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佛陀的精选格言

一、宁静

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五、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七、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八、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三、束缚

九、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一○、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一、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

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二、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一三、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一五、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一八、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一九、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二一、不要被任何报导、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涂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二三、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二四、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五、愿望

二五、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二六、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二七、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二九、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辜,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埋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三○、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

三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著、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务别人。

三二、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

而且愿他(它)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六、慈爱

三三、让我们本著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三五、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三六、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三七、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七、烦恼

三八、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三九、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四○、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四一、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四二、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

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四三、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四四、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八、障碍

四五、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六、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四七、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四八、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四九、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五○、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五一、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五二、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

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五三、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五四、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五五、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害、盗窃、邪淫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五六、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九、愁苦

五七、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五八、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五九、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六○、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变的。

六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六二、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六三、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著棍子赶著

牛群到牧场。

六四、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六五、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

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六六、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六七、‘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六八、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十、待人

六九、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著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七一、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七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七三、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七四、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七五、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他的妻子:第一、称赞对方

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她忠贞不二。第四、授与处埋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的服饰。

七六、妻子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怠惰。七七、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杉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七八、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七九、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十一、心境

八○、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著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著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著挽牛的足蹄。

八二、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八三、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八四、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

履行正道。

八五、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十二、行善

八六、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八七、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八八、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温和,在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十三、实行

九一、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九二、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九三、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

束自己实在难呀!

九四、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九六、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九七、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十四、省过

九八、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一○二、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三、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

一○四、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

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六、忏悔包括改过!

十五、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一○八、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一○九、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一一一、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一一三、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一一四、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十六、学习

一一五、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一一七、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十七、教育

一一九、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一二○、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一二一、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一二二、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一二三、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十八、快乐

一二四、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一二五、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一二六、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低级的、粗鄙的、俗气的、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

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向平安、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一二七、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十九、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愿望。一二九、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一三○、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三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二、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

一三三、啊!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一三四、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五、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二十、智慧

一三六、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一三七、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一三八、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一三九、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一四○、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二十一、容忍

一四三、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但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一四五、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一四六、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著智慧的光芒。一四七、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

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

二十二、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当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一五○、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一五一、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一五二、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二十三、健康

一五三、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一五四、疾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五五、情绪不稳定,不能被人信赖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况将大打折扣。

一五六、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一五七、聪明的人,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过度地表现他的感

受。

一五八、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一五九、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没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一六○、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自我约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觉而不放逸的人,必定会更健康。

一六一、预防胜于治疗。

一六二、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二十四、施舍

一六三、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施舍东西给没有贪欲的人,将可以得到丰硕的果报。

一六四、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

一六五、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一六六、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一六七、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一六八、诚挚的友谊,味道绝佳。

一六九、旅行时,假如没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侣,那倒不如自个儿单独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一七○、朋友的谄谀会败坏一个人的品德,同样的道理,敌人的侮辱有时也能矫正你的错误。

一七一、你们应当知道下面这四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得到益处的朋友;第四、具有爱心的朋友。

一七二、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二十六、财富

一七三、愚笨的人说:‘我有儿子,我有财产。’这是有烦恼的。因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属于他的,何况他的儿子或财产呢?

一七四、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一七五、财富会毁灭愚笨的人,但不能毁灭想断除烦恼的人;当愚笨的人渴爱财富时,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损了别人。

一七六、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做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一七七、一个人用钱应该合理,并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费也不可吝啬。不可处心积虑贪图财富,也不可挥霍奢侈。

一七八、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行。

一七九、内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诲,信念动摇的人,无法成就圆满的智慧。

一八○、聪明的人不为赞誉和毁谤所动摇,如同坚硬的岩石不被风所动摇。

二十八、解脱

一八一、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一八二、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一八三、就如同棕榈树被连根拔起一样,永远不会再生长;当一个人的行为(包括思想和言语)没有丝毫的贪爱、憎恨和无知时,他将来也就不会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一八四、可以导致宁静和智慧的途径:

1、正当的了解

2、正当的思考

3、正当的言语

4、正当的行为

5、正当的职业

6、正当的努力

7、正当的意念

8、正当的禅定

一八五、禅定不生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没有禅定的人。同时有了禅定和智慧就接近没有烦恼的境界了。

二十八、精勤

一八六、从今天开始,一个人应当努力改进他的心智,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

一八七、不背诵是读经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懒惰是皮肤的污垢;放荡是启发心智者的污垢。

一八八、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难的人,会有好报。

一八九、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

一九○、自己是自己的保护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们要好好调御自己,宛如马商调御良马。

一九一、你自己应当好好努力为善,因为完美的圣者只能告诉你该走的道路。

一九二、甚至像这见解这么完美而没有负担,如果你贪执了它,那就是你没有了解。所有的教诫都是像一条木筏,是用来渡过河流,而不是供人执取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意义

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意义 当我们去寺院里奉拜的时候,都会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是摩耶夫人。他曾经从城的四门出去游玩,见到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所以萌发了出家修道寻求解决人生问题的愿望。二十九岁出家修道,开始了六年的苦行生活,日食一麻一麦,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还是没有成道。明白苦行不是成道的方法。于是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到菩提伽耶村,用吉祥草铺成座位,盘腿打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天后,在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当时才三十几岁。从此以后,开始了他一生义务的社会教育工作,足迹踏遍恒河两岸、印度各地,乃至今天世界各地,无论男女贵贱,有教无类。 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创办的。后人对他尊称“本师”,是佛陀教育的根本老师。正如同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为先师----“至圣先师”。南无就是礼敬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尊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的名号也是他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的宗旨与方针。娑婆世界的众生普遍的缺乏仁慈,没有爱心,而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条件、没有企求的遍施仁爱,是对我们这个世界崇尚冷酷、喜欢暴力的众生的教育。告诉我们用暴力不可能禁止种种的怪、力、乱、神,反而会滋生和助长层出不穷的牛鬼蛇神。只有以广大的爱心,去回报世间可爱之人,去包容世间可怜、可恨之人。古人说“仁者无敌”,真正具有广大爱心的人,没有与他敌对的人。这不正是我们眼下所祈求的和平、安定与繁荣的世界吗? 佛菩萨没有名号,名是假名。名号的建立不是自己建立的,是因众生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这一尊菩萨在这个世界上叫这个名字,可能到别的世界,名字就换了。名字就是这个时代、这个地区教学的宗旨。以这个为名号,所有一切名号统统是教学的作用。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是如此,名号都是显德的。 “释迦”,翻成能仁。“能仁”是与人相处之道,用真实的爱心,去真诚地关怀、热心地帮助、没有条件地爱护一切众生,“牟尼”翻成寂默的意思,“寂默”则是高度的自我修养。寂是灭除一切烦恼,默是烦恼灭除之后清净无为的心态。落实到我们的当下,把我们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的心淡薄一些,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热情冷静一些,时时回光返照,检点自己的修养与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平息,痛苦有没有减少。逐渐做到多一点为别人想,少一点为自己想;多一点爱别人,少一点爱自己;多一点心量,少一点自私,这就是在实践仁慈博爱、恬淡寂默的释迦牟尼的教诲。牟尼是自利,释迦是利他。自利利他就是诸佛如来。这也是法身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唯一的一个大事业。 “佛”,梵语的意思是智者、觉者。他是觉悟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他是人间一位具足圆满智慧,真正彻底觉悟的这么样的一个人。我们中国人称“完人”、“至人”。 菩萨也是梵语,古人翻作觉有情,我们大家都是有情众生,有情就是烦恼没有断,习气也没有断。没有断不要紧,烦恼习气断了,你就叫佛。没有断还带着,虽带,但是你也有相当高度的觉悟,也有相当的智慧,这是佛的学生,佛的弟子,统统称为菩萨。菩萨也不是神,也不是仙。我们今天也是佛的学生,也是佛的弟子。从前那些菩萨是佛以往的弟子,我们是现在的弟子。所以,我们跟菩萨是同学的关系,学长的关系,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佛是过来人,佛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作参考。就好像学校的老师将自己所学习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一样。我们能够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这就是佛对我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录入:管理员上传时间:2006-4-12 一、释迦牟尼的生平 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曰罗喉罗。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关于乔达摩出家的动机,佛教的传说不完全相同,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人体的丑恶: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从当时社会考察,可能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传说佛陀布教,曾得到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即胜军王)的赞赏。但该国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国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他的儿子毗琉离(即毗卢择迦)为王,不久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当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佛陀曾于路上劝阻,但未成功。被杀“释种”,“积尸如莽,流血成池”。佛陀曾听到释氏五百妇女被戮含苦称佛的声音,他无可奈何,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羁缠五欲,流转三涂,恩爱别离,生死长远”。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的社会不幸,当是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 他不否认禅定的作用,但认为禅定不是目的。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于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七天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兢上。六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材(后称菩提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劝“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死去。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

释迦牟尼悟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悟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诞生的时候天地光芒四射,据说遥远的东方都感应到了这一不同寻常的现象,这表明有圣人降临到这个世间。这个娃娃刚出生就能说话,这句话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说的时候手指天,教踏地,并且哈哈大笑。长大后释迦牟尼看到人间的种种总会思考和 发出疑问。为什么人会死?人死了又去往哪里?为什么自己要打猎? 他看到生病的人感叹、看到年迈的人感叹、看到贫穷的人也感叹。他想找出这些真正 的原因是什么,于是有一天夜里,他抛下妻子儿子独自踏上了寻找真谛的道路。他走了很 多的地方,拜访了所有的高僧大德,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他在苦行林中苦修了多年,每天只有一粒麦子充饥,饿得只剩下鸡皮骨头,甚至连走 路的力气都没有,晕倒在地。这个时候,一个美丽的女子看到他晕倒在地,把他救了起来。释迦牟尼似乎有所悟,他决定坐在菩提树下苦思,并暗自发誓如果不能得道的话,就永远 坐在那里不离开。 在他禅坐的时间里,有很多的妖魔鬼怪试图打断他的冥思,身边有无数的神保护着他。最后,他终于大彻大悟修成正果,所有苦难众生也因他的得道而找到解脱的办法。 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叫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都有什么样的际遇呢?下面我们 来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释迦牟尼出家之前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也是这个 国家的太子,他的父亲是净饭王。相传她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一头长者6个牙齿的大白象 飞进了她的肚子里面,后来就生下了悉达多。但他母亲生下他没几天就去世了,悉达多是 由他母亲的妹妹波阁波提抚养长大的。 悉达多年少非常聪明,据说他12岁就掌握了印度最高的学问。16岁娶了自己的表妹 为妻,悉达多看到了人世间太多的痛苦和命运的枷锁,为了解救人世间的这些痛苦,于是 在29岁的时候,他丢下家庭和亲人,出家修行娶了。悉达多在民间尝遍了民生疾苦,遍 访各地,35岁的那年,悉达多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连续七天七夜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终于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号称释迦牟尼,意思是彻底觉悟的贤者。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这要的任务就成了宣传佛教教义了,他先后收的了十个弟子,比如 摩诃迦叶、阿难陀、舍利弗、须菩提等等,在宣传教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十 个人也因此非常有名。随着释迦牟尼带领弟子宣传教义的过程中,他们的规模也逐渐扩大,45年后,释迦牟尼佛来到了拘尸那城,在城外的树林里涅槃成佛,终年八十岁,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也就这样走完了。但佛教没有随着释迦牟的去世而覆灭,而是不断壮大,中国的 佛教也正是从印度传入的。 在我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叫做如来佛祖,然而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领袖和创始人则 被称为释迦牟尼佛,他本来是恒河边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有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海洋,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的时候,它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永不干涸,这滴水就会永远存于大海之中。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就似这水滴。 感悟:①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中时,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青春永驻,流芳千古。②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英雄伟人,其力量和贡献比之人民群众,只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③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来自群众,应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不然就会如离开大海的“一滴水”,失去光泽和活力。 什么是团队精神? 敬业、忠诚、团结、积极的态度、多做一点点的精神、信任、目标一致、互相鼓励、不抱怨、不猜疑、钢铁般的意志力。 团队精神第一层,服从命令 最需要团队精神的是哪里?是军队,每个新兵的第一堂课,第一条训导,都是服从命令,这是一个军人的天职。一群不听候命令的士兵会打胜仗吗? 而在企业当中,我们会教育员工有团队精神,这句话在梦工场也已经被列为十大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听话照做。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部件,只有每个人都各尽其职,团队才能正常运作,所以,团队精神的关键点就要做到以团队的目标为最终目标,一切从大局出发,服从公司的指令并全力以赴的完成。 “责任到此,请勿推辞!”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这句话,是每一个优秀的员工都应牢牢记住这句话。工作中大家难免会有分歧,肯定会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也要服从上司命令,听话照做是团队精神的具体体现。 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投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个人一旦离开了集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要枯竭。 球星,大家对他们并不陌生。他们在一个球队的作用多大啊!当他们离开球队,他们什么都不是。美国的"篮球飞人"乔丹率公牛队四夺NBA总冠军,有人说是乔丹造就了公牛队,而乔丹却说是公牛队造就了他。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起义军,只凭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鸿图大意吗?离开了笛卡儿的启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牛顿能提牛顿第一定律"吗?一朵再鲜艳的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丽。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 我们同学之间又何尝不需要团结呢?一个横简单的例子,跑步比赛。跑前,同学之间一声击掌,一声鼓舞,会成为你成功的动力,枪响了,当你努力奔向终点是,耳边传来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它将会是你成果能够的另一个源泉,当你最终夺冠,接下来的是同学们的欢呼和拥抱,那一刻,你会好想好想珍惜它。是啊!如果没有同学们的鼓励、加油,你会夺冠吗?不会,如果同学们对你只是一片嘘声,你会成功吗?不会。 今天,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一个组、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都是集体,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让我们都来关心这个集体,把每个人充分地融入这个集体。展望未来,我们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建设祖国的栋梁,让我们每个人都化作一滴水,投入建设祖国的大海中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吧! 青春因运动而勃发多姿,校园因我们而丰富多彩。我们用热血、用青春、用汗水、用辛勤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壮歌。曾记得在我们相聚的那个月明之夜,一只只燃烧着的微弱的灯光下。我们把初次远离家门的思念转化成一股股沸腾的集体心。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就铸成了不朽的传奇。我们的班集体因为有了我们而无比荣耀,我们也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而倍感自豪,从此,我们就生不离兮,兮不离你。

佛教与如来

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佛教由距今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 如来 简介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我佛如来。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汉语读音释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牟为多音字,在这里读móu。) 释义 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 “牟尼”意为“寂静”、“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坐莲如来(4张)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神足飞行),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清愚”、“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传统上认为“憍昙弥”、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又因为释迦牟尼是出家的修道者,故称“瞿昙沙门”。真觉上师绘制——佛祖本生传。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所谓:“光明遍照,横遍十方”,俗谓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最后的遗教

释迦牟尼最后的遗教 弟子们,你们各应以自己为灯明,以自己为归依处,不要依赖他人。应以法为灯明,为归依处,不可归依他教。 观看自己的污秽不净而不贪著,应知苦、乐皆是苦的原因而不沉醉,观察自心无我而不迷惑。如此,能不贪、不醉、不惑,则能断除一切苦。我离世后,能修行此法的人,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弟子们,我过去曾经给你们所说的法,应常闻、常思、常修而不可舍弃,若能如法修行,你们一定能得到幸福快乐。 我所说的法,最重要的就是修心。所以应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应正身、正心、正语,远离贪、嗔、痴,而常贪无常。 当我们的心被邪恶引诱,被欲望俘虏时,我们应当予以抑止。不要随心,应做心的主人。 心能使人成佛,亦能使人变成畜生。迷则成鬼,悟则成佛,皆此心所为。所以,你们要正心,致力于修正道,而不可离开正法。 弟子们,你们要在此教法之下,相和、相敬、不可争执。应如水乳之和合,不可像水火之不相容。共同坚守我的教法,共同学习、共同修行,互相勉励,共享法乐。不要为无谓的事烦心,浪费时间,应努力摘取悟道的花果。 弟子们,我亲自证语此教法,而为你们说此法。你们应坚守我说的法,一切如法修行。 若不依法修行,虽和我相会而等于没见面,和我在一起而远离我。而依法修行者,纵使远离我,亦与我同在。 弟子们,我的一生将尽,别离的时刻亦不远了。但是,不可徒悲伤,世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永生不死,有生必有死。现在我的肉身像旧车一样会毁坏,就是以身显示无常的道理。 你们不要悲伤,而应了解此无常的道理,觉悟人世的真实相。欲使变易的东西不变易是无理的要求。 烦恼之贼应予追逐,烦恼之蛇应予逐出。你们要谨慎守护自心。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但你们不要忘记这个死是肉体的死。肉体乃生自父母,且由摄取食物以保生命,所以有病痛、有伤害、有死亡是不得已的。 佛的本质不是肉体,乃是菩提。肉体虽灭,但菩提却永生于法与道中,故见我肉体的人并非见到我,而知我教法的人才是见到我。 我死后,我所说的法就是你们的导师,继续保持此法有如侍奉我。 弟子们,我在后半生45年间,所说的法都已说完,所应做的事也都办完。我已无秘密。 弟子们,现在就是我的最后一刻了。我将入涅槃,这就是我最后的教诫。 佛陀三十岁成道,在人间弘化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许多比丘也都聚会在这里,佛陀于是向大家宣布即将进入涅槃的消息,并作最后的殷殷叮咛。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泪流不止,后来大家觉得光是啼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提出正法未来如何久住的问题,请佛陀明确指示。经过商量以后,大众公推阿难请问佛陀:“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调伏呢?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 导读: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那么关于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到大家!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1、真正止灭欲望后,生死束缚解开,随之而来的才是真正的平和。 2、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3、中规中矩,赢得尊重。赢得尊重,也赢得了信赖。 4、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5、忍一时,争千秋。忍也是一种学习和磨练。 6、守护自己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己。 7、走路时,每跨一步,就如同把脚带到地面,我们要把快乐、祥和、宁静带到地面。 8、安静的心是最高的品质,它是没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纯洁无染的。它就是全神贯注、觉察力、爱和最高的智慧。 9、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 10、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 11、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从现在起如何自新,才真正要紧。

12、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13、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14、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5、含蓄是一种美,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16、我们为了控制执著,必须观照好感觉的大门。 17、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18、无聊的时候,最好到户外走一走,最糟糕的是一直看电视。 19、向不同行业的人吸收新知。记住,要用请教的态度。 20、勿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你要问自己,我这辈子只有这样吗? 21、人的智慧并非来自研究伟大的学说,而是来自对平凡事物的观察。 22、我们不小心跌倒时,不要急著爬起来,既然已经摔倒了,就在原地享受一下摔倒的滋味。 23、由于助人而受亲爱,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为人所偏爱,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24、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25、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学佛网

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学佛网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涅槃。 佛母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六年后生下儿子罗睺罗。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

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悉达纳妃 《因果经》上说:太子年至十七。净饭王召集群臣共议道:“太子今已长大,宜应婚娶。众卿等以为如何?”群臣中有人奏说:“臣知摩诃那摩长者,有一小女名耶输陀罗,容貌端正无双,聪明智慧过人,知书达礼,淑质英才。有如是贤德之女,合当聘与太子为妃。”国王说:“诚如爱卿所言,理当娶之。” 国王回宫,命老成宫女往摩诃那摩长者家,观察其女容仪礼节如何。宫女受命,即往长者家,停留十日,细心观察此女;回宫报说:“据我观察,此女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实在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国王遂派人前往对摩诃那摩长者说:“太子已到纳妃年龄,闻知令爱美貌贤德,宜堪联姻。”摩诃那摩当即应承。 国王即令大臣择定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娶。隆重地为太子举行婚姻大礼;并为太子另纳二妃,一名瞿夷,一名鹿野。同时建造三时殿,更增诸多歌女,昼夜陪伴太子娱乐。 太子虽时时与其妃相处,然从来不曾起世欲之念,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未尝与妃有夫妇之道。 五欲娱乐

释迦牟尼大事年表

釋迦牟尼大事年表 <<妙芸>> (约公元前566年-约公元前486年) 约公元前566年诞生 吠舍佉月十五日(中国夏历四月八日),释迦牟尼诞生于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花园中,父亲为净饭王,释迦牟尼是长子,原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属剎帝力王族。母亲摩耶夫人生子七日后逝世。 乔答摩.悉达多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 约公元前559年7岁 乔答摩.悉达多太子开始接受婆罗门学者有关文学、哲学、算学等方面的教育。 约公元前554年12岁 随武士学习击剑、骑射,成为文武兼备,天资聪慧的王位继承人。 悉达多太子幼年即有沉思的习惯,所读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未能解决他的苦恼--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于是产生了出家的欲望。 约公元前549(或547)年17(或19岁) 悉达多太子纳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 约公元前537(或547)年29(或19岁) 悉达多太子出家。净饭王阻止不成,便派五名侍从憍陈如、摩诃跋提、阿舍婆誓、摩男俱利、十力迦叶跟从。 悉达多太子拜访了频婆娑罗王、阿罗蓝仙人、郁陀仙人,但仍未得到答案和解脱。 悉达多太子进入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与苦行人一起苦修,历时六年,千辛万苦,却一无所获。遂决心重新选择。 约公元前531年35岁

悉达多太子渡过尼连禅河向波罗奈城进发。在伽耶山麓(今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南郊)一棵毕 罗树下,他面对东方盘腿端坐,思考解脱之道。经过四十九昼夜的苦思冥想,终于战胜烦恼魔障,大觉大悟,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成为佛陀。 约公元前530年36岁 佛陀开始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传教生涯: 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今称那勒斯城),佛陀初转法轮,说服憍陈如等五名侍从皈依佛教。后又说服拜火教迦叶兄弟率弟子一千余人皈依佛门。 在摩揭陀国,宣教于频婆娑罗王及其臣属,后又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及灵鹫山传教,入教者众多,其中有三位弟子辅助佛陀,对佛教昌盛、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分别是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等。 在憍萨弥罗国舍卫城祇园精舍(又称「祇树给孤独园」)传教,佛教影响日渐扩大,远播中印度各地。 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国传教,佛陀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陀、提婆达多,儿子罗候罗,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人,皆皈依佛教。 佛陀传教足迹北至迦比罗卫,南至波罗奈斯,东至瞻波,西至拘睒弥,遍及中印度。佛陀弟子不可胜计,其中证得阿罗汉果并跟从佛陀的众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内中最为突出者为十大比丘。 约公元前486年80岁 佛陀传教至拘尸迦罗(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在河边娑罗双树的绳床上涅盘。火化后,佛的舍利(即遗骨)被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分别带去一部分,各自建塔安奉。■ https://www.sodocs.net/doc/1e15348650.html,/link?url=mkZJXcDaHoXdQbVAE1psfNuLqt7RUbzt0bSv0qFMR2j2p1RGsC KxDYM7Bbi2X4pLU8IKu_jcsUPenS54W75hya&wd=&eqid=e28a4392000054ac000000025587860 2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学佛网博客.改过的空间)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学佛网博客.改过的空间) 001 The Hermit Sumedha makes his aspiration 苏弥陀隐士(EON注:即善慧隐士,果德玛佛陀4阿僧祗10万大劫前的前世,以身做路供养燃灯佛,他当时已经修行到能使用神通了,但是为了表达对燃灯佛的尊敬,不使用神通修路;他身后那位女子应该就是耶苏陀罗的前世,当时她一看到苏弥陀隐士就非常喜欢他,于是把自己用来供养燃灯佛的莲花分了一大半给苏弥陀隐士,燃灯佛对苏弥陀隐士预言说,这位女子将生生世世都跟着你,无论她哪生作为你的妻子,都会贤惠而美丽;燃灯佛后来并没有从苏弥陀隐士身上踏过,而是在为他授记之后,恭敬地右绕而过;按照上座部佛教的标准,只有像苏弥陀隐士那样,正式得到一位佛陀的授记,才能被称为菩萨。) 002 Queen Mahamaya's dream 皇后摩诃摩耶的梦(EON注:夜梦白象,菩萨入胎。)003 The birth of the Bodhisatt 菩萨出生004 Kaladevila the hermit being shown the newborn Bodhisatta 修行者卡拉德维拉为刚出生的菩萨看相(EON注:也就是阿斯陀仙人,他已经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且知道自己要过世在佛陀证道之前,证得这种定的外道沙门一般会转生在

与它相应的天界中,而该处天界因为不存在物质,所以无法聆听佛陀的教导,他因此而垂泪。)005 The Bodhisatta entering the attainments under the rose-apple tree 菩萨幼年在阎浮树下自行进入初禅006 The Bodhisatta picking up the goose wounded by Devadatta 菩萨抱起被提婆达多射中的白鹅007 The Bodhisatta displaying his archery skill 菩萨展示天生箭艺008 Taming the wild stallion 菩萨驯服烈马009 The wedding ceremony of the Bodhisatta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Yasodhara 当时还是王子的菩萨和耶苏陀罗公主成婚010 The Four Omens- the Old Man, the Sick Man, the Dead Man and the Recluse (Bhikkhu) 菩萨出游遇到的四大示相:病人、死者、老人和修行者(比库)011 The Bodhisatta's last look at his son before going forth into homelessness 菩萨出家而为无家前,望向儿子的最后一眼012 Renunciation of the head hair 菩萨出皇宫后,自行断发,表示出家013 Encounter with King Bimbisara 菩萨遇到宾比萨拉国王(EON注:答应成道之后再去见他;当时菩萨乞食经过王宫,宾比萨拉国王(他比菩萨小5岁)

五分钟讲释迦牟尼的一生

五分钟讲释迦牟尼的一生 很多新导游只有从全国导游基础上佛教的知道,简单知道释迦牟尼的一生。但是很多具体的事情都不知道,在这里简单跟大家说说。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父亲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十分贤慧。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在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里诞生了太子。太子周行七步,脚下现出七朵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⒈阿私陀——为信奉婆罗门教之修士。当悉达多太子未降生前,彼在

禅定境界中现出天女预备为太子降生时散花之瑞相。 ⒉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而不修出世慧业,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二、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