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服装业物流文献综述

服装业物流文献综述

服装业物流文献综述
服装业物流文献综述

服装业物流管理文献综述

1.引言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持续良性的发展,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在增强,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制约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因素同样十分突出。目前,中国服装业建设“服装强国”的整体转型升级已全面展开。众多服装企业也在探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途径。服装业是大批量,订单式生产的典型,再加上服装的季节性和多样性(款式,颜色,尺码)增加了物流管理的难度,因此许多服装加工企业,批发和销售企业开始特别关注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依靠其强大的信息网络,专业化的运作模式,高效率的配送系统和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已经在提高产品流通频率,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方面显现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服装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服装生产系统提供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显著的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服装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如今,物流产业已发展成为服装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服装业物流概况

服装业是传统行业之一,近年来,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背景下,广大服装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纷纷建立了分支机构,专卖店等营销体系,以扩大营销网络,提高销售量,同时也更高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服装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随着行业的发展,呈现着越来越明显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的快速反应的行业趋势。如果不建立一个完整的“面料供应商—成衣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现代物流系统,必将无法紧跟趋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

对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讲,参与竞争至始至终都是在追求新的款式,新的花色,或者是致力于对成衣的营销管理,殊不知在服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服装行业同样需要树立“速度制胜”的理念——就是以一种更快捷,更有效的方

式进入市场,赢得先机。

有资料显示,在产品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平均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厂商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他们十分重视降低这两方面的成本,想方设法从这个环节中找利润,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近些年的的高速发展,物流服务面临着大规模乃至全球开放之势,对于服装业这个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全面竞争的行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3.服装企业物流的特点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集成。由于服装企业本身的原因,服装企业的物流具有自身的特点。

3.1系统性

作为服装生产企业,各种原材料(面料和辅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物料的管理以及半成品,成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活动在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内涵丰富的集成系统。

3.2复杂性

大部分服装生产是一个大批量,订单式生产的典型,服装本身又具有季节性和多样性(款式、颜色、尺码)的特点,服装的销售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都给物流管理带来了难度。企业管理者们希望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来解决许多难题,比如库存过大的问题,运输中包装的难题,销售过程中商品的多种属性以及退货管理等问题。

3.3及时性

由于服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服装物流讲究对需求的快速响应,从接受订单到发货的提前期应尽量缩短,物流信息的沟通更要及时准确。

3.4成本高

服装业具有多面性,并且对潮流极为敏感的特点,从设计到成品上市这个周期很长,每年的订货会发布的新品新款都是要提前很久就开始设计、寻找供货商、加工再发布的,这样的特点要求服装从业者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支撑足够长的资金链。

4.中国服装业物流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流”的概念,80年代开展物流启蒙和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21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目前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

工业化的普及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的绝对优势;物流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它跨越了企业的围墙,建立了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的机会。因此物流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过程。进入21世纪,产品的市场已转变为服务企业对市场响应速度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在于服装企业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理解的追赶。

服装易变性和循环性决定了服装业面临着种种挑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为了保持零售商的兴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服装企业必须紧跟季节更迭,不断的设计和开发新的产品线。服装企业发现,要跟上零售商的兴趣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的要求比以前更加迫切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服装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必须在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的同时给客户以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总之,客户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对客户实际需求的绝对重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协作关系,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近几年来,我国自有品牌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与西方一些国家上百年的服装品牌经营历史相比,我们的品牌还年轻许多。自有品牌要想经营得好,价格、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四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这四个要素中,大多数服装企业前三个都没有问题,而最后的渠道的管理则需要强大的物流系统的支持,特别是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服装企业的渠道管理,采购和库存管理尤其重要,一方面可以防止市场出现断货断码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的积压。

我国的服装行业,随着对物流在服装业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的认识的加强,目前有些服装企业在物流领域上开始有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虽然和西方成熟的公司无法比较,但我们确实看到我们的这些自主品牌正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系统,如我国西装、衬衫行业的老大雅戈尔就斥巨资请埃森哲咨询公司对其营销、供应链网络进行改组。

5.服装业物流管理的趋势

由于服装具有典型的流行性和季节性,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服装新款式的准备期越来越长,而流行期越来越短。在服装行业中,抢先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是一个服装企业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时机的选择和把握就成为了服装企业的关键之关键。

服装企业必须要做到“库存管理优化,信息反馈高效,市场反应灵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因此,建立“下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快出货”的服装业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进一步缩短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响应时间,建立企业的快速反应体系已成为服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服装行业若想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生产——成品管理——终端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中,要对整个链条进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企业要有快速反应能力,管理产品线,提高产品的推出速度来抓住需求契机,鉴于上述问题,物流信息化管理成为服装业做大做强的突破口。

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帮助企业简化管理,监控资金流,加快资金回转速度,提高资本回报率。在服装企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国外不乏成功的企业,如西班牙的ZARA,这家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拥有近300人的“商务团队”包括设计师、市场专家、进货专员,他们进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信息反馈迅速。从设计到成品陈列店内只需10—14天。ZARA还有庞大的供应商,有70%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地理位置的优越行使工厂对ZARA的订单做出快速的反应,节约了大量时间。在渠道管理方面,ZARA在55个国家开设了760家分店,贯通全球的物流网络让ZARA可以随时补货、调货,减少了库存。同时发达的零售店网络让ZARA快速的收到来自消费者的反馈,为设计和生产提供信息。

6.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服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物流技术也开始逐渐得到应用。物流非常强调信息技术,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物流才真正有了生命力。目前,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POS系统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响应fQR)及有效的客户响应(ECR)、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在服装产业中、条形码技术和POS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服装商品的多样性(款色,颜色、尺码)决定了商品管理的难度较大。如果销售渠道多,销售链稍长的话,难度会更大。再加上季节性的退货,在商品管理中往往会出现混乱。而条形码和POS系统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条形码在服装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销售信息系统{POS系统)

在商品上贴上条码就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通过计算机处理,掌握进、销、存的数据。

2 库存系统

在库存物资上应用条码技术,尤其是规格包装、集装,托盘货物上,入库时自动扫描并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库存的信息,并输出入库区位、货架、货位的指令,出库程序则和POS系统条码应用一样。

3 分货拣选系统

在配送方式和仓库出货时,采用分货、拣选方式、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货物,利用条码技术可自动进行分货拣选,实现有关管理。

条形码和POS系统技术应用到服装商品,会为企业解决许多问题。服装产品时效性强,对外依存度高,不能有过多的库存,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这就要求服装制造业和服装零售业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我国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应用条码技术的实践表明,条码标识是建立服装制造业和零售业信息反馈系统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

《服装行业商品条码应用指南》描述,服装上的条码信息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对服装的特,,性质如品种、面科、款式、规格和颜色等进行描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完成服装产品生产时就已经完全确定,是定价、订购的依据:第二,如果服装生产企业还希望在销售、仓储、物流过程中描述服装的其他信息,就要

增加年份、品牌,设计师等信息。这类信息便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第三是动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批号或序列号、订单号、生产场所、销售区域、组合包装的内装数量等,这些信息对供应链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了解销售情况,保证及时准确地发货与调配。

7.快速响应的应用

快速响应(QR)是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一项供应链管理策略,后来在其它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问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QR的重点是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QR的具体策略有商品即时出售、自动物料搬运等。

实施QR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所有的商品单元条码化。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处理内部业务。如自动补库与商品即时出售等,并采用EDI传更多的报文。第三阶段与贸易伙伴密切合作,采用更高级的OR策略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关于QR的实施问题,目前有部分服装企业中在无意识地应用,而要取得明显的效果应在物流技术上加以保证。

服装企业自身的特点比较鲜明,无法承继或复制别的物流模式,最难的是无法利用别的行业的物流思路和经验。据了解,许多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在运输配送和仓储。服装行业竞争一直比较激烈,经过最近这二十多年,服装业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模式。现在中国的很多服装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开发设计,生产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将会是服装行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8.服装业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没有任何一项理念或者技术可以停滞不前,新的需求,新的机会,新的信息,新的模式不断的充斥着市场,所有的应用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不变应万变”,服装业物流也不例外,新的形势下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就目前现状来看,服装业物流存在着下列几个主要问题:

1.如何解决各分支,各地之间的大量物流信息;快速反应,要求随时,随地访问各种信息,相互通信的愿望如何实现。

2.物流信息因区域、时间以及信息系统的原因无法得到共享与处理,因此带来的生产、营销方面决策上的失误。

3.由于扩张,门店数量增加带来的管理混乱与无序;各地销售网点分散,如何利用个地区不同的基础设施资源。

4.如何转变传统的垂直领导层层下达的模式,改变部门协作信息通道多样、连接复杂、安全管理困难等现状。

5.整个供应链中滞留的存货很少被关注,并且没有什么方式让人们确切的了解。

零售终端根据自己的销售需要反向拉动生产商的“倒逼机制”很可能造成服装产业链中生产商和原料供应商的损失。

6.运送过程主要是各企业单独进行的,几乎没有运筹系统来确定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

7.物流服务参与方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中缺乏驱动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

9.解决问题的对策

物流作为整个社会系统运作的一个环节,本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但现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其功能的期望。根据上面的全方位分析,显然对服装业而言,如何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9.1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

服装也很多企业物流效率较底,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的物流系统,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年代,我们要求信息既要及时,又要准确,可是技术的落后没有实现信息的畅通和共享,因此可能导致生产和营销决策的失误。引进先进的物流系统是实现高效率物流的基础。

9.2精简物流环节

对很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往往还不是技术的问题。他们在如何实现高

效率物流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实际上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在本不需要的环节中进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努力。物流活动不可避免,可是多余的物流活动却可以而且必须削减。

9.3改善供应链物流的管理构架

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终端的需求信息会发生严重扭曲,已有的研究表明,减少“牛鞭效应”就要减少信息流两端传递的层级,增加供应链各方的信息共享程度。抓住三个要点:基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和顾客的供应链体系;信息的即时共享;生产对需求的快速邮箱的反应。以沃尔玛为例,其供应链是以沃尔玛为中心,连接生产商而没有中间商的短供应链。

9.4实现物流系统的标准化

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个分领域如包装、运输、装卸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分系统与分领域的匹配性,谋求物流大系统芙蓉准标准统一。标准化既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还可以消除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

9.5整合运输

最重要的物流成本之一来自于运输。运输的成本与产品的种类、装运的规模以及运输的距离直接相关。一般来讲,整个装运规模越大,距离越长,则单位运输费用就越低。要运筹规划,把小批量的装运集聚成大批量的整合运输;集聚运输线路相关的装运任务,减少距离。

上述五点只是对服装业物流改进的个人的部分建议,当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情况,也应当有不一样的改进对策,但可以肯定的是,服装业在其物流系统上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支持整个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将是未来服装行业竞争的一大主题。

10参考文献

[1]黄娟. 快速物流.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7

[2]邓汝春.服装业供应链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9

[3]邓汝春.服装企业物流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

[4]汪洋https://www.sodocs.net/doc/1817719343.html,/view/e4f4d385b9d528ea81c779c5.html服装企业

的物流管理

[5]https://www.sodocs.net/doc/1817719343.html,/cyzs/fz/n-495735.html如何做好服装企业的物流管理

[6]https://www.sodocs.net/doc/1817719343.html,/view/44cd3d69561252d380eb6e2d.html服装企业的物流管理

[7]https://www.sodocs.net/doc/1817719343.html,/view/b983d9270722192e4536f690.html服装企业的物流管理方式

[8]https://www.sodocs.net/doc/1817719343.html,/p-72409987.html服装业物流供应链信息化

智能快递柜文献综述

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传统的人工配送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智能快递柜逐渐兴起。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我国智能快递柜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预测。 关键词:电子商务;智能快递柜;对比分析;趋势预测 1.引言 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到2015年“双十一”成交额已达到912亿元。除了阿里集团,其他各大电商的成交额也在不断刷新记录。伴随着网络购物交易数额爆增,快递业务量也同步大幅增长,对快递企业在快件的处理和投送上形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快递网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加突出。改革传统的快递派送模式,改善快递企业服务,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不管是对快递企业和客户都有实用意义。对快递企业而言,智能快递柜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对收件客户而言,智能快递柜为收件人提供了便利选择,客户可以自提物件,不仅解决了与快递员的时间冲突,而且保护隐私信息。综上,智能快递柜应用前景巨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2.智能快递柜定义与应用现状 2.1智能快递柜定义 智能快递投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与PC服务器一起构成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PC服务器能够对本系统的各个快递投递箱进行统一化管理(如快递投递箱的信息,快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等),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投递箱,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2.2应用现状 智能快递柜在国外并非新事物,全球有20多个国家(如图1所示)正在使用智能快递

物流业研究文献综述

物流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业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物流发展的基本载体,对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的效率作用至关重要。 国外的物流业发展很快,市场成熟度高,理论研究也比较完善。国外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视角来研究物流。随着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物流地位显著提高,研究的视角明显扩大,产生出许多新理论、新学说。其中包括:“黑大陆”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和“后勤工程”说。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主要在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国内物流理论研究始于80年代初,主要是侧重于物流学基本概念。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物流理论研究内容开始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一些学者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物流运行原理和运行模式等,出版了《现代物流学》、《流通经济学》、《物流学及其应用》等颇有影响的理论著作。近期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规划技术问题、供应链理论、物流模式问题等几个方面。 我国对物流枢纽建设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单一运输方式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发展。一些学者分别对于铁路、道路货运枢纽如何实现向物流中心拓展转型进行了研究。(2)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的发展。以多式联运等理念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出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的概念。(3)区域、城市

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物流枢纽城市、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和发展。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专节中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内许多大城市对“建设大型物流枢纽”的理解是将一些地方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为物流枢纽。(5)物流系统的协同与协调。协同化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物流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企业、行业、区域物流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1国外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Mike Fogg(2008)在《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一书中提出:电子采购(E-purchasing)的定义为电子采购是指在采购活动的全部流程中运用所有的相关电子技术来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来自CIPS的专业实践团队给出的电子采购定义为:是指商品和服务的电子购买过程,包括从认定采购需求直到支付采购货款的全部过程,也涵盖了延迟付款这一类活动,例如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开发等。 Emiko Banfield(2005)在《战略采购管理》一书中认为:战略采购就是指公司和它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使连接采购原料和服务每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处理得当的话。战略采购将打破用户、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传统壁垒,这样公司就能从供应链中取得最大的价值。战略采购的关键成功要素有:提供管理、提供领导能力、使用引导团队、制定变革管理战略、有效使用顾问、利用总成本模型、制定全面沟通计划、提供培训和庆祝成功。超越战略采购:建立公司之间的关系、扩展供应链和创造价值网络。 Michiel R.Leenders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一书中阐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全面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用户的信息、物资和服务的流动。供应链管理代表的是一种强调过程与整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2国内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2.1 有关采购管理理论的研究 甘华鸣(2002)在《采购管理速成》中提出: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徐杰在《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提出: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引言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 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

逆向物流文献综述

关于逆向物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文献综述 ?田松 ?20080474011 摘要:根据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逆向物流就是对由最终消费端到最初的供应源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制成品以及相应的信息流、资金流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及过程,目标是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恢复一部分价值。逆向物流是发展节约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正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这也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本文就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对逆向物流的发展以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一下逆向物流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逆向物流;供应链;库存管理;循环再利用;回收价值;管理策略1研究背景 对于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从狭义上看,逆向物流指对已经废弃的产品再制造、再生以及对各种物料回收的过程。例如,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一直到对些进行这最终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广义来看,逆向物流是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全新的资源环境观和经济观的演变,导致逆向物流进入了突破性发展阶段。对企业而言,从事逆向物流活动,不仅显示出公司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更体现出企业的远见性。例如,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的零售企业运用各种退货政策甚至无理由和自由退货方式来吸引和留住顾客,以此来保持客户的满意度,使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和提升。杨汝梁(2005)认为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立法、新的分销渠道、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所以在这个越来越重视服务意识的现代社会逆向物流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2002年米宁研究了产品回收网络规划,姚卫新(2003)对再制造产品进行了分析;2003年张敏(2003)等人进行了退货管理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姚卫新、胡继灵、邹辉霞等人进行了逆向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肖文等研究了产品回收再利用物流网络及其分类。虽然有些人提出了企业逆向物流的不同

物流文献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叙述了中国现代物流活动的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七大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非绿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就政府引导、企业自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非绿色因素;必要性;阻碍;解决方案 一、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产生的原因 籍丹宁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 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物流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络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这些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对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 .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活动中,包装对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内包装可以美化商品,外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并且便于流通过程中的装卸和搬运。但很多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部分包装材料不易降解,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为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对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不当的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刘辉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建立一种既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与物流( 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又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建立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提倡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的物流活动" 是十分必要而且有重大意义的! 它不仅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同时也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与传统物流方式不同的是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对电子商务配送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整合与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相关的国内外观点。同时对各种观点的讨论比较,了解电子商务配送的现状,最后结合相关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指导论文撰写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观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在是近几年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越来越深人入心的今天,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同时对相应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很多学者并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挥物流配送的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在下文中,将会整理出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况。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国内许多学者对物流配送模式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各种观点,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吕晓慧认为,目前在我国,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配送却没有同步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 谢勇,廖佑莲认为,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配送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缺乏专业的人才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善伟以电子商务下的网上购物网站为例,分析其物流配送模式,认为网购平台所有者应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质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魏斐翡对网上消费者快递服务风险重要度评价与各快递服务指标的满意度、重要性评价、及其差值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快递服务质量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2.5小结 通过对各级管理员的划分,使系统的使用方向更加明确。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够基本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加快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 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面对多种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这套面对用户的系统可以充分完善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在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章概要设计 3.1系统设计以及面向用户原则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是一种严谨的货物管理系统,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甚至对物流公司的收益造成影响。内部内容要相对复杂,但是用户操作界面必须简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电子商务物流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 业 工 业 工 程 学 生 姓 名 顾 燕 班 级 B 工业061班 学 号 0610130119 指 导 教 师 詹 月 林 完 成 日 期 2010年3月31日

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来源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 以及高度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令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快速响应全球市场需求变化方面,面临着来自市场层面持续不断的压力。而大多数企业由于过分地依赖对外采购产品与服务,导致对供应商的依赖性持续加强,供应商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渐突显出来,已然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筹码,供应商管理也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谁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这样一来,如何全面地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企业的供应网络,以此保证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便成为企业运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盐城新岛散热器有限公司位于盐城市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100万元,是内燃机散热器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年产内燃机散热器10万台,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制作汽车铜质散热器、摩托车散热器、车用暖风空调等产品。公司同时生产四轮拖拉机制动器总成。 二、国内外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的现状及现有研究 1.国内外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的现状 (1)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自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增大,供应链管理的运用逐步升温,发达国家的供应商与买方的关系更是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供应商管理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压价。 (2)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对于供应商管理,尤其是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也远不及国外企业。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供应商管理以压缩采购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

物流专业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4届交通运输与物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显著发展。尤其是自入市以来,中国物流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物流市场成为热点之一。各类企业纷纷抢滩物流市场,大量私营、民营、股份制、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与日剧增。而在整个物流链上,仓储业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在物流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仓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全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流通的货物越来越多,需要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存储业现代化的程度的要求,尤其是仓储环境、仓储的使用率、仓储业的空间分布,仓储设施设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进而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仓储;设施设备;优化配置;信息化 1 我国仓储型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仓储物流的现状是使用率较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明确、优势不突出,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完,使许多存储设施资源闲置[1]。对提高仓库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认识不足,对于先进的装备不愿意使用,思想理念陈旧落后,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工作业上。由于外部及其他因素变化,尤其是收发货物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仓库的设备与管理系统没有及时更新,造成原有市场的丢失,以及企业成本的高升[2]。国家缺少对仓储企业的管理,迄今为止,仓储行业未有过夹层面的主管部门,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致使对全国仓储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心中无数[3、4]。配套设施方面,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渡,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设备落后,缺乏相关的担保品处置配套设施。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操作风险方面和信用风险方面等问题[5]。综合来看,现代仓储必须做到五化即:规划的标准化,国家应该出台物流规划标准,避免规划的随意和短视。货类的标准化,实现货类的标准化是实现大物流畅通的一个核心基础。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政府如果能够牵头建立一个公共信息交互平台,也是促进信息流交互的好办法。设备的标准化, 2

绿色物流外文文献翻译最新译文

文献出处:Fransoo J C. Green Logistics: Enable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8(2): 122-131. 原文 GREEN LOGISTICS: ENABLE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an C. Fransoo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1 INTRODUCTION Logistics is the backbon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 a discipline, it describes the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activities along supply chains.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 freight transport, storage, inventory management, materials handling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 large part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are often outsourced to specialized providers that provide cost- effective service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t least in high income economies, the value of services is not assessed in monetary and service quality terms alone. In making decisions,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external effects such as emissions, pollution, noise, and accidents. The last LPI report release in 2012, for instance, pointed out that in shipments to OECD countrie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lutions are considered far more often than elsewhere. Mounting regulatory pressure, together with changes in customer preferences,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this phenomenon. One of the more widely used terms to describe this set of preferences is green Logistics, especially when the activities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are concerned. Research, including a recent book by Alan McKinnon, has established that green Logistics is an emerging concern of private operators and providers and users of logistics. From a policy standpoint, and especially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green Logistics is potentially a major topic as well: estimates vary, but about 15%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HG) can be traced to logistics activities. Green Logistics may not be an independent policy area. Rather, the supply chain

(整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部分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以往活跃在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近两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进冷链物流加入到了B2C的行列之中,伴随着京东、淘宝、1好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热络一时,各方都瞄准了这片蓝海,2010年~2012年其市场增速120%,预计2015年,冷链宅配规模达40亿元。本文针对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文根据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产生的物流断链、信息化、冷链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围绕“建立冷链物流联盟体系”、“实施园区化管理”、“设定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和“节约成本”,这四大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 编者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1.冷链物流 (3)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3)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3) 1.3作用及重要性 (4) 2.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 3.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 3.1物流信息化问题 (5) 3.2冷链体系问题 (5) 3.3断链问题 (6) 4.解决方法 (6) 4.1建设“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6) 4.2建立“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 (7) 4.3“冷链物流园区化管理” (8) 4.4“节约成本” (9) 参考文献 (10)

冷链物流研究 【摘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冷藏冷冻食品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虽然公认是宅配市场的一片新的“蓝海”,但却存在着系统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 冷链物流联盟体系;断链;第三方;园区化;信息化 【正文】 1.冷链物流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杉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消费即: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 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运、物流信息) 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

物流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物流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篇一:格式精选3篇 格式精选3篇 格式精选1篇 [1] 王慧玲,毕功兵. 农村物流信息开发与管理初探[J]. 经济问题, 20XX, . [2] 王慧玲,袁维海. 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J]. 技术经济, 20XX, . [3] 王永康. 浅析农村物流[J]. 技术与市场, 20XX, . [4] 鲍长生.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J].商业时代, 20XX, . [5] 李明. 浅谈湖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 20XX, . [6] 鲍长生. 冷链物流系统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XX, . [1] 何明珂. 中国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 市场与电脑, 1999, [2] WTO后的中国物流业[J]. 软件世界, 20XX, [3] 唐友三. 20XX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回顾[J]. 电子商务世界, 20XX, [4] 王之泰, 赵杨, 张涵. 中国物流概览[J]. 软件世界, 20XX,

[5] 余平. 共同的使命[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XX, [6] 余平. 继往开来[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XX, [7] 中国物流航母织就信息大网[J]. 互联网周刊, 20XX, [8] 传统物流面临5大挑战联邦快递谈中国物流[J]. 信息系统工程, 20XX, [9] 会展信息[J]. 中国电子商情, 20XX, [10] 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XX, [1] 沈玉良.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国际商务研究, 20XX, . [2] 何明珂. 中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财贸经济, 20XX, . 企业运输方案设计 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 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家电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初探 中国U前正在成为世界家电的制造中心,在2000年前后,家电企业的规模效应就已经充分显现,国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承受着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生产领域可挖掘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潜力已不太大而在产品流通环节的竞争中却出现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高磊在《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家电企业物流管理的硏究》一书中认为,随着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以及我国加入WT0国内家电生产企业遇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家电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萎缩。物流管理作为家电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U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釆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 o “供应链”作为一个引发行业热潮的词出现在1993年左右,吴清一在《现代物流概论》书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Lambert, James Stock, Lisa Ellram 在《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供 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那些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公司排列。供应链是一个设备和分 销选择的网络,它的功能是获取原材料,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 Douglas Lambert, James Stock, Lisa Ellram,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终端用户到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初始供应商的业务过程的整合,综合考虑了供应链中物资、服务和商品的输入流和输出流,代表一种较新的业务运作方法和对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的不同观点,是一种高度互动而且复杂的系统方法,需要同时进行许多权衡。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参与者中进行生产、存货、选址和运输的协调,从而在所服务的市场达到响应和效率的最佳组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还包括诸如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金融和顾客服务等行为。 第三方物流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英文表达为Thrid Party Logistics,简称3TPL, 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源自业务外包。将业务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Robert C.Lieb认为,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功能。David Simchi-Levi等认为,第三方物流就是利用一家外部的公司完成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2年10月1日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 而这些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之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张 XX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XXXXX 指导老师肖XX 二零XX年六月

摘要 配送作为物流的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物流服务质量,而我国配送起步较晚,在发展建设上甚至滞后于物流的发展速度。物流配送作为支持一个企业业务发展的环节,应该与企业的业务同步发展,甚至要往前一步。但是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缺少专业的配送中心和先进的配送技术,这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制约了企业的业务发展。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优化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优化;配送模式;配送路径

引言 随着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我国的物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却存在许多的问题。中国现代物流业无论从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成本水平,以及观念、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本文资料搜集首先采用了网络查询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129篇相关文章,其中27篇对本文有直接参考价值;其次通过翻阅图书寻找支持本文的相关理论。在众多资料中其中4篇对本文有直接参考价值,其他文献也给以了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下面就这些文献综述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上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下面是我国学者对物流配送上存在问题的一些探讨。 1、万义国和游小青在《浅议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上提出,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 2、秦瑛、陈竹君和陈丹晔在《我国中小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选择》中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文字作者特别提出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 3、肖青在《物流配送运输车队的规模问题》中提出企业在车辆调度和路线选择上的盲区,由于缺乏对路线选择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配送目的地,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路线选择不科学,由于没有合理对车辆进行调配、缺乏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物流配送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上面所陈述的问题外,还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配送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物流部门对现代配送认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企业配送质量的制约因素。 二、物流配送优化对策 当前我国的专业配送中心很少,物流配送缺乏社会化和专业化,配送技术落后,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员问题。 1.周三多在《管理学》中提到: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是员工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基本舞台。培训既是为了适应组织内部变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个人生涯发展的要求。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和能力的一项

浙江龙森木业有限公司绿色物流流程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D司绿色物流流程优化设计 自从绿色物流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就绿色物流的概念上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不断的深入,绿色概念衍生到物流活动的每个环节,比如说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等。 1 绿色物流的概念 H.J.Wu和S.Dunn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 Jean-Paul Rodrigue,Brian Slack和Claude Comtois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丹麦出版的Bjom N.Petersen和Palle Petersen合著的《Green Logistics》中定义:绿色物流就是对前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生态管理。 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绿色采购 在绿色采购方面,易军,耿勇,朱庆华在《选好你的‘供应商’》(2006)里对中、美采购企业在评估供应商标准方面做出分析,使企业了解如何通过“绿色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莉、王慧敏在《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信用评价的ANN模型及应用》 (2006)中阐述了绿色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用神经网络建立了绿色供应商的选择模型,用粗集及主成份分析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分肇提取,并对山西一电厂的采购进行了实证研究。 宝英爽、宿海颖、何友均在《荷兰林产品绿色采购政策与实践》(2010)中分析荷兰林产品绿色采购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在日本则被称为“流通技术”,后称之为“物的流通”。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