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挡土墙_软基处理

挡土墙_软基处理

挡土墙_软基处理
挡土墙_软基处理

6.5.3护坡、挡墙

浆砌块石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必要时,应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干缝。

6.5.3.1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空隙应采用碎石填塞。

6.5.3.2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空隙应采用碎石填塞。

6.5.3.3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应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交叉及洞穴、孔口等处,均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

6.5.3.4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砌筑过程中因故临时间断时,应留阶梯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0.5m。

6.5.3.5浆砌块石表面必须勾缝,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砌体表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

6.5.3.6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6.5.3.7泄水孔设置横向应拉通线布置,纵向定位用尺量,保证排水口水平、美观。

6.7 砌筑工程

本工程外墙砌筑材料为硅酸钙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为保证砌体质量,控制好墙体抗渗漏问题,结合深圳地区炎热、多风雨的气候条件以及广东地区的砌块产品,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6.7.1 材料

6.7.1.1工程中采用的砌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MU)和密度等级等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7.1.2进入施工现场的砌筑材料具有厂家生产资格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按规范要求抽样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7.1.3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附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准用证,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保持干燥,并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混合使用。

6.7.1.4配制砂浆用的砂,用洁净的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废渣等杂物,含泥量不超过5%。

6.7.1.5 配制砂浆用的石灰膏采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时,块状生石灰符合《建筑生石灰》JC/T479要求,淋制时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砌筑砂浆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6.7.1.6 砂浆配制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6.7.2施工准备

6.7.2.1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砌筑砂浆按重量比配制,砂浆的配制强度按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5%。

6.7.2.2砌块堆放场地平整、清洁、不积水,砌块不得被油污等污染,装卸砌块时严禁翻斗倾卸和丢掷,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及生产日期分别堆码整齐,堆码高度不超过 1.6m,堆垛上要设有标志,堆垛间留有通道。

6.7.2.3砌筑前按砌块尺寸计算其皮数和排数,编制排列图,编制排列图时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a.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砌块,灰缝按10mm计算;

b.按设计图中的门、窗、过梁、暗线、暗管等的要求,在排列图上标明主砌块、辅助砌块、特殊砌块以及预埋件等;

c.标明灰缝中设拉结钢筋的部位;

d.预留洞的位置;

e.墙体根部预先浇筑一定高度的素砼,使得最上一皮留有190mm左右的空隙,以便斜砌砌体,保证砌体与梁板紧密接触。

6.7.2.4施工前检查砌块等基层表面状况,要求平整、清洁,不得有污泥杂物,符合要求后再放线,并用钢尺校验放线尺寸。

6.7.3施工要求

6.7.3.1施工时在墙体阴角或阳角处立好皮数杆,杆间距离不宜超过15m,杆上标明皮数以及门窗洞口、过梁等部位的标高。

6.7.3.2砌筑时控制砌块的含水率,红砖、陶粒砼空心砌块含水率以5%~8%为宜,一般不需浇水砌筑,炎热夏天可适当洒水后再砌筑。

6.7.3.3砌墙前先交接班水平线,在放好墨线的位置上,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体处开始砌筑,第一皮砌块下铺满砂浆。

6.7.3.4砌块必须错缝砌筑,且对孔,保证灰缝饱满,铺灰对使用铺灰器,空心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否则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网或钢筋。

6.7.3.5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砌块,可用木锤敲击摆正、

找平,找平时严禁在灰缝中塞石子木片,如果砌筑后需移动砌块或砌块松动,均须铲除原有砂浆重新砌筑。

6.7.3.6砂浆随拌随用,在拌成后3小时内使用完毕,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必要时可采用掺入外加剂等措施延长使用时间,其掺量按有关规定并经试验确定。

6.7.3.7凡墙转角处丁字墙交接处及墙体长度大于6m时设构造柱,构造柱与楼板的钢筋连接采取焊接。

6.7.3.8 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沿墙高每隔500在灰缝内配置2φ6,每边伸入墙内1000mm。

6.7.3.9在门窗洞边200内砌体选用实心块或砂浆填实的空心块砌筑。

6.7.3.10门窗顶过梁及圈梁设置严格按结构图,钢筋连接采用现场搭接焊,构件砼采用现浇。

6.7.3.11雨天施工时防止雨水直接冲淋砌块,不使用被雨水湿透的砌块。

6.7.3.12不任意撬动已砌好的砌块或在砌体上随意打洞凿槽。

6.7.3.13墙体的施工缝处砌成斜搓,如留斜搓确有困难时,则沿高度每600mm左右(符合砌块模数)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小于600mm。

6.7.3.14砌筑墙端时,砌块与框架柱面或剪力墙靠紧,填满砂浆,并将柱或墙上预留的拉结钢筋展平,砌入水平灰缝中。

6.7.3.15墙体砌筑日砌高度控制在1.8m以内,雨天施工日砌高度不超过1.2m。

6.7.3.16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砂浆饱满;水平缝不低于90%,竖直缝不低于70%,边砌边勾缝,不许出现暗缝,严禁出现透亮缝。

6.7.3.17砌筑时不许站在墙体上操作,在大风雨和台风情况下,对已砌筑的强度未达到要求,稳定性能差的墙体加设临时支撑保护。

5.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1 强夯块石墩

5.1.1 施工范围

工作内容包括强夯块石墩基础施工的场地清理、填块石、点夯、面夯、碾压、回填土方等施工作业。其施工范围:K0+0000~K0+220段除靠近铁路线以及内环路部分,其余采用强夯块石墩进行软基处理。在已有杂填土、石的位置先挖除一部分杂填土、石,再铺填 1.0m 厚的块石作为强夯的工作面。在现状表面为淤泥的部分,先铺填2.5m厚的块石,然后再进行强夯施工。

强夯处理区总面积为16138.0m2,块石墩设计平均墩径为1.2m,设计墩长小于6m,总墩数2634根,所需块石方量28163.0m3。墩位布置采用正方形,间距为2.5米;夯击能:块石墩为3000KN.m~3300KN.m,经软基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要达到140Kpa,沉降控制在15cm内。

先进行道路强夯块石墩的点夯施工,待道路的点夯完成后,回填50cm厚片石,再进行满夯,最后用14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

5.1.2 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1.技术要求

除满足《技术规范》403.02、403.03、403.04的要求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

a)夯击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14T/m2,工后沉降要小于15cm;

b)放线布置夯点时,必须有可靠的测量控制点,且每个夯点应有明显标志和编号标明夯击顺序,夯坑每次填料后须用不受夯击施工影响的控制点(与最近夯点距离须大于10米)重新测放墩位,夯点定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cm;

c)施工时从路中心轴线向两侧同时夯击,块石墩采用间隔跳打法进行;

d)通过试夯确定块石墩施工的收锤标准;

e)强夯块石墩

①设计墩径平均1.2m,墩体须穿透淤泥或淤泥质砂层,进入下卧持力层;

②单击夯击能3000KN.m~3300KN.m,夯锤采用直径1.0m,高2.3m的圆柱形锤,锤重150KN;

③块石墩间距为2.5m,正方形布置,墩位误差不大于5cm;

④收锤标准: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均小于15cm,且击数不小于试夯时确定的击数。

f)满夯

①采用直径2.5m、重150KN的圆盘形钢锤,单击夯击能控制在100KN.m~150KN.m;

②夯点布置:按2.15m间距梅花状布置夯点,两夯点之间搭接35cm;

③击数控制;每夯点夯2击。

g)填石质量要求

①石料须采用质地较纯净的中风化以上的混合开山石料,级配良好,大小石各半,粒径不得大于80cm,含泥量不大于5%(重量比);

②及时挖出石料铺填过程挤出的淤泥,回填块石;

③填石表面须整平,高差不得大于10cm;

④填石厚度控制在1.0±0.2m范围内,在现状为淤泥的部位,保证填石厚度不小于2.5m。

2.强夯质量检测要求

a)夯沉量检测,每夯一击均须测量其夯沉量,测量需用水准仪,塔尺应立于锤中,不得以目测代替,每个夯点须详细记录夯击阵数、击数、夯沉量等原始施工情况;

b)块石墩长度、形状及着底检查

用高分辨、有效探测深度10~12m地质雷达进行探测,其发射天线电磁波为50~100MHz,采用512us时窗。检测数量为总墩数的

25%,每3000m2作为一个检验块,每一检验块的合格率应大于95%,超过5%不合格者应对每一不合格墩所在10×10m2方格内的墩体进行普查,普查不合格应进行补夯。

c)地基承载力检验

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瑞利波检测法及静载检测法相结合进行。

①瑞利波检测

瑞利波检测时,应先作对比试验,找出本场地波速与承载力的相关系数。对每一个做对比试验的墩,应先做瑞利波试验而后再静载试验。

瑞利波检测数量为总墩数的2%,按照规范抽点,具体抽检位置随机选择,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对每一瑞利波检测不合格点,应对其所在30×30m2方格内的每一墩用地质雷达进行着底检查,着底率不足 95%的应对该范围内的墩进行补夯。

②静载试验检测频率为2点/20000m2,静载试验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实施情况选点,静载试验点应有代表性,选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d)沉降观测

①沉降板

为检测经软基处理后地基剩余沉降情况,应沿道路长度每100米埋设一个沉降标,观测其剩余沉降。

沉降板在面夯完成之后埋设,埋设的位置避开市政管线,以免市政管线施工时影响沉降观测的连续性。路基土填筑期间,每两天观测一次,路基土填筑完成之后每5天观测一次。

②全断面观测仪

全断面观测仪在面夯完成之后埋设,路基土填筑期间每两天观测一次。

5.1.3 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测放道路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作抛石作业的控制线;

2.按设计要求采购石料,抽样送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分批组织车辆运输入场地抛填;

3.组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设备调试,等待开工作业;

4.抛石筑堤形成强夯工作面,整平块石顶面,填石层标高用20×20m的网格测量,填石厚度采用地质雷达检查,检测为20m测一断面,每2m一个点;

5.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

6.整修临时施工便道;

7.圈围强夯作业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保证作业安全;

8.对施工区域进行探查,确定有无地下管线、构筑物或高压电缆等,报监理工程师,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9.对施工区域进行静力触探,确定软弱层的厚度,为控制施工墩长提供补充地质资料;

10.测量试夯区淤泥顶面的标高。

5.1.4 强夯试验

1.试夯内容

本工程的试夯区选在K0+050~K0+060右侧软基处理部分,试夯区面积约为550m2。试夯完成后要取得如下参考数据,用于指导施工:

a)夯点夯击阵数、夯击数及收锤标准;

b)试夯区周边淤泥的隆起量;

c)强夯挤淤交工面的总夯沉量和点夯交工面的夯沉量,测定总夯沉量与墩长的关系;

d)测定抛石体在淤泥中的沉没量,测定墩长与墩体形状;

e)采用静载实验测定不同间距强夯块石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

f)利用瑞利波检测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波速,并与承载力进行对照,确定波速与承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g)埋设全断面沉降观测仪器和沉降板,测定不同间隔墩距时工后沉降;

h)每一试验区选择三个断面,测试桩土应力比。

3.强夯块石墩试夯

块石墩的试夯两种情形:无挤淤要求的路段,直接进行块石墩的试夯,有挤淤要求的路段,块石墩试夯在强夯挤淤试夯完成后进行。按设计要求,须进行三种不同块石墩间距的试夯,分别为2.2m、2.5m、3.0m,因此将试夯区等分成三块,每块按设计要求的布置形式及密度布置墩位。放点完成后先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及参考击数,对墩点进行夯击,夯击从路中心轴线依次向两侧同时进行,采用间隔跳打法,每一个墩点的分阵进行夯击,通过试夯需确定:强夯块石墩每个墩夯击数、阵数、收锤标准等一系列施工参数。

a)试夯步骤

试夯作业过程中,强夯块石墩施工采用间隔跳打法,且对每个墩点的夯击须分阵进行,每阵夯完后要对夯坑进行喂料。

b)强夯块石墩试夯程序设计(见下图)

4.强夯块石墩试夯需采集的试验数据

a)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每20m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

b)测量夯前夯后试验区周边淤泥面标高;

c)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阵数,每个墩点的夯击数及最后两击的夯沉量;

d)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墩点的累计夯沉量;

e)夯前测定强夯作业所需块石垫层的厚度;夯后用地质雷达测定抛石体在淤泥中的沉没量;

f)用地质雷达检测墩长、墩形及块石墩着底情况;

g)对三种不同间距的块石墩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静载试验(三处),测定承载力;

h)采用瑞利波检测处理后的地基波速;

i)埋设全断沉降观测仪器及沉降板,测定不同墩间距块石墩的工后沉降;

j)选择三个断面,测试桩土应力比。

5.试夯数据处理

a)统计同一墩间距夯点的总夯击数,总阵数,求出平均夯击数和平均夯击阵数,从而得出不同间距块石墩的夯击数及收锤标准,综合考虑确定间距为2.5m的块石墩的收锤标准。

b)根据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分析桩体形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分析桩长,并与地质勘探报告及施工前静力触探确定的该区淤泥层厚度进行对比,确定桩体是否穿过淤泥层到达下卧硬层,即分析是否已完全着底,从而决定是否增加单击的夯击能、击数,或调整设计墩长。

c)分析桩长与累计夯沉量的关系,确定其变动范围,为指导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d)分析块石在淤泥中的沉没量,调整抛填块石的厚度。

e)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结合对瑞利波检测到的地

基波速的分析,确定承载力与波速的对应关系,为地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提供快捷、简便的经验数据。

f)根据夯前夯后的块石面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对照设计要求比

较判定是否合格。

g)分析工后沉降,依据其大小对后续的设计作适当调整。

5.1.5 施工方法

1.施工机具

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作重锤的起吊设备,最大起重量为30吨,最大起吊高度为25米,配自动脱钩装置。在起重臂架顶部用两根钢丝绳锚系至起重机前方的推土机上,以防止起重机臂架在突然卸重时,产生后倾或摇摆,推土机可兼作整平场地之用。夯锤采直径 1.0m、高2.3m的圆柱形铁锤,锤重150KN。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工作面的大小,在强夯的施工初期,配备3台套,随工作面的展开,逐渐增加施工机械,施工高峰期配备6台套,每3台强夯机作为一个作业班组,另配备喂料用的反铲挖机4台,整平场地用推土机4台。

2.施工顺序流向及流水作业段划分

整个强夯施工按自然分布形成两个大作业区:K0+000~K0+050和K0+050~K0+220。在两大作业区,沿道路轴线方向分成若干流水作业段,每个流水作业段的面积控制在3000m2左右。强夯施工作业在平面的展开顺序为:由K0+000沿路轴线向前强夯,两个作业区的强夯作业展开的顺序为K0+000~K0+050、K0+050~K0+220。

3.施工工艺流程

4.夯点夯击作业程序

准后可结束该点的夯击。

5.主要工序的作业方法

a)强夯工作面石料抛填

①测量放线布设道路中心轴线,沿中心轴线两侧,按设计要求的块石墩宽度,每侧增加3m,保证最外一排墩的施工有足够的工作面宽度。

②沿道路中心轴线向两侧抛填,填石过程中尽量使淤泥挤出。为保证抛填的质量,在抛石填筑的过程中,应根据淤泥的隆起情况,及时用反铲挖掘机清除堤头和堤侧淤泥,,以保证整个断面填石的均匀性,严禁形成淤泥包。对已形成的淤泥包应及时挖除,并回填足够数量的块石,块石堆用推土机推平。

③抛填石料级配及含泥量要符合设计要求,抛填过程中如发生石料架空,应用反铲挖掘机整理。

④石料抛填完成后,用推土机推平碾压,使石料铺筑层有一定的密实度,且表面高差不得大于10cm,布置20m×20m的方格网测量填石顶面标高。2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上2m 设一点,采用雷达探测填石厚度,填实厚度的控制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能支承夯机不致下陷。

b)点夯块石墩

①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现场进行墩位复合,墩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1: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②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同时为减少在块石墩施工过程中,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不可依次夯击。

③强夯时分阵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3000KN.m ~3300KN.m 范围内,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

④喂料:一阵夯击结束后,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夯坑喂料,夯坑喂料应略低于夯坑四周。喂料时,严禁从未强夯区域或距正在施工夯点10米以内的已夯区范围内挖取石料来填充夯坑,夯坑填筑料可以从距正在施工夯点10米以外的已强夯区挖取,且整个场地的挖料厚度应均匀,以保证垫层厚度的均匀性。喂料完成后,重新测放墩位,开始下一阵的夯击。

⑤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点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按间隔跳打法夯击下一点。

⑥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

⑦间隔跳打法示意图

说第夯 第夯c)对于场地标高低于管线或箱涵垫层标高的部分,回填50cm 左右厚的块石,若发现块石墩间有大量的淤泥挤出,亦必须换填50cm 片石后,再进行满夯。

②按2.15m 间距梅花状布置满夯点,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

③夯击从路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侧推进,每点夯二击,锤印搭接35cm ,夯击能控制在1000KN.m ~1500KN.m 范围内。

④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

5.1.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组织试夯,确定收锤标准,并严格按试夯确定的施工作业程序及收锤标准控制施工。

3.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予以补救。

4.严格控制抛填石料的粒径级配及含泥量,不合格的石料不准进场。

5.石料抛填的过程中,及时挖除挤出的淤泥,保证填石厚度的均匀,提高置换率。

6.派专人检查核对夯点的夯击情况,杜绝漏夯和少夯。

7.严格按规定的夯击能、击数、夯沉量控制每个夯点、每遍、每阵的夯击,并作详细的施工记录。

8.抛填的块石表面做成2%的泛水,保证施工面的排水畅顺,夯击施工过程中及时回填夯坑并排干夯坑中的积水,保证夯击效果。

9.严格控制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

10.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

11.夯击过程对强夯区周边隆起的淤泥挖除卸载,减少隆起淤泥对强夯作业的反压作用。

12.夯锤底设上下贯通的通气孔,锤体的四周设导气槽,以减弱夯击时的气垫作用,消除重锤起吊时的真空吸力,提高夯击效果。

13.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较大降雨,导致作业面被水浸泡时,要修造排水沟疏导场内积水,将场内雨水排干晾晒后,方可施工。

5.1.7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坚持起重吊装工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无证操作;

2.严格按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强夯起重作业,不得违章操作;

3.现场施工的每台强夯机设立专人指挥强夯作业,并统一指挥联络信号,防止因信号传递而引起的失误操作;

4.设置施工安全警戒区,划定安全警戒线,必要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圈围,使作业区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对施工的干扰;

5.施工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看护施工现场,及时将闲杂人员清除出场;

6.在现场四周合适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语及警示牌,时刻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注意安全施

工;

7.定期对施工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况;

8.每天开工作业前责令机修人员对施工作业机械的安全保障系统及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清除故障,减小不安全因素;

9.两个相邻的作业班组,在平面上的布置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作业班组间的相互干扰,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在夯坑喂料时,略低于夯坑四周,以防止再次夯击时,小块石头飞溅伤人,同时要做好夯坑的排水,尽量避免带水作业;

11.实施可靠的起重臂架防倾覆措施,必要时设立地锚,将臂架顶端通过钢丝绳系锚牢固,防止臂架卸重夯击时的摆动和倾斜;

12.施工作业过程中,起重臂架下严禁站人,吊钩未下降到地面停稳,不得派人上前操作挂锤;

1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起重臂架起拔角,并经常检查其是否超出了安全允许的范围,一经发现要及时纠正;

14.按规定定期更换起重用钢丝绳,不得超期使用。

5.2劈裂注浆

5.2.1施工方法概述

本法适用于路基密实度低于设计密实度,并可灌比值N大于10的路基,通过高压水泥浆的胶结作用将钻孔周围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土柱胶结成柱状整体,通过多个柱状的相互渗透,使路基成一个整体,提高路基板体强度。

5.2.2施工技术要求

按下列要求选择材料和机具进行施工控制。

1.村料

(1)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封壳料,低强度水泥粘土浆,浆液配方为水泥粘土=1:2~1:3,干料水=1:1~1:1.5(重量比),塑性指数15~30。

2.施工机具

(1)钻孔机机械,旋转式铝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孔的方式,钻

头的推进采用手工推进柱塞泵和双液柱塞泵,压送水泥浆时,柱塞与缸体不直接接触,减少磨损,注浆泵的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

(3)搅拌机、螺旋推进或液压推进。

(2)注浆泵,采用采用叶式机械搅拌机,保证浆液连续均匀搅拌。

(4)注浆管采用花管,硬质塑料管制成,外径50mm,承受最大压力大于3.0Mpa。

5.2.3劈裂注浆作业施工流程

(详见施工工艺框图)

5.2.4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放样基线、水准点等资料,用测量仪器放出作业块内钻孔平面位置。

2.钻孔、注浆

(1)钻机与灌浆设备就位;

(2)钻孔,开孔直径110mm,垂直偏差1%,全段跟套管钻进;

(3)当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从钻杆内灌入,然后拔杆;

(4)插入塑料袖管线到设计深度;

(5)插入注浆管,待封闭泥浆(封壳料)初凝后,插入双向密封注浆芯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进行注浆。注浆水泥要过筛,以防堵泵,注浆的顺序先边缘后中央,边缘第一排注浆压力不宜太大,一般为1Mpa,因为边缘临空,容易漏浆,若发生漏浆,停止注浆,待水泥浆初凝后进行二次注浆,明显的裂隙漏浆可用木椿打入堵漏。注浆时若

注浆泵压力无明显增高或路基无明显隆起,可尽量多注。当浆夜从另一钻孔中冒出时,可将冒浆孔用木塞堵死,继续加压。当注入大量浆液压力没有增高时应考虑有无裂隙、空洞、破碎带或泉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注浆流量一般为7~10L/min,对于空洞、破碎带要加大流量至20L/min。

(6)注浆完毕用清水洗塑料袖阀管中的残留浆液,以利于下次重复注浆。

(7)注浆管应有双向密封装置,保证上下密封好,达到定位注浆的目的。

5.2.5注意事项

1.注浆施工场经事先平整开挖至工作面,测量工作面标高后,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以保持场地的整洁干燥。

2.正式施工之前,在现场进行注浆试验,最终确定注浆水泥用量和控制压力、配合比、注浆次数等参数和施工工序。

3.施工中随时记录注浆的各项参数和出现的异常现象,主要内容有:

(1)钻孔记录。孔号、孔深、土层类型、分层深度等;

(2)注浆记录。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注浆量、始(终)灌时间、注浆段起止深度、复灌次数;

(3)浆液试块及其它测试记录。

4.成孔后应进行孔口段封闭,封闭材料可采用泥浆,其7d立方体抗压强度宜为qu=0.3~0.5Mpa,粘度80~90s。

5.注浆开始前采用压水试验方法检查管路及接头的密封性能,以及仪表和设备的运转情况。注浆一开始即连续进行。

6.浆液必须在搅拌均匀过筛后,再泵送压注,在注浆过程中,浆液应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宜小于浆液初凝时间。

7.注浆时,注浆管每次上拔或下送长度宜为500mm。

8.注浆的流量一般为7~10L/min,对地下空洞、破碎带,流量应当加大,但也不大于20L/min。

9.注浆过程中出现地面冒浆或压力突变,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10.单孔注浆结束标准应根据下列情况决定:

(1)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

(2)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3)地面冒浆。

5.2.6质量检验

1.质量检验在注浆施工完28d后进行,以防由于水泥龄期不够,固结强度不高影响检验的可靠性。

2.外观检验:对所有注浆地面标高进行水平测量,标高稍有隆起而路基没有明显裂纹即可认定注浆成功。

3.钻孔取样检验:取样重点放在注浆情况出现异常的压浆孔周围。钻孔位置应在三个注浆孔的中心,钻孔斜度不超过1%,每孔取三个试样进行干密度分析,与原干密度和标准干密度进行对比,验证注浆效果,取样时因裂隙和空洞造成的水泥块应予剔除。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注浆孔的0.5%,但每一施工单元不少于3个,不合格者应补灌;

4.地基加固的注浆效果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载荷试验等进行试验。

5.3 砂垫层

5.3.1施工方法概述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技术指标和本工程的实际特点,K0+220~K0+451.10除靠近铁路部分外,软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加载预压固结的施工方法。水平排水系统采用砂垫层、盲沟、集水井、箱涵、污水管、雨水管,在砂垫层中纵横向每隔50米设置一排水盲沟,在纵横盲沟的交汇处设置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抽排固结水的施工方法。

5.3.2 技术参数要求

砂垫层的填筑施工除了满足规范《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下列质量及技术要求。

土工织物规格及质量要求(见下表):

2.盲沟的质量要求

⑴盲沟在砂垫层平整后挖沟铺设;

⑵盲沟渗滤料应采用粒径3-5cm、级配均匀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3%;

⑶盲沟的渗滤料应用土工布完全包裹,包裹搭接20cm;

⑷盲沟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0cm,底标高允许偏差为±5cm,盲沟宽度允许误差为±5cm;

⑸土工布接头尽可能避开盲沟交叉处,必要时用双层土工布加强;

⑹土工布接头搭接长度不能短于80厘米,在盲沟交叉处不能短于120厘米;

⑺制作盲沟用的土工布可选用200g/m2针刺型土工布,布料质量应满足以下标准:

①断裂延伸率≥40%;

②抗剪强度≥0.5吨/1米;

③渗透系数≥2×10-2cm/s;

④顶破强度≥80kg。

3.砂垫层质量要求

a)砂垫层应使用较干净的中粗砂,其含泥量应不大于5%;

b)压实后的砂垫层密实度至少达到中密状态,干容重不小于1.65t/m3;

c)砂垫层压实后的厚度应保证不小于设计厚度,抽检合格率应大于95%,但最薄不得小于90厘米。

4.集水井的质量要求

a)集水井需与盲沟连通良好,随着填土逐步加高;

b)集水井基础按图施工,底部铺片石;

d)整个施工预压过程中井内水深超过60厘米时必须抽水,并记录抽水时间与井中水位变化。

5.3.3 施工组织

1.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提供的边界坐标,用全站仪测放出砂垫层施工区域的边线,并在放出的桩位上作出明显标志。

2.场地清理

首先把抽排完水的场地晾晒干,在经晾晒过且质地较干的淤泥面上挖纵横排水沟,设置汇水井,将局部积水用抽水机抽排至指定雨水井,尽量保持无水并晾晒一段时间,使基底可行走轻便机械,并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孤石、垃圾、杂物,腐植物等进行清理,并将清理后的废物运至规定的废物堆放区。对局部存在的深坑、大沟等采用就近填挖找平或外借砂性土填平,保证淤泥面坡度小于1:20。

3.土工布铺设

基底平整结束后,清除场地内易刺破土工布的杂物并清平,即可进行土工布铺设施工,共分四个铺设小组,每组四人,铺设时直接将土工布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缝合、摊铺,铺设方向沿路中线方向。

铺设前采用电动缝合工具按设计要求将小块土工布缝合成大块土工布,大块土工布的宽度为30m,长150m,缝合连接采用双排线折叠缝合法,折叠缝合宽度大于30cm。小块土工布缝合成一大块后,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搭接相连,其铺设呈鳞片状,即后一块土工布压在前一块土工布之下,大块土工布采用搭接,搭接宽度大于1米,铺好土工布后,周边用砂袋叠压固定,且在中间需压砂定位;铺好土工布后应在十天之内填砂,不得暴晒,以防因土工布老化而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中要不时的检查土工布的质量,如有刺破、撕裂等破坏时,视其损坏程度而采取响应的补救措施。

4.砂垫层施工

砂垫层的铺填施工采用人工运砂施工,运砂车采用轻便手推车,并在铺填路线地面上铺木板,填筑时,由路边逐渐向中央分三层摊铺,厚度分别为第一层30cm,第二层30cm,第三层40cm。在砂垫层的填筑施工过程中,因淤泥质地软弱,具有流动性,如在其上部加载不均时,局部会产生淤泥的挤出现象,形成隆包,导致砂垫层有效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影响砂垫层的排水和集水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填筑厚度的均匀性,以确保砂垫层的质量。由于场地周围道路狭窄,施工车辆机械拥挤,现场需安排专人对运砂车辆进行交通疏

导,以防发生交通事故而影响施工进度。

为加快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我们拟将工作区划分为4个小区并组成相应4个填砂小组,每个小组初步拟设49人,每天分两班作业,并按填砂方向与铺设土工布方向一致的方法进行。

填砂完毕后,检查填砂厚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在设计沉降板位置处,应预先埋设沉降板再进行砂垫层施工。

5.盲沟及集水井施工

各分区的砂垫层施工接近完成时,按设计要求进行盲沟轴线的定位放线,在放线过程中,如发现集水井位置标高不在场地较低位置,须与监理及设计院联系,对集水井位置作适当调整,以利于排水,确保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在进行盲沟和集水井沟槽开挖过程中,为防止砂体蹋落,在盲沟交汇处即设计中的集水井位置放置潜水泵抽排积水,沟槽两侧采用模板立模,使盲沟成形。同时要求盲沟开挖顺直,保证排水畅通的流入集水井,集水井施工时要保持沟底平整,无坑洼,且有一定纵坡。沟槽开挖完成后铺设渗滤土工布,土工布铺设时,尽量避免在集水井处搭接,无法避免时应按设计要求搭接宽度处理。盲沟的填充料采用3-5cm 级配碎石,含泥量小于设计要求,盲沟完成后覆盖砂至设计砂垫层标高。

集水井按设计要求采用钢筋笼,在公司基地加工完成后,运到施工现场,其结构尺寸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井底要设置坡度,底部铺设片石,其厚度宽度,要满足要求,井壁垂直设立,并随填土逐步加高。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严格控制基底的平整度,保证基底纵坡达到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对基底进行晾晒。

⑵严格砂垫层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均匀加载,以防局部加载过快而造成淤泥挤出导致影响施工质量。对有淤泥隆包区域周边必须进行卸载,并整平隆起的淤泥。

⑶施工过程中严禁重型施工机械在砂垫层施工区域的行驶。

⑷严格控制土工布、砂石料等原材料质量,坚持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材料检验要求进行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和使用。

⑸为确保盲沟的断面形状满足设计需要,在进行渗滤料回填施工时,盲沟需支立侧模。

⑹设专职砂垫层现场质量巡查员,负责砂垫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查。

⑺做好施工原始记录,严格工序隐蔽验收制度。

5.4 塑料排水板的施工

5.4.1 施工方法概述

塑料排水板作为排水固结的竖向排水体,其施工在砂垫层铺设完成后方可进行。排水板平面按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为1米。施工时排水板需穿透所要处理的软土层,顶端高出排水砂垫层20cm。

5.4.2 技术参数要求

除遵守《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外,还需按下列要求选择材料和机具进行施工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1.材料

(1)原材料规格及质量要求

选用的塑料排水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且沟槽表面平滑,尺寸准确,断面尺寸选用100mm×4mm,并满足能保持一定的过水断面,抗老化能力应在一年半以上,具有耐酸碱抗腐蚀性,滤膜牢固无破损,芯板无老化现象等技术要求,具体见下表。

⑵材料试验:每批的排水板要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规定的频数随机取样送专门的质检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用于施工,每批进场的排水板均需附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质量检验单等有效证据。现场通过对检查排水板的滤膜、沟槽及对折疲劳破坏性的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后判断其是否合格,方可决定是否使用。

2.机具及工期要求

插板采用IJB-16型插板机,共用6台,分成3个作业小组,计划40天完成。

3.成孔

⑴成孔应力求准确,孔位误差不宜大于5cm;

⑵选择成孔机具时可考虑现场的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尽可能采用直径较小的圆形(ф127mm)导管或菱形导管(120×60mm),以减少土样扰动产生的附加沉降。

⑶插板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插板长度的1.5%。

4.插板的施工

⑴板头高于砂垫层20cm,折埋于砂垫层中,并随插随埋;

⑵插板应穿过淤泥层进入下卧层,施工中杜绝跟带现象产生。

⑶把管时带出的淤泥应随时清楚除干净,切防污染砂垫层。

⑷入井插板应保持完整无损。

⑸作好插板的现场施工记录,以便查验。

5.4.3 施工组织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放样基线、水准点等资料,用测量仪器放出不同作业块内插板位置及施插顺序,并作出明显标志。

2.塑料排水板施工

在进行排水板施工前,对砂面相对高差较大的局部区域还需要进行填砂找平,以利于排水板的施工放样和插板作业。

由于整个场地地质钻孔较少,为能准确的确定淤泥厚度和插板准确深度,施工前先在砂垫层上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和试插,如发现地质情况变化,无法按设计要求打设时,需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联系解决。

插板机就位后,按已定位插板位置进行施插,施插深度一定要穿透淤泥层。

塑料排水板施工组成3个作业组,每个作业组安排2台插板机,各作业段内区水板施工施插顺序为先插区内,后施工与块石墩交界部位插板,如遇块石或硬物插不下时,可在周边补插,如大面积内无法插下,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拔套管时带出的泥土,及时清出砂垫层以外,以免堵塞排水通道。在插板作业过程中,每条盲沟只允许跨越一次,且跨越完成后要对该部位的盲沟进行修复,保护盲沟不受破坏,在整个小区插板完成后,需人工整平因插板机在砂面行走留下的痕迹。

3.质量保证措施

⑴严把排水板材料进货质量关,不合格的排水板不得进场和使用,

⑵对准备进场的排水板需按规定的批次和检测频数进行抽样送检,待抽检合格后才用于施工;

(3)做好排水板材料的搬运和储存工作,防止在排水板搬运过程中对滤膜的损坏。严禁露天堆存,修建临时堆放仓库进行堆放,已防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填方穿越水田地段较多,为高液限非适用性材料软基;亦有经过水塘地段,为淤泥软基。软土地基主要位于沟谷内或水塘,上部为水田,积水,表层多为耕植土,分布非适用性材料、淤泥。根据设计本标段共需处理软土423211m3。根据设计要求,非适用性材料软基和淤泥层必须挖除后,选择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清运淤泥、排干积水,再从基底按要求换填适合路基填筑的材料。 根据设计,本施工段落有一段软基换填,软基处理长度为40m,平均宽度为8.3m,平均深度为2.8m,本项目部将在进行轻型触探试验后确定最终换填范围和深度。 二、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⑶、《公路施工手册》 ⑷、设计图纸 ⑸、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化指南》 ⑹、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2、编制原则 ⑴、认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合同段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

⑵、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 ⑶、认真、充分研究施工环境,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协调,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 ⑷、施工方案编制尽量做到与总体施工部署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⑸、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力求均衡生产; ⑹、实施项目法管理,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实施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优化配置施工所需各项资源,做到统筹安排,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 ⑺、坚持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切实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三、施工准备 (一)准备工作 1、组建施工作业队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任务,制定相应的 规章制度,促使工程运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深沟,主排水沟深约1.5米、次排 水沟深于1.2米,并在路线一侧红线外挖一条排水沟将水排出路基以外,降低软基路段纵横路基地下水位和排走地面积水,对软基地段进行晾晒;在路基另侧修建纵向施工便道,淤泥挖除时运输车从施工便道行驶,淤泥层挖除后将便道一并挖除。 3、路基清表完成,施工范围内无通信电览、电线、房屋拆迁等障碍物。 换填透水材料拟采用本标段符合填筑要求的挖方。

挡土墙安全措施

挡土墙安全措施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挡土墙安全措施: 1、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砼挡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员工作时间全天现场值班看护; 2、清理施工现场的浮石和原矿仓两侧自动滑落的废石; 3、在原矿仓顶部的两侧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栏,距离岩边3m,搭设高1.5m,长20m,外加竹胶板做成一个全封闭的护栏,确保山体浮石不能自动滑落和非作业人员不能靠近,以保证砼挡土墙的正常施工; 4、在施工期间挡土墙搭设双排脚手架,挂设安全网,工人在高处作业挂设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作业的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 5、安全员要做到每天上班之前的安全教育,绝不给工程留死角或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施工现场用电有专职电工操作,禁止工人私拉乱接,打砼振动棒手必须带绝缘手套,专人负责振捣; 7、在砼挡墙施工期间不许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人

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8、不定期对脚手架支护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及维护、维修,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确认合格,严禁利用支护结构支搭作业平台、挂装起重设施等; 9、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遇边坡不稳、有滚石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经过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0、露天采场爆破作业时要提前半小时书面通知我单位,做好人员撤离,保证人身安全,请建设单位做好协调。

挡土墙_软基处理

6.5.3护坡、挡墙 浆砌块石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必要时,应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干缝。 6.5.3.1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空隙应采用碎石填塞。 6.5.3.2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空隙应采用碎石填塞。 6.5.3.3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应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交叉及洞穴、孔口等处,均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 6.5.3.4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砌筑过程中因故临时间断时,应留阶梯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0.5m。 6.5.3.5浆砌块石表面必须勾缝,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砌体表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 6.5.3.6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6.5.3.7泄水孔设置横向应拉通线布置,纵向定位用尺量,保证排水口水平、美观。

6.7 砌筑工程 本工程外墙砌筑材料为硅酸钙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为保证砌体质量,控制好墙体抗渗漏问题,结合深圳地区炎热、多风雨的气候条件以及广东地区的砌块产品,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6.7.1 材料 6.7.1.1工程中采用的砌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MU)和密度等级等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7.1.2进入施工现场的砌筑材料具有厂家生产资格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按规范要求抽样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7.1.3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附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准用证,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保持干燥,并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混合使用。 6.7.1.4配制砂浆用的砂,用洁净的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废渣等杂物,含泥量不超过5%。 6.7.1.5 配制砂浆用的石灰膏采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时,块状生石灰符合《建筑生石灰》JC/T479要求,淋制时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筛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砌筑砂浆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6.7.1.6 砂浆配制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6.7.2施工准备 6.7.2.1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砌筑砂浆按重量比配制,砂浆的配制强度按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5%。 6.7.2.2砌块堆放场地平整、清洁、不积水,砌块不得被油污等污染,装卸砌块时严禁翻斗倾卸和丢掷,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及生产日期分别堆码整齐,堆码高度不超过 1.6m,堆垛上要设有标志,堆垛间留有通道。 6.7.2.3砌筑前按砌块尺寸计算其皮数和排数,编制排列图,编制排列图时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a.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砌块,灰缝按10mm计算; b.按设计图中的门、窗、过梁、暗线、暗管等的要求,在排列图上标明主砌块、辅助砌块、特殊砌块以及预埋件等; c.标明灰缝中设拉结钢筋的部位; d.预留洞的位置; e.墙体根部预先浇筑一定高度的素砼,使得最上一皮留有190mm左右的空隙,以便斜砌砌体,保证砌体与梁板紧密接触。 6.7.2.4施工前检查砌块等基层表面状况,要求平整、清洁,不得有污泥杂物,符合要求后再放线,并用钢尺校验放线尺寸。 6.7.3施工要求 6.7.3.1施工时在墙体阴角或阳角处立好皮数杆,杆间距离不宜超过15m,杆上标明皮数以及门窗洞口、过梁等部位的标高。 6.7.3.2砌筑时控制砌块的含水率,红砖、陶粒砼空心砌块含水率以5%~8%为宜,一般不需浇水砌筑,炎热夏天可适当洒水后再砌筑。 6.7.3.3砌墙前先交接班水平线,在放好墨线的位置上,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体处开始砌筑,第一皮砌块下铺满砂浆。 6.7.3.4砌块必须错缝砌筑,且对孔,保证灰缝饱满,铺灰对使用铺灰器,空心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否则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网或钢筋。 6.7.3.5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砌块,可用木锤敲击摆正、

最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6%水泥土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务实运用)

6%水泥土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⒈ 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⒍《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从业主统一安排。 (2)认真领会设计图纸,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保证工期。 (3)根据合同工期以及阶段性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区段划分合理,适时根据重点、难点,施工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 (4)依靠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 (5)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二、工程概况 G230通武线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新增国道,北起吉林通化,南至湖北省武汉,是连贯南北的一条国道主干线,是国家公路网及河南省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拟建路段为开封境内市区至尉氏县段,根据功能需要,项目起点位于开封市十三大街与G310交叉处,向南接郑民连接线,与郑民连接线重合约1.722Km后,与其分离,正南向下穿郑民高速,进入祥符区境内,经樊庙村、小孙村、西姜寨乡,至杨岗村西折向西南,跨贾鲁河进入尉氏县境内,经后曹村、朱家村,至雷家村处下穿商登高速,折向南,跨康沟河,在郭新庄东接尉氏县规划西环,向南经孔家村、崔家村至要井村北折向东南,接G240(原S220)线止。路线全长42.336,其中新建路段40.614Km,改建段长1.722Km,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起点至郑民高速路段主要建设规划十三大街横断面双向六车道范围,即相当于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面宽度为30m,路基宽度为31.5m。郑民高速至终点路段采用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面宽度为39m,路基宽40.5m。 本分部起点桩号为K28+982.6,终点桩号为K52+445.32,路线全长23.462Km。本段采用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面宽度为39m,路基宽40.5m。根据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如路槽底位于清表后地面线以下,对80cm路床翻挖,并碾压后回填。对于路床底出现胶泥层或含水量过大,无法碾压时,采用路床底部以下20cm掺6%水泥土处理,路床80cm均采用4%水泥土处理,开挖后路床底部胶泥层厚度大,出现渗出明水,水泥土无法处理时,采用碎石换填方案。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85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基坑 基坑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向外设排水坡。 护脚基坑放样后即进行开挖,基坑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基坑四壁的坡度,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即停止开挖,选择有代表性的断面挖至设计标高,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人工继续挖至设计标高,在监理工程签字认可后,马上进行浆砌片石基础施工。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

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 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 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其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在砂性土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兰海高速公路某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挡土墙安全措施

挡土墙安全措施

谨致: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沙坪二级水电站前期工程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袁延国 议题:关于《沙坪二级水电站左岸崩坡积体桩板式挡墙工程安全措施》 参考: 关于报送《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左岸崩积体桩板式挡土墙工程安全措施》的函 尊敬的先生: 我部已完成大渡河沙坪二级水电站左岸崩坡积体桩板式挡墙工程安全措施的编制,现将该方案报送贵部,请审批。 附件:1、《大渡河沙坪二级水电站左岸崩坡积体桩板式挡墙工程安全 措施》 谨致诚挚问候并致良好祝愿!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沙坪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沙坪电站安全措施函共印:

肆份 主送: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沙坪二级水电站前期工程监理部 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左岸崩积体桩板式挡土墙工程 安 全 措 施 编写:审核: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沙坪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部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八日

安全措施 安全生产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加强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左岸崩积体桩板式挡土墙工程的施工安全工作,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左岸崩积体桩板式挡土墙工程项目部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有关的政策法规,并依据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切实、有效地做好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措施。 1 施工安全目标 1.1施工安全目标 实现“三无”、“两控制”、“一力争”。就是要实现: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控制重伤频率在0.5‰以下、控制负伤频率在2‰以下;力争消灭因工死亡事故。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左岸崩积体桩板式挡土墙工程项目部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严格按保证体系实施。 2.1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和事故处理工作。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队的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和事故处理工作。坚持“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都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负责落实到人。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完整)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北起海洲收费站与佛山毗邻,南接古神公路一期,全长6.72公里。 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属城市升级拓宽道路工程,利用现有侧分带、辅道、人行道进行拓宽扩建。由于,该段位于珠江冲击平原区,拓宽部份路基沉降稳定性较差,地层为软弱土,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设计对拓宽部份进行软基处理,即清除松散土换碎石及Ф500搅拌桩地基加固 二、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064-98); 3.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中山市交通建设项目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书; 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四月提供的中山市古神公路二 期工程北段-1施工标段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地质 该段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 1.软弱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 2.砂土液化,液化指数为1.75~14.36,中等液化地基。 3.不良地质情况详见软土分布特征表 四、软基处理原则 1.软基处理设计原则:软基处理是从稳定、沉降及满足构造物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

分析。根据计算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软基处理原则 (1)为尽可能减小新老路基拼接加宽段因新老路基地基强度与填料强度、压实度不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纵向裂缝,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挖台阶、铺设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处理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与原道路路基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加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 (2)当软土厚度小于3.0m时,其下部为非软土或软弱土时采用换填方法。 (3)水泥搅拌桩用于软土深度小于13.0m软土路段的处理,桩径Ф500,等边三角形排列。掺灰量据含水量大小决定,一般为50~60kg/m,推荐采用有较多使用经验的32.5级水泥。桩距1.0~1.4m,桩长以穿透软土或软弱土层为目的,为增强其性能,掺水泥总量以3%石膏作为添加剂。 五、软基处理工程量

挡土墙施工安全施工方案

挡土墙施工安全施工方 案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挡土墙施工安全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 K31+781~K31+914段左侧衡重式路堤挡墙共134m,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4159.9m。基础开挖土方3453.8m,回填土方900.5m。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总体部署及人员计划 计划设置一个作业队负责管理,作业队驻地设在二号拌和站内。计划基坑开挖、基础墙身施工由一个专业队伍施工,计划投入人员14人。 1.2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2014年4月18日开工,力争2014年8月18日前全部完成,工期90天。 1.3临时房屋 计划在施工区域附近租用民房,面积约100m2,用于作业工人驻地。

1.4临时供电 计划采用驳接地方电力,场内临电线路全部布置完毕满足使用要求。一台发电机以备用。 1.4临时供水 本项目水资源较丰富,储量及水质可满足施工用水,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采用地表水和打井取水,拌和站设置50m3的蓄水池,以满足生产需要。施工现场设置3m*3m集水坑保证混凝土养护用水。 1.5工地通讯 采用固定电话、无线电话、传真机以及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工地通讯。 1.7污水和泥浆处理 污水处理:凡产生污水的地方均设置污水处理池。所有生活和生产污水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后排放或循环利用。

渣土处理:基坑施工渣土通过汽车统一收集后运往设计弃土场处理。 2、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因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严防重大爆炸、火灾、坍塌和交通事故。 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管理责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指派一名副经理主抓安全工作。项目部设立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挡墙施工作业队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 3.1安全生产管理部职责 (1)协助项目安全副经理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2)修订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制订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1.软基处理 (1).旋喷桩施工 ①.旋喷方法 旋喷方法分为三种:单独喷射浆液的单管法:浆液和压缩空气同时喷射的二重管法;浆液、压缩空气与高压水同时喷射的三重管法。 其中单管法成桩直径0.3—0.8米。 ②.施工技术参数 A.喷浆量由体积法确切定所需的喷浆量,其÷I-算公式为 Q‘(D2HK(1+p)n)/4 式:小Q—所需的喷浆量(m’) D—旋喷桩直径(m) 1卜旋喷桩长度(m) K—填充率(0.75—0.90),选用0.90; 9—损失率(0。1—0.2),选用0.2。 B.喷射胀力 依据高压泥浆泵的压力范围20-40Mpa及试桩结果,确定喷射压 力为20Mpa。 C.提升速度 根据高/:舶2浆泵的流量60—120L/rain,取其中值90L/rain流量。喷浆时间;旋喷量/流量10 984*103/90-22min则提升速度二旋喷长度爪”司=650cm/22min=29,5cra/rain D.旋转速度 依据钻机性能,选定旋转速度为20r/min E.旋嘴孔径及个数 依据高比注浆泵的流量及工作乐力,选取用喷嘴直径2.51]1113,单寸L。 ⑧.施工工艺④.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九个整场地,挖排水沟,钻机就位。要求钻机安放平稳,立轴、转盘与孔位对准,钻杆保持垂育,其倾斜度不得大于1,5%,钻机位置与设训—位置偏差不得人于50mm。 B.施工前应根据所需要加固的地基强度、深度、加固面积等,选定施喷方法和相应的机具,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C.喷射注浆时,要注意设备操作顺序。钻孔至桩底标高后,旋转注浆管,另:动注浆泵,先向孔内送清水,待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及流量后,即町将注浆泵的吸水筲移至储浆桶开始注浆。待估计水泥浆已流向喷头后,方可按预定的速度提升注浆管。 D.喷射注浆中拆卸注浆管时,应先停止提升和回转,同时停止送浆,最后停机。注浆管拆卸完毕后继续喷射注浆时,操作顺序也要遵照第C条规定。 E.喷射注浆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喷射以防桩体中继,立即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如发现浆液喷射刁;足,影响桩体的设计直径时,应进行复喷。—般常见的故障为:喷嘴堵塞,表现为泵压增高而不;门浆;高压部分密封性能不好,连接处或旋转处漏浆,表现为泵压达刁;到要求值。 F.旋喷完毕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注浆泵及注浆管,钻机损坏部件要及时修理和更换,运转部分要涂抹黄油以利润滑和防锈。

挡土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挡土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1?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标志,施工现场入口设置入 场须知。 2?施工现场内的道路、临建设施、生产生活房屋、材料存放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3?高压电线下面不准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材料。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5?距地面2米以上作业要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 6?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门电工完成。 7?施工现场在夜间应有照明设备。 2、作业安全控制 1? 滑坡地段的基坑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间跳槽开挖,并设支撑防护,严防塌方;若开挖坡面上有松动石块时,应挖除干净。 2?砌石必须自下而上;抹面、勾缝作业必须先上后下。 3?挡墙墙身砌筑必须搭设牢固的脚手架,脚手架必须落地,严禁采用支挑悬空脚手架。 4?脚手架上作业,架下不准有人砌筑、勾缝。 5?墙身砌筑时,墙下严禁站人。 3、砂浆搅拌机作业安全控制 1?拌和机应安置稳妥,开机前必须确认传动及各部装置牢固可靠,操作灵活。 2?运转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进筒内清理筒口的灰浆。

3?作业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筒内砂浆倒出。 4、施工用电控制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布设。 2?架设电力设施时,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采用接零保护系统,还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严禁用同一开关控制两台及两台以? 上用电设备。 5?施工现场照明的器具及器材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不得使用绝缘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及器材。 6?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完成后,立即关闭电源开关。

软基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灌凤高速公路NO.1合同段 K13+820~K13+890左软基换填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泸渝高速公路LJ5合同段起点桩号K36+830,终点桩号K59+300,长链32.513m,路线全长22.503km。主线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质量控制指标、技术参数依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有关施工图纸执行。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泸东南发[2010]4号”文《泸渝高速公路工程“首件制”实施办法》的要求,本合同段拟定在K36+934~K37+020实施软基清淤换填首件制工作。本段的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具有合同段换填地段地质地貌特点,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材料、机械配置及观测结果、检测数据能为合同段软基换填全面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选用该段作为软基清淤换填首件工程。 K36+934~K37+020路段范围地形地貌主要表现形式为丘陵形态,多以圆丘﹑块状丘﹑斜面丘存在,沟谷平缓,基本以农田为主,谷底有小溪沟。原地面覆盖层主要为中、低液限粘土,结构松散不均匀。施工主线范

围处于丘间谷地,主要为软土、淤泥等特殊软基,最大换填深度约 2.76米,总换填方量36667 m3。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项目清淤换填采用回填砂岩片碎石的方式进行处理。换填施工作业方式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到弃土场。先挖除路基基底下全部软土、淤泥,然后按业主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填料采用砂岩片碎石。 软基清淤换填从2010年3月18日开始,2010年4月23日回填到原地面结束,历时天。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层回填自检合格后均按程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许可后方进行下一层回填施工。 二、首件工程实施目的 首件工程需要取得以下成果,形成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为下步大规模清淤换填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a)确定满足压实质量要求的最大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b)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c)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三、首件工程机械、人员配置 项目成立由项目总工为组长的软基换填施工管理小组,现场安排熟练的劳务队指挥运输车辆倒料人员2人,机械操作人员6人, 辅助工人10人。 软基换填施工管理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如下: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知识讲解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报检复核→砌筑基础→基坑回填→安设沥青麻絮沉降缝→选修面石拌砂浆→砌筑墙身→填筑反滤层回填土→清理勾缝 2、施工方法 2.1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前,做好场地平整,为片石及周转材料的运输、堆放准备好场地。 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2.2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由施工队埋设护桩。 2.3基槽开挖 1、挡墙基槽开挖时机械不得碰撞旋喷桩和破坏复合地基,坐落在原状土层中的挡墙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如有超挖,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处理,并按道路压实度标准夯实。 2、确保基槽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3、做到排降水设施,保持基底干槽施工; 2.4挡墙砌筑 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砌筑时,先铺底浆,再放石块(先将石块的尖锐部分敲去),经

左右轻轻揉动几下后,再轻击石块,使灰缝砂浆被压实。在已砌筑好的石块侧面安砌时,在相邻侧面先抹砂浆,后砌石,并向下及侧面用力挤压砂浆,使灰缝挤实,砌体被贴紧。砂浆的铺砌见下图。 度 砂浆的铺砌示意图 以分段分层进行为原则。底层极为重要,它是以上各层的基石,若底层质量不符合要求,则要影响以上各层。较长的砌体除分层外,还要分段砌筑,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应超过1.2m ,分段处设置在沉降缝或伸縮缝的位置。分层砌筑时,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如下图)。角石安放好后,从两边至中心进行,然后由边向中。

护坡砌体自下而上逐层砌筑,其泄水孔、砂砾垫层同步进行。泄水孔可预留孔洞或埋设铁管,反滤层在砌高一层后,即填筑一层,当达到耳环墙位置时,清理边坡后进行耳墙砌筑。砌筑要求砂浆饱满、密实,其内不得填碎石,应填以块石,以保证其强度。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2.5沉降缝及泄水孔设置 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泄水孔采用梅花阵布置。 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宽3cm(施工时缝内夹3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厚100~200cm。 挡墙背泄水孔入口处采用碎石层进行过滤,以免泄水孔堵塞,影响排水。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0670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Safety measures for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原矿仓砼挡墙施工安全准备工作,经过项目经理、施工技术人员、安全员现场实际考察制定以下施工安全措施: 1、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砼挡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员工作时间全天现场值班看护; 2、清理施工现场的浮石和原矿仓两侧自动滑落的废石; 3、在原矿仓顶部的两侧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栏,距离岩边3m,搭设高1.5m,长20m,外加竹胶板做成一个全封闭的护栏,确保山体浮石不能自动滑落和非作业人员不能靠近,以保证砼挡土墙的正常施工; 4、在施工期间挡土墙搭设双排脚手架,挂设安全网,工人在高处作业挂设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作业的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

5、安全员要做到每天上班之前的安全教育,绝不给工程留死角或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施工现场用电有专职电工操作,禁止工人私拉乱接,打砼振动棒手必须带绝缘手套,专人负责振捣; 7、在砼挡墙施工期间不许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8、不定期对脚手架支护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及维护、维修,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确认合格,严禁利用支护结构支搭作业平台、挂装起重设施等; 9、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遇边坡不稳、有滚石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经过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0、露天采场爆破作业时要提前半小时书面通知我单位,做好人员撤离,保证人身安全,请建设单位做好协调。 ********** 20xx年6月8日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某池塘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荆阳大道二标段左幅K8+320-K8+420段池塘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荆阳大道二标段改扩建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1.2、施工总体部署及相关文明施工要求; 1.3、荆阳大道二标段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国家、行业及江西省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 关法规等; 1.5、2010.11.5日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四方现场勘查确认; 二、工程概况与施工重难点 2.1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左幅k8+320-k8+420段,池塘围堰位于距离道路中心线40米位置,雨污水管道均位于河塘内,污水管道离池塘岸6-8米,雨水管道离池塘岸边约3-5米,为确保雨、污水管道施工安全特单独编制本方案以指导施工,本方案包括综雨污管道(含过路管道)施工、挡土墙施工两部分。 2.2地质、水文情况 工程范围属洞庭湖相冲积层地貌类型,该池塘常水位深度3.15m,最高水位深度4m,最低水位深度1.5m,其他水文资料暂缺。经过现场池塘断面测量显示:雨水管道污水施工位置的淤泥深度至少3m。 三、施工方案 3.1、排水、清淤外运、块石回填 3.1.1 池塘排水 由于该池塘地势较低,池塘面积较大,水位较深,为减少排水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高效的完成鱼塘软基处理及挡土墙施工工作,在靠荆阳大道二标段岸边就近修筑排水管道排水(详见《排水管平面图》); 3.1.2 清淤、块石回填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单位现场指导对该池塘处理的意见,为保证过往社会车辆的安全,对该池塘淤泥处理方式采取边挖边填的方式;

a、清淤泥、填筑块石 清淤土方、挡土墙土方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修整边坡、清底为辅,边坡比例为1:1.5。将道路红线内的淤泥清除部至硬土层放至池塘一侧紧接着回填块石,逐步推进,直至挡土墙基础底外侧。淤泥开挖边坡坡度为1:1.5(详见淤泥开挖断面示意图)开挖时如地质、水文等情况与设计相差较大时,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单位,重新部署开挖方案。 当抽水成后即可进行淤泥清运及土方开挖工作,并记录好清淤前、清淤后高程测量情况。 b、回填块石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块石粒径不大30cm)。 c、分层接缝处理:每层接缝处做成阶梯形,碾迹深达0.50 米,上下层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0 米。 d、预留沉降量:不超过填方总高度的3%。 3.2、人、材、机准备 3.2.2施工人员机具准备: 从事技术工种作业人员需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确保持证上岗,尤其对电工、机械工等特殊技术工种人员需加强培训,保证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及施工安排,参照我单位近年来劳动生产率完成情况,施工现场投入人员见下表: 劳动力配备 工程开工前,对选用的施工机具进行检查、维修,以保证其完好率达100%。本工程选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 本项目施工机械

软基处理技术交底

软基处理技术交底 一、软基处理技术要求 本线设计的软基加固处理措施主要有:换填法、褥垫层法、双向搅拌桩、搅拌桩、CFG桩等复合地基。 1、换填法 (1)软弱土地基挖除换填土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换土深度,将设计范围内淤泥、软弱土层全部或分段清除,整平底部,再比照路堤相应部位规定的填料、压实标准和填筑工艺进行回填。 (2)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3)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留有30~50cm 厚的人工清理层。 2、褥垫层 (1)施工前应做现场压实工艺性试验,获得褥垫层填料工艺参数,确定满足路基褥垫层压实要求的最佳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组合方式、碾压最优施工含水率和检测验收手段和指标等工艺参数。 (2)垫层用砂、碎石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对其杂质含量、粒径级配进行检验。砂垫层铺设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3)垫层基底应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浮土,平整度、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 (4)垫层的施工办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 (5)褥垫层的检测指标和压实标准可按孔隙率n≤28%,压实度k≥0.92,Evd≥40MPa 控制。 3、土工格栅 (1)用于路堤基底的土工格栅,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型号、技术指标

等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或降低设计标准和要求;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的批次进行质量抽样检验。材料运至工地后,应分批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并保持材料棚通风干燥。 (2)土工格栅纵轴向沿主要受力方向铺设,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允许抗拉强度,纵向搭接15-20cm,横向10cm,搭接处用塑料带绑扎,并在铺设的格栅上每隔1.5-2m用U型钉固定于下承面,铺设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土料,铺设的土工格栅层数视技术要求。 (3)铺设土工格栅前,先将下承层(碎石垫层、保护砂层、填土层等)顶面平整,碾压密实,并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铺设保护砂层后铺设土工格栅,格栅铺设应平整,密贴,平铺土工格栅后,应拉紧展平,但应避免过量拉伸,于格栅顶面按设计要求铺设保护砂层,上覆保护层厚度不宜少于10cm。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避免长时间露天存放或施工暴露过久。 (4)土工格栅上覆填料摊铺宜从中间往两侧进行,碾压应与静压为主,不宜高频振动,压路机行走速度宜为中低速,严禁汽车直接行驶在土工格栅上。 3、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 双向搅拌桩技术是将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机械的钻杆改进为同心双轴钻杆,内钻杆上设置正向旋转叶片并设置喷浆口;外钻杆上安装反向旋转叶片,通过外杆上叶片反向旋转过程中的压浆作用和正反向旋转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的作用,阻断水泥浆上冒途径,保证水泥浆在桩体中均匀分布和搅拌均匀,确保成桩质量。 双向搅拌桩桩径为0.5m,一般呈正方形或三角形布置,桩长原则上必须穿透软弱层至硬底。一般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一般不少于16%,每米搅拌桩水泥用量不小于55Kg。具体应通过室内配方试验确定,要求28d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90d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6MPa,桩体压缩模量不小于60MPa。当用于阻水帷幕时,还应满足渗透系数K≤1×10-7cm/s。桩顶铺0.6m碎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其抗拉强度不小于110KN/m,铺设土工格栅时,两端回折不少于2.0m。 4、搅拌桩复合地基 搅拌桩桩径为0.5m,一般呈正方形或三角形布置,桩长原则上必须穿透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