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从什么是量子开始。量子,本意是指微观世界中【一份一份】的不连续能量。这是本书中写明的定义,它的前提条件是微观世界。

接下来,他说明了一下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百年之争。粒派支持者包括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认为光是一颗颗光滑的小球球构成的;波派支持者包括惠更斯、杨、麦克斯韦、赫兹,认为光是一圈一圈的水波纹构成的。

粒子和波二者区别:

1. 粒子可以分成一个最小单位,单个粒子不可再分;波是连续的能量分布,无所谓【一个波】或者【两个波】;

2. 粒子是直线前进的,波却能同时向四面八方发射;

3. 粒子可以静止在同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波却必须动态的在整个空间传播。

科学家们在思考为什么光不能两者都是呢?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就是在一块隔板上开两条缝。用一个发射光子的机枪对着双缝扫射,从中露出的光子,打在缝后面的屏上,就会留下一个光斑。

第一次实验,把光子发射机对准双缝发射,结果是标准的斑马线,证明光是纯波。第二次实验,把光子机枪切换到点射模式,保证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结果依然还是斑马线。第三次实验,在屏幕前加装两个摄像头,一边一个左右排开。哪边的摄像头看到光子,就说明了光子穿过了哪条缝。同样还是点射模式,发射光子。结果,每次不是左边的摄像头看到一个光子,就是右边看到一个,从来没有发现哪个光子分裂成半个的情况。

这里先把书里的例子提上来。你在屏幕面前看球员起脚射门时,立马按了暂停键,那么你预测下一秒球是否会踢进?在球迷看来,球能否踢进跟射手是谁,对方门将状态有关;在科学家看来是否射进同射门的角度、速度、力度、方向、摩擦力等有关系。大家公认的,不管球最终是否射进,它和一件事情绝对无关,那就是你家的电视。常理来说,射球的动作和结果在你看视频之前就已经完成,它不受你家电视的影响。但双缝干涉实验的第三次实验则证明了,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形况下,球进还是不仅,直接取决于射门的一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电视。

双缝干涉实验带来了观察者魔咒,引发了一些人的三观崩塌,许多科学家针对双缝干涉实验的结论产生了争议。尼尔斯玻尔认为,将宏观世界的经验常识套用到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上,纯属扯淡。他认为量子力学存在三大原则:态叠加原理、测不准原理和观察者原理。

态叠加原理:在量子世界,一切事物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叠加态),各种可能性并存。

测不准原理:叠加态是不可能精确测量的。

观察者原理:虽然一切事物都是多种可能性的叠加,但我们永远看不到一个既左且右,又黑又白的量子物体,只要进行观察必然看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

波尔认为,在实验观测的一瞬间,光子会蜕变成为多种可能中的一种,他将这个过程称为“坍缩”。

针对波尔的理论,薛定谔提出了假设进行反驳——著名的“薛定谔的猫”。

把一只猫关在封闭的箱子里。和猫同处一室还有个自动化装置,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如果原子核衰变,就会激发α射线,射线触发开关,开关启动锤子,锤子落下打破毒药瓶,于是猫当场毙命。

在这个机关当中,猫的死活取决于原子是否衰变,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衰变,是我们无法精确预测到的随机事件。只要不打开盒子看,我们就永远无法确定猫是死是活。

按照波尔的哥本哈根解释,箱中的猫是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混沌之猫,直到打开箱子那一瞬间才会“坍缩”成一只死猫或者活猫。

薛定谔的猫不仅冲击了波尔的理论,也引发了针对唯物和唯心思想的辩论。作为一个文科生看书时看到唯物唯心之争,有些惊异,不禁感慨科学是相通的,是交叉融合的,没有明确的边界。在这里我对于唯物和唯心这两种哲学思想又有了新的感悟。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如果世间的一切都是幻觉,那至少还有一样东西绝对不是幻觉,那就是“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本身,我在思考,至少说明我还是个东西。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你未见此花时,花的存在是不确定的叠加态,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花才会“坍缩”为确定态,你观察的世界因此而呈现。

将哲学思想与严谨的物理学理论结合起来去理解,呈现的视窗角度多了一些,也更有趣味了。

虽然薛定谔的猫只是一种假设,但后世为了探索是否真的有这样一只猫做了许多实验。2004年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了光子的薛定谔猫态(宏观量子叠加态),它被称为“薛定谔的小猫”。

爱因斯坦在完成广义和狭义相对论之后四十年,一直在纠结量子力学,他认为薛定谔的猫否认了物质的实在性,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一只又死又活的猫。在现实情况下,要找出影响物质存在状态的背后原因,也就是“隐变量”。当时包括爱因

斯坦在内的许多人认为,一旦我们揪出了隐变量,量子力学那些混沌不清的阴暗角落,就会被照亮的一览无余。

除了薛定谔的猫假设之外,薛定谔又提出了“孪生粒子”的思想实验:两个相聚万里的粒子,观测出A的状态,也就知道B的状态,因为A和B都是一个母粒子分裂而成,B的状态一定和A相反。A、B两个粒子命运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薛定谔称之为“量子纠缠”。由于A、B相反,在知道A的状态,立马就会知道B的状态,所以量子纠缠存在着超距超光速的特性。而这两个特性也是让爱因斯坦陷入疑惑不解的缘由之一。

首先,是瞬时传送,意味着超光速。但是在宇宙中针对存在超光速吗?不要说超光速,就是试图接近光速的行为都会引起时空的畸变。

其次是超距作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前提是局域性,如果量子纠缠能够允许超光速,那么是量子力学错了,还是相对论错了。

约翰·贝尔作为爱因斯坦的狂热粉丝,一心想为爱因斯坦证明量子力学是错的,但结果确实证实了量子力学的正确。他在36岁提出贝尔不等式。

众所周知,粒子A的自旋一定和B相反,但贝尔发现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自旋在三维空间是有三个分量。

A在X轴的自选分量Ax如果向上,B在x轴的自旋Bx一定向下,但是B在y 轴和z轴上的自旋By、Bz呢?

如果爱因斯坦的局域性理论是对的,By、Bz应该和Ax没有关系,但是用量子力学算出来的结果,却有着微妙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By、Bz和Ax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关联。

这些物理学家们有意思吧,都为着同一个目标,科学的发展,却都有着各自的“爱恨情仇”,相互争执不让,这大概是我读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的趣味性,他们偏执的千篇一律,古怪的各有不同。

最后说说量子纠缠和贝尔不等式,现在的理论和技术肯定是做不到量子通信,不知道需要多少年,量子力学才能展开它神秘的面纱,实现实时通信,即刻传输,无损耗的加密通信,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就姑且抬头仰望一下吧,反正我也不大能看得懂,期待着憧憬着。

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量子力学作业习题 [1] 在宏观世界里,量子现象常常可以忽略.对下列诸情况,在数值上加以证明: ( l )长l=lm ,质量M=1kg 的单摆的零点振荡的振幅; ( 2 )质量M=5g ,以速度10cm/s 向一刚性障碍物(高5cm ,宽1cm )运动的子弹的透射率; ( 3 )质量M= 0.1kg ,以速度0.5m/s 运动的钢球被尺寸为1×1.5m2时的窗子所衍射. [2] 用h,e,c,m(电子质量), M (质子质量)表示下列每个量,给出粗略的数值估计: ( 1 )玻尔半径(cm ) ; ( 2 )氢原子结合能(eV ) ; ( 3 )玻尔磁子;( 4 )电子的康普顿波长(cm ) ; ( 5 ) 经典电子半径(cm ) ; ( 6 )电子静止能量(MeV ) ; ( 7 )质子静止能量( MeV ) ; ( 8 )精细结构常数;( 9 )典型的氢原子精细结构分裂 [3]导出、估计、猜测或背出下列数值,精确到一个数量级范围内, ( 1 )电子的汤姆逊截面;( 2 )氢原子的电离能;( 3 )氢原子中基态能级的超精细分裂能量;( 4 )37Li ( z=3 )核的磁偶极矩;( 5 )质子和中子质量差;( 6 )4He 核的束缚能;( 7 )最大稳定核的半径;( 8 )Π0 介子的寿命;( 9 )Π-介子的寿命;( 10 )自由中子的寿命. [4]指出下列实验中,哪些实验表明了辐射场的粒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证明能量交换的量子性?哪些实验主要表明物质粒子的波动性?简述理由. ( 1 )光电效应;( 2 )黑体辐射谱;( 3 ) Franck – Hertz实验;( 4 ) Davisson -Ger - mer 实验;散射. [5]考虑如下实验:一束电子射向刻有A 、B 两缝的平板,板外是一装有检测器阵列的屏幕,利用检测器 能定出电子撞击屏幕的位置.在下列各种情形下,画出入射电子强度随屏幕位置变化的草图,给出简单解释. ( 1 ) A 缝开启,B缝关闭; ( 2 ) B 缝开启,A 缝关闭; ( 3 )两缝均开启. [6]验算三个系数数值:(1 2 ;(3)hc

量子力学答案完整版周世勋第三版

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量子力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 即 m λ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 dv e c hv d kT hv v v 1 1 833 -? =πρ, (1) 以及 c v =λ, (2) λρρd dv v v -=, (3) 有 ,1 18)() (5-?=?=?? ? ??-=-=kT hc v v e hc c d c d d dv λλλ πλλρλλλρλρ ρ 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内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011511 86' =? ?? ? ? ??-?+--?=-kT hc kT hc e kT hc e hc λλλλλπρ ? 011 5=-?+--kT hc e kT hc λλ ? kT hc e kT hc λλ=--)1(5 如果令x=kT hc 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 第一章绪论

这是一个超越方程。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 xk hc T m = λ 把x 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 K m T m ??=-3109.2λ 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 E=hv , λ h P = 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2 c E e μ<<动),那么 e p E μ22 = 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 E=pc 注意到本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 ,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eV 6 1051.0?,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 p h = λ nm m m E c hc E h e e 71.01071.031051.021024.12296 6 2=?=????= ==--μμ 在这里,利用了 m eV hc ??=-61024.1 以及 eV c e 621051.0?=μ 最后,对 E c hc e 2 2μλ= 作一点讨论,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粒子的质量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同样的,当粒子的动能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由于宏观世界的物体质量普遍很大,因而波动性极弱,显现出来的都是粒子性,这种波粒二象性,从某种子意义来说,只有在微观世界才能显现。

量子力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即 m λ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 dv e c hv d kT hv v v 1 1 833 -? =πρ, (1) 以及 c v =λ, (2) λρρd dv v v -=, (3) 有 ,1 18)() (5-?=?=?? ? ??-=-=kT hc v v e hc c d c d d dv λλλ πλλρλλλρλρ ρ 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内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011511 86 ' =???? ? ?? -?+--?= -kT hc kT hc e kT hc e hc λλλλλ πρ ? 0115=-?+ -- kT hc e kT hc λλ ? kT hc e kT hc λλ= -- )1(5

如果令x= kT hc 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 这是一个超越方程。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 xk hc T m = λ 把x 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 K m T m ??=-3109.2λ 1.4 利用玻尔——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求: (1)一维谐振子的能量; (2)在均匀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电子轨道的可能半径。 已知外磁场H=10T ,玻尔磁子124109--??=T J M B ,试计算运能的量子化间隔△E ,并与T=4K 及T=100K 的热运动能量相比较。 解 玻尔——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为 ?=nh pdq 其中q 是微观粒子的一个广义坐标,p 是与之相对应的广义动量,回路积分是沿运动轨道积一圈,n 是正整数。 (1)设一维谐振子的劲度常数为k ,谐振子质量为μ,于是有 2 22 12kx p E +=μ 这样,便有 )2 1(22kx E p - ±=μ 这里的正负号分别表示谐振子沿着正方向运动和沿着负方向运动,一正一负正好表示一个来回,运动了一圈。此外,根据 221 kx E = 可解出 k E x 2± =± 这表示谐振子的正负方向的最大位移。这样,根据玻尔——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有 ?? -+ + - =--+-x x x x nh dx kx E dx kx E )2 1 (2)()21(222μμ

第十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2作业答案

(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隧道效应、能量和角动量量子化、电子自旋、多电子原子) 一. 选择题 [ C ]1. (基础训练 10)氢原子中处于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l ,m l ,m s )可能取的值为 (A) (2,2,1,2 1 -). (B) (2,0,0,21). (C) (2,1,-1,2 1 -). (D) (2,0,1,21). ★提示:2p 电子对应的量子数n = 2; l = 1,只有答案(C )满足。 [ C ]2. (基础训练11)在激光器中利用光学谐振腔 (A) 可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 (B) 可提高激光束的单色性,而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 (C) 可同时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和单色性. (D) 既不能提高激光束的方向性也不能提高其单色性. [ D ]3. (自测提高7)直接证实了电子自旋存在的最早的实验之一是 (A) 康普顿实验. (B) 卢瑟福实验. (C) 戴维孙-革末实验. (D) 斯特恩-革拉赫实验. [ C ]4. (自测提高9)粒子在外力场中沿x 轴运动,如果它在力场中的势能分布如图19-6所示,对于能量为 E < U 0从左向右运动的粒子,若用 ρ1、ρ2、ρ3分别表示在x < 0,0 < x a 三个区域发现粒子的概率,则有 (A) ρ1 ≠ 0,ρ2 = ρ3 = 0. (B) ρ1 ≠ 0,ρ2 ≠ 0,ρ3 = 0. (C) ρ1 ≠ 0,ρ2 ≠ 0,ρ3 ≠ 0. (D) ρ1 = 0,ρ2 ≠ 0,ρ3 ≠ 0. ★提示:隧道效应。 二. 填空题 1. (基础训练17)在主量子数n =2,自旋磁量子数2 1 =s m 的量子态中,能够填充的最大电子数是___4___. ★提示:主量子数n =2的L 壳层上最多可容纳228n =个电子(电子组态为2622s p ),如 仅考虑自旋磁量子数2 1 =s m 的量子态,则能够填充的电子数为上述值的一半。 图 19-6

量子力学初步-作业(含答案)

量子力学初步 1. 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r t ψ ,则ψ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t ψ 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 归 一 化 条 件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波函数在空间各点的振幅同时增大D 倍,则粒子在空间的分布概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增大D 2倍、增大2D 倍、增大D 倍或不变) 3. 粒子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势阱宽度为a ),其波函数为 ()()30x x x a a πψ= << 粒子出现的概率最大的各个位置是x = 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电子单缝衍射实验中,若缝宽为a =0.1 nm (1 nm = 10-9 m),电子束垂直射在单缝面上,则衍射的电子横向动量的最小不确定量y p ?= _________N·s.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 5. 波长λ= 5000 ?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 10-3 ?,则利用不确定关系式x p x h ??≥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_________. 6. 粒子做一维运动,其波函数为 ()00 x Axe x x x λψ-≥= ≤ 式中λ>0,粒子出现的概率最大的位置为x = _____________. 7. 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效应是微观粒子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8.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已知势阱宽度为a ,应用测不准关系估计势阱中质量为m 的粒子的零点能量为____________. 9. 按照普朗克能量子假说,频率为ν的谐振子的能量只能为_________;而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量子力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即 m λ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 dv e c hv d kT hv v v 1 1 833 -? =πρ, (1) 以及 c v =λ, (2) λρρd dv v v -=, (3) 有 ,1 18)()(5-?=?=?? ? ??-=-=kT hc v v e hc c d c d d dv λλλ πλλρλλ λρλρ ρ 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011511 86 ' =???? ? ?? -?+--?= -kT hc kT hc e kT hc e hc λλλλλ πρ

? 0115=-?+ -- kT hc e kT hc λλ ? kT hc e kT hc λλ= -- )1(5 如果令x= kT hc 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 这是一个超越方程。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 xk hc T m =λ 把x 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 K m T m ??=-3109.2λ 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 E=h v , λ h P = 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2c E e μ<<动),那么 e p E μ22 = 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 E=pc 注意到本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 ,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eV 61051.0?,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 p h = λ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科普:量子通信与波粒二象性 从什么是量子开始。量子,本意是指微观世界中【一份一份】的不连续能量。这是本书中写明的定义,它的前提条件是微观世界。 接下来,他说明了一下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百年之争。粒派支持者包括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认为光是一颗颗光滑的小球球构成的;波派支持者包括惠更斯、杨、麦克斯韦、赫兹,认为光是一圈一圈的水波纹构成的。 粒子和波二者区别: 1. 粒子可以分成一个最小单位,单个粒子不可再分;波是连续的能量分布,无所谓【一个波】或者【两个波】; 2. 粒子是直线前进的,波却能同时向四面八方发射; 3. 粒子可以静止在同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波却必须动态的在整个空间传播。 科学家们在思考为什么光不能两者都是呢?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就是在一块隔板上开两条缝。用一个发射光子的机枪对着双缝扫射,从中露出的光子,打在缝后面的屏上,就会留下一个光斑。 第一次实验,把光子发射机对准双缝发射,结果是标准的斑马线,证明光是纯波。第二次实验,把光子机枪切换到点射模式,保证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结果依然还是斑马线。第三次实验,在屏幕前加装两个摄像头,一边一个左右排开。哪边的摄像头看到光子,就说明了光子穿过了哪条缝。同样还是点射模式,发射光子。结果,每次不是左边的摄像头看到一个光子,就是右边看到一个,从来没有发现哪个光子分裂成半个的情况。

这里先把书里的例子提上来。你在屏幕面前看球员起脚射门时,立马按了暂停键,那么你预测下一秒球是否会踢进?在球迷看来,球能否踢进跟射手是谁,对方门将状态有关;在科学家看来是否射进同射门的角度、速度、力度、方向、摩擦力等有关系。大家公认的,不管球最终是否射进,它和一件事情绝对无关,那就是你家的电视。常理来说,射球的动作和结果在你看视频之前就已经完成,它不受你家电视的影响。但双缝干涉实验的第三次实验则证明了,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形况下,球进还是不仅,直接取决于射门的一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电视。 双缝干涉实验带来了观察者魔咒,引发了一些人的三观崩塌,许多科学家针对双缝干涉实验的结论产生了争议。尼尔斯玻尔认为,将宏观世界的经验常识套用到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上,纯属扯淡。他认为量子力学存在三大原则:态叠加原理、测不准原理和观察者原理。 态叠加原理:在量子世界,一切事物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叠加态),各种可能性并存。 测不准原理:叠加态是不可能精确测量的。 观察者原理:虽然一切事物都是多种可能性的叠加,但我们永远看不到一个既左且右,又黑又白的量子物体,只要进行观察必然看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 波尔认为,在实验观测的一瞬间,光子会蜕变成为多种可能中的一种,他将这个过程称为“坍缩”。 针对波尔的理论,薛定谔提出了假设进行反驳——著名的“薛定谔的猫”。 把一只猫关在封闭的箱子里。和猫同处一室还有个自动化装置,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如果原子核衰变,就会激发α射线,射线触发开关,开关启动锤子,锤子落下打破毒药瓶,于是猫当场毙命。

量子力学 第二版 第六章__散射 习题答案 周世勋

第六章 散射 1.粒子受到势能为 2 )(r a r U = 的场的散射,求S 分波的微分散射截面。 [解] 为了应用分波法,求微分散射截面,首先必须找出相角位移。注意到第l 个分波的相角位移l δ是表示在辏力场中的矢径波函数l R 和在没有散射势时的矢径波函数l j 在∞→r 时的位相差。因此要找出相角位移,必须从矢径的波动方程出发。 矢径的波动方程是: 0))1()((12 2 22=+--+??? ??l l R r l l r V k dr dR r dr d r 其中l R 是波函数的径向部分,而 E k r U r V 2 2 2 2),(2)( μμ= = 令 r r x R l l )(= ,不难把矢径波动方程化为 02)1(222 2=??? ??-+-+''l l x r r l l k x μα 再作变换 )(r f r x l =,得 0)(221)(1)(22 2 2 =???? ??? ? ?+??? ? ? +- +'+''r f r e k r f r r f μα 这是一个贝塞尔方程,它的解是 ) ()()(kr BN kr AJ r f p p += 其中 2 2 2 221 μα+??? ?? +=l p 注意到 ) (kr N p 在0→r 时发散,因而当0→r 时波函数 ∞ →= r N R p l ,不符合波函数的标准条件。所以必须有0=B 故 ) (1kr J r A R p l = 现在考虑波函数l R 在∞→r 处的渐近行为,以便和l j 在∞→r 时的渐近行为比较,而求

得相角位移l δ,由于: ) 2 sin(1)4 2 sin(1)(l l kr r p kr r r R δππ π+- = + - → ∞→ ????????????? ? ? +-+??? ?? +-=++-=∴ 2122122422 2l d l l p l μππ ππδ 当l δ很小时,即α较小时,把上式展开,略去高次项得到 ??????? ?? ?+ -=2122 l l μα πδ 又因 l i i e l δδ212=- 故 ∑∞ =-+= 2) (c o s )1)(12(21)(l l i P e l ik f l θθδ ∑∞ =?? ???? ??+-+=02) (cos 122)12(21l l P l i l ik θμαπ ∑∞ =- =0 2 ) (cos l l P k θπμα 注意到 ?????? ?≤???? ??≥???? ??=-+=∑∑∞=∞=02 121202 1121212 22112 )(cos 1)(cos 1cos 21 1 l l l l l l r r P r r r r r P r r r r r r r r 当当θθθ 如果取单位半径的球面上的两点来看 则 121==r r ,即有 ∑∞ == = -0 2sin 21)(cos ) cos 1(21l l P θθθ 故 2s i n 21)(2 θ πμα θ k f - = 微分散射截面为

量子力学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量子力学的最早创始人是 ,他的主要贡献是于 1900 年提出了 假设,解决了 的问题。 2.按照德布罗意公式 ,质量为21,μμ的两粒子,若德布罗意波长同为λ,则它们的动量比p 1:p 2= 1:1;能量比E 1:E 2= 。 3.用分辨率为1微米的显微镜观察自由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若电子的能量E= kT 2 3(k 为 玻尔兹曼常数),要能看到它的德布罗意波长,则电子所处的最高温度T max = 。 4.阱宽为a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阱宽扩大1倍,粒子质量缩小1倍,则能级间距将扩大(缩小) ;若坐标系原点取在阱中心,而阱宽仍为a ,质量仍为μ,则第n 个能级的能 量E n = ,相应的波函数=)(x n ψ() a x a x n a n <<=0sin 2πψ和 。 5.处于态311ψ的氢原子,在此态中测量能量、角动量的大小,角动量的z 分量的值分别为E= eV eV 51.13 6.132 -=;L= ;L z = ,轨道磁矩M z = 。 6.两个全同粒子组成的体系,单粒子量子态为)(q k ?,当它们是玻色子时波函数为 ),(21q q s ψ= ;玻色体系 为费米子时 =),(21q q A ψ ;费米体系 7.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中求能量和波函数近似值的公式是 E n =() ) +-'+'+∑ ≠0 2 0m n n m mn mn n E E H H E , )(x n ψ = () ) () +-'+ ∑ ≠00 2 0m m n n m mn n E E H ψ ψ , 其中微扰矩阵元 ' mn H =()() ?'τψψ d H n m 00?; 而 ' nn H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 本征值, 。

量子力学专题二(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专题二: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一、波粒二象性假设的物理意义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了解) 1、波动性:物质波(matter wave )——de Broglie (1923年) p h =λ 实验:黑体辐射 2、粒子性:光量子(light quantum )——Einstein (1905年) h E =ν 实验:光电效应 二、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熟练掌握)

1、有限性: A 、在有限空间中,找到粒子的概率是有限值,即有 =?ψψτ* d 有限值 有限空间 B 、在全空间中,找到粒子的概率是有限值,即有 =? ψψτ* d 有限值 全空间 2、连续性:波函数ψ及其各阶微商连续; 3、单值性:2 ψ是单值函数(注意:不是说ψ是单值!) 三、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深入理解) 1、∝dV 2ψ在dV 中找到粒子的概率;

2、ψ和ψC 表示的是同一个波函数(注意:我们关心的只是相对概率); 四、态叠加原理以及任何波函数按不同动量的平面波展开的方法及其物理意义(理解) 1、态叠加原理:设1ψ,2ψ是描述体系的态,则 2211ψψψC C += 也是体系的一个态。其中,1C 、2C 是任意复常数。 2、两种表象下的平面波的形式: A 、坐标表象中 r d e p r r p i 3/2/3)() 2(1)( ??=?πψ B 、动量表象中

p d e r p r p i 3/2/3)() 2(1)( ?-?=ψπ? 注意:2/3)2( π是热力学中,Maxwell 速率分布的一个常数,也可以使原子物理中,一个相空间的大小! 五、Schrodinger Equation (1926年) 1、Schrodinger Equation 的建立过程(熟练掌握) ψψH t i ?=?? 其中,V T H ???+=。 2、定态薛定谔方程,定态与非定态波函数的意义及相关联系(深入了解) A 、定态:若某一初始时刻(0=t )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课后答案详解

量子力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即 m λ 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 dv e c hv d kT hv v v 1 183 3 -?=πρ, (1) 以及 c v =λ, (2) λρρd dv v v -=, (3) 有 ,1 18)() (5 -?=?=?? ? ??-=-=kT hc v v e hc c d c d d dv λλλ πλλρλ λλρλ ρ ρ 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内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011511 86 ' =???? ? ?? -?+--?= -kT hc kT hc e kT hc e hc λλλλλ πρ ? 0115=-?+ -- kT hc e kT hc λλ ? kT hc e kT hc λλ= -- )1(5 如果令x= kT hc 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 这是一个超越方程。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 xk hc T m =λ 把x 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 K m T m ??=-3109.2λ 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 E=hv , λ h P = 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2c E e μ<<动),那么 e p E μ22 = 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 E=pc 注意到本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 ,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eV 61051.0?,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 p h = λ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量子力学 题目: 专题理解:波粒二象性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2016 年 1 月

专题理解:波粒二象性 前言: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量子行为称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但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微粒”和“波”是相互排斥的概念,或者说“波”与“微粒”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存在。一个东西要么是波,要么是微粒,即“非此即彼”。那么究竟自由理解波粒二象性呢?通过对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做了以下整理与总结。 一、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简述 较为完全的光理论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展成型,他提出了一种光波动说。稍后,艾萨克·牛顿提出了光微粒说。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争论从未平息。十九世纪早期,托马斯·杨完成的双缝实验确切地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质。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光波动说开始主导科学思潮,因为它能够说明偏振现象的机制,这是光微粒说所不能够的。同世纪后期,詹姆斯·麦克斯韦将电磁学的理论加以整合,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应用电磁波方程计算获得的电磁波波速等于做实验测量到的光波速度。麦克斯韦于是猜测光波就是电磁波。1888年,海因里希·赫兹做实验发射并接收到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证实麦克斯韦的猜测正确无误。从这时,光波动说开始被广泛认可。 为了产生光电效应,光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物质的特征频率,称为其“极限频率”。根据光波动说,光波的辐照度或波幅对应于所携带的能量,因而辐照度很强烈的光束一定能提供更多能量将电子逐出。然而事实与经典理论预期恰巧相反。1905年,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给出解释。他将光束描述为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而不是连续性波动。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爱因斯坦推论,组成光束的每一个光子所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乘以一个常数,即普朗克常数,他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916年,美国物理学者罗伯特·密立根做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理论。物理学者被迫承认,除了波动性质以外,光也具有粒子性质。 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一个“物质波”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他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 和速度v 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 跟粒子动量mv 的比,即λ= 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电子是应该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1927年,克林顿·戴维森与雷斯特·革末设计与完成的戴维森-革末实验成功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 2015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成功拍摄出光同时表现波粒二象性的照片。

量子力学习题.(DOC)

量子力学习题 (三年级用)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二O O七年

第一部分 量子力学的诞生 1、计算下列情况的Broglie d e -波长,指出那种情况要用量子力学处理: (1)能量为eV .0250的慢中子 () 克2410671-?=μ .n ;被铀吸收; (2)能量为a MeV 的5粒子穿过原子克2410646-?=μ.a ; (3)飞行速度为100米/秒,质量为40克的子弹。 2、两个光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如果两光子的能量相等,问要实现这种转化,光子的波长最大是多少? 3、利用Broglie d e -关系,及园形轨道为各波长的整数倍,给出氢原子能 量可能值。

第二部分 波函数与Schr?dinger 方程 1、设()() 为常数a Ae x x a 222 1 -= ? (1)求归一化常数 (2).?p ?,x x == 2、求ikr ikr e r e r -=?=?1121和的几率流密度。 3、若() ,Be e A kx kx -+=? 求其几率流密度,你从结果中能得到什么样的 结论?(其中k 为实数) 4、一维运动的粒子处于 ()? ? ?<>=?λ-0 00x x Axe x x 的状态,其中,0>λ求归一化系数A 和粒子动量的几率分布函数。 5、证明:从单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得出的粒子的速度场是非旋的,即求证 0=υ?? 其中ρ= υ/j 6、一维自由运动粒子,在0=t 时,波函数为 ()()x ,x δ=?0 求: ?)t ,x (=?2

第三部分 一维定态问题 1、粒子处于位场 ()00 0000 ??? ?≥?=V x V x V 中,求:E >0V 时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粒子由右向左运动) 2、一粒子在一维势场 ?? ???>∞≤≤<∞=0 000x a x x V ) x ( 中运动。 (1)求粒子的能级和对应的波函数; (2)若粒子处于)x (n ?态,证明:,/a x 2= () .n a x x ?? ? ??π-=-2222 6112 3、若在x 轴的有限区域,有一位势,在区域外的波函数为 如 D S A S B D S A S C 22211211+=+=

量子力学习题答案

量子力学习题答案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由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知: E h =ν; p h /=λ 由于所考虑的电子是非相对论的电子(26k e E (3eV)c (0.5110)-μ? ),故: 2e E P /(2)=μ 69 h /p h / hc / 1.2410/0.7110 m 0.71nm --λ====?=?=1.3氦原子的动能是E=1.5kT ,求T=1K 时,氦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对于氦原子而言,当K 1=T 时,其能量为 J 10 2.07K 1K J 10 381.12 32 323 1 23 ---?=????= = kT E 于是有 一维谐振子处于2 2 /2 ()x x Ae α ψ-=状态中,其中α为实常数,求: 1.归一化系数; 2.动能平均值。 (22 x e dx /∞-α-∞ = α?) 解:1.由归一化条件可知: 22 * 2x 2 (x)(x)dx A e dx 1 A /1 ∞∞-α-∞ -∞ ψψ===α=? ? 取相因子为零,则归一化系数1/21/4A /=απ 2.

2222 2 2 22 2 2 22 22 22 22 2 * 2x /2 x /22 2 2 x /2 x /2 2 2 x /2 2x /2 2 222x 2x /2 2 2 24 2x 2T (x)T (x)dx A e (P /2)e dx d A e ()e dx 2dx d A e (xe )dx 2dx A {xe (xe )dx} 2A x e dx A 22∞∞-α-α-∞-∞ ∞-α-α-∞∞-α-α-∞ ∞ ∞-α-α-∞ -∞ ∞-α-∞ = ψψ=μ=- μ =- -αμ=- -α- -αμ = α = μμ ? ?? ? ? ? =(= = 22 2 2 2 2 4 x 22 24 x x 2 2 22 24 21()xd(e ) 21A (){xe e dx}221A ()2442∞-α-∞ ∞ ∞-α-α-∞ -∞ α- α =α- -- μααα- - μ α μ μ α ? ? 若αT 4 ω= 解法二:对于求力学量在某一体系能量本征态下的平均值问题,用F-H 定理是 非常方便的。 一维谐振子的哈密顿量为: 2 2 22 d 1H x 2dx 2 =- + μωμ 它的基态能量01E 2 = ω 选择 为参量,则: 0dE 1d 2 = ω ; 2 2 2 d H d 2d 2()T d dx 2dx =- = - = μμ d H 20 0T d = 由F-H 定理知: 0dE d H 210 T d d 2= ==ω 可得: 1T 4 = ω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认识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光的波粒二象性被发现之后,德布罗意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二象性推广 到物质客体上去,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本文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波粒二象性发展的简单梳理,阐述了目前自己对其的理解与认识。 引言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两者都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 本认识并对20世纪的科学技术、生产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相对论以相对时空观取代源于常识的绝对空观, 量子力学则用以物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为基础的 概率来描述物质粒子的行为, 使物质粒子的行为具有了神秘的不确定性。经过课本 上的知识的学习,我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总结与思考。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涉及对光的本性的不同认识。1672年,牛顿向英国皇家学会递交了一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他认为光是由许多机械微粒组成的,提出了光的微粒说。19世纪托马斯·扬和其他一些人决定性的证明了, 光的粒子理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光更应该是一种波。关于波,我们熟悉的一种特性是,干涉。托马斯·扬利用他的著名的双缝实验装置制造出两个光波源, 并观察到光也 有类似的干涉图案。这样,在19世纪下半叶,光的波动说占了统治地位。 但是,没有过多久,19世纪末进行的一些实验,发现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不能用光 的波动理论解释。这些实验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而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基础上提出的光量子假说,对光电效应成功地解释,又复兴了以前的光的粒子论。但这一次并没有否定波动说, 而是由此得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 结论。 2.物质波 1923 年, 德布罗意在光有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 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 假说。德布罗意认为, 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动, 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 这种波称为相位波。存在相位波是物体的能量和动量同时满足 量子条件和相对论关系的必然结果。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物 质波,。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在没有得到任何已知事实支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所 以还只能是一种假说。1 927 年初, 戴维孙和革末通过电子束在镍单晶体表面上散射的实验,观察到了和X射线衍射类似的电子衍射图像,首先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的正确性。同年G. P. 汤姆逊用多晶体薄膜做电子衍射实验,也观察到了和X射线衍射类似的电子衍射图像,实验观测和由德布罗意理论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 这充分证明 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再一次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德布罗意理论是正确的。 以后, 人们通过实验又观察到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实验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而且为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课本中,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学生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知识点一、量子论 1.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②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 ①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②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 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三、光电效应

作业10量子力学基础( I ) 作业及参考答案

() 一. 选择题 [ C]1.(基础训练2)下面四个图中,哪一个 正确反映黑体单色辐出度 M Bλ (T)随λ 和T的变化关 系,已知T2 > T1. 解题要点: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黑体的辐 射出射度M0(T)与黑体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 M0 (T)随温度的增高而迅速增加 维恩位移律: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其单色辐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m λ向短波方向移动。 [ D]2.(基础训练4)用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为E K;若改用频率为2ν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B) 2hν - E K.(C) hν - E K.(D) hν + E K. 解题要点: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2 1 2m h mv A ν=+, 式中hν为入射光光子能量, A为金属逸出功,2 1 2m mv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 E K。所以有:0 k h E A ν=+及' 2 K h E A ν=+,两式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 C]3.(基础训练5)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 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 (A) 1.5 eV.(B) 3.4 eV.(C) 10.2 eV.(D) 13.6 eV. 解题要点: 根据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莱曼系: 2 11 (1 R n ν λ ==- 式中,71 1.09677610 R m- =?,称为里德堡常数,2,3, n= 最长波长的谱线,相应于2 n=,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1 2E E h- = ν, 又因为 2 6. 13 n eV E n - =,所以l h E E h- = ν=?? ? ? ? ? - - - 2 21 6. 13 2 6. 13eV eV =10.2 eV [ A]4.(基础训练8)设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图线 分别如图19-4(A)、(B)、(C)、(D)所示,那么其中确定粒 子动量的精确度最高的波函数是哪个图? 解题要点: 根据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2 x x p ???≥ (B) x (A) x (B) x (C) x (D)

量子力学为什么要选用“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

量子力学为什么要用“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 司今(jiewaimuyu@https://www.sodocs.net/doc/1517751267.html,) 摘要:量子力学无疑是20世纪研究微观粒子世界最成功的力学,但自它诞生之日起,带给人们的争论与困惑却曾没有停息过,也没有人真正理解其中的物理奥秘,于是,它几乎沦为了一门“玄而又玄”的应用工具学,这与其成功的物理价值不相匹配,那么,量子力学为什么会处于这种状况呢? 解铃还须系铃,量子力学脱胎于经典力学,必定与经典力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阅读、分析量子力学发展史,就有可能找出量子力学所描述的粒子运动本质来;本质一旦明晰,我们就可以看出经典物理学存在什么缺陷或缺失——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描述无疑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最佳突破口。 关键词:经典粒子波粒二象性自旋自旋磁荷磁陀螺进动 中图分类号:04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量子力学发展史告诉我们: 1、通过黑体辐射研究,将能量辐射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而破坏了经典物理学中能量扩散的连续性原理; 2、通过引入麦克斯韦电磁波思想将粒子运动与波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粒子运动的经典认识; 3、通过光谱分析“制定”了玻尔量子化轨道理论,从而改变了经典圆周运动理论; 4、通过分析“干涉、衍射”、“光电效应”实验,确立了粒子运动存在“波粒二象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与经典物理学截然不同的量子物理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微观粒子运动不在遵守经典粒子运动规律,且还丧失了动量与位置的确定性,表现出“概率”性; 5、通过剖析“施特恩—盖拉赫”实验,发现微观粒子有自旋和自旋磁矩性,这是经典粒子所不具有的属性; 6、通过研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发现粒子通过通电螺线管外空间时会产生AB效应,这就将微观粒子运动与空间磁场真正地联系起来了;......,......,...... 在量子力学理论描述中,微观粒子运动的自旋、自旋磁矩性与“波粒二象性”无疑是它立论的核心,但它在研究粒子通过小孔或窄缝时,只选用“波粒二象性”来构建自己的“几率波”理论体系,这是为什么呢? 就此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剖析,对错与否,抛砖引玉,愿与朋友间交流、榷商。 1、研究方法“先入为主” 量子力学虽然诞生于19世纪初的“二朵乌云”中,但是“二朵乌云”体现的是经典力学认识与微观世界现象存在严重冲突,这种冲突根源在于:宏观力学所描述的物体运动是没有自旋与空间不存在场影响的运动,而在微观世界中,任何粒子运动都是有自旋和自旋磁矩性,任何物质组成的空间都有磁场性,这种“双重性”是经典力学根本没有涉及或全面认识到的;量子力学正是沿着微观世界粒子这种“双重性”思路出发并发展起来的。 但由于“紫外线灾难”是从维恩与瑞利-金斯的二个黑体辐射公式对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描述存在差异开始提出的;当普朗克用“内插法”统一了这二个公式后,又不得不引入一个“能量子”概念,这个概念的出现就使建立在宏观统计学之上的能量连续传播概念得到彻底破坏。由于普朗克能量公式是继承维恩与瑞利-金斯公式中用频率描述能量的思想,结果就把辐射粒子的动能与波概念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从而使量子力学不得不

相关主题