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2007-08-06下午01:29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的厚度检验及工程交工验收检查使用。

二、仪具与材料

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和材料:

1.、挖坑用镐、铲、凿 ` 子、锤子、小铲、毛刷。

2. 、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φ 100mm ,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

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φ 50mm 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φ 150mm 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

4.、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

5.、补坑用具:夯、热夯、水等。

6.、其它:搪瓷盘、棉纱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

法测定。

2.、用挖坑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

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到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2 )选一块约定 40cm × 40cm 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

(3 )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

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

搪瓷盘中。

(4 )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下一层的顶面。

(5 )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

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的距离,即为检查层的厚度,以cm 计,准确至cm。

3.、用钻孔样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路基路面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钻孔检查的位置。

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 2)按试验一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钻机钻孔,芯样的直径应符合二.1的要求,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

(3 )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

(4 )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

值,即为该层的厚度,准确至。

4.、在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根据需要,随机选择测点,用大改锥插入

量取或挖坑量取沥青层的厚度(必要时用小锤轻轻敲打),但不得使用铁镐等扰动四周的沥

青层。挖坑后清扫坑边,架上钢板尺,用另一钢板尺量取层厚,或用改锥插入坑内量取

深度后用尺读数,即为层厚,以cm 计,准确至0 . 1cm。

5.、按下列步骤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试坑或钻孔:

(1 )适当清理坑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纱吸干。

(2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并用

小锤压实。水泥混凝土中宜掺加少量快凝早强的外掺剂。

(3 )对无结合料粒料基层,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补填,并用小锤

压实。

(4 )对正在施工的沥青路面,用相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层填补并用加热的铁锤或热夯压实。旧路钻孔也可用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

(5 )所有补坑结束时,宜比原面层略鼓出少许,用重锤或压路机压实平整。

注:补坑工序如有疏忽、遗留或补得不好,易成为隐患而导致开裂,因此,所有挖坑钻孔均应仔细做好。

四、计算

1. 、按式(3—1)计算实测厚度T li与设计厚度T oi之差。

T i = T li - T oi(3—1)

式中: T li——路面的实测厚度(cm ) ;

T oi——路面的设计厚度;

T i——路面实测厚度与设计度的差值(cm)。

2.、按本书附录 A 的方法,计算一个评定路段检测的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并

计算代表厚度。

3.、当为检查路面总厚度时,则将各层平均厚度相加即为路面总厚度。

五、报告

路面厚度检测报告应列表填写,并记录与计算之差,不足设计厚度为负,大于设计厚度为正。

六、记录格式

本检测结果的记录格式见附录 B 表 B-4。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20201101110720)

统表C02-102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我国现行标准规范GB14907 £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和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超薄型、薄型、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分别进行2±0.2mm 、5±0.2 mm 和25±2mm 三个标准涂层厚度的型式检验,将检验结果(涂层厚度和耐火性能试验时间)作为该产品型式认可证书的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的证书内容。 一、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场所可分为: a) 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的钢结构表面; b) 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用于建筑物室外或露天工程的钢结构表面。钢结构防火涂料 按使用厚度可分为: a)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 mm; b)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 mm 且小于或等于7 mm; c)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 mm 且小于或等于45 mm。 二、涂层厚度与耐火极限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生产厂家,由于原材料、生产工艺、配方等因素,其产品质量是不同的。相同的生产厂家、相同类型的不同批次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也存在差异。如表 3 所示。 表3、某厂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检测数据涂料名称产品批次编号涂层厚度(mm) 耐火极限(min)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CB -1 2.68 > 120 CB -2 1.80 > 90 CB -3 1.50 > 90 CB -4 2.53 112 CB -5 2.57 61 CB -6 0.68 > 30 CB -7 1.18 33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B -1 4.68 > 160 B-28.20 141 B-3 4.80 120 B-4 4.80 120 B-5 3.39 > 90 B-6 3.50 87 B-7 4.70 110 B-8 1.20 > 32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H -1 30.0 212 H -2 30.8 130 H -3 26.0 > 180 H -4 37.0 > 180 H -5 30.0 180 H -6 38.7 182 H -7 20.0 > 120 H -8 17.8 98

涂层镀层的检测方法

涂层镀层的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理论上综合性较强,又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物理性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断裂力学以及有限元计算等诸多方面。 在化工,电子,电力,金属等行业中,为了实现对各类材料的保护或装饰作用,通常采用喷涂有色金属覆盖以及磷化、阳极氧化处理等方法,这样便出现了涂层、镀层、敷层、贴层或化学生成膜等概念,我们称之为“覆层”。 覆层的厚度测量已成为金属加工工业已用户进行成品质量检测必备的最重要工序。是产品达到优质标准的必备手段。目前,国内外已普遍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测定涂镀层厚度,覆层无损检测的方法和仪器的选择随着材料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逐渐进步而更加至关重要。 有关覆层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楔切法、光截法、电解法、厚度差测量法、称重法、X 射线莹光法、β射线反射法、电容法、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等。这些方法中除了后五种外大多都要损坏产品或产品表面,系有损检测,测量手段繁琐,速度慢,多适用于抽样检验。 X射线和β射线反射法可以无接触无损测量,但装置复杂昂贵,测量范围小。因有放射源,故,使用者必须遵守射线防护规范,一般多用于各层金属镀层的厚度测量。 电容法一般仅在很薄导电体的绝缘覆层厚度测试上应用。 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引入微处理机技术后,测厚仪向微型、智能型、多功能、高精度、实用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测量的分辨率已达0.1μm,精度可达到1%。又有适用范围广,量程宽、操作简便、价廉等特点。是工业和科研使用最广泛的仪器。超声波物位计,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测厚仪。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测厚既不破坏覆层也不破坏基材,检测速度快,故能使大量的检测工作经济地进行。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常规测厚的方法。 磁性测量原理 一、磁吸力原理测厚仪 利用永久磁铁测头与导磁钢材之间的吸力大小与处于两者之间的距离成一定比例关系可测量覆层的厚度,这个距离就是覆层的厚度,所以只要覆层与基材的导磁率之差足够大,就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4J-006 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 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JT/C-8.2.4J-006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臾JHrt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疗度的检验规则和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疗度检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SS4-2001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3?镀层厚度检验的基本规定 3.1镀层片度检验的规定 GB/ T12SS4明确规定零件镀层疗度为零件“最小疗度”。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 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的小面积上采用可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可比较的局部厚度”。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r “采用无损检测时9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局部疗度化 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的零件表面。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的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片度,即最小厲度。 3.2镀层片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儿何形状和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疗度往往是不均匀的。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和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和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庁,有些部位其至超疗0?5?1倍。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给镀层疗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乂1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见表1。

土2库仑S000通用测片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lmm2腐蚀漏铜点。 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士mm2以上。 ±3 1100磁性测厚仪和库仑S000测片仪使用方法和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测量点的选定 5.1.1以磁性测片仪测片的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 零件边缘5?lOmm任一区域。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以库仑仪测片的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山于釆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 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的部位。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的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 5.1.3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 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抽样方法及频次

镀层质量检验标准

光亮银镀层质量检验标准 )外观:镀层呈光亮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镀层厚度: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镀层抗腐能力:(抗硫能力)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将试样浸入5%的硫化钾的溶液中,5 分钟后取出用纯净水洗净后观察, 试样表面无变色,无发黄为合格。 四)结合力强度: 按《GB/T5270-1985 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检测。 五)焊接能力: 在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2-3 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 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 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

.光亮锡镀层质量检测标准 一)外观: 镀层呈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二)镀层厚度: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三)镀层抗腐能力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 按《GB6458 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检测。 四)结合力强度: 按《GB/T5270-1985 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检 测。 五)焊接能力: 在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2-3 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 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 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

某公司表面镀层涂层检验标准

镀涂层检验标准 一、目的: 规范作业检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二、本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机箱、机柜等结构件表面镀层以及外购件镀层的检验、验收标准。 三、引用标准: GB12334-90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9797-88金属覆盖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T13744-92磁性和非磁性金属基本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 GB5267-85螺纹坚固件电镀层。 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金属覆盖层醋酸盐试验(ASS试验)标 准: ISO2409涂料和清漆交叉切割试验。 四、检验标准 4.1 、检验项目; A、外观质量; B密合性(附着力); C硬度; D抗化学腐蚀性; E抗螺丝冲击性能; F 、厚度。 4.2 、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4.2.1、外观检验: 按《外观检验规范》(WE.ZD.10-04)的规定进行检验。 4.2.2、密合性(附着力) 4.2.2.1、锌镀层附着力 划痕法: 在被检验的锌镀层表面用钢针划4-6条横竖平行纵线,间距1mm深达 基体金属。 A、磨擦抛光试验: 在面积小于6 平方厘米镀锌表面上,以一根直径6 毫米,顶端加工成 平滑半球形的钢条作抛光工具,磨擦15S,所加压力应在每一行程中足以擦光覆 盖层,但不应削去覆盖层。 B、判定标准: 交叉处或磨擦处不能有起皮脱落现象。 4.2.2.1、镍镀层附着力: A、弯曲法: 将受检验的试件用钳子夹紧,反复弯曲180度(向两面各弯曲90度)直到断 裂。 B 、也可用划痕法,磨擦抛光法,等检验方法。 C 、判定标准: 基体断裂处,镀层不应与基体分离。 4.2.3、硬度 A、检验工具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

作业指导书 批 准 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 核: 编 写: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5 页 第A 版 第 0 次 修订 主题:钢结构涂层厚度 颁布日期:2008年06月01日

目 录 1适用范围 ............................................... 3 2检测目的 ............................................... 3 3应用标准 ............................................... 3 4仪器设备 ............................................... 3 5收集资料 ............................................... 3 6现场检测 ............................................... 4 7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 4 8检测报告 ............................................... 5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5 页 第A 版 第 0 次 修订 主题:钢结构涂层厚度 颁布日期:2008年06月01日

钢结构涂层厚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的防腐涂料(油漆类)涂装和防火涂料涂装工程的检测。 2检测目的 钢结构涂层厚度 3应用标准 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ECS24《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4仪器设备 涂层厚度测定仪,测针,钢尺 5收集资料 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5 页 第A 版 第 0 次 修订 主题:钢结构涂层厚度 颁布日期:2008年06月01日

镀层质量检验标准

一)外观: 镀层呈光亮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二)镀层厚度: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三)镀层抗腐能力:(抗硫能力)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将试样浸入5%的硫化钾的溶液中,5分钟后取出用纯净水洗净后观 察,试样表面无变色,无发黄为合格。 四)结合力强度: 按《GB/T5270-1985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检测。 五)焊接能力: 在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2-3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 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 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

一)外观: 镀层呈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二)镀层厚度: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三)镀层抗腐能力 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 按《GB6458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检测。 四)结合力强度: 按《GB/T5270-1985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检测。 五)焊接能力: 在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2-3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 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 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厚度得检验规则与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厚度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334-2001 金属与其她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得定义与一般规则 3。镀层厚度检验得基本规定 3。1镀层厚度检验得规定 GB/ T12334 明确规定零件镀层厚度为零件“最小厚度”。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得小面积上采用可行得实验方法得到得可比较得局部厚度”。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采用无损检测时,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得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得零件表面。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得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厚度,即最小厚度、 3、2镀层厚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几何形状与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厚度往往就是不均匀得。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与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与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厚,有些部位甚至超厚0、5~1倍。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就是不均匀得。这给镀层厚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4、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见表1。 表1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

4。2库仑3000通用测厚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1mm2腐蚀漏铜点。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4mm2以上、 4。3 1100磁性测厚仪与库仑3000测厚仪使用方法与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 测量点得选定 5.1.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得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零件边缘5~10mm任一区域。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 以库仑仪测厚得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由于采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得部位。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得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4mm2。 5.1.3 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抽样方法及频次 5.2.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得零件,每批随意抽查3件或5件,(100件以下按3件抽查,100件以上按5件抽查)每件在主要表面局部测量3~5点(镀层面积在1m2以下按3点测量、1m 2以上按5点测量)、以3~5点厚度平均值为准,热镀锌则为散布测量多点平均厚度值为准。若不合格,加倍抽查,仍若不合格判定本批不合格。(注:在磁性测量中,若遇个别点测量值超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厚度的检验规则和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厚度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334-2001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3.镀层厚度检验的基本规定 3.1 镀层厚度检验的规定 GB/ T12334 明确规定零件镀层厚度为零件“最小厚度”。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的小面积上采用可行的实验方法得到的可比较的局部厚度”。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采用无损检测时,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 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的零件表面。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的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厚度,即最小厚度。 3.2 镀层厚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几何形状和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厚度往往是不均匀的。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和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和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厚,有些部位甚至超厚0.5~1倍。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给镀层厚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4.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见表1。 表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的因素

4.2 库仑3000通用测厚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1mm2腐蚀漏铜点。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4mm2以上。 4.3 1100磁性测厚仪和库仑3000测厚仪使用方法和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 测量点的选定 5.1.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的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零件边缘5~10mm任一区域。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 以库仑仪测厚的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由于采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的部位。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的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4mm2。 5.1.3 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 抽样方法及频次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常用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镀层厚度测试

涂/镀层厚度测试 目的: 检查涂覆、电镀、化学镀所形成镀层厚度及其镀层均匀性 涂/镀层产品来料厚度检验 方法: 截面法(仲裁方法) X射线荧光膜厚法 依据标准: 截面法:GB/T 6462-2005,ASTM B 487-85(2002),ASTM B748-1990(2010) X射线荧光膜厚法:ASTM B 568-98,GB/T 16921-2005,ISO 3497 典型图片: 金相显微镜测量镀层厚度SEM测量镀层厚度 链接: 一、截面法之显微镜测试 二、截面法之SEM测试 三、X射线荧光膜厚测试

镀层厚度测量的最高倍数1000X,最低可测试至0.8μm the Maximum magnific ation of the optic al mic roscope is 1000X, the size measured c an be as low as 0.8μm) 铁基体上镀锌层厚度测量 Zn layer thickness measurement on iron substrate 渗碳层深度测量 The depth measurement of carburizing layer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基材 漆膜层厚度测量

多层镀层厚度测量 Cr layer Substrate Cu layer Ni layer

链接三:X射线荧光膜厚测试 X-RAY荧光测厚仪(X-Ray fluorescence thickness tester) 具体可针对如Sn/Fe(基材)、Zn/Cu(基材)、Ni/Cu(基材)、Cr/Ni/Fe(基材)、Au/Ni/Cu(基材)等数十种电镀工艺镀层进行厚度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简便快捷、无损的优点,特别是对微薄镀层厚度(一般指小于0.2微米)测量效果较佳。 X-Ray fluorescence thickness tester, being highly accurate, fast and easy-to-operate, non-destructive,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s of plating layers, such as Sn/Fe (substrate), Zn/Cu (substrate), Ni/Cu (substrate), Cr/Ni/Fe(substrate) and Au/Ni/Cu (substrate). Especially good for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extra-thin coatings(generally less than 0.2 um). 典型样品:

镀锌层验收准则

锌镀层验收准则 外观 1.1.1检验方法 在天然散射光线或无反射光的白色透射光下进行目视检验,光的照度不应低于300LX (即相当于零件在40W日光灯下距离500mm处的光照度)。必要时可用3-5倍放大镜检查。1.1.2验收标准 锌镀层应是稍带浅蓝色调的银白色;钝化后的锌镀层应是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彩虹色;锌镀层结晶应均匀、细致。 允许缺陷:经微的水印,允许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钝化膜有经微的局部擦伤和点状损伤;不可避免的经微夹具印;焊缝处镀层发暗、发黑、锡铅焊缝处镀层起泡;对于局部镀锌零件,允许镀层界限向任一方向位移1mm,在镀层表面交界处的倒角、槽、圆弧允许无镀层。 不允许缺陷:镀层粗糙、烧焦、麻点、黑点、起泡、脱落;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的镀层;局部无镀层(技术文件规定处除外);可擦去的疏松钝化膜或呈深黄色、棕色和褐色的钝化膜;成片的淡白色钝化膜;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厚度与尺寸 1.2.1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可采用测厚仪测量或量具测量。 1.2.2验收标准 镀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孔、槽或缝的内表面,深度小于或等于1倍直径(或宽度)的部分,镀层厚度不作规定;深度大于1倍直径(或宽度)的部分,允许无镀层。有特殊要求的孔、槽、缝内表面镀层厚度按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1.2.3极限与公差 产品镀后应当检查零件的尺寸公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按工艺技术图纸标注的公差范围检验)。 1.2.4螺纹环塞规使用判断原则 螺纹量规通端:螺纹都应被通端螺纹工作量规顺利旋入。 螺纹量规止端:螺纹不应该完全被止端螺纹量规通过,允许旋入一部分。 具体规定是: 1)小于等于4牙的外螺纹,止端螺纹环规的旋合量不得多于1.5牙。 2)大于4牙的外螺纹,止端螺纹环规的旋合量不得多于2牙。 3)内螺纹当旋合长度小于4牙时,止端螺纹工作规从两端旋合量不得多于1.5牙。 4)大于4牙的内螺纹,量规旋合量不得多于2牙 以下部份条款为检测中心提供 结合力 1.3.1检验方法 在被检验的镀层表面,用钢针划4-6条彼此间隔1mm的平行线,深达基体金属,再划4-6条与此垂直的平行线,划线方向应一致,在直线交叉处镀层不应有起皮、脱落的现象。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检测目的 (3) 3应用标准 (3) 4仪器设备 (3) 5收集资料 (3) 6现场检测 (4) 7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4) 8检测报告 (5)

钢结构涂层厚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的防腐涂料(油漆类)涂装和防火涂料涂装工程的检测。 2检测目的 钢结构涂层厚度 3应用标准 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ECS24《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4仪器设备 涂层厚度测定仪,测针,钢尺 5收集资料 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 (3)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记录; (4)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 不同类型涂料的涂层厚度,分别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漆膜厚度,用漆膜测厚仪检测,抽检构件的数量不应少于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表3.3.13中A类检测样本的最小容量,也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2).对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采用涂层厚度测定仪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件。 (3).对厚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采用测针和钢尺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涂层的厚度值和偏差值应按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评定。 7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7. 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 7.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检测等较高位置的结构或构件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7.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

涂镀层厚度检测方法

涂镀层厚度检测方法 目前采用的涂镀层厚度测量方法主要有电量法、电解法、磁性/涡流测厚法、X射线测厚法、超声波测厚法以及光学测厚法等。 按有无破坏性,表面涂镀层厚度测试方法可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有损检测方法主要有计时液流测厚法、溶解法、电解测厚法等,这种方法一般比较繁琐,主要用于实验室。目前也有便携式测厚仪,适合在现场使用。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库仑-电荷法、磁性测厚法、涡流测厚法、超声波测厚法和放射测厚法等,各种无损测厚法均有成型的仪器设备,使用起来方便简单,且无需对表面涂镀层进行破坏。因此,该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电量法测厚 镀层电量法测厚的根本原理是根据1838年建立的法拉第定律测量,即通过安培小时计测量刷镀过程中的电量,然后在假设所有通过电量均用于镀层沉积的条件下计算镀层的厚度。 但是,采用该方法进行镀层厚度测量时,一般认为耗电系数是恒定的,因而导致了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 2电解法(库仑法)测厚 电解法的原理是在镀层表面的已知面积上,以恒定的直流电流在适当的溶液中溶解镀层金属。当镀层金属溶解完毕,裸露基体金属或中间层镀层时,电解池电压发生跃变,即指示测量已达终点。镀层的厚度根据溶解镀层金属消耗的电量、镀层被溶解的面积、镀层金属的电化当量、密度及阳极溶解的电流效率计算确定。 根据电解法设计的电解测厚仪的测厚过程类似于电镀,但化学反应的方向正好相反,即通过对被测部分的金属镀层进行局部阳极溶解,通过阳极溶解镀层达到基体时的电位变化及所需时间来进行镀层厚度的测量。电解测厚仪具有测量准确、不受基体材料影响、重现性好和使用简便等优点,在国内外电镀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他测厚仪相比,电解测厚仪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测量多镍镀层中每层镍的厚度及各镀层之间的电化学电位差。 3磁性测厚 磁性测厚法可分为2种:磁吸力测厚法和磁感应测厚法。 磁吸力测厚法的测厚原理:永久磁铁(测头)与导磁钢材之间的吸力大小与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成一定比例关系,这个距离就是覆层的厚度。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测厚仪,只要覆层与基材的导磁率之差足够大,就可进行测量。测厚仪基本结构由磁钢、接力簧、标尺及自停机构组成。磁钢与被测物吸合后,将测量簧在其后逐渐拉长,拉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刚好大于吸力,磁钢脱离的一瞬间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即可获得覆层厚度。新型的产品可以自动完成这一记录过程。 磁感应测厚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基体上的非铁磁性涂覆层在测量磁回路中形成非铁磁间隙,使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减弱;当测量的是非铁磁性基体上的磁性涂镀层厚度时,则随着涂镀层厚度的增加,其磁感应强度也会增加。利用磁感应原理的测厚仪,原则上可以测量导磁基体上的非导磁覆层厚度,一般要求基材导磁率在500H/m以上。如果覆层材料也有磁性,则要求与基材的导磁率之差足够大(如钢上镀镍)。早期的产品采用指针式表头,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仪器将该信号放大后来指示覆层厚度。近年来的电路设计引入稳频、锁相、温度补偿等新技术,利用磁阻来调制测量信号。还采用专利设计的集成电路,引入微机,使测量精度和重现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几乎达一个数量级)。现代的磁感应测厚仪分

全尺寸检验规范

Subject:

Subject: 1.0 目的 本规范是为了规范产品全尺寸检测过程,用以验证产品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符合性。防止缺陷产品流入客户,保证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 2.0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现交付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测。 3.0 职责 品质部负责全尺寸检测规范的实施工作。 其他部门负责协助品质部开展本项工作。 4.0 工作程序 4.1 品质部于每年12月25日前拟制次年的《年度产品全尺寸检测计划》,经部门经理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实施。若在实施过程中,有新增加的产品,需纳入当月的《月度全尺寸检测计划》。 4.2 检验人员根据《年度产品全尺寸检测计划》、《月度全尺寸检测计划》和产品图纸对产品进行全尺寸检测。检测结果记录于产品成绩检查表上。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后,将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处理。 4.3 若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实物尺寸与图纸要求不相符时,应通知生产现场、库房、品质部对该产品进行不合格品标识、隔离。如果该产品已经发往客户,应立即告知客户,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处理。 4.4 检测人员开具《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责任单位对异常进行处理。 4.5 责任单位对异常处理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对处理后的效果进行确认,(确认内容至少包括:与样件尺寸是否相符);不合格的要求责任单位重新处理。 4.6 检测人员于每月25日前,对当月的全尺寸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检查成绩表》。同时将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处理。 4.7 品质部检验人员每天对交首件的零件进行全尺寸检测,如发现异常,请技术人员进行判

Subject: 定并对判定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5.0 附件 全尺寸检测流程(附件一) 6.0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0 质量记录 7.1 QC-PZ11-001A《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

涂层检测方法

涂层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流平性(外观)①肉眼观察涂层是否有缩孔、缩边、橘皮等不平整的现象,无异 常现象,涂层分布均匀,则为合格。 ②滴水观察是否水滴不扩散、或扩散慢、水滴不园,如水滴扩散 且性状规则,合格。 附着力(划格法) 用划格器在样片的涂层上十字划格,划出间隙为1mm的网格; 再用透明胶完全贴附在网格上,手持胶带的一端与涂面垂直,迅速 地将胶带撕下,重复三次,观察涂层是否有脱落,考察涂层与铝材、 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无色涂层(包括面漆涂层)的脱落判断办法:通过继续考察涂 层耐高温黄变性观察黄变的颜色判断涂层有无脱落——即将涂层 置于300℃烘烤5min后取出观察涂层外观,底涂涂层如有脱落将 会露出基材的颜色(面涂脱落将会露出底涂的颜色)。 杯突裁切出约5cm宽的样片,把样片涂层向上放在杯突仪冲头上方夹 紧,逆时针匀速旋转,直至仪器表盘的数字显示为“5.00”为止。 取出样板,用指甲轻刮拉伸处,观察涂层是否脱落。 冲击裁切出约5cm宽的样片,样片待测涂层向上放在冲击仪凹槽处,将 冲头提高置于50cm 处,让冲头自然下降进行冲制;取出后观察涂 层是否脱落,如无脱落现象,则为“合格” 初期亲水性用微量进样器吸取5μl的纯水,滴在样板表面,在1min内用数显 卡尺测量水滴直径。水滴不圆的以椭圆计,量取水滴最长与最短 的直径取平均值。每张样板取3个不同位置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样 板的接触角值,求平均值。 耐挥发油取三小张样板:用挥发油AF-3R浸泡5min,取出放入150℃烘箱 烘5min,冷却以后,放入纯水里浸5min,然后再放入150℃烘箱 烘5min,冷却后测量样板浸油的部位的水滴直径,取三点求平均 值。 持续亲水性干湿循环取3张样片,挂在干湿循环机上进行实验测试(浸泡2min,吹干6min为一个循环)300 个循环后取出晾干,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 样板的接触角值,取三点求平均值。 水冲取3张样片,浸在流动的自来水(流速1-3 L/min)中100h后,取出晾干,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样板的接触角值,取三点求平均值。 水煮将样片置于沸腾的水中,保持15分钟取出吹干。1. 观察涂层是否 有鼓泡、脱落等不正常现象;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纯水,直接 滴在涂层上,肉眼观察水滴是否扩散;根据2,可判断涂料是否 固化充分,如底、面固化不充分,水煮后可能失去亲水性,水滴不 扩散。 耐碱20%NaOH 裁切出约5cm宽的样片,折成一个小凹槽,用20%NaOH滴数滴在 凹槽处,使其充满液体,同时记录开始时间,观察3分钟内有无 气泡(允许少量气泡),再用水冲洗后观察有无腐蚀点,如白色的 点或黑色的点。

产品镀层厚度测量作业指导书

产品镀层厚度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定产品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2.范围 适用于产品镀层厚度测试 3.仪器 FISCHERSCOPE?XDL型号X-RAY测量仪 4.开机及关机步骤 4.1开机 先开启仪器电源,再开启FTM软件,同时登记《测量测试仪器使用登记表》 4.2关机 待样品测试完后,取出测试样品,保存好数据,机器无异常情况下关机, 先关闭FTM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 5.送样及取样 5.1送样人员规定: 5.2送样登记 送样人员将试样送到物理实验室时须填写<<试样送样单>然后将试样交与测量员测量6.测量准备

6.1 预热仪器: 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仪器开启后必须进行充分预热。 预热方法: 1) 进入“显示光谱”子程序 2)按下测量键,仪器预热30分钟 3)30分钟后,按停止键,结束预热 6.2 测量基准: 仪器是以元素Ag为基准进行测量的,必须精确定位元素Ag的位置,不能偏移。基准测量时间:1个星期/次。 (进行基准测量之前,也必须先预热仪器) 具体步骤:1) 将元素Ag置于工作台上,调整其位置并聚焦清晰,使其清楚显示在视频窗口十字线中央。 2)选择菜单“一般-测量基准”,按动“开始基准测量”按钮开始基准测量。 3)测量Ag结束后,出现“测量元素铜”信息。放上元素铜进行测量。 4)基准测量结束时,显示“基准测量完成,接受?”信息,按“确定”完成基准测量。 6.3测量标准片: 具体步骤:1)选择”调校”菜单中的”测量标准片”子程式,此时产品程式提示框的底色会变为红色.按被检验程式的测量适用范围,选用相应的标准片,之后按正常的测量方法测量此标准片5次. 2)按照公式|X1-Xvp|≤4S判定仪器是否准确 其中X1代表五次测量的平均值 Xvp代表基准片的标称值S代表标准偏差(S和X1皆可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中得到)如果超出范围,请及时通知计量员或主管对仪器进行调校 注意:测量标准片的频度为每天一次! 7. 进行测量 7.1 根据待测样品的镀层情况,选择相应的产品程式,然后设置好测量时间(部分试样须选择好夹具),具体如下表 :

镀层涂层检验标准

镀层涂层检验标准 一、目的: 规范作业检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二、本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机箱、机柜等结构件表面镀层以及外购件镀层的检验、验收标准。 三、引用标准: GB12334-90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9797-88金属覆盖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T13744-92磁性和非磁性金属基本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 GB5267-85螺纹坚固件电镀层。 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金属覆盖层醋酸盐试验(ASS试验)标准: ISO2409涂料和清漆交叉切割试验。 四、检验标准 4.1、检验项目; A、外观质量; B、密合性(附着力); C、硬度; D、抗化学腐蚀性; E、抗螺丝冲击性能; F、厚度。 4.2、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4.2.1、外观检验: 按《外观检验规范》(WE.ZD.10-04)的规定进行检验。 4.2.2、密合性(附着力) 4.2.2.1、锌镀层附着力 划痕法: 在被检验的锌镀层表面用钢针划4-6条横竖平行纵线,间距1mm,深达基体金属。 A、磨擦抛光试验: 在面积小于6平方厘米镀锌表面上,以一根直径6毫米,顶端加工成平滑半球形的钢条作抛光 工具,磨擦15S,所加压力应在每一行程中足以擦光覆盖层,但不应削去覆盖层。 B、判定标准: 交叉处或磨擦处不能有起皮脱落现象。 4.2.2.1、镍镀层附着力: A、弯曲法: 将受检验的试件用钳子夹紧,反复弯曲180度(向两面各弯曲90度)直到断裂。 B、也可用划痕法,磨擦抛光法,等检验方法。 C、判定标准: 基体断裂处,镀层不应与基体分离。

4.2.3、硬度 A、检验工具 铅笔—中华牌5H型。 小推车—用于支撑铅笔 B、方法 削掉铅笔前端木料,露出约3mm的圆柱笔芯,然后在400#的磨砂纸上垂直地磨平笔尖,使其边缘 尖利。铅笔与镀层表面保持45度,在其镀层表面上向前划去。 a)铅笔移动量(位移),约10mm,铅笔移动速度:0.5mm/S b)变换不同的检验点,做5次检验。 注:铅笔尖每次移动检验过后都要重新磨平,检验过后,用橡皮擦去涂(漆)层表面的铅印。 B、判定标准(按GB/T6739—1996),表面不能有脱落且不得有黑状。 4.2.4、抗化学腐蚀能力。 A、检验工具 酒精—纯度为99.5%的分析纯。 棉布—脱脂棉布。 B、方法 用浸有酒精的棉布轻擦涂(漆)层,往返20次。 注:擦拭压力:500克每平方厘米。 擦拭速度:25mm位移,30次往返/分。 C、判定标准 表面状态无变化。 4.2.5、厚度: 4.2. 5.1、判定标准: A、结构件厚度。 ①、满足图纸或相关技术要求。 ②、满足GB9797-88《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③、对于镍+铬镀层,非主要表面(或低电位表面)的镀层中,镍镀层的厚度不得小于5um,铬镀层 的厚度不得小于0.3um。 ④、对于铜+镍+铬镀层,非主要表面(或低电位表面)的镀层中,铜和镍镀层的厚度均不得小于5um。 铬镀层的厚度不得小于0.3um。 B、螺丝坚固件镀锌层厚度: ①、满足图纸或相关性技术要求。 ②满足GB9797-88《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5267-85《螺纹坚固件电镀层》。 ③、批量进货时镀层厚度按下表检验: 4.2. 5.2、方法 A、检验工具: 磁性测厚仪,精度要求,误差在±10%或1.5微米以内. B、检验工具: 依据GB/T13744-92《磁性和非磁性基本体上镍电镀厚度的测量》,采用磁性测厚仪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