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学习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学习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学习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学习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学习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作者:————————————————————————————————日期: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通过模块组织教材,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师生通过主题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新课程注重探究与实践,环境教育也需要探究与实践,方法上是相通的;新课程处处都熔合了环境教育的理念与内容,环境教育又为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的大量的素材。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助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创造性地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新课程标准下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应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二、新课程标准下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2.关爱和善待他人,能积极、平等、公正地与他入合作,尊重不同的观点意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意识到公民在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建设可持续未来的愿望

4.关注环境,积极参与有关环境的决策和行动,做有责任感的公民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认识自然规律,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定胜天”为题组织一次讨论或辩论活动,反思人类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及其带来的恶果。

理解关于环境的不同观点,通过交流和协商,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共同设计一套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行动计划方案。

以《京都议定书》为例,分析国际合作保护全球环境的意义和策略。

以“保护母亲河”为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认识团队合作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

分析讨论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认识到保护本土文化的紧迫性,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愿望。

列举地区歧视或文化歧视的现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消除偏见或误解的建议。

以不同形式,如诗歌、绘画、广告设计,表现不同地域文化对不同生存环境的反映。

意识到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需要关注弱势群体,愿意采取行动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调查外来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在城市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调查的结果与更多的人分享以减少偏见,增进相互的理解。

在反思个人行为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本地着手,关注全球环境,并积极落实在行动上。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或文学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及其积极意义。搜集各国和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协定了解各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和发展动向。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

2.识别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问题,并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

3.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而有效地搜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

4.围绕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有效沟通

5.批判性地思考区域或全球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对比各种解决途径

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观察、描述并批判性地思考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

在实地观察、绘制地图、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说明一个区域在土地利用方面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针对私人购买轿车既带来污染又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争议性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并陈述理由。

农用机械、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的利弊分析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对策设计。

围绕自己选定的环境问题确定调查范围设计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

针对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设计调查方案。就本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设计调查方案。

明确各种信息来源与围绕某个地方性的环境问题,从不同途径搜集信息,对比

各种调查类型的对应关系,对自己搜集的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进行评价。判断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搜集并对比不同媒体对某一环境问题的报道,分析各方立场。

根据搜集的信息,设计几种解决方案,对比并确定行动方案。

根据本地条件,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地方性对策。

对比解决某个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的不同提案,分析它们的适用条件,以及反映的不同观点。

实施环境行动方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参与社区环境建设。

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向地方政府提出建议。

(三)知识与能力

l.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2.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影响

3.知道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

4.分析和理解经济技术、社会生活、政策法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5.知道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对比其效果

(1)自然生态

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描述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等现象中的元素循环过程及其环境特征。

描述地球上水循环和碳、氮、氧等化学反应。运用二氧化碳的源和汇的知识,解释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的作用。

说明影响地球表层的主要自然过程,特别是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自然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地球环境特征。

以厄尔尼诺或拉妮娜现象为例,描述海水温度变化或风型变化对世界各地天气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考察周围地区的不同景观,描述其地貌特征并解释其形成的过程。

解释生境破碎、酸碱度、氧气、光照或水分等自然条件的波动对动植物种群的影响。

探讨不同生境中能量和水、氧气、矿物等物质的数量及获取方式的难易程度对生物种类和分布的制约作用。

考察一片森林或草地,观察、测量并记录植物的种类或演替情况。调查采矿或道路、水坝、农田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对物种的影响。

说明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收集全球和我国有关生物多样性损失的统计数据,制作海报,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中国21世纪议程》讨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阐明生命环境是由彼此相互联系统的演变是不可逆的,理解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气候变化、引进物种等因素引起的动态系统组成;举例说明生态系的环境变化。

选择一种野生动物或植物调查其物种分布和生境的历史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对比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态功能,探讨生态恢复的困难性。

(二)社会生活

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了解人口控制的措施及其作用。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讨论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知道多种多样的有

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

式。

列举古今中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反思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调查各国环境保护纲领中涉及休闲娱乐方面的条款。调查高尔夫球、狩猎等活动的环境影响。

(三)经济与技术

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了解技术在人类与环境关系演变历史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知道误用和滥用技术会破坏自然环境。

利用人类经济和技术发展史上几次革命性变化(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等),描述技术发展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人类对资源的使用。

讨论现代武器和现代战争对环境的影响。

知道技术在给一些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分析水利设施对不同区域居民的影响。

搜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分析其利弊。

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收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述,设计一个活动,帮助人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对社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的规划。

(四)参与与决策

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

了解环境政策和法律的制订过程井提出建议。与环境政策与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座谈。

了解学校和社区环境建设的决策机制与过程。

归纳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不同参与者的立场和行动并进行反思。

围绕本地的一次环境污染事件,开展一次角色扮演活动,体验与事件有关的各方人士的不同立场。

分析影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原因(个人的、文化的、政策的、制度的等),并就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出建设。

分析在抵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三、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环境教育的方式

“渗透于课堂,师生互动;寄寓于活动,参与体验;示范于师德,行胜于言;训练于

习惯,潜移默化;熏陶于环境,润物无声”

四、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1必修课渗透

即在中学学科中,尤其是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学科教师运用该科的相

关内容及基本原理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点时,也增强

了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学科渗透是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经常性渠道,它的实施分为两

个单元:

(1)明确各科与环境教育关联的渗透面。例如理科综合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为

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学习范畴——物质(生物和非生物)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涉及环境教育的很多领域,所以可与环境教育关联的渗透面包括:Ⅰ生物与

环境。如生物种群的数量、遗传变异及行为活动等对环境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保障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对环境的作用;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等。Ⅱ.非生物与环境。如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的工业化生产对环境影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城市布局、环境规划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等等。除此之外,生物、地理等学科也明确制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渗透面。

(2)确定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关联的渗透点。

地理:在地理课程性质方面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明确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编写教材和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

化学: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注意环保教育的渗透。必修模块《化学2》还专门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列为一级主题,“化学与资源综

合利用、环境保护”为二级主题,教育学生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污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

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现例举如下:臭氧层保护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固体废物。

生物:《标准》明确地提出“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除了观念新、教学内容有所调整并配以相应的评价体系,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地作为新的课程目标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标准》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进行环境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物理: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就是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放射性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

多种形式和方法渗透“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教育的内容。如在讲“乐音、噪声”时,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泉水叮当响》、《贝多芬交响乐》、《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王国,再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听了这首曲子,大家体会到乐音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把欣赏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享受。然后再播放一段噪声,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比较,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特色课强化

即在教学大纲规定之外,专门开设环境教育课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特色

课是环境教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它使分散于各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加概括化、具体化、系统化。可在低年级试点开设了环境教育特色课,由专门的学科教师任教,还成立了环境教育备课组,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Ⅰ知道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识。例如知道环境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环境的构成;评价环境的指标;环境污染的种类等。Ⅱ

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例如理解中国为什么是一个缺水性国家;植树造林究竟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社会活动不能违背可持续发展理论。Ⅲ掌握保护身边环境的简单技能,即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行为。例如回收废电池;随身携带垃圾袋;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

3活动课增效

即发动学生群体开展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教育。它具有主题新颖、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打破教材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的模式。同时,它也突出学生的可参与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并且突破了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能力培养的现象。我校活动课的形式主要有:兴趣活动课,参观活动课,团队活动课、实践活动课、竞赛活动课和探究活动课等。

(1)兴趣活动课,它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而开设的小范围的课程。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以下活动:①定期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包括探讨活动、演讲活动和观摩活动等);校“创绿办”主办,由各年段承办的“环境小论坛”演讲会和辩论会场场爆满。②学习和掌握环保的基本常识和技能,监测学校饮用水质及学校周围噪声污染和大气染污状况;③进行汀江水质测定实验,初步分析、评价其污染状况等。另外,我们在活动课中开设了“园艺栽培小组”,吸引学生来学习绿化环境、美化空间的知识和技能。

(2)参观活动课,它是基于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学生集体参与的课程。例如2005年1月,我校学生社团到紫金山开展“奉献金色财富,再造秀美山川”主题实践活动;2005年10月,校团委组织团学干部到上杭境内各饮用水生产厂进行参观考察;2006年4月,校

团委组织学生代表考察我县第二水源,参观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作访问记录,回校后再根据所见、所闻、所想写出心得体会,最后进行交流。

(3)实践活动课,它是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活动的课程。例如面对“我县城区居民饮用水水质状况”,我们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对自来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对自来水成分的实验探究,激起了他们对身边水环境探究的兴趣,他们自主地成立探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他们深入生活实际,有的探测我校状元湖的水环境,有的探究我县第二水源水质状况,有的去参观县自来水厂,学习水的净化过程,有的去县环保局、防疫站,向专家请教如何检测饮用水水质、如何监测汀江流域的水质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自动口、动手、动脑增强环境教育的直观性和可行性。

(4)竞赛活动课,它是学生展现自身环境素质的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环

保网页、环保动画制作的比赛。我校在实施环境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将家里的废纸、易拉罐等回收利用,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变“废”为“宝”。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环境

保护意识。通过相互间的竞争,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环境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加强了环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5)探究性活动课,它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环境问题的课程。学生先确定课程(如《水在泣诉》),然后通过调研、实验等方法(①实地调查居民家及公共场所的水龙头漏水情况;

②进行“水龙头定时滴水”实验和对全市漏水量的估算)了解、认识身边的环境状况(水龙头漏水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醒人们关紧水龙头,及时检修、更换坏、旧水龙头外和进一步加强节水宣传和教育)。

4专题课深入

即以广播讲座的形式,就某个的特定方面向学生传授环保信息和环境知识。它的选题往往与社会环境宣传、教育同步,内容新鲜而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关注吸引力。我校利用环境教育宣传周(月)对全校师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内容涉及:①污染源的产生、危害及防治;②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③国内外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④环保条例及相关组织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用“请进来”的方法,即请环境专家来我校进行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5班会课升华

即通过学生组织环境主题班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会与学校的环境教育融合,进而将他们所学到的环境知识升华为环境意识。着力提高学生的“两个意识”、告别一个“不良行为”和形成一个“良好习惯”。“两个意识”就是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告别一个“不良行为”就是要告别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形成一个“良好习惯”就是要养成“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习惯。班会课的形式多样、新颖活泼,可以穿插小品、相声、歌唱、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也可以加入游戏、竞答等活动。所以,班会课最容易发动学生找到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可以加强师生间环境意识的交流。

6隐性课外化

即通过非教学手段表达环境意识。它属于一种软性教育途径,旨在创造学校的环保氛围,激发学生将学到的环境知识外化为环保自觉行为。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扩展绿化空间。校园环境的绿色品味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因此我校不遗余力地在校园里进行绿色包装,体现校园环境“园林化”,例如:开辟大型花坛;发展墙面垂直绿化;布置班级绿化角等。

(2)争创“绿色学校”。争创“绿色学校”的过程可以形成一种集体环境意识,从而暗示,规范个人的行为意识。2002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评为“省级绿色学校”;2003年12月,我校被福建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2004年,我校被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授予“造林绿化十佳单位”;2006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授予“十五期间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

(3)拓展环境宣传途径。环境教育从形式上更依赖于宣传,所以我们积极拓展环境宣传的途径。例如,发行学生周刊《环境与我们》;撰写环保警语;布置环保宣传画廓和板报;开展环境纪念日宣传活动(Reduce,减少废物;Reuse废物再用,Recycle,循环利用);建造环境主题雕塑等。

(5)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可以使环境意识有外在表现的依托,以此来指导自身的言行,我校学生在学习《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制定了《上杭一中环保行为规范》,倡导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6)建立劳动教育制度。(校园环境卫生与文明劝导由班级轮值)劳动值勤不仅是劳动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劳动(包括清扫校园垃圾、清洁校园设施)来美化校园环境,也是环境价值观的体现——学生在劳动中体会不同的环境状况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感官上的、心理上的,乃至生理上的影响)。

(7)仪式熏染。各种仪式,特别是升旗仪式在学生心里存在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容易产生思想共振,基于这样的心理基础,我们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及各种场合对学生进

行动员和教育,在全校营造“绿色”的氛围,熏染学生的思想、情感,触发他们的环境意识。

五、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环境教育的方法

环境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教育对象决定了环境教育的方法。反过来,恰当的环境教育方法又能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另外,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环境教育没有显性的考核标准,这也为环境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实践,找寻到了一些新的环境教育方法来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例如:1分层递进法

即针对不同层次,特别是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环境教育。因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行为控制能力存在差异,如果简单地搞一刀切,就无法达到环境教育的预期目标。所以,分层递进的教学思路贯穿于我校环境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2行为实践法

即让学生通过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将所学的环境知识加以实践应用。环境教育是一种意识教育,但它的最终目的却是释放意识为良好的社会行为,所以我们在环境教学中加大了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行为实践机会。当然,通过行为实践教学,我们的学校环境教育还能进一步向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深入,拓展了环境教育的空间。

3自主探究法

即在教师的辅导下,鼓励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照实验、查阅资料等手段完成某一环境命题的研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还能提高他们对环境教育认识水平。但是,自主探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自主探究法一般都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4关联渗透法

即结合教学内容和活动场景,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行为惯例,发动学生进行自我环境教育。通过关联渗透,学生不只能矫正自己行为习惯上的错误,还能带动身边的人(包括父母、亲属、同学等)加强环保意识。不仅如此,关联渗透把学生放在了主动学习的位置,提高了他们参与环境教育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就能找到更多的环境教育途径和方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多思考,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与平衡点。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时间:2015年9月7日 班主任:李荣美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 (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 (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些一个星期的环保日记。 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参加一次植树劳动。

中学环境教育自评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中学环境教育自评报告正 式版

中学环境教育自评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珍惜独特资源传播生态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环境教育自评报告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在上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导,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环保宣传教育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落脚点,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教育的健康开展。 一、珍惜独特资源,传承学校传统,

高度重视环境教育。 绿色环保是野寨中学的最大特色之一。校园内天然植被率达80%,珍贵品种有30多种,百年古树有20多棵,苦楝、枫香、三角枫、黄连木、榆树、冬青等名贵树木,随处可见。优美的自然风貌诸多人文古迹构成了野寨中学独特的办学环境。 如此优美的环境来之不易。1958年,当全国各地开始除四害、砍树烧炭、大量钢铁时,在校长郑大国等领导的保护下,野寨中学校园里的大树未遭砍伐。XX年4月,在安徽省林科院专家的帮助下,野寨中学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野中人,将树人与树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精心呵护出一个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给动物让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

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第二课时:“煮鸡蛋”的思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难点:树立节约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 思考: 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 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

最新-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小学环保教育教学方案 ——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录像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 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小学环保教育教学方案——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 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1、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 2、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反馈: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4、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 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教师:陈庚 一、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双杨中学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环境教育目的和要求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环保绿色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对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宣传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三、学情分析 双杨中学七年级共4个教学班,14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间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以期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教育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环境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环境教育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环境教育的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环境教育书籍,看一场环境教育专题片,听一场环境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环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人人搞环境的良好氛围。 5、请环保专家讲学。 6、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一)上学期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篇”。 第一课环境和环境问题 第二课大气污染和防治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二、课时:四课时 三、形式:班会、手抄报、节目、社会实践活动和汇报。 四、班会准备: 1、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黑板上书写“环保连着你我他”七个大字。 3、确定扮演角色,排练小品。(准备好小品演出道具:世界地图、拐杖、白大褂、听诊器等) 五、班会程序: 主持人开幕词: 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甲乙:同学们,让我们通过《环保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一篇章:我听、我看、我思 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请听小合唱《春天在那里?》 乙:今天,有几位绿色的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队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甲: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松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竹子: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习俗与文明 1、《给动物让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 板书设计: 给动物让路 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 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如何保护他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教后记: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备课教学设计 1、给动物让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四、板书设计: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

认识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这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 月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

中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威远初级中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环保法》进学校、进课堂和学习宣传工作,提高实施对新《环保法》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增强环保法制观念、环境保护意识,推进全校生态文明建设。据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学习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的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新《环保法》的重要意义,发挥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做到环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有课时、有教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普及《环保法》及相关环保知识,加强师生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师生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与学习科学知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结合。? 二、活动实施? 1、组织健全计划落实,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各小组负责教师落实好环保教育、环保校园建设等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1)通过黑板报、宣传条幅等形式,进行《环保法》的宣传,贴近生活举办“水与自然”“我爱学校的一草一木”等板报展示。(2)通过班会课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进行《环保

法》知识的讲解,增进大家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发挥学校广播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关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环保行为和意识。宣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白色污染”等这些和学生行为较为密切的环保知识。通过宣传促进学生对环保的了解和认识。 三、环境管理规范化,经常化。? 1、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健全制度狠抓落实,环境保护重在平时,包干区落实到班级,班级再落实到小组。? 2、健全责任,岗位承包,食堂,,厕所落实到人,定期检查。为校园整洁,环境保护打下扎实的基础。 3、建立定期的突击检查评比制度,班级,包干区卫生天天检查,一周一次评比表扬,记载及时,资料齐全。? 4、环保班级做好龙头作用,积极开展自己特色的环保实践活动,使各班级争取都能当环保示范班。? 5、积极开展队员喜欢的环保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接受环保教育。? 四、美化校园改善环境质量。? 1、绿化学校环境,学校将投入部分资金美化学校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2、定期出好黑板报,根据季节的变化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保健知识。? 3、每周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天三次小扫除,平时做到地面无纸、痰迹和烟头。? 总之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努力,在学校环境保护工作上争取更大的突破。让学生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 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活动过程: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已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为什么?” 小结:如果家离你要去的地方不远的话,我们尽量不要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去,因为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的话,那就会排出许多的尾气,空气就会污染的更严重了。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是电动车,如果家里没有这两种车的话,我们可以步行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边观赏风景,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如果要去的地方实在太远,或是下大雨,那我们就可以选择乘公共汽车,有的小朋友心里会想:公共汽车不是也要排出尾气的吗?那如果乘公共汽车的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那马路上就会有许多的汽车,排出的尾气也就更多了。如果这么多人都改乘一辆公共汽车,那就减少了很多尾气的排放,你们说对吗?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懂得了出行时选择什么方式,但是我们还要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也要知道环保的出行方式。所以,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你们愿意吗?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通过模块组织教材,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师生通过主题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新课程注重探究与实践,环境教育也需要探究与实践,方法上是相通的;新课程处处都熔合了环境教育的理念与内容,环境教育又为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的大量的素材。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助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创造性地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环境教育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新课程标准下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和潜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应该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的前提下,为适应和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采取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取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和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正是在反思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人类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另一方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应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二、新课程标准下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2.关爱和善待他人,能积极、平等、公正地与他入合作,尊重不同的观点意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019年最新版精选小学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小学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 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准备了以下内容, 供大家参考 !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 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 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 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 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 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4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 班级:教师: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

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在创建绿色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14人,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各种保护环境的法规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的意识灌输给孩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个具有环境保护素养的人。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有二课,以“认识环境动物与人类绿化环境”的思路构建,具体内容有《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美丽的大自然》《认识天空》《了解土地》《绿色的森林》《活动课:认养一棵树》《森林动物们的家园》《草原上的

居民》《我和动物是朋友》《绿化我们的家园》《阅读:森林重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美丽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美丽的大自然和天空,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保护。教育孩子关注环境,从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2、通过《了解土地》、《绿色的森林》学习,引导学生从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森林动物们的家园》《草原上的居民》《我和动物是朋友》的学习,意识到动物与人类应当和谐共处,应当是朋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动物。 4、通过对《绿化我们的家园》的学习,争当环境小卫士。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乱倒垃圾、砍伐树木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中学环境教育教案

中学环保教案 第一课时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特性 1、整体性:即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2、有限性: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其空间是有限的。 3、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五法彻底回到原来的状态。 4、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对子孙后代有着深远影响。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四.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良好第二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环境质量较好第三阶段——近现代工业阶段,工业污染迅速发展,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第四阶段——现代工业时期,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2)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的元素。

四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10、小区的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2.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小结。 11、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 什么是“牛皮癣”?(课件出示)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课件出示) 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 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 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长江大桥)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李河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李河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构建绿色生态校园,培养小学生的的环境素养 一、活动目的: 1、将环境教育与整体育人融为一体,品德德育与环保教育相得益彰,从而深入开展各项环境素质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美化和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营造一个富有生气的、深入人心的有利环境教育氛围。 2、通过探索实践,让小学生全身的投入到绿色生态校园的构建中,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更好地教育小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地培养小学生的环境素养。 3、不仅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动手和应用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丰富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形成重视、关心、爱护、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风尚。 二、活动方法和策略: 以校园绿化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延伸,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环境教育工作。为了拓展环境教育课外和校外活动,课题组将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体现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养成的研究策略。 1、坚持整体发展原则。 学校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

育,进一步在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助创建“绿色学校”的东风,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采用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推行和倡导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即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建立机构、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档案、交流信息等环节,使各个实验小组之间互相协调,并通过有效地持续不断的改进,全面构建绿色生态校园,优化人文环境。 2、坚持共同参与原则。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组内成员分工不分家,既强调每个人应各司其职,又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沟通,共商良策,使每一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来,不断推动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同时加强家校联系。“一切为了孩子”,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组织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到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中来。如围绕一些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的各类环保知识比赛、环保现状调查、环保制作展示等,体现师生和家长的有效参与,特别是全校性的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能听取各方意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绿色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保持并发展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紧紧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的整个过程,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出谋划策,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步步深入。围绕活动目标,我们将依据本地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突出特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xx中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总结

威远初级中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及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本年度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提高认识 1、健全领导班子。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务办、德育处、班主任参与,校长任组长。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今年又建立了环境教育领导机构,明确各职能组织任务,学校后勤组全面负责校园绿化和日常的管理,教导处把环保知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各教研组、班主任老师负责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学科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 2、投入专项经费。学校对环保教育所需的经费做到落实,今年我校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美化校园,改善学校育人环境。 3、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校教师通过不断环保书籍及影象资料的学习,了解了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并知道当前环境保护的几大问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 二、以人为本,创新活动,走向社会 创建绿色学校的各种活动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处处以人为本,开创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全社会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1、学科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在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环保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时时刻刻进行环保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