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一、基教所简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理论服务”的宗旨,坚守“学习科研服务”的工作定位,践行“卓越团队品质科研精致服务”的发展愿景,努力打造“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团队作战和谐共生”的科研文化,为政策教育决策提供对策建议、为推动全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所现有人员6名,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及在读博士4名,主攻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社会学及教育管理等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全所成员共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一百余篇,专著十余本,编著三十余本,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重大、重点课题二十余项。

二、人员简介:

王一军(1966-),男,江苏宿迁人,汉族。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督学,研究员,博士。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基础教育政策、学校发展实践、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大众文化传播中的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省重点课题《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行政行为研究》及《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改革认识、实践及问题研究》等多项研究。出版《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现代教育文化自觉中的学校变革》等专著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扬生:(1951--),男,江苏扬州人,汉族。原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现省教科院副调研员,高马维娜:女,江苏泰兴人,汉族。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

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等转摘、转载或翻译。主持部省级重点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与省级课题多项;获省政府奖2项。级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专著2本。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

孙向阳:(1970-)男,江苏宿迁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曾做过教师、校长兼书记。是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科研、学校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发表教育科研论文十多篇,主持或参与省级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了《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品牌学校的五项修炼》、《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等专著.

三、顾问团:

杨九俊:(1953-),男,江苏姜堰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任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

教育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

成尚荣:(1941-)男,江苏南通人。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历任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校长,省教育厅幼教初教处副副处长,省教育厅基教办副主任,省督导室主任。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彭钢:(1959-),男,湖南人,汉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课程论等。

孙孔懿:(1946-),男,江苏泰兴人,汉族。研究员,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著作有《论教育家》、《素质教育论》、《学校特色论》等,发表教育学术论文六十余篇。曾获《中国教育报》优秀征文奖、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次)。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工程院》 (2014年6月11日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二条工程院的职能和任务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组织研究、讨论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关

键性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对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和建议; 2.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接受政府和有关方面委托,对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方案及其实施提供咨询; 3.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激励优秀人才成长; 4.组织开展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代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参加相应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际学术活动; 5.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第二章院士

第三条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 第四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第五条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教育改革,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决定组织实施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旨在搭建教育科学研究平台,面向全省,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活动,着力打造研究精品。 第三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注重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规范课题立项、中期管理和成果鉴定及优秀成果评选。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工作,制定研究规划、课题实施办法,发布年度课题指南,组织评审立项、成果鉴定、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部作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部门,依据实施办法对立项课题进行日常管理。 组建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专家库,课题专家库成员参与并负责课题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成果鉴定,提供学术指导和专业咨询。 第三章选题 第五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加强理论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实践研究,体现地方特色。 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发布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课题申报原则上应根据安徽省教育研究课题指南选题,在相关领域内选择、设计、申报研究课题。 2.选题分为三类:学科类课题、综合类课题和管理类课题。其中学科类课题包括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各学科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综合类课题包括跨学科、跨领域或多学科整合等研究;管理类课题包括课程与教学管理、学校管理、校本教研、教育教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工作等。 3.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将选择对全局性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课题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 第四章申报 第六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按年度实施,每年发布年度课题指南并组织课题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课题指南原则上每年2月份发布,4月底前申报,5月底前公布评审结果。原则上每年立项课题不超过100项。 第七条申请人应根据课题申报书的要求,认真填写《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书。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对课题负责人的政治表现、业务及学术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和承担课题管理职责并签署意见。 第八条课题实行“双负责人制”。申请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应符合以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采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 程序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期获得有关教育行为的法则性知识的 理性认识活动。 (一)不同的教育教学研究对象观 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 2.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事实或教育情境 3.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鉴于上述几种对象都有些不足,我们赞同把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首先,因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其次,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在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强调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就是当代的教育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第三,由于我们这本教材的对象是直接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因而当我们把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时,更易于为有志于进行教育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所把握,更能将教育科学研究直接地指向现实的教育改革,定位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提出的问题上。 (二)教育问题及其性质和分类 1.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人们实际教育活动结果与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期

望的结果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教育问题就是实际事态与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与矛盾。 2.教育问题的性质 A、教育问题的永恒性B教育问题的复杂向C教育问题的层次 性D教育问题的潜在性 E教育问题的人为性 3、教育问题的分类 根据命题的性质将问题划分为事实的问题、价值的问题、规范的问题、技术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一方面是认识的任务,它旨在通过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践的任务,它旨在通过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工作,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改进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教师自身工作的改进。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过程模式,即选择课题、分析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讨论与提出。我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案基本上有三种:按适用范围和概括成度,可划分为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及适用于一切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三个层次。其次,按研究目的功能作

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 设计摘要 设计者尹延山 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 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 学活动任务与目标活 动 分 析 活 动 内 容 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 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活动分2 个阶段进行: 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 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 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 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 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 点 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 学 目 知识 与 技能 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 输到计算机中。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 管理照片。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标过程 与方法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 学习 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 学习 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 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学 环境 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 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 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 类型 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 设计 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 生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 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 法。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 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 工具的使用,为新课做 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工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深教院通〔2015〕144号 关于表彰深圳市2015 年高考模拟试题 命题比赛获奖教师的通报 各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科培中心)、各新区公共事业局教科研中心,市局直属各高中: 为促进高中教师更深入地研究高考,提高各学校和学科的高考备考效率,为2015年高考提供考前复习训练题源,我院开展了“深圳市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活动。经各学科评委客观、公平、公正评审,评选出一等奖试题34份,二等奖试题60份,三等奖试题82份。现对命题比赛获奖教师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进一步推动我市高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附件:深圳市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获奖教师名单 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 (联系人:龚湘玲,联系电话:82672129; 汪进阳,联系电话:25913384)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电子)

附件 深圳市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 获奖教师名单 一等奖 市局直属高中 学校 学科命题人 深圳中学 语文刘艳平 深圳中学 数学郭玉竹 刘 锋 张文涛 深圳中学 英语李北京 郭炜敏 邹艳萍 深圳中学 政治安代杰 饶智勇 李 丰 王旭东 深圳中学 物理许如基 杨政平 张艳君 冉先进 深圳外国语学校 英语金 天 杨素宁 刘晓冬 郭 川 深圳外国语学校 政治佘志龙 蒋 壮 李兴梅 王 蕾 深圳外国语学校 化学林琼丽 胡端年 孙 丽 苏玉婵 深圳外国语学校 生物肖什元 王 云 陈文昕 陈育红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数学金 宁 徐荣生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地理陈 旭 袁连兴 李兴文 庄惠芬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语文李剑林 深圳科学高中 地理艾志华 王乐乐 冉 杰 王芳丽 深圳科学高中 化学赵继海 敖小立 徐俊龙 刘 蒙 深圳科学高中 生物邱礼伟 杨香青 喻能丽 谢之文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附件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一、原则与宗旨 1.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持续有效的主动服务,积极营造健康、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倡导和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做说真话的科研,做真改革的科研,做有利于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科研。 2.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通过管理形成权威、规范、高效的科研知识生产力,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简化课题管理的程序和方式,全力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课题承担者提供方便,减轻课题承担单位不必要的负担,提高管理效率。 4.对以往被实践证明积极有效、成熟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不作大规模调整和改变,在适度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有效执行。 二、类别与总量 5.设“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立项课题”四大类。其中“重大课题”全部有经费资助,采取招标和委托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和“专项课题”包括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两类,“立项课题”需全部经费自筹。 6.“专项课题”类别更加多样,除已有的“初中教育专项”、“青年教师专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外,增设“乡村教师专项”,以重点关注和扶持乡村教育研究;同时,与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各有关单位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设立“体卫艺专项”、“学生资助专项”、“招生考试改革专项”、“教师发展研究专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等专项课题。 7.“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总数控制在6000项左右,其中重点课题占40%;重点课题中,有经费资助的课题控制在750项左右。

三、课题申报 8.“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三次实行限额网络申报,申报名额分配至各市、各高校,不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 9.凡在江苏省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个人和团体(单位),均可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没有职称要求。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同一课题可同时署两个申报人姓名。 10.为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申报者年龄放宽至40岁,所有40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均可申报;青年教师申报比例在名额分配中明确规定,各市、各高校不得擅自缩减。 11.为鼓励和支持乡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设立“乡村教师专项”课题,供村小、村幼儿园、乡村教学点学校老师申报。 1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⑴申报人无工作单位或挂靠工作单位; ⑵申报人所承担的前一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行中断; ⑶申报人所承担的前一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结题证书; ⑷申报人所申报的课题不属于教育科学范畴; ⑸有确凿证据证明申报人在申报课题过程中违背科研道德。 13.同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及以上课题;同一课题不能同时跨类别申报。 14.申报人须认真如实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其中: 重大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申报评审书》; 专项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活页》; 其他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活页》。 15.《申报评审书》内“一、二”项内容由课题申报人按要求详细填写,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附件8: 南宁市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2013年5月修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养行动打算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养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推进我市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参照全国和自治区大赛章程,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南宁市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南宁市创新大赛,英文名称Nanning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 novation Contest,缩写NASTIC)是面向全市青青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是我市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第三条南宁市创新大赛的宗旨和目的:为全市青青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青青年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高校和科技院所选拔优秀科技后备人才,促进我市青青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程。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南宁市创新大赛的主办单位为南宁市科协、南宁市教育局、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南宁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主办单位以南宁市青青年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为发文单位。南宁市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市青青年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

组)办公室设在南宁市科协青青年科技教育部(简称青教部)。职责是:起草和修订创新大赛章程和规则,负责南宁市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指导基层创新大赛的开展,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负责推举项目参加广西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并组织项目申报及组队参赛。 第五条每届创新大赛协办单位为举办地所在相关机构。 第六条每届创新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竞赛组,会务组。负责当届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协调等工作。 第七条每届创新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南宁市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聘请相关学科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评审委员会依据本章程和评审规则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三章组织治理 第八条全市创新大赛和县区级青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县区竞赛)组织治理工作应坚持科学、规范、高效、务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九条南宁市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依据竞赛章程组织全市创新大赛,定期培训各县区级竞赛组织工作者,指导县区级组织赛事。 第十条县区级竞赛是南宁市创新大赛的联系赛事,由各县区科协牵头,依照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参照南宁市创新大赛章程制定本县区竞赛规则,并按照规则组织县区级竞赛,同意南宁市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的检查指导。 第十一条南宁市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大赛时刻于每年十月下旬举办。 第十二条南宁市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每年第三季度下发年度大赛通知,公布分配名额。县区级组织机构应按照分配名额及有关要求择优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发表出版单位或 适用范围 1 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 研究中心 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着作广东教育出版社 2 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 心理学整合研究 着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3 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 育与人力 资源问题 报告”课 题组 教育部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 国 着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 社 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 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研究 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教育经济与管 理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价学着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6 教育心理莫雷华南师范大学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系列 实验研究 论文心理学报 7 体育卫生美育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 生与艺术教育 司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研究 报告 大中小学校 8 教育经济与管 理 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着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9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社会学着作南京师大出版社 10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廖哲勋 田慧生 华中师范大学 中央教育科学 研究所 课程新论着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11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着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12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刘海峰厦门大学中国考试发展史着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 13 国防军事教育雷渊深军事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教育发 展史 着作军事科学出版社 14 国防军事教育于清吉总参军训和兵 种部 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 研究 研究 报告 军委、各总部 15 国防军事教育向德全空军工程大学军事教育评价发展研究研究 报告 总部机关、军事 院校 二等奖(73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教学指导委员会暨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总结

教学指导委员会暨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总结 2008年,根据“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室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工作计划”和分管院长的指示,顺利地完成了本年度既定的工作任务。现将2008年“**蓝天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蓝天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情况 2008年2月22日,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全面启动“六项工程”动员大会。此后,各项工程(即:教学名师培育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和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工程)陆续进入实施阶段。(转载请注明来自: ) (一)教学名师培育工程 教学名师培育工程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下达了院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评选通知。此后,17位教师提出申请,经过评审,产生院级名师2位,院级骨干教师7位。此外,还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我院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为了提高院级名师、骨干教师的整体水平,还将于2008年12月底遴选省级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育对象,进行重点培育。 (二)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于2008年4月开始启动。在下达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8年度立项申报通知后,有32门课程申报,16门课程被列为“院级精品建设课程”,其中,本科课程10门,专科课程6门,初步投入建设资金19.2万元。 (三)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于2008年4月启动,15个专业申报,12个专业批准立项,其中本科专业4个,高职专业8个。2008年10月,还组织了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工作,申报了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 (四)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于2008年3月启动,下发通知后,7个实验实训中心进行了申报,5个实验或实训中心获立项。此外,还组织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教育厅批准,我院“汽车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成功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一、基教所简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理论服务”的宗旨,坚守“学习科研服务”的工作定位,践行“卓越团队品质科研精致服务”的发展愿景,努力打造“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团队作战和谐共生”的科研文化,为政策教育决策提供对策建议、为推动全省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所现有人员6名,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及在读博士4名,主攻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社会学及教育管理等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全所成员共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一百余篇,专著十余本,编著三十余本,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重大、重点课题二十余项。 二、人员简介: 王一军(1966-),男,江苏宿迁人,汉族。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督学,研究员,博士。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基础教育政策、学校发展实践、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大众文化传播中的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省重点课题《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行政行为研究》及《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改革认识、实践及问题研究》等多项研究。出版《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现代教育文化自觉中的学校变革》等专著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扬生:(1951--),男,江苏扬州人,汉族。原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现省教科院副调研员,高马维娜:女,江苏泰兴人,汉族。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 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等转摘、转载或翻译。主持部省级重点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与省级课题多项;获省政府奖2项。级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专著2本。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 孙向阳:(1970-)男,江苏宿迁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曾做过教师、校长兼书记。是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科研、学校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发表教育科研论文十多篇,主持或参与省级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了《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品牌学校的五项修炼》、《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等专著. 三、顾问团: 杨九俊:(1953-),男,江苏姜堰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任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

(管理制度)北京关心下一代教育科学研究院章程

北京关心下壹代教育科学研究院章程 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本单位的名称是北京关心下壹代教育科学院。 第二条本单位的性质是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单位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单位设立的目的。 第四条本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关工委,本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 第五条本单位的住所是。 〖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街××号〗第六条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和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举办者、开办资金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单位的举办者是。举办者享有如下权利: (壹)了解本单位运营情况和财务情况; (二)推荐理事(董事)和监事; (三)有权查阅理事会(董事会)会议记录和本单位财务会计方案; ………………………………………… 第八条本单位开办资金:元,出资者:,金额:。

〖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为多个出资人,则应分别载明每位出资人的出资金额〗 第九条本单位的业务范围: (壹)培训幼儿园教师以及园长; (二)科学教育的设备研究和制造; (三)培训家长和进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 第三章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条本单位设立理(董)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理事会是本单位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成员为人。 理(董)事(以下简称理事)由举办者(包括出资者)、职工代表(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及有关单位(业务主管单位)推选,每届任期年。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连任。 〖理事会成员应为3-13人;理事任期三或四年;有关单位主要指业务主管单位〗 第十壹条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壹)第壹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且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且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壹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送审样书_地理_中国地图出版社_八年级上册_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三二四第 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1) 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2 第二节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12) 第 章 世界的气候 (20) 第一节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21 第二节 主要的气候类型 ..........................................26 第三节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0) 第 章 世界的居民 (46)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47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58 第三节 聚落 (64) 第 章 世界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异 (75)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76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 .............................................82 第三节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选学) (86) 目 录

第一章 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大洲和大洋 2陆地地形 8海底地形(选学) 10第二节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海陆变迁 12板块构造学说 15

★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 2 学习标准: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图1-1 世界海陆分布 读图1-1和图1-2, 1. 说出在地球表面,是陆地所占面积大,还是海洋所占面积大。 2. 说出在地球表面,是陆地连成一体,还是海洋连成一体。 想 想一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号宇宙飞船,乘坐这艘飞船 的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加加林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以后说: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地球其实应该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20考研分数线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20考研分数线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6考研分数线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 要求(学术型学位类) ①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 21省(市)。 ②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③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 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④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⑤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 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 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 要求(专业学位类) ⑥临床医学[1051]、⑦口腔医学[1052]、⑧中医[1057]专业: 根据相关规定,“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对外公布报考本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以及接受报

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 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供招生单 位参考,同时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 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⑨工程照顾领域:冶金工程[085205]动力工程[085206]水利工程[085214]地质工程[085217]矿业工程[085218]船舶与海洋工程[085223]安全工程[085224]兵器工程[085225]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85226]农业工程[085227]林业工程[085228]航空工程[085232]航 天工程[085233] ⑩同⑤ 备注: ①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②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教育部公布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 试成绩基本要求: 今日,教育部公布《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 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 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严格执行《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 工作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对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强化复 试考核,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 坚持择优录取。要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严明招生纪律,认真

技术中心章程教学提纲

技术中心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公司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 技术中心在公司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建立技术中心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科学技术的自主开 发能力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力,推动公司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三条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为 公司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强化公司科学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第四条技术中心不以自身营利为目的,经费由公司提供。技术 中心应强调市场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第二章技术中心的职责 第五条技术中心的职责: 1. 参与制定和执行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的规划和计划。 2. 负责公司中长期发展需要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研 究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负责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形成公司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3. 参与公司有关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等重大项目的 调研和技术论证工作;组织制定公司重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计划。 4. 协助组织召开公司级技术方案评审会和重大技术问题讨论 会。 5. 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科学和技术资源及国内外已有的科技 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二次开发;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载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6. 负责收集、分析与公司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发 展动态,为公司产品和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7. 负责组织科技成果上报鉴定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负责公司技术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进行指导和服务。 8.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到公司开展 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增强公司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组织科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加快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第三章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 第六条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依照高效、精干的原则,依照国家、 省市技术中心建设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 第七条公司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由决策层、管理层和研发层组

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术管理,规范学术工作,不断提高我院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院学术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的学术咨询、评议、审定组织,是本院学术上的最高权威机构。 第三条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鼓励科教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支持科教人员广泛参与科研创新工作,促进学院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条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对院内各种群众性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各类学术性学会、协会进行宏观管理,并负有对各种重要学术活动进行指导和审议的职责。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本院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学风端正、坚持原则,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也可根据需要,聘请院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 第六条学院学术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院长担任;

副主任若干名;学科组(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自然科学委员会)组长及副组长各一人,其人选由主任聘任。 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四年,期满可续聘,但续聘人数不得超过上一届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委员会成员减少时,可随时增补。委员的任免,由院党委决定。 第七条学院学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科研处,办公室主任由科研处处长兼任),负责处理日常学术事务。 第八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召开,由委员会主任主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因事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副主任主持。 委员会主任可视情况需要,在必要时召开学术委员会临时性会议。 第九条会议表决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重大问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 第三章任务 第十条按有关规定对申报国家、地方政府及其他院级以上各项重大奖励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审查,并对院一级科研成果奖励做出评审。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简介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简介 1998年3月云南省教育厅教材教学研究室更名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并于1998年7月15日召开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2009年,经云南省人事厅、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加挂“云南省教育评估院”、“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两块牌子。2011年,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加挂“云南省教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牌子。云南省教科院现已成为集教研、科研、质量评估及监测为一体的教育综合研究部门。有学前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室,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室,职业与终身教育研究室,民族教育研究室,教育评估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室,心理教育研究室,生命生活生存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室等十个研究室,及院办公室和财务室,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和云南省教育学会秘书处、云南省教育史志办公室等四个合署办公机构,云南教育信息中心,云南省教科图书中心和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等三个独立法人实体。全院现有在职在编职工6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9人。正高3人,副高24人,中职24人。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笃学善策,促教兴滇”为宗旨,以“砥砺品质、陶冶情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专业引领,服务全局”为工作方针,以“转方式,提质量,强服务,创绩效”的工作思路,为“造就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健全充满活力的教科研机制,形成云南教育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推动教育研究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改服务”做出积极努力。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的教育教学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先导,深化改革为动力,指导服务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附件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 一、原则与宗旨 1.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持续有效的主动服务,积极营造健康、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倡导和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做说真话的科研,做真改革的科研,做有利于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科研。 2.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通过管理形成权威、规范、高效的科研知识生产力,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简化课题管理的程序和方式,全力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为课题承担者提供方便,减轻课题承担单位不必要的负担,提高管理效率。 4.对以往被实践证明积极有效、成熟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不作大规模调整和改变,在适度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有效执行。 二、类别与总量 5.设“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立项课题”四大类。其中“重大课题”全部有经费资助,采取招标和委托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和“专项课题”包括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两类,“立项课题”需全部经费自筹。 6.“专项课题”类别更加多样,除已有的“初中教育专项”、“青年教师专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外,增设“乡村教师专项”,以重点关注和扶持乡村教育研究;同时,与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各有关单位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设立“体卫艺专项”、“学生资助专项”、“招生考试改革专项”、“教师发展研究专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项”等专项课题。 7.“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总数控制在6000项左右,

其中重点课题占40%;重点课题中,有经费资助的课题控制在750项左右。 三、课题申报 8.“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三次实行限额网络申报,申报名额分配至各市、各高校,不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 9.凡在江苏省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个人和团体(单位),均可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没有职称要求。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同一课题可同时署两个申报人姓名。 10.为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申报者年龄放宽至40岁,所有40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均可申报;青年教师申报比例在名额分配中明确规定,各市、各高校不得擅自缩减。 11.为鼓励和支持乡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设立“乡村教师专项”课题,供村小、村幼儿园、乡村教学点学校老师申报。 1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⑴申报人无工作单位或挂靠工作单位; ⑵申报人所承担的前一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行中断; ⑶申报人所承担的前一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结题证书; ⑷申报人所申报的课题不属于教育科学范畴; ⑸有确凿证据证明申报人在申报课题过程中违背科研道德。 13.同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及以上课题;同一课题不能同时跨类别申报。 14.申报人须认真如实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其中: 重大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申报评审书》; 专项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活页》; 其他课题申报人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活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