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00年以前,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仅通过开通银行网站,提供账户查询等简单信息类服务,而且主要操作集中在单一账户上。网银更多地被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这是网银发展的第一阶段,被称之为‘银行网站’阶段。”

第二阶段是“银行上网”阶段,银行致力于将传统的柜面业务迁移到网上银行,增加了转账支付、缴费、网上支付、金融产品购买等交易类功能,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多账户的关联操作。

网银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后,银行的最大转变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因需而变。这一特征在华夏银行新推出的网银产品中得到体现。如“集付快线”可以让用户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像群发短信一样,同时完成向多个收款人支付款项的结算业务,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而为满足集团客户资金集中管理需要而推出的“集算快线”,则以产品组合搭配快、现金动态掌握快、资金调配速度快、预算管理实现快的特点,提高了集团用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及使用效率。

第四代网上银行是未来的发展阶段。届时,网上银行将成为银行的主渠道,传统银行将全面融入网上银行,甚至不再单独区分网上银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网上银行的发展,但网上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安全问题,而且网上银行对安全性的要求比网络机机构更高。网上银行既面临着黑客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考验和挑战,同时还面对着银行内部操作人员的操作性风险等多种风险。本人认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人-机关系问题,所有的各种安全保密功能都是由人设计和实现的、而破坏、干扰各种安全和保密功能的也是人。只有从技术、管理和法律三方面入手并协调好技术、管理和法律三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

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使用网银的信心;只有当网银用户具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够真正在使用频率和支付金额方面具有较大的突破。总体而言,服务推广和用户教育应当是未来一段时间各银行最重要的工作。 2.2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1安全性和易用性的博弈

网上银行越来越普及,人们在享受网上银行便利性的同时,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感到担忧。网上银行在如今存在锁与钥匙的博弈:锁,就是银行设置的各类安全措施,钥匙则是通过便捷方式让用户享受网络的“易用性”。

不断曝光的网上银行账户被盗事件不禁让人心惊肉跳;更有甚者,去年的3·15晚会更是把网银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近六成潜在用户因3·15曝光决定推迟使用网银。不法分子通过窃取用户的卡号和密码,大量盗窃资金和冒用消费,使得银行推广网银面临非常巨大的风险。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电子银行犯罪呈激增态势。《2009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受访者拒绝开通网银最重要的原因仍是对于网银安全性的担忧。数据显示,在拒绝开通网银的受访者中间,近70%的受访者都对网银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另有43.2%的网银用户则认为使用网银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虽然网银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但网银安全仍然还是用户最关心的话题。但是另一方面,网银措施越安全必然容易导致易用性下降。金融产品的专业性较强,加上网络这一高科技载体,对于一般客户群体来讲有较大的理解和接受难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上银行的推广,也是目前使用网银服务的人群大多为23-35岁、高学历的白领人群这一现象原因之一。目前常用网上银行个人认证介质(安全工具)的认证介质密码、文件数字证书、动态口令卡、动态手机口令、移动口令牌、移动数字证书。 2、我国网上银行的市场发展不均衡

从网银的经营主体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网上业务占比较高,而小型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占比普遍低于10%。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为首的佼佼者已经走在了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第一梯队,在客户群、业务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的业务规模。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大中型银行资金实力强,投入多,更注重信息化国际化发展,因而

网上业务发展起步早,逐渐替代传统业务渠道。另一方面,大中型银行的客户相对更为高端,对网上银行等较为现代化的服务接受程度高,普及推广相对容易。

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及大型城市网银普及率更高,而欠发达地区网银发展也较为落后。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长江沿岸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主要依靠当地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经济实力。

3、我国有关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在网上银行的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但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相比,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与客户在明确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可通过仲裁解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

律法规,造成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

(2)网络银行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因此,出现了新的法律问题,如跨境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品牌与知识产权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网络银行的客户为非本国居民时所存在的语言选择的合法性等问题,都很模糊。这些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

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3)新《合同法》虽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却没有解决数字签名的问题。(4)对网络犯罪分子罪事实的认定以及事后如何判定损失程度等法律问题还没有界定,这无形中增加了银行与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风险。[1] 2.3 解决我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 针对安全性和易用性问题

银行应当引导用户正确认识电子银行以及掌握基本的安全使用常识。银行在为客户办理网银时,最好先对客户电脑有初步了解,做出适当指导。此外,要完善客户服务,在客户安装证书出现技术难题时,提供适当的上门服务援助。

同时网上银行需要加强金融创新,提升硬件技术和设施,提升软件服务的人性化。不能以网银安全性为借口牺牲操作的便利性。

电子银行业务资深专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安全、功能、操作、服务和技术等5个要素的才是最好的网银产品。

比如,光大银行“E路阳光”将“易用”作为自己的特色吸引客户,工行则提出“口令卡使电子银行大众化”。建行把“防不专业的用户却不防小人”作为自己的口号,兴业银行认为“最安全的不是手机”。而最早设立电子银行之一的招商银行兼顾两者,称“安全性和易用性的博弈”。

2针对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网上银行业务合作及技术开发,在业务上,各商业银行在发展电子化进程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统一的发展规划、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 3针对我国网上银行法律法规问题

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的金融监管,加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以确保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以减少网络银行的交易风险,促进网络银行的规范发展,此外还要完善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发展网络安全产品,。

相对西方网上银行发展而言,我国的网上银行尚处在萌芽阶段,发展较慢,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网上银行所能提供的服务品种,仅局限在账户信息查询方面,转账付款适用的范围仍极其有限,更没有涉及贷款、投资等方面。

(2)国内信用卡业务相对落后,仍局限于一种结算工具,严重地阻碍了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

(3)网上银行服务质量不高,速度慢、手续复杂,没有达到方便、快捷的宗旨。

(4)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网上银行的认识不清楚。多数人不知道有网上银行服务;知道有网上银行的,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造成网上银行是阳春白雪,无人问津。

(5)网上银行使用人群在年龄段上存在相当集中的层次,也阻碍了我国网上银行的使用和升级。

网上银行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等IT信息技术相关产品、服务、传递渠道、系统等。必然产生或引发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或对银行管理的不利因素。在因特网技术全新的经营模式下,因特网由于自身的开放性,在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暗藏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因此,银行将面临比传统银行更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中对我国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风险想比较最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业务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其中业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技术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等。

由于网上银行运行的环境和服务方式与传统银行有很大差异,尽管这些风险类型并

不是新的,但引起风险的方式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强度却是新的。无论是从银行内部还是从客户客户端方面来说都给银行带来较高的风险。

网上银行技术风险更多的是一种自律行为所造成的,在网上银行管理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中,特别是在网上银行管理高层中未能恰当的计划、管理和监控与技术相关的产品、服务和渠道未能执行新的网上银行发展、实施战略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理解和应用相应技术。最终造成:一方面给收益或资本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外界形成不安全或不可靠的印象。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当局性比,我国对网上银行的风险放防范尚处与起步阶段。目前,央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市场准入监管,尚未系统全面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但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阶段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对网上银行的准入,也是基于相同的考虑,主要依据是2001年6月,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颁发》。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市场准入监管,有利于提高网上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法律上,由于网上银行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展客户,超越了国界范围,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但目前网上银行法律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网络本身或者认为因素导致的纠纷不可避免,同时,我国政府对网上银行监管方式主要是有市场准入、业务拓展的管制和日常检查与信息报告。因而制定出超前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金融结算、电子交易、电子监管、电子合同等相关法律显得尤为迫切。在业务上,计算机技术及传统银行业务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面临的技术风险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会有更深层、更复杂的风险出现。对网上银行技术风险控制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加强风险控制是网上银行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决定网上银行生存与发展关键环节。

技术上,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处于整个信息产业链的低端水平。由于信息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即使今天使用的技术是先进的,但明天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变革产生了革命性的替代品,使我国网上银行技术的发展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只有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才能在硬件设备方面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增强自我防范风险能力。以保障我国网上银行的安全和银行的信誉和客户信息安全。网上银行技术风险是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传统银行业务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面临的技术风险是不断变化的,而且

会有更深层、更复杂的风险出现。因此,对网上银行技术风险控制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加强风险控制是网上银行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决定网上银行生存与发展关键环节。要有效的控制网络银行的风险,就必须对网络银行的风险从技术、制度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控制和化解。要对我国网络银行进行全方面的有效监管就必须在金融监管体制、监管方法和监管理念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相结合运用到网络银行的监管当中,构建一个“内外结合、全程监管”的监管体系。

3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前景

1网络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金融技术,大力开展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拓宽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利用网上银行为企业和居民进行资金余额查询、账户转移、第三

方支持,银行业务通知等基本业务服务,还利用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交叉出售产品和服务,如存款产品、消费信贷、保险、股票交易、资金托管等高级业务,并且不断进行升级换代,拓宽技术创新空间和领域。

2网络银行业务的创新将会推动金融市场网络化发展。

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深入开展,迫切需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采取“打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占领世界市场。目前,我国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多达600多家,引进外资金融机构200多家。[6]

在金融危机之后,对于盈利能力受损的银行业而言,在复苏的经济中抢得先机,节约成本无疑是今后财务管理的关键。而以“降低柜面压力、减少运营成本”著称的网上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分销方式,已成为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的进程则是银行的战略性选择。金融界网站举办的“2009年电子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论坛暨颁奖盛典”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对于银行而言,只有用好网上银行来吸引客户,帮助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在新的版图大战中抢占先机才会开创多赢的局面。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毫无疑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我国上银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但总体看来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前景的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党文.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对策[EB/OL].(2007-10-25 15:00)[2010-1-8]. https://www.sodocs.net/doc/1e8833915.html,/equitably/blog/item/8602b713e5967e20dc54011d.html

[2]兰春峰. [EB/OL]. 我国网上银行现状及发展对策(2008-6-20 12:35)[2010-1-8]. https://www.sodocs.net/doc/1e8833915.html,/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68461 [3] 张福德.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4]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09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

[5] 姚立新.电子商务下的金融创新与运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6] 王小翠 .

网络银行发展前景预测[EB/OL].(08-09-20 14:57:00 )[2010-1-8]. https://www.sodocs.net/doc/1e8833915.html,/bank/080920/14573420-2.html

[1](加)约翰?赫尔著.王勇,金燕敏译.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M].多伦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王向东,李成增.未来几年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

[3]杨开霞.我国网上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2004:11.

网上银行做为新经济的一个亮点一直被人们寄予了很大希望。然而在网络神话破灭的日子里,网上银行也相继陷入了困境。据报道,欧洲许多国家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几乎全部倒闭,英国一位负责网上银行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顾客对因特网的反映远不如预期的那样,人们仍然偏爱面对面的银行服务。比较而言,人们发现当前运营状况不错的网上银行是那些在传统银行中增加了网上服务的商业模式,而非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调查显示,顾客在使用因特网的同时,仍然习惯利用银行的商业网点。因此从实际情况看,网上银行并没有预期的那样节省成本,反而增加了开支。2001年香港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平均成本高达5万元港币,许多银行为此望而却步。面临如此尴尬的现象,业内人士开始重新评价和预测网上银行的今天和明天,重新审视国内网上银行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网上银行的技术模式和实现方式

从纯技术角度看,目前国内网上银行基本技术形式有两种:一是由一家银行总行统一提供一个网址,所有交易均由总行的服务器来完成,分支机构只是起到接受现场开户申请及发放有关软硬件工作;二是是以各分行为单位设有网址,并互相联接,客户交易均由当地服务器完成,数据通过银行内部网络联接到总行,总行再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其他分支机构服务器,完成交易过程。第一种模式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为代表;第二种模式则被建行、招商银行所采用。从实现方式看,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的交易原理几乎一样,无非是借助的媒体不同。银行将客户端口直接铺设到政府、企业、个人手中,实现了交易便利,客户无需再到银行。但是我们看到,无论怎样的技术模式和连接方式,网上银行仍然无法摆脱对营业网点的依赖,或者说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营业网点进行了延伸,将网点业务“克隆”到互联网上,网上银行尚没达到质的飞跃。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策略选择

由于银行之间的不同差异,特别是网络状况、技术条件相差很大,我国商业银行选择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国有银行由于其众多的经营网点,占有市场80%左右的市场金额,对传统经营依赖很强,长期以来与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用评价体系需要银行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是无法用计算机代替的,因此短期看国有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重点宜在涉及面不大的支付结算领域。从另一方面讲,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问题较多,如股份制改造、不良资产过高、减员增效等,当务之急是近几年内先解决制度弊端,其次才是技术问题。从这一意义讲国有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宜采取重点关注,有限度地发展策略。实际情况也基本如此,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其网上银行业务主要有:对公对私的查询、对私同城行内转账,手机电话缴费、结售汇等,服务内容仅限柜台业务。据报道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每日交易量已超过40亿元,绝对量在所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但相对量恐怕不足工行全天交易金额的1%,很显然,目前网上银行仅做为国有银行业务品种的一种补充,是为客户提供差别服务的一种手段,增强与客户接触渠道,旨在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树立银行科技形象。

相比较而言,中小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历史包袱和较多的共性特点,推行网上服务无论深度和广度都应较为可行,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模式,在什么时机将网上银行服务做大。有资料显示,招商银行45%的对私业务和15%对公结算业务已成为非柜台业务,并且形成了网上支付的系列产品,在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业务方面走在了各家商业银行前列。中信实业银行已开始开发较高级的网上银行服务,不久可推出网上贷款和委托理财的服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对其网站进行了改造,希望网上银行做为其主要竞争手段。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网上银行正在建设中,相比较而言,上海作为正在崛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率先在国内建立起区域性的认证中心,因此浦发银行有较大的经营优势和客户发展潜力。

无论国有银行、中小银行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最终有两点是不能回避的,一是银行内部支付系统的建设,二是银行数据集中,这两点处理不好会形成规模不经济,在新经济模式下重新走高扩张低效率的老路。支付系统决定客户通过因特网发布指令后,银行能否完成实时汇兑和异地转账、查询等跨地区服务。据笔者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还不能提供24小时对客户的不间断服务,也就是说虽然客户在银行下班后发布了交易指令,但银行支付系统已关机,只能等待第二天处理,所以银行为客户提供实质意义的网上银行服务目前有技术障碍

补充:

数据库建设也是限制网上银行向深层次发展的技术条件之一。数据集中是银行和客户能对所有数据资源共享的一种网络技术革命,网点和地域已

不再是决定因素,客户终端可以从银行数据库中提取与自己有关的数据进

行交易,客户点击鼠标以后的工作由银行来完成。数据集中被国内银行业称之为是一场革命,已被国外银行广泛采用,随之会伴随着银行内部组织机构、业务运作体系的再造,数据集中后的网上银行业务会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而不是注重宣传效果。据各方面资料表明,各家商业银行都制定了数据集中的时间表,国有商业银行大约需要3-5年,中小商业银行由于网点较少,大约需要3年左右,有的甚至更短。最近,中国建设银行有位高层负责人表示,建设银行准备将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计算机系统改造提升为以网络为基础、集经营管理、业务处理和客户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加快数据集中,从而使信息科技推动全行的体制改革。工商银行长长姜建清也提出,工行计划在两年内实现大型计算机中心的集中工程和数据库建设,为客户提供“一窗式”的综合服务。

总之,网上银行代表未来银行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经营模式下,无论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策略,是应该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所谓“网上银行” ,通俗地说,是指互联网的客户,可通过网上进行电话的银行理财服务,包括查询及转帐、申请楼宇抵押贷款、开立续期定期存款、申请月接单、支票簿等;同时可在网上进行证券及外汇买卖,并可查询及时股价、汇价、金价以及利率等。当然,并不是只要设有网址就能称为“网上银行”。美国著名的网络银行评价网站Comez要求在线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可以称为“网上银行” ,即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等。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相比,“网上银行”具有方便、简捷、安全、成本低廉等特点。首先,“网上银行”不受时空限制,只要客户拥有一台电脑,并掌握了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就能够随时、随地享受“网上银行”为自己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其次,“网上银行”利用个人认证号码技术(PIN)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客户不必为其帐户的安全担忧。第三,对于银行而言,“网上银行”金融基础设施的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意义上银行的成本。在银行经营开支中,以工资和租金占最大比重。“网上银行”服务则可以通过电脑处理客户需求,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94年,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本改变了原来地区分割、价格各异的分散市场格局,使外汇资源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同时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外汇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以具备真实有效的商业背景为基础,以外汇管理开放程度为交易自由度的限度;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价格形成采用订单驱动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产生的加权平均汇率,经人民银行公布成为商业银行制定对客户结售汇挂牌汇价的基准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T+1”和集中清算方式,由交易中心统一为会员办理成交后的本币与外币资金清算交割。10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国际上成熟发达的外汇市场相比,中国目前外汇市场发展尚

不充分,突出表现在: (1)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有限。市场主体单一,截至2003年末,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共345家,外汇指定银行在其中占96.2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的市场参与者很少;交易过于集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交易量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的95%以上。交易品种较少,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其中美元交易占98%,除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均未进行;市场交易规模较小,2003年我国外汇交易量约为7100亿美元,占中国8500多亿美元贸易总量的84%,而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量约为 1.2万亿美元(据BIS2001年统计),为全球全年贸易总量的1/10,全年的交易量则相当于贸易总量的25倍。 (2)市场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市场应具备三大功能: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避险服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承担了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基本维持在8.2770元人民币/美元左右,长期稳定,汇率缺乏灵活性;银行与客户间及银行间的交易行为仍受到较多管制,经常项目下交易须符合真实性要求,资本项目下交易须经过一定形式的审批,银行和客户还不能完全按自身的意愿自由买卖外汇,外汇供求有一定的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外汇市场所提供的避险产品匮乏,企业规避风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及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趋势 学号: 144402103 姓名:徐乐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从19世纪90年代末出现,发展至如今,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大概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初步进行了一些传播特性的测试,并且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了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工作方式为单工或半双工方式。 2、第二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公用移动通 信业务开始问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网过渡,接 续方式为人工,网络的容量较小。 3、第三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 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采用 450MHz 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4、第四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此期间,由于蜂窝理论的应用,频 率复用的概念得以实用化。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 限,它通过分割小区,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 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信网络技术以及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在交换、信令网 络体质和无线调制编码技术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移动通信蓬 勃发展的时期,其特点是通信容量迅速增加,新业务不断出现,通信 性能不断完善,技术的发展呈加快趋势。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 AX 责料黒it : ft 息产业昨旭恒崎死 用仁移动谨牯发展姐势兩 移戢性 199S )99? 20 (X) 洌3 时间- HSPPA USTFA U£V-DQ LTE j ME l^EV DV E3G - h B3GMG 高 -2G ? 3G^ -,c + 中 A5 IPS 1ACS WCDMA 02.16-^ iMAX

我国当前外汇市场现状

我国当前外汇市场现状 当前中国外汇市场运行进入了多重均衡状态。从宏观层面看,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的影响加大,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微观层面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表现出三大明显背离:货物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相背离,本外币正利差与套利资本流向相背离,外汇供求关系与人民币汇率走势相背离。这表明,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正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当前市场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可能的,而且有促进外汇供求平衡的效果。建议境内外汇市场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有序扩大银行间市场参与主体,稳步推进外汇市场开放,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产品,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我国外汇市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985年12月,深圳特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办留成外汇调剂业务。1994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使我国的外汇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展首先面临的新形势是,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贸和外资的总量、流向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对市场外汇的供求产生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规模大幅增加,外汇供求在数量、币种和交易主体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另一方面是外汇风险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而增加,交易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外汇市场来规避和化解风险。其次,信息技术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经济和金融国际化推动着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将使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市场的电子化程度极大提高。 然而,中国外汇市场仍存在些许的不足,比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市场定位还有待明确;市场覆盖范围狭窄;场内交易组织结构费用较高的缺陷。基于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逐步实行意愿结售汇,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交易币种和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交易主体;推进市场无形化建设,推行柜台远程交易,发展电子交易系统,并在条件允许下改革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过多的干预,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失真。一般说来,中央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行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外汇市场的主要媒体,处于中心的地位,从事代客买卖和自营买卖。而我国现代代理的特征决定了在外汇市场上央行的干预行为和职能的扭曲。央行对外汇指定银行汇结算周转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这样,便使外汇指定银行系统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大,其结果使央行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主和唯一的买主,这种被动性的市场干预只有在市场出现突发性的大幅波动央行才进行主动干预的职能是相背离的。同时,央行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购外汇抛售本币来稳定汇率的过程中,由于国内缺乏本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之配套进行,因此,央行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即相当于向国内投放货币,这对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从当前中国外汇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外汇市场发展的难点在于人民币尚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外汇市场的发展模式;结售汇制度决定了我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结售汇制度的改革直接决定了外汇市场的改革。既要考虑如何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进行外汇市场的改革,又要考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际进程,两者需兼顾。中国外汇市场面临着以下方面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综合来说,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历程

工商银行发展历程 1984年1月1日成立 1984年,中央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在开展商业银行业务,而将84年1月1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手中的个人及工商企业存款划拨出来单独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2005年4月18日,国家批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 截至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的股改财务重组工作基本完成,资本总额2806亿元,充足率为9.12%,其中核心资本达到2525亿元,充足率为8.07%;境内外机构不良资产率为2.72%,不良贷款率降至4.58%,拨备覆盖率达到100%,中国工商银行成功迈出了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 正式成立于1984年1月1日的中国工商银行,经过21年发展,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布局合理的营销网络,广泛而优质的客户基础 中国工商银行通过21000多家境内机构、100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上千家代理行,以领先的信息科技和电子网络,向八百多万法人客户和1亿多个人客户提供包括批发、零售、电子银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本外币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2004年末,现金管理签约客户3700多家,为这些客户的1.96万个上下游或附属单位提供了现金管理服务;个人消费信贷客户数397万户,贷款余额4,839亿元;个人金融业务高端产品--理财金账户客户总规模超过124万户。 (2)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产品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通过信贷行业、客户和地区结构调整,中国工商银行巩固了优质的公司和机构业务市场,成功争取了多项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发一批跨国公司、大型优质企业和机构客户,拓展了优质中小企业市场。 工商银行在巩固本币结算、国际结算和代理业务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大力开拓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9大类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3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04年的9.71%。 中国工商银行是第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和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银行,也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托管银行,2004年托管资产总额1230亿元。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40只、基金资产1,128亿元,市场占比34.8%,托管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连续7年居国内托管银行之首。工商银行是国内首只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托管人,QFII托管客户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日本大和证券和德累斯顿银行等。 2002年4月工商银行在国内业界率先建立了投资银行业务组织体系,业务范围涉及财务顾问、银团贷款、重组并购及资产管理等。2004年实现投行收入12.4亿元。 工商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2004年全年通过货币市场融资14,661亿元,央行票据承销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建议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建议 一、中国外汇市场现状 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多方面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促进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等措施进行完善。 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4年后,我国外汇市场开始由外汇调剂市场过渡到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无疑是我国外汇市场的重大进步。 二.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的不足 1.妨碍交易者的自由选择。从理论上讲,只要不存在负的外部性,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总是有利于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利益。一般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基本上不产生外部经济,交易参与者各自选择最为有利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对象最符合经济效率,但是现行的外汇场内交易制度强迫外汇银行必须在交易所竞价撮合,其交易对象限定于交易所会员。这一制度阻碍了市场参与者自由意志的实现,使某些可能实现的交易利益未能实现,从而会损害市场效率。 2.无法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单一的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所营业时间和交易对手的限制,无法保证外汇交易的连续进行。交易的不连续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例如开盘或收盘时汇价容易发生跳跃或剧烈波动,从而增加汇市的风险。另外,交易的不连续也使交易者因无法即时交易而付出高昂的等待成本。 3.市场覆盖范围狭窄。首先,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场所的限制。尽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计算机联网交易,并在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联网的交易系统和远程交易站,但仍有大量地区没有联通交易网络。其次,场内交易的外汇市场还受到交易所席位的限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会员制,各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总中心和分中心申请席位并派出交易员才能进场交易,国有商业银行一般只有总行和经授权的分行才能进入这一市场,大量没有交易席位的金融分支机构也无法直接参与。结果是:一方面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少、结构简单、竞争性不强、不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当大范围的外汇交易不能直接纳入此交易网络,而是通过上级银行或有代理资格的交易中心会员代理进行,增大了交易费用。 4.场内交易组织结构费用较高。首先,场内交易相对自由交易来说,具有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维持交易所的正常运行和交易的集中撮合、清算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其次,所有银行间外汇交易必须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这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垄断性中介组织,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交易中心没有降低费用的经济动机。综合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宣布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根据工信部的公告,我国发放4G牌照,三家运营商将同步获得首批4G 牌照,为TD-LTE制式。对于为何向三家运营企业只发放TD-LTE牌照,工信部发布了相关解读,并称“工信部收到三家运营企业申请TD-LTE牌照的相关材料,并且三家运营企业均已开展TD-LTE规模网络试验,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这样的解释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发TD-LTE牌照,而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发FD-LTE牌照。按照上述解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套读“工 信部收到两家运营企业申请FD-LTE牌照的相关材料,并且国外运营企业均已开展FD-LTE规模网络运行,F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实际上,FD-LTE和TD-LTE技术都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也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但为什么只是中国移动一家作好了规 模商用的准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未准备就绪呢?这就必需从LTE的前世到今身详细说起。 ●从标准的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移动通信已经发展了3代。 ●一、1G移动通信标准 ●第一代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 ●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而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 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 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 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频谱利用率低 ●(2)业务种类有限 ●(3)无高速数据业务 ●(4)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设备成本高 ●(6)体积大,重量大。 ●第一代移动通信最大特点是语音终端移动化。 ●二、2G移动通信标准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为了解决模拟系统中存在的这些根本性技术缺陷,通过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以GSM和IS-95为 代表,时间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订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数字移动通网相对于模拟移动通信,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支持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因此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 ●(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p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 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宽200KHz。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2)DAMPS(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 一种,指定使用TDMA多址方式。

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自动保存的)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摘要:外汇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时的以物换物,发展至今以货币购买所需的物品与服务,期间经过演变和改革,最终构成今天的外汇市场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国家之间不断追求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就会不断地发展。自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在国际汇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新阶段。本篇文章主要讨论现今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不足,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开拓新机遇。 一.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外汇市场是外汇交易、兑换等外汇业务开展的场所或网络。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外汇市场及外汇业务的不断完善,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支付和清算、为外汇头寸提供套期保值,同时投资者也可在市场上进行以套利、投机等为目的的交易。此外,外汇市场也是央行进行汇率调控、执行汇率政策的主要场所。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包括央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其对应的交易目的分别是央行外汇干预、银行外汇结算、企业结售汇、个人用汇及外汇投资,主要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外汇市场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 (一)外汇调剂市场的萌芽与起步(1980-1994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实行以市为取向的改革进入探索实施阶段,客观上为外汇市场的萌芽创造了条件。1985年底在深圳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1980年起开办银行间的外汇额度调剂,允许银行之间以一定价格抛补头寸,并对调剂价格设定波幅限制。为实现外汇调剂,1985年深圳设立首个外汇交易所,1988年上海创办首家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这些外汇调剂市场并称为外汇调剂中心。中国外汇市场开始萌芽与兴起。归根结底,这是经济开放和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外汇调配和汇率定价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体系形成是松散的,没有统一的制度条约的限制,操作不规范。 (二)外汇调剂市场的初步形成(1994-2005年) 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留成制度取消,转而实行结售汇制度。对于企业而言,有了一定的保留现汇的权利。对于银行而言,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形成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所有头寸调剂都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不允许场外交易。定价方面,银行以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之内自行挂牌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历程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00年以前,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仅通过开通银行网站,提供账户查询等简单信息类服务,而且主要操作集中在单一账户上。网银更多地被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这是网银发展的第一阶段,被称之为‘银行网站’阶段。” 第二阶段是“银行上网”阶段,银行致力于将传统的柜面业务迁移到网上银行,增加了转账支付、缴费、网上支付、金融产品购买等交易类功能,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多账户的关联操作。 网银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后,银行的最大转变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因需而变。这一特征在华夏银行新推出的网银产品中得到体现。如“集付快线”可以让用户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像群发短信一样,同时完成向多个收款人支付款项的结算业务,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而为满足集团客户资金集中管理需要而推出的“集算快线”,则以产品组合搭配快、现金动态掌握快、资金调配速度快、预算管理实现快的特点,提高了集团用户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及使用效率。 第四代网上银行是未来的发展阶段。届时,网上银行将成为银行的主渠道,传统银行将全面融入网上银行,甚至不再单独区分网上银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网上银行的发展,但网上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安全问题,而且网上银行对安全性的要求比网络机机构更高。网上银行既面临着黑客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考验和挑战,同时还面对着银行内部操作人员的操作性风险等多种风险。本人认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人-机关系问题,所有的各种安全保密功能都是由人设计和实现的、而破坏、干扰各种安全和保密功能的也是人。只有从技术、管理和法律三方面入手并协调好技术、管理和法律三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我国外汇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外汇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以前对外汇交易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在脑中有个含糊的概念。但是通过这次的习, 我知道了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指银之间进行结售汇头寸平补的市场,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据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在该市场之外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但对于不同外汇之间的交易,国内银行可以自由地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易,没有政策限制。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涵盖的交易品种包括现货外汇交易(又称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等,单日交易额 平均高达4万亿美元,其中OTC衍生品交易占大部分。 一.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状况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利息市场短得多, 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在中国,股票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而外汇 是2000才进入中国,发展来说在沿海城市也比较快,而在内地来说几乎是空白。但是近 几年来,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加大,使得中国外汇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外汇市场发 展程度与国际外汇市场相比,仍然距离悬殊。2017年,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756.9亿美元,日均成交不足4亿美元。2017年,银行间远期市场共成交140.6亿美元,人民币掉期市场共成交508.6亿美元,合计共成交649.2亿美元,日均成 交不足3亿美元。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数据,2017年初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 量就达到了3.2万亿美元。可见,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外汇市场规模仅在 全球占到了万分之二左右的水平,与其经济发展规模严重不匹配。目前,我国外汇市场整体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外汇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主体有限,市场功能单一,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工具只有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买卖。二是尽管我国针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但汇率波 动的幅度仍然有限。从2017年7月21日至2017年12月18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15.81%,尽管累计升值幅度不小,但各年的升值幅度不一。 三.对外汇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电子交易系统,改进外汇交易设施、降低交易成本 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保证的,电子交易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信息传递质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潮流。就外汇市场而言,电子交易的兴起 改变了外汇交易方式,给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例如,电子交易的发展促使传统的OTC 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种交易方式趋于融合。建立完善的电子交易 系统不仅是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要求,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我国外汇市场建立伊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历史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分析 姓名:杨萍学号:201001040123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四川成都 610059)摘要: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上证A股:工商银行(601398)。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2010年8月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工行继续蝉联“中国最赚钱公司”。 一.工商银行标志 整体标志是以一个隐性的方孔圆币,体现金融业的行业特征, 标志的中心是经过变形的“工”字,中间断开,使工字更加突出,

表达了深层含义。两边对称,体现出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以“断”强化“续”,以“分”形成“合”,是银行与客户的共存基础的。设计手法的巧应用,强化了标志的语言表达力,中国汉字与古钱币形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现代气息。 二.工商银行成立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由于政府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开展商业银行业务,而将84年1月1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手中的个人及工商企业存款划拨出来单独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全国工行总部分布图 中国工商银行分支机构地域分布表

分支机构数量分布 分行37 北京,安徽,青海,天津,湖南,宁夏,河北,广东,宁波,山西,江西,青岛,吉林,山东,大连,内蒙古,贵州,深圳,辽宁,重庆,厦门,上海,广西,三峡,江苏,海南,甘肃,黑龙江,四川,苏州,河南,云南,福建,湖北,陕西,浙江,新疆 营业部9 辽宁(原沈阳市分行),江苏(原南京市分行),吉林(原长春市分行),浙江(原杭州市分行),四川(原成都市分行),黑龙江(原哈尔滨市分行),湖北(原武汉市分行),广东(原广州市分行),陕西(原西安市分行) 海外分支机 构10 新加坡分行,香港分行,东京分行,汉城分行,法兰克福分行,卢森堡分行,阿拉木图子银行;悉尼代表处,伦敦代表处,纽约代表处 合资银行 1 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控股银行 2 香港友联银行、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三.工商银行的发展简史 (一)国家专业银行阶段(1984---1993) 企业化经营的国家融资渠道和金融调控工具 1、主要任务:筹集资金(存款),供应资金(贷款),支持经济增长, 保持社会稳定 2、经营范围 4个领域:、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企业技术改造、居民储蓄 4种对象:国营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居民个人 3、经营特点:初创期,快速成长与大幅扩张 机构:19199个(1984)---34002个(1993),增长77.1%(仅乡镇2853个) 人员:366248人---554931人,增长51.5%。 存款:671亿--5214亿元,增长6.77倍 各项贷款7950亿--11139亿元,增长3.5倍

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分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分析(2014年1月5日) 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多方面受到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促进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等措施进行完善。 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4年后,我国外汇市场开始由外汇调剂市场过渡到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无疑是我国外汇市场的重大进步。 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的不足

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指银行之间进行结售汇头寸平补的市场,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据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在该市场之外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但对于不同外汇之间的交易,国内银行可以自由地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易,没有政策限制。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作为改革的措施之一,采取推动的方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而彻底改变了市场分割、汇率不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市场模式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渐进、统一、可控和有效的原则,在调剂市场的基础上发展出“分别报价、撮合成交、集中清算”的交易方式。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现行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在服务金融机构、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支持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外汇市场多年的运作看,其基本框架的设计是合理的,但还是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 1.1妨碍交易者的自由选择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M.G.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 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83年,AMPS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1985年,已经扩展到47个地区。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 汽车移动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阪等地投入商用,成为全球首个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前联邦德国于1984年完成C 网,频段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球接入通信系统(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ACS),频段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obile Telephone System,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Nordic Mobile Telephone, NMT)移动通信网,频段450MHz。这些系统都是双工的基于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传统上,外汇市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在我国,机构和个人在零售市场上通过外汇指定银行买卖外汇,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经批准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会员,进入批发市场交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作为中介组织,依托电子交易系统、信息系统为银行间外汇市场提供交易、信息、监管三大平台及相应的服务。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简介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成立于1994年4月,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外汇交易的资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币同业拆借及债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务;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开展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展市场的战略部署,交易中心贯彻“多种技术手段,多种交易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要”的业务工作方针,于1994年4月推出外汇交易系统,1996年1月启用人民币信用拆借系统,1997年6月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1999年9月推出交易信息系统,2000年6月开通“中国货币”网站,2001年7月试办本币声讯中介业务,2001年10月创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02年6月开办外币拆借中介业务,2003年6月开通“中国票据”网,2005年5月上线银行间外币买卖业务,2005年6月开通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2005年8月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2006年1月在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同时推出询价交易,2006年4月推出人民币外币掉期交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以电子交易和声讯经纪等多种方式,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交易、清算、信息和监管等服务,在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传导央行货币政策、服务金融机构和监管市场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https://www.sodocs.net/doc/1e8833915.html,/Beelx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结构层次 从结构上看,该市场亦可分为三个层次: (1)零售市场,即指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市场。1996年7月1日前,为了保持对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连续性,保留了过去的外汇调剂中心的做法,专门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外汇调剂服务。外商投资企业买卖外汇的价格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加收0.15%的手续费,不实行价差的办法。可以说外汇调剂市场也是统一外汇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1996年7月1日实行外商投资企业银行结售汇以后,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既可到银行办理,也可到外汇

中国外汇市场未来发展报告

中国外汇市场未来发展报告 【ATC Brokers】 导言: 【ATC简介:美国ATC BR0KERS成立于2005年,作为一个奠基年,目标在交易行业的新型技术上。业务主要集中在提供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在线交易服务。美国ATC BR0KERS持续不断的加强和建立与技术供应商和其他资本资源的新型关第,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扩张,至今业内没有几个经纪商能够比拟。 美国ATC BR0KERS已经建立了银行间市场ECN报价模式与全球主流交易平台MT4软件的集成,这个技术的成功向客户提供了知名的MT4平台与机构报价数据传输的对直链接。(下文简称ATC)】 浙江理念: 浙江是中国衍生品交易的根据地之一,浙江的小资经济非常发达,给投资外汇、黄金提供了极大的切机;利用ATC 的ECN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其客户源。 政策理解: 1. 中国银监会今年相继给美国百利等境外经纪商颁发了相应经营资 格证,表明中国未来不可能完全清除境外经纪商,个人以为:其 引导和规范境外经纪商在境内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为主,所以我们 有理由相信自己作为正规的境外经纪商能够发展壮大。 2. 中国大型央企东航集团,设立子公司东航金融,在香港证监会进 行注册,从事高杠杆式外汇交易,表明国家内部机构已经在某些 层面上开始涉足这个细分行业,那么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 的外汇市场将越来越开放,市场无可限量。 3. 2011年11月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文整顿清理内盘相关交易所的文 件(郭树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党委书 记等事件),表明国家已经开始做手规范和发展国内相关行业和 企业,所谓强内抑外。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在整顿内盘市场后, 外盘市场有可能也会获得正规化的整顿和清理,不合规、无正规 监管(如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会员——在香港证券及期货监管 委员会才具有法律监管权限)、无法律监管的境外经纪商将会被 清除;届时我们作为正规的境外经纪商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