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会计制度设计任务4答案汇编

电大会计制度设计任务4答案汇编

电大会计制度设计任务4答案汇编
电大会计制度设计任务4答案汇编

第一题

[ 资料] 某公司计划进行一项投资, 打算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一批股票。为了加强投资业务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决定由小李来负责投资业务制度的制定工作。

[ 要求] 试问小李所设计投资业务的控制制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题

[ 要求] 请说明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区别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题

(一)、职务分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投资计划的编制人员与投资的审批人员相分离,以保证审批人员客观地分析投资的可行性、合理性。

2.投资业务的操作人员与会计人员相分离,以保证业务运行和会计记录的相互核对、控制关系。

3.有价证券的保管人员与会计记账人员相分离,以保证会计账簿对有价证券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

4.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有价证券的盘点工作。

(二)、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批制度

1、为了规避投资活动的巨大风险,投资前应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投资计划,详细说明准备投资的对象、投资理由、数量、期限等,经授权人员或授权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审批的内容主要包括:投资的理由是否恰当;投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一致;投资收益的估算是否合理无误;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是否充分考虑等。

(三)财务分析制度,主要包括:

1.人员设置。

2.分析正常生产经营和计划扩大生产经营情况下所需的营运资本额,核查企业的资金存量。

3.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和调整资本预算。

4.了解、分析本行业或其他行业中赢利较高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状况。

5.及时跟踪了解证券市场的相关政策和上市公司的资料。

6.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或董事会送交财务分析报告。

(四)证券投资运行环节的控制制度,主要包括:

1. 投资资产取得控制制度

2. 投资的资产保管制度

企业对投资资产(指股票和债券资产)一般有两种保管方式:一种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保管,如委托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进行保管。另一种是由企业自行保管,在这种方式下,必须建立严格的联合控制制度,即至少要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控制,不得一人单独接触证券。

3. 投资处置的控制制度

4. 证券的记名登记制度

5. 证券的定期盘点制度

(五)投资核算控制制度投资的会计核算控制制度包括投资的发生、期末计价、利息及股利的收取、投资的收回等投资业务全过程的会计核算控制制度。

答:第二题

一、新旧准则的比较

(一)资产减值范围的变化

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的减值准备准则把原来在投资准则、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的资产减值都统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有关的披露等内容。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8 项资产减值准备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

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旧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按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企业的长期资产往往没有销售市价,只有使用价值,单项资产一般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这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定可收回金额,实务中对于这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具有可操作性。新准则规定,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2. 扩大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

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计提“ 8 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局限,缺乏相近的实务指导性规定。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在扩大资产减值使用范围的同时和金融资产等有关准则进行特别规定的资产,从其规定。

3. 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旧准则的要求更加明确。

(1)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 ;

(2)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4.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比现行制度更具有实务操作指导性。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现值的计算等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导规定。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新准则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便于实务操作。

5.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公允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为判断,中国目前还无法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人为调整

利润的行为屡屡出现,所以对于公允价值采取限制使用的态度。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和公平价值,才可以使用公允价值。新准则强调一旦使用了公允价值,就停止使用历史成本的账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而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各项准备的具体变化

1.存货跌价准备及坏账准备。

新旧准则下,其核算的不同点在于:旧准则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新准则则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通过计算若需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金额范围内调整时,旧准则规定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 ,贷记“管理费用”;新准则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或“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另外,新准则规定领用存货时,应一并结转领用材料应负担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4.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 ,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

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