟒古思的斗争。代表作有《江格尔》、《三岁勇士谷诺干》、《喜热图蔑尔干》等。其中《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史诗。
故事:蒙古族的民间故事数量多,内容广。包括神话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讽刺故事、寓言故事等。主要作品有《孤儿传》、《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牧童和骏马》等。
书面文学:蒙古族从13世纪初使用回鹘式蒙古文以后便出现了书面文学。《蒙古秘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书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还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优美的诗歌和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此外,这时期还有《成吉思汗的箴言》、《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金帐白桦书》等,这些作品都是源于口头文学,后经加工,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的。到17世纪,蒙古族“文史不分”的传统仍在继续。这个时代的作品主要有韵文体的《阿拉坦汗传》以及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黄金史纲》、《黄金史》、《蒙古源流》等。19世纪中末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最为著名的有作家、诗人、思想家尹湛纳希。他一生著书立说,撰写完成了其父亲的未完成的著作《青史演义》,创作了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和《红运

泪》(未完成)。此外还有大量的诗歌、杂文等。

中国蒙古族的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历史悠久,是蒙古族人民长期总结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吸收藏医、汉医经验逐渐形成的。早年蒙古汗国建立前,就有本族的药剂和疗法,如掌握了“合迪儿”,烈性药,以饮马奶治疗疾病,用烧红的烙铁治疗外伤等。自元代以后,蒙医已积累起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医疗理论,并且设立了太医院、上都惠民司等医疗机构。至明末清初,体系渐趋完整。
蒙古医学在诊断方面包括望、问、切,有消、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等治疗方法。治病多用成药,并总结出饮食疗、灸疗、罨疗、瑟博素疗、皮疗、温泉疗、针刺放血疗、按摩疗等疗术。如用烧热的盐热敷,用新鲜畜皮、鱼皮裹疗,皆有民族医疗特色。蒙古医对治疗创伤和接骨尤有独到之处。蒙古族医学家和药学家还写出一批医药著作,如《饮膳正要》(14世纪初叶)、《方海》(17世纪)、《蒙药正典》、《蒙医药选编》、《普济杂方》(19世纪),对中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蒙古族的工艺有雕刻、刺绣、彩绘、绘画等。可谓五彩缤纷、技艺精湛。雕刻有石雕、木雕、骨雕等。从梁、柱、门、楣等到日用器皿等,无不施以雕刻。有的线条豪放,造型优美,有的工艺精细,剔透玲珑。蒙古族民间刺绣种类很多,有绣花和贴绣两种。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见到很多刺绣工艺。银器的打制也是其传统手工艺。从首饰、佩饰到一些日常用品均为银制,其艺术风格质朴而深厚。
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们宰畜、吃肉不可缺少的用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蒙古刀刀身一般用优质钢打制而成,刀刃锋利,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表面有精美花纹,镶嵌宝石。
巴林石雕:产丁内蒙古巴林右旗,以巴林石为原料雕刻而成。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自然色彩柔和协调,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品种有鸡血石、红花石、五彩石、冻石等。巴林石刻选题新颖、雕工精细。雕刻的内容有古今人物、亭台楼阁、山水花卉、鱼鸟虫兽、烟茶酒具,以及文房四宝等,一般根据石料的色泽、质地、形状因材施艺。
蒙古地毯:主要是以羊毛为原料,也可以用其它动物的毛编织地毯,制作一块上好的地毯需要十几道工序。其质地纯正,做工精细,图案优美,尤其仿古地毯用氧化铝镀金丝纺织打底,制作的盘金皇宫御用地毯,是我国独有的地毯精品,著称于世,目前已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银碗:它既是是生活器皿,又是传统工艺品。

用桦树根旋制而成,碗的内里都用银片包裹,外面刻有花纹。传统的花纹有云纹、犄纹、回纹等。
蒙古族自治地方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正迅速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区没有一所大专学校,中小学学生占总人口的2.6%。到1990年自治区全区已有大专院校15所,中等专业学校80多所,普通中学5194所,小学26980所。各蒙古族自治州、县的中、小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蓬勃发展。文化馆、图书室遍布各城镇和广大农牧区。

三、蒙古族的英雄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绿草丛生,溪水萦绕、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精美别致的宫殿。数十里外,就可遥见它那闪烁的光辉、雄伟的身姿,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 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为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两侧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锻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世、葬地、灵柩的迁移等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尽管由于秘葬的原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安放着他的真身,但几百年来,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对成吉思汗陵寄以无限的崇敬和向往。这里经常是香烟缭绕,祭奠活动不断。直到今天,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还要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每到这一天,众多的拜谒者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洁白的哈达、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肥壮的整羊、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不尽思念。

介绍到此便告一段落,总而言之,蒙古起源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你有时间,不妨驾车去科尔沁大草原游玩观光,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一定

拉你进他们的蒙古包,邀你尝一尝鲜美的奶酒和奶豆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