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气候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研究多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要准确的预测将来气候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概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目的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并且总结概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流体动力学模式,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构造抬升变化的“构造—输入”模型。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1 引言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山区出现泥石流和雪崩;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以及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在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中,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加;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变暖,对热力结构和水质产生影响;树木出新叶、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出现时间提前;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地区春季植被提前“返青”,变暖造成了生长季延长;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人为碳排放的增多导致海洋更加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0.1个单位。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正在开始影响许多其他的自然和人类系统,山区的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在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更暖、更干的环境已经导致了生长期的缩短,并对农作物产生了有害影响;海平面升高和人类发展,都在造成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的损失,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气候变化越剧烈,净影响就越趋向于负面,最脆弱的是那些位于海岸带和江河平原的地区、经济与气候敏感性资源联系密切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易发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联系,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和部门。气候变化对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1】。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将来气候的的预测,尽早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其中大气上界辐射变化的影响主要受地球轨道形状变化和太阳活动的控制,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主要涉及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城市化热岛效应。

早期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式有热力学模式和流动力学模式。热力学模式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它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流体动力学模式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考虑了温度场和运动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场和运动场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降水变化。最基本的流体动力学模式是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而比较完善的气候模式还应包括全球海洋环流模式(OGCM)、路面过程模式(LPM)、全球海洋—大气耦合模式(O—ACGCM)。近些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气候问题的出现,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了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权威专家共同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取得了许多成果,制定了一些对策性规划【2】。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就地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完成了四次评估报告。1990年第一次评估报告公布的结论是:近几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46】1996年的第二次评估报告显示:尽管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侯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47】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则以更新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地球气候的大部分增暖,66%以上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48】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是: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种可能性在90%以上。【49】专家们对气候系统未来情景的预估是:与1980-1999年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21世纪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可能加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18~0.59 m ;格陵兰冰盖退缩将导致2100年后海平面继续上升;鉴于清除大气中的CO2所需的时间尺度,过去和未来人为排放的CO2将使地球增暖和海平面上升延续达千年以上【37】。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中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气象专家分析说,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这次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拉尼娜”现象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8】。研究还发现大部分观测到的近50年来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的增加所导致。目前,可辨别的人类活动影响扩展到了气候的其他方面,包括海洋变暖,大陆尺度的平均温度、极端温度和风场。由于火山气溶胶和人为气溶胶抵消了一部分本来会出现的增暖,因此如果单独考虑温室气体浓度,其导致的变暖可能比观测到的更大;气候系统的变暖,在地表和自由大气温度,海表以下几百米厚度上的海水温度,以及海平面上升方面,已被检测并归因于人为强迫。观测到的对流层增暖型和平流层降冷型,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温室气体增加和平流层臭氧耗损的共同影响;近50年来,除南极外,各大洲平均可能出现了显著的人为增暖。观测到的增暖型,包括陆地比海洋更明显的增暖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都已被包含人为强迫的模式所模拟到;人类强迫可能造成了风场的改变,影响到热带以外的南北半球的风暴路径、风和温度分布型。然而,观测到的北半球环流变化在对20世纪强迫变的响应比模拟结果更大;多数最极端热夜、冷夜和冷昼的温度可能由于人为强迫的作用已升高。从古气候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最近的古气候研究表明古气候信息支持上半个世纪气候变暖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异常的。12.5万年前,极地地区的温度比现在高出3至5℃,南北极冰盖的退缩导致了海平面上升4至6米。目前的全球模式研究预估结果表明,南极冰盖将会维持在非常寒冷的状态,不至于会出现大范围表层融化的现象,而且由于降雪增加,冰量还会增大。然而,如果动力冰耗主导了冰盖的质量平衡,有可能会发生冰量的净损失。由于清除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时间尺度,过去和未

来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将使增暖和海平面上升现象延续到千年以上。【42】“绿色和平”环保组织27日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到本世纪末,如果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所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短缺将导致南亚1.25亿居民被迫迁移。另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煤烟颗粒是造成近一百多年来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程度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两倍。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气象模型,研究沉积在雪和冰上的煤烟颗粒对大气的影响。他们发现,纯净的雪和冰通常可反射90%的太阳光,而因煤烟污染而变暗的雪和冰却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地球上各个地域煤烟沉积的比例各不相同,根据模型判断,煤烟颗粒使北极地区的太阳短波反射率降低了1.5%,使北半球陆地的太阳短波反射率降低了3%。据报道,被吸收的阳光能导致冰雪融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冰雪对太阳能的吸收率。科学家在研究报告中称,这也许能够解释近些年来出现的“早春”和冰层融化的现象。模型显示,自188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幅度的25%应归结于煤烟颗粒。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和监测能力仍很不足,尤其对海洋、沙漠、高原等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不十分清楚。我们无法准确地给出过去的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变化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在对气候变化极为重要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反馈机制的认识方面,亟待加强研究。对温室气体,尤其是对云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也不十分清楚。作为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定量预估的有效工具之一,气候模式在近几十年里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气候系统的复杂特性和资料的有限决定了气候模拟中必然存在缺陷。由于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很多,加之大气—海洋—陆地—冰雪等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构成情景设定的不确定性。故单纯考虑一种影响因素及使用一种影响机制输出的气候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可靠性较差。因而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联合使用各种影响机制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子包括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两大类。内部因子是指气候系统内的热力、动力和下垫面诸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外部因子是指宇宙及地球内部因子(来自气候系统下边界以下的地球内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因子【3】。具体来说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活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及世界人口等人为因素【4】。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有外部强迫和大气系统内部自然变化两类。从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出发,外部强迫机制主要是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和太阳活动引起的大气上界辐射及其分布的变化、大气温室气体的变化、气溶胶变化与火山活动、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等,这些变化通过影响地—气系统辐射和热量、水分平衡而驱动全球长期气候变化【4】。

2.1 太阳辐射变化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含大气、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的复杂系统。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实际上是能量平衡改变的结果,而大气运动的最根本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地气系统本身又向外发射红外辐射,长期平均而言,入射和出射辐射达到某种平衡。但是有一些因子的变化能改变这种平衡从而造成气候变化,这些因子统称为气候强迫因子。为了表征地气系统诸因子如人射太阳辐射、大气成分及行星表面特性等的改变对全球能量平衡所施加的影响,引人了“辐射

强迫”的概念。其精确的定义为,在保持地面和对流层温度不变的前提下,使平流层温度调整到辐射平衡后,对流层顶的净辐射通量的变化【5】。

太阳对地球加热,在极地和赤道之间形成辐射差,通过气压梯度和克里奥利力的作用,成为大气系统的源动力。因而太阳辐射的变化会使气候发生某种长期变化。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的影响。

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轴倾角、二分点进动和轨道偏心率的变化,与超长期气候变化有关。当倾角增大时,高纬夏季接收辐射增加,冬季则减少,因而高纬的季节温度变幅加大。太阳和月亮对地球赤道部分的万有引力,使地轴发生“晃动”,又因为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这种晃动影响着二分点和二分点相对日地极值的距离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二分点的进动或岁差,影响到季节的强度。

太阳活动是影响太阳发出辐射的主要因素,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太阳黑子的多发期与太阳光斑、耀斑和日珥数目的增加相联系,结果使太阳总辐射增加。尽管因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常数变化不足1%,但许多学者从气候记录中鉴别出太阳活动的11年和22年周期,并与树木年轮再现的气候数据相对应。区域性的旱、涝有较明显的11年和22年周期,这与太阳周期有关。此外,太阳活动与温、压、湿等其它气候要素的变化也有一定联系。Christensen发现,对流层和平流层上部的温度与太阳活动11—12年周期有同步关系,在更长尺度上,北半球陆面气温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有理想的关系,这一点不仅表现在黑子数上,更表现在太阳10—12年左右周期的长度变化上。1980年以来,卫星用于太阳辐射测定,从数日至数年的尺度上看,太阳辐射是随太阳黑子数而变化的,这是太阳活动对辐射和气候影响的有力证据之一【6】。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它的变化对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下面以银川市来举例说明【7】。采用来自于银川国家气候基准站1961~2004年历年各月的实测总辐射、总云量、日照时数、气温、蒸发量、降水量分析可得银川市总辐射和年平均气温、夏季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呈线性趋势。通常认为,热量是光能转化的直接产物。太阳辐射多,热量多,环境温度高,太阳辐射少,热量少,温度就低。分析银川市总辐射和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图1)可以看出,气温和总辐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9,达极显著水平(p<0.01)。气温与总辐射的关系可表示为直线关系:y=-0.0015x+17.843,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3011,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直线求一次导数可知,总辐射减少100MJ/(m2·a),年平均气温将升高0.1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对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二是由于银川市近10年来城市发展迅速,排放到空气中的人为热量和污染物质增多,削弱了太阳辐射,增强了城市热岛效应。

图1 银川气温与总辐射的关系【7】

总辐射与降水量呈相反的趋势,相关系数为- 0. 2941,达显著水平(p<0.05)。总辐射与降水量的关系可表示为直线关系,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1139,达显著水平(p<0.05)。对直线求一次导数可知,总辐射减少100MJ/(m2.a),5~9月降水量将会增加6 mm。从银川市总辐射与蒸发量(1968~1972年缺测)的变化曲线图(图2)来看,蒸发量与总辐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056,达显著水平(p<0.05)。蒸发量与总辐射的直线关系为y=0.1796x+492.97,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0934.对直线求一次导数可知,总辐射减少100 MJ/(m2·a),蒸发量将会减少18 mm。

图2 银川蒸发量和总辐射的关系【7】

2.2 温室气体变化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水汽、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氯氟烃化合物。它们有透过太阳辐射、吸收或阻挡地面长波辐射的属性,因而使对流层和地表温度保持到一定水平上。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发现了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最重要影响是引起全球变暖、平流层臭氧耗损、酸雨及降水分布变化和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日益严重等问题。

温室气体还能造成海温异常,而海温异常则会造成降水、高度场、风场以及赤道太平洋地区和东亚局地短期气候变化影响【8】。

当前对温室效应的评估主要有三种指标:地表温度变化、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orobalwarmingPotentiaGWp)。地表温度变化和辐射强迫这两种度量标准,都是建立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基础上,而不直接涉及某种气体的排放量。但是,从制定方针、政策的观点来看,估价某种温室气休的进一步排放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受到大气臭氧损耗潜能的启发,一些科学家提出了GWP的概念。其定义为:瞬态释放1kg的某种温室气体,其辐射强迫的时间积分量与瞬态释放1kg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相应量之比值。用全球增温潜能度量温室气体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是目前最合理、最科学的评价方法。与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相比,更加准确可靠;与辐射强迫相比,它包含了温室气休对气候影响的时间积分效应,暗示了温室气休的寿命长短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和气候变化的长期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温室气休的增温潜能,我们首先改进和发展了一个一维大气化学模式。模式共包括了3种温室气体、86个化学动力方程和93个光解反应。经过和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的对比,表明该模式对常用的30多种温室气休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由此模式,计算了温室气休的廓线和大气寿命。根据这些廓线资料,结合最新的温室气体吸收截面资料,通过辐射对流模式精确计算了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最后计算出这31种温室气体在未来20年、100年和500年时间跨度的Gw。研究温室效应的模式还有很多,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数值模式。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但由于计算条件的限制,GCM模式分辨率一般较粗,导致其对区域气候及其变化的模拟产生较大偏差。为解决上述计算能力和区域气候模拟要求的矛盾,国际上发展了区域气候模式,用于研究有限区域的气候变化。其工作原理是将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结果或大尺度气象分析场作为初始和边界条件,提供给区域模式,再用它来进行选定区域的气候模拟,以揭示大尺度背景场下区域气候更准确、更详细的特征。它与全球模式的嵌套有单向和双向嵌套两种前者是指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不反馈给全球模式,后者相反。现在使用较多的是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当CO2浓度倍增时,由于辐射量的增加,气温会随之上升。辐射量和地面热量状况的变化会引起水蒸气活动规律的改变。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降水、雨日、风速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这些因子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空气相对湿度改变【9】。另外IPCC提供了5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4,HADCM2,GFDL,CGCM1,CSIRO)来分析CO2的影响(见表1)【10】。

表1 五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及数值试验简介【10】

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图3、图4、图5)。对亚马逊河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其总体上具有降低大气CO2浓度,调节温室效应的作用。其CO2各通量都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其最大和最小中心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南北摆动。陆地生态系统CO2净通量随降水增加而增加,说明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温室效应的能力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强。但当降水量超过一定量时,CO2净通量便不再明显的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表明热带雨林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温室效应的能力不会随降水增加而持续增强【11】。

图3 植被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11】

图4 生态系统生理过程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注:图的横坐标为降水,单位是mm/d:纵坐标为CO2通量,单位为u mol s-1m-2,折线为CO2通量原始曲线,平滑曲线为3阶多项式拟合曲线)【11】

新生代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影响,阿尼乌斯(Arrhenius)最先对大气CO2对全球气温在行星尺度上的“温室”效应进行了评估,并将全球新生代长期变冷归因于大气CO2浓度的缓慢下降。而新生代全球大气CO2浓度的逐渐减少,已

得到南极和北极冰川在逐渐扩大和宜寒极地植物发育这些事实的支持。对全球最后一个冰期间冰期旋回V ostok冰芯记录的研究,亦揭示出了大气温度与CO2浓度变化存在着直接的内在联系。目前看来,大气CO2温室气体效应强烈地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下降应是导致全球新生代气候变冷的主要因素。围绕着地质历史中的大气CO2浓度全球气候变化,据研究,全球大气CO2水平在地质构造时间尺度上(百万年或更长)是与全球碳环密切相关的,并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一是大气CO2的输入速度,主要与俯冲带和洋中发生的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一是大气CO2的输出速率,它主要由陆地表面硅酸盐岩石发生的化学风化速率控制。上述两个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简化为

当有化学风化CO2输出时可发生反应:CaSiO3+CO2(大气)—>CaCO3+SiO2

当有变质作用CO2输入时可发生反应:CaCO3+SiO2 —>CaSiO3+CO2

式中,CaSiO3是泛指地表硅酸盐岩石。若以地表铝硅酸盐钠长石的化学风化为例,其化学反应式为

7NaAlSi3O8+6H2CO3+20H2O=6Na++6HCO3+10Si(OH)4+3Na0.33Al2.33Si3.67O10(OH)2 6Na0.33Al2.33Si3.67O10(OH)2+2H2CO3+23H2O =2Na++2HCO3-+6Al2Si2O5(OH)4(高岭石)

Al2Si2O5(OH)4+10H2O= 2Al(OH)3(三水铝石)+2Si(OH)4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代表了在地下高温不平衡条件下由淬火作用形成的火成岩和变质岩暴露在地表条件下为达到热力平衡而发生的化学风化过程和由此造成的大气CO2消耗。从上述反映过程出发,围绕大气CO2浓度和气候变化,人们主要提出了两种模型,一是最早由Walker等提出,后又为BLAG发展完善“构造输入”模型(BLAG为Berner,Lasaga和Garrels三位作者姓名首写字母的缩写);一是Raymo等提出的“抬升气候”模型。在BLAG“构造—输入”模型(tectonic-inputmodel)中,强调大气CO2输入速度是决定大气CO2浓度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决定了气候变化。他们认为沿着俯冲带和洋中脊发生的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水平的主要驱动机制,并受到全球平均海底扩张和俯冲速度的控制,释放的CO2通量与海底扩张与俯冲速率成线性相关。并同时认为大气CO2的输出通量(即消耗)与地表化学风化可获得的陆地面积和气候(主要是温度)有关。通过计算机模拟,BLAG成功地模拟出了白垩纪时全球较高的温度,但是却未能正确推算出全球新生代气候发生变冷的时间。换言之,与海底扩张速度和地幔柱火山作用有关的CO2输入模式尚不能正确地解释过去30~40 Ma全球发生的气候变冷。与此相反,Raymo等人提出的抬升气候模型则是强调由地表硅酸盐岩石的化学风化所造成的大气CO2消耗才是引起全球大气CO2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认为正在抬升的高原和造山带地区,由于发生了岩石的不断暴露和降雨的增加,促进了这些地区化学风化速率的提高,引起了大气CO2浓度的下降并最终导致全球新生代气候变冷。在90年代,人们利用GCMs 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并同时进行了许多野外实验研究,从而使该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承认。实际上,在BLAG 模型近年的发展中,也逐渐开始接受了这一观点。另外,该学说还得到了地质演化事实的支持,因为在地质历史中,曾于700~600 Ma前出现的泛非事件形成的泛大陆和320~240 Ma形成的Pangea联合古陆,均曾有过大规模的大陆碰撞和广泛的高原山脉抬升,而这期间又无一例外的同时伴有大规模的冰川发育【12】。

图5 当代全球长期稳定状态的碳循环(图中数字为通量)【12】臭氧含量在较大时空尺度范围内的变化是气团活动状况的反应。大气臭氧层的变化直接制约着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环流形势。在平流层中,大气臭氧层可发挥热源和冷源的双重作用: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后,既可称为平流层增温的主要热源,又可因向太空发射红外辐射而使平流层冷却。由于臭氧的加热率通常远高于冷却率,因而其净效应是导致平流层增温,进而影响平流层的环流形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

另外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温室气体的影响。它们都会引起温度的升高。干燥度是评价地区气候湿润程度的重要指标,比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更为客观、准确。CO2浓度倍增后,随着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干燥度也将发生变化(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增温对气候影响的分析:干燥度D的定义为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

式中E pm是蒸发量,p为降水量,干燥度的变化依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对干燥度求温度的导数就可以获得增温对气候的影响分析。

在大气中CO2倍增的条件下,平均气温将增加,干燥度也会发生明显变化【13】。

2.3 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气候: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从而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直接影响气候;以云凝结核(CCN)的形式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生命期,从而间接影响气候【5】。气溶胶粒子浓度增大可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增加散射辐射和大气长波逆辐射,从而可能破坏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气溶胶粒子增加的直接效应是影响大气中的水分循环和辐射平衡,这两种过程都会引起气候变化,具有“反温室效应”或阳伞效应。它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地表降温。当前,有关温室气体和气

溶胶的辐射强迫特征研究,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对气溶胶的影响我们采用二维模式的研究方法。首先,我们用一个先进的辐射计算模式(k一分布模式)估算了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此基础上,用一个两维能量平衡模式估算了全球地区的温度响应,主要结论为:存在相同光学厚度的平流层火山气溶胶的情况下,地表反射率越大,辐射强迫越小,反之亦然。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有地域差别,在极地和中纬海洋区不足1mg.m-3,而在沙尘或多烟雾地区在1mg.m-3以上。对流层气溶胶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平流层气溶胶则主要来自于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气溶胶在对流层中只存留几天或数周,在平流层中存留期很长。由于气溶胶在对流层中的短命性,其影响的区域性很强,而平流层中气溶胶影响区域较大。气溶胶所以与气候长期变化有关,是因为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有逐年增加趋势。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火山喷发【5】。

2.4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

2004年12 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当日、地、月位置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强潮汐。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 年。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计算,大约在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图6)。这个周期是过去一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14】。

图6 潮汐引起的海面升降 a 与太平洋地壳的翘翘板运动b【14】

现代气候观测证明了火山灰进入平流层滞留后随环流扩散成为太阳辐射的屏障层从而导致地表降温。停留在地质火山爆发和全新世气候在逐个点遥相关研究上难以从宏观机制上加以认识。火山灰和火山气体由于改变大气成分参与大气环流而影响进入大气太阳能量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火山柱高度是估计地质时期火山爆发对气候影响时空范围的一个重要参数,需要通过火山地质的重建和模拟例如冈底斯新生代火山研究证明山柱达到平流层顶部作为用于气候模拟的边界强迫来探讨长期气候变化。全新世火山活动变化特征过程以及时空分布依赖于一个全球尺度的数据的系统集成。火山爆发影响气候变化的评估。三维大气环流模式AGCM+SSiB进行气候模拟试验。地面温度对火山爆发的响应存在某种滞后。现举皮纳图博火山为例。皮纳图博火山在喷发后的前3个月,地面降温幅度比较小,降温主要发生在响应比较快的中高纬度大陆上;至喷发后的一年半左右降温最大,最大的降温区位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此后,降温幅度开始减小,降温的纬向差异和海陆差异较小【14】。

2.5 北极海冰

海冰的存在反射了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它阻隔了海—气之间的热量、动量和水汽交换。由于海冰的融化和冻结所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强烈影响大气的能量收支。实际上,海冰不仅强烈影响北极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它的存在和变化对全球气候都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北极海冰对极涡的位置和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方之芳利用1953—1977年北极海冰面积资料研究了海冰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间的相互作用(方之芳,1986),指出了北半球极地海冰与副热带环流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季节性,时间上滞后可达半年甚至一年,季节上表现为冬季是极冰作用期,而夏季则是副热带高压作用期。东西半球春冬季极冰对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作用各不相同,西半球极冰面积与7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负相关,东半球极冰面积与6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正相关。通过研究还发现,如果1月北极海冰面积偏大,则夏季6月亚洲大陆的海平面气压值偏高,大陆热低压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东亚夏季风偏弱。这些研究主要依据是相关分析,研究整个北极海冰或把北极海冰分为四个区域,分别研究海冰面积变化与大气环流变化的相关关系。因此,这些研究结论需要进一步分析证实【15】。

2.6 构造抬升

高原和山脉隆升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物理影响,即通过对大气和海洋循环的影响来对气候变化产生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地表硅酸盐岩石的化学风化造成大气CO2变化和全球温度的改变,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间接的生物化学效应(图7)。据现代计算机气候模拟研究和现代气候观察,新生代山地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物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受温度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 km,温度下降6.5℃)的影响,构造隆升造成了抬升的高原比周围低地气温低得多。在冬季,由于受地表反射温度反馈的影响,冰雪覆盖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应。②在中纬度下部,促进了西风大气环流曲度(meandering)的强化。③提高了山岳降雨湿度。在山岳迎风面降雨进一步增加,背风面进一步变干④季风循环形成和加强了季节反向,特别是对强烈的南亚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⑤构造抬升还造成了中纬度地区内陆大规模的区域变干。此外,据研究,亚洲季风系统的稳定出现就是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密切相关,特别是东亚季风的形成和演化更是与青藏高原第四纪快速上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生物化学效应: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间接的生物化学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大气中的痕量元素浓度变化可以引起全球气候的改变【16】。

图7 高原和山地抬升对气候的大尺度影响【16】构造抬升对地表化学风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于它提高了造山带地区的化学风化能力。山脉和高原隆升能够提高地表化学风化能力,是与山脉和高原地区存在的几种作用密切相关的。体现在①在造山带山脉地区发育着丰富的由被动边缘沉积形成的易风化的陆源碎屑岩石。②在抬升的高原和山脉地区边缘形成的强烈季风雨季和其它的山岳降雨。而水对于岩石溶解作用和水解反应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要素。③抬升的高原和山脉边缘斜坡坡度较陡,有利于将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产物及时带走,从而使新鲜岩石不断地暴露于地表接受风化。岩石新鲜面的不断暴露对于化学风化能力的提高已得到实验和野外研究的证实。因此,构造活动及其所造成的地形起伏将新鲜岩石不断暴露于地表,这对于提高地表化学风化速率

就显得十分重要(图8)。

图8 构造抬升、地表化学风化和气候变化关系示意图【16】现举青藏高原隆升的例子来说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主要是迫使气候绕行和爬坡。爬坡分量和绕流分量所占的比重与地形本身的尺度、形状、气流的强弱以及气流与地形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全球环流模拟显示,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中纬度地面和高空都是很典型的东西向气流。由于地球的自转,向东的气流偏向北,绕过高原,之后发生向南的回流,从而改变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影响全球气候。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的共同作用,造成夏季高原空气上升运动,同时引起周围地区空气下沉运动,包括位于亚热带的海洋高压区。青藏高原的加热也引起地中海和中亚地区空气下沉,这种下沉的空气是干燥的,因为它来自于高原上空,远离了海洋的湿源,下沉的空气也降低了当地的相对温度;同时,造成冬季海洋上空低压区,使高原空气下沉(图9)。高原岩石化学风化使大气CO2转化为HCO3-,通过河流将化学物质带入海洋,最后沉积在海底。这个过程中,化学风化从大气中将CO2转移到海底,海底板块俯冲和火山喷发最后将CO2带回大气层。高原岩石的物理风化又加剧了化学风化的强度,因此青藏高原岩石的风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举足轻重的。隆升过程中高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CO2,这个反应过程实质上是硅酸盐岩的生物化学风化过程,反应加剧了大气CO2的摄取。青藏高原隆升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通过岩石化学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消耗大量的大气CO2,到距今3Ma时大西洋海水平均温度大约为3~4℃,此时北半球已足够的冷。在距今36Ma、15Ma和2.5Ma,由于青藏高原隆升使全球变冷已在地球两极高纬度地区形成冰川,开始经历周期

性的冰期。冰川的形成加速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作用,从而进一步加速大气CO2的损耗。【16】

图9 青藏高原构造上升影响气候变化示意图【16】

2.7 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

下垫面物理景观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率及地表潜热和显热释放,从而影响到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反射,雪被、植被、湿地、裸地、水地及城市马路的反射率相差达几倍,进而使吸收辐射量也发生大的变化【17】。其主要包括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城市化等。总的看是森林、湿地和冰雪面积减少,沙漠化和城市化加快,反射增加,蒸发减少,对气候变暖有正反馈作用,并使气候变得干湿、冷暖振幅加大。

植被变化:由于人为砍伐森林和森林火灾等原因,全球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其中热带森林每年减少9—24.5百万hm2,这会增加反射,减少蒸发量,影响辐射平衡和水分循环,使气候变暖、变干,加大温度变幅【17】。

冰雪覆盖变化:冰川和雪地是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球的14%。冰雪圈的面积和冰川、积雪蓄积量变化与气候变化是相互作用的,气候变化影响冰雪被面积,冰雪盖变化又对气候产生反馈作用。全球冰雪盖变化对季风、旱涝、冷暖、大气环流等都有影响。冰雪的反射率远大于陆地和海面,其热性也不一样,因而其变化会改变辐射状况,引起气候变化。随着近百年气候变暖,总的趋势是全球冰雪面积减少,但不排除南极、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季节性雪被增加。永冻层是缩小的,且今后还将继续缩小。全球冰雪圈变小将使地—气系统净辐射增加,冰雪圈变小对气候变暖有正的反馈。此外,永冻层的融化还可使以前的生物冻结物释放出甲烷等气体,从而增加大气温室气体浓度【17】。

湿地和沙漠化(荒漠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两个极端情况。总的发展趋势是湿地减少,沙漠或荒漠面积增大,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两项都使陆地反射率加大,蒸发量减少,影响辐射、热量、水分平衡和大气环流,最终可使区域气候变干,旱、涝强度和持续时间加大,温度日、季、年振幅加大,灾害、特别是农业灾害加重。

城市化也是下垫面变化的要素之一。近百年来,全球城市化发展迅猛,现在的城市原来可能是草地、农田或森林,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下垫面辐射特征,反射加大,蒸发减少。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效应,以及风速减小,风向多变。而城市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是热岛效应,由于地物反射、折射加强和大量生产、生活用能的热量释放等原因,城市内气温往往比城市外高出几度。这不仅仅是局地小气候效应,许多城市的综合作用就可能影响大气热量和水分平衡,从而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正反馈结论和讨论【2】。城市化区域的地面气温有明显的上升,对高温天气的作用更大。城市化也会影响地面风场,阻挡穿越城市化区域的风;苏南沿海城市化区域扩张,会使海陆风环流增强,加大了海面向陆面的风。城市化区域的潜热通量明显减少,而感热通量显著增加。城市化增暖产生的局地热源,使城市化区域及邻近地区局地环流发生变化,增强了低层城市化区域向周边辐散的强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城市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小【18】。

地表植被的变化通过地面的能量和水汽交换而改变气候,使用AGCM+SSIB 模式对由于植被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气候变化进行敏感性模拟试验模拟主要对1700年、1800年、1900年、1950年所代表的气候特征时期植被改变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响应进行平衡态试验。欧亚大陆在这些时段内植被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有大片的土地覆盖从森林变为草地或者耕地,或者从自然草地变为耕地。结果表明

地表植被的改变对于气候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但中纬度地区在统计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1700年到1950年由于植被的退化,东亚地区夏季变得更热而冬季变得更冷,欧洲冬夏都变冷了;中国南部的降水在夏季不断减少,亚洲夏季风被削弱【19】。。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西北沙漠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会导致季风减弱,降水量减少,增大地面粗糙高度后的影响更为显著。RegCM3模式是在RegCMZ基础上改进了一些物理过程,包含了需要云的次网格尺度变量支持的大尺度云和降水方案,引用新的海表通量参数,包含了一个积云对流方案117!,对初始输人资料有很大改进,用USGS的全球陆面特征和全球30Are-seeond 生成地形数据,NCEP和欧洲中心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都可以用作初始和边界条件。。已有的研究表明,Grell型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我国的模式模拟中效果相对较稳定,所以在我们的试验中选Gren型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海温使用NCAR 逐日资料。试验共设计了3组:控制试验A、沙漠扩展后的试验B、在B基础上增大粗糙度高度到0.040.0C。图10a为控制试验A的沙漠区分布;图10b为植被减少荒漠化扩展后试验B,C的沙漠分布。3组试验都从1995年1月1日00:00积分到1995年9月10日。在检验模拟结果时,使用了cRU的降水资料和NCEP40年的平均资料作为真实值【11】。

图10a 试验的沙漠区分布【19】图10b 植被减少沙漠化扩展【19】用含有较真实的陆面过程的GOALS几ASG陆气揭合模式,分别进行亚洲/北美洲陆面蒸散的敏感性试验来研究陆地与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模式气候对地表蒸散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尤其是亚洲地表蒸散的变化将引起极为显著的气候效应,若地表无蒸散将使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变暖变干;此外,陆面蒸散的异常还通过季风降水的变化和p效应进一步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和变异;进而造成北半球甚至全球大气环流发生显著变化。早期的AGCM仅用较少的陆面特征参数(如地表反照率、地表粗糙度、湿润系数)把陆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作为彼此独立的纯物理过程,不能定量地认识其气候效应。近来AGCM引人了控制感热、潜热的交换以及植被蒸腾蒸发的生物物理过程模式阵,使陆面过程与大气环流组成了一个有机地相互作用的整体【20】。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卫星对地观测资料的积累,利用卫星遥感植被观测资料分析植被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逐渐增多。朴世龙等利用NOAA/A 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了我国植被活动的年际变化趋势,认为青藏高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最为明显。一般而言,近20年来青藏高原各季节植被都以增加为主,特别是高原南部、北部和西部等地区增加明显,高原中东部地区植被有所减少。通过相关分析和台站概率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高原冬季和春季NDVI与后期春季和夏季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有的表

现在相关系数比较显著(比如春季NDVI与夏季各气候量),有的表现为概率相关较明显(比如冬季NDVI与春季各温度量)。其高原植被变化特征分析方法简介

施能用下式定义了一个要素序列{xt}(t=1,2,…,n)的气候趋势系数:rxt为n 个时刻NDVI序列与自然数1,2,3,…,n的相关系数,

其中n为年数,xi是第i年NDVI值,为NDVI平均值。t=(n+1)/2,为自然数序列的平均值。显然当rxt为正时,表示该要素在所计算的n年内有线性增加的趋势;为负时,有线性下降的趋势【21】。

表2 冬季NDVI与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系数【21】

表3 冬季NDVI与夏季气候变化的相关系数【21】

表4 春季NDVI与夏季气候变化的相关系数【21】

对城市化急剧扩张对区域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和可能机制利用MM5模式研究。

2.8 世界人口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世界上不能没有人,人是世界的主体,保持适度的人口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若人口增长失控,人口过多,则将对环境构成巨大压力。人类为了供养大量的人口,将打破自然规律,不断的破坏自然环境和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真可谓“人多为患”。【22】

人口增长过快使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日益突出,人口增长过快使下垫面自然性质的破坏日益严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人口的急剧增加,而引起农牧业生产的扩大,迫切需要更多的耕地。这些新耕地的重要来源就是开垦森林和草地。森林的大量破坏,造成土地退化,气候亦日趋恶化,以至成为沙漠或半沙漠化气候;也使森林减少了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海洋石油污染是当今人类改变下垫面性质的另一重要方面,倾注到海洋上的石油,大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蒸发,使海上大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势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变化增大,使海洋失去了调节气温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现代城市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市化过快不仅造成了城市无计划的扩延及污染等城市问题,而且因工业和交通的扩大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人为热”和“人为水气”,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越来越明显【18】。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的系统整理,可以明确得出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其主要影响机制。

3.1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活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及世界人口等人为因素。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的影响,它对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太阳辐射多,热量多,环境

、水汽、温度高,太阳辐射少,热量少,温度就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

2

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氯氟烃化合物。它们有透过太阳辐射、吸收或阻挡地面长波辐射的属性,因而使对流层和地表温度保持到一定水平上。目前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发现了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的最重要影响是引起全球变暖、平流层臭氧耗损、酸雨及降水分布变化和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温室气体还能造成海温异常,而海温异常则会造成降水、高度场、风场以及赤道太平洋地区和东亚局地短期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O2净通量随降水增加而增加,说明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温室效应的能力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强。但当降水量超过一定量时,CO2净通量便不再明显的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表明热带雨林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温室效应的能力不会随降水增加而持续增强。臭氧含量在较大时空尺度范围内的变化是气团活动状况的反应。大气臭氧层的变化直接制约着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环流形势。大气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气候: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从而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直接影响气候;以云凝结核(CCN)的形式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生命期,从而间接影响气候。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平流层滞留后随环流扩散成为太阳辐射的屏障层,从而导致地表降温。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气体由于改变大气成分参与大气环流而影响进入大气太阳能量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海冰的存在反射了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它阻隔了海—气之间的热量、动量和水汽交换。由于海冰的融化和冻结所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强烈影响大气的能量收支。实际上,海冰不仅强烈影响北极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它的存在和变化对全球气候都有潜在的重要作用。高原和山脉隆升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物理影响,即通过对大气和海洋循环的影响来对气候变化产生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地表硅酸盐岩石的化学风化造成大气CO2变化和全球温度的改变,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间接的生物化学效应。构造抬升对地表化学风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于它提高了造山带地区的化学风化能力。下垫面物理景观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率及地表潜热和显热释放,从而影响到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反射,雪被、植被、湿地、裸地、水地及城市马路的反射率相差达几倍,进而使吸收辐射量也发生大的变化【2】。其主要包括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城市化等。总的看是森林、湿地和冰雪面并使气候变得干湿、冷暖振幅加大。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效应,以及风速减小,风向多变。而城市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是热岛效应【34】,

由于地物反射、折射加强和大量生产、生活用能的热量释放等原因,城市内气温往往比城市外高出几度。人口增长过快使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日益突出,也使下垫面自然性质的破坏日益严重。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现代城市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市化过快不仅造成了城市无计划的扩延及污染等城市问题,而且因工业和交通的扩大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人为热”和“人为水气”,对城市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3.2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

最初建立的影响机制主要是热力学模式,它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接着建立的是流体动力学模式,它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考虑了温度场和运动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场和运动场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降水变化。最基本的流体动力学模式是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而比较完善的气候模式还应包括全球海洋环流模式(OGCM)、路面过程模式(LPM)、全球海洋—大气耦合模式(O—ACGCM)。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生代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影响,主要有两种模型,一是最早由Walker等提出,后又为BLAG 发展完善“构造输入”模型;一是Raymo等提出的“抬升气候”模型。在BLAG “构造—输入”模型中,强调大气CO2输入速度是决定大气CO2浓度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决定了气候变化。他们认为沿着俯冲带和洋中脊发生的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水平的主要驱动机制,并受到全球平均海底扩张和俯冲速度的控制,释放的CO2通量与海底扩张与俯冲速率成线性相关。并同时认为大气CO2的输出通量(即消耗)与地表化学风化可获得的陆地面积和气候(主要是温度)有关。与此相反,Raymo等人提出的抬升气候模型则是强调由地表硅酸盐岩石的化学风化所造成的大气CO2消耗才是引起全球大气CO2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认为正在抬升的高原和造山带地区,由于发生了岩石的不断暴露和降雨的增加,促进了这些地区化学风化速率的提高,引起了大气CO2浓度的下降并最终导致全球新生代气候变冷。在90年代,人们利用GCMs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并同时进行了许多野外实验研究,从而使该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承认。实际上,在BLAG模型近年的发展中,也逐渐开始接受了这一观点。对潮汐和地震的影响主要有“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对火山爆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用三维大气环流模式AGCM+SSiB进行气候模拟试验。

3.3世间的事物总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一种现象的出现通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考虑问题若只从一个方面出发,难免会失之偏颇,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或以一种因素为主,其他因素进行辅助才能恢复事物本来面貌,故要对气候变化有准确的预测,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克让,陈育峰。中国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法的进展,地理研究,1999,18(2):214-219. 【2】马树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机制及其效应概述,吉林气象,1999,(3):2-8. 【3】石广玉,王喜红,张立盛,黄兴友,赵宗慈,高学杰,徐影。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对东亚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2):255-266.

【4】郑乐平。环境地学概论,地质出版社,北京,2004,57-68.

【5】李天杰,宁大同,薛纪渝,许嘉琳,杨居荣。环境地学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30-32、54-72、90-98、112-117、184-204、463-467.

【6】陈星,雷鸣,汤剑平。地表植被改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75-1082.

【7】桑建人,刘玉兰,林莉。银川市太阳总辐射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气象科技,2006,34(4):421-425.

【8】杨芳林,袁重光。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全球及东亚短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大气科学,1995,19(5):535-544.

【9】陶忠良,周兆德,高学杰,何春生。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气候变化的影响,热带作物学报,2002,23(2):77-80.

【10】徐影,丁一汇,赵宗慈。近30年人类活动对东亚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的检测与评估,应用气象学报,2002,13(5):513-525.

【11】范广洲。亚马逊流域生态系统生理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造纸学报,2004增刊:444-446.

【12】秦建华,潘桂棠,杜谷。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地表化学风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地学前缘,2000,7(2):517-525.

【13】荣艳淑。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津气象,2004,32(1):329-335. 【14】杨东红,杨学祥。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15】武炳义,卞林根,张人禾。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极地研究,2004,16(3):211-220.

【16】刘志飞,王成善。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自然探索,1998,17(65):30-33.

【17】马树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机制及其效应概述,吉林气象,1999,(3):2-8. 【18】解令运,汤剑平,路屹雄,占小红。城市化对江苏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个例分析,气象科学,2008,(1):74-80.

【19】张志富,王澄海,邱崇践。沙漠化扩展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兰州大学学报,2006,42(6):22-26.

【20】孙岚,吴国雄。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科学(D辑),2001,31(1):59-69. 【21】郭媛媛,范广洲。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第21卷增刊:12-17.

【22】陈建明。论世界人口增长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70-73. 【23】成敏。环境地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05,115-123.

【24】侯春梅,张志强,李明,迟秀丽。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长期气候目标的建立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1243-1248.

【25】陶杰,张雪芹,陶建强,沈强明。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中自相关的检验与去除,2008,19(1):47-52.

【26】张恩洁,赵昕奕,张晶晶。近50年深圳气候变化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7,2(1):1-7. 【27】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自然杂志,2000,(3):173-176.

【28】林景星,张静,林防,张建华,郭盛乔。西太平洋暖池扩张对华北平原气候变化的影响——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升温事件的新证据,地球学报,1998,19(4):353-356.

【29】赵宗慈,丁一汇,徐影,张锦。人类活动对20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检测和21世纪预测,气象与环境研究,2003,8(!):26-34.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B.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C.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氟氯烃C.二氧化碳D.氮氧化物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害虫袭击的能力提高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5.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的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所致D.森林被砍伐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腐蚀建筑物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变化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的无节制排 温室气体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 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 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 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气候,气候变化,低碳,低碳经济 正文: 1. 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 为10 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1.1 气候变化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 ( climate change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 )、酸雨( Acid Deposition )、臭氧层破坏( Ozone Depletion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1.2 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 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指出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严格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从而使建设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建筑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设计单位、监理企业、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应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质量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政绩观,发现、应对和解决各个不符合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良好的工程质量安全的形成。 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比如2008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总括篇 一、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关国际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编制和发布了相关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1988年以来已经组织全球的科学家编制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汇集和评估了世界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研究成果,形成的最主要的结论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近五十年来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2个部门组织编制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意义在于,一是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二是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事务提供科技支撑;三是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四是为未来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指出了方向。 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是什么?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分三个部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 评估报告给出的主要结论包括: (一)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1~2.1℃,年平均降水量可能增加2~3%,降水日数在北方显著增加,降水区域差异更为明显。由于平均气温增加,蒸发增强,总体上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森林与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与近海生态系统等极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将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行动。 (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国家发展空间问题。在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国要有所作为,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维护我国正当的发展权益,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要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的驱动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和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报告中提出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气候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研究多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要准确的预测将来气候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概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目的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并且总结概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流体动力学模式,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构造抬升变化的“构造—输入”模型。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1 引言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山区出现泥石流和雪崩;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以及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在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中,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加;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变暖,对热力结构和水质产生影响;树木出新叶、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出现时间提前;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地区春季植被提前“返青”,变暖造成了生长季延长;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人为碳排放的增多导致海洋更加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0.1个单位。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正在开始影响许多其他的自然和人类系统,山区的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在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更暖、更干的环境已经导致了生长期的缩短,并对农作物产生了有害影响;海平面升高和人类发展,都在造成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的损失,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气候变化越剧烈,净影响就越趋向于负面,最脆弱的是那些位于海岸带和江河平原的地区、经济与气候敏感性资源联系密切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易发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联系,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和部门。气候变化对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1】。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将来气候的的预测,尽早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其中大气上界辐射变化的影响主要受地球轨道形状变化和太阳活动的控制,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主要涉及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城市化热岛效应。 早期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式有热力学模式和流动力学模式。热力学模式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它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流体动力学模式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来源: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4t、2.20t、0.56t、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策略和第三种策略都不足取,只有第二种策略比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承受力较小但又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多年谈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终于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到2000年使发达国家的GHG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上。1997年第二次公约缔约国会议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候,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GHG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的GHG排放目前尚不受限制。 二、需要采取的行动(略) 为招待稳妥的预防性策略和目标方案,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科学研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三、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到的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压实度是评定公路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不论是路基工程还是路面工程,压实度都是一个重要技术评定指标。合格的公路路面基层,能起着承上启下的双重作用。对下,它能保护路基,阻止水分下渗,对上,它能支承路面,与路基共同承受路面传递的车辆荷载,同时为面层提供一个合格平整的承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通量大、车速快,对基层强度的要求更高。而且基层强度的形成除了对基层所用的原材料右更高的要求外,基层的碾压无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具有了合格的基层材料,再达到合格的压实度,合格强度的基层才会有充分的保证。然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基层的压实度。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不消除,就会影响到基层的强度。本次基于施工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的对策和措施。 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的因素很多,涉及到设计、施工、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以下仅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集料品质不好的影响 碎石如软弱、强度不够,混合料一压就碎;针片状颗粒含量多,则混合料内摩阻力大,不易压实。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2、集料级配不当的影响 规范规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颗粒的组成范围。无论是在配合比设计中还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集料的配比偏离了级配范围,或者某一粒径或某些粒径的颗粒超出了级配范围,不管是粗是细、不连续或是粗集料中夹杂有超粒径的颗粒(大于等于最大允许粒径的颗粒成为超粒径的颗粒,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或者配比曲线曲折不平顺,都可能会影响到基层的压实度。 3、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影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才能碾压密实,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混合料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容易形成弹簧;含水量过小,则混合料易松散,不能成团。这两种情况都使混合料无法压实。 4、混合料摊铺离析的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 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度。过去110年上升0.19m。报告估算了不同情形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据预计,应对气候变化较为脆弱的南亚地区将成为气温上升最快的区域,2046年至2965年,最高升温部分将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南部的地区,升温幅度为2~3℃,而2081年到2100年,这些地区的预计温度会上升3~5℃。随着气候持续变暖,高温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主要从以下几点论述: 一、大气和地表 ?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温度、湿度和云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从第十九世纪后期增加。 ?大气成分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充分混合的温室气体从2005年到2011年增加,超过京都议定书大气负担的标准;臭氧消 耗物质(蒙特利尔协议的气体),可以肯定的是,主要的氟氯 化碳的全球平均丰度减少,氟氯烃是增加。 ?辐射场和能量收支的变化:顶级的大气辐射通量的卫星记录以来已大幅扩展AR4,自2000年来,在全球的热带辐射预算存 在显著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在陆地观测站上,自1950年后, 地面太阳辐射可能进行广泛的变化,直到19世纪80年代减少 以及随后的增加。 ?水文、径流、降水和干旱的变化 ?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风 ?气候变率的时空分布型 ?极端事件的变化,包括热带和温带风暴:大约1950年以来,寒冷的白天与黑夜的日子在减少,温暖的白天和夜晚的数量已 经在全球范围内增加,这是很可能的;约1950年起,陆地上

的强降水事件数量一直在增加,比降水减少的地区多;全球范 围内观察到在干旱或干燥的趋势(缺乏降雨)自二十世纪中叶 以来,由于缺乏直接的观察,在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和地理不 一致的趋势的信心是低的;经过对过去变化的观察能力的核 算,对长期(百年)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是缺少信心的;由于 研究或在世界一些地区缺乏长期的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特别 是在南半球),大规模趋势风暴或风暴替代物在上个世纪的信 心很低。 二、海洋 ?海洋温度和热容量的变化 ?海洋盐度的变化和淡水通量:自上世纪50年代,区域的发展趋势,提高了海表面盐度在地理上的差异:在蒸发盐水地表水 为主的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咸,而降雨相对丰富的地表水为主 的热带和极地地区已经变得更淡;大规模的海水盐度变化也可 能发生在海洋内部;盐度空间格局的趋势,平均盐度、蒸发降 水平均分布是相似的。 ?海平面的变化、海浪和风暴潮:在1901年至2010年间,在这110年中以平均率计算,并以自1993以来的卫星数据的验潮 记录的基础,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上升了0.19[0.17–0.21] 米,平均速率为1.7[1.5-1.9]毫米年,在 1901到2010年增 加到3.2[2.8 to 3.6]毫米每年;1971以来,上层700 米海 水变暖已经造成平均海平面上升0.6 [0.4-0.8 ]毫米每年; 从十九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初,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增加,在二 十世纪进一步增加;极端高海平面事件自1970年增加。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变化,包括海洋酸化 ?海表过程的变化 ?海洋环流的变化 ?海洋变率的时空分布型 三、冰冻圈 ?冰盖的变化,包括物质平衡 ?冰架的变化

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工程的预算控制大凡体现在设计、招标施工等众多环节,因此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繁复、系统的工作。其需要工程技术、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等各大部门的有用配合与密切交流。除此之外,还要求相关的编制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与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了解材料市场的波动情况与变化规律,从而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为工程成本的降低创造一定的便当条件。目前,新兴的技术与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博的应用,这使得相关的编制工作难度大大提升。这对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有用的控制。 1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1编制人员的水平局限性 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应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还需要对国家的最近政策、材料市场的变化规律具有实时的了解。若编制人员在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空白,都会对编制工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若编制人员对于相关的计算规则不了解,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精确度降低。因此这对编制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2新工艺定额不明确 由于现场情况、地质条件以及新工艺等因素的不确定带来的干扰,使得相关的设计方案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与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相关的编制人员无法对设计方案的修改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就会导致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不高,这使得相关的设计方案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预算编制工作的难度。 1.3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 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由于人力、材料以及设备市场的价格都在实时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成本的误差。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小组姓名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 【技能目标】 利用不同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措施。 【情感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影响,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2、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 【重难点】 1、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 2、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措施 【课时】1 【学法指导】 注意深入思考学案中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只记最后的结果,疑惑点可以与同学探讨; 【学习过程】 【情景设置】教材引言 一、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一.阅读教材,结合图4-3-2,过去的全球气候 变化的情况。 (1)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2)研究过去气候变化通常划分哪几个时期? 、、 (3)读图4-3-2,你能总结出15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吗?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和期交替,

大致以年为周期。冰期时,冰川从向,从向推进,气候 明显变;间冰期时冰 课前评价ABCD课后评价ABCD 川,气候变。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中。 ②、“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 大量史料表明,500年来我国气候的变化表现为15、17、19世纪的期和16、18、20世纪的期交替出现。 ③、百余年来,仪器观测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也 是冷暖交替,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____年代全球气候逐渐_____,此后30多年全球气候有所变____,从20世纪____年代末开始,全球气温又逐步______,并呈现加速态势。 【自我小结】对该部分内容做个自我总结吧: 过去全球气候处于不停的中,全球气候受多种因素 影响很复杂,如受、、、等因素影响。地质时期的气候 变化状况总体表现为的期和的期交替,当前地球气候正 处于的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探究二:气候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原因是什么呢?阅读教材结合图4-3-3思考: 1、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变 化趋势?同期全球气温有何变化趋势?特别是(时间)以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海陆火山活 洋地动太阳活 动自然变 率温气土城室 溶地 市气利体胶用化生命期(年) 50-200 12-17 120 1 3."3 500?种类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及其它增温效应(%) 63

154117温室气体的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 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 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 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5.34t、 2."20t、 0."56t、 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

水质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水质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资,所以,必须重视水质问题,这对社 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伴随人类发展步伐的加快,针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进而水质分析的价值也逐渐显现。这是对水质管理的有效途径,还能够获得 同水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而为后期的研究打下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 了水质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水质分析;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水质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水质分析质量和整个分析过程。如果所处 环境(如温度、相对湿度等)不符合检测条件的需要,会对样品以及实验仪器的 准确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得到的检测数据也不够准确,检测结果必然会受到一定 影响。例如,若水质分析过程中的相对湿度不足40%,则出现静电的可能性会大 大增加,相应地会改变实验设备和样品的精度和性质。究其原因,这与静电荷会 在空气悬浮微粒中生成有很大关系,当样品、容器吸附大量带电的污染物微粒以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污染关键检测设备,相应地会降低水质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此,在整个水质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控制分析实 验室环境,必要时需要加湿器、空调控制温度和净化空气设备,为测试工作提供 适宜的条件,并每天记录环境参数。若环境条件不理想,则需要工作人员通过采 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调节和控制;同时,要做好实验室尤其是试验台和器具的整洁,尽可能地保证容器壁上没有杂质,以免影响到最后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1.2人为因素 在影响水质分析质量的因素当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他们必须具备很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素质,能够对水质分析的过程和数据的有效性负责,不但能够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 要性,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验、数据分析、结 果报出等环节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将水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控 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提高水质分析的质量。 1.3设备因素 检测设备属于水质分析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水质分析检验开始前以 及检验过程,均要求认真检查基础设施,防止出现错失。在水质分支检验处理前后,需要对全面实验设备展开详细检查,不得有磨损、杂物、计量设施不准确等 情况,这些问题极易干扰水质分析结果的精确度。水质分析检验中一旦出现极小 的失误均会影响到整体效果。此外,在采购实验设备时,必须选择满足特定规范 标准的设施,其是确保实验结果精准的前提条件。 1.4技术因素 技术也可以说是方法,即进行水质分析的手段。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而言,技 术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首先,检测技术是对水 质样本进行实验的途径,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及正确程度会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可 靠性和真实性;其次,数据分析技术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得当就能 得出合乎逻辑的结果,数据处理失真就会导致结果偏离实际。 2加强水质分析质量的措施 2.1加强技术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考核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建筑工程进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进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时影响建筑工程进度的各种因素做出了分析,并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四种管理措施,确保了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或提前完成工期。 关键词:工程进度;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鉴于目前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其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投人大量人工和机械设备.施工工序较多.分工也比较复杂。如果仅凭经验管理.不靠科学合理的计划来组织生产,就有可能使项目的施工处干无序和混乱的状况。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和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1建筑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索 建筑工程是一个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进度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自然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会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及周围环境等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出现不利情况,就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如果建筑工程处于山区或其他交通不便的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少,建筑材料供应不全,或运距较远,再加上气候条件恶劣,这样就会影响施工进度的控制;反之,如果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地质条件良好,施工场地平坦开阔,环境气候宜人,则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施工资源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要求首先落实资金的筹措.只有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才能保证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如果资金到位不及时.就会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建筑安装设备、建筑材料等资源的采购.这些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就会导致停工待料现象,最终影响施工进度控制。此外,这些施工必需的材料设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返工等现象,也会延误工程进度。 施工技术因素 如果施工承包商的施工方案不当,采用的工艺技术不合理,计划不周.竹理不善,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尤其是建筑的施工技术难易程度会给工程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采用高、新、尖的技术,会给施工增加困难,不利于进度的控制;如果设计中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使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会给施工带来便利,施工进度也易于控制。 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的其体落实。以及施工进度的其体控制.都得靠人来实现.人是施工进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如果由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进行施工管理,由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人进行施工,则施工进度也能较好地控制;如果管理者竹理能力差,施工人员技术差,领会不了设计意I钊,或是管理者和工人道德素质低、责任意识差,都可能使施工进度难以控制。 各种风险因素 建筑工程还会受到一些风险因素的影响.比如战争、内乱、T工、拒付债务、制裁等政治因素,会造成停工等中断现象进而影响进度;此外,延迟付款、汇率浮动、通货膨胀、分包单位违约等经济方面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工程资金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工程事故、试验失败、标准变化等技术方面的因素,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都会影响工程进度。 2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较多.因而进度控制也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工作。应充分制定好项目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