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and

and

and_的用法【超全】

一、并列连词and所连接的分句在语义上的含义 1.表示在动作或事物的前后,一般译为“然后、随即”。 She came in and sat down. 她走了进来,随后就坐了下来。 I pulled the trigger and the gun went off. 我扣动扳机,枪随即响了。 2.表示递进关系,一般可译为“甚至、何况、还”等。 Friction is not always undesirable and can be very useful. 摩擦并不总是不好的,它甚至可能是有用的。 It was not easy to carry such a heavy load,and during the dog day. 提那样的重物已经是够困难的了,何况是在三伏天。 3.表示意义上的转折或让步,可译为“虽然、尽管、但、却”等。 He tried hard and (yet) he failed to get the job. 他努力尝试,却(仍然)没能得到那个工作。 You are not lazy,and still you are an idler. 你并不懒,但多少有点游手好闲。 4.表示对照、对比关系,可译为“而、却”。 She bought me cakes,and I helped her do her homework. 她买蛋糕给我吃,而我帮她做作业。 It can be difficult when you don’t think something is important and someone else does. 如果你并不认为某事重要而某人却认为重要,这时情况就可能不大好办。 5.表示对前面所述事项的结论或看法,and后可加分句或名词组,and一般不译出。 You gave him a piece of your mind,and a very good thing too. 你率直地批评他,这是件好事。 They disliked Joe——and that’s not surprising. 他们不喜欢乔,这并不让人惊讶。 6.表示因果关系,当前面的部分表示原因时,and=so that,译为“因此、从而、所以”;也有将表示原因的部分放在and后的,这时and=because,直接译为“因为”。 Sound is carried by air,and without air there can be no sound. 声音靠空气传播,因此没有空气也就没有声音。 Aluminum is used as the engineering material for planes and spaceships and it is both light and tough. 铝用作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工程材料,因为铝质轻且韧性好。 7.引起一个插入句,用于中断语气,以便表示意见、看法。这时,and引起的句子中的主语多为第一人称,and引起的句子与句子其余部分用逗号隔开。

日本早期电影

xx电影之xx电影 一、xx电影的诞生 1.现存最早的xx电影: 歌舞伎片《赏红叶》 (1899) 2.新派剧: 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歌舞伎改革运动,最早与电影联手。 3.xx最早的故事片: 《闪电大盗》 (1899)用新派剧演员拍摄。 4.直到2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业中所有女性由男性扮演,称为“女形”。 5.1910年代日本电影生产基地开始建立: 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日活)组建,在东京(现代题材的新派剧)和京都(历史题材的旧剧)—— 以两大城市为电影制作中心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为日本电影制造两副面孔。日本电影沿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怀旧式肯定和对现代的西方价值观的追随这两条完全分离的线索发展而来。 二、xx电影中的“活弁” 1.活弁: 活动弁士(辨士),为电影做解说表演的。 2.电影和弁士的组合与日本口传文艺的渊源有关,如文乐中的净琉璃,歌舞伎中的义大夫等。

3.在真正意义上,日本从来不存在无声电影。 4.活弁的三种职能: ①作为叙述者与声优; ②作为评论阐释者; ③作为观众代表的表演。 5.弁士在30年代后期几乎销声匿迹,但影响有: ①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通常会有不出场的旁白者冗长的画外音; ②惯用全景镜头和长镜头。 6.弁士的存在使日本电影独自探索出日本独有的电影叙事方式。 三、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19世纪20-30年代) 1.纯映画剧运动: ①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 ②电影不应是对下等戏剧的简单模仿,而必须以某种纯粹的状态呈现出电影独有的本质。 主张不要舞台剧本而要电影剧本,不要男旦而要女演员,不要弁士而要字幕。指出真正的电影离不开速度、写实和幻想。 ③试验性作品: xx的《生之xx》、《xx的少女》 (19)。2.两大创作群体: xx和日活 松竹:1920年在日本东京莆田创立制片厂,《路上的灵魂》

骑马小学三年级作文

骑马小学三年级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去奥特莱斯玩,我玩了骑马、滑草、卡丁车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骑马啦!我们来到了骑马场,那里人山人海好多人啊,排了好长的队伍。我看到一名游客骑着马在跑,后面还有一名工作人员骑着马在追赶那匹马。等那匹马到了起点换了人,工作人员有开始在后面赶马了。过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了,我慌慌张张地骑上了马背,拉紧绳子。马就慢慢地走了起来。每走一步,我都会往上一顶,心也跟着悬了一下。我看到后面的工作人员骑着马跑了过来,我气的马还是慢慢的在走,后面突然传来一声:“驾”!我的马就跑了起来,我抓紧了缰绳,被一下一下的震到了起点,就听见工作人员说:“停”。马就停了下来。真的好听话啊。这次紧张的骑马终于结束了,以后希望还能再骑,真的好刺激啊!2骑马 “琦琦!你寒假要去哪儿玩啊?”爸爸问道。“我要去骑马!”我兴奋地说。“好!走,去骑马!”爸爸回道。爸爸把我带到了孔庙。“看,我们去孔庙附近的马场骑马吧!”“哦!爸爸万岁!”接着爸爸给了马夫20元,马夫给了我们两匹马,我的是一匹可爱的小白马!爸爸的呢,是一匹四蹄生风的黑马。马夫说:“骑马第一,一定要坐稳了,不能从马上摔下。第二,你手里拿的鞭子不能掉。第三,如果想让马跑得快一些,就要用鞭子打马的屁股。第四,如果要马停下来,要喊‘吁’!”说完我和爸爸上了各自的马。只听“驾!”一声,爸爸的马

已经出发了。我学着爸爸也叫了一声“驾!”此时此刻,我觉得我好像在天上飞,真的太开心了!小白马跑得比爸爸的黑马还快,看来并不是大马一定比小马跑得快!我和爸爸一齐到了终点,爸爸的白马停了,可是小白马还在跑。只听“吁”一声,是爸爸的声音,小白马乖乖停了下来。啊!骑马真好玩!以后有机会我还想玩。3有趣的骑马春节里的一天,我去外婆家玩,外婆家前不久买了一匹马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有多高兴了,我终于可以骑马了。一到外婆家,我就要外公带我去骑马。哇,这匹马真高大威武呀,我站在那里,还没有它那么高呢。看看它凶猛的样子,我有点害怕了,再也不提骑马的事情。这时外公倒说话了,“你不是说要骑马吗,来我扶你上马吧。”我向后退了一步,说:“还是算了吧,我有骑了,我怕摔倒。”外公哈哈大笑,然后说:“有什么害怕的呀,这匹马很温驯的,你坐到它身上不会有事的,来吧,有外公在别害怕。”我战战兢兢走到马的旁边,外公抱起着我上了马背,外公还用手拍了拍马的背,马一点反抗行为都没有。外公叫我抓住马脖子上面长长的鬃毛,这样才不会摔下来。我终于放心了,稳稳地坐在上面。“坐好了哟,我拉着马走二圈,更好玩呢”我死死地抓住马脖子上面长长的鬃毛,马走路时很有节奏感,坐在马背上有很舒服的感觉。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一点儿也不害怕了,后来,我自已拉好缰绳,也不用外公保护了,哈我成功了。第一次骑马真有趣,因为外公外有了马,以后我会有很多机会骑马呢!4骑马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爸爸妈妈的好朋友们一起去黄河边游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是英语中一个普通的连词,然而and并非只作并列连词用,它还具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应根据上下文的特殊环境,作出判断才能准确理解其用法和意思。 1.and作并列连词,译为“和、并且”等,当连接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时,它放在最后一个成分之前,其余用逗号分开,例如: He bought a book and a pen.他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 Solid,liquid and gas are the three states of matter.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三种状态。 2.名词+and+名词,若这种结构表示一个概念时,and+名词相当于介词with+名词,译为“附带、兼”的意思,例如: Noodle and egg is a kind of delicious food.(and egg=with egg)鸡蛋面是一种美味食物。 Whose is this watch and chain?(and chain=with chain)这块带表链的手表是谁的? 3.名词复数+and+同一名词的复数,强调连续或众多的含义。例如: There are photos and photos.照片一张接着一张。 They saw film hours and hours last week.上星期他们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看电影。 4.形容词+and+形容词,这种结构形似并列,实际并非并列结构。例如: This roon is nice and warm(=nicely warm). The coffee is nice and hot(=thoroughly hot). 5.用and连接动词的用法:and+动词作目的状语。动词go(come,stop等)+and+动词,此时,and+动词相当于in order to+动词,例如: ①I'll go and bring back your boots,(go and bring back=go in order to bringback)我去把你的靴子拿来。 ②and+动词,起现在分词的作用,表示方式或伴随情况。例如: He sat and waited.(and waited=waiting)他坐着等。 ③and+同一动词表示动作长时间地“继续”或“重复”,例如:

日本中金综合研究所相关专家来访音频整理资料

日本中金综合研究所相关专家来访音频整理资料古谷周三:大家下午好!我就是刚刚介绍的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所长古谷周三,这次有幸来到浙江农林大学,能够跟在座各位见面我感觉非常高兴,众所周知,农协即我们所说的合作社,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这个研究所就是农协也就是农林合作社的研究所,我们研究范围涉及比较广,包括农业协会、农产品流通、粮食等。惭愧的讲,今天在这介绍的是我和冈山,我们两个都不是搞研究的,前些年我们是在农协的农业银行做金融业务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介绍的是日本农业系统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情况,真正做研究的是阮蔚,研究世界农业问题也包括中国和日本。今天呢,分两个部分来介绍,由冈山和我来分别来作介绍,主要是讲日本的农业和农协概括,讲完之后我会讲一些农协今天面临的具体问题,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我们分两步来介绍一下,首先第一步就由冈山来讲。 冈山信夫:大家下午好!我就说刚刚介绍的冈山信夫,请多多关照。我今天讲两个问题,一个是日本农协的框架、组织结构,另一个是日本的农地问题。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农协机构,我这里的表上写的就是农协和股份公司,它写“注释会社”就是我们的股份公司,我们交给翻译公司翻译,最终也没有确认它,翻译公司翻译成了“注释会社”,它就是股份公司的意思,有什么区别都在这上面写着。与中国的合作社一样,它的组织者,就是谁来成立这个公司、谁来成立这个农协,和中国不太一样的是农民合作社的社员必须是农民,成立农协的人也必须是农民。它有很多正式社员和准社员,一些不干农活的农民也可以成为准社员,但是决定权即投票权必须是正式社员,准社员只是享受一些服务而已。 正式社员必须是农民,决议权遵循国际合作联盟的最原始的决定,即不管你出资多少一人一票,这是跟股份公司最大的区别。农协分两种,一是综合农协,二是专业农协,综合农协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除了专业农协的业务之外,还做农民指导,特别是金融和保险等,相当于将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农民专用合作社等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综合农协。日本以综合农协为主,也有一些专业农协,专业农协相当于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据了解,中国现在的农民专用合作社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万家。农协是从下往上控股的机构,农民出资成立农协,在过去,农协以村为单位组建,为不影响生存,有严格的地域划分,农协在地方是联合在一起的,即供销社,信用社,也包括保险合作社等,目前,综合农协大概有700个。 日本的市町村,市和村是一个级别的,它是三级行政架构。日本有1700多个市町村,而综合农协只有700个,所以有些农协是跨市的。二战时,农协最多的时候有13000多个,每个村都有农协,后来合并为700个。它的行政架构是国家级、省级、市町村级,市町村级是综合农协,省级将其分为信联和经济联,前

中华法系解体下的日本因素

legal family。作者认为中华法系是源于夏商时期,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独立发展,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以中国为中心,影响到东亚诸国,历经4000多年的刑事上的法律体系。当然,这样的定义还不能囊括中华法系的所有特征。中华法系作为五大法系之一,在19世纪以前都是独立发展的,未受到外来影响。古代中国的法律传统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影响颇为深刻,其中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传统的封闭性等特征都是其他四大法系 ,但我认为,中华法系解体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虽然变法修律彻底瓦解了中华法系,但是中华法系的解体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沈家本主持的变法修律并不是中华法系解体的开始,而是中华法系母法(本土法)解体的开始。中华法系是一个囊括了日本、朝鲜、越南等诸多东亚国家法律在内的法系。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放弃了传承了1200多年的中国法律体制,转而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先法后德)建成了典型的大陆法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俄战争胜利后,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台湾、流球等岛被割让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自然而然的也脱离了中华法系。至此,中华法系域外国家纷纷脱离中华法系的传统制度和法律,这时的中华法系已经在解体了。依上述论断,中华法系的解体其实是从域外国(越南、日本、朝鲜等东亚诸国)的解体到域内国(中国)。因此,许多学者分析中华法系解体下的日本因素仅仅从清末时期日本法律制度对腐朽的传统法律制度的冲击和中国爱国人士、改良人士对日本法律制度的吸收借鉴来分析,是不够全面的,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自己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制度,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法律制度成为大陆法国家。 二、中华法系瓦解的日本因素 (一)为什么从日本大规模移植法律 1.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有相似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据考古发现,日本列岛与大陆紧密相连,大约在1万年以前才逐渐形成目前这种一衣相隔的状态。

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史

中国近代的日本留学史 从1896年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到现在,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已有近115年的历史。和留学欧美一样,中国人的日本留学也是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成分,探索自己的近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国人的日本留学对中日两国来说,不仅仅在教育文化史上,同时在经济和外交关系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根据《近代中国日本留学史》中记载日本留学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如下。 一、日本留学的开始和发展 1896年,清政府派遣13名年轻人前往日本留学,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序幕。 初期的留日学生主要是官费生,不仅有中央派遣的,也有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派遣的。多数留学生学的是军事。1903年以后,随着清政府旨在促进近代化的“新政”的展开,大批学习师范、政法以及实业的派遣留学生前往日本,而同时,学习军事的学生仍然源源不断地被派往日本。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清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这一点从清政府派遣大量的军事留学生以图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当中也可以看出。 二、日本留学的兴盛 日本留学的兴盛,是在进入20世纪、清政府展开“新政”以后。在此之前,日本留学派遣规模较小。 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赔付巨金、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直到这时,清政府才被迫实行开放并向西方学习,推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新政”。“新政”的内容主要有军备强化、实业振兴和教育改革。 随着“新政”的推进,需要大批掌握各领域新知识的新式人材,但当时的中国刚刚摆脱了旧的教育,还难以适应培养新式人材的需要。为了应对这种形势,清政府采取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奖励留学以及招聘外籍教师等措施。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知识分子、特别是年轻人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自发地前往海外留学。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留学迎来了兴盛时期。人数最多的1905年大约有8000人。 兴盛时期的日本留学和初期留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不仅有官费生,也有很多自费生;二是学法政和师范的人占压倒多数。后者是很多留学生根据国内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回国后在新式学堂执教为目的而到日本学习师范的。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并由孙文创建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从这个时候起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30多年里,尽管随着中国国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时增时减,但中国人的日本留学一直都未中断。其间出现了继1905年的留学高潮之后的两次高潮,即1914年前后(5~6千人)以及30年代中期(1935年突破了6~7千人)的留日高潮。 三、日本留学热潮的衰退 直到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打响。中方关闭了驻日本大使馆及留学生监督处,留学生们也几乎全部回国,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新趋势

内容提要:日本是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处于世界物流实践的前沿。本文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特色、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日本物流业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 物流现代化和生产现代化,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日本的物流概念于20世纪中期从美国引进,但无论在物流的发展速度、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方面,还是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发展水平方面,其水平均不亚于欧美,在配送中心、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管理和服务、物流信息化等方面还独具特色,50年来对日本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下将从物流基础理论的确定、发展沿革、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日本物流业的历史沿革、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日本物流的发展沿革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传入的,随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国家。日本物流业在各个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日本十分重视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考察团”到美国各地考察。在考察报告中,首次引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科学概念,译为“物的流通”,后被日本产业界普遍采用。“物流”的概念在导入日本的过程中,被理论界认为“是一种综合行为”。即物流活动整合了运输、配送、搬运、保管、包装、信息传递等各种活动。(注:野尻亘 新版日本の物流——流通近代化と空間構造 、古今書院、2005年、23頁。)因此,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改变了以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进入到“保证运输与保管”的时代,着手发展陆路运输,加强保管、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工作。 (二)物流现近代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 此时期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同时也是物流概念的迅速普及和物流活动频繁时期。)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使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这些企业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部门,积极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增大了物流量和物流处理能力。随着日本经济进入到现近代化的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代,交通运输业、集装箱发展很快,东海道新干线以及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并且开始推广货台、铲车等装卸设备,导入自动仓库,建立大型物流中心等管理系统。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用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来适应市场环境的激烈变化以确保收益。 (三)物流合理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了与工业标准化相适应,建立了物流标准化体系,整合了配送中心,并开发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使物流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物流管理方面,为了全面地降低物流成本,日本开始推进物流合理化措施,主要包括缩短物流路径、减少输送次数、实施计划输送、实行共同配送、加强库存管理、简化包装、扩大站台和运用省力化机器等。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联网也蓬勃发展,专业物流部门和其子公司广泛设立,推动了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此外,1983年还成立“日本物流学会”,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 (四)需求差异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面临挑战。日本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革,消费需求差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专家对日本“丰田J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 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l/2或2/3; 3. 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 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 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 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 (1)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 (JIT)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2)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 --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 --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 --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

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

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 张 宇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海处在 两洋 两洲的十字路口,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运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所在。南海问题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六国七方,争议由来已久,情况复杂多变。区域内外各方战略利益在南海地区重叠碰撞致使南海海域成为区域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日本因历来把东南亚地区看作其传统的战略势力范围和海上 生命线,所以,比其他域外大国,日本更加积极介入南海争端,这对中国试图解决南海争端的努力形成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日本因素;南海争端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10)05!0145!02 [作者简介]张宇(1976!),女,河南永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二战后日本对南海争端的立场政策变化 1、冷战时期避免介入南海主权争端 日本为了实施在东亚的侵略扩张政策,早在晚清时期就开始染指南海,不断在南海及周边掠夺战略资源、侵占岛礁。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被迫放弃了其在战争期间侵占的一切领土。1951年9月?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的一切权利。1952年4月,日本在?日台和约#中宣布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1]鉴于上述原因,日本在此后承认南沙群岛属于中国。1952年日本全国教育图书株式会社出版的?标准世界地图集#,1964年由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中都标有 南沙(中国)的标注。1972年日本共同通讯社出版的?世界年鉴#第193页记载:中国 除大陆领土外,还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南中国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2]1972年9月,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关于归还其侵占中国领土的规定,实际上是再次表明了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立场。 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和解后,美国并不公开反对南海主权属于中国。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外交上追随美国,从日美战略关系出发,同美国一样承认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另外,基于中日关系的大局考虑,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直至冷战结束前,日本对南沙争端也未作任何公开表态。 2、冷战后改变立场,极力介入南海争端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深刻变化,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也做了重大调整并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亚太地区事务。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日本把中国当成 潜在的对手,中日矛盾开始上升。这期间,南海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美国列为其要在世界上控制的16个海上咽喉要道之一,[3]美国逐渐介入对南海事务。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关注南中国海争端,并采取各种方式插手南海。 首先,舆论炒作 中国威胁论。1992年2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地位。日本以此为契机开始散布 中国威胁论。此后,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官员更是大肆炒作 中国威胁论。 其次,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军事安全交流。冷战结束后,日本出于其亚太安全战略的考虑,把南海争端与钓鱼岛争端、台海问题等紧密地联系起来。1999年5月日本通过?周边事态法#,将包括南海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划入所谓 周边事态范围。 9?11事件后,日本每年以各种借口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演习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演习,将军事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 二、日本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战略意图 1、维护 生命线安全 众所周知,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特别是石油等各种战略资源极度短缺。日本的石油来源地主要是中东,日本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主要经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的航线运抵国内,进口东南亚的石油也要通过南海!!!台湾海峡航线运输。因此,横穿南海的这条海上通道就成为关乎日本存亡的 生命线。此外,日本的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也主要经由南海航线,假如南海航线被封锁,就等于切断了日本经济的大动脉。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一个目的是为维护其 海上生命线安全,为日本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 145 第16卷第5期 工会论坛 V ol.16No.5 2010年9月 T r ade Unions%T ribune Sep.2010

日本早期文献的检索

机械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发明点很简单的案子机械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发明点很简单的案子,, 而我们又苦于很难检索到相关的对比文献难检索到相关的对比文献。。其实很可能我们的邻国其实很可能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日本,,也有类似发明点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发明点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于早期日本科技发展比我国快几十年由于早期日本科技发展比我国快几十年,,这些相关的对比文献大多是日本的早期申请些相关的对比文献大多是日本的早期申请。。 这些早期的日本的实用新型或发明一般在我们的检索数据库中收录不多或发明一般在我们的检索数据库中收录不多、、也不全也不全,,而且都看不到附图。下面介绍一下如何在外网上直接以FT/FI 为入口检索日本早期专利文献文献。。 网址如下网址如下:: http://www4.ipdl.inpit.go.jp/Tokujitu/tjftermena.ipdl?N0000=11414 首先需要确定与发明点相关的FT FT,,数据类型最好不要勾选数据类型最好不要勾选,,这样检索范围就涵盖了实用新型和发明范围就涵盖了实用新型和发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初判限定文献的公开

日期来缩小检索范围日期来缩小检索范围。。显示类型显示类型,,可以选择可以选择““drawings drawings””,这样在浏览文献时可以直接看到附图文献时可以直接看到附图。。 点击search 按钮后按钮后,,会显示检索结果的个数会显示检索结果的个数,,如果个数较多可以重新对上述各项进行调整重新对上述各项进行调整,,来得到一个合适的检索结果篇数来得到一个合适的检索结果篇数。。 点击点击““list list””进行浏览进行浏览:: 时间限定FT FT 细分

要了解 40 年来日本流行文化,那就不要错过 BEAMS 的这个短片

要了解 40 年来日本流行文化,那就不要错过 BEAMS 的这个 短片 10 月 21 日,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潮流品牌 BEAMS 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个名为《Tokyo Culture Story》的短片,作为 BEAMS 40 周年企划的第一弹。短片上线短短数日,在海内外网站上迅速引发话题,YouTube 上原始视频的点击量也突破了 50 万次。 这支仅仅五分钟的短片,回顾了 1976 年 BEAMS 创立至今的 40 年内东京街头文化的变迁。它取景于代表东京时尚的原宿、涩谷、表参道等地,汇聚了 1200 个人,耗费300 多个小时制作完成。 短片的背景音乐选用了 90 年代大热的涩谷系流行音乐《今夜是 boogie back (smooth rap)》(今夜はブギーバック),同时加入了由 17 组人气歌手演绎的 15 个音乐流

派,以不同的编曲串联呈现。此外,整个短片的拍摄手法也非常有趣,片中出现了以小松菜奈和池松壮亮带领的 82 个时尚杂志专属模特,在专业的造型师指导下,以服装风格+关键词解说的形式演绎了这四十年东京街头文化的流行趋势。 先来看看: 跟随这个短片,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流行文化这 40 年里,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76-2016 日本流行文化关键词 1976-1979 UCLA Style / Heavy Duty / Outdoor Style / Folklore / City Boy / Disco Style / Surf Style / Mannish Style 1980-1989 Takenoko Zoku 竹之子族 / Rockabilly / Karasu Zoku 乌鸦族 / 1st DC Boom / Pirate Look / Vivienne Westwood / Punks / Olive Girl / 2nd DC Boom / Big Shoulder Look / New Romantic / Hip Hop / 涩谷 casual 1990-1999 Antwerp Six / Import Brand Mix / Grunge / Outdoor Mix / Country Style / French Casual / Undercover / Military Mix / 里原宿 / Shino-Rer / B-Boy / Amu-Rer / Electro Mode / Boyish Style / New Vintage / Ganguro Gal 2000-2009 UK Skater Style / Relax For Girls / Layered Military / New Grunge / Underwear Style / LA celebrity / New Heritage / Otona Gal / London Military /森女系 / Electro Style / Rude Style 2010-2016 High End Street / 山女系 / Edgy Style / New City Boy / Pastel Color / One Point Luxury /

第一次骑马优秀作文500字

第一次骑马优秀作文500字 导读:篇一:我第一次骑马 我第一次骑马是在2009年1月30日,这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去了广西平乐县城,走着走着,我们看到前面有马场,便走了过去。爸爸和老板谈价钱,我则仔细观察了那儿的几匹马,雪白色的毛发,精神饱满的眼睛,修长有力的蹄子,还有那帅气的尾巴,看起来威严、高大极了。这时爸爸他们已经谈好了价钱,爸爸对我说:“你个人骑一匹吧。”“不行不行。”我马上拒绝,“这怎么行啊!”我想:这马万一发狂,我的手抓不稳,把我摔下来怎么办?爸爸看我确实不敢个人骑,只好同意与我一起共骑一匹马。 爸爸先把我扶上了高高的马背,让我脚蹬好,手紧紧抓住马鞍,马背软软的,真舒服,可我心里还是害怕极了。接着爸爸也跨上了马背,双手环绕过我抓住马鞍,老板牵着缰绳拉了一下,马就慢慢悠悠的走起来,我紧张地只想赶快走完路程,好让我下来。老板安慰我说:“不要紧,其实一个人骑也没什么害怕的,因为我给你牵着缰绳的啊!”确实,骑马的时候,马非常听话,马也认得路,马也听得懂人说话,我放下心来了。一圈走完了,我意犹未尽地看了看马,心里想:下次我还要来,不过我不会与爸爸一起骑了,我要一个人骑! 这就是我第一次骑马,我觉得非常开心。 篇二:第一次骑马 8月17日下午2点20分,在九顶塔内有大型马战实战剧《好汉秦琼》的演出。演出开始以前,先有一个有偿骑马活动,30元两圈。

当我看到颜色不一、大小不同的战马时,我兴奋极了。拿了钱,过去选了一匹黑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它好帅!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扬着高傲的头颅,光滑的毛像涂了油一样油光闪闪。那长长的马尾悠然地垂着。可能是我体重超标,别人骑马是游客在前,后面是演员,也就是两个人骑一匹马。 到了我,我笨拙地上马,可能是怕我耽搁时间,演员一把把我提起,从马的左前方放到马鞍上,我一下子感觉自己长高了许多。那演员(后来知道是演秦琼的)告诉我:骑马时身体不要太僵硬,要随着马奔跑地节奏而动身体。马尾一摆一摆的,甩到我的小腿上痒痒的。“秦琼”骑一匹黑马,用手抓住我的马缰绳,我的手则紧紧地、死死地握住马脖子后面的把手。我们并排骑着,突然两匹马加快了步伐,我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咚咚直跳,真怕一下子把我摔出去。我感觉头上的汗已经沁了出来,“秦琼”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说:“别害怕,这可是战马,通人性,不会摔着你的。”很快我适应了节奏,身体在马背上一起一伏,感觉得心应手,仿佛自己成了威风凛凛的将军正驰骋于征途,豪迈极了,并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美死了!随着马蹄声由快转慢,骑马也就结束了,不过瘾啊,有机会我还会再骑一次。 《好汉秦琼》开始演出了,几十匹战马在硝烟弥漫,战鼓声声中表演着精彩的马术。唐朝大将军秦琼飞身上马,武艺超群,打败了一个个敌寇,欢迎大家有空去看看。 篇三:第一次骑马

Or和and的用法

Or和and的用法 一、连词or主要用法分述如下: 1、用在选择疑问句中连结被选择的对象,意为“或者,还是”。例如: Is he a doctor or a teacher? 他是医生还是教师? Did you do your homework or watch TV last night?你昨晚做作业还是看电视了?Are they singing or reading English? 他们是在唱歌还是在读英语? 下列两个疑问句中的并列成份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连词,因而句式有所不同。试比较: A、Does he like milk and bread? 他喜欢牛奶或者面包吗? B、Does he like milk or bread? 他喜欢牛奶还是面包? 分析:A 句中使用了连词and,是一般疑问句,对其作肯定或否定回答应用:Yes,he does.No,he doesn`t.B句中使用了并列连词or,因而是选择疑问句,对其回答不用“yes”或“no”,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直接选择回答:He likes milk.或:He likes bread. 2、用于否定句中连结并列成分,表示“和,与”之意。例如: There isn`t any air or water on the moon.月球上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 The baby is too young. He can`t speak or walk.那婴儿太小,他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He hasn`t got any brothers or sisters.他没有兄弟和姐妹。 肯定句中并列连词应用and,在把含有and的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时,莫忘把连词and改为or。例如: The students sang and danced in the park yesterday. →The students didn`t sing or dance in the park yesterday. 3、用于句型“祈使句+or+陈述句”中,表示在以祈使句为条件下的相反假设,意为“否则,要不然”。例如: Work hard,or you will fall behind.你要努力学习,否则会落后。 Get up early tomorrow,or you will miss the early train.你明天要早点起身,要不然就赶不上早班火车了。 Don`t jump the queue,or other peopoe will not be pleased.别插队,否则别人会不高兴的。 可以把这类句型中的祈使句换为一个条件句(注意改写时应去掉连词or)。例如:Hurry up,or you will be late for the meeting.→If you don`t hurry up,you will be late for the meeting. 4、用于“either…or…”结构中,意为“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连结的并列成份可在句中作主语、表语、谓语、宾语等。(注意:连结并列成份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通常与or后的部分保持一致。)例如: Either she or I am right.不是她对就是我对。(连接主语) The shoes in the shop we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for me. 店里的鞋对我来说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He either does his homework or watches TV on Sundays.他星期天要么做作业,要么看电视。( We play either football or basketball in the afternoon.下午我们不是踢足球就是打篮球。 5、用于连结并列成份,表示不确切、模糊的陈述。例如: This story happened five or six years ago.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五年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

习作一 【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也可以从下面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本次习作。 在《手指》中,作者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漫画有强烈的讽剌性和幽默性。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下面这幅《假文盲》,你能不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呢?把这幅漫画和图意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那一幅。 【写作指导】 写《难忘的“第一次”》的一件事,一定要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较有意义的、具体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作文材料,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和别人一起做的……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中心,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对于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部分要作为重点详细地写,对于那些只起衬托作用的情节要简略地写,甚至一笔带过;凡是和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即使非常熟悉、有趣,也绝对不能写,这样,才能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写作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时,既要写清第一次所做、所见、所说、所想的经过,又要突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重点情节,要能看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不同点,展示出作文的新鲜内容。比如你要写第一次家庭劳动,你就应该详细地写出第一次的感觉或体验来。例如洗衣、洗菜、淘米、做饭、生火、收拾屋子、买油盐酱醋之类的劳动。有的同学经常参加家务劳动,有人参加家务劳动比较少。参加家务劳动多也好,少也罢,写“第一次”。我们应当从许多家务劳动中挑选出“一次”来写。挑选什么样的呢?应当挑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来写。因为最熟悉,你对劳动的过程了解得最清楚,才有的可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因为最感兴趣,写起来才津津有味,才能写出劳动的情趣。因为感受最深,写的时候,才会把感受、体会融注其中,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 描述“第一次……”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多次了,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吗? 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要围绕《难忘的“第一次”》精心选材。通过一件事的记叙来表现中心,要选取典型事件,着重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的叙述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也可以通过一件事的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来表现中心,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这些事可以是比较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是一些生活片断。例如在“第一次”的过程中,开始失败了,又失败了最后终于成功了。这样就能把文章写的一波三折,情趣横生。 如课文中所说的《顶碗少年》,文章描写了一件事: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我们练习写《难忘的“第一次”》,应该围绕“第一次”来选材。 通过几个波折来表现中心的文章,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主要人物,不能平均使力,更不能喧宾夺主。除了要注意详略外,还要注意叙述顺序,材料的取舍、构思,矛盾冲突是否需要解决,怎样解决等问题。 我学会过很多手工活儿。可以一提到写作文,就脑袋空空如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不具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描述你喜欢的手工生活,关键是要写好“学做”的过程。“学做”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学”,作为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学”的内容和方面很多,他们看到大人们在干事,说话,甚至走路的姿态都要学一学,他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他们要学的东西也太多了。二是“做”,就是动手,他们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第一次,都不会,都在“学”,因而在“做”的过程中,要么失败了,要么成功了,一般具有曲折性,有情节,有过程。“学做”什么和“学做”哪些呢?这要因人而异,但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一个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